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校内工作岗位聘任制实施办法
- 格式:pdf
- 大小:946.23 KB
- 文档页数:45
1 附件2:
西南政法大学校内工作岗位
聘任制实施办法
(第一次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建立公平合理、科学规范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由
“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的转变,全面推行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
管理的运行模式,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事业单位试
行人员聘用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渝府发〔2003〕37号)、《关于深
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实施意见》(渝教策
发〔2017〕2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完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
策的通知》(渝府办发〔2017〕168号)、《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局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优化人事管理促进高校教育发展的通知》(渝
人社发〔2018〕207号)及《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属
高校绩效考核及分配的指导意见》(渝教发〔2018〕1号)等文件精神,
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1。
第二条 学校坚持按需设岗、淡化身份、以责定岗、择优聘用、
合同管理、严格考核、以岗定酬、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建立岗
位聘任制,并实行校院(办、处、部、馆、中心)两级管理模式。学
校通过与教职工签订岗位聘任合同,明确岗位职责,核准绩效工资,
严格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岗位聘任和发放绩效工资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绩效工资,特指《西南政法大学绩效工资
实施办法》中的“绩效工资Ⅱ”。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校属各教学、科研、教辅和党政管理等单
位和部门2。
第二章 聘任机构与职责 1 原文件为: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意见的通知》(渝办发〔2011〕18号)及《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市属高等学校及教职工绩效考核的指导意见(试行)》(渝教人〔2012〕1号) 2 删除后勤集团总公司参照本办法执行。
2 第五条 学校设立岗位聘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学校岗位聘
任实施方案,组织全校岗位聘任工作,审定校聘岗位人员及岗位等级。
岗位聘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全体校领导、人事处、科研处、教务处、
研究生院等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组长由校长担任。岗位聘任工作领
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人事处),负责岗位聘任的日常工作。
第六条 各学院(办、处、部、馆、中心)成立岗位聘任工作小
组,负责推荐本单位或部门校聘岗位人员,组织本单位或部门非校聘
岗位人员的聘任工作。岗位聘任工作小组成员由本单位或部门的党政
领导及教职工代表组成,人数为奇数,组长由院长(处长、主任、馆
长)担任。实行校院两级管理的学院须制定院级岗位聘任条件并组织
实施。
第七条 各级岗位聘任机构应当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组
织开展岗位聘任工作。学校监督部门对岗位聘任工作行使监督权。
第三章 岗位设置
第八条 学校根据教育部、重庆市教委有关文件精神,按照上级
主管部门核定的编制总数,结合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管理等
工作的现状及发展规划,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科学设岗,并实行
岗位总量控制和岗位结构比例管理。
第九条 按照工作性质的不同,我校工作岗位类别分为教学科研、
党政管理、教学辅助、工勤等四个系列。教学科研系列岗位由专职教
师岗位、专职科研岗位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岗位三个类别组成。
岗位等级分为学校聘任和学院(办、处、部、馆、中心)聘任两
类(以下简称“校聘岗位”和“院聘岗位”)。
第十条 学校各系列岗位设置如下:
(一)教学科研系列岗位
专职教师岗位分为11级。其中,特级至4级为校聘岗位,5至
10级为院聘岗位。
专职科研岗位分为7个等级,其中,特级至3级为校聘岗位,4
至6级为院(基地、中心)聘岗位3。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岗位分为9级。其中,1至3级为校聘岗 3 新增条款,把专职科研岗纳入聘岗办法。
3 位,4至9级为院聘岗位。
(二)党政管理系列岗位
党政管理系列岗位是指领导干部岗位、非领导干部职员岗位和其
他管理岗位。党政管理系列岗位分为10级,其中,1至2级为市管干
部岗位,3至5级为校聘岗位,6至10级为院(办、处、部、馆、中
心)聘岗位。
(三)教学辅助系列岗位
教学辅助系列岗位是指从事实验技术、编辑出版、图书情报资料、
电化教育、信息技术、医疗服务等工作的岗位。
教学辅助系列岗位分为8级,其中,1至3级为校聘岗位,4至8
级为院(办、处、部、馆、中心)聘岗位。
(四)工勤系列岗位
根据应聘人员的技术级别和工作任务将工勤岗位分为6级,均系
院(办、处、部、馆、中心)聘任岗位。
第十一条 学校根据“双一流”建设实际需要单独设置特聘岗位4。
工作职责、待遇等另行规定,并在聘用合同中予以明确。
第四章 岗位聘任程序
第十二条 教学科研系列、教学辅助系列校聘岗位的聘任工作由
学校岗位聘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其他系列的岗位聘任工作由人事处
牵头,教务处、科研处、研究生院及各学院(办、处、部、馆、中心)
配合实施。
第十三条 党政领导干部的岗位聘任工作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由学校聘任。其他人员的岗位聘任由校长或者校长授权院长或
二级单位负责人聘任5。
第十四条 教学科研系列院聘岗位人员的聘任,由各学院自行确
定,报人事处备案;其他系列院聘岗位人员的聘任,由各二级单位根
据上岗条件初步确定受聘人员的岗位等级,提交学校岗位聘任工作领
导小组审定。
第十五条 校聘岗位的聘任程序 4 原文件为: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单独设置特聘岗位。 5 原文件为:其他人员的岗位聘任由校长或者校长授权院(办、处、部、馆、中心)长聘任。
4 (一)学校岗位聘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下达岗位职数、制定基本
的岗位申报资格条件和岗位职责。
(二)个人申请。应聘者本人填写《西南政法大学岗位聘任申请
书》申报相应岗位,出具近三年工作业绩(科研成果、项目、省部级
以上奖励等)的证明材料,提交所在单位岗位聘任工作小组。
(三)单位审核及推荐。各学院(办、处、部、馆、中心)岗位
聘任工作小组对应聘人员的申报资格进行集体评议,并将候选人名单
及推荐理由上报学校岗位聘任工作领导小组。
(四)学校岗位聘任工作领导小组对各单位推荐的应聘人员进行
评审,初步确定校聘岗位拟聘人选。
(五)公示拟聘人选名单。公示期为5天。
(六)学校岗位聘任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公示结果,确定校聘岗位
人员名单。
(七)校长(或校长受托人)与受聘人签订《西南政法大学岗位
聘任合同书》。
第十六条 院(办、处、部、馆、中心)聘岗位聘任程序:
(一)各学院(办、处、部、馆、中心)岗位聘任工作小组公布
岗位职数及申报条件。
(二)个人申请。应聘人员填写《西南政法大学岗位聘任申请书》,
并提交所在单位的岗位聘任工作小组。
(三)审查。各学院(办、处、部、馆、中心)岗位聘任工作小
组对应聘人员的申请进行综合评议,初步确定各单位拟聘人选。
(四)教学科研系列拟聘人员,由学院进行公示,其他系列拟聘
人选由人事处负责公示。公示期为5天。 (五)院长或二级单位负责人代表校长与受聘人员签订《西南政
法大学岗位聘任合同书》。
第五章 岗位聘任中相关问题的处理
第十七条 教职工经学校批准攻读学位、国内外进修、挂职锻炼
等情形的岗位聘任、工作量减免等问题依照以下规则办理:
(一)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学科研人员,已与学校签订定向培
养协议的,在规定的学制期间,减免教学工作量的50%。
5 非教学科研人员(含辅导员、管理人员、教辅人员等),经学校同
意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第一年不参加岗位聘任,自第二年起可根据
工作需要,由原二级单位酌情聘岗,但须全面履行岗位职责。 (二)经学校批准到国(境)内外进修、访学的人员,可以参加聘岗,免除学校批准期间的教学工作量,但须完成现有研究生指导任
务,教学超工作量不计发绩效工资。境内外访学10个月及以上的人
员,访学结束须提交访学总结报告,并发表D1类论文1篇,论文公
开发表的时间最多延迟至访学期满一年之内。 (三)经学校选派到校外全职挂职、抽调到校外全职工作的人员,参加聘岗,工作量计算按《西南政法大学生教师赴实务部门挂职锻炼
办法》的要求执行。
其中,经学校选派到贫困村或艰边地区挂职的人员,直接参加聘岗,免除挂职期间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量。挂职时间达到或超过两年且全面完成挂职工作任务的,下一聘期可按不低于原岗位等级聘任,上级部
门另有规定或与学校另有约定的除外。
(四)经学校选派校内挂职且实际承担校内管理工作的专任教师,
聘任教师岗位,减免所聘岗位教学和科研工作量的50%,按管理岗位
和教师岗位双重考核。6。
第十八条 聘期内岗位等级变动依照以下规则办理: (一)经学校批准变动岗位的,自岗位变更次月起,按新的岗位
确定岗位系列和等级7。
(二)因职务、职级等发生变化的,自岗位变更次月起,确定新
的岗位等级。
第十九条 新调入人员,与学校签订的合同中就岗位等级有约定
的,按约定执行;无约定的,依照本办法聘任岗位并确定相应岗位等
级。
新进无高校教学工作经历的教师,未聘任专职科研岗位者,硕士
毕业生定为教师系列10级岗,博士毕业生定为教师系列8级岗。聘期第一年须担任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免除教学工作量,按辅导员、 6 本条(三)、(四)均为根据实际情况新增条款。 7 原文件为:确因工作需要变动岗位的,自岗位变更次月起,按新的岗位确定岗位系列和等级。
6 班主任的岗位职责要求进行考核。同时,应完成《主讲教师资格认证实施办法》要求的培训、学习以及学院安排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
辅助工作8。 有实务部门工作经历的新进或新调入教师,可根据其在实务部门承担工作的情况以及教学科研潜力,由学院提出认定意见,报学校岗
位聘任工作领导小组予以认定,并按本办法规定确定岗位等级。
有高校教学工作经历的,按本办法规定确定岗位等级。
第二十条 学校正、副处级领导干部的岗位聘任,分别依照以下
规定办理: (一)学院等教学机构的处级领导干部可聘任教师或管理系列岗
位,如聘任教师岗位,则减免所聘岗位教学和科研工作量的50%,但
所指导的研究生数不能超过本专业导师带生平均数,课堂教学时数不
能超过岗位职责规定的标准,超出部分不计发绩效工资,按管理岗位
和教师岗位双重考核。如聘任管理岗位,指导的研究生数不得超过本
专业导师带生平均数,每一学年课堂教学不能超过100学时,超出部
分不计发绩效工资。 (二)高等研究院、人权研究院、发展规划办公室等科研机构,图书馆、期刊社、教师工作部、司法鉴定与证据科学研究院等教辅机构以及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处级领导干部可聘任教
师、教辅或管理系列岗位,按教学单位处级领导干部相同方式执行9。 (三)党政管理机构、其他直属机构、群团组织等单位的处级领
导干部一般应聘任管理系列岗位且不承担教学任务10。承担教学任务
的,每一学年课堂教学不得超过100学时,每周不得超过4学时,指导研究生人数原则上不得超过本专业导师带生平均数,超出部分不计
发绩效工资。 8 原文件为:聘期第一年除承担50%的教学工作量或从事所在教学单位安排的辅助性工作外,还应承担以下助教职责: (一)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承担课程辅导、答疑、作业批改等教学工作,并做好工作记录备查; (二)完成备课任务,撰写助教课程的全程教案; (三)跟班听课,每学期至少完整听完一门课程,并做好详细听课记录备查; (四)参加教学方法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一年至少撰写一篇教学总结报告; (五)担任“教授助手”需完成的其他工作任务; (六)完成《主讲教师资格认证实施办法》要求的培训学时数; (七)协助教授做好其他工作。 9 原文件为:图书馆、教育信息技术中心的处级领导干部可聘任教师、教辅或管理系列岗位,如聘任教师岗位,则减免其岗位工作量的50%,按管理岗位和教师或教辅岗位双重考核。 10 原文件为:校部机关、其他教辅单位、群团组织等单位的处级领导干部一般应聘任管理系列岗位且不承担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