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西客站建筑结构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57.50 KB
- 文档页数:4
南昌市建设项目日照分析技术规则要点1. 简介在城市建设规划中,日照分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
它通过对建筑物周围环境及自身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确定建筑物在不同时段受到日照照射的情况,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基础。
本文将对南昌市建设项目日照分析的技术规则要点进行详细的解析。
2. 日照分析需要考虑的因素2.1 建筑物自身因素建筑物自身的尺寸、形态、高度、朝向和坡度等因素都会对日照分析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日照分析时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2.2 建筑物周围环境因素建筑物周围的环境因素同样会影响日照分析结果,包括周围建筑物的高度、朝向、坡度以及周围道路、广场、绿地等公共空间的影响。
3. 日照分析的目的日照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为城市规划提供合理、科学的数据基础。
具体目的包括:3.1 保证城市自然光照的合理利用日照分析可以为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提供数据支撑,为建筑物和场所的采光需求提供科学依据。
从而保证城市自然光照的合理利用,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
3.2 提高人员居住、工作环境的舒适度日照分析可以为建筑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提高人员居住、工作环境的舒适度,减少人员健康问题。
3.3 保护城市历史与文化遗产日照分析可以为城市规划和历史建筑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使得城市规划更加科学,保护城市历史与文化遗产。
4. 日照分析的方法日照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4.1 日照图法日照图法是最常用的日照分析方法之一。
它通过对建筑物周围环境和建筑物本身进行平面分析,将不同时段日照的情况绘制成为日照图。
4.2 数字模拟法数字模拟法是指将建筑物的三维模型导入日照分析软件中,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出建筑物在不同时间段的日照情况。
该方法精度高、数据细致,但需要建筑物的详细三维模型和较为专业的软件支持。
4.3 在现场测量法在现场测量法是指通过在建筑物周围进行现场测量,通过全天候观测和静态实测得到日照数据。
5. 日照分析的技术规则要点在进行南昌市建设项目日照分析时,需要遵守以下技术规则要点:5.1 综合考虑周边环境、自身建筑形态进行日照分析时需要综合考虑周边环境和建筑物的自身形态,对周边建筑物、道路、绿化等进行考虑,判断是否会对建筑物的日照情况产生影响。
提高二次结构植筋一次合格率单位:中铁建设集团南昌站改造工程项目经理部QC小组名称:南昌站改造工程QC小组课题名称:提二次结构植筋一次性合格率发表人:翟科会时间:目录一、工程概况 (3)二、小组概况 (4)三、选择课题 (8)四、现状调查 (12)五、设定目标 (13)六、原因分析 (14)七、要因确认 (17)八、制定对策 (24)九、实施对策 (25)十、效果检查 (27)十一、制定巩固措施 (29)十二、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30)一、工程概况南昌站是昌九铁路的端点和京九铁路的中间站,是京九线在中部地区唯一的省会站,处于浙赣铁路的交汇处。
新建站房与既有南昌站形成中轴线对应关系,站房采取对称布局形式。
站房东侧及南北侧均布置了旅客活动平台,东侧活动平台宽度为20m、南北侧均为12m。
高架候车室改造方案为拆除1-4站台上方既有高架候车室,新建高架候车室横跨1-6站台与新、老站房相连。
南昌站改造工程位于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主要包括站房工程和雨棚工程两部分。
本工程砌筑材料为200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600*300*200(B06)、圈梁及构造柱为C20混凝土、12、拉结筋为Φ6钢筋。
图1 植筋流程图图2 植筋图拍摄人:翟科会拍摄时间:2014年9月10日二、小组概况QC小组概况一览表表1小组名称南昌站改造工程QC小组课题名称提二次结构植筋一次性合格率小组成立时间2014年9月10日注册时间2014年9月10日注册编号QC-ZC-TL-2014-025小组人数11 活动次数20平均年龄33 活动出勤率99%平均教育时间57小时课题类型现场型课题活动起止时间2014年9月10日~2014年12月10日制表人:申家海制表日期:2014年9月10日文档2、小组活动计划表QC 小组“PDCA 循环”活动进度计划表 表2制表人:张江华制表时间:2014年9月11日文档三、选择课题QC小组成员运用头脑风暴法,提出5个课题,然后按照顾客关注度、公司要求的符合性、问题的紧迫性、课题的推广性、课题大小及调动成员的积极性几个方面进行综合打分评价,最后确定选用方案5“提高二次结构植筋一次合格率”为本次QC小组活动的课题,选题比较下表课题调查表表3文档制作人:翟科会制表日期:2014年9月11日文档制作表:翟科会制表日期:2014年9月14日综上所述,为使工程能够有序推进,保质保量保安全的顺利完成施工任务,本QC小组将“提高二次结构植筋一次性合格率”选定为文档实用标准此次活动的课题。
南昌建筑调研报告引言南昌作为江西省的省会城市,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理优势。
为了进一步了解南昌市的建筑发展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本报告将对我们的调研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以期为南昌的建筑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城市规划南昌市的城市规划非常合理和精细。
城市中心地区建设有高楼大厦,形成了现代化的商业区;而城市的周边地区则以住宅区和工业园区为主。
城市规划的合理性保证了南昌市的建筑布局和交通便利性。
建筑风格南昌市的建筑风格以现代化建筑为主,尤其在城市中心地区,高楼大厦林立,形成了独特的天际线。
而在一些历史文化街区,则保留了传统的建筑风格,砖瓦结构和曲院风格的建筑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氛围。
建筑材料在南昌市的建筑中,常见的建筑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玻璃和石材。
这些材料具有优良的性能和耐久性,能够满足建筑的结构和美观要求。
同时,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建筑开始使用可再生资源和环保材料,如木材和竹子等。
绿色建筑在近年来,南昌市开始重视绿色建筑的发展。
通过采用节能建筑材料、有效利用能源、合理设计建筑布局等措施,南昌市的建筑逐渐向着低碳、环保的方向发展。
一些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已经在南昌市建成,为未来的建筑发展树立了榜样。
建筑技术创新南昌市的建筑行业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南昌的建筑师和工程师们不断尝试新的建筑理念和技术手段。
例如,在部分建筑中,他们运用了智能化系统、节能设备和建筑信息模型(BIM)等先进技术,提高了建筑的品质和效率。
建筑市场前景随着南昌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南昌的建筑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大量的住宅区、商业区和社会公共设施的建设需求,为南昌的建筑市场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同时,南昌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的重要城市,还吸引了许多国内外的建筑企业和投资者前来投资。
结论南昌市的建筑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合理的城市规划、现代化的建筑风格、绿色建筑的推广和建筑技术的创新,为南昌的建筑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南昌西客站建筑结构分析火车站是一个城市最主要的对外门户,展示城市形象的第一窗口,因此,目前全国各地在建的新火车站,多数建筑外形都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如杭州东站的造型延续了“钱塘潮”的主题,新郑州东站则“城市之门”的建筑形式为主题展现中原文化的精神,成都东客站的造型则完整体现了金沙文化与三星堆古蜀文化的精华。
南昌西客站也不例外,大气磅礴的建筑造型,巧妙地融入了“八一”历史元素,建筑里面军旗飘扬抽象而飘逸流畅的线条,充分融入了南昌柔美灵动的城市神韵。
一、南昌西客站与周边外部环境的关系。
南昌西客站建在红角洲片区南部,生米大桥连接线以南、320国道以西、赣江以西,面积达10平方公里。
我们发现该片区是南昌对外交通的出入口,320国道、沪昆、赣粤高速等与该片区紧密联系,是南昌重要的“门户”。
南昌西客站地区还毗邻2011年城运会主场馆——南昌国际体育中心。
我们到实地调研发现,周围都还是空地,只有西客站片区周边长凌、望城工业区初具规模。
我们了解到生米镇小城镇建设开始启动,组团格局初步形成。
南昌西客站地区与区域交通衔接,赣江南大道、学府大道、丰和南大道将进行延伸。
同时,区域内多条道路沟通东西,还预留了赣江的越江通道。
南昌西客站位于主城区与外围片区的交汇处,是南昌都市圈发展的又一重要启动点,不仅有利于外围片区与主城区的进一步合作交流,而且有助于进一步推进“西进”、“南延”战略意图。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南昌西客站在整个红角洲地区乃至整个南昌市是出于融合与辐射的关系的。
将来,南昌西客站将承担南昌大部分的旅客,从这个角度看,它就是南昌市的一个客运焦点。
二、南昌西客站自身的建筑特点分析。
1、南昌西客站的功能分析。
南昌西客站目前正在建设当中,由于它为红角洲片区南部,是中国最大的客运特等站之一,属南昌铁路局管辖。
南昌西客站是亚洲最先进的高铁客运站,作为国家(南昌)铁路枢纽的重要客站,南昌西客站预测近、远期年旅客发送量1600万人和2400万人,它将与南昌站一起,更进一步强化南昌交通枢纽的地位。
南昌西站铁路出行与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那么每个车站的建设规模和建筑特点又是怎样的呢?以下是为大家带来关于我国火车站、动车站和高铁站的详细介绍。
南昌西站,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的九龙湖片区,地处赣江西岸,隶属南昌铁路局南昌站管辖,现为特等站。
南昌西站总面积约25.9万平方米,其中站房面积11.4万平方米,分为高架候车层、站台层、地下换乘大厅、地铁轨道层,共4层,采用上进下出的模式,可容纳1万人,每小时旅客发送量可达到8000人。
南昌西站服务于沪昆高铁、向莆铁路、昌九城际铁路、昌吉赣客运专线,与南昌地铁无缝对接,东接南昌站,是集普通铁路、高速铁路、市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与公交、出租等市政交通设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站。
南昌西站建筑总面积达25.89万平方米,其中站房面积11.4万平方米,分为高架候车层、站台层、地下换乘大厅、地铁轨道层,共4层,采用上进下出的模式,每小时旅客发送量可达到8000人。
南昌西站南昌西站结构规划南昌西站地区分为三大片区规划,是红角洲的有机组成,是南昌对外交通的门户,是以商贸、物流、体育休闲等三大服务功能为主体的综合新区。
按照构建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交通基础设施的思路,南昌市规划将向莆铁路客运站设置于红角洲,建成高速铁路、城际和城市轨道交通、公共汽车、出租车及航空港紧密衔接的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并利用枢纽综合优势,适度发展现代服务业,以更好地服务长三角、珠三角、服务全国。
车站设12站台26线,其中正线4条,到发线22条,包括10个岛式站台和2个侧式站台。
站房建筑面积为114500平方米。
站房采用线上高架候车结构,包括南北两个站房和高架站房,并在两侧设置站前高架和落客平台。
地下设有南北通廊,每个站台的出站口都连接此通廊,该通廊连接西站南北两个广场,2013年9月26日起通廊北部分启用,北部分的通廊还留有地铁2号线的通道。
南昌西站主要有四大职能,包括对外交通职能、商贸物流职能、公共服务职能、生活配套职能。
目录一、工程概况 (3)二、编制依据 (4)三、施工准备 (4)3.1 材料选用 (4)3.2 技术准备 (6)3.3安装前准备工作 (6)(1)槽口处理:根据厂家提供的槽口图纸厂家专业人员对槽口进行处理,地面石材、地面环氧地坪及商铺地面变形缝在安装前20天必须处理完毕,处理过程中多余部分切掉,不足部分用C20混凝土补上,当所补处高度大于30mm 时,要用钢筋加强,待混凝土达到要求后再进行安装。
槽口的处理要求为:槽口基层平整,缝道直线,两边地坪标高一致平整;砌体墙面缝宽保证在100mm,缝两边加构造柱(与墙体构造柱同做法),要求构造柱横平竖直,保证两边表面在同一平面上;石材墙面切缝缝宽达到100mm,缝中龙骨断开,缝两边龙骨加固。
(6)(2)运输及储存:因材料表面要求高,不能碰撞,划伤。
变形缝装置材料运输抵达工地后,需做防止材料日晒、雨淋和盗窃措施。
(6)(3)脚手架:屋面女儿墙石材、外墙凹槽缝、楼板截水槽、广场与站房Z字型缝、负一负二层砌体墙面施工时需根据现场高度,搭设符合要求的脚手架。
(7)(4)在施工现场,施工用电可以就近接通,电量,电压满足需要:220伏交流电,总功率为25KW。
(7)(5)施工用劳动力及专业技术工人可满足施工的正常开展,根据业主进度要求进行安装。
(7)四、施工工艺及流程 (7)五、质量标准 (13)5.1热塑性胶条性能要求(见表1) (13) (15)5.2 胶条外观质量符合表2要求 (15)序号 (15)缺陷名称 (15)要求 (15)1 (15)气泡、杂质 (15)不超过成品表面积的0.5%,且每处不大于25mm²,深度不超过0.5mm (15)2 (15)喷霜、发脆、裂纹 (15)不允许 (15)3 (15)明疤缺胶 (15)面积不超过30×5mm²,深度不超过0.5mm,每米不超过4处 (15)表2 (15)5.3不锈钢板 (15)5.4铝合金型材、铝合金板、铝板 (16)5.5止水带 (16)5.6阻火带 (16)5.7成品力学性能(表3) (16)六、施工注意事项 (17)七、成品保护 (18)八、安全文明施工 (18)一、工程概况南昌西客站(一期)北广场工程位于江西省重点枢纽工程南昌西客站站房北侧,新建站前北大道南侧,地处南昌红角洲长埇村。
不同建筑结构实例与分析一、一样平板结构实例一:日本小住宅小屋周围的农场种植着蔬菜,日本漂亮的四季在那个地址轮回不息。
建筑与自然共存。
小屋离日本避暑胜地不远,那个地址健壮的生长着西红柿和黄瓜。
按日本标准看,那个地址的夏天较热冬季也较冷。
因此建筑师设计了一个不依托空调的冬暖夏凉室内自然环境。
扇形的平面布置,开口大的一边朝南,温暖的阳光在冬季进入建筑内部,在夏日被屋檐遮挡,南北双向开窗引入对流风。
尽管布局简单,可是不同的房间有不一样的风光。
建筑评论:从照片中咱们能够清楚地看到该建筑是木构的梁板式结构。
这种结构超级大体适合于建造小型住宅和多层建筑。
本建筑充分利用了梁板结构的空间性质,营造了一个超级舒畅的空间感受。
实例二:巴塞罗那的111社会保障住宅整个建筑为混凝土建筑,朴实无华的建筑也因此成了前方松林最好的背景,映射着景观的转变的阴影和自然的纹理。
表皮独特的波浪状均为植模板现场浇筑。
其工业化的水准保证了完工时刻。
最后形成的表皮节拍鲜明,明暗对照强烈,并与周围的松林相得益彰。
建筑评论:从第二张图咱们能够看出这栋建筑是无梁式平板,结构这种结构没有梁更为美观。
从内部空间来看该建筑营造了大量的室内灰空间,表现出了建筑师追求邻里和睦的社区精神。
二、悬挑结构实例一:流水别墅别墅总共分为三层,建筑的结构运用了钢筋混凝土。
它的每—层楼板连同边上的栏墙支承在墙和柱墩上,各层的空间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筑师充分利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悬挑力,将建筑外形向各个方向悬伸出来。
流水别墅最具标志性特点的是建筑外形上一道道横墙和几条竖向的石墙,还有那顺流而下的瀑布。
组成一幅错落有致的山水画,栏墙色泽洁白滑腻,石墙粗犷奔放,使整个建筑不仅有水平和垂直的结构对照,还有颜色和质感给人以视觉和触觉上的享受.建筑评论:超级闻名的一个建筑几个错落的大平台的悬挑令整个建筑更具生机活力,同时竖向和横向的交织恍如与周围的景观融为一体。
实例二:“手指”旅店建筑的造型像张开的手指,手指探向大海,朝向不同的岛屿,让每一个房间取得不同的景观视野。
南昌文体中心大跨钢结构设计与分析3篇南昌文体中心大跨钢结构设计与分析1南昌文体中心大跨钢结构设计与分析引言:南昌市是江西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南昌市政府为了打造一个全新的城市文化中心,决定在市中心区域建造一个高品质的文体中心。
在大量研究调查之后,市政府决定建造一个大跨度的钢结构建筑。
为了确保该建筑可以长期稳定使用且安全可靠,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设计与分析。
一、建筑的基本情况南昌文体中心建筑总面积为24,000平方米,分为两个部分:文化展示区和体育健身区。
其中,文化展示区的建筑面积为15,000平方米,主要包括音乐厅、剧院、艺术馆等建筑;体育健身区的建筑面积为9,000平方米,主要包括游泳馆、设施齐全的健身房、篮球馆、乒乓球馆等建筑。
两个部分之间的联系主要靠大型广场和缓坡地形实现。
建筑的设计方案是采用钢结构建造,由于它的高强度、可塑性、重量轻、自重小等优点,被视为是承载大跨度建筑的理想选择。
此外,钢结构具备模块化、工序规范、制造工艺可自动化等优势,能够加快施工进度,从而保证建筑的安全、实用性和经济性。
二、建筑的结构设计该建筑的大跨度钢结构共采用了七种不同类型的结构形式,每种形式针对不同的跨度和空间形态进行适配,同时结合了建筑的美学设计,使建筑更显生动、精美。
1、主梁结构主梁结构是该建筑钢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主梁结构被分为三个跨度:48米、72米和96米,并采用了不同的主要材料,以满足建筑的各种要求。
48米跨度的梁结构主要采用了方管,而72米和96米的梁结构则采用了钢桁架结构。
此外,为了保证该建筑的受地震力保持在安全范围内,主梁结构还配备了各类稳定装置,使得建筑受力更加均衡和稳定。
2、柱子结构该建筑的柱子结构系统采用了多孔式构造,每根柱子的截面呈T型。
柱子的路径被设计得非常优美,既保证了功能性,又符合现代建筑中的时尚审美。
该建筑的主要外立面立柱呈“8”字形,是整个建筑的亮点,也是建筑的主要设计特色之一。
“跳仓法”施工技术在大面积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摘要:通过一系列的考察、设计、论证、方案讨论、论证、技术准备及施工实践,通过使用“跳仓法”施工技术,成功完成了南昌西站北广场地下结构施工,既保证了施工安全级质量,也减少了成本,缩短了工期。
为工程按时移交提供了有力保障,赢得甲方、监理及社会各方面很好的信誉认可。
关键词:“跳仓法”;大面积混凝土工程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2一、工程概况南昌西站北广场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35500m2,为地下两层,其中地下二层建筑面积为73650m2,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为61850m2,其中底板长边497m,短边280.4m。
为减少混凝土收缩裂缝,原设计底板长度方向设1条诱导缝和宽度方向的2条诱导缝,把施工区分成4块,在4大块内,再按不大于40米设置后浇带或施工缝,墙体按不大于60米设置诱导缝,负一层板和顶板按不大于40米设置后浇带或施工缝,由数条后浇带或施工缝来控制混凝土施工期间的收缩裂缝。
因后浇带需在两相邻板浇筑完成45天后才能浇筑,严重影响支架拆除和预应力张拉,无法满足施工进度要求,后经充分研究后底板、负一层板、顶板和侧墙结构改为采用“跳仓法”施工,来代替诱导缝和后浇带。
二、“跳仓法”施工原理“跳仓法”是根据“抗与放”的裂缝控制原理,运用“抗放兼施,先放后抗,以抗为主”的条件,来解决混凝土在7到10天内温度热应力的释放,在7到10天后,待混凝土基本稳定后,再施工相邻仓位的混凝土,达到“抗”的作用,减少后期的裂缝;它将建筑物基础或大面积砼平面、立面机构划分成若干个区域,按照“分块规划、隔块施工、分层浇筑、整体成型”的原则施工,其模式和跳棋一样,即隔一块浇筑一块。
相邻仓位浇筑间隔时间不少于7天,以减少混凝土施工初期混凝土的收缩裂缝,相邻仓位施工完成后,即完成整体的“抗”作用,减少混凝土后期的裂缝产生。
三、板和侧墙结构分仓设置1.分仓缝设置原则:(1)结合楼板和侧墙的结构设计情况,分仓缝应避开高应力区域,分仓长度不超过40m。
Construction & Decoration建筑与装饰2023年12月下 169超长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影响分析聂行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南昌院 江西 南昌 330000摘 要 温度应力是超长结构设计中重点探讨的问题之一。
本文介绍了某体育馆超长框架结构温度应力分析及设计,探讨了温度荷载的确定,并通过YJK建模计算,分析了温度应力下结构变形及楼板应力分布,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来相关控制温度应力的措施,为今后类似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温度应力;超长结构;温度荷载Analysis on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Stress of Ultra-Long Concrete StructuresNie XingChina Railway Shanghai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Nanchang Institute, Nanchang 330000, Jiangxi Province, ChinaAbstract Temperature stress is one of the key problems in the design of ultra-long structures. In this paper, the analysis and design of temperature stress of ultra-long frame structure of a gymnasium are introduced, the determination of temperature load is discussed, and the structural deformation and floor stress distribution under temperature stress are analyzed through YJK modeling calculation, and relevant measures to control temperature stress are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results, which provides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similar engineering design in the future.Key words temperature stress; ultra-long structure; temperature load引言近20年来,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逐步推动着现代城市的高速发展,我国建筑行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们对建筑使用功能、建筑美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空间、大跨度的体育场馆、会展中心、城市枢纽中心等建筑应运而生。
南昌站详细介绍铁路出行与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那么每个车站的建设规模和建筑特点又是怎样的呢?以下是为大家带来关于我国火车站、动车站和高铁站的详细介绍。
南昌站,又称南昌火车站。
站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站前路,始建于民国24年,民国25年建成,在京九线正线上,上行距九江站135公里,距北京西站1449公里,下行距离常平站862km。
为南昌铁路局直属站段,现为一等站。
南昌站,中华民国期间为浙赣铁路南昌支线的一个尽头站,由浙赣两省府,铁道部及银行,组织浙赣铁路联合公司,下设浙赣铁路局,继续向西修建形成该时中国最重要的铁路运输线,是该时中国八纵八横铁路网的主骨架,老南昌称为南站。
南昌站是中国铁路枢纽最重要车站之一,中国规模最大的人口集散地之一,位于京九铁路正线上,其中南昌-向塘(西)段亦可作为浙赣铁路的支线,并通过联络线连接了沪昆高速线、昌九城际线、昌福线等线路,是华东地区的重要铁路枢纽站之一。
1996年初竣工的南昌站建筑整体结构气势磅礴,包括客运站房、铁路引入线、市政道路及立交桥、地铁、铁路自动化通讯系统以及与其相配套的建筑群如邮政枢纽、公安等工程,建成时以189公尺楼高荣登中国卖场面积最大的车站大楼纪录,是一座融行车指挥、购票、行包托运、客运服务和商业、餐饮、住宿、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设施完善的现代化大型新客站。
南昌站南昌站西广场南昌站西广场用地为3.8公顷,扣除道路和停车用地,行人广场面积为1.3公顷。
在平面布置上,地面一层站房正前方规划步行集散广场,便于人流集散;南北两侧分别布置公交枢纽;广场南北西三侧紧靠广场处设置出租车及社会车辆落客区;北侧二七路东调整为社会停车场和行包停车场。
地下一层正对出站通道规划出站大厅。
大厅南北两侧布置出租车上客区、社会停车场以及通向地面公交枢纽,同时规划适量商业设施。
西广场预计改造总造价达1亿元左右。
南昌站东广场位于南昌站的反向设置火车站东广场,它将作为辅助广场。
据南昌铁路局负责人介绍,由于浙赣线电气化改造即将完成,南昌站的现有铁道停车股道将增加2股,并拟向东部扩展。
高层建筑的剪力墙体的结构设计策略探讨【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化进程日以加快,而高层建筑顺应城市化发展而逐渐兴起,剪力墙体结构,是一种在建筑物中主要承担风压荷载以及地震引发的水平或竖向中荷载的墙体,剪力墙又称挡风墙、抗震墙,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悬吊结构中。
剪力墙体作为高层建筑中最核心的结构形式,其设计质量的好坏关系到高层建筑的总体的施工工程的成功与否。
笔者将结合南昌市红谷滩的新地中心作为剪力墙体结构项目实例,探讨高层建筑的剪力墙体结构设计策略。
【关键词】高层建筑;剪力墙体;结构设计0.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建筑在现代城市建筑规划中屡见不鲜,已经成为体现现代城市风貌的一项标志[1]。
然而随着高层建筑物逐渐成为现代城市人们生活和工作环境中的密不可分的一种环境,当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时,对日常生活和工作地方的建筑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现代城市高层建筑的外型美观以及质量安全问题关注的越来越多,普通的建筑框架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剪力墙体结构设计既能够有效维持建筑的安全可靠性,又可以让建筑空间在有限拓展的条件下得到充分、合理的使用,因此剪力墙体结构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以南昌市红谷滩新地中心高层建筑为例,对剪力墙体结构设计作详细的探讨。
1.南昌市剪力墙体结构项目实例简介南昌新地中心位于红谷滩中心的红谷三路西面,面临秋水广场、赣江,背靠西北,面朝西南,基地面积14949m2,新规划基地面积15960 m2,是一座以酒店、智能化办公为主的融合艺术、休闲、健身、娱乐集于一体的大楼。
地上57层公寓住宅、地下2层停车场。
建筑高度236米,写字楼为114米,酒店公寓236米,总建筑面积130000平方米。
该建筑经过研究论证使用了剪力墙体结构设计,采用剪力墙体来负载水平方面以及竖向方面的荷载,该建筑的剪力墙体结构统统采用钢筋混凝土制成,自身的平面抗侧刚度非常大,加上水平侧向力的抵抗能力强大,使得高层建筑整体结构非常坚固。
TY-9591结构:一种独特的建筑设计理念
在建筑设计领域,TY-9591结构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的构造方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这种结构不仅体现了现代建筑美学的精髓,还融入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成为了当代建筑界的一颗璀璨明珠。
TY-9591结构的设计理念源于对传统建筑形式的深入研究和对现代科技发展的敏锐洞察。
它打破了传统建筑设计中对材料、形状和空间的固定思维,以更加灵活、自由的方式塑造建筑形态。
这种结构注重空间的流动性和功能性,使建筑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同时,也能为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在TY-9591结构的构造过程中,采用了许多先进的建筑技术和环保材料。
这些技术和材料的运用,不仅提高了建筑的稳固性和耐久性,还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这种结构的建筑往往能够充分利用自然光和通风,减少人工照明和空调系统的使用,从而实现了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TY-9591结构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无论是商业建筑、住宅建筑还是公共设施,都可以看到这种结构的身影。
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建筑设计的语言,还为建筑师们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灵感。
同时,TY-9591结构也为人们创造了一个更加舒适、美观、环保的居住环境。
总之,TY-9591结构作为一种独特的建筑设计理念,不仅展示了现代建筑美学的魅力,还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精神。
它的出现,为建筑设计领域带来了新的思考方向和发展机遇。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建筑领域中,TY-9591结构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南昌西客站建筑结构分析
火车站是一个城市最主要的对外门户,展示城市形象的第一窗口,因此,目前全国各地在建的新火车站,多数建筑外形都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如杭州东站的造型延续了“钱塘潮”的主题,新郑州东站则“城市之门”的建筑形式为主题展现中原文化的精神,成都东客站的造型则完整体现了金沙文化与三星堆古蜀文化的精华。
南昌西客站也不例外,大气磅礴的建筑造型,巧妙地融入了“八一”历史元素,建筑里面军旗飘扬抽象而飘逸流畅的线条,充分融入了南昌柔美灵动的城市神韵。
一、南昌西客站与周边外部环境的关系。
南昌西客站建在红角洲片区南部,生米大桥连接线以南、320国道以西、赣江以西,面积达10平方公里。
我们发现该片区是南昌对外交通的出入口,320国道、沪昆、赣粤高速等与该片区紧密联系,是南昌重要的“门户”。
南昌西客站地区还毗邻2011年城运会主场馆——南昌国际体育中心。
我们到实地调研发现,周围都还是空地,只有西客站片区周边长凌、望城工业区初具规模。
我们了解到生米镇小城镇建设开始启动,组团格局初步形成。
南昌西客站地区与区域交通衔接,赣江南大道、学府大道、丰和南大道将进行延伸。
同时,区域内多条道路沟通东西,还预留了赣江的越江通道。
南昌西客站位于主城区与外围片区的交汇处,是南昌都市圈发展的又一重要启动点,不仅有利于外围片区与主城区的进一步合作交流,而且有助于进一步推进“西进”、“南延”战略意图。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南昌西客站在整个红角洲地区乃至整个南昌市是出于融合与辐射的关系的。
将来,南昌西客站将承担南昌大部分的旅客,从这个角度看,它就是南昌市的一个客运焦点。
二、南昌西客站自身的建筑特点分析。
1、南昌西客站的功能分析。
南昌西客站目前正在建设当中,由于它为红角洲
片区南部,是中国最大的客运特等站之一,属南昌铁路局管辖。
南昌西客站是亚洲最先进的高铁客运站,作为国家(南昌)铁路枢纽的重要客站,南昌西客站预测近、远期年旅客发送量1600万人和2400万人,它将与南昌站一起,更进一步强化南昌交通枢纽的地位。
我们了解到南昌西客站要到2013年底正式投入使用,成为一个集铁路、地铁和市政交通设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通过调研我们知道南昌西客站为全高铁客运站,不办理货运业务。
这样南昌西客站的人流量将占到南昌总旅客量的大部分,是南昌市进行人流疏散的中心地带。
为缓解其他汽车客运站的压力付出了巨大贡献。
另一方面,南昌西客站的建立,将带动周围片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也是南昌市红谷摊新区发展的一部分,也将带动整个南昌市的经济进步与发展。
同时,将江西的文化与特色带出南昌,发扬于全国各地。
2、南昌西客站的流线组织。
南昌西站设计交通系统总共5层,由地上两
层、地下三层以及高架环形车道组成。
南昌西站环绕中央站房和两侧雨篷建有环型高架桥,全长2.8公里。
高架层的是出租车和社会车辆,旅客进站可直接进入高架候车大厅。
高架桥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建有立交,实现了铁路站房与市政交通的连接。
乘坐公交车的乘客可以选择地面乘车或到地下一层换乘。
地面层主要通行公交车辆,以及旅客进站。
地下一层是换乘大厅、停车场以及旅客出站系统,并且预留了与连接的车站。
南昌西站公交车站紧邻站房。
南北侧,北侧建成下沉式广场,设有公交车始发站和出租车停靠站,南广场设有公交停靠站。
地下二层与2号线、轨道4号线衔接,乘坐地铁可以在地铁铁路南昌西站下车,车站就位于火车站的下方,先期开通2号线、4号线车站,内部交通组织方面,规划了三横七纵干道网。
从地下二层站台层上到地下一层的站厅层后,在站厅层东西两侧可通过自动扶梯到达地上二层候车大厅,只需约3-5分钟。
南昌西客站设有南、北两个广场,其中北广相当于现在西广场的5倍,规划设置18条公交线,其中北广场12条,南广场6条。
为方便旅客停车,两个广场还设置了大量
泊位。
3、南昌西客站的造型特点。
首先我们来看看南昌西客站的建筑平面设计。
高架层以东西俩侧进站广厅为主入口,中间部分为候车大厅,候车大厅内设有自助售票机,大型电子显示屏,军人母婴候车厅,残疾人候车位,及残疾人进站口,旅客服务中心,商业餐饮,网吧。
利用大空间的高度,我们在东西俩侧的商业和旅客服务中心的上部做了有开敞式的咖啡茶座,餐厅,可以一边喝着咖啡,一边看着大厅里的人来人往。
在大厅中部结合江西的地域特点及地域文化设有四个天井。
天井的设置是本方案的平面一大亮点,可谓一举多的:
(1)为候车厅带来了可读可视性。
(2)产生了风洞效果,
(3)加速空气的流动,对降低温度大有好处,还可以避免阳光的直射。
站台层以南北俩侧的进站广厅为主入口,人行旅客及公交系统下客区布置在南广场与站房交接处。
在站房处设置有10.5深灰色空间门廊,用于室内外空间的交接及人流的缓冲。
进入站房,西侧设有贵宾候车室。
东侧设有售票厅。
人流直接由中间四部扶梯直接到达高架层。
地下一层为出站层,与地铁的交通换乘厅及快速进站通道。
出站人流由站台层由扶梯、楼梯进入地下一层出站厅及验票,进入交通换乘大厅。
去地铁的旅客由扶梯、楼梯进入地铁大厅。
其它方式换乘的旅客由地下通道向北广场行走进入广场地下通道,正对的是的士候车通道,向西侧为下沉式社会车辆候客、停车区。
继续向西通过地下通道到达长途汽车站。
人行人流出口在广场设有地下出口,直接进入广场上部。
结合地铁及人流特点在负一层设有快速进站厅。
然后我们来分析南昌西客站的立面设计。
我们以荷叶为主题,寓意“和谐、和平、和睦”。
在近代史上江西人才辈出,石破天惊的南昌起义,红色革命成了江西的名片。
在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下,热爱和平的江西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革命是为了得到最后的和平。
我们为“荷”的高洁、雅致代表江西人的性格,以四个面上没两个柱间突出的体块代表江西人民的力量。
以玻璃幕墙由蓝向红的变化代表那段特殊的历史。
以每个体块上的一块浮雕,讲述一个个英雄故事。
以这种形式来纪念那次对新中国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件。
以这坐建筑来告诉世人,您所到达的城市是一座伟大的城市,一座英雄辈出的城市。
设计的先进性:在设计中我们采用了大量的先进的设计手法和施工工艺。
首先是新型的流线模式:“绿色通道”进站模式。
此进站模式不同于以往先进入候车室等候在检票进站的模式,旅客可在入口广厅选择直接进入候车区候车,也可直接由负一层绿色快速进站通道进站,通过式的进站方式是符合火车站发展的必然趋势的。
二,是对阳光的利用,利用天井将阳光引至站台,解决站台采光的问题。
三,站台的无柱雨蓬采用先进的膜结构,既能通风采光,又能为站台带来良好的光环境,还能减轻结构自重,从而减少用钢量。
四,对于一期二期的分期建设,我们采用了一种生长的态势,一二期南北向发展。
一期作为先期实施的部分,保证了其功能的完整性,同时二期工程的施工将不会对一期的使用带来影响。
接下来我们看看室内的装修设计。
将荷花荷叶的元素引入室内设计,人行在站内,犹如在水底漫步,头上是朵朵荷叶,光线从顶部撒下,带来一种梦幻般的效果。
钢结构与玻璃的有机结合,体现了室内刚劲有力向上生长,奋发图强的一面。
整个室内运用这些元素,达到刚柔并济,力与美的有机结合。
一个个天井的的布置,改善了厅室内的采光环境,又丰富了室内空间的层次,实现室内室外空间的相互渗透与联系,既从采光通风之用,又取四水归堂之意,无形中把人与天衔接起来,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情境。
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
绿色植物为给室内带来了生机与活力,风格明快,怡人的换乘环境。
装修材质重点把握虚与实的对比,运用了玻璃与钢结构,玻璃与石材的对比,轻柔飘逸的膜结构与钢构的对比。
加上材质色彩的对比与统一。
室内宽敞明亮,视野开阔,导向明确。
站台雨棚的柱子材质选用仿瓷的青花瓷图案,代表了江西地域文化的特色又具有新时代的时尚气息。
最后,我们来分析西客站的剖面设计。
新建火车站共分为三层,高架层(+9.000米平面)高度为21米,吊顶下净高17米,为候车室及社会车辆、的士车人流进站层。
站台层(0.000平面)高度为9米,吊顶下标高为7米。
可供火车穿过,此层为人行及公共车客流进站层。
车站层标高为(12.000)此层为出站层,地铁换乘厅以及绿色快速进站层,吊顶下净高6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