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微生物学及检验(厌氧菌、螺旋体)-试卷1
- 格式:pdf
- 大小:220.34 KB
- 文档页数:20
[医学类试卷]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微生物学及检验(细菌感染的病原学诊断)模拟试卷11 不符合脑膜炎奈瑟菌标本采集与送检要求的是(A)取脑脊液标本(B)标本立即送检(C)采集标本时注意无菌操作(D)使用抗生素之前采集标本(E)送检中保持干燥和低温2 检测病原菌抗原的方法不包括(A)酶联免疫吸附法(B)对流免疫电泳(C)免疫荧光技术(D)PCR(E)协同凝集试验3 锡克试验原理为(A)I型变态反应(B)Ⅱ型变态反应(C)Ⅲ型变态反应(D)Ⅳ型变态反应(E)毒素抗毒素中和反应4 伤寒发病第1周到第3周均可取的化验标本是(A)脑脊液(B)骨髓(C)血液(D)粪便(E)痰5 儿童血培养的采血量为(A)8~10ml(B)10~15ml(C)15~20ml(D)1~5ml(E)5~8ml6 机体获得人工主动免疫的方式是(A)注射类毒素(B)注射细胞因子(C)注射抗毒素(D)注射胎盘球蛋白(E)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7 对痢疾病人做微生物学检查,下列各项错误的是(A)分离培养细菌做生化鉴定(B)取黏液性或脓血便涂片,革兰染色镜检(C)取粪便标本增菌培养(D)取标本接种于肠道选择培养基培养(E)最后进行血清学鉴定8 下列不能冷冻保存的临床标本是(A)脑脊液(B)尿液(C)伤口分泌物(D)深部脓液(E)胸水9 可疑肉毒毒素中毒的患者,分离病原菌主要采集的标本是(A)患者吃剩的食物(B)伤口的渗出液(C)患者的脑脊液(D)患者的血液(E)患者的粪便10 以下不符合标本采集一般原则的是(A)早期采集(B)无菌采集(C)根据目的菌特性用不同的方法采集(D)采集标本越多越好(E)安全采集11 可以用类毒素预防的疾病是(A)百日咳(B)痢疾(C)伤寒(D)白喉(E)结核病12 下列关于死疫苗的叙述,哪项不正确(A)不能在机体内繁殖(B)免疫效果较活疫苗好(C)比活疫苗容易保存(D)比活疫苗用量大(E)来自被杀死的病原体13 用于血清学鉴定确定细菌种、型的常用方法是(A)对流免疫电泳(B)协同凝集试验(C)直接凝集试验(D)玻片凝集试验(E)乳胶凝集试验14 鼠疫耶尔森菌的微生物学检查,不宜采取的标本为(A)淋巴穿刺液(B)患者痰液(C)患者粪便(D)血液(E)尸体肝、脾等组织15 下列有关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局部硬结结果判读错误的是(A)<5mm为阴性反应(B)<10mm为弱阳性反应(C)10~19mm为中度阳性反应(D)≥20mm为强阳性反应(E)<20mm但有水疱或坏死为强阳性反应16 做细菌培养时,采集标本的最佳时间是(A)应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标本(B)应用抗菌药物之后采集标本(C)一边应用抗菌药物一边采集标本(D)采集标本与是否应用抗菌药物没有关系(E)应用抗菌药物一天后采集标本17 尿液做厌氧菌培养时(A)取消毒中段尿(B)放入无菌试管送检(C)自然导尿(D)无菌注射器从耻骨上缘行膀胱穿刺术抽取(E)盛装尿液的容器不必将标本与空气隔绝18 标本不需要保温送检的病原体是(A)脑膜炎奈瑟菌(B)淋病奈瑟菌(C)流感嗜血杆菌(D)阿米巴滋养体(E)大肠埃希菌19 为观察细菌的运动情况,常用下列哪种方法(A)悬滴法(B)革兰染色法(C)抗酸染色法(D)鞭毛染色法(E)墨汁染色法20 盛装细菌学检查标本的容器(A)用75%酒精浸泡24小时后直接应用(B)用碘酒浸泡12小时后直接应用(C)高压灭菌、煮沸或干燥灭菌(D)用浓硫酸处理后直接应用(E)用水洗后直接应用21 标本采集应选择(A)病程中期(B)急性期或症状典型时(C)应用抗菌药物之后(D)病程晚期(E)慢性期22 鲎试验用来检测(A)内毒素(B)外毒素(C)细菌素(D)抗生素(E)耐药基因23 革兰染色所用染料的顺序是(A)结晶紫、95%酒精、碘液、稀释复红(B)结晶紫、碘液、稀释复红、95%酒精(C)碘液、稀释复红、95%酒精、结晶紫(D)稀释复红、碘液、95%酒精、结晶紫(E)结晶紫、碘液、95%酒精、稀释复红24 脑脊液离心涂片染色,镜检发现白细胞内外均有革兰阴性双球菌,该病人可诊断为(A)结核性脑膜炎(B)流行性乙型脑炎(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D)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E)脱髓鞘脑脊髓膜炎25 在观察不染色活细菌和螺旋体形态和运动时,应用何种显微镜(A)普通显微镜(B)荧光显微镜(C)暗视野显微镜(D)倒置显微镜(E)照像显微镜26 常用的碱性染料是(A)伊红(B)刚果红(C)结晶紫(D)瑞氏染料(E)吉姆萨染料27 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看不见的细菌结构是(A)荚膜(B)芽孢(C)鞭毛(D)异染颗粒(E)菌毛28 敏感性最强的染色方法是(A)革兰染色(B)抗酸染色(C)鞭毛染色(D)荧光染色(E)异染颗粒染色29 细菌染色法中,最常用最重要的鉴别染色法是(A)革兰染色(B)抗酸染色(C)鞭毛染色(D)荚膜染色(E)芽孢染色30 检测梅毒螺旋体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A)革兰染色法(B)抗酸染色法(C)负染色法(D)镀银染色法(E)Giemsa染色法。
微生物检验技师初级师考试试题-专业知识(一) A1题型1.肺炎链球菌在临床上主要引起下列何种疾病A、脓胸B、大叶性肺炎C、肺纤维化D、肺结E、支气管炎答案:B2.下列何种药物不用于临床上治疗肺炎链球菌肺炎A、青霉素B、四环素C、林可霉素D、氨基甙类E、氯霉素答案:D3.下列细菌中,引起菌痢症状最轻的是A、痢疾志贺氏菌B、福氏志贺氏菌C、鲍氏志加氏菌D、宋内氏志贺氏菌E、以上都不对答案:D4.在我国,()是引起菌痢最主要的原因A.福氏志贺氏菌B.宋内氏志加氏菌C.A+B D、以上都不是E、鲍氏志加氏菌答案:C5.临床上取病人痰标本后,应A、立即温箱干燥后,送实验室B、置于4℃生理盐水中保存C、立即送实验室检测D、置于增菌液中保存E、室温过夜答案:C6.我国城市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A、每1000ml水中大肠杆菌<3个B、每1000ml水中大肠杆菌<30个C、每100ml水中大肠杆菌<3个D、每100ml水中大肠杆菌<30个E、每500ml水中大肠杆菌<3个答案:A7.霍乱弧菌经人工培养传代后,显徽镜下观察是A、杆状B、球形C、椭圆形D、弧形E、纤丝状答案:A8.我国城市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A、每ml水中细菌总数<1000个B、每ml水中细菌总数<10个C、每100ml水中细菌总数<10个D、每500ml水中细菌总数<10个E、每ml水中细菌总数<100个答案:E9.紫外线的杀菌机理可能是A、紫外线的穿透作用B、紫外线的高热作用C、紫外线的辐射作用D、紫外线凝固细菌蛋白质E、紫外线干扰细菌DNA复制与转录答案:E10.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出现卷发状菌的细菌是A、炭疽芽胞杆菌B、肉毒梭菌C、脆弱杆菌D、棒状杆菌E、蜡样芽胞杆菌答案:A11.在菌落周围出现很窄的草绿色溶血环的细菌很可能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甲型链球菌C、乙型链球菌D、表皮葡萄球菌E、腐生葡萄球菌答案:B12.CFT反应中补体一般稀释度是A、1:5-10B、1:2-4C、1:11-14D、1:15-20E、1:21-25答案:D13.厌氧培养的厌氧状态所用的指示剂是A、甲基红B、酚红C、美兰D、酚酞E、甲酚红答案:C14.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可见到的细菌的特殊结构是A、荚膜B、鞭毛C、芽胞D、异染颗粒E、菌毛答案:E15.显徽镜下观察抗酸染色的结核分枝杆菌的典型形态是A、紫色栅栏状排列的杆菌B、红色略带弯曲的细长杆菌C、红色粗大杆菌D、红色竹节状排列的杆菌E、紫色细长杆菌答案:B16.通常需要培养3-4周才能见到生长的细菌是(B)A、军团菌B、结核分枝杆菌C、炭疽杆菌D、空肠弯曲菌E、百日咳鲍特菌17.双糖铁培养基属于A、基础培养基B、鉴别培养基C、营养培养基D、选择培养基E、厌氧培养基答案:B18.哪种创伤最适宜引起的破伤风梭菌感染A、深度刺伤或战伤B、膝肘部大面积擦伤C、因搔痒挠破的伤痕D、被猫抓破的伤口E、被树枝刮破表皮答案:A19.初次分离脑膜炎奈瑟菌必须有A、含5%新鲜红血球的培养基B、5%-10%的CO2气体环境C、含10%小牛血清的培养基D、营养琼脂培养基E、含万古霉毒和多粘菌毒的培养基答案:B20.从疑为淋病的女性患者以棉试子取样作细菌培养,最佳的取样部位是A、阴道口B、肛门C、尿道口D、宫颈内E、宫颈口答案:D21.消毒剂,是用于杀灭或清除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化学药物,但对消毒剂的要求是A、必须杀死含有芽胞的细菌B、能够杀灭微生物繁殖体即可C、使微生物毒力失活D、使微生物酶系统失活E、抑制微生物生长答案:B22.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微生物称灭菌其中包括A、细菌繁殖体、芽胞、真菌、病毒等B、只包括病原微生物C、只包括非病原微生物D、只包括病原微生物繁殖体E、只是灭活微生物体内某些活性物质答案:A23.革兰氏染色结果判定G+应为A、红色B、紫色C、兰色D、黄色E、白色答案:B24.革兰氏染色结果判定G-应为A、红色B、紫色C、兰色D、黄色E、白色答案:A25.庆大霉素培养基,适用于培养何种细菌A、鼠疫杆菌B、布鲁氏菌C、霍乱弧菌D、白喉杆菌E、奈瑟氏菌答案:C26.突然起病,畏冷发热,体温常在38℃以上,同时或一天以后出现腹痛、腹泻,每日大便十余次。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微生物学及检验(细菌的分类与命名、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球菌)-试卷1(总分:7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B1型题(总题数:1,分数:4.00)A.葡萄球菌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C.肺炎链球菌D.脑膜炎奈瑟菌E.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分数:4.00)(1).镜检为革兰阳性球菌,呈葡萄串状排列的是(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葡萄球菌属革兰染色阳性,呈圆球形,直径0.5~1.5μm,不规则成堆排列,形似葡萄串状,在脓汁、肉浸液培养物中,可见单个、成对或短链排列。
(2).镜检为革兰阳性球菌,呈短链排列的是(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肺炎链球菌为革兰阳性球菌。
呈矛尖状,成双排列,有时呈短链状。
二、 B1型题(总题数:1,分数:8.00)A.金黄色葡萄球菌B.淋病奈瑟菌C.表皮葡萄球菌D.肺炎链球菌E.肠球菌属(分数:8.00)(1).触酶阳性,对新生霉素敏感的是(分数:2.00)A.B.C. √D.E.解析:(2).触酶阴性,6.5%NaCl生长试验和七叶甘试验阳性的是(分数:2.00)A.B.C.D.E. √解析:(3).氧化酶和触酶阳性的是(分数:2.00)A.B. √C.D.E.解析:(4).胆汁溶解试验和菊糖发酵试验阳性的是(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常见病原球菌的主要鉴定试验。
三、 A1型题(总题数:24,分数:48.00)1.细菌分类的基本单位是(分数:2.00)A.门B.目C.科D.属E.种√解析:解析:种是细菌分类的基本单位。
2.有关细菌的分类单位正确的是(分数:2.00)A.性状相似、关系密切的菌株组成属B.群和组也是正式分类的等级C.生物学性状基本相同的细菌群体构成一个种√D.细菌最高分类等级为门E.同一种细菌各方面的生物学性状相同解析:解析:种是细菌分类的基本单位,形态学和生理学性状相同的细菌群体构成一个菌种;性状相近、关系密切的若干菌种组成属。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微生物学及检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细菌耐药性检测、微生物自动化检测)-试卷1(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B1型题(总题数:1,分数:4.00)A.头孢他啶B.青霉素C.亚胺培南D.头孢曲松E.氨曲南(分数:4.00)(1).对产AmpC酶菌株临床治疗有效的药物是(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产AmpC酶菌株对青霉素类、三代头孢菌素、氨曲南及含酶抑制剂复合制剂耐药。
(2).一般情况下ESBLs不能水解的抗生素是(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ESBLs可以水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氨曲南。
二、 A1型题(总题数:28,分数:56.00)1.NCCLS/CLSI药物敏感性试验中规定的药物分类,“C”组代表的药物是(分数:2.00)A.针对医院感染的药物B.仅用于治疗泌尿道感染的药物C.常见首选药敏试验药物D.替代性药物√E.仅用于研究的药物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NCCLS/CLSI药物敏感性试验为何将药物分组。
A组主要是常见首选药敏试验药物。
B组包含一些临床上重要的,特别是针对医院内感染的药物。
C组为替代性或补充性抗微生物药物。
U组仅用于治疗泌尿道感染的药物。
2.下列关于K—B纸片扩散法操作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各纸片中心距离不<24mmB.纸片距平板内缘不应>15mm √C.直径90mm的平皿可贴6张纸片D.纸片贴牢后避免移动E.培养16~18小时后读结果解析:解析:本题要点为纸片扩散法,其药物纸片各中心应相距>24mm,纸片距平板内缘>15mm,35℃培养16~18小时后阅读结果。
3.培养基的pH过低时,其抑菌圈可扩大的是(分数:2.00)A.米诺环素√B.庆大霉素C.红霉素E.头孢菌素解析:解析:本题要点为纸片扩散法的培养基要求,其pH值为7.2~7.4,过高或过低的pH值会影响药物效能。
[医学类试卷]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微生物学及检验(支原体、衣原体)模拟试卷1.doc[医学类试卷]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微生物学及检验(支原体、衣原体)模拟试卷10 —位22岁女子主诉:咽喉痛、鼻塞、头痛、寒颤、干咳和发热(体温38.5℃),已持续8天。
近期不间断地咳痰,并伴有无胸膜胸痛。
胸部有啰音,X线胸透显示支气管肺炎浸润但无实变。
常规血和痰液培养2天后未见细菌生长,抗O型红细胞抗体冷凝集试验阳性。
1 引起该病最可能的病原体是(A)肺炎链球菌(B)肺炎克氏菌(C)肺炎衣原体(D)肺炎支原体(E)嗜肺军团菌2 对该患者最有效的药物是(A)阿莫西林(B)阿莫西林+克拉维酸(C)青霉素(D)第三代头孢菌素3 下列关于支原体叙述正确的是(A)无细胞壁(B)呈高度多形态性(C)在人工培养基上能生长繁殖(D)能通过除菌滤器(E)以上都正确4 支原体初代分离培养时,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典型菌落呈(A)丝状(B)颗粒状(C)卷发状(D)双球状(E)油煎蛋状5 与支原体定植有关的物质是(A)脂多糖(B)荚膜(D)核酸酶(E)P1蛋白6 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微生物是(A)支原体(B)衣原体(C)病毒(D)Q热立克次体(E)螺旋体7 通常用来鉴定支原体抗原性的试验是(A)毒素抗毒素中和试验(B)生长抑制试验和代谢抑制试验(C)微量荧光检测(D)补体结合试验(E)ELISA8 没有细胞壁的微生物包括(A)真菌(B)支原体(C)葡萄球菌(D)链球菌(E)衣原体9 肺炎支原体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肺炎支原体主要以二分裂繁殖(B)生长需要胆固醇和葡萄糖(C)平皿上菌落呈草莓状(D)能产生溶血素(E)以上都正确10 关于支原体的生物学性状,下述错误的是(A)无细胞壁(B)能通过滤菌器(C)呈多形性(D)有独特生活周期(E)细胞膜中胆固醇含量高11 支原体与细菌的不同点是(A)无细胞壁(B)含有两种核酸(C)含有核糖体(D)细胞核无核膜及核仁,仅有核质(E)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12 支原体与病毒的相同点是(A)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B)个体微小,能通过滤菌器(C)胞膜中含大量胆固醇(D)对抗生素敏感(E)有两种核酸13 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常用的血清学方法是(A)ELISA(B)间接血凝试验(C)补体结合试验(D)生长抑制试验与代谢抑制试验(E)冷凝集试验14 下列关于衣原体的特征描述,错误的是(A)革兰阴性,圆形或椭圆形体(B)具有独特的发育周期,类似细菌以二分裂方式繁殖(C)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D)有核蛋白体,能进行多种代谢(E)对所有抗生素敏感15 衣原体与病毒的不同点是(A)可用鸡胚接种进行培养(B)可通过细菌滤器(C)专性细胞内寄生(D)可在感染细胞中形成包涵体(E)对抗生素敏感16 下列哪一项不是衣原体的特点(A)能在人工培养基中繁殖(B)能透过细菌滤器(C)体积微小(D)具有独特发育周期(E)原核细胞型微生物17 衣原体诊断不包括下列哪项(A)直接镜检查包涵体(B)免疫荧光(C)PCR(D)冷凝集试验(E)分离培养18 衣原体与革兰阴性细菌的相同特性是(A)具有肽聚糖层(B)具有鞭毛(C)能形成芽孢(D)都是厌氧菌(E)有两种发育型19 衣原体具有感染能力的发育型称为(A)真菌(B)网状体(C)始体(D)原体(E)螺旋体20 能将沙眼衣原体和肺炎衣原体鉴别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是(A)革兰染色(B)Giemsa染色(C)卢戈碘染色(D)电镜下形态(E)菌落特征21 衣原体的繁殖型是(A)始体(B)原体(C)吞噬体(D)溶原体(E)包涵体22 有关衣原体发育周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原体具有感染性(B)始体在发育周期中无感染性(C)始体较原体大,有致密的核质(D)始体在空泡内以二分裂形式繁殖形成子代原体(E)衣原体每个发育周期需要20~40小时23 有关沙眼衣原体致病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沙眼生物变种的14个血清型均可引起沙眼(B)沙眼生物变种A、B、Ba、C四个血清型可引起包涵体结膜炎(C)沙眼生物变种A、B、Ba、C四个血清型可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D)性病淋巴肉芽肿生物变种(LGV)可引起性病淋巴肉芽肿(E)沙眼生物变种D—K血清型可引起沙眼24 衣原体的每个发育周期需(A)24~40小时(B)24—48小时(C)24~72小时(D)40—72小时(E)48~72小时24 A.沙眼衣原体B.斑疹伤寒立克次体C.伯氏疏螺旋体D.肺炎衣原体E.肺炎支原体25 严格细胞内寄生,经呼吸道传播的是26 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病原体是27 导致莱姆病的病原体是。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微生物学及检验(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微生物检验的质量保证、消毒灭菌和医院感染)-试卷1(总分:9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B1型题(总题数:1,分数:4.00)A.百日咳鲍特菌B.流感嗜血杆菌C.军团菌D.铜绿假单胞菌E.幽门螺杆菌(分数:4.00)(1).引起胃溃疡的主要细菌是(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消化性溃疡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
(2).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平板上共同孵育时,可形成“卫星现象”的细菌是(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当流感嗜血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共同培养时,由于后者能合成较多的V因子,可促进流感嗜血杆菌的生长。
因此,在葡萄球菌菌落周围生长的流感嗜血杆菌菌落较大,离葡萄球菌菌落越远的菌落越小,此称为卫星现象,这有助于对流感嗜血杆菌的鉴定。
二、 B1型题(总题数:1,分数:10.00)A.梅毒B.淋病C.软下疳D.性病淋巴肉芽肿(LGV)E.非淋菌性尿道炎(分数:10.00)(1).杜克嗜血杆菌可导致的疾病为(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软下疳是由杜克嗜血杆菌感染引起的。
(2).淋病奈瑟菌可导致的疾病为(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淋病是由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的。
(3).梅毒螺旋体可导致的疾病为(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
(4).沙眼衣原体沙眼生物变种可导致的疾病为(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非淋菌性尿道炎、阴道炎、宫颈炎、前列腺炎、附睾炎、直肠炎等主要是由沙眼衣原体沙眼生物亚种、支原体等感染引起的。
(5).沙眼衣原体LGV生物变种可导致的疾病为(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性病淋巴肉芽肿是由沙眼衣原体性病淋巴肉芽肿生物亚种所致,主要经性接触传播,主要侵犯淋巴组织。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士)(微生物学及检验)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1.革兰染色的顺序是( )A.结晶紫——酒精——碘液——复红B.复红——碘液——酒精——结晶紫C.复红——结晶紫——碘液——酒精D.结晶紫——碘液——酒精——复红E.复红——酒精——结晶紫——碘液正确答案:D解析:革兰染色顺序是:涂片——固定——染色(结晶紫、碘液)——脱色(酒精)——复染(复红)。
2.粪便标本可进行直接镜检的病原菌是( )A.大肠埃希菌B.痢疾志贺菌C.结肠炎耶尔森菌D.霍乱弧菌E.沙门菌正确答案:D解析:取水样便,用压滴法或悬滴法,观察有无穿梭状运动的细菌,再做制动试验,初步确定是否为霍乱弧菌。
3.有关荧光染色,错误的是( )A.敏感性强B.效率高C.在临床细菌鉴定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D.用荧光染料E.若用金胺( ),在暗背景中可观察到呈绿色荧光的菌体正确答案:E解析:若用金胺( ),在暗背景中可观察到呈黄色荧光的菌体。
4.光学显微镜下能看清细菌形态的最佳放大倍数( )A.1000倍B.500倍C.100倍D.10 000倍E.600倍正确答案:A解析:用油镜观察,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通常目镜放大10倍,物镜放大100倍,总共放大倍数为1000倍。
5.不作为培养基指示剂的是( )A.孔雀绿B.中国蓝C.溴甲酚紫D.酚红E.甲基红正确答案:A解析:作为培养基指示剂的是溴甲酚紫、酚红、甲基红、中性红、中国蓝等。
孔雀绿具有抑菌作用。
6.怀疑志贺菌感染的腹泻患者,应选用的培养基( )A.血平板B.MH培养基C.真菌培养基D.SS琼脂E.液体培养基正确答案:D解析:SS琼脂具有强选择性,用于志贺菌和沙门菌的分离。
7.血液培养基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 )A.蛋白胨B.巧克力C.蒸馏水D.琼脂E.血液正确答案:C解析:血液琼脂平板血液仅占培养基的10%左右。
在以琼脂为赋形剂的培养基中,含量最多的是水。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微生物学及检验(厌氧菌、螺旋体)-试卷1(总分:6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B1型题(总题数:1,分数:4.00)A.破伤风芽孢梭菌B.产气荚膜梭菌C.肉毒梭菌D.艰难梭菌E.白喉棒状杆菌(分数:4.00)(1).芽孢大于菌体,位于菌体顶端,使菌体呈鼓槌状的是(分数:2.00)A. √B.C.D.E.解析:(2).芽孢大于菌体,位于菌体次极端,使菌体呈汤匙状或网球拍状的是(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芽孢大于菌体,位于菌体顶端,使菌体呈鼓槌状的是破伤风芽孢梭菌。
芽孢大于菌体,位于菌体次极端,使菌体呈汤匙状或网球拍状的是肉毒梭菌。
二、 A1型题(总题数:29,分数:58.00)1.可做厌氧菌培养标本的为(分数:2.00)A.气管抽取物B.前列腺分泌物C.阴道分泌物D.胸腔积液√E.中段尿解析:解析:厌氧菌在有氧条件下不能生长,为保证培养成功,必须注意标本采集和运送时不能被正常菌群污染,应尽量避免接触空气。
2.疑似厌氧菌感染的标本,下列不正确的处理方法为(分数:2.00)A.避免被正常寄居菌污染B.避免标本与空气接触C.在半小时内送检D.超过半小时,可冷藏保存√E.以上都正确解析:解析:厌氧菌标本送到实验室后,应在20~30分钟内处理完毕,如果一时来不及接种,可将标本置室温下保存,一般不要冷藏,因冷藏对某些厌氧菌有害,且低温时氧的溶解度较高。
3.下列哪种细菌在培养时能产生“汹涌发酵”的现象(分数:2.00)A.肉毒梭菌B.产气荚膜梭菌√C.破伤风梭菌D.产黑色素类杆菌E.脆弱类杆菌解析:解析:产气荚膜梭菌在牛奶培养基中能分解乳糖产酸,使其中酪蛋白凝固,同时产生大量气体(H 2和CO 2 ),可将凝固的酪蛋白冲成蜂窝状,将液面封固的凡士林层上推,甚至冲走试管口棉塞,气势凶猛,称为“汹涌发酵”,为产气荚膜梭菌培养时产生的特征性现象。
4.血平板上形成双层溶血环的细菌是(分数:2.00)A.葡萄球菌B.肺炎球菌C.破伤风梭菌D.产气荚膜梭菌√E.白喉棒状杆菌解析:解析:产气荚膜梭菌在血平板上可形成双层溶血环,内环完全溶血,是由于θ毒素的作用,外环不完全溶血则是由α毒素所致。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师)微生物学及检验-试卷1(总分68,考试时间90分钟)1. A1型题1. 主要用于未染色的活菌检查的显微镜是A. 普通光学显微镜B. 暗视野显微镜C. 荧光显微镜D. 倒置显微镜E. 电子显微镜2. 革兰染色所用染料的顺序是A. 结晶紫、95%酒精、碘液、稀释复红B. 结晶紫、碘液、稀释复红、95%酒精C. 碘液、稀释复红、95%酒精、结晶紫D. 稀释复红、碘液、95%酒精、结晶紫E. 结晶紫、碘液、95%酒精、稀释复红3. 脑脊液离心涂片染色,镜检发现白细胞内外均有革兰阴性双球菌,该病人可诊断为A. 结核性脑膜炎B. 流行性乙型脑炎C.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D.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E. 脱髓鞘脑脊髓膜炎4. 在观察不染色活细菌和螺旋体形态和运动时,应用何种显微镜A. 普通显微镜B. 荧光显微镜C. 暗视野显微镜D. 倒置显微镜E. 照像显微镜5. 常用的碱性染料是A. 伊红B. 刚果红C. 结晶紫D. 瑞氏染料E. 吉姆萨染料6. 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看不见的细菌结构是A. 荚膜B. 芽孢C. 鞭毛D. 异染颗粒E. 菌毛7. 敏感性最强的染色方法是A. 革兰染色B. 抗酸染色C. 鞭毛染色D. 荧光染色E. 异染颗粒染色8. 细菌染色法中,最常用最重要的鉴别染色法是A. 革兰染色B. 抗酸染色C. 鞭毛染色D. 荚膜染色E. 芽孢染色9. 细菌检查最快速的检测方法是A. 电镜检查B. 动物实验C. 分离培养D. 血清学试验E. 直接涂片镜检10. 检测梅毒螺旋体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A. 革兰染色法B. 抗酸染色法C. 负染色法D. 镀银染色法E. Giemsa染色法11. 鉴定肠道致病菌的最确切根据是A. 菌体的形态B. 革兰染色反应C. 生化反应D. 菌落特征E. 血清学反应12. 下列属于革兰染液成分不包括A. 稀释复红B. 结晶紫C. 95%乙醇D. 卢戈碘液E. 5%石炭酸复红13. 临床上最常见的真菌培养基是A. 脑心浸膏琼脂B. 沙保琼脂C. 尿素琼脂D.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E. 玉米粉聚山梨酯-80琼脂14. 发明固体培养基,进行病原菌纯培养的是A. 列文虎克B. 巴斯德C. 郭霍D. 伊凡诺夫斯基E. 琴纳15. 下列关于培养基性能试验说法不正确的是A. 分离培养基应每周测试1次B. 鉴别培养基需每批及每月测试1次C. 如需观察多项性能,可使用多种菌株完成D. 每批新购、新配的培养基,均应用已知性质的标准菌株进行预测E. 用于测试分离培养基性能的菌株,原则上应使用预期最容易生长的细菌菌种,并且应多量生长16. 专性需氧菌经人工液体培养基培养后,可观察到的生长现象是A. 液体表面形成菌膜B. 液体底部有沉淀C. 液体变色D. 可闻到腐败性的恶臭E. 液体分层17. 中国蓝培养基属于A. 基础培养基B. 营养培养基C. 鉴别培养基D. 选择培养基E. 增菌培养基18. 糖发酵管属于A. 基础培养基B. 营养培养基C. 选择培养基D. 鉴别培养基E. 厌氧培养基19. 在制备培养基时,为有利于检出病原菌而抑制非病原菌,常加入一定量的抑制剂,下列属于抑制剂的有A. 维生素B. 氨基酸C. 胆盐D. 嘌呤E. 嘧啶20. 液体培养基的主要用途是A. 分离单个菌落B. 鉴别菌种C. 观察细菌运动能力D. 增菌E. 检测细菌毒素21. 适用于麦康凯琼脂培养基培养的细菌是A. 肠道菌B. 鼠疫杆菌C. 白喉棒状杆菌D. 肺炎链球菌E. 分枝杆菌22. 培养肠道致病菌常用的选择性培养基是A. LB培养基B. 巧克力培养基C. 醋酸铅琼脂培养基D. 葡萄糖半固体培养基E. SS培养基23. 半固体培养基中琼脂的浓度为A. 1%~20%B. 6%~10%C. 0.3%~0.5%D. 0.01%~0.1%E. 1%~5%24. 淋病奈瑟菌的培养要求较高,通常培养基是A. 巧克力血琼脂B. 精制琼脂肉汤培养基C. 5%葡萄糖肉汤D. 麦芽糖肉汤E. 半固体培养基25. SS琼脂主要用分离A. 铜绿假单胞菌B. 白喉棒状杆菌C. 分枝杆菌D. 志贺菌、沙门菌E. 鼠疫杆菌2. B1型题A吉姆萨染色法B稀释复红染色法C双抗体夹心法D直接竞争结合法E间接竞争结合法在中性环境下细菌通常带有电荷能够与不同染料结合而染上颜色,分别叙述以下染色方法特点:1. 复合染色法A. B.C. D.E.2. 单染色法A. B.C. D.E.A营养培养基B选择培养基C特殊培养基D鉴别培养基E基础培养基3. 利用细菌分解糖类和蛋白质的能力及其代谢产物的不同,在培养基中加入特定的作用底物和指示剂来观察细菌生长,这种培养基称为A. B.C. D.E.4. 在培养基中加入抑制剂,去抑制标本中的杂菌生长,有助于对所选择的细菌种类生长培养基是A. B.C. D.E.A普通琼脂斜面培养基B鲍-金培养基C吕氏血清斜面培养基D罗-琴培养基E庖肉培养基5. 结核分枝杆菌应选用的培养基A. B.C. D.E.6. 白喉棒状杆菌应选用的培养基是A. B.C. D.E.7. 破伤风梭菌应选用的培养基是A. B.C. D.E.选择培养基中加入抑制剂能够抑制标本中杂菌的生长,其作用机制为A能够抑制大肠埃希菌B能够抑制革兰阳性菌C能够抑制厌氧菌D能够抑制变形杆菌E能够抑制产气肠杆菌8. 加入胆盐的作用为A. B.C. D.E.9. 加入枸橼酸钠的作用为A. B.C. D.E.。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微生物学及检验【支原体、衣原体】-试卷1(总分:54分,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3型题(总题数:1,score:4分)—位22岁女子主诉:咽喉痛、鼻塞、头痛、寒颤、干咳和发热(体温38.5℃),已持续8天。
近期不间断地咳痰,并伴有无胸膜胸痛。
胸部有啰音,X线胸透显示支气管肺炎浸润但无实变。
常规血和痰液培养2天后未见细菌生长,抗O型红细胞抗体冷凝集试验阳性。
【score:4分】(1).引起该病最可能的病原体是【score:2分】【A】肺炎链球菌【B】肺炎克氏菌【C】肺炎衣原体【D】肺炎支原体【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E】嗜肺军团菌本题思路:支原体是引起支气管炎和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
在美国,每年有250000~300000感染性肺炎的病例与支原体有关,占全部肺炎的15%。
有些患者体内产生抗O型红细胞抗体。
该抗体被称为冷凝素,因为它只能在4℃而非37℃时结合抗原。
虽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产生冷凝素,但它在肺炎或支气管炎患者血清里的出现是支原体感染的有力证据。
支原体可从痰液或咽喉拭子分离培养出,但往往需要2个星期或更长的时间才能获得阳性结果,故不适用于快速诊断。
可引起免疫力低下的成人的非典型性获得性肺炎的病原体还包括:病毒、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
(2).对该患者最有效的药物是【score:2分】【A】阿莫西林【B】阿莫西林+克拉维酸【C】青霉素【D】第三代头孢菌素【E】阿奇红霉素【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本题思路:支原体支气管炎和原发性非典型肺炎大多可自愈。
虽然抗生素不能根除支原体,但可减少临床病症的持续时间。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红霉素是首选治疗药物。
如不能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用强力霉素。
干扰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和头孢菌素不能用,因为支原体没有细胞壁。
二、 A1型题(总题数:22,score:44分)1.下列关于支原体叙述正确的是【score:2分】【A】无细胞壁【B】呈高度多形态性【C】在人工培养基上能生长繁殖【D】能通过除菌滤器【E】以上都正确【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本题思路:支原体是一类无细胞壁、呈高度多形态性,能通过除菌滤器,在人工培养基上能生长繁殖的最小原核型微生物。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微生物学及检验【厌氧
菌、螺旋体】-试卷1
(总分:68分,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B1型题(总题数:1,score:4分)
A.破伤风芽孢梭菌B.产气荚膜梭菌C.肉毒梭菌D.艰难梭菌E.白喉棒状杆菌【score:4分】(1).芽孢大于菌体,位于菌体顶端,使菌体呈鼓槌状的是【score:2分】
【A】【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2).芽孢大于菌体,位于菌体次极端,使菌体呈汤匙状或网球拍状的是【score:2分】
【A】
【B】
【C】【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芽孢大于菌体,位于菌体顶端,使菌体呈鼓槌状的是破伤风芽孢梭菌。
芽孢大于菌体,位于菌体次极端,使菌体呈汤匙状或网球拍状的是肉毒梭菌。
二、 A1型题(总题数:29,score:58分)
1.可做厌氧菌培养标本的为
【score:2分】
【A】气管抽取物
【B】前列腺分泌物
【C】阴道分泌物
【D】胸腔积液【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中段尿
本题思路:厌氧菌在有氧条件下不能生长,为保证培养成功,必须注意标本采集和运送时不能被正常菌群污染,应尽量避免接触空气。
2.疑似厌氧菌感染的标本,下列不正确的处理方法为【score:2分】
【A】避免被正常寄居菌污染
【B】避免标本与空气接触
【C】在半小时内送检
【D】超过半小时,可冷藏保存【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以上都正确
本题思路:厌氧菌标本送到实验室后,应在20~30分钟内处理完毕,如果一时来不及接种,可将标本置室温下保存,一般不要冷藏,因冷藏对某些厌氧菌有害,且低温时氧的溶解度较高。
3.下列哪种细菌在培养时能产生“汹涌发酵”的现象【score:2分】
【A】肉毒梭菌
【B】产气荚膜梭菌【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C】破伤风梭菌
【D】产黑色素类杆菌
【E】脆弱类杆菌
本题思路:产气荚膜梭菌在牛奶培养基中能分解乳糖产酸,使其中酪蛋白凝固,同时产生大量气体(H 2
和CO 2 ),可将凝固的酪蛋白冲成蜂窝状,将液面封固的凡士林层上推,甚至冲走试管口棉塞,气势凶
猛,称为“汹涌发酵”,为产气荚膜梭菌培养时产生的特征性现象。
4.血平板上形成双层溶血环的细菌是
【score:2分】
【A】葡萄球菌
【B】肺炎球菌
【C】破伤风梭菌
【D】产气荚膜梭菌【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E】白喉棒状杆菌
本题思路:产气荚膜梭菌在血平板上可形成双层溶血环,内环完全溶血,是由于θ毒素的作用,外环不完全溶血则是由α毒素所致。
5.抗生素相关性假膜性肠炎一般由下列哪种细菌引起【score:2分】
【A】肉毒梭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破伤风梭菌
【D】艰难梭菌【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产气荚膜梭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