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空调装配技术培训讲义(奥龙 德龙)
- 格式:doc
- 大小:629.50 KB
- 文档页数:13
理论教案首页理论教案首页理论教案首页一、压力与真空度压力是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垂直作用力,用符号P表示。
单位是Pa,1Pa=1N/M2,在工程上常用MPa或KPa来表示压力。
1.大气压力由大气层对地面造成的压力称为大气压力,用符号Pa表示。
2.绝对压力以绝对真空为基准所测的压力。
用符号P表示。
3.表压力即相对压力,以一个大气压为基准所测的压力。
用符号Pg表示。
P=Pa+Pg4.真空度当绝对压力低于大气压力时,低于大气压的那部分压力。
用符号Pv表示。
Pv=Pa-P5.送风压力以送风机入口和出口之间的压力差来表示其送风能力。
二、冷凝冷凝是指气态物质经过冷却使其转变为液态,冷凝过程是放热过程。
在制冷技术中,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由气态凝结为液态,要放出热量。
所以手感冷凝器是热的。
三、汽化、蒸发与沸腾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现象称为汽化.汽化有两种形式,即蒸发和沸腾.蒸发是表面汽化, 沸腾是一种表面和内部同时汽化现象。
制冷过程是利用制冷剂在蒸发器内的低压下蒸发,不断吸收周围空气的热量进行汽化的过程来制冷的。
制冷剂在蒸发器中沸腾时的温度称为蒸发温度,沸腾时所保持的压力称为蒸发压力。
理论教案首页理论教案首页理论教案首页理论教案首页理论教案首页理论教案首页理论教案首页理论教案首页理论教案首页理论教案首页理论教案首页理论教案首页理论教案首页理论教案首页理论教案首页。
装配工艺培训教学计划章节内容学时页码备注第一章汽车产品及主要部件的编码规则第一节陕汽载重汽车产品型号规则4H 4 重点第二节其他常用编码的识别2H 10第三节汽车装配常用标准件的识别2H 15 重点第二章汽车产品装配常用气动工具及辅料第一节常用扳手的结构、规格型号及简单工作原理2H21 重点第二节常用气动扳手、扭力扳手的操作流程及使用保养4H26 重点第三节汽车装配常用辅料介绍2H30第四节润滑油、柴油、防冻液等油液加注介绍2H40第三章汽车产品装配工艺守则第一节前言及专业基础2H44 重点第二节产品机械装配基本操作规范4H47 重点第三节涂敷各种密封剂、粘合剂、锁固剂的操作规范2H50第四章汽车产品总装配工艺设计及主要技术文件介绍第一节总装配工艺设计方案介绍4H 54第二节装配现场主要技术文件介绍4H 56 重点第三节顾客特殊协议跟单及其他技术文件2H 61第五章汽车产品质量检验及控制基础第一节质量检验基础知识2H66第二节汽车总装配厂质量控制简述4H69 重点第六章汽车电器装调工艺守则第一节汽车产品电器装调基本操作规范2H76第二节汽车总装配厂质量控制简述4H83 重点附录试题答案86第一章汽车产品及主要部件的编码规则【学习指南】本章重点学习我公司目前主要产品系列的汽车产品编号规则、整车或底盘组件变型明细表编号规则、产品零件图号代码含义、常见重大总成的编码识别及装配过程中常用标准件的识别等基础知识。
本章节为学员必学内容,其中第一节和第三节为本章重点,要求必须全部掌握。
第一节陕汽载重汽车产品型号规则一、产品概述目前,陕重汽公司民品车型主要有:德龙F3000、德龙F2000、奥龙S2000等三种产品系列。
F3000:联合国际、国内专业公司自主开发,继承了MAN的高品质及高可靠性,采用30多项专利技术,率先通过欧洲EEC/ECE认证和海湾国家GCC认证,技术与国际同步,确立中国商用车新标准,产品系列齐备,面向国际的新一代高端重卡。
BMWE65 IHKA自动恒温空调提示本培训手册中包含的信息仅用于接受 BMW 售后服务培训课程的人员技术数据的更改/补充摘自技术售后服务的有关信息目录页码第1章引言1 -历史1-标准型自动空调的特征2-高级型自动空调的特征3-E65 的其它创新4第2章系统概述6零部件在车辆上的布置6制冷剂循环回路的组件7空气导管组件8集成式冷暖空调的空调器9操作面板/控制单元11系统功能概述图12其他传感器和作动器13微尘滤清器系统/进气装置14第3章制冷循环回路组件15制冷剂压缩机KMV或压缩机15-制冷剂压缩机的结构15-制冷剂压缩机的功能16带干燥器的冷凝器20辅助风扇ZL21压力传感器22膨胀阀22蒸发器22蒸发器温度调节器和制冷循环回路监控23-蒸发器温度的标准值与实际值之差23-KMV制冷剂压缩机23-KMV 转速24-KMV 负载力矩24-扭矩限定值24-制冷剂压力限定值24-IHKA 和 DME 之间的通信25-通过 DME 对 KMV 控制的限定26维修说明28-第一次开动自动恒温空调或更换制冷剂压缩机KMV28第4章IHKA 空调器29风扇31风扇调节器32风门/风门执行机构33-新鲜空气风门33-空气内循环风门33-脚部空间风门34-后座区通风风门34-除霜风门34-暖风/冷风风门34风门驱动装置/步进马达35-高速马达新鲜空气风门35-MUX 马达所有其他风门35第5章操作面板/电子控制装置36高级型空调的操作元件36标准型空调的操作元件37操作面板的其他按钮功能38-中控锁38-闪烁报警灯38电子控制装置的输入输出端39-高级型39-标准型40-输入端41-输出端42接头在操作面板的背面43E65 IHKA 的功能电路图44第6章温度控制和空气流量控制46温度控制46车内调节主调节器47-最大加热功能47-最大制冷功能47标准值的修正48-室外温度下的室内温度补偿48-车内温度传感器48热交换器调节49-热交换器传感器49-加油站效应49-按发动机特性曲线冷却49-辅助水泵50虚拟通风风门51带暖风风门和冷风风门的剖面图53-标准型53-高级型54后座区通风控制分区55空气流量控制55-风扇和风门的自动调整55-风扇转速自动提高56-手动风扇调整57-速滞压力补偿58-冷暖范围内的限定58-与车用电源系统有关的风扇控制59-总线端 Kl. 50 的影响59第7章空气分配60风门位置60-不分哪侧的风门位置60-优先级61-校准运行61-定位过程61手动个性化空气分配62-标准型的手动空气分配62-美规手动空气分配程序63自动程序64-除霜风门64-虚拟风门65-脚部空间风门66用于个性化程序的个性化设置67优先程序68冷机起动联锁69空调最大档 MAX-AC 功能70-接通标准概述70-激活的设置71除霜功能72光照传感器的影响73后窗加热76-除霜阶段76-间歇运行76刮水器架加热装置77-自优先级 5 起关闭的开关条件77关闭功能78-高级型的关闭功能78车内空气循环/AUC/自动空气循环79-空气循环系统运行79-自动空气循环控制系统AUC80-自动车内空气循环81第8章停车时功能82余热82停车通风SL和停车预热SH83-激活/关闭方法83-在停车通风中 IHKA 的设置84-在停车预热中 IHKA 的设置85-在总线端 Kl. 15 和总线端 Kl. R 关闭时的设置85-停车预热的接通和关闭标准86-辅助加热模式下的停车预热87-循环泵控制87-转换阀控制87-停车预热装置/冷却液循环回路88-伪辅助加热模式89停车空调90停车时功能遥控器90-停车预热装置/停车通风停车空调90-启动停车预热装置或停车空调90-遥控器系统初始化91第9章与空调无关的功能94后窗卷帘控制94-操作方案94-控制和故障识别95第10章设码96钥匙记忆设置96车辆记忆设置98-存储操作面板状态98-用于操作面板功能的设码类型98-个性化设置99供电模块的影响100休眠/等待/省电模式Sleep-/Wait-/Power-Down-Mode101-休眠模式101-等待模式101-省电模式101第11章难词释义词汇表102缩写专业术语102引言- 历史由于改进了制造工艺以及新增和改良了一些功能在 E65 空调系统中已几乎找不出与其它车型系列或 E38 相同的零部件因此该空调系统几乎是全新研制的为了能对车内的舒适气候进行个性化调整自动空调被划分为标准型和高级型两种规格这两种自动空调的目标是以其优秀的制热和制冷性能来满足世界范围内客户的高要求并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可通过控制显示对这两种空调进行显示和调整重要的基本功能仍通过操作面板上的旋转式调节器和按钮进行调整重要的基本功能有-温度-风扇-车内空气循环-除霜-空调最大档 Max AC制冷-后窗加热-自动功能-标准型自动空调的特征标准装备概述-新鲜空气滤清器不带活性碳过滤器的微尘滤清器-余热-停车通风-AUC 1型传感器1型有害气体传感器-中央控制台中的恒温冷藏箱- 2 个分别用于新鲜空气/车内空气循环的伺服驱动装置- B 柱出风口左/右分开-温度控制左/右不分开-自动空气分配-空气流量控制-通风组合仪表中的中间出风口可通过控制显示调节温度及进行设置-后座区通风温度可调-高级型自动空调的特征选装装备概述-带活性碳过滤器的新鲜空气滤清器-车内空气循环过滤器-余热-停车通风-AUC 2型传感器2型有害气体传感器-中央控制台中的恒温冷藏箱- 2 个分别用于新鲜空气/车内空气循环的伺服驱动装置- B 柱出风口-分别用于左/右侧的前部光照传感器使用同一个壳体-用于风扇和温度的车辆记忆设置和钥匙记忆设置左/右分开-温度控制-自动空气分配-空气流量控制-通风温度可通过控制显示调节-后座区通风温度可通过滚花轮调节-E65 的其它创新制冷循环回路-制冷剂压缩机KMV不带离合器并通过脉冲宽度调制PWM 信号从外部控制-干燥器集成在冷凝器中IHKA 空调器-因风扇单元非对称布置而产生的全新结构-用于组合仪表通风出口空气量调节和空气分区的风门系统功能已改进-带单侧风扇轮的风扇-风扇调速器作为节拍调节器使用车身总线并可诊断-带锁止识别功能的风门驱动装置MUX 马达操作面板/电子控制装置-在操作面板上只装有用于基本功能和与空调无关功能闪烁报警灯按钮和中控锁翘板开关的操作元件-通过 K-CAN 实现总线连接-通过控制显示显示高级功能和个性化程序-传感器风扇可更换-通过供电模块实现用电器断开-可通过诊断编程其他-滤清器干燥器状态识别-高档型上安装了车窗玻璃水雾传感器计划 2002 年终止生产-制冷剂液位识别已列入计划系统概述零部件在车辆上的布置空调系统分布在整个车辆上下图示出了最重要的零部件在车辆上的空间位置在概述中也示出了停车预热装置和带冷藏箱的尾部空调器HKA图 1概述图索引说明1空调器2尾部空调器批量生产时不安装 - 只在 E66 中安装3停车预热装置4冷凝器没有画出的有制冷剂压缩机和辅助风扇KT-7780制冷剂循环回路的组件以下组件属于制冷剂循环回路-辅助风扇-带有集成式干燥器的冷凝器-制冷剂压缩机-管路中的压力传感器-加注管接头-蒸发器- 2 个单向阀用于尾部空调器-膨胀阀-铝质压力管和吸管如果车辆装备有尾部空调器那么还有两个单向阀前一个在自动恒温空调上后一个在尾部空调器上并且在尾部空调器中还有一个带膨胀阀的蒸发器使用 R134a 制冷剂空气导管组件空气导管系指把风扇送出的空气在车辆内分配并将其输送到出风口的所有部件所有空气道的末端都装有格栅KT-8220图 2空气导管索引说明索引说明1进气装置/滤清器壳6连接到组合仪表通风出口上的空气道2连接到挡风玻璃除霜的空气道7后座区通风3通风管道8后座区热风管道4 B 柱通风9连接到侧窗玻璃的空气管道5前脚部空间送风管道10空调器集成式冷暖空调的空调器自动恒温空调的空调器安装前隔板中部组合仪表下与 E38 正好相反该装置不是对称安装的风扇安装在前乘客一侧这样为适应左座驾驶型和右座驾驶型车辆就不可避免的有两种不同系列空调器是空调系统的中央单元并执行以下任务-送出并控制风量-空气分配-空气混合空气分区-空气除湿-将来自冷却液循环回路的热能进行转换-传送由制冷剂循环回路产生的制冷能力KT-8011图 3空调器上最重要部件的结构图这里示出的是用于左座驾驶型车辆的高级型规格索引说明索引说明1除霜管道11风扇马达2左侧暖风驱动装置12风扇调节器3左侧通风13蒸发器4加热器14冷凝水排放装置5除霜驱动装置15脚部空间驱动装置6右侧冷风驱动装置16后座区通风驱动装置7右侧暖风驱动装置17后座区左侧通风管道8车内空气循环驱动装置18左侧脚部空间/后座区出风口9新鲜空气驱动装置19左前脚部空间出风口10空气内循环百叶窗20左侧冷风驱动装置操作面板/控制单元将操作面板推到仪表板中用自攻螺钉在上部两个长孔中固定住操作面板在操作面板上集成有电子控制和调节装置通过操作面板可监测和控制整个空调系统操作面板上只有最重要的操作元件微调通过控制器和控制显示车载显示器实现另外还安装了用于闪烁报警灯和中控锁功能的操作元件因为有标准型和高级型两种规格的空调所以也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操作面板图 4标准型空调操作面板的前视图图 5高级型空调操作面板的前视图KT-8010 KT-8009系统功能概述图KT-8202图 6系统功能概述图索引说明索引说明DME数字式发动机电子伺控系统ECU_IH自动恒温空调的控制单元KAPT-CAN总线导线LSZ灯光开关控制中心K-CAN总线导线M PWR MUX 马达和最终级ZGM中央网关模块HR后窗卷帘MMI人机界面控制显示I/O’s输入/输出端TM 车门模块S-Sen光照传感器SH_ZH 停车预热装置_辅助加热装置AUCI/II-AUC I 型和 AUC II 型传感器SenHKA尾部空调器B-Sen水雾传感器PM供电模块S1限位开关CAS 便捷进入及起动系统Poti 可调电位器其他传感器和作动器除了已列举的组件外根据装备规格系列标准型或高级型尚有以下部件-一个用于自动空气循环控制系统的 AUC 1 型传感器或 AUC 2 型传感器-一个分别用于左和右侧的光照传感器只在高级型上有-在后座区格栅中左/右各一个用于空气分区调节的电位器只在高级型上有-在后座区格栅中左/右各一个限位开关只在高级型中有有以下的温度传感器-在空调器中• 一个蒸发器温度传感器• 两个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在操作面板中• 一个带传感器风扇的车内温度传感器-在车辆上• 一个车外温度传感器信号通过 K-CAN 总线传输-在仪表板的通风格栅中• 高级型左和右各一个温度传感器• 标准型左侧一个温度传感器KT-8039图 7带温度传感器1的通风格栅微尘滤清器系统/进气装置两个进气滤清器壳中任何一个都装有一个微尘滤清器微尘滤清器是一个颗粒过滤器和一个辅助活性碳过滤器在高级型上的组合体活性碳过滤器在高级型上这个活性碳过滤器用于滤除有害气体和异味气体制冷循环回路组件制冷剂压缩机KMV 或压缩机-制冷剂压缩机的结构图 8制冷剂压缩机索引说明1电磁阀2空心活塞聚四氟乙烯涂层3斜盘二硫化钼涂层4皮带轮5橡胶件KT-8339-制冷剂压缩机的功能制冷剂压缩机将从蒸发器吸入的气态制冷剂压缩并将其压至冷凝器已应用的制冷剂压缩机不带离合器也就是说它总是与发动机一起运转由内部进行调节但在外部由空调控制单元进行控制制冷剂输出量及其压力在制冷剂压缩机内由七个活塞产生活塞的升程由一个斜盘控制斜盘的位置由内部压缩比控制而内部压缩比又由集成在制冷剂压缩机内的电气调节阀控制调节阀通过改变曲柄箱压力 P C来控制斜盘上力的平衡调节阀在失电时处于打开状态这样就产生一个几乎垂直的不偏转的斜盘位置此时压缩机功率在 0 到2% 之间此状态只用于维持内部润滑当电子控制装置用一个 12V0.85A400Hz 的按脉冲宽度调制的信号PWM对其进行控制时调节阀关闭这就使得曲柄箱压力降低结果是斜盘大辐度偏转并由此提高压缩机功率由此可在 2...100%之间实现压缩机功率的无级调节KT-8379图 9制冷剂压缩机的功能索引说明索引说明6阀杆1曲柄箱压力 Pc 和吸气压力 Ps 之间的小通孔2曲柄箱压力 Pc7高压 Pd3气态制冷剂流8带弹簧 1 的橡胶防尘罩4弹簧 29吸气压力 Ps5线圈无离合器的制冷剂压缩机驱动装置优点-结构紧凑-减轻了重量-不消耗电能用途和功能-减震功能-扭矩传递-锁止时的保护功能后面的图示出了带橡胶元件的制冷剂压缩机驱动装置的结构和功能图中显示出制冷剂压缩机驱动装置在标准功能下互相啮合的橡胶元件的情形以及在制冷剂压缩机锁止时橡胶元件完全滑转的情形图 10制冷剂压缩机驱动装置的结构图 11制冷剂压缩机驱动装置的功能左侧 = 正常运转 / 右侧 = 压缩机锁止索引说明索引说明1从动件内的花键4橡胶元件2从动件轮廓5皮带轮3花键轴索引说明索引说明A连在制冷剂压缩机轴上的从动件C皮带轮B橡胶元件KT-8338KT-8285KT-8286带干燥器的冷凝器集成式干燥器吸收制冷剂循环回路中可能存在的水这对避免在制冷剂循环回路中造成锈蚀损坏是必需的干燥器芯可以更换为保护制冷剂压缩机免遭颗粒损伤还安装了一个滤网图 12冷凝器索引说明1集成式干燥器KT-8204辅助风扇ZL辅助风扇直径约 420mm装有 5 个不对称排列的朝后划风的叶片电机不带电刷这样就没有电刷的磨损风扇转速可在 30...100% 范围内无级调节并根据制冷循环回路中的压力分成 15档对其进行控制所需的风扇转速由空调经过 CAN 总线传递到 DME/DDE由 DME/ DDE 借助于脉冲宽度调制PWM实现调节在车辆行驶速度 v>80 km/h 时辅助风扇被关闭风扇的 0 档输出端在更高的行驶速度下冷凝器的冷却只通过行驶气流实现在低速区域内或停车时发动机怠速必须由辅助风扇实施冷却或维持冷却温度当车辆行驶速度低于 70km/h 时辅助风扇被再次打开另外辅助风扇也可因冷却液温度过高或变速箱油温过高打开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的高压管路中根据系统压力的不同压力传器向操作面板中的电子控制装置传送一个 0.4V 至 4.6V 之间的模拟信号膨胀阀E65 中膨胀阀的工作原理与迄今为止所使用的膨胀阀相比没有变化蒸发器所用类型的蒸发器由通过平板工艺生产的铝板制成表面由 27 片构成面积约 5平方米蒸发器温度调节器和制冷循环回路监控蒸发器温度控制通过控制单元实现蒸发器温度被调节成恒定标准值 2蒸发器温度调节器的工作独立于其他调节回路调节参数 Y KMV由以下的标准导出或限定-蒸发器温度的标准值与实际值之差-制冷剂压缩机转速-冷却液温度-制冷剂压缩机负载力矩-扭矩限定值-制冷剂压力限定值-强制降档-蓄电池电压-蒸发器温度的标准值与实际值之差蒸发器上散发出的冷空气以重新加热即通过再加热的方式借助于热交换器被加热到预定温度-KMV制冷剂压缩机当满足全部的接通条件时制冷剂压缩机按规定接通它被设计成内部调节和外部控制式压缩机压缩机将只产生正好需要的制冷量当不需要全部的制冷功率时可以降低负荷-KMV 转速IHKA 通过 K-CAN 信息获取发动机转速信息-KMV 负载力矩所需要的压缩机物理负载力矩由 IHKA 计算出并通过 K-CAN 信息传送给发动机控制装置-扭矩限定值IHKA 通过 K-CAN 信息从 DME 控制单元获得最大扭矩的规定值当油门全开/强制降档时或当冷却液温度过高时DME 以这种方式限制可能的最大 KMV 负载力矩-制冷剂压力限定值IHKA 通过压力传感器测得制冷剂压力当制冷剂压力在 22bar 至 28 bar 之间时IHKA 把制冷能力从 100% 线性调节到0%0% = 关闭当压力 < 1.8 bar 时制冷剂压缩机被关闭如果压力又上升到 2 bar 以上且满足其他接通条件时制冷剂压缩机被再次接通-IHKA 和 DME 之间的通信IHKA 借助 K-CAN 信息控制_空调_准备就绪发信号给 DME 说明它想接通制冷剂压缩机的意图根据调节参数 Y 和车外温度这会在怠速转速从 550rpm 提升到 750rpm 时发生有三条不同的开关标准-0 =没有空调打开-1 =空调打开不带转速升高-2 =空调打开带转速升高如果不存在任何关闭标准例如冷却液温度过高或强制降档DME 会提供给 IHKA 一个 30 Nm 的扭矩于是 IHKA 会在许可的扭矩范围内接通制冷剂压缩机并把已接收的扭矩反馈给 DME-通过 DME 对 KMV 控制的限定以下功能逻辑用于带和不带怠速转速提升运行之间的切换怠速转速提升处于工作状态T outside≥ 15°C并且Y l≤ 10%或Y r≤ 10%怠速转速提升退出工作T outside≤ 13°C或Y l≥ 20%并且Y r≥ 20%图 13蒸发器温度调节方框图索引说明索引说明ON/OFF 关闭/打开8制冷剂高压SOLL 给定理论值9风扇T VD,SOLL蒸发器温度的标准值10过压/低压断电1风扇转速11蒸发器调节器2制冷剂压缩机扭矩12限位电流调节器3制冷剂压缩机转速13外部可控内部可调无离合器的制冷剂压缩机4冷却液温度14冷凝器5强制降档15蒸发器温度6最大允许扭矩16蒸发器7计算制冷剂压缩机扭矩风扇转速17膨胀阀KT-8386维修说明-第一次开动自动恒温空调或更换制冷剂压缩机KMV为保证空调功能完全正常压缩机的磨合过程是绝对必要的在起动发动机时空调必须处在关闭状态当发动机运转时在执行以下检测步骤4之前不允许接通制冷剂压缩机工作步骤1.把组合仪表的所有出风口置于开位置2.起动发动机并以稳定的速度怠速运行3.把风扇功率至少调节为最大风扇功率的 75%4.打开空调并让它不间断运行至少 2 分钟提示此时发动机的怠速转速不允许超过 1200rpm 否则磨合过程会自动取消且不得不全部重新进行原因制冷剂压缩机已由制造商充注了必需的油量在磨合过程中加注的油将与制冷剂均匀混合IHKA 空调器空调器由下列组件/功能单元组成-蒸发器/蒸发器传感器WT/热交换器传感器-暖风热交换器-风扇-风扇调节器-风门/风门执行机构-风门驱动装置/步进马达KT-8294图 14带风门驱动装置的视图标准型索引说明索引说明1左侧/右侧暖风4车内空气循环2除霜5左侧/右侧脚部空间3新鲜空气6左侧/右侧冷风KT-8376图 15带风门驱动装置的视图高级型索引说明索引说明1左侧暖风7右侧脚部空间2除霜8右侧后座区3新鲜空气9左侧后座区4车内空气循环10左侧脚部空间5右侧暖风11左侧冷风6右侧冷风风扇与 E38 刚好相反该风扇为非对称结构它是一个离心式风扇并且只有一个单侧双入流叶轮风扇和风扇马达一起安装在前乘客一侧的一个消声壳体中风扇可从车厢右侧手套箱区域按照有效的维修说明向下拆下风扇单元可以与马达分离根据风门位置所需风量要么通过滤清器和新鲜空气管道要么通过空气内循环风门在高级型上包括车内空气循环过滤器从 2002 年 3 月起才开始安装吸进根据运行状态也可以从两个方向吸气图 16离心式风扇及马达1风扇马达的技术数据规格持久直流马达电压12V 额定转矩 M N 60Ncm 额定转速3350 rpm 额定电流27AKT-8346风扇调节器风扇调节器直接安装在风扇马达的壳体上该调节器具有自检功能并由操作面板上的电子控制装置通过车身总线控制相应的诊断信息被传输到电子控制装置并在那里进行分析如果识别到调节器或风扇有一个可能招致过载并因此导致过热的故障则将降低电流或可逆地关闭风扇图 17风扇上的风扇调节器IHKA 壳体处于打开状态从下面观察线脚号码设置1K 总线2正极供电3接地索引说明1风扇调节器2风扇KT-8208风门/风门执行机构风门用于空气分配和冷热空气混合风门执行机构包括风门本身有关的轴/杠杆机构和驱动装置在自动恒温空调中有以下几种风门-新鲜空气风门用该风门可调节风扇抽吸的新鲜空气量为了在自动空气循环系统运行AUC 运行模式下可以迅速关闭风门这个新鲜空气风门由一个高速马达驱动装置控制该风门也用于速滞压力补偿-空气内循环风门该风门被设计成带有三个薄片的百叶窗形式用空气内循环风门可调节吸入的循环空气比例车内空气循环过滤器直接安装在该风门上面只在高级型中有从 2002 年 3 月起才开始安装KT-8347图 18空气内循环风门1的安装结构图-脚部空间风门在高级型上左/右侧是分开的用脚部空间风门可相应地调节前部和后座区脚部空间的风量参见空气导管-后座区通风风门只高级型有且左/右分开后座区通风口的风量以及温度后座区分区通过后座区通风风门调节为此请参考系统概述一章中的空气导管图-除霜风门这两个风门原则上是连在一起的用这两个风门可调节送往挡风玻璃的风量在所有调节和操作功能中这两个除霜风门只由驾驶员侧一起控制-暖风/冷风风门在高级型上左/右侧是分开的通过暖风/冷风风门可以调节仪表板通风格栅上和 B 柱出风口上的风量并对温度分区该风门系统的特点是一对风门暖风/冷风风门必须在协调一致地调节风量的同时还要调节温度这个系统代替了迄今通用的截止/空气分区风门和单向风门但对控制系统有特殊要求为此也请参阅温度和风量调节虚拟风门调节风门驱动装置/步进马达在高级型自动恒温空调中共使用 11 个双极步进马达在标准型中共使用6 个双极步进马达- 1 个高速马达用于新鲜空气风门-10 个或 5 个 MUX 马达用于所有其他风门-高速马达新鲜空气风门这个驱动装置的线圈由电子控制装置以最大 500 Hz 的步进频率直接控制高速马达的一个特点是扭矩只取决于步进频率而与车辆系统电压无关-MUX 马达所有其他风门这些马达在插头连接的壳体中带有一个集成式开关电路MUX 4 组件这个开关电路控制马达线圈并采用总线且有诊断功能马达总线所有 MUX 驱动装置由电子控制装置通过一条共用马达总线控制每个驱动装置已由制造商写入一个不可更改的地址这个地址能确保在总线通信期间准确地识别各驱动装置因此所有步进马达都是不同的且不会混淆可能出现的由驱动装置报告的故障锁止识别被记录在电子控制装置中并会导致控制中断。
第1篇一、培训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空调已成为现代家庭和公共场所的必备设备。
为了提高空调安装工程的质量和效率,确保用户的使用安全和舒适,本培训将为大家详细介绍空调安装工程的相关知识。
二、培训目标1. 使学员了解空调安装工程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2. 掌握空调安装的施工技术要求;3. 提高学员对空调安装工程质量的控制能力;4. 培养学员的安全意识和职业素养。
三、培训内容一、空调基础知识1. 空调的种类:根据安装位置和用途,空调可分为家用空调、商用空调和中央空调。
2. 空调的工作原理:空调通过制冷剂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之间的循环,吸收室内热量并排放到室外,从而实现室内温度的调节。
3. 空调的主要部件: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节流装置、膨胀阀、控制面板等。
二、空调安装流程1. 施工准备:了解用户需求,确定空调类型、型号和安装位置;准备好安装工具和材料。
2. 安装位置选择:空调安装位置应避开高温、潮湿、阳光直射等不利因素,确保室内外空气流通。
3. 空调主体安装:包括室内机、室外机的安装。
室内机安装时应注意水平度,室外机安装应牢固、稳定。
4. 空调管道连接:包括冷媒管、排水管、电源线的连接。
冷媒管连接时,应确保密封性,避免冷媒泄漏。
5. 空调调试:检查空调运行状态,调整制冷剂流量和室内外温度。
6. 安装验收:检查安装质量,确保空调运行正常。
三、空调安装注意事项1. 安全施工:严格遵守施工规范,确保施工安全。
2. 管道安装:冷媒管、排水管等管道应安装平整、牢固,避免扭曲、打折。
3. 接口密封:确保管道接口密封良好,防止冷媒泄漏。
4. 电源连接:电源线连接应正确、牢固,避免短路、漏电。
5. 排水系统:确保排水系统畅通,避免积水。
6. 调试与验收:调试过程中,注意观察空调运行状态,确保制冷、制热效果良好。
四、空调安装质量控制1. 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关资质,熟悉空调安装技术。
2. 严格按施工规范进行安装,确保安装质量。
汽车空调全册电子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第一章:汽车空调概述1.1 汽车空调的发展历程1.2 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1.3 汽车空调的作用及重要性第二章:制冷剂与空调系统工作原理2.1 制冷剂的性质及作用2.2 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2.3 制冷剂的充注与排放第三章:压缩机3.1 压缩机的类型及结构3.2 压缩机的的工作原理及性能评价3.3 压缩机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第四章:热交换器4.1 热交换器的类型及结构4.2 热交换器的工作原理及性能评价4.3 热交换器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第五章:节流装置与控制元件5.1 节流装置的类型及结构5.2 节流装置的工作原理及性能评价5.3 控制元件的类型及功能5.4 控制元件的工作原理及性能评价第六章:干燥瓶与管路系统6.1 干燥瓶的构造与功能6.2 干燥瓶的故障诊断与更换6.3 管路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6.4 管路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第七章:冷凝器7.1 冷凝器的构造与功能7.2 冷凝器的工作原理及性能评价7.3 冷凝器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第八章:蒸发器8.1 蒸发器的构造与功能8.2 蒸发器的工作原理及性能评价8.3 蒸发器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第九章:汽车空调控制系统9.1 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与组成9.2 控制元件的工作原理及性能评价9.3 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第十章:汽车空调的检测与维修方法10.1 检测设备及方法10.2 空调系统的常规检查与维护10.3 空调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步骤10.4 维修案例分析第十一章:汽车空调系统的节能与环保11.1 汽车空调节能技术11.2 汽车空调环保技术11.3 节能与环保在汽车空调中的应用第十二章:汽车空调系统的舒适性与安全性12.1 汽车空调舒适性技术12.2 汽车空调安全性技术12.3 舒适性与安全性在汽车空调中的应用第十三章:汽车空调系统的升级与改造13.1 汽车空调系统升级的原因与方法13.2 汽车空调系统改造的技术要点13.3 升级与改造在汽车空调中的应用案例第十四章: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14.1 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的特点与挑战14.2 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的构造与工作原理14.3 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第十五章:汽车空调系统的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15.1 汽车空调系统案例分析的方法与步骤15.2 实践操作的重要性与培训方法15.3 典型汽车空调系统故障的诊断与维修实践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汽车空调系统的基础知识、工作原理、主要部件、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以及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的特点与挑战。
《汽车空调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空调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掌握汽车空调系统的维护与检修方法。
3. 熟悉汽车空调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二、教学内容1. 汽车空调系统的基本组成: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装置、干燥瓶、传感器等。
2. 汽车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制冷剂在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实现制冷和制热。
3. 汽车空调系统的维护与检修:定期检查、更换空调滤芯、制冷剂补充或更换、系统清洗等。
4. 汽车空调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制冷效果不佳、异响、制冷剂泄漏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实车操作演示,讲解空调系统的维护与检修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汽车空调系统的常见故障,引导学生学会诊断与排除。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汽车空调系统的教学PPT和视频资料。
2. 准备实车教学,展示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 准备空调系统维护与检修的工具和设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互动:提问学生关于汽车空调系统的基本知识,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 实操考核:学生分组进行汽车空调系统的维护与检修操作,评价学生的操作技能。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空调技术》专业教材。
2. 多媒体课件:制作详细的汽车空调系统PPT课件。
3. 视频资料:收集汽车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视频。
4. 实车教学:准备一辆带有空调系统的实车进行现场操作演示。
5. 工具和设备:准备汽车空调系统维护与检修所需的工具和设备。
七、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汽车空调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第3-4课时:讲解汽车空调系统的维护与检修方法。
3. 第5-6课时:分析汽车空调系统的常见故障,学习诊断与排除方法。
4. 第7-8课时:进行汽车空调系统的实操训练。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了解汽车空调系统的基本知识,避免出现安全问题。
2. 在实操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确保操作安全。
1.汽车空调概述1.1 汽车在1998年时年产量大约为280万辆,汽车空调年产值近60亿元;而根据最新统计,2006年中国的汽车产量有望突破700万辆,汽车空调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1.2 汽车空调事业在我国之所以能如此迅速发展,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汽车空调作为空调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它能创造车室的热微环境的舒适性。
保持车内空气温度,湿度,流速,洁净等在热舒适的标准范围内。
不仅有利于保护司乘人员的身心健康,提高其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而且还对增加汽车行驶安全性具有积极作用。
因而,汽车空调技术正成为提高汽车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
也成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在炎热的夏天的天气人们座出租车,公交车首选带有空调的车辆座)。
2. 汽车空调特点2.1 在动力源上,其压缩机不是靠主发动机就是靠辅助发动机驱动;这就决定了车用空调压缩机只有采用开启式的结构形式,带来了轴封要求高,制冷剂容易泄漏的问题;其制冷能力随车速和负荷的变化较大,制冷剂流量的变化幅度也较大。
2.2 作为空调的对象,车身热工性能和密封性能都较差,其热、湿负荷大,气流分布难以均匀。
2.3 车用空调装置消耗汽车主发动机的动力。
2.4 汽车本身结构非常紧凑,可供安装空调设备的空间极为有限,不仅对车用空调装置的外形体积和质量要求较高,而且对性能和选型也会带来影响。
2.5 汽车是运动中的物体,要能适应道路的颠簸等各种路况对包括汽车空调系统各组成部件在内的汽车零部件震动噪音安全可靠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更严格。
2.6 车内空调装置的结构,外观设计和装置,除必须与车身内饰和外观协调,统一,保持整体的完美以外还必须考虑其对汽车底盘车身等结构及汽车行驶稳定性,安全性的影响,这是普通空调设计不会碰到的。
3. 汽车空调的工作原理3.1 制冷时,汽车空调压缩机通过传动皮带在发动机的带动下运转工作时,将蒸发器内产生的低压低温气态制冷剂通过低压管路吸入,经过压缩后以高压高温的状态下排出;这些气态制冷剂通过高压管路送入冷凝器,并受到冷却风扇的强制冷却,这时制冷剂由气态变为液态。
被液化了的制冷剂,由高压管进入储液干燥器,除去水分和杂质,通过高压管路送入膨胀阀,经过膨胀阀节流减压,中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从膨胀阀流出,变为低压雾状后流入蒸发器。
雾状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热气化变为气态制冷剂,使蒸发器表面空气温度下降,由鼓风机吹出的空气,不断流过蒸发器表面,空气被冷却后送入到室内,使室内温度压降低,从而产生制冷效果。
气态制冷剂通过蒸发器后又重新被压缩机吸入,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3.2 制热时,汽车发动机运行,将水箱内的热水经过管路接到散热器内,流过散热器的热水使空气升温,通过风机将热空气送入车内。
4. 汽车空调的结构4.1 奥龙、德龙车空调均采用内置式结构,安装在汽车司机驾驶室仪表盘下,组合成具有制冷、采暖、通风换气及除霜等多功能的空调系统。
4.2 空调的组成: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膨胀阀、连接管路、风道、电器控制等。
4.3 各项部件的功能4.3.1 压缩机:空调制冷系统的心脏,主要作用是将制冷剂由低压气态压缩为高压气态,进行循环工作;奥龙、德龙汽车空调采用摆动斜盘往复式压缩机,5气缸、排气量138cm3/r。
4.3.2 冷凝器:是整个空调系统中向外输送热量的部件。
德龙、奥龙冷凝器采用双回路管带式冷凝器。
冷凝器的功能是将制冷剂从蒸发器吸收的能量和压缩机做功的能量传递给环境,将高温高压的蒸汽散热降温冷凝为中温高压的液体。
所以,冷凝器必须要想达到散热条件好,必须经常清洗,以保持其冷凝能力的良好状态。
冷凝器表面要采用防眩目措施,喷涂黑色漆,一旦冷凝器表面的漆层脱落,应尽快补上,以免被腐蚀。
4.3.3 储液干燥器:储存制冷剂、去除系统中的水分、去除系统中的杂质、观察制冷剂的状态、配带高、低压保护装置。
4.3.4蒸发器:是空调系统中直接产生冷量的部件;蒸发器采用管片式结构,功能是将经过降压后的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内沸腾蒸发,蒸发器表面吸收周围空气中的热量,使空气变冷,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4.3.5 膨胀阀: 膨胀阀采用内平衡式膨胀阀,功能为1)降低制冷剂压力,2)供给蒸发器的制冷剂循环量,依据蒸发器的温度或压力来控制节流口的大小,3)通过感温包控制蒸发器的出口过热度,防止压缩机出现液击。
4.3.6 连接管路:空调系统各大部件之间是通过管路连接起来的,形成一个封闭的容积,制冷工质就在这密封容积内储存或循环流动。
4.3.7 风道:将空调处理过的空气,通过风道送出,这种方式可把风送到需要的部位,容易取得较好的气流组织。
4.3.8 电气控制:提供24V电源,控制空调系统压缩机、风机等原器件正常工作,使空调机具有制冷、制热、风速调节、除霜等功能。
4.3.9 温控器:德龙、奥龙手动空调采用机械式定温温控器,不可调节工作范围,1℃关,3℃开。
空调工作制冷时蒸发器的环境温度降至1℃,压缩机停止工作,温度回升3℃时,压缩机自动回复工作。
4.3.10 空调压力开关:德龙、奥龙采用高低压保护式压力开关。
压力开关功能:保护空调系统不受损坏。
压力小于0.21Mpa,空调系统停止工作;压力大于2.5Mpa,空调系统停止工作。
空调系统内的制冷剂压力在0.21MPa<P<2.5MPa的状态范围内,压缩机才能正常工作制冷。
5. 汽车空调的装配5.1 奥龙S2000配件组成5.2 德龙F2000配件组成奥龙S2000空调配件清单德龙F2000空调配件清单5.3 装配工艺流程5.3.1 内饰线工艺流程:装配主风道—装配除霜风道—装配蒸发箱—装配外罩总成(奥龙S2000)装配蒸发器总成—装配连接风道(德龙F2000)装配暖风钢管—装配水阀—装配储液干燥器—装配膨胀阀装配控制面板、开关、连接控制线5.3.2 大线工艺流程:安装压缩机、皮带安装冷凝器支架、冷凝器连接系统管路空调系统抽真空充入R134a制冷剂检漏5.4装配注意事项空调部件在车身上安装时,要按照生产线工艺资料要求进行装配,对自己安装的零部件要熟悉,避免部件装错及混装;在安装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5.4.1 在装配时要检查零部件的名称、图号是否与资料要求的一致,对不一致的要及时协调解决;5.4.2 蒸发器、冷凝器、储液干燥器等制冷系统配件在安装时才能拆除封帽。
5.4.3 制冷系统部件、管路在安装、连接的过程中,为避免接口和密封垫圈的损坏,在接口连接时一定要对正接口,先用手扭上2—3扣,然后再用工具上紧;5.4.4 压缩机在安装时,应将压缩机的皮带轮轮槽中心与发动机皮带轮轮槽中心要对齐;压缩机传动带的松紧度,用手压皮带中段,皮带下沉10~15mm为宜,压缩机安装倾斜度不得大于45ο。
5.4.5 膨胀阀是制冷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其感温包连管特别细,极易压扁和断裂,安装时要特别注意保护,防止磕碰。
5.4.6所有系统管路接口固紧时,必须同时使用两个扳手,以免损坏管路。
5.4.7制冷系统安装时,应保证系统的干燥和清洁,防止水分、灰尘及其他杂物进入系统。
5.4.8系统的抽真空,低压表指示应小于-0.095MPa,系统保压10分钟,压力表不回升。
5.4.9对抽完真空的空调系统应立即充入制冷剂,制冷剂为R134a-900g±10g;充入制冷剂完成后,用年检漏量小于5g 的捡漏仪检漏,系统管路各接口不应泄漏。
6.汽车空调的调试6.1控制面板调试德龙F2000手动调节空调操纵面板示意图1.空调模式开关(COOL 制冷、HEAT 制热、REHEAT 除霜)2.暖风控制开关3.进气内循环4.进气外循环5.车门玻璃除霜6.吹脚及吹前7.前挡风玻璃除霜8.吹脚9.风量开关德龙F2000自动调节空调操纵面板示意图1.空调模式开关(MANUAL 手动制热、AUTO 冷热自动、REHEAT 除霜)2.温度设定开关3.进气内循环4.进气外循环5.车门玻璃除霜6.吹脚及吹前7.前挡风玻璃除霜8.吹脚9.风量开关(一档A 风量自动、二档风量手动调节档)奥龙S2000手动调节空调操纵面板示意图1.制冷2. 暖风3.吹脚风门关闭4. 吹脚风门拨杆5. 吹前6.吹脚风门打开7. 风速开关8. 前挡风玻璃除霜奥龙S2000自动调节空调操纵面板示意图1. 风速开关2.吹脚风门关闭3.制冷4.自动5. 制热6.吹脚风门拨杆7. 吹前8. 吹脚风门打开9.温度设定开关 10.前挡风玻璃除霜调试注意事项:1、控制旋钮转动灵活并能旋转到位、安装高度一致。
2、风门旋钮和拨杆控制到位,各风门开关灵活。
3、各功能控制应正确。
6.2制冷系统调试制冷系统连接完成后,用高低压表手动加注制冷剂时,先关闭高低压表手动阀,正确连接高低压表管道(注意高压和低压管路接法),高压管阀嘴接高压端,低压管阀嘴接低压端。
压缩机S是低压端,D是高压端。
通过阀体中间的管路,来抽真空和加注制冷剂。
6.2.1 抽真空首先打开高低压手动阀,把阀体中间管道连接真空泵进气阀嘴,开动真空泵,直至压力表组低压表显示真空度0.03Mpa (-3公斤),即低压表指针指示零下30。
然后关闭表组高低压手动阀,最后关闭真空泵。
等待8-10分钟时间,观察高低压表针有无回位。
如有回位,表明空调系统有渗漏,进行检修泄漏点,故障排除后,再次重新抽真空;如没有回位,那么就可以执行下一步,加注制冷制。
6.2.2 加注制冷剂首先将压力表中间注入软管连接在制冷剂罐体上,打开制冷剂罐开启阀,拧松中间注入软管螺母压力表端,使中间注入软管内的空气泄出后再拧紧,然后完全打开表的高低压手动阀,靠空调系统的负压吸入部分制冷剂。
当制冷剂未加足时,关闭表的高压手动阀(注意:高压充注阀关闭以前,绝对不允许启动发动机)。
启动发动机,打开空调系统A/C开关,进行补充制冷剂。
制冷剂加注量:德龙空调950克、奥龙空调900克为合适份量。
如不好确认加注份量,可以在空调正常运转时,发动机转速在1100r/min左右,观察储液干燥器视镜,每1至2秒有一个小气泡,为合适份量,系统制冷剂加注完毕。
在生产线体有自动充氟设备时,按设备使用操作说明书操作即可。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