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智能建筑的电气接地和保护
- 格式:pdf
- 大小:169.50 KB
- 文档页数:2
智能建筑电气保护与接地本文通过对几种常用接地系统进行分析,筛选出哪些接地系统适合智能建筑,并对其所应采取的各类接地措施作了说明与分析,对智能建筑应采取的电气保护与接地方法提出了适当的建议。
标签:智能建筑接地保护系统电气工程是建筑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筑内部用户有着很大的影响。
为了保证建筑内部使用性能的正常发挥,在建筑安装过程中要维持良好的结构设施,这样才能营造出安全、准确、高效的建筑环境。
而这些功能主要由建筑中的各电气系统来实现,为了保证各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电气工程中的接地与保护系统显得尤其重要。
下面就智能建筑所需要选用的接地系统和应采取的各种接地措施进行一下分析。
1 低压配电系统的分类在我国的《民用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中将低压配电系统分为三种,即TN、TT、IT三种形式。
TN系统: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设备外露部分与中性线相连;根据电气设备外露导电部分与系统连接的不同方式又可分三类:即TN-C系统、TN-S系统、TN-C-S系统;TT系统: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气设备外壳没有专用保护接地线(PE);IT系统:电源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高阻抗接地),而电气设备外壳没有专用保护接地线(PE)。
对常用的这几种接地方式,哪一种能够适合智能化楼宇呢?下面进行一下分析。
1.1 TN系统1.1.1 TN-C系统。
TN-C系统中整个系统的中性线N与保护线PE合二为一(称为PEN线),也称为三相四线系统。
该接地系统的特点是对接地故障灵敏度高,线路连接上较为简单、经济,但这类接地系统常常会出现不同的故障问题,被广泛运用在三相负荷较平衡的场所。
在智能化建筑内,三相负荷难以实现平衡,这主要是由于单相负荷所占比例大,在非故障情况下不平衡电流和高次谐波电流会在中性线上叠加,使其电压波动、电流不稳定。
不但会造成设备外壳带电,无法确保人身安全,而且也会使精密电子设备不能准确可靠运行。
因此该接地系统不能作为智能化建筑的接地系统。
智能建筑及工业电气设备安装工程中的接地问题分析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智能建筑和工业电气设备安装工程已成为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些工程中,接地问题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关乎到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也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从智能建筑和工业电气设备安装工程的角度,对接地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智能建筑中的接地问题智能建筑是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将各种设备和系统进行智能化管理和控制的建筑。
在智能建筑中,设备和系统之间需要进行有效的接地,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智能建筑中的接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接地不到位在智能建筑中,各种智能设备和系统需要接通电源,并与其他设备进行通讯和数据传输。
如果这些设备的接地不到位,就会影响到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甚至会引发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
2. 地线接触不良在智能建筑中,地线是起到保护作用的重要元素,它将设备和系统连接到大地,起到散去电压、保护人员和设备的作用。
如果地线接触不良,就会导致设备和系统出现故障,甚至对人员构成安全威胁。
工业电气设备安装工程中同样存在着接地问题,而且其影响更为直接和严重。
工业电气设备的接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接地电阻过大在工业电气设备中,接地电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关系到设备和系统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如果接地电阻过大,就会导致设备和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甚至引发电气事故。
2. 接地回路不完整工业电气设备安装工程中的接地回路必须是完整的,如果接地回路中存在缺陷或损坏,就会导致接地不畅通,增加设备和系统的故障率,甚至危害人员安全。
3. 接地电势差在工业电气设备安装工程中,接地电势差的存在会导致设备和系统之间存在电位差,从而影响到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三、解决方案为了解决智能建筑和工业电气设备安装工程中的接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2. 加强维护对于现有的智能建筑和工业电气设备安装工程,应该加强对设备和系统的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接地问题。
智能建筑电气保护及接地有效办法的探析论文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保护接地应用研究论文摘要:城市化的发展带动了建筑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建筑作为现代城市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其电气设备运行保护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电气保护接地系统应取得普遍利用,文章就对几种电气保护接地系统设计利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一、现代智能化建筑的几种接地系统接地就是将各类设备连接到大地的电气系统捉中,要求接地的设备主要包括电力设备、通信设备、电子设备、防雷装置等。
接地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设备正常有序的运转,电力系统能安全有效,最终保护利用者的人身安全。
(一)工作接地。
为了确保每一项电力系统都能正常稳定的工作,并取得工作目标,必需将其与大地链接,称为工作接地,变压器中性点的直接接地或经消弧线圈的接地或防雷设备接地等都是主要的接地项目。
每一种工作接地都有自己的功能,例如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它能保证电气设备三相系统中相线对地的电压不变,保证电压的平衡,有效预防了零序电压偏移,这对智能建筑电气来讲是十分重要的。
变压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的接地,在接地时有效消除接地短路点的电弧,预防电压太高,而防雷设备接地就是为了更好的释放地面的雷电流。
(二)低压配电系统接地方式。
系统。
用电设备一般采取单独极地接地法,和电源接地没有电气上的联系。
当系统正常运行时,可有效保证用电的安全性,还能提供基准接地电位,这种方式在低压公共电网供电、接地要求较高的精密电子设备和数据处置设备中常常利用。
该系统的主要危险来源于其保护接地的灵敏度低,若是接地时电流不足,就无法保证装置的正常运作,其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就会出现危险电位。
而将TT系统用放在智能建筑中,就需要大容量的漏电电流保护装置和电流保护装置。
系统。
电气设备系统的中性线(N 线)与保护线(PE线)是二合一的,通称PEN线,所有可漏电的部份均与PEN线相连。
这种系统安装简单、方便,安全性高,常常利用与三相负荷较平衡、单相负荷容量较小的工程中。
浅析智能建筑电气保护与接地的措施电气工程是建筑项目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建筑内部用户有着很大的影响。
面对新时期建筑工程项目改革的发展,电气保护施工的要求增多,且在接地系统的布置上也出现较大的变化。
针对这些,本文重点分析了智能建筑供电系统的相关问题,提出了智能建筑供电接地系统需要采取的方案,以维持正常的接地施工。
标签智能建筑;电气保护与接地;措施为了保证建筑内部使用性能的正常发挥,在建筑安装过程中要维持良好的结构设施,这样才能营造出安全、准确、高效的建筑环境。
随着最近几年我国建筑行业意外事故发生率的上升,建筑行业开始重视了电气保护与接地方面的安装工作,这对于整个建筑都是很关键的组成元素。
接地的主要作用是保持设备的持续运行,为建筑物自身及用户带来安全条件。
无论是什么形式的建筑物,在供电设计中都会配备相应的接地系统设计。
此外,因建筑内部的自身需要不一样,对建筑设备的功能选型也作出了调整,这就更加要求施工单位做好全面的施工安排。
笔者根据实践经验,对现代智能化建筑选择的接地系统、电气保护方式等详细分析。
1 智能建筑的介绍智能建筑主要根据建筑物内部的构成要素进行优化调整,包括:结构、系统、服务、管理等,这样能够实现彼此之间的有效联系,保持正常的优化设计方案,从而为用户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从建筑行业角度看,建筑智能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科学技术与智能建筑结构的优化调整,这样才能满足现实生活的实际需要。
智能建筑融合了现代化的服务与管理模式为人们创造了安全、舒适的生活,提高了正常的社会生活水平。
建筑智能化结构涉及到了3个重要的组成,具体有楼宇自动化系统(B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通信自动化系统(CAS),智能建筑的核心(SIC)是借助综合布线系统(PDS)实现对BAS、OAS和CAS的有机整合,通过一体化的模式创建先进的管理服务范围,以此来形成良好的建筑结构,满足了城市居家的需要。
因此,智能建筑需要包含的结构有SIC、PDS和3A系统等。
智能建筑物的电气保护与接地系统【摘要】近年来,智能建筑发展迅速,其中各种设备的接电对于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数据的可靠运行有很大的影响,而建筑物的要求不同,各类设备的功能不同,接地系统也相应不同。
本文主要对智能建筑电气保护、电气接地类型、安全措施进行了探讨。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among them the grounding of all sorts of equipment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safe operation of equipment and data reliability, with different requirements of different buildings and all kinds of equipment function different, grounding system is different accordingl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electrical protection, electrical grounding types, and safety measures【关键词】智能建筑物电气保护接地系统Key Words: intelligent architecture, electrical protection, grounding system 前言根据适用范围不同,可将接地系统分为TN系统和TT系统。
TT系统通常适用于农村公用低压电力网,属于保护接地中的接地保护方式;TN系统丰要适用于城镇公用低压电力网和厂矿企等电力客户的专用低压电力网,该系统属于保护接地中的接零保护方式。
因此,智能楼字供电接地系统只能采用TN系统。
探究智能化楼宇电气保护与接地措施在建筑物供配电设计中,接地系统设计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关系到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
不管哪类建筑物,在供电设计中总包含有接地系统设计。
尤其进入21世纪,大量的智能化楼宇的出现对接地系统设计提出了许多新的内容。
而且,随着建筑物的要求不同,各类设备的功能不同,接地系统也相应不同。
国家对电工的技术规范、标准作了大量修订,基本上全部等效或等同IEC标准,例如《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低压配电设计规范》,《住宅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明确提出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有IT系统、TT系统、TN系统(TN-C系统;TN-S系统;TN-C-S系统)三种。
一、在常用的几种接地方式中,哪一种能够适合智能化楼宇呢?我们不妨分析一下下面几种接地系统。
1.TN-C系统TN-C系统被称之为三相四线系统,该系统中性线N与保护接地PE合二为一,通称PEN线。
这种接地系统虽对接地故障灵敏度高,线路经济简单,但它只适合用于三相负荷较平衡的场所。
智能化大楼内,单相负荷所占比重较大,难以实现三相负荷平衡,PEN线的不平衡电流加上线路中存在着的由于荧光灯、晶闸管(可控硅)等设备引起的高次谐波电流,在非故障情况下,会在中性线N上叠加,使中性线N电压波动,且电流时大时小极不稳定,造成中性点接地电位不稳定漂移。
不但会使设备外壳(与PEN线连接)带电,对人身造成不安全,而且也无法取到一个合适的电位基准点,精密电子设备无法准确可靠运行。
因此TN-C接地系统不能作为智能化建筑的接地系统。
2. TN-C-S系统TN-C-S系统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TN-C系统,第二部分是TN-S系统,分界面在PEN线与PE线的连接点。
该系统一般用在建筑物的配电由公共变电所引来的场所,进户之前为TN-C系统,在进户配电箱处做PEN线的重复接地,配电箱馈出线将N线与PE线分开至设备,并不再有电气连接。
智能建筑的防雷、电气保护与接地金保宁∙简介:通过对智能建筑防雷、供电接地系统的介绍,对智能楼宇的防雷、供电接地系统所应采取的防雷保护各类接地措施作详尽分析,对电气保护与接地方法提出建议。
∙关键字:智能建筑,防雷,防静电接地,统一接地体1 智能建筑的概念智能建筑应当是:通过对建筑物的4个基本要素,即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最优化的设计,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幽雅舒适、便利快捷、高度安全的环境空间。
建筑智能化的目的是:应用现代4C技术构成智能建筑结构与系统,结合现代化的服务与管理方式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学习与工作环境空间。
建筑智能化结构由三大系统组成:楼宇自动化系统(B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通信自动化系统(CAS)。
2 防雷保护雷电波入侵智能建筑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直击雷;另一种是感应雷。
一般说来,直击雷击中智能楼宇内的电子设备的可能性很小,通常不必安装防护直击雷的设备。
感应雷是由雷闪电流产生的强大电磁场变化与导体感应出的过电压、过电流形成雷击。
感应雷入侵电子设备及计算机系统主要通过以下三条途径:(1)雷电的地电位闪络电压通过接地体入侵;(2)由交流供电电源线路入侵;(3)由通信信号线路入侵。
智能大厦的通信线路多由综合布线系统担当。
综合布线系统由六个子系统组成:(1)建筑群子系统;(2)设备间子系统;(3)管理子系统;(4)垂直干线子系统;(5)水平干线子系统;(6)工作区子系统。
下面分析综合布线系统的防雷保护:(1)建筑群子系统:由连接两个及以上建筑物之间的缆线和配电设备组成。
若采用光缆作为建筑物间网络连接介质,不需要安装避雷器,甚至可以架空铺设。
若采用双绞线,则必须穿管埋地敷设。
进入建筑后,采用双绞线敷设时,导线必须均敷设在弱电金属桥架或金属管道内。
金属桥架和金属管道与综合接地系统良好连接,充当导线的屏蔽层,不能与强电导线共用强电金属桥架或强电金属管道。
论智能化建筑电气设计中的电气保护接地技术1 接地系统的类型分析1.1 TT系统。
TT系统很少被智能建筑采用。
TT系统一般被称为三相四线接地系统,常用于来自公共电网的建筑供电。
TT系统的特点中性点接地与PE线接地是分开的。
系统在正常运行时,不管三相负荷平衡与否,在中性线N带电情况下,PE线不会带电。
但是因为公共电网的电源质量不高,不能满足智能化设备的要求。
1.2 IT系统。
IT系统不适用于拥有大量单相设备的智能建筑。
IT系统被称为是三相三线式接地系统,该系统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阻抗接地,无中性线N,只有线电压(380V),无相电压(220V),保护接地线PE独立接地。
优点是:当一相接地时,不会使外壳带有较大的故障电流,系统可以照常运行。
1.3 TN系统.(1)TN-C系统。
TN-C接地系统不适合做智能建筑的接地系统.TN-C系统属于三相四线系统,该系统是只适合用于三相负荷较平衡的场所。
(2)TN-S系统。
TN-S属于三相四线加PE线的接地系统。
该系统完全具备安全性和可靠性。
如果对于计算机等电子设备没有特殊的要求时,一般智能建筑都采用这种接地系统。
(3)TN-C-S系统。
该系统一般用在建筑物的供电由区域变电所引来的场所,进户之前采用TN-C系统,进户处做重复接地,进户后变成TN-S系统。
TN-S接地系统明显提高了安全性,如果采取接地引线,从接地体一点引出,并且选择正确的接地电阻值,使电子设备共同获得一个等电位基准点等措施,那么TN-C-S系统可以作为智能建筑的一种接地系统。
2 智能化建筑电气设计中的电气保护接地2.1接地系统。
智能建筑电气低压配电系统分为TT系统、IT系统和TN系统三种形式。
各种接地形式的低压配电系统都有着自身的优缺点和相关适用范围。
在选择低压配电系统时,要根据电气设备的环境条件、设备的特点及设备用电要求等因素来综合考虑。
由于智能建筑中楼宇自动化设备等特殊设备都不允许断电,电气设备长时间工作容易导致电气设备的绝缘受到损坏,极易出现接地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