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 (1)
- 格式:ppt
- 大小:772.50 KB
- 文档页数:8
化州市丽岗中学教学导学案(七年级语文科)下册第三单元:12.《卖油翁》编号:2019YW1019学生:班教师:●学习内容:卖油翁(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并积累重点文言词语,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2.通过朗读能背诵课文;●学习重点:掌握并积累重点文言词语,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学习难点:通过朗读能背诵课文●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依纲靠本,自学由我)1、关于作品和作者《卖油翁》出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
《归田录》是欧阳修所著的别集,共153卷,附录5卷。
《归田录》是其中的一卷,是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欧阳修再次遭流言蜚语中伤,自请外任,出知毫州时所作。
他在《归田录》序里说:“归田录者,朝廷之遗事,吏官之所不记,与士大夫笑谈之余而可录者,录以备闲居之览也。
”《归田录》是一部笔记小说。
欧阳修(1007-1072),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字,号,晚号,(意即藏书一万卷,金石拓片一千件,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谥号。
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是北宋文坛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2、写出重点词语的读音。
尧()咨()自矜()家圃()睨()之发矢()颔()之忿()然酌()油杓()沥()之3、结合课下注释,解释下面的词语。
善射:以:自矜:尝:释:睨:去:发:矢,但:颔:汝:知:射:精:不亦……乎:熟:尔:忿然:尔:安:轻:酌:乃:置:覆:徐:杓:沥:因:惟:遣:二、小组学习(积极参与,合作共赢)4、句子翻译。
但微颔之:吾射不亦精乎:无他,但手熟尔:尔安敢轻吾射:以我酌油知之:徐以杓酌油沥之:三、展示反馈(信心百倍、展现自我)积累文言知识5、古今异义(1).尝.射于家圃古义:曾经。
今义:(2).尔安.敢轻吾射古义:怎么。
今义:(3).但.手熟尔古义:只;不过。
今义:6、一词多义(1)尔:尔.安敢轻吾射()但手熟尔.()(2)以:公亦以.此自矜()以.我酌油知之()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3)之: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但微颔之.()以我酌油知之.()以杓酌油沥之.()笑而遣之. ( )7、词类活用(1) 但微颔.之 ( )(2)吾射.不亦精乎 ( )(3) 尔安敢轻.吾射 ( )8、通假字①但手熟尔()②徐以杓酌油沥之()四、拓展提升(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抽查学生背诵课文收获与反思(教师的反思,学生的收获)。
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文言文综合检测试题附解析1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卖油翁欧阳修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归田录》卷一)【乙】三上欧阳修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
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
”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欧阳文忠公文集》)(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
①亦笃学如此________②康肃忿然曰________③徐以杓酌油沥之________④以我酌油知之________(2)下列各项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尔安敢轻吾射B.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之/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C.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每走厕必挟书以往D.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自钱孔入,而钱不湿(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噬好。
(4)阅读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①【甲】文中通过卖油翁的言行,作者旨在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②【乙】文中作者与其他二人的事例,给我们有什么启发?2.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款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卖油翁》欧阳修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天圣进士。
官馆阁校勘,因直言论事贬知夷陵。
庆历中任谏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诬贬知滁州。
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王安石推行新法时,对青苗法有所批评。
谥文忠。
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
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
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
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
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
有《欧阳文忠集》。
第12课 《卖油翁》一、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浮没矣。
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
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浮没矣,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
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无他,但.手熟尔(2)尔安.敢轻吾射2.翻译下面句子。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3.(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中此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用原文语句回答)4.结合(甲)(乙)两文内容分析,这两篇短文告诉了人们什么道理?【答案】1.(1)只是(2)怎么2.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的技艺不是很精湛吗?3.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
无他,但手熟尔(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生不识水(不学而务求其道)。
4.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只要下苦功夫,多思勤练,就一定会取得成绩的,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表述完整、意对即可)【分析】1.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1)句意为: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但:只是。
(2)句意为: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安:怎么。
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卖油翁一、词语解释(一)语法现象1、通假字但手熟尔()2、一词多义尔:(1)尔安敢轻吾射()(2)无他,但手熟尔()以:(1)公亦以此自矜()(2)以我酌油知之()(3)以钱覆其口()(4)徐以杓酌油沥之()射:(1)善射()(2)汝亦知射乎()知:汝亦知射乎( )其:(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2)以钱覆其口( )3、古今异义(1)久而不去.()(2)但.手熟尔()4、同义词:指出相同词义的两个字,并解释。
(1)汝亦知射乎?尔安敢轻吾射!(2)吾射不亦精乎我亦无他(3) 但手熟尔唯手熟尔(二)重要词语1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公:)(善:)2公亦以此自矜..(自矜:;矜:)3尝射于家圃.(圃:)4释.担而立(释:)5睨.之(睨:)6见其发矢.十中八九(矢:)7但微颔.之(颔)8无他..()9康肃忿然..曰(忿然:)10安.敢轻.吾射(安:;轻:)11乃取一葫芦置.于地(置:)12以钱覆.其口(覆)13徐.以杓酌.油沥之..(徐:;酌:;沥之:)14康肃笑而遣.之(遣:)二、句子翻译1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2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3尔安敢轻吾射!4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5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三、内容理解文中的两个人各有些怎样的个性特征,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陈尧咨:;但是“公亦以此自矜”表现了陈尧咨的性格特点。
“康肃忿然曰:‘安敢轻吾射,吾射不亦精乎?’”通过、描写表现了陈尧咨、的的性格特点。
“康肃笑而遣之。
”描写表现了陈尧咨但是的特点(2)卖油翁:“以我酌油知之” 卖油翁“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描写突出卖油翁酌油的技能和的性格特点。
“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描写表现卖油翁的性格特点。
在人物塑造上采用的是的写法。
四、中心思想本文记叙了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卖油翁酌油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这两件事,说明一个道理:五、文学常识1\《卖油翁》选自一书,作者是著名的文学家。
新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含解析(1)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乙】碎金鱼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
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
”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④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⑤,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⑥。
【注】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
②典郡:掌管郡务。
③罔不:无不。
④务:致力,从事。
⑤伎:同“技”。
⑥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字。
①睨之久而不去________②康肃忿然曰________③及守荆南回________(2)用“/”给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
(限断3处)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4)“射”是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是古代学生需要掌握的六种基本技能,称为“六艺”)之一,从两篇短文中我们可以看出陈尧咨射术精湛无比、举世无双,但他的母亲却依然“杖之,碎其金鱼”。
你觉得陈尧咨母亲的这种做法寄寓了对儿子一种怎样的期望?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气愤的样子;等到(2)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
(3)(卖油翁)看见他射出的箭十支有八九支中的,只是对此微微点头。
(4)陈尧咨的母亲期望儿子能继承先人的志向,把射术用于报效国家上,而不要耽于娱乐,浪费了一身好技艺。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卖油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寓言故事》,详细内容为《卖油翁》。
本文通过讲述卖油翁与陈尧咨射箭的故事,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卖油翁》的故事情节,理解寓言的寓意。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言文翻译能力。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体会实践与技巧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言文的翻译,尤其是倒装句、省略句的理解。
2. 教学重点:把握故事情节,理解寓言的寓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原文、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最短的时间将一瓶水倒满一个杯子,引出实践与技巧的关系。
2. 朗读课文:让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韵味,理解故事大意。
3. 讲解课文: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式,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难点句子,进行翻译示范。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翻译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寓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8. 课后拓展:布置相关阅读材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寓言故事。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卖油翁》故事梗概。
2. 黑板右侧:重点词语、句式翻译。
3. 中间部分:课文结构图,展示故事发展脉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翻译课文中的难点句子。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中的寓意。
答案:实践出真知,熟能生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寓言故事,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文言文的翻译,尤其是倒装句、省略句的理解。
2.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最短的时间将一瓶水倒满一个杯子,引出实践与技巧的关系。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卖油翁》翻译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世没有第二个人可与之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
曾经有一次,他在自家园子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着,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都不离开。
卖油的老翁看他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箭技艺难道不精湛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卖油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于是卖油翁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然后)用勺舀起油慢慢地滴入葫芦,油从铜钱的方孔注入,而铜钱却没有被沾湿。
于是(卖油翁)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陈尧咨笑着让他走了。
初中文言文《卖油翁》【原文】(一)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初中文言文《卖油翁》【译文】
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着这一点自夸。
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不在意地斜着眼看他,久久地不离去。
老翁见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不过微微地点点头赞许这情况。
康肃公问道:你也会射箭吗?我射箭的本领不也很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不过是手熟罢了。
康肃公听后愤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武艺!老翁说:凭着我倒油的经验就可懂得这个道理。
于是老翁取过一个葫芦立放在地上,用铜钱盖在它的口上,慢慢地用杓子把油倒进葫芦,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不沾湿铜钱。
老人说:我这点手艺也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是手熟罢了。
陈尧咨见此,只好笑着将老翁打发走了。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