璞石成玉教学进度计划
- 格式:doc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4
玉石文化教案教案标题:探索玉石文化教学目标:1. 了解玉石在不同文化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2. 探索玉石的种类、特点和制作工艺。
3. 培养学生对玉石文化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玉石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2. 了解玉石的种类和特点。
3. 探索玉石的制作工艺和艺术价值。
教学内容和安排: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玉石制品和介绍玉石的历史,引起学生对玉石文化的兴趣。
2. 学习:讲解玉石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介绍玉石的种类和特点,以及玉石制作工艺。
3. 活动:组织学生观摩玉石制作过程,体验玉石雕刻和打磨的过程。
4.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玉石文化在当今社会的传承和发展,以及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5. 总结: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展示他们对玉石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方法:1. 听讲教学:通过讲解和展示,向学生介绍玉石文化的相关知识。
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玉石制作和加工的实际操作,增强他们的体验和理解。
3. 讨论交流:通过讨论和互动,激发学生对玉石文化的思考和探索。
教学手段:1. 玉石制品和图片展示。
2. 玉石制作工具和材料。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2. 收集学生对玉石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3. 点评学生的讨论和展示,鼓励他们表达个人见解和观点。
拓展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玉石文化展览或工艺品市场,深化对玉石文化的了解和欣赏。
2. 鼓励学生进行玉石文化的创作和表达,开展相关艺术活动和比赛。
富强篇身边的变化活动目标:1.理解“富强”的含义,知道国家富强是我们幸福生活的保障。
2.通过故事、童谣、名言展示,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合作学习,发现问题,教会学生思考要使国家富强,每一个公民该怎样去做。
3.通过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活动重点难点:对“富强”的理解,及使国家富强的行为准则。
活动过程:一、齐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我们一起来诵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感受国家富强的重要性。
活动一:观看视频《身边的变化》。
(必须以腾讯视频打开)1.思考:⑴从奶奶的介绍中,你知道学校有了哪些变化?⑵从爷爷的介绍中,你知道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了哪些的变化?⑶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2.交流是呀!正因为我们的国家现在比过去富强了,我们的生活才有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3.富强的含义出示:富强,是指国家既富裕又强大。
国家富强是我们幸福生活的保障。
活动二:你说我说1.全班交流:我们国家的富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富强的体现出示:国家富强表现为经济发达、科技先进、国防强大、文化繁荣……活动三:脑洞大开1.小组讨论:在实现国家富强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怎么做?2.辩一辩:⑴在餐厅点餐太多吃不完浪费的故事。
⑵中国制造,还是中国创造?3.富强的实现出示:实现国家富强需要创新型人才、良好的国民素养、自信自强的精神……三、强大的中国海军1.介绍中国海军亚丁湾护航的故事2.观看视频《亚丁湾护航部队首次直击海盗》。
(必须以腾讯视频打开)3.交流:看到如此强大的中国海军,你想说什么?四、少年富强,则国富强1.读《富强谣》雪百年国耻,圆千载梦想。
追国家富强,求百姓安康。
创世界名牌,树大国形象。
为中华腾飞,尽自己力量。
2.读名人名言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梁启超五、我们在行动活动四:心动行动1.全班交流:听了这些故事,读了这些童谣、名言后,你对富强又有哪些新的体会呢?2.总结:是呀!国家的富强离不开每一位公民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你们这些祖国的花朵,你们是祖国繁荣富强的希望!请你们牢记这二十四个字——3.再次诵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自由篇一波三折的社团课活动目标:基本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教学重难点:对自由含义的理解,自由的意义及怎样实现自由发展。
活动过程:板块(一)听故事:一波三折的社团课1.听故事:亲爱的小朋友,在任何时期,人们都在追求自由,可见自由的重要性。
自大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不陌生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就提到了自由一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
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屋”,听故事《一波三折的社团课》。
2.全班交流:故事中的璞石做得对吗?(教师逐图出示重要的故事情节,组织分析、交流)3.教师小结:原来自由并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板块(二)交流会:你说我说1.小朋友,说一说你认为的自由是什么呢?2.小组交流:每个小朋友和小组里的伙伴交流交流,其他小朋友可以补充和提示。
自由不是毫无界限的,法律会保护你的自由,但是如果随心所欲胡作非为,那么法律就会拿走你的自由,因为你的毫无顾忌可能会给社会、给人民带来不良伤害。
所以,按照核心价值观对自由的定义,享受自由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并不是随心所欲。
板块(三)拓展馆:脑洞大开1.家庭生活中的自由与约束(1)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应该享受哪些自由,受到哪些约束呢?A我们有支配自己时间的自由.但也应该服从大人的统一安排。
B我们有自由行动的权利,但不能影响别人。
C我们有娱乐自由,但要适可而止。
D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爱吃的食物.但不能过量。
(2)你还知道哪些家庭生活中的自由和约束呢?小组交流、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
A周末的早上可以晚点起床,但不能超过九点。
B在家可以听音乐,但不能声音太大影响别人。
C我们在家可以上网查资料。
但不能沉迷网络游戏。
2.学校生活中的自由与约束(1)在学校生活中,我们享受哪些自由,受到哪些约束呢?A我们有安排生活的自由,但必须遵守学校规定的作息时间。
B我们有上课发言的自由,但发言之前必须先举手。
C我们有课外活动的自由,但必须先履行自己的职责。
最新2018年南京出版社《璞石成玉的秘密》(平等篇大家的
图书馆)教案
平等篇大家的图书馆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有初步
的认识。
培育当代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二年级学生理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或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讲故事:大家的图书馆
二、你说我说
1.平等:社会和谐的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平等”,是通过平等的社会机制和价值引导,既保障公民个人享有平等的权利,也保障每个人基于社会贡献所要求得到的权利、利益和尊重。
(1)平等是新时期践行群众路线的最生动展现和最核心问题。
“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鱼。
最新2018年南京出版社《璞石成玉的秘密》(自由篇。
一波三折的社团课)教案活动目标:通过故事、交流和拓展,帮助学生理解自由的含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自由的定义、意义和实现方式。
板块一:听故事在这个板块中,教师介绍了自由的概念,并通过故事《一波三折的社团课》向学生展示自由的实现方式。
教师逐图出示重要的故事情节,组织全班分析和交流。
通过故事的讲述,学生了解到自由并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享受自由。
板块二:交流会在这个板块中,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自由的含义,让每个小组的学生交流和分享自己对自由的理解。
同时,教师也提醒学生自由并不是毫无界限的,法律会保护你的自由,但如果胡作非为,就会失去自由。
板块三:拓展馆在这个板块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自由和约束。
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和发言,探讨了在不同场合下应该享受哪些自由,受到哪些约束。
同时,教师也提醒学生,只有遵守法律法规,才能真正获得相应的自由。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对自由的含义、意义和实现方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认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同时,学生也明白了自由并不是毫无界限的,需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享受自由,才能真正实现自由发展。
C:我们住在小区里,享受着美好的环境,但我们也要注意保护小区里的公共财物,不能随意损坏。
D:我们可以自由地上网,但同时也要注意言行举止,不能发布虚假、恶意的言论。
板块四:自由之歌朗诵会1.各位小朋友,相信你们已经对自由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我们需要在允许的条件下做出正确的选择。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些诗歌,了解别人对自由的理解。
2.接下来,我们将会朗读一些诗歌。
3.也许你们已经对自由有了自己的理解,现在请各位小朋友尝试创作一首小诗,表达你们对自由的理解。
4.让我们一起分享自己的创作,互相交流吧。
教师总结:。
一、课程名称:玉雕实践课程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玉雕艺术的认识和兴趣,提高审美素养。
2. 掌握玉雕的基本工艺流程和技巧,具备独立创作玉雕作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提升综合素质。
三、课程内容:第一模块:玉雕基础知识1. 玉石的种类、产地、特点及鉴别方法2. 玉雕的历史与发展3. 玉雕的工具、材料及设备4. 玉雕的基本工艺流程第二模块:玉雕工艺技能1. 玉雕工具的使用与保养2. 玉雕的雕刻技法(线条、曲面、立体等)3. 玉雕的打磨、抛光技巧4. 玉雕的镶嵌、拼接技巧第三模块:玉雕设计创作1. 玉雕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2. 玉雕作品的题材选择与寓意3. 玉雕作品的构图与造型4. 玉雕作品的创新与个性体现第四模块:玉雕实践项目1. 玉雕作品的制作过程2. 玉雕作品的修改与完善3. 玉雕作品的展示与评价4. 玉雕作品的销售与市场推广四、课程实施:1. 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形式,结合讲解,使学生掌握玉雕的基本知识。
2.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玉雕实践,包括雕刻、打磨、抛光等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提高实践能力。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优秀玉雕作品,引导学生学习借鉴,提高创作水平。
4. 互动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促进相互学习。
五、课程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实践操作、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成绩的30%。
2. 实践项目评价:根据学生的实践作品,评定成绩,占总成绩的40%。
3. 作品展示评价: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邀请专家进行评价,占总成绩的30%。
六、课程资源:1. 教材:《玉雕技艺》、《玉雕设计》等。
2. 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3. 玉雕工作室、实践基地等教学场所。
4. 专家、教师、学生等教学团队。
七、课程安排:1. 学期:共2个学期,每周2课时。
2. 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学期:第1-4周:玉雕基础知识第5-8周:玉雕工艺技能第9-12周:玉雕设计创作第二学期:第1-4周:玉雕实践项目第5-8周:作品展示与评价第9-12周:总结与展望八、课程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玉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审美素养,具备独立创作玉雕作品的能力。
友善篇重要的决定
教学目标:
通过生动灵活的法治活动课,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加强小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能从内心出发,立志做一个友善的小学生。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深入了解“友善”的概念和内涵并立志做一个友善的小学生。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初识“友善”
1.哲人说:“友善是道德中最大的秘密。
”
老子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
《论语》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荀子深知友善的重要性,他说:"与人善言暖若锦帛,与人恶言深于矛戟。
"
2.结合名言,谈谈你对友善的理解
3.齐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二)阅读故事,感悟诚信
1.读故事:重要的决定
2.读完故事后,小组讨论:
(1)璞石的做法你赞同吗?
(2)你遇到过类似的难题吗?你是如何解决的?。
琢璞成玉——《和氏献璧》教学作者:汤瑾,吴忠豪来源:《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7年第3期汤瑾特级教师,安徽省中小学特级教师工作室首席负责人,安徽省教坛新星,安庆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小语学科带头人,教科研成果鉴定专家。
曾获第二届全国青年教师新体系习作大赛特等奖,省优质课评选一等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成果评选二等奖。
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各类文章40余篇,曾在各地多次执教示范课。
第一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反复朗读,揣摩体会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方法,并尝试迁移运用,从而掌握这种方法。
2.了解寓言以故事说道理的表达方法,引导学生多角度表达自己的感悟。
【教学重点】揣摩体悟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寓言故事的学习,获得多种启示。
【讨论1:教学重点在体悟表达方法,符合语文课程的性质任务,很好。
只是目标中提出的“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方法”,既包括“言”,又包含“行”,要求是否高了些?如果集中到一点,是否效果会更好?】【教学过程】一、由题入手,复习导入1.出示和氏璧的图片及相关介绍。
2.文本用这四个词语来形容它。
(出示)价值连城、无价之宝、稀世珍宝、温润澄净生齐读。
【讨论2:找出文中形容和氏璧的四个词语,设想很好,有助于学生对这些词语意思的理解。
如果将出示形容和氏璧的四个词语改为填空练习,让学生自己从课文中找出这四个词语说一句话,然后让学生运用这些词语说一段话介绍和氏璧,那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义,也是一次运用词语的练习,效果可能会更好。
】二、进入文本,关注表达1.探究。
提出问题:和氏究竟献璧几次?有人说两次,有人说三次,你以为呢?生自主阅读课文。
2.聚焦。
(1)学生朗读第三次献璧的相关段落。
(2)从哪里看出他是在献璧呢?(出示)武王死后,文王登位。
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在楚山脚下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双眼泪尽,血都流了出来。
关注:一“捧”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