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分析化学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3
《高等分析化学》教学大纲二、课程描述中文:《高等分析化学》是为学完了《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等专业基础课程的高年级化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理论课,旨在介绍分析测试领域常用的理论以及最新的方法和技术。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将为化学专业分析化学相关课程知识应用打好基础,传授高等分析化学专业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利用分析化学规律和特点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英文:Advanced analytical chemistry is a theoretical course for students who have learnt analytical chemistry and instrumental analytical chemistry, aiming at discussing the latest theories, methods and techniques in the field of testing andanalysis. This course will ground the students in their study of analytical chemistry-related courses through imparting advance analytical chemistry knowledge, and will also train their scientific thinking skills as well as their practical problem-solving ability.三、课程内容(一)课程教学目标《高等分析化学》是为学完了《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等专业基础课程的高年级化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理论课,旨在介绍分析测试领域常用的理论以及最新的方法和技术。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将为化学专业分析化学相关课程知识应用打好基础,传授高等分析化学专业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利用分析化学规律和特点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AAS: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原子吸收光谱:基于气态的基态原子外层电子对紫外光和可见光范围的相对应原子共振辐射线的吸收强度来定量被测元素含量为基础的分析方法AES: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原子发射光谱:利用物质在热激发或电激发下,每种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发射特征光谱来判断物质的组成,而进行元素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AFM:Atomic Force Microscope原子力显微镜:利用微小探针与待测物之间作用力,通过将激光束照射到微悬臂上,进行反射及反馈呈现待测物表面形貌和物理特征的仪器。
AFP:alpha fetoprotein甲胎蛋白:原发性肝癌的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的肿瘤标志物AFS: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原子荧光光谱:原子在辐射能激发下发射的荧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的发射光谱分析法ASV: anodic stripping voltammetry阳极溶出伏安法:在一定的电位下,使待测金属离子部分地还原成金属并溶入微电极或析出于电极的表面,然后向电极施加反向电压,使微电极上的金属氧化而产生氧化电流,根据氧化过程的电流一电压曲线进行分析的伏安法。
ATP:Adenosine triphosphate三磷酸腺苷:由腺嘌呤、核糖和3个磷酸基团连接而成的高能化合物,水解时释放出较多能量,是生物体内最直接的能量来源。
ATR: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衰减全反射法:光波由光密介质向光疏介质入射并在界面上全反射时,光疏介质中所形成的迅衰场(量可以被耦合到金属或半导体的表面上而使反射光强减小,通过检测反射光信息,获得样品相关信息的方法AuNP:Au nanoparticle金纳米颗粒:制成大小在1-100nm范围内的金的纳米颗粒,是一种常用的免疫标记物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生化需氧量:在一定期间内,微生物分解一定体积水中的某些可被氧化物质,特别是有机物质,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数量BSA:Albumin from Bovine albumin牛血清蛋白:是一种常用的酶的稳定剂,起保护或载体作用CAE:capillary array electrophoresis毛细管阵列电泳:是一种实现了阵列化,能完成同时对大量样品的分离分析的高通量毛细管电泳技术。
高等分析化学作业一高等分析化学学习总结学习通过高等分析化学第一章,使我受益匪浅,让我在整体上加深了对分析化学的认识,也深入的了解了分析化学所涉及的诸多方面。
分析化学从幼稚一步一步的走向成熟,走进一个又一个的春天,这本身就是科技的进步,而这一切也全部依托于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的不断探索实践,通过学习,使我对高等分析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对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充满了希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分析技术的不断提高,高等分析化学在社会生产及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分析化学也从最初的化学学科的一个分支,发展到现在一个独立发展的的分析科学。
新原理、新方法、新仪器的研究成为分析科学的主要内容。
一.分析化学的革命分析化学从发展以来,经历了三次革命,分别是:第一次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
从手艺到科学,通过此次科技革命,建立了化学四大平衡理论。
形成为研究溶液化学分析的经典分析化学。
回答物质“有什么,有多少”的问题,研究操作方法,只出数据,不出产品。
第二次革命(20世纪50年代前后)。
从经典分析化学——现代分析化学,以仪器分析为主,光谱分析、质朴分析、色谱分析等仪器分析技术都得到很好的发展,但仍然指出数据,不出产品。
此时的分析化学是一门测量和表征的科学。
第三次革命(从20世纪末开始)。
进入与人奋斗的阶段。
二.分析化学主要的研究领域分析化学的应用及研究涉及多种领域,从化学、地质冶金科学、原子能、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到生命科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分析化学已经和化学其他分支学科以及物理学、生物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仪表电子学等学科紧密结合和有机地交叉,发展成为利用上述学科成果、对客观世界进行化学表征和量测的现代分析科学。
学科相互渗透和交叉是现代分析科学突出的特征。
它的许多前沿领域需要其他学科支撑。
另一方面,分析科学本身又需其他现代科技发展前沿领域的重要支撑。
对我国目前重点发展的许多科技领域,如生命、环境、新材料和能源等学科的发展,分析科学都能起到极其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高等分析化学读书报告一、紫外/可见光谱多元校正来进行水杨酸电化学氧化的动态研究Nelson Matyasovszky;Min Tian;Aicheng Chen. J.Phys.Chem.A.2009,113, 9348–9353传统水净化工艺的低效率问题,水杨酸和水杨醛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两种很常见的物质。
因此迫切地需要一种新的检测废水中水杨酸和水杨醛的含量以及处理方法。
这篇文章,报道了一种在Ti/IrO2-SnO2-Sb2O5电极上以水杨酸和水杨醛作为典型有机污染物的电化学氧化过程。
并探究了一些因素对电化学氧化过程的影响。
紫外光谱法和多元校正被用来评估SA和SH氧化混合物在整个过程中的电化学竞争效果。
水杨酸和水杨醛是从Sigma-Aldrich采购的且未经过任何纯化,所用的水经过了纳米水处理系统的纯化,电极是用热分解法制备的。
结果与讨论:(A) 30 ppm s水杨酸在置于0.5摩尔40摄氏度硫酸中,电流是100 mA的Ti/IrO2-SnO2Sb2O5电极中的电化学氧化吸收光谱(B) 相对应的C/Co对时间(c/co - t) 的数据曲线(A) 30 ppm s水杨醛在置于0.5摩尔40摄氏度硫酸中,电流是100 mA的Ti/IrO2-SnO2Sb2O5电极中的电化学氧化吸收光谱(B) 相对应的C/Co对时间(c/co - t) 的数据曲线其中A图对应的是温度对水杨酸的影响情况,B图对应的是温度对水杨醛的影响因素温度对电化学氧化程度的影响如下图所示:总之,我们利用原位紫外/可见光谱多元校正研究了水杨酸,水杨醛,以及他们的混合物在IrO2-SnO2-Sb2O5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的动态过程。
就我们所知,Plackett - Burman设计第一次被用于自发地研究电流密度,温度,传质,电极材料的分解,原始聚集,以及污染源电化学处理支撑电极的分解对电化学分解过程的影响。
我们的研究表明,温度和电流密度是影响水杨醛的电化学氧化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湖南⼤学⾼等分析化学思考题答案汇总⾼等分析化学思考题(化学专业本科)2第⼀章分析化学相关⽂献基本概念:⼀次⽂献、⼆次⽂献、技术标准、通讯作者、ISSN、DOI(1)为什么要费时费⼒地去了解⽂献的相关知识?(2)SCI和SciFinder是⼀回事吗?为什么?(3)说明如何获取⼀篇专利的原⽂。
(4)在尿样检验中,有什么⼿段可以降低假阳性出现的⼏率?1.原始的创作,如期刊论⽂、技术报告、专利说明书2.将⼀级⽂献经过加⼯整理、简化组织成为系统的⽂献,便于查找⼀级⽂献,如书⽬、索引和⽂摘。
3.对产品的质量、规格及检验⽅法等⽅⾯所做的技术规范。
如化⼯产品的分析检验⽅法的各种标准。
4.课题的总负责⼈,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章的书写和把关。
通讯作者也是⽂章和研究材料的联系⼈,担负着⽂章可靠性的责任。
5.ISS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号,其⽬的是使世界上每⼀种不同题名、不同版本的连续出版物都有⼀个国际性的唯⼀代码标识6.数字对象唯⼀标识符,它是⼀套识别数字资源的机制,涵括的对象有视频、报告或书籍等等。
1.了解⽂献,从⽽快速查找有价值的⽂献;⽅便⾃⼰写⽂献。
2.SCI是科学引⽂索引,内容涵盖所有⾃然科学,SciFinder Scholar是美国化学学会旗下的化学⽂摘服务社所出版的在线版数据库学术版,只有化学的内容。
3.从各国专利管理机构获取;从各商业性数据库获取。
4.控制时间,存放时间不能太长,从收集完毕到检测完毕不能超过2⼩时;不能掺杂质;要⽤⼲净的容器装;进⾏复检,⽐如镜检。
第⼆章分析化学的⼀些发展趋势2.1单分⼦分析基本概念:消失波、TIRFM、TLM、AFM1.标准波在全内反射界⾯呈指数衰减由光密渗⼊光疏介质⽽形成消逝波。
2.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利⽤光线全反射后在介质另⼀⾯产⽣衰逝波的特性,激发荧光分⼦以观察荧光标定样品的极薄区域,紫外区观测的动态范围通常在200 nm以下。
3.热透显微镜热透显微镜采⽤波长不同的两种激光器。
2010年浙大考博高等分析化学
在考场上抄的,还被监场老师警告了。
说了一堆话,没听清说的什么,当时没太在意。
回去后突然想到会不会给判作弊了?应该不至于……
总共九道简答题,全是总结的,不涉及任何细节问题。
建议考其他方向的考生也选择高分,的确很简单。
一、灵敏度和检测线的物理意义、两者的关系。
二、紫外可见吸收与原子吸收的区别。
三、四种表征有机物质结构的方法。
四、气象色谱和液相色谱法的原理、应用、特点。
五、根据H=A+B/U+C*U,分析怎样提高HPLC的分离效率。
六、建立一种新的分析方法时,怎样确定其准确性?
七、从分析化学角度,谈谈你对三聚氰胺事件的看法。
八、你从事过哪些研究?了解哪些分析化学期刊?怎样评价学术水平高低?
九、谈谈分析化学的发展。
根据往年的真题,考生只要记清各大分析方法的原理、应用、相互间的比较,基本上裸考就能通过。
另外准确度和精密度、灵敏线和检测限,几乎是每年的必考题。
05年:
浙江大学
二〇〇五年(秋)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高等分析化学编号B-0625
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均无效。
1.定量分析中分离和富集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你了解那些分离和富集的方法?简述它们分离和富集的原理。
(10分)
2.气相色谱法(或高效液相色谱法)作为一种有分离功能的仪器分析方法与传统的分离方法相比较,有何特点,如何测定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和两组分的分离度(10分)
3. 叙述毛细管电泳的基本组成部分?电渗流在毛细管电泳分离中起重要的作用,叙述在石英毛细管中产生电渗流的原理和影响电渗流大小的因素?(10分)
4. 溶出伏安法是一种灵敏度很高的电化学分析方法,试说明溶出伏安法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步骤。
根据样品的不同,可使用的溶出伏安法有那几类?(10分)
5.选择一种你熟悉的光谱分析仪器(原子发射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紫外和可见光分光光度计,荧光光谱仪)说明它的基本原理、仪器结构,应用范围和发展
动向。
(15分)
6.在建立了一个新分析方法时,精密度和准确度是二个重要的指标。
根据误差理论分析影响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因素。
如何用实验的方法判断一个新分析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的高低。
(15分)
7.在定量分析的实验数据记录和结果的计算中,保留数字的多少要符合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请说明有效数字的定义和计算规则。
(10分)
8.在分析化学的研究中,需要从实验数据中找出数据间的规律。
请根据下列小题中数字排列的规律,在每题的问号处填入相应的数字。
(每小题2分,共20分)
(1)18、20、24、32、?
(2)
(3)212、179、146、113、?
(4)7、13、24、45、?
(5)234 (333) 567
345 ( ? ) 678
(6)64、48、40、36、34、?
(7)
(8)5、41、149、329、?
(9)7、19、37、61、?
(10)0、3、8、15、?
06年
浙江大学
二〇〇六年(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高等分析化学编号B-0645
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均无效。
1. 何为缓冲溶液?那些因素影响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以氟离子选择电极电位法测定氟为例,说明选择缓冲溶液体系时要考虑那些原则?(10分)
2.你了解那些分离和富集的方法? 举例说明分离和富集方法在分析化学中的作用?如何实现分离和富集技术的自动化,以适应快速测定复杂样品的要求? (10分)
3.说明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如何测定一个新的分析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在实验研究时,应该先测定新分析方法精密度,还是先测定方法的准确度?为什么? (20分)
4.色谱分析中分离效率和分离度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如何计算理论塔板数和分离度?(10分)
5.(选做题, A,B选一题) (10分)
A. 简述液相色谱的分离原理?如何提高液相色谱的分离效率?
B. 简述毛细管电泳的分离原理? 如何提高毛细管电泳的分离效率?
6. 试从基本原理、仪器结构和分析性能等方面说明和比较原子吸收光谱,原子发射光谱和
分子荧光光谱这三种分析法。
(20分)
7. 你从事过那些分析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发表过什么论文? 有那些成绩和经验? (10分)
8. 你认为博士论文要求创新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才能完成创新的博士论文(从方法学的角度说明阅读文献,科学实验,创新思维和完成博士论文之间的关系)(10分)
10年(个人回忆)
一、灵敏度和检测线的物理意义、两者的关系。
二、紫外可见吸收与原子吸收的区别。
三、四种表征有机物质结构的方法。
四、气象色谱和液相色谱法的原理、应用、特点。
五、根据H=A+B/U+C*U,分析怎样提高HPLC的分离效率。
六、建立一种新的分析方法时,怎样确定其准确性?
七、从分析化学角度,谈谈你对三聚氰胺事件的看法。
八、你从事过哪些研究?了解哪些分析化学期刊?怎样评价学术水平高低?
九、谈谈分析化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