谈判艰难,缓慢; 注重策略,如利用国际关系与民意。
第20课
材料四 当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时,中国马上 提出了一项二十四点声明,表示不介入战争。声明的要点是交战国不 能占据中国领土或领海,不能利用中国领土作为发动进攻的地区…… 东京向北京施加很大压力,要求把山东省排除在中立区之外。但被外 交部总长孙宝琦坚决拒绝。1914年9月2日,日本以部分兵力占领潍县, 然后西向,占领通往济南的全部铁路全线。
新文化运动
1919
五 四 运 动
第20课
这一时期的外交可作为现代中国外交中的一个原点而存在。…… 对外部的国际社会而言, 外交的实行是北京政府维持“中国”这一整 体形象存在的关键;对内部的国家各地方成员而言,外交的实行是“中 国”这一主体存在得到承认的关键。 通常所称的该时期的“分裂”, 在外交方面并不适用。
——[美]费正清 费惟凯《剑桥中华民国史》第110、111页 2.根据以上四则材料说明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外交的特点。
(1)军阀具备一定的近代外交意识,逐渐与国际惯例接轨;国际地位“沉沦”中 有“上升” ; (2)具有浓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色彩!弱国无外交!
视角二:经济新象?经济困境?
材料一 (课本P116《学思之窗》)战前(1914年8月)注册的工业公司, 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48205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 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117434500 元。所涉及的行业众多,尤以纺织业和 面粉业这两个关系民众衣食的行业发展得最快。
——[美]费正清费惟凯《剑桥中华民国史》第112页 材料三 由于中国所处之弱势地位和袁世凯的个人私心无法强硬拒绝日本的要求, 但又不愿因过于退让而为各方所责,故决定先适当拖延谈判进程,同时向外界透露日 本要求,利用舆论与民意制日,并探询列强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