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流熏蒸
- 格式:doc
- 大小:60.51 KB
- 文档页数:13
环流熏蒸一、术语和定义1、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利用环流熏蒸设备强制熏蒸气体循环,促使熏蒸气体在粮堆内快速均匀分布的熏蒸杀虫技术。
2 、仓外磷化氢发生器施药装臵由仓外磷化氢发生器(或其它磷化氢气体发生装臵)、二氧化碳钢瓶、减压释放装臵和控制装臵等组成的施药装臵。
3、磷化氢发生器采用磷化铝加水反应可控地生成磷化氢气体,并与加入的二氧化碳气体在机内混配成磷化氢与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的施药装臵。
4、减压释放装臵由减压调节器,释温装臵、不锈钢软管等组成。
其功能是将钢瓶中的液化气体由高压状态转成低压状态,由液化状态转变成气体状态,经由计量与控制装臵,安全地输送到环流管路内。
5、磷化氢钢瓶施药装臵由磷化氢钢瓶、减压释放装臵、计量装臵、控制装臵、移动装臵等组成。
6、粮面施药环流熏蒸将磷化铝药剂按粮面施药的方法臵于粮面,再借助环流风机,使所发生的磷化氢气体通过粮堆进行环流的熏蒸方式。
7、膜下环流熏蒸将仓内粮堆表层用薄膜覆盖密封,利用臵于薄膜下的回流管道等环流装臵进行环流的熏蒸方法。
8、环流风机具有气密、防爆(不含电机)和抗磷化氢腐蚀性能的风机,风压不超过1000 Pa,风量不超过1000 m3/h。
9、固定式环流装臵将环流风机和环流管路固定在仓壁上的装臵。
10、移动式环流装臵将环流风机固定在可移动车体上,环流管道的回流管固定在仓壁上,其他管道在熏蒸时安装,熏蒸后可拆卸移动的装臵。
11 、气体取样装臵由取样端头、取样管、取样阀和检测箱等组成,用于抽取仓内和管道内的气体样品。
12、磷化氢检测仪、报警仪、检测管磷化氢检测仪:用于检测气体样品中磷化氢浓度的仪器。
磷化氢报警仪:用于环流设备检漏、环境安全监测及报警的仪器。
磷化氢气体检测管:用于检测磷化氢气体浓度的比长式检测管。
13、维持浓度的施药方式根据仓房气密情况通过施药或补药以维持熏蒸环境内磷化氢气体浓度的操作方式。
14、熏蒸浓度环流基本均匀后粮堆内检测点的最低磷化氢浓度,单位是毫升每立方米(ml/m3)。
环流熏蒸方案熏蒸是一种通过释放化学药剂来进行消毒和杀虫的过程。
它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园艺、环境卫生和卫生防疫等领域。
环流熏蒸方案,作为一种高效且环保的熏蒸方法,在各个领域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环流熏蒸方案的原理、应用和优势。
一、原理环流熏蒸方案采用闭环循环系统,通过将熏蒸药剂循环喷雾,达到全方位、均匀、连续作用的效果。
其基本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点:1. 药剂喷雾:环流熏蒸方案使用专用的喷雾装置,在被处理区域内均匀喷洒药剂。
喷雾形成微小颗粒,能够迅速传播并覆盖到目标物表面。
2. 循环系统:环流熏蒸方案采用循环系统将药剂回收再利用,从而减少了药剂的浪费,提高了熏蒸效果。
循环系统还可以根据需求控制熏蒸药剂的浓度和剂量。
3. 防护措施:环流熏蒸方案会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保护操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例如,在处理过程中,会配备专业的防护装备,确保操作人员不直接接触药剂。
二、应用环流熏蒸方案在农业、园艺、环境卫生和卫生防疫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农业和园艺:在农业和园艺领域,环流熏蒸方案被用于杀虫和消毒。
例如,可以用于蔬菜大棚的病虫害防治,能够高效地杀灭病菌和虫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 环境卫生:在环境卫生领域,环流熏蒸方案被广泛应用于病菌和病毒的消毒。
例如,可以用于医院、学校、餐厅等公共场所的消毒,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
3. 卫生防疫:在卫生防疫领域,环流熏蒸方案常用于杀灭害虫和病菌。
例如,在蚊虫传播的疾病控制中,可以使用环流熏蒸方案对室内外环境进行杀虫消毒,有效减少病菌传播的风险。
三、优势相比传统的熏蒸方法,环流熏蒸方案具有以下优势:1. 高效:环流熏蒸方案通过喷雾微粒,能够快速覆盖到目标物表面,提高了杀菌和杀虫的效果。
同时,循环系统的使用使得药剂能够充分被利用,减少了药剂的浪费。
2. 均匀:环流熏蒸方案能够实现全方位、均匀的熏蒸效果,使得目标物的表面和隐蔽部位都能被充分处理。
环流熏蒸方案1. 简介环流熏蒸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治理手段,适用于消除室内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和异味等问题。
本文将介绍环流熏蒸的原理、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方案。
2. 环流熏蒸原理环流熏蒸是利用化学物质的蒸气性质,在室内空间中通过气流的循环传输达到杀菌、消毒和除臭的目的。
常见的环流熏蒸剂包括漂白粉、氯气、臭氧等。
3. 环流熏蒸操作步骤3.1 准备工作首先,关闭室内空调、电扇等循环设备,并确保房间密封良好,以避免环流熏蒸剂外泄。
检查并确保环境温度适宜,一般宜在20℃ - 30℃之间。
3.2 液体环流熏蒸3.2.1 环流熏蒸剂选择根据需要杀菌、消毒或除臭的目的,选择合适的环流熏蒸剂。
例如,如果要杀灭细菌和病毒,可以选择含有有效成分的消毒液;如果要除臭,可以选择含有除臭剂的熏蒸液。
3.2.2 环流熏蒸剂稀释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将环流熏蒸剂与适量的水稀释,并搅拌均匀。
3.2.3 环流熏蒸设备设置将环流熏蒸设备放置在房间的适当位置,确保设备能够均匀地覆盖整个房间。
根据设备的说明,设置合适的熏蒸剂喷洒和循环时间。
3.2.4 开始环流熏蒸启动环流熏蒸设备,使熏蒸剂均匀喷洒并通过气流循环传输。
根据需要,可以开启辅助通风设备来帮助加速环流熏蒸的效果。
3.3 气体环流熏蒸3.3.1 气体环流熏蒸剂选择根据需要杀菌、消毒或除臭的目的,选择适合的气体环流熏蒸剂,如漂白粉、氯气或臭氧。
3.3.2 环流熏蒸设备设置将气体环流熏蒸设备安放在房间的适当位置,确保设备能够均匀地释放气体。
根据设备的说明,设置合适的释放浓度和时间。
3.3.3 开始气体环流熏蒸启动气体环流熏蒸设备,使熏蒸剂以气体形式释放,并通过气流循环传输。
在熏蒸过程中,人员应离开熏蒸现场,避免直接接触熏蒸剂。
4. 环流熏蒸注意事项•在进行环流熏蒸前,应仔细阅读并遵循产品说明书中的安全操作指南。
•环流熏蒸过程中,应确保人员不直接接触熏蒸剂,并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
环流熏蒸原理
环流熏蒸原理
环流熏蒸是一种有效的灭菌方法,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药品等领域。
其原理基于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高温环境:环流熏蒸的首要条件是创造高温环境。
通常使用蒸汽来提供热量,将环境温度升至需要的熏蒸温度。
高温环境有助于增加杀灭微生物的效果,同时改变微生物的蛋白质结构,破坏其生命活动。
2. 蒸汽均匀分布:关键的一步是确保蒸汽能够均匀分布到整个熏蒸区域。
通过使用专门设计的蒸汽喷嘴、风扇或其他设备,将蒸汽均匀高效地分散到目标区域,以确保温度的一致性和均匀性。
3. 湿度控制:湿度的控制也是环流熏蒸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高温环境中,蒸汽的湿度会逐渐增加,将湿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可以加速微生物的杀灭速度。
同时,湿度的控制还可以防止物品表面裂纹、脱色或其他损坏。
4. 时间控制:熏蒸时间是根据目标物品的大小、形状和杀菌级别来确定的。
通常,熏蒸时间较长可以确保更彻底的灭菌效果。
时间控制也与熏蒸温度密切相关,较高的温度可以缩短熏蒸时间。
总结起来,环流熏蒸的原理是通过创造高温环境,确保蒸汽的均匀分布,并控制湿度和时间来有效地杀灭微生物。
这种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环境和物品,提供高效、可靠的灭菌效果,以确保安全和卫生。
环流熏蒸系统技术标准1.环流熏蒸系统用途和组成1.1 环流熏蒸系统是通过强制粮堆内气体循环,促进磷化氢等熏蒸气体在粮堆中均匀分布,达到有效杀虫目的的装置。
环流熏蒸系统一般由施药装置、环流装置、散气装置、检测装置和个体防护用品组成。
1.2 施药装置为仓外磷化氢发生器。
仓外磷化氢发生器是现场产生磷化氢熏蒸剂的装置,该装置一般由可定时定量投药的投药器、反应器、过滤(净化)器、磷化氢气体与二氧化碳混合器、二氧化碳减压释温装置、感应压力表及控制器等组成。
并配套规定数量的二氧化碳钢瓶。
1.3 环流装置由环流风机、管路和阀门组成。
环流装置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库方储粮粮堆均温补冷和充氮气调工艺的需要。
1.4 散气装置由散气风机(可以是环流装置的环流风机)、排放磷化氢的管路和阀门组成。
1.5 检测装置由气体取样装置、磷化氢浓度检测仪和磷化氢报警仪组成。
1.6 本次招标的环流熏蒸系统应通过省部级技术鉴定、有关设备应通过国家质量技术部门检测,并具有5年以上实际工程应用经验,且无重大质量事故发生。
1.7 投标企业应是环流熏蒸设备生产企业或经环流熏蒸设备生产企业合法授权的经营性公司,但二者不能同时投标。
(此条件可在商务部分体现)2.一般要求2.1 环流熏蒸系统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技术文件和工艺施工图制造。
2.2 各装置的所有零部件须经检验合格,外购件应有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方能进行装配。
2.3 各装置的工作环境温度应满足—10℃~45℃;其中环流风机、固定式环流管路和气体取样装置(露天安装)的工作环境温度应满足直属库所在地极限温度条件。
2.4 各装置或成套装备的组(安)装配合应协调,金属管件连接不允许强行对接,所有连接件应牢固、无泄漏。
2.5 系统的环流风机、所有环流管道及附件在1kPa压力下保证气密性。
2.6 距风机任何部位1m处风机的噪声应不超过85分贝。
2.7 风机外壳与风机叶片轴间应有密封圈以防止熏蒸气体的泄漏。
磷化氢环流熏蒸有效应用的几个关键一、磷化氢环流熏蒸的概述磷化氢环流熏蒸法属于烟熏处理技术,是在封闭熏室内用浓度低于25mmol/L,温度20-60℃、湿度为75-90%的低浓度磷化氢气体(H3PO3)和比室内温度低3-25℃的真空空气循环并行准复反应,以达到杀虫的目的。
一般用于对种子、谷物、木材等,以及一些缺损的产品杀虫或抑菌。
二、磷化氢环流熏蒸有效应用关键1.正确理解熏蒸的研究原理。
磷化氢环流熏蒸过程中,低浓度磷化氢气体溶解在水分子中形成氢磷化物,然后转化成钙磷化物,使水分子中充满离子,产生分层结构,使水得到加强,当水分子流动使其得到反应,有效的杀虫现象能够发挥出来。
2.适当的操作参数选择。
磷化氢熏蒸的执行工作条件不同,大体指的是温度、湿度和浓度三个指标,这三个指标的变化会影响处理的效果。
具体而言,当温度达到20-60摄氏度,浓度在25mmol/L,湿度为75-90%时,磷化氢熏蒸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3.有效的密封和冷却。
熏室的密封是熏蒸房操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需要确保室内空气能够有效密闭,以确保熏蒸过程中温度和湿度能够有效维持,以此达到有效的处理效果。
此外,需要使用低温冷却器使进出料的温度与室内的温度保持一致,以保证其处理的效率。
4.安装有效的熏蒸报警系统。
一般来说,随着熏蒸的进行,熏蒸熏室的温度湿度和浓度的报警系统都是必要的,这些报警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处理条件的变化,从而及时处理,有效避免影响熏蒸过程。
5.建立容易操作和维护的自动控制系统。
需要设计一个易于操作和维护的自动控制系统,主要作用是维护各部件运行顺畅,定期检查,调试和一些维护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三、结论磷化氢环流熏蒸是一种通用性较强的烟熏处理技术,能够有效的进行杀虫和抑。
粮库环流熏蒸[环流熏蒸技术工作总结]从6月23日开始组织了对33号、34号、35号进行了环流熏蒸作业,到8月5日结束,现对整个工作过程作一下总结:一、环流时间的确定一般情况施药24小时后开始环流,连续环流时间不得少于48小时,特殊情况视粮堆状况、粮食品种、新陈度具体而定,这次作业中,35号、33号的初次达到浓度均衡的时间长于34号,35号仓粮堆上有梯形台,属2003年新玉米,呼吸旺盛,33号仓小麦,粮粒空隙度小,影响到毒气的扩散,环流熏蒸总结。
达到均衡以后,每天保持环流时间不少于6小时,连续时间保持一周以上。
二、浓度检测时间施药后24小时开始检测,以后每天检测不少于两次。
刚开始环流时每隔2小时检测一次,注意气体达到均衡的时间。
气体均衡的确定为最低浓度与最高浓度的比率在0.8以上。
三、密闭时间的确定一般密闭时间为28天,根据具体情况可延长或缩短时间,如毒气浓度在28天后仍保持70ppm以上,可以考虑适当延长,如仓房密闭性能差,毒气散失快,密闭14天后浓度下降到较低水平,起不到杀虫效果,就应马上散气。
四、环流机的密封与操作首先是125cm大管道与仓房环流管的对接,要确保密封到位,再者是环流机与通风口的对接。
在操作过程要注意阀门的适时开关,停止环流时要将全部阀门关闭。
卸环流机时,要先将125cm管道卸掉。
让环流机运行几分钟后,再将小管道卸掉。
五、经验和教训1、粮食品种的不同影响到气体的扩散和达到均衡的时间,玉米胚大呼吸旺盛相对于小麦对毒气的吸附量大,玉米籽粒间空隙大环流时毒气易于达到均衡;小麦空隙小环流时需延长环流时间。
对于陈粮环流时可以考虑减少药量,如34号仓的玉米,按9克/立方米绰绰有余,就本次过程来看,5克/立方米就可以达到效果。
2、粮堆状况35号仓梯形台直接影响到毒气浓度的均衡,台下的浓度相对于台上始终较高,下一步作业时,可考虑适当减少台下的施药量。
3、仓房的密封就本次作业过程来看,仓房的密封缺项在窗户,可以想象一个窗户的密封槽管由7、8根组成,其密封效果会怎样。
环流熏蒸操作规程环流熏蒸是一种以热水或蒸汽为介质,将消毒剂蒸气化并利用环流系统将其输送到需要消毒的区域进行消毒的方法。
环流熏蒸操作规程是指在环流熏蒸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一系列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
本文将从准备工作、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三个方面详细介绍环流熏蒸操作规程。
一、准备工作1.确定熏蒸的区域和物体,了解物体的材质和尺寸。
2.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并根据消毒剂的稀释比例来准备消毒溶液。
3.检查环流系统的设备和管道,确保其正常运行和畅通无阻。
4.验证环流系统的温度和湿度控制设备是否准确,并校正需要校正的参数。
5.确保环境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戴好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二、操作步骤1.将准备好的消毒溶液注入到环流系统的水箱中,并确保消毒溶液的浓度符合要求。
2.开启环流系统的加热装置,将水加热至适宜的温度,一般为70-80摄氏度。
3.确认环流系统的温度和湿度参数符合要求后,关闭系统出口阀门,打开进口阀门,让消毒溶液进入熏蒸区域。
4.按照预定的熏蒸时间进行熏蒸,一般时间为30-60分钟,具体时间根据消毒剂和物体的材质和尺寸来确定。
5.熏蒸结束后,关闭进口阀门,排空熏蒸室内的消毒溶液。
6.打开环流系统的出口阀门,将室内的消毒溶液排出,确保管道畅通无阻。
7.打开通风系统,将室内的残留气体排出,同时也可以用醋、苏打水等中和剂进行气味消除。
8.定期清洁和维护环流系统的设备和管道,确保其正常运行,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三、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应戴好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以防止消毒溶液对身体造成伤害。
2.确保环流系统的温度和湿度控制设备的准确性,以达到最佳的消毒效果。
3.在进行熏蒸操作时,应确保熏蒸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均匀分布,避免热点和冷点的产生。
4.在熏蒸操作过程中,不得进行人员进出和物体摆放,以免影响环流熏蒸效果。
5.遵循消毒剂的使用说明和稀释比例,避免过量使用或不足使用的情况,确保消毒效果和安全性。
6.清洁和维护环流系统的设备和管道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操作说明进行,以防止设备和管道损坏或交叉感染的发生。
磷化氢环流熏蒸操作规程1 定义1.1 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利用环流熏蒸设备强制熏蒸气体循环,促使熏蒸气体在粮堆内快速分布的熏蒸杀虫技术。
1.2 粮面施药环流熏蒸将磷化铝药剂按粮面施药的方法置于粮面,再借助环流风机,使所发生的磷化氢气体通过粮堆进行环流的熏蒸方式。
1.3 风道施药环流熏蒸将磷化铝药剂均匀放置在通风道内的药盘上,借助环流风机,使新发生的磷化氢气体通过粮堆进行环流的熏蒸方式。
1.4 膜下环流熏蒸将仓内粮堆表层用薄膜覆盖密封,利用置于薄膜下的回流管道等环流装置进行环流的熏蒸方法。
2 磷化氢环流熏蒸作业程序基本情况调查—制定方案—施药前准备—熏蒸施药—熏蒸过程检查与问题处理—散气与效果检查—善后工作。
2.1 基本情况调查保管员、保管组长和防化员对准备实施磷化氢环流熏蒸的储粮进行认真检查,了解粮食的种类、产地、水分、杂质、数量、用途、已储藏时间、堆放形式、粮温、仓温、气温、仓内湿度和大气湿度以及天气预报;查清害虫的种类、密度、发生状态和部位,并了解以往熏蒸处理的情况。
2.2 制定方案防化员根据调查情况制定环流熏蒸方案,按照安全、经济、有效的原则,以杀死粮堆中全部虫种和虫态为目的,确定施药和维持熏蒸浓度的方式,用药量、熏蒸密闭时间等。
2.3 熏蒸施药方式环流熏蒸及施药方式应根据储粮情况、设施配套情况、仓房及其环境情况来确定。
整仓环流或膜下环流熏蒸有四种施药方式。
即仓外磷化氢发生器施药、磷化氢钢瓶施药、磷化铝粮面施药和通风口施药。
我库目前主要采用磷化铝粮面施药和通风口施药,2.3.1 磷化铝粮面施药环流熏蒸操作方法(1)密闭仓房门、窗及通风口,布置好磷化氢浓度检测线(该仓保管员操作,组长、防化员检查);(2)连接好环流风机并调试正常,检查各接口处不能漏气;(3)按照粮面投药量在粮面上均匀布置药碟(盘),每碟(盘)施磷化铝片剂约100g(30粒左右),不能重叠放置。
;(4)施药结束后,由熏蒸指挥人员清点出仓人数,然后密闭进人口,关闭仓灯。
环流熏蒸技术特点与操作规程
所谓环流熏蒸是指在仓外或仓内置一根环流管道,通过环流管道抽风机毒气扩散部分—风机和粮堆连接成一个闭合环流熏蒸回路,熏蒸时在气体密闭的状态下借助风机所产生的动力,促使熏蒸毒气在粮堆内循环,强行使毒气均匀分布,达到提高药效杀死害虫的目的。
一、技术特点:
1、减少操作人员与毒气的接触。
2、有利于耐药力强,有抗药性害虫的综合治理。
3、促进药剂在粮堆内的均匀分布。
4、减少残渣,便于补充投药。
二、熏蒸前的准备:
1、参与熏蒸的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熟悉
熏蒸药剂的药理药性及应用知识。
2、制定熏蒸方案并报批。
3、明确分工统一指挥。
4、熏蒸现场要有明显标志,设警戒线。
5、对熏蒸用具进行仔细检查,做到万无一失。
6、熏蒸必须在受过专业训练的负责人的指挥下进行。
三、环流熏蒸作业流程:
粮(虫)情检查—制定熏蒸方案—设置气体取样点—
仓房密封检测—施药装置及药剂的准备—环流装置检查—气体检测—报警装置检查—安全防护器具检查—施药补药检查—散气熏蒸效果检查。
四、磷化氢熏蒸注意事项:
1、磷化氢在高浓度和低压力的时候与氧作用会发生自
燃或爆炸。
2、磷化氢熏蒸必须达到要求浓度与密闭天数。
3、警戒线在20米以上,施药后24小时有专人值班。
4、投放磷化氢过程中二氧化碳不得间断,以防燃爆。
1。
硝酸铵环流熏蒸操作规程1. 引言本操作规程旨在指导操作人员正确、安全地进行硝酸铵环流熏蒸作业,以确保工作过程符合安全、环保和卫生要求,减少事故风险。
2. 硝酸铵环流熏蒸操作步骤2.1 准备工作在进行硝酸铵环流熏蒸作业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检查硝酸铵储存的密封性和完整性;- 确保环流熏蒸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 配备好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手套和呼吸器。
2.2 环流熏蒸操作流程按下列步骤进行硝酸铵环流熏蒸:1. 打开环流熏蒸设备的主电源;2. 将硝酸铵注入环流熏蒸设备的中;3. 调节环流熏蒸设备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4. 打开环流熏蒸设备的循环系统,确保硝酸铵均匀地环流在待处理的物体或场地上;5. 进行预定时间的环流熏蒸处理;6. 关闭环流熏蒸设备的循环系统;7. 等待环流熏蒸处理结束,并确保处理后的物体或场地充分通风;8. 关闭环流熏蒸设备的主电源。
3.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硝酸铵环流熏蒸作业时,操作人员应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操作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防止接触硝酸铵造成伤害;- 确保操作环境通风良好,避免硝酸铵蒸汽积聚;- 禁止吸烟、明火和产生火花的行为;- 在操作过程中密切关注环流熏蒸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对于发生事故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报告相关负责人。
4. 紧急应急措施在硝酸铵环流熏蒸作业中,如发生紧急情况,操作人员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1. 立即停止环流熏蒸设备的运行;2. 将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的物品迅速远离作业现场;3. 立即通知相关负责人,并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采取措施;4. 如有人员伤亡,立即进行急救并报告相关部门。
5. 后续处理完成硝酸铵环流熏蒸作业后,需要做好以下后续处理工作:- 清洗和维护环流熏蒸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将使用过的防护装备进行妥善处理,如清洗和消毒;- 对处理后的物体或场地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达到所需的环保和卫生标准。
环流熏蒸系统操作技术规范一、原理我库采用磷化铝片剂自然潮解产生磷化氢气体,然后通过环流熏蒸设备,强制气流循环,促使磷化氢气体在粮堆内均匀分布,达到有效杀虫的目的。
二、磷化氢环流熏蒸作业流程熏蒸准备→施药→磷化氢浓度检测→补药→磷化氢浓度检测→散气→熏蒸效果检查。
三、熏蒸准备熏蒸准备包括:人员组织、粮情检查、制定方案、设置气体取样点、施药装置及药剂检查、环流装置检查、磷化氢浓度检测与报警装置检查和安全防护器具检查等。
(一)熏蒸人员:熏蒸负责人及操作人员,必须具有储粮害虫防治专业技能,掌握磷化氢熏蒸的基础理论知识,受过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培训,并取得上岗证。
同时要配备2名以上安全防护人员,负责安全防护和各项服务工作。
(二)粮情检查:在熏蒸前,保管员对粮情进行检查,并根据粮情检查结果,向仓储科长提出合理的熏蒸申请及建议。
(三)制定方案根据粮情检查分析报告,仓储组长进行综合分析,本着安全、经济、有效的原则,确定熏蒸方式、浓度、密闭时间等方案。
熏蒸方案经仓储科长批准后方可进行。
1、投药方式:(1)从粮面分设多个投药点,可利用盘碟或铺一块塑料薄膜盛放磷化铝片剂。
根据施药点数平均分配药剂用量。
(2)从通风口内投药,根据用药量、通风口数量,平均分配,平摊均匀。
2、熏蒸方式:连续熏蒸方式:根据仓温、粮温、虫种及虫种抗性,连续或断续施药,使粮堆内磷化氢浓度始终保持在有效熏蒸浓度范围,密闭熏蒸14天至21天或28天。
间歇熏蒸方式:根据仓温、粮温、虫种及虫种抗性和害虫卵、蛹的孵化、羽化周期等条件,先施药维持粮堆内磷化氢的有效熏蒸浓度7天至10天后,停止施药5~7天,然后再施药维持粮堆内磷化氢的有效熏蒸浓度7天至10天。
可根据虫害情况,间隔施药2~3次。
3、熏蒸浓度:当平均粮温在25℃以上且无抗性虫种存在时,粮堆内磷化氢最低浓度要保持在70ml/m(ppm)以上;平均粮温在25℃以下或有谷蠹虫种或有抗性虫种品系存在时,粮堆内磷化氢最低浓度要保持在100ml/m(ppm)以上。
第一节筒仓环流熏蒸操作规程1.1 环流熏蒸原理1.1.1 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是利用环流熏蒸设备强制熏蒸气体循环,促使熏蒸气体在粮堆内快速均匀分布的熏蒸杀虫技术。
1.1.2 工作流程如下图:(见流程图)1.1.3 磷化铝(AlP):磷化铝是一种广谱性熏蒸杀虫剂,主要用于熏蒸各种仓库害虫。
具有效果好、工本低、方法简单、使用安全、处理后不影响食用,不影响种子发芽,无异味,无残毒的特点。
市场上多为56%磷化铝片剂。
磷化铝遇酸或水和潮气时,能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剧毒的自燃的磷化氢气体,反应式:AIP+3H2O=AI(OH)3+H3P。
当温度超过60℃时会立即在空气中自燃。
1.1.4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
要求密封、避光、避湿保存。
1.1.5 磷化氢(H3P):当空气中浓度2~4 mg/m3 可嗅到其烂鱼(有称大蒜)气味;mg/m3 以上浓度,可致中毒; 550~830 mg/m3 接触~小时发生死亡,2798 mg/m3可迅速致死。
吸入磷化氢气体引起头晕、头痛、乏力、食欲减退、胸闷及上腹部疼痛等。
严重者有中毒性精神症状,脑水肿,肺水肿,肝肾及心肌损害,心律紊乱等。
口服产生磷化氢中毒,有胃肠道症状,以及发热、畏寒、头晕、兴奋及心律紊乱,严重者有气急、少尿、抽搐、休克及昏迷等。
1.1.6 二氧化碳:不容于水,性质稳定,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用于磷化氢气体的运输载体。
1.2 药量计算与购买1.2.1 磷化铝用量的计算:药剂准备根据粮库的库容、气密性、环境温度及粮情、虫情准备适量的磷化铝药剂。
一般计算公式为:磷化铝(g )=仓容(m3 )×1.5g/ m3。
系数可以根据以往杀虫情况做适量调整。
1.2.2 二氧化碳用量的计算:二氧化碳气的用量按每1 Kg 磷化铝药剂配用1 钢瓶(20Kg )二氧化碳的剂量准备。
但每次熏蒸投药再少,二氧化碳的用量也不得低于2 钢瓶(40Kg )。
1.2.3 车间主管根据使用需求填写《申购单》,提供采购标准。
环流熏蒸一、术语和定义1、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利用环流熏蒸设备强制熏蒸气体循环,促使熏蒸气体在粮堆内快速均匀分布的熏蒸杀虫技术。
2 、仓外磷化氢发生器施药装置由仓外磷化氢发生器(或其它磷化氢气体发生装置)、二氧化碳钢瓶、减压释放装置和控制装置等组成的施药装置。
3、磷化氢发生器采用磷化铝加水反应可控地生成磷化氢气体,并与加入的二氧化碳气体在机内混配成磷化氢与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的施药装置。
4、减压释放装置由减压调节器,释温装置、不锈钢软管等组成。
其功能是将钢瓶中的液化气体由高压状态转成低压状态,由液化状态转变成气体状态,经由计量与控制装置,安全地输送到环流管路内。
5、磷化氢钢瓶施药装置由磷化氢钢瓶、减压释放装置、计量装置、控制装置、移动装置等组成。
6、粮面施药环流熏蒸将磷化铝药剂按粮面施药的方法置于粮面,再借助环流风机,使所发生的磷化氢气体通过粮堆进行环流的熏蒸方式。
7、膜下环流熏蒸将仓内粮堆表层用薄膜覆盖密封,利用置于薄膜下的回流管道等环流装置进行环流的熏蒸方法。
8、环流风机具有气密、防爆(不含电机)和抗磷化氢腐蚀性能的风机,风压不超过1000 Pa,风量不超过1000 m3/h。
9、固定式环流装置将环流风机和环流管路固定在仓壁上的装置。
10、移动式环流装置将环流风机固定在可移动车体上,环流管道的回流管固定在仓壁上,其他管道在熏蒸时安装,熏蒸后可拆卸移动的装置。
11 、气体取样装置由取样端头、取样管、取样阀和检测箱等组成,用于抽取仓内和管道内的气体样品。
12、磷化氢检测仪、报警仪、检测管磷化氢检测仪:用于检测气体样品中磷化氢浓度的仪器。
磷化氢报警仪:用于环流设备检漏、环境安全监测及报警的仪器。
磷化氢气体检测管:用于检测磷化氢气体浓度的比长式检测管。
13、维持浓度的施药方式根据仓房气密情况通过施药或补药以维持熏蒸环境内磷化氢气体浓度的操作方式。
14、熏蒸浓度环流基本均匀后粮堆内检测点的最低磷化氢浓度,单位是毫升每立方米(ml/m3)。
15、密闭时间施药后维持粮堆中磷化氢浓度达到设定浓度以上的熏蒸密闭时间。
16、单位用药量单位熏蒸体积所用的磷化铝(或磷化氢)的量,以克每力方米(g/m3)表示。
17、熏蒸体积熏蒸密闭环境内的总体积。
整仓熏蒸总体积为空间与粮堆体积之和,膜下环流熏蒸时总体积只计粮堆体积。
二、磷化氢环流熏蒸设备及仪器的质量要求磷化氢环流熏蒸设备由施药装置、环流装置、检测装置三部分组成,所用设备及仪器的质量应符合GB/T17913的要求。
三、磷化氢环流熏蒸作业程序基本情况调查——制定方案——施药前准备——熏蒸施药——熏蒸过程检查与问题处理——散气与效果检查——善后工作。
1、基本情况调查(1)粮情检查1)了解粮食的种类、产地、水分、杂质、数量、用途、已储藏时间、堆放形式、粮温、仓温、气温、仓内湿度和大气湿度以及天气预报。
2)查清害虫的种类、密度、发生状态和部位;有条件时尽量了解或检测所发生害虫的抗性情况。
(2)仓房与环境调查。
1)了解仓房类型、结构、密闭性能、相关配套设施情况。
2)了解仓房周围环境情况是否能够进行熏蒸。
3)了解以往熏蒸处理的情况。
2、制定方案制定环流熏蒸方案要按照安全、经济、有效的原则,以杀死粮堆中全部虫种和虫态为目的,确定施药和维持熏蒸浓度的方式、用药量、熏蒸密闭时间等内容。
(1)施药方式环流熏蒸及施药方式应根据储粮情况、设施配套情况、仓房及其环境情况来确定。
整仓环流或膜下环流熏蒸有三种施药方式。
即:仓外磷化氢发生器施药、磷化氢钢瓶施药和磷化铝粮面施药。
采用其它施药方式进行磷化氢环流熏蒸时,要确保熏蒸操作和熏蒸环境的安全。
(2)磷化氢浓度和密闭时间的确定根据不同粮温和虫种确定环流熏蒸的磷化氢浓度和密闭时间,见表1。
表1 环流熏蒸中不同密闭时间、温度和虫种时设定磷化氢浓度参照表单位为毫升每立方米当有强抗性谷蠹集中发生并导致发热,或有强抗性米象和锈赤扁谷盗时,建议磷化氢浓度采用300 ml/m3~500 ml/m3。
(3)用药量根据设定的熏蒸浓度,并考虑粮堆吸附、仓房泄漏等因素,按表2选定单位用药量。
需要补充施药时,按实际测定最低浓度与设定浓度差值参照表2确定补充用药量。
用药量为熏蒸环境内的体积乘以单位用药量。
采用磷化氢的其它药剂形式时,可参考表2计算用药量。
表2 环流熏蒸磷化铝片剂(或丸剂)单位用药量(4)维持熏蒸浓度的施药方式根据仓房密闭情况和仓内磷化氢浓度变化情况确定维持熏蒸浓度的方式。
1)一次性施药仓房密闭性能达到规定要求(见5.3.2)时,按计算用药量采用一次施药完成熏蒸。
2)多次施药熏蒸密闭期内粮堆内磷化氢浓度降低到设定浓度或以下时,应及时补充施药,有条件时可采用钢瓶装磷化氢气体随时补药。
(5)设置气体取样点房式仓每廒间内设置气体取样点应不少于5个,即在仓房的四角和中央设气体取样点。
气体取样点深度在粮面下30cm~50cm。
必要时可在其它部位增设气体取样点。
立筒仓和浅圆仓在环流管道上设置气体取样点,必要时可在仓内空间或粮堆中设置气体取样点。
3施药前准备熏蒸施药前要落实熏蒸人员和安全防护人员、准备并安装连接好仪器设备、准备药剂和有关防护用品及检测仪器,做好安全防护和检测检查工作。
(1)熏蒸人员1)熏蒸负责人:必须掌握磷化氢熏蒸的基本理论知识,受过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培训,能够组织和指导环流熏蒸作业,具有储粮害虫防治专业技能。
2)熏蒸操作人员:必须受过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培训,熟悉本技术规程,能熟练操作环流熏蒸的仪器设备。
3)安全防护人员:熏蒸时应安排2名以上负责安全防护的人员。
(2)仓房气密性检测仓房密封后,用毕托管和测压计及风机以正压测定仓房气密性。
仓内压力从500 Pa 下降到250 Pa的时间,平房仓不少于40 s,浅圆仓、立筒仓不少于60 s。
采用膜下环流熏蒸时,应采用负压测定气密性。
(3)药剂的准备1)环流熏蒸所用药剂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和有关质量标准的要求。
熏蒸药剂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或具有通风装置的室内,并远离生活区和工作区。
2)根据制定熏蒸方案的总用药量备足药剂。
(4)施药装置的准备施药装置可采用磷化氢发生器施药装置或钢瓶施药装置,或其它保障熏蒸安全的施药方法和装置。
磷化氢发生器施药装置和钢瓶施药装置的连接与检漏方法如下。
1)磷化氢发生器施药装置的连接与检漏将施药装置出气口与环流管路施药口连接。
将减压释放装置与二氧化碳钢瓶阀口连接,并将减压释放装置低压端口与磷化氢发生器施药装置连接。
关闭环流管路施药口处的截止阀,打开二氧化碳气瓶瓶阀,将低压表指示压力调至0.2 MPa,将检漏液(可用肥皂或洗涤剂配制)涂于各连接处,检查各连接部位是否漏气,即观察有无气泡出现,如有气泡出现,应将漏气接口处重新作气密处理。
重复上述检漏程序,直至无气泡出现为止。
2)钢瓶施药装置的连接与检漏将减压释放装置分别与磷化氢混合气钢瓶和二氧化碳气钢瓶连接,并将减压释放装置低压端口与环流管路施药口连接。
采用机械磅秤计量的,准备好磅秤;采用质量流量计计量的,将控制电源插头接上电源。
按(4)、1)方法检查各连接部位是否漏气。
3)对在施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然停电应备有备用电源或具备保持二氧化碳不断供应的措施,以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完好。
4)应准备有关设备的备件,熏蒸过程如发现个别零配件损坏,应及时更换,以保障设备、仪器的正常使用。
(5)环流装置的准备1)接通环流风机电源,待风机正常运转后,用风速仪分别测量仓外各环流支管路的风速,并通过调整调节阀使各支管路的风速相同。
2)将检漏液涂于环流管路有关连接部位和有可能漏气的部位检漏,如有漏气应采取补漏措施。
3)膜下环流熏蒸,除检测仓房密封环境的气密性外,还要检测密闭薄膜及连接处的密闭性能。
(6)磷化氢浓度检测报警装置的准备1)检查磷化氢检测仪、报警仪是否能正常工作。
2)磷化氢气体浓度也可用磷化氢气体检测管进行检测;所用检测管要符合有关质量标准要求。
3)按要求设置气体取样点,将取样管和回气管按照对应编号连接到仓外磷化氢检测箱。
4)打开仓外磷化氢检测箱,将抽气泵的吸气管分别接到各气体取样阀口上,打开取样阀,启动抽气泵或检测仪,检查取样管和回气管是否通畅。
(7)安全防护的准备1)防毒面具及滤毒罐应安全有效;工作服(长袖衣裤)和无渗透性的手套要完好。
2)熏蒸现场应准备灭火器具和中毒急救用品。
3)熏蒸过程应对熏蒸现场及周围设置警戒标志。
4)有关安全防护措施按照《粮油储藏技术规范(试行)》的规定执行。
4、熏蒸施药现场操作人员要佩戴防护器具,站在上风处。
仓外施药前应先开启环流风机,形成气流循环,并充入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开始施药。
当粮堆内各取样点测得的磷化氢浓度均达到设定浓度以上并基本均匀后,可停止环流。
各气体取样点最低与最高浓度比在0.6以上时视为基本均匀。
使用不同型号施药装置应按照该型号的产品使用手册进行操作。
1 、采用磷化氢发生器施药时,将磷化铝装入储药桶,控制投药速度,使发生器中磷化氢与二氧化碳混合气体中磷化氢的重量不大于2%,相当于每千克磷化铝片剂对应的二氧化碳用量不少于17 kg。
投药开始前要用二氧化碳净化熏蒸管路5min以上。
施药过程中,二氧化碳气体应连续供应,不应发生冻堵。
发生器中磷化铝反应彻底后,用二氧化碳气体置换管路中气体,然后方可撤机。
2、采用磷化氢与二氧化碳钢瓶混合气施药时,施药量按照设定的浓度参照表2计算,用机械磅称计量或质量流量计计量。
按计算用药量施入混合气体,达到设定投药量后,关闭磷化氢混合气钢瓶阀门,用二氧化碳气体置换管路中气体。
3 、采用磷化铝粮面投药时,施药方法按照《粮油储藏技术规范(试行)》中规定的要求进行。
考虑磷化铝吸湿潮解比较慢,施药后4 h~6 h开始定时环流。
4 、采用其它施药方法时,环流风机要适时开动,使产生的磷化氢气体进入粮堆,以确保熏蒸安全。
5、熏蒸过程检查与问题处理(1)采用仓外磷化氢发生器或磷化氢与二氧化钢瓶混合气施药方法时,在施药结束一定时间开始检测磷化氢浓度。
膜下环流熏蒸时,施药结束2h开始检测粮堆中磷化氢气体浓度;整仓环流时,施药结束10h开始对环流管道和粮堆中磷化氢气体浓度进行检测;采用粮面施药时,施药结束2d开始检测磷化氢气体浓度。
(2)气体检测开始后,前期每2h~4h检测一次磷化氢浓度。
平房仓在各检测点的浓度均匀后,改为每天定时检测1次。
浅圆仓、立筒仓在测点的磷化氢浓度基本稳定后改为每天定时检测1次,按照附录B要求作好检测记录。
(3)熏蒸过程应对施药装置、环流装置周围(特别是接口处)进行磷化氢监测,如发现磷化氢泄漏,应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同时对工作环境进行磷化氢检测,当环境中磷化氢浓度超过0.2 ml/m3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