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长阳土家族自治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览鄂西民俗知长阳土家在鄂西南有一条美丽的长江支流,名为清江。
而在清江的下游则有一个富有民族特色与历史的地域——长阳。
“长阳历史代远年长。
古代文献的记载和考古发掘的文物,都雄辩地证明了从远古到当代,人类在清江流域的活动从未停止过。
旧石器时代中期,有距今18.5万年的“长阳人”穴居洞中,茹毛饮血,生息繁衍。
新石器时代晚期,又有巴人著名首领廪君披荆斩棘,开疆扩土,成为雄霸一方的部落联盟首领。
”作为巴人后代,亦是少数民族之一——土家族,生长于巴人故里——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土家族自治县,谈及名俗,亦如家珍一一细数。
其一、长阳文化。
歌舞。
“长阳文化灿烂,素有“歌舞之乡”之称,长阳山歌、长阳南曲、巴山舞被誉为“长阳文化三件宝”,奇石、盆景、根艺被誉为“长阳文化产业三件宝”。
长阳巴山舞曾获全国广场舞比赛“群星奖”金奖,大型土家婚俗歌舞剧《土里巴人》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2006年,土家族“撒叶儿嗬”入选国家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在2007年十四届全国广场舞蹈比赛中荣膺群星奖。
长阳山歌、南曲、长阳薅草锣鼓和都镇湾故事入选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08年,由我县“农民兄弟”王爱民、王爱华与苗族姑娘组成的“土苗兄妹”组合在央视第13届青年歌手大奖赛原生态唱法中荣获金奖。
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县,教育上十分注重少数民族文化的学习与传承,了解巴人历史,学习巴山舞。
自小学至高中,课间操时间锻炼内容除了国家广播体操外更有民族舞蹈——巴山舞。
于是,长阳人民无论老少,无一不会跳巴山舞,无一不知巴人文化者。
长阳文化另有一文化即茶艺文化:四道茶。
“四道茶具有独特的喻意。
一道茶——“罐罐茶”,用来招待日常来客。
其制作方式:先将铜壶置于明火上,斟水加热,另将小陶罐在微火边翻烤,待发烫时放入茶叶半两,不停颠簸烘烤,直至茶香时,入开水冲泡,两分钟后分敬客人。
二道茶——鸡蛋茶,是用来招待“嘎嘎客”的。
也就是家中添小孩后,整“祝米酒”时才上鸡蛋茶。
流域治理党政干部论坛46清江流域综合治理的对策——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实践探索课题组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流域综合治理要守住安全底线、统筹四化同步发展。
《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 将清江流域确定为一级流域。
做好清江流域治理,对提升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水平、确保一江清水永续东流、推动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长阳”)是清江流经的重要流域区,近年来,长阳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围绕“最美清江画廊、最美幸福土家、最美‘两山’价值转化示范区”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实践探索,为深入推进清江流域综合治理提供了经验。
一、长阳在清江流域综合治理中的主要做法(一) 以做好顶层设计为先导一是划分治理单元,形成分级传导机制。
在省市划定的一二三四级流域片区基础上,突出以共同缔造理念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划分8个五级小流域,形成“三级流域强管控、四级流域重实施、五级流域抓落实”的传导机制。
二是设计治理目标,明确治理任务清单。
出台《清江流域(长阳段)综合治理实施方案》《以共同缔造理念助推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方案》《重要河流流域综合规划》等,与城市发展规划、国土资源规划、产业规划相协调,把生态立县体现到规划中。
三是压实各方责任,共守流域安全底线。
统筹推进“五水共治”“三长共管”,水利、农业农村、发改、环保等多部门联动,实施清江干流及其支流系统治理,破解“九龙治水水不治”的难题。
(二) 以多元主体参与为基础一是“三轮驱动”聚合力。
发挥党委的领导作用。
实施“小流域大党委”制,组织“大党委”成员讨论决定区域内关于流域综合治理的重大问题,政府部门引导抓落实。
发挥人民群众的关键作用。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依靠人民群众开展流域治理工作,引导人民群众积极投入到能源转型、饮水工程、绿色产业和美丽家园建设中。
发挥市场主体的推动作用。
在推动四化同步发展尤其是培育壮大流域特色产业中,通过市场主体主动对接宜昌自贸片区,依托中欧班列等运输载体,搭建农产品跨国展示和交易平台,抢占国外市场。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城镇管理条例正文:----------------------------------------------------------------------------------------------------------------------------------------------------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城镇管理条例(1997年2月19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97年3月28日湖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科学地制定和实施城镇规则,加快城镇建设,促进城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自治条例》,结合自治县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城镇,是指按行政建制设立的镇。
本条例所称城镇规划区,是指城镇城区、城镇近郊区以及城镇行政区域内因城镇发展和建设需要依照规划实行控制管理的区域。
第三条城镇规划和市政设施建设、市容环境卫生事业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城镇规划区内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地方特色、民族特点,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分步实施,做到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第四条城镇规划和市容环境卫生事业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城镇规划确定的市政设施建设项目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可以依法多渠道筹集资金。
第五条城镇规划区内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市容环境卫生和市政设施完好的义务,并有权对违反市容环境卫生和破坏市政设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控告。
第六条自治县人民政府对在制定实施城镇规划、市政设施建设和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等方面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七条凡在自治县辖区内制定和实施城镇规划,进行市政设施建设和环境卫生管理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二章机构及职责第八条自治县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自治县辖区内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河流保护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9.03.29•【字号】•【施行日期】2019.03.29•【效力等级】自治州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正文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河流保护条例(2015年6月8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15年9月23日湖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批准根据2019年1月24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19年3月29日湖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批准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部分单行条例涉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定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水资源保护第三章河流污染防治第四章水域和岸线保护与管理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自治县河流保护,防治水污染,保障行洪安全,保护水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县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自治县境内河流的保护与管理、水污染防治以及水域和岸线的保护与管理等。
本条例所称河流是指流经自治县境内的所有河流(包括人工水道以及河道型水库)。
第三条河流保护遵循科学规划、保护优先、防治结合、合理利用的原则。
第四条自治县的河流属于国家所有。
不得将河流水域、沙洲、滩地发包经营。
第五条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河流保护的组织、领导,将河流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健全河流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行政责任追究制度。
第六条自治县水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河道的建设、保护工作,维护堤防安全,保持河道稳定和行洪畅通,统筹协调河流保护中的规划制定、评价考核等重大事项。
自治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水污染的防治,加强对污染源的控制和监督管理,定期监测河水水质,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巡查制度,确保河水不受污染。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后统一执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规定的通知【法规类别】保险综合规定【发文字号】长人社[2012]44号【发布部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日期】2012.03.22【实施日期】2011.11.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后统一执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规定的通知(长人社[2012]44号)各用人单位: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宜昌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实施办法〉的通知》(宜府规[2011]1号)规定,从2011年11月1日起,全市医疗保险正式实施市级统筹,按照全市基本医疗保险“统一政策、统一服务管理标准、统一经办流程、统一基金预决算、统一信息系统”的原则,现对我局原下发的关于医疗保险的现行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严重慢性病门诊治疗管理办法》(长劳社字[2002]31号)等19件规范性文件从2011年11月1日起废止(见附件1)。
二、我县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政策从2011年11月1日起按《宜昌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则》(宜劳社发[2007]5号)等23件规范性文件的规定执行(见附件2)。
特此通知。
附件:1、宣布废止的规范性文件目录;2、宣布执行的规范性文件目录。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二日附件1:宣布废止的规范性文件目录(1)县劳动局关于印发《长阳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慢性病门诊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长劳社字[2002]31号)。
(2)县劳动局转发《宜昌市城镇职工大病医疗救助保险试行办法》的通知(长劳社字[2001]49号)。
(3)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调整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起付。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矿产资源管理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08.04.03•【字号】•【施行日期】2008.07.01•【效力等级】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矿产资源管理条例(2008年2月29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2008年4月3日湖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和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自治县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自治县行政区域内矿产资源的勘查、开采、经营、保护和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矿产资源的保护工作,矿产资源的勘查、开采应当符合自治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自治县境内依法勘查、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自治县依法保护探矿权人和采矿权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自治县矿产资源实行有偿采(探)矿制度。
勘查、开采矿产资源应当依法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采(探)矿权价款和采(探)矿权使用费。
矿产资源补偿费、采(探)矿权价款和采(探)矿权使用费除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应当上缴的以外,全额用于自治县矿产资源勘查、环境资源保护、地质灾害防治、地质遗迹保护和矿产资源管理。
”第五条在自治县行政区域内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坚持以人为本,实行安全生产,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照顾矿区居民的利益,不得妨碍当地群众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第六条采矿权人必须按照采矿许可证规定的矿区范围和期限从事开采活动,并遵守国家有关劳动安全、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水土保持、土地复垦、土地占用和文物、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有效保护、合理开采、综合利用矿产资源。
采(探)矿权人应当依法缴纳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主要用于生态环境修复。
长阳南曲《春去夏来》音乐形态特征探析●文宇洁王先艳[摘要]长阳南曲是鄂西土家族的常见地方曲种,广泛流传于长阳、五峰地区。
长期以来,该曲种的鲜明特征使其受到学界的关注与研究。
在丰富的田野调查基础上,采用音乐形态本体分析、田野文本与文献资料互证的方法,阐释传统唱段《春去夏来》的基本形态特征以及比较长阳、五峰两地南曲版本的差异化表征。
[关键词]长阳南曲;文本互证;形态分析;差异化表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山区、清江中下游地区,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则以半环绕式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南部接壤。
从宜昌出发,前往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镇需沿清江水一路南下,在经历四小时的水路后方能抵达。
一路上两岸高山耸立、云雾缭绕,当地土家族人依山傍水世居于此。
在田野工作中,笔者深刻地感受到了他们的朴实、善良、热情,也对滋养于大山且独具鲜明特征的民间音乐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与撒叶尔嗬、高腔山歌、吹打乐等乐种相比,长阳南曲宛若环绕山间的一道清涧,一方面夹杂着高亢、粗犷、自由的大山情怀,另一方面则蕴含着温婉、细腻、沁人心脾的乡土气息,这恰与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
一、南曲概述长阳南曲,古称南曲,亦称为“丝弦”,湖北省鄂西地区代表性地方曲种之一。
据《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湖北卷》(上)中对长阳南曲的记载:“从艺人的回忆推算,大约在清同治、光绪年间,南曲即已在长阳、五峰等地普遍流行了。
”①陈洪在《浅谈长阳南曲的形成及发展》②一文中通过对长阳南曲师承关系脉络的梳理,将长阳、五峰两地南曲的盛行时间精确推到了清代乾隆年间。
由此可知,该曲种具有较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数百年来,具有区域历史印记的长阳南曲,一方面显现出其绵长的艺术生命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演变为地方性民俗生态文化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南曲以唱词文雅、唱腔悠扬为主要特征,具有“丝弦雅乐”之美誉。
当地艺人谢克富为此曾对笔者言及:“南曲有三不唱,夜不静不唱,有风声不唱,办丧事不唱。
县减灾委员会关于印发《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减灾委员会成员单位职责》的通知县减灾委各成员单位:根据省、市减灾委员会的文件精神、政府机构改革后新的“三定”方案和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相关规定,结合全县减灾救灾工作需要,现将《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减灾委员会成员单位职责》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本单位本系统的减灾工作。
二〇一一年月日1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减灾委员会成员单位职责县政府办公室:负责全县减灾抗灾救灾工作的联络及各成员单位的综合协调。
协调出台减灾救灾优惠政策和帮扶措施。
县委宣传部:负责组织协调新闻媒体,开展减灾防灾宣传教育,进行抗灾救灾工作的宣传报道,按规定适时向公众报道发布灾情、救灾等有关信息,正确引导舆论,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负责将减灾防灾工作纳入文明单位创建、文化考核的内容。
县委政法委:负责将救灾减灾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考核内容。
县委农办、县农业局:及时掌握农业受灾面积及损失情况,负责制定农业生产抗灾救灾措施;负责农作物病虫害、动物疫病的预报和防治工作,帮助、指导农民搞好抢种补种等灾后生产自救和生产恢复,并做好灾区种苗等农业生产资料的调剂供应和市场监管;负责指导制定合理的农业生产规划,组织开展农业防灾减灾技术推广和知识宣传。
县民政局:承担县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具体工作;拟订全县救灾减灾工作规范性文件;负责救灾减灾组织协调工作;组织全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体系建设;负责灾情组织核查和统一发布工作,参与当地政府紧急转移、抢救、安置和慰问灾民;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协调灾民毁损房屋恢复重建补助2和灾民生活救助;管理发放救灾款物,组织、指导救灾捐赠,承担对自治县人民政府捐赠款物的接收、分配工作;组织、指导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工作;组织、指导全县减灾防灾工作。
县发展和改革局:负责将减灾救灾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负责争取和安排重大抗灾救灾基建项目,协调有关方面落实恢复重建和防灾减灾项目建设资金和以工代赈资金。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发文字号】长政发[2014]27号【发布部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政府【发布日期】2014.11.19【实施日期】2014.11.1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长政发〔2014〕27号)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湖北长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实施办法》已于2014年11月7日经自治县八届人民政府第18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14年11月19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实施办法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提高投资效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宜昌市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实施办法》(宜府发﹝2014﹞35号),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政府投资项目是指使用县本级财政资金、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政府融资资金以及其他财政性资金实施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第三条实行项目储备制度。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由各行业主管部门和项目业主开展政府投资项目前期工作,经县发展改革部门组织咨询论证后将政府投资项目列入项目储备库,作为项目决策和年度政府投资计划安排的重要依据。
项目储备库实行动态管理,未纳入储备库的项目原则上不予安排政府投资计划。
第四条强化投资计划管理。
县发展改革部门会同财政、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编制年度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后,下达政府投资项目计划。
政府投资项目计划一经确定,原则上不增加新的投资项目,因上级临时下达计划或紧急性、临时性、突发性任务和不可抗力因素确需增加的,由县发展改革部门会同财政、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制定调整方案,报县人民政府批准。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严重慢性疾病门诊治疗管理操
作规程》的通知
【法规类别】保险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长人社[2012]58号
【发布部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日期】2012.04.09
【实施日期】2011.11.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严重慢性疾病门诊治疗管理操作规程》的通知
(长人社〔2012〕58号)
各定点医疗机构:
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宜昌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实施办法>的通知》(宜府规[2011]1号)精神,自2011年11月1日起,我县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正式纳入宜昌市统筹管理范围,实行统一政策、统一服务管理标准、统一经办流程、统一基金预决算、统一信息系统。
为了认真执行《宜昌市市直及城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严重慢性疾病门诊治疗管理办法》(宜劳社发[2008]124号),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长阳土家族自
治县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严重慢性疾病门诊治疗管理操作规程》,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二年四月九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严重慢性疾病门诊治疗管理操作规程
第一条个人申请。
凡患有《宜昌市市直及城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严重慢性疾病门诊治疗管理办法》(以下称市办法)确定病种疾病(共17种)的参保人员,可以持本人的社会保障卡和身份证,向县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供有效的联系方式。
患有结核病(不含无肺部病灶的肺外结核)的参保职工,可以向县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结防科申请(详见本文第十九、二十条)。
第二条组织体检。
按照医疗保险经办机构通知的时间,到县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指定的二级甲等及以上综合医院接受相关申请病种的检查。
逾期不参加检查或检查项目不完整而影响评审的,由申请参检人员自已负责。
第三条专家评审。
县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评审。
经评审符合申报条件的参保人员,在其所在单位缴纳当年医疗保险费后,到县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办理《严重慢性疾病门诊治疗定点通知》(以下称通知),并在选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医疗保险办公室备案。
对不符合申报条件的检查资料,退还给申请参检人员。
第四条体检资料。
申请参加严重慢性疾病门诊治疗的参保人员,近三个月内在二级甲等及以上综合医院住院的,其出院小结及与此相关的检查报告单,经主检医师审核认可,一般不再重复检查,仅对缺项作补充检查。
健康检查资料除外。
参保人员中的精神病患者,需向县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提供近两年在精神病专科医院的住院小结、诊断证明及门诊治疗记录(10次以上)。
第五条评审时间。
严重慢性疾病的检查、评审,时间为一年两次,分别在上年度的11月和当年度的6月进行。
恶性肿瘤、器官移植抗排斥治疗和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透析治疗的患者,可即时办理。
第六条居外人员的评审。
长期异地居住的参保人员,如果不能按时到指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参加检查,需提供在居住地二级甲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