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专题综合复习检测题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4
高考生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知识点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60 分)1、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的氧原子来自于()A 二氧化碳B 水C 叶绿体D 葡萄糖2、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用于暗反应阶段B 暗反应阶段需要光反应阶段提供 ATPC 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只有糖类D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3、下列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B 绿叶中叶绿素含量约占 3/4C 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吸收光能D 叶绿体中的色素只吸收红光和蓝紫光4、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发生在()A 光反应阶段B 暗反应阶段C 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D 光反应或暗反应阶段5、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是()A H和 ATPB H和 O₂C O₂和 ATPD CO₂和 H₂O6、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线粒体B 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能量C 有氧呼吸产生的H来自于丙酮酸和水D 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7、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的阶段是()A 第一阶段B 第二阶段C 第三阶段D 第一、二、三阶段8、下列关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错误的是()A 有氧呼吸分解有机物彻底,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不彻底B 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少C 有氧呼吸产生水,无氧呼吸不产生水D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9、细胞呼吸的实质是()A 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B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C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D 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10、储存粮食时,为了降低呼吸作用,应保持的条件是()A 低温、潮湿、增加氧气浓度B 低温、干燥、增加氧气浓度C 低温、干燥、降低氧气浓度D 高温、干燥、降低氧气浓度11、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有机物和氧气B 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和水C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白天和晚上都能进行D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12、绿色植物在黑暗中只进行呼吸作用,此时细胞内会积累()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水D 葡萄糖13、某植物在光照强度较强时,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此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可能是()A 光照强度B 温度C 二氧化碳浓度D 水14、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中耕松土是为了促进植物根细胞的有氧呼吸B 包扎伤口要用透气的纱布是为了抑制厌氧菌的繁殖C 稻田定期排水是为了防止水稻根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D 利用酵母菌酿酒时,应始终保持无氧条件15、新鲜蔬菜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中,能延长保鲜时间,其原理是()A 降低了细胞呼吸强度B 降低了水分的散失C 促进了光合作用D 降低了光照强度16、人体在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物质是()A 酒精B 二氧化碳和水C 乳酸D 丙酮酸17、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A 都需要氧气参与B 都产生二氧化碳C 都在线粒体中进行D 都能将有机物分解18、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原理在农业生产上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合理密植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B 大棚种植蔬菜时,夜间适当降温可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C 给农作物施肥过多会导致根部细胞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造成烂根D 连续阴雨天,温室大棚中白天适当降低温度可以提高产量19、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的能量较少,是因为()A 大部分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B 大部分能量储存在乳酸中C 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出少量能量D 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未释放20、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呼吸产生的 ATP 可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B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被细胞呼吸利用至少要穿过 4 层膜C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都需要酶的催化D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过程中都有水的生成和消耗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21、(10 分)下图为光合作用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 A 表示_____,B 表示_____。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综合训练题姓名:班级:一)单项选择题1、将情况同样的某种绿叶分成四等组,在不同样温度下分别暗办理1h,再光照 1h (光强同样),测其重量变化,获取以下表的数据。
能够得出的结论是组别一二三四温度 / ℃27282930暗办理后重量变化 /mg-1-2-3-1光照后与暗办理前重量变化/mg+3+3+3+1 A .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是27℃B.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9℃C. 27~ 29℃下的净光合速率相等D. 30℃下的真切光合速率为2mg/h2、下面坐标是某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下(未达到呼吸作用最适温度),测得植株氧气释放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不合适的讲解是A .在 b 点从前,随光照强度增强,光合作用增强B .光照强度为 a 时,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C.在坐标所示各阶段该植株向来进行着呼吸作用D.合适提高温度将使 b 点右移3、将两株同样的植物放在两个密闭的装置中,一个恩赐光照,一个遮光办理,其他条件同样。
以下关于这两株植物代谢的几种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恩赐光照的植株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和线粒体都能产生ATPB.遮光办理的植株有机物的含量将减少C.若是对遮光办理的植物突然恩赐光照,叶肉细胞内的 C3含量将增加D.恩赐光照的装置中 O2含量可能保持不变4、下面关于光合作用及光合色素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合适光照下,叶绿体和线粒体合成ATP都需要 O2B.从高等植物叶片中分别出 4 种光合色素,其中呈橙黄色的是叶黄素C.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含有自己光合作用所需的各种色素D.植物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其主要功能是固定二氧化碳5、提取鼠肝细胞的线粒体为实验资料,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时,测得氧的耗资量很大;当注入葡萄糖时,测得氧的耗资量几乎为零;同时注入细胞质基质和葡萄糖时,氧耗资量又较大。
对上述实验结果的讲解不正确的选项是A.丙酮酸完整分解和水的生成过程都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B.在线粒体内不能够完成葡萄糖的分解,但能完成丙酮酸的分解C.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的D.有氧呼吸中,水的参加和生成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6、现有阳生和阴生植物两种。
专题一: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相关计算总结下列相关概念的含义与它们之间的关系1.呼吸速率的表示方法:植物置于黑暗环境中;测定实验容器内CO2增加量、O2减少量或有机物减少量..2.净光合速率和真正光合速率1净光合速率:常用一定时间内O2释放量、CO2吸收量或有机物积累量表示..2真正光合速率:常用一定时间内O2产生量、CO2固定量或有机物产生量表示.. 3.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关系4.相关计算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同时进行时;存在如下关系:1光合作用实际产氧量叶绿体产氧量=实测植物氧气释放量+细胞呼吸耗氧量..2光合作用实际CO2消耗量叶绿体消耗CO2量=实测植物CO2消耗量+细胞呼吸CO2释放量..3光合作用葡萄糖净生产量葡萄糖积累量=光合作用实际葡萄糖生产量叶绿体产生或合成的葡萄糖量-细胞呼吸葡萄糖消耗量..5.以净光合速率的大小来判断植物能否正常生长自然状态下以一天24小时为单位1净光合速率大于0时;植物因积累有机物而正常生长..2净光合速率等于0时;植物因无有机物积累不能生长..3净光合速率小于0时;植物因有机物量减少而不能生长;且长时间处于此种状态下植物将死亡..易错警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一定进行着呼吸作用;但在进行呼吸作用时不一定进行光合作用;因为光合作用只有在有光存在时才能进行;而呼吸作用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因此在计算时不要忽略无光照时呼吸作用也存在..6.光合作用速率关系曲线图中各点移动问题1.CO2或光补偿点和饱和点的移动方向:一般有左移、右移之分;其中CO2或光补偿点B 是曲线与横轴的交点;CO2或光饱和点C则是最大光合速率对应的CO2浓度或光照强度;位于横轴上..1呼吸速率增加;其他条件不变时;CO2或光补偿点B应右移;反之左移..2呼吸速率基本不变;相关条件的改变使光合速率下降时;CO2或光补偿点B应右移;反之左移..3阴生植物与阳生植物相比;CO2或光补偿点和饱和点都应向左移动..2.曲线上其他点补偿点之外的点的移动方向: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通过分析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变化;进而对曲线上某一点的纵、横坐标进行具体分析;确定横坐标左移或右移;纵坐标上移或下移;最后得到该点的移动方向..1呼吸速率增加;其他条件不变时;曲线上的A点下移、其他点向左下方移动;反之A点上移、其他点向右上方移动..2呼吸速率基本不变;相关条件的改变使光合速率下降时;曲线上的A点不动;其他点向左下方移动;反之向右上方移动..典型题演练:1.如图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能提供给绿色植物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多的过程是5B.各种生物体病毒除外都能进行的过程是3C.1、3和4过程产生的H都能与氧结合产生水D.2过程需多种酶参与;且需ATP供能2.下图表示某高等绿色植物体内的部分生理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能够在叶肉细胞生物膜上进行的生理过程有Ⅰ、ⅢB.阶段Ⅰ生成的H可作为还原剂用于⑤过程生成水C.过程①④⑤可为叶肉细胞吸收Mg2+等提供动力D.过程③④⑤进行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基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3.如图为某植物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四项叙述中;正确的是A.a、b箭头表示的是O2进出细胞的过程B.e、f箭头表示的是CO2进出细胞的过程C.以C18O2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在较强光照下;测得含18O的呼吸作用产物的主要去向是图中的dD.以H错误!O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在较强呼吸作用下;测得含18O的光合作用产物的主要去向是图中的b4.如图甲表示某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用CO2吸收量表示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表示该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图中M和N代表两种气体的体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注:不考虑无氧呼吸A.图甲中的纵坐标数值即为图乙中的m4B.处于图甲中a、b、c、d、e任意一点;图乙中都有m1=n1>0;m2=n2>0C.图甲中e点以后;图乙中n4不再增加;其主要原因是m1值太低D.图甲中c点时;图乙中有m1=n1=m4=n45.选用甲、乙两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测定两种植物在不同条件下单位时间内的O 2释放量mL;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灯泡的功率单位:W20 50 75 100 200 3000.1%CO2浓度甲植物 3.4 16.0 28.2 40.5 56.5 56.5 乙植物 2.6 9.1 19.2 55.7 75.6 102.60.03% CO2浓度甲植物 2.3 11.2 19.8 27.6 27.5 27.6 乙植物 1.8 8.4 18.9 54.2 75.2 101.8A.在阳光不充足的地区;甲植物与乙植物相比;光照强度最可能限制甲植物的正常生长B.在100 W、CO2浓度为0.03%的条件下;提高光照强度能提高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C.光照强度由300 W逐渐增大至400 W的过程中;甲植物CO2吸收量可能保持相对稳定D.光照强度由300 W逐渐增大至400 W的过程中;乙植物O2释放量保持相对稳定6.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光照相同时间;35 ℃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 ℃时相等B.光照相同时间;在20 ℃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C.温度高于25 ℃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D.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7. 用大小相同的轮藻叶片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质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 h;测其质量变化;立即再光照1 h光照强度相同、保持相应温度不变;再测其质量变化..得到如下表结果:组别 1 2 3 4温度/℃27 28 29 30暗处理后质量变化/mg -1 -2 -3 -1光照后与暗处理+3 +3 +3 +1前质量变化/mg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光照1 h内;第4组轮藻合成有机物总量为3 mgB.光照1 h内;第1、2、3组轮藻释放的O2量相等C.光照1 h内;四组轮藻光合作用强度均大于呼吸作用强度D.该轮藻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最适温度在28 ℃至30 ℃之间8.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光照下吸收1.00 1.752.503.25 3.75 3.50 3.00CO2mg/h黑暗中释放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CO2mg/hA.昼夜不停地光照;在35 ℃时该植物不能生长B.昼夜不停地光照;在15 ℃时该植物生长得最快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在20 ℃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在30 ℃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10 ℃时的2倍9.如图曲线表示在适宜温度、水分和一定的光照强度下;甲、乙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净吸收速率与CO2浓度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CO2浓度大于a时;甲才能进行光合作用B.适当增加光照强度;a点将左移C.CO2浓度为b时;甲、乙总光合作用强度相等D.甲、乙光合作用强度随CO2浓度的增大而不断增强10.下列是四幅关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O2浓度为a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强度相同B.图乙中如果再提高CO2浓度;则b点一定上移C.图丙中;温度为t4℃时;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最大D.图丁代表两类色素的吸收光谱;其中e代表类胡萝卜素11.植物的光合作用受CO2浓度、温度与光照强度的影响..如图为在一定CO2浓度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的某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率..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a点所示条件下;该植物的叶肉细胞内能够产生ATP的部位是线粒体B.该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是5 mg/100 cm2叶·小时C.在一昼夜中;将该植物叶片置于c点光照强度条件下11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则每100 cm2叶片一昼夜中CO2的净吸收量为45 mgD.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 ℃和30 ℃..若将温度提高到30 ℃的条件下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则图中b点将右移;c点将下移12.通过观察叶片在相应液体中的上升、下沉;可以验证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有气体的产生和消耗..下列相关描述中;错误的是A.实验前应该用真空泵抽出液体和叶片中的气体;以减少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影响B.实验中应该进行光暗条件的变换;以改变叶片的代谢过程C.抽气后;放在盛有NaHCO3稀溶液试管中的叶片;在适宜光照下会因为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气体;而从试管底部缓缓上升D.抽气后;放在盛有蒸馏水试管中的叶片;在黑暗中会因为进行有氧呼吸产生气体;而从试管底部缓缓上升13.如下图所示;图甲表示某大棚蔬菜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和相关代谢情况;其中a~f代表O2或CO2..图乙表示该植物在适宜条件下O2净产量光合作用的O2产生量-呼吸作用的O2消耗量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甲中;b可代表______;物质b进入箭头所指的结构后与______结合;生成大量的________..2在适宜的条件下;若用CO2、H错误!O供给植物进行代谢;则甲图中的d所代表的物质应是________..3在图乙中;A点时叶肉细胞内生成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在N点后O2净产量的增长逐渐减慢并趋向平衡;其制约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棚内的温度;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此时乙图中N点向____左、右移动..5在图乙P点所处的状态时;叶绿体内ATP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取一植物形态、大小、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4张叶片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烧杯中的液体可以保证叶片所需的水与矿质元素的正常供应;气体的体积变化可以通过观察油滴的运动进行判断..不考虑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外界气压的变化和蒸腾作用的影响1适宜的光照下;装置A中油滴的移动情况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2适宜的光照下短时间内装置内仍有O2存在装置B中油滴的移动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放置一段时间后;装置中的O2消耗完毕;这时油滴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写出此时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析装置C中的油滴移动情况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否直接用装置C、D证明光合作用需要CO2;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用装置B、C证明光合作用需要CO2;实验前应该将叶片进行怎样的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要测定叶片细胞呼吸的强度最好选择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考题练习1.2017 全国2卷29题下图是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物质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代表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2B代表一种反应过程;C代表细胞质基质;D代表线粒体;则ATP合成发生在A过程;还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填“B和C”“C和D”或“B和D”..3C中的丙酮酸可以转化成酒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2. 2016 全国2卷4题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B. 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C. 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D. 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CO浓度的3.2016 全国2卷31题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BTB的弱碱性溶液颜色可随其中2增高而由蓝变绿再变黄..某同学为研究某种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少量的3NaHCO 和BTB 加水配制成蓝色溶液;并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2CO 使溶液变成浅绿色;之后将等量的绿色溶液分别加入到7支试管中;其中6支加入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水草;另一支不加水草;密闭所有试管..各试管的实验处理和结果见下表..*遮光是指用黑纸将试管包裹起来;并放在距日光灯100cm 的地方.. 若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中;50min 后1号试管的溶液是浅绿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由 引起的;若1号试管的溶液是蓝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 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2表中X 代表的颜色应为 填“浅绿色”、“黄色”或“蓝色”;判断依据是 ..35号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在照光前后没有变化;说明在此条件下水草 ..。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综合题1.下图甲表示某种植物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
图乙表示某种植物光合速率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速率受CO 2浓度影响的变化曲线。
a 点与c 点相比较,c 点时叶肉细胞中C 3的含量及b 点与c 点相比较,b 点时叶肉细胞中C 5的含量( )A .高、高B .低、基本一致C .低、高D .高、基本一致2.如图表示氧气浓度对培养液中草履虫、 乳酸菌、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影响,则 呼吸曲线a 、b 、c 分别代表了( ) A .酵母菌、乳酸菌、草履虫 B .草履虫、乳酸菌、酵母菌 C .乳酸菌、酵母菌、草履虫 D .酵母菌、草履虫、乳酸菌3.如图是植物氧气释放和吸收速度有关的资料, 植物受12小时黑暗,随后进行12小时光照, 温度不变,结果如图所示。
下面是在24小时 的实验时间内通过植物呼吸消耗的氧的总体积, 哪个是最正确的估计( )A .600 cm 3B .1 000 cm 3C .1 200 cm 3D .1 800 cm 34.如图为不同温度下金鱼的代谢率(耗氧量)与氧分 压的关系图。
据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在一定范围内,代谢率随氧分压下降而下降 B .25℃环境中金鱼的代谢率比15℃环境中的高 C .代谢率最大时的最低氧分压随温度不同而不同 D .氧分压超过一定范围后,代谢率不再随氧分压 增加而增加5.下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 、b 、c 、 d 时,CO 2释放量和O 2吸收量的变化。
下列相关叙述 正确的是( )A .氧浓度为a 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B .氧浓度为b 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 量是有氧呼吸的5倍C .氧浓度为c 时,无氧呼吸最弱D .氧浓度为d 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盆栽实验,探究土壤干旱对某种植物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
实验开始时土壤水分充足,然后实验组停止浇水,对照组土壤水 分条件保持适宜,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初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综合大题摘要:I.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基本概念A.光合作用的定义和意义B.呼吸作用的定义和意义II.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A.二者的区别B.二者的联系III.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生产中的应用A.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B.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IV.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意义及启示A.对人类社会的意义B.对人类生活的启示正文:I.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基本概念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光合作用完成了物质转化,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一部分用来构建植物体自身,一部分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同时放出氧气供生物呼吸利用。
完成了能量转化,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是自然界中的能量源泉。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呼吸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转变为热能而散失,另一部分储存在ATP 中。
当ATP 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时,就把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用于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的分裂。
II.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发生场所: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体中,而呼吸作用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
- 能量转化:光合作用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而呼吸作用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ATP 中的化学能。
- 物质转化:光合作用是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而呼吸作用是将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无机物。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是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的来源。
- 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是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的来源。
-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相互调节、相互影响的,是生物体代谢的两个重要环节。
III.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生产中的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应用十分广泛:- 合理密植、间作套种:通过调整植物的种植密度和空间分布,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习题选择题1.光合作用是植物体内最基本的生命活动之一,以下哪项不是光合作用的产物?A. 氧气B. ATPC. 葡萄糖D. 二氧化碳答案:D2.以下哪一句描述光合作用是正确的?A. 光合作用是阳光为植物提供能量并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和葡萄糖的过程。
B. 光合作用是植物能够从土壤中吸收氮、磷等营养元素的过程。
C. 光合作用是植物体内加速垃圾清理过程的机制。
D. 光合作用是植物吸收外界营养的过程。
答案:A3.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以下哪一项不是产生的物质?A. 氧气B. ATPC. 二氧化碳D. 水答案:D4.呼吸作用在植物体内的作用是什么?A. 为植物提供能量B. 负责储存植物体内的能量C. 进行废弃物的处理D. 进行新物质的合成答案:A填空题1.光合作用的公式是:\\\\+ CO2 → O2 + \\\\。
答案:6H2O;C6H12O62.呼吸作用的公式是:C6H12O6 + \\\\→ \\\\ + CO2。
答案:6O2;6H2O简答题1.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合作用是一种生物能量的合成过程,在光线的照射下,绿色植物体内的叶绿素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葡萄糖,并释放出氧气。
2.简述呼吸作用的过程。
简单地说,呼吸作用是指通过氧气来分解食物,产生能量的过程。
我们可以将呼吸作用分为三个过程:糖解、氧化和呼气。
其中糖解是将食物形成的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氧化则是将小分子与氧气结合,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
最后,呼出的就是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练习题一、选择题:1.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A. 叶片B. 根部C. 茎D. 花朵2. 光合作用的主要反应物是:A. 水和二氧化碳B. 氧气和二氧化碳C. 水和阳光D. 氧气和水3. 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来自于:A. 光合作用反应中的光化合物的裂解B. 光合作用中的化学反应C. 呼吸作用D. 遗传物质的分解4. 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器官是:A. 叶片B. 根部C. 茎D. 叶肉5. 呼吸作用的主要产物是:A. 水和二氧化碳B. 氧气和二氧化碳C. 水和阳光D. 氧气和水6. 生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目的是:A. 产生能量B. 吸收养分C. 释放废物D. 吸收水分二、判断题:1.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是植物的基本代谢活动。
( )2.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需要水和氧气参与。
( )3.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化学反应都是反向的。
( )4. 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主要在夜间进行。
( )5.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是发生在植物叶片的细胞中。
( )三、填空题:1. 光合作用需要的光能来源于________。
2. 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式为:光能+ 6CO2 + 6H2O → C6H12O6 + 6O2,化学方程式中的C6H12O6代表________。
3. 呼吸作用的化学反应式为:C6H12O6 + 6O2 → 6CO2 + 6H2O+________。
4. 光合作用中,氧气来自于水的________。
5. 呼吸作用主要发生在细胞的________中。
四、应用题:1. 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为什么还需要进行呼吸作用?2.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能量转换方面有什么不同之处?3. 如果一个植物叶片被遮挡,不暴露在阳光中,是否仍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为什么?4.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对环境的影响有何异同?以上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你巩固相关知识,如有疑问请及时提出。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训练(附答案)1.根据图示,正确的判断是C,N点时该器官进行有氧呼吸。
M点是氧气浓度最适合贮藏该器官,无氧呼吸强度最低。
B选项不正确,该器官呼吸作用过程中只是氧化分解糖类物质。
O点时,该器官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细胞质,不是线粒体基质。
2.根据图示,除了D图外,其余三幅图中A点都可以表示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3.分析错误的是B,乙图中曲线中EF段玻璃罩内CO2浓度下降加快是由于光照强度减弱,而不是增加。
甲图中12点左右D点下降的原因是温度过高,气孔关闭。
植物一天中含有机物最多的时刻在甲图中是E点,在乙图中则是H点。
植物在甲图中的C、E两点的生理状态与乙图中D、H两点的生理状态相同。
4.叙述正确的是C,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每日光照12 h),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量的变化是甲减少、乙增加。
甲、乙两植物的最大光合作用强度不一样,因为乙植物的曲线图比甲植物的曲线图高。
如果在图中M点突然停止光照,短期内叶绿体中五碳化合物的含量将会减少。
当光照强度为Z 时,光照强度不再是乙植物的光合作用限制因素,但仍是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
5.在氧浓度为a时,消耗的氧相等,因此答案是D。
线段xy表示有氧呼吸,Yz表示无氧呼吸。
6.分析错误的是A,图1中所测气体为二氧化碳而不是氧气,因为蔬菜进行光合作用会吸收二氧化碳。
图1中CD段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温度升高,导致蔬菜的呼吸作用加快,释放出二氧化碳。
C。
EC段和DB段叶肉细胞中的C3含量分别呈增加和减少趋势。
D。
当处于图1中的B点时,图2中应进行的气体转移途径为A、C、D、E。
7、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了A植物和B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与B植物相比,A植物是在强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植物。
B。
当光照强度超过9 klx时,B植物的光合速率不再增加,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暗反应跟不上光反应。
C。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专项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以分子态释放氧及ATP的产生都离不开()A.叶绿素和CO2B.水和CO2C.水、叶绿素和光能D.水、光能和CO22.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①光反应需光不需要酶②光合作用有水生成③最后阶段有氧气的释放④葡萄糖中的氢来自水⑤将不含能量的CO2转变成富含能量的有机物A.①③B.①②⑤C.③④D.②④⑤3. 为了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和步骤:取三支大小相同的试管,编号为甲、乙、丙,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加入3ml浆糊,再各加入2ml 新鲜的淀粉酶溶液(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约为60℃),振荡后,将甲乙丙三支试管分别置于0℃、35℃、100℃下约5min,取出试管,各加入2ml 斐林试剂(边加边振荡),用热水浴检验,观察试管内物质颜色的变化。
下列对实验的评价正确的是()①实验步骤不正确②温度设置不合理③不能用斐林试剂检验A.只有①正确 B. 只有②正确 C. ①和②正确 D. ①②③都正确4.在正常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某植物,当突然改变某条件后,即可发现其叶肉细胞内C5(五碳化合物)的含量突然上升,则改变的条件是()A.停止光照B.停止光照并降低CO2浓度C.升高CO2浓度D.降低CO2浓度5.植物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同样数量ATP,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所消耗糖的摩尔数之比是()A.1:9 B.9:1 C.19:1 D.1:196.下列哪项是光合作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有的现象()A.在植物体内随时进行B.分解葡萄糖C.产生ATP D.在线粒体内发生7.高等植物的呼吸作用只发生在()A.活细胞B.含有叶绿体的细胞C.不含叶绿体的细胞D.气孔周围的细胞8.在光合作用中,不需要酶参与的过程是()A.CO2的固定B.叶绿素吸收光能C.三碳化合物的还原D.ATP的形成9. 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在下图所示的装置中都放入干酵母(内有活酵母菌),其中适于产生酒精的装置)是(此推断,该植物在5小时光合作用制造的葡萄糖的总量应是()A.281.25mg B.大于281.25mg C.小于281.25mg D.无法确定11.下列生物的呼吸作用只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是()A.变形虫B.蛔虫C.团藻D.酵母菌12.生长在较弱光照条件下的植物,当提高CO2浓度时,其光合作用速度并未随之增加,主要限制因素是()A.呼吸作用和暗反应B.光反应C.暗反应D.呼吸作用13.将一棵重约0.2kg的柳树,栽培于肥沃的土壤中,两年后连根挖出,称其干重达11 kg,增加的这10余千克,主要来源于()A.土壤中的矿质元素B.土壤中的水C.大气中的O2D.大气中的CO214. 酵母菌在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进行无氧呼吸。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复习题(经典习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在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研磨绿叶时要加入无水乙醇,其目的是A. 防止叶绿素被破坏B. 使叶片充分研磨C. 使各种色素充分溶解在无水乙醇中D. 使叶绿素溶解在无水乙醇中2.在进行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时,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的原因是A. 滤纸条上几种色素会扩散不均匀而影响结果B. 滤纸条上滤液细线会变粗而使色素太分散C. 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而使结果不明显D. 滤纸条上的几种色素会混合起来。
3.在圆形滤纸的中央滴上叶绿体的色素滤液进行色素分离,要看到近似同心环状的四个色素圈,排列在最外圈的一个呈A. 蓝绿色B.黄绿色C. 黄色 D. 橙黄色4.有人对恩吉尔曼实验进行如此改进:“让一束白光通过棱镜再投射到水绵的叶绿体上”,你预期此时好氧性细菌聚集的区域是A.红光的投影区域内B.红光和绿光的投影区域内C.红光和蓝紫光的投影区域内D.黄光和橙光的投影区域内5.生长于较弱光照下的植物,当提高2浓度时,其光合作用并未随之增强,主要限制因素是A.呼吸作用和暗反应B.光反应C.暗反应 D.呼吸作用6.在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呼吸作用是光合作用的逆反应B.两者除能量转变有别外,其它都是可逆的C.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单独进行的,二者不可能同时进行D.对不同生物而言,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进行可以互相提供原料7.如果光合作用所用的原料中,0.2%水的含同位素18O、0.68%的2中的氧为18O,你预计释放的O2中被18O标记的比例最可能是A.等于0.2 %B.大于0.2 %C.等于0.48%D.等于0.88%8.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对暗反应的连续进行的主要作用在于,生成的物质促进了2的固定3的还原 C.葡萄糖的产生5的再生9.在右图所示的玻璃容器中,注入一定浓度的3溶液并投入少量的新鲜绿叶碎片,密闭后,设法减小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会看到叶片沉入水中。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专题综合复习检测题四川省内江市隆昌黄家中学余广琪1 以掌握两作用全程变化为目的的学科内外综合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全过程都非常复杂,以致生物教材只能十分概约地简介一点。
但高中理化中都有一些内容与之相关,如果不引导学生去综合则各科知识仍将是零散的。
而恰当地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渗透综合,即使不增加新知识,也将有利建立更丰满的框架和进一步地掌握。
下面分4方面练讲议评1.1 光反应的相关变化。
植物生理学家将光合作用的最初约10-9秒过程概括为:A、天线叶绿素分子被光激发。
B、光能由该色素和类相萝卜素等传到作用中心。
C、作用中心特有叶绿素a分子被激发成激发态chI*D、ChI*将一个高能电子传递给原初电子受体A而变为ChI+。
E、ChI+再从原初电子供体D获得一个电子而复原。
另据研究知道:F、该高能电子通过一系列导电物质传递给辅酶Ⅱ,最终形成[H],传递时释放能量合成ATP。
G、E过程中原初电子供体所失电子最终由水分解释放电子补充。
请回答:①一次完整的光电效应相当于过程_____ ______。
②该效应使作用中心特有叶绿素a 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
③该效应直接促成的化学反应属于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④水失电子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上述过程中能量的转化简单表示为______________。
⑥上述过程显示,生命运动包括了__________运动。
⑦请推测,如果人类破解光反应全部奥秘,对解决能源短缺且有污染的状况将带来哪些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暗反应的相关变化对教材光合作用图解,请回答:①正常情况下光反应提供的__________的有无及多少,直接决定暗反应_________,但暗反应如不能供给____________光反应也不能进行。
②如果葡萄糖增加到一定数量后停止合成,那么同时变化的是_____ _,而引起这种变化的外界条件变化是_____。
③对暗反应部分进行缺项配平,并推测所表示的意义_____。
④暗反应的产物还可以是______,脂肪与氨基酸。
其中合成氨基酸时应供给______元素。
⑤试写出叶绿体中n个葡萄糖合成为淀粉的反应____。
⑥请推测如果人类破解光合作用全部奥秘,将对粮菜果生产及地球环保带来哪些影响?____。
1.3 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外因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很多,①直接内因是_____,因为光暗反应场所依次是____________。
扩展一点,叶面积厚度也是,因为________。
②动物没有叶绿体,植物白化苗有质体无叶绿体,说明最终内因是___________。
而蓝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___。
③从条件看外因有光与温度,其中光可区分为光照强度、光照时间与________。
其中温度主要影响______,使光合强度曲线有无顶点?__________。
④从原料看,影响因素有_______与CO2,前者一般不缺,但缺乏会引起气孔___,甚至植株萎蔫,都影响光合作用。
而后者通常浓度_______,光合作用强度或速率越高。
⑤既可是原料也可影响内因的是_______,如合成光反应结构物质必需_________。
⑥从产物看,如果O2浓度过高,糖类等产物不能及时外运,将____光合作用。
1.4 不同生物的丙酮酸变化对教材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图解①己知丙酮酸分子式为C3H4O3,据此及其前后物质变化写出丙酮酸的结构简式___。
②由葡丙酮酸,产生_ __[H],由丙酮酸 CO2产生___[H]。
③丙酮酸 CO2+H2O的外因是_______,原料还有_______。
每1mol葡萄糖经此途径放热能____KJ。
④丙乳酸发生在人、马铃薯块茎和乳酸菌时外因不同的是________,1mol葡萄糖以此途径释放热能_______KJ。
⑤丙酒精的生物主要是_______,人没有此途径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
⑥从化学变化看,丙乳酸属于___ _____反应,丙酒精是先脱_______生成_____,再_______为乙醇。
⑦丙乳酸能否再生成ATP?______,则人有氧呼吸一阶段转移到ATP的能量等于______,进而线粒体转移到ATP能量占有氧呼吸全过程转移到ATP能量的___%。
⑧植物生成CO2的场所是_______。
细菌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是__________。
⑨需同样ATP,人有氧呼吸耗葡萄糖只是无氧呼吸耗葡萄糖的_______。
后者生成的乳酸运到_____可再合成糖元,而多数植物无氧呼吸生成的____则对细胞和植物体有毒害作用。
⑩丙酮酸的酮基变为氨基则生成____,该过程属______。
2 以弄清两作用复杂关系为目的学科内外综合高等植物同动物一样是统一整体,其叶肉细胞在光下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参与蒸腾作用与矿质代谢。
特别是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互供原料,互用产物,进行的条件差异小,结果差异大,且如果没有指明两作用同时进行,常常易忽略其一,,进而难以掌握两作用复杂关系。
下面分三方面进行问题解决。
2.1 两作用强度的理性思考植物生长必然是光合强度>呼吸强度,以下对此结论提供了证据的是______ __。
(不定项选)A、光合作用是植物主要的同化作用,呼吸作用是植物主要异化作用,生长须前>后B、植物所有活细胞都进行呼吸作用,但只有具叶绿体的叶和幼茎皮层细胞才进行光合作用C、植物呼吸作用是白天黑夜都进行,光合作用只在有光的白天进行D、自然界中植物除满足自身有机物及能量需要,还能供给消费者、分解者等生物的同种需要。
再看下题(不定项选):白天,旺盛生长的植物叶片气孔逸出的气体主要是_____。
A、CO2 B、O2 C、H2 D、水蒸气2.2 两作用的数量关系将某种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在10℃、20℃的温度下,分别置于5klx、20klx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结果如图所示①该叶片的呼吸速率在20℃下是10℃的____倍。
②该叶片在10℃、5klx勒克斯的光照条件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生成的氧气量是____mg。
③该叶片在20℃,20klx 图1 99年广东高考题附图的光照条件下,如果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每小时产生的葡萄糖为____mg。
④从②③计算推论,测得的光合作用_____真实的光合作用,其差值是________。
⑤在5klx勒克斯光照下,10℃比20℃下释放氧量增加40%,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
⑥据研究,35℃以上时,测得的光合作用速率将下降,请推测原因是______。
2.3 同位素标记的元素追踪用H218O浇灌盆栽植物后放入大钟罩内置于光下,H218O被植物吸收后①直接物理变化的产物是____________,变化过程叫_________。
②直接化学变化的产物是__________,相关的化学反应式是_______。
③含18O的产物进一步的化学变化,所得产物含18O的还有______。
④光合作用释放的O2用于同一细胞的有氧呼吸,需经过_____层磷脂分子。
⑤虽未进入植物体内,但被植物根细胞膜吸附的含18O的物质还有________。
3 与解决理论实践问题及实验设计相关的学科内外综合专题综合复习除了要达到1、2两方面效果外,更重要的还要能综合运用各科知识、方法和能力,解决相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限于篇幅,偏重于实验分析与实验设计,还将组织学生进行探索性或验证证性实验,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
3.1 光强变化与光合作用强度下图示松树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其中纵坐标表示松树整体吸收或释放CO2量。
①B点表示既不吸收也不释放CO2,其原因是__。
②如果长期处于B点的光照强度,植物能不能正常生长?为什么?_______________③该曲线是否是松树图2 2001年浙江高考题附图真正光合作用曲线?为什么?________④该曲线CD段平坦,请写出两个可能的原因_________⑤如果用18O标记的CO2供给松树,18O最先在产物___中出现。
如果相隔1h检查CO2,你预计会不会查出18O2?为什么?_________3.2 呼吸作用装置改动的实验下图可用于证明呼吸作用产生CO2,请仔细分析图文后回答:①B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②D瓶的作用是_________。
③如果只将C不透光玻璃罩换成透光玻璃罩放在阳光下,其余装置不变,并将植物预 ,先在黑暗处放置24h,则可用于证明_____________,图3 呼吸作用装置 A.NaOH液. B与D.石灰水其中在暗处放置24h的作用是 ________。
④为进一步 C.不透光玻璃罩,内有植物完成③的证明,还需将③的装置作哪些变动?_______。
⑤如果④的装置在阴天早上放置1h,发现D瓶有少量沉淀且浑浊,则证明______。
如果④的装置在阴天上午放2h,未发现D瓶有浑浊,但D瓶重量又有明显增加,则最大可能是________。
⑥如果要证明在④的条件下植物叶片能够产生淀粉,则实验前还需怎样处理叶片?____。
实验后还需怎样处理叶片?_______。
3.3 光合作用定性实验设计给你一盆天竺葵,一些不透光锡箔纸,大、小烧杯各1个,酒精灯、铁架台、火柴、清水、酒精、碘液。
①请设计一个光合作用需要光的实验,第一步,将天竺葵放置黑暗处24h,第二步___________,第三步__________,第四步________,现象及解释________。
②在上述实验中,如果要证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那么需增加什么步骤或肉眼观察?____。
如果要进一步确定叶绿体里生成淀粉,则需增加什么步骤或观察?______③在上述①的实验中,如果要证明光合作用需水作原料,那么应增加什么步骤?____④如果实验①的实验要求在室外生长的植物叶片上完成,你怎样改变设计?__________。
3.4 两作用的定量实验设计前述有关两作用的实验,测定变化以确定其进行的物质有CO2、O2、葡萄糖和淀粉。
结合以前的复习和本专题复习①你认为最佳办法是测定______②为保证被测定物质数据准确,你怎样控制其他物质而不致影响测定?________。
其原理是________。
③为保证被测定物质数据准确,你准备用什么设备,怎样测定该物质?______④如果只有一套装置,你准备怎样测算真实光合作用强度或速度?______。
附:部分参考答案:1.1 ①ABCD ②吸收1个光量子,放出一个高能电子③A+D=A-+D+⑥物理、化学1.2 ①第2空能否进行及进行速率第3空ADP+Pi 辅酶Ⅱ②吸收1个光量子,放出一个高能电子③C5↑C3↓直到稳定遮光或停止供应CO2 ③6C5+6CO2→12C3+24H→C6H12O6+6H2O+6C5 表示每同化6CO2生成1C6H12O6和6H2O,C5在反应前后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