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工作量参考标准-推荐下载
- 格式:pdf
- 大小:196.33 KB
- 文档页数:6
中小学教师工作量标准
中小学教师是教育事业中的重要一环,他们肩负着培养未来的责任,工作量也是非常大的。
那么,中小学教师的工作量标准是如何规定的呢?
首先,中小学教师的工作量标准包括教学任务和教学准备两个方面。
教学任务是指教师需要完成的教学课时和教学内容,这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准备是指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需要做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备课、批改作业、参加教研活动等。
其次,中小学教师的工作量标准是根据国家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和学校实际情况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教师的工作量标准会根据所在学校的类型、教学科目、教龄等因素来进行具体规定。
比如,城市中小学教师的工作量标准可能会与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标准有所不同,因为城市和农村的教学环境和学生情况可能存在差异。
再次,中小学教师的工作量标准也会受到教师自身的能力和素质的影响。
教师的工作量标准不仅包括完成教学任务的数量,还包括完成教学任务的质量。
一个优秀的教师可能会承担更多的教学任务,因为他有能力胜任,并且能够保证教学质量。
此外,中小学教师的工作量标准还会受到社会和家长的影响。
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和家长对学生学习的期望也会对教师的工作量标准产生一定的影响。
比如,一些学校可能会加大对教师的工作量要求,以满足社会和家长的需求。
总的来说,中小学教师的工作量标准是一个复杂而多方面的问题,需要考虑到教师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学校的实际情况、社会和家长的需求等因素。
只有在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基础上,才能够科学合理地确定中小学教师的工作量标准,从而更好地保障教师的权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中小学教师工作量标准
中小学教师是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他们肩负着培
养学生的责任,教学工作量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教师的工作负担和教
学质量。
因此,制定中小学教师工作量标准对于保障教师权益、提
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中小学教师的工作量应包括教学任务和课外工作两部分。
教学任务是教师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备课、授课、批改作业等。
课外工作则包括班主任工作、学生辅导、教研活动等。
在制定工作
量标准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两部分工作的具体情况,合理分配工
作时间。
其次,中小学教师的工作量标准应该根据学校类型、学生人数、教学科目等因素进行细化。
不同类型的学校,如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教学条件和教学任务都有所不同,因此应该有针对性地制定工
作量标准。
此外,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存在差异,需
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再次,中小学教师工作量标准的制定还应该考虑到教师的个人
情况。
教师的工作经验、教育水平、教学能力等都会影响到其工作
效率和工作负担,因此在制定工作量标准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并给予相应的调整。
最后,中小学教师工作量标准的制定需要充分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制定出的标准符合实际情况,能够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和支持。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教师工作量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量过大或过小的问题,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制定中小学教师工作量标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确保制定出的标准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中小学教师工作量参照标准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中学教师课堂教学工作量规定如下(按每学年34周计算)(一)高中教师课堂教学工作量数学﹑语文﹑外语(汉语)每周课时10节或2个班的教学任务;物理﹑化学每周课时12节或3个班的教学任务;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体育每周课时12-14节;计算机﹑艺术欣赏每周课时14节。
(二)初中教师课堂教学工作量数学﹑语文﹑外语(汉语)每周课时12节或2个班的教学任务;物理﹑化学每周课时12节或4个班的教学任务;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体育﹑计算机每周课时14节;音乐﹑美术每周课时16节。
小学课堂教学工作量规定如下(按每学年40周计算)小学教师工作量要求教师每周两个班的教学任务;语文每周年一个班的教学任务或课时10节并担任班主任;其他科目每周课时15-18节。
中学(含高中)﹑小学中层领导达到6节以上。
工作量不足,每少一节课扣1分。
(兼任学校两基工作,计为3-4课时;专职普九工作计为满工作量)。
跨科目情况:跨年级同一科目,每周加0.5课时;跨年级不同科目,每周加1课时。
实验室工作:一类实验室:生物1人满工作量,化学1人满工作量,物理1人满工作量;二类实验室:生化1人满工作量,化学1人满工作量,物理1人满工作量。
(中心学校按班级计算6-12个班级计4课时;12-18个班级计5课时;18-24个班级计7课时;24-36个班级需专职一人)。
图书管理员:36个教学班以上配1人,36-24教学班计7课时;24-18教学班计5课时;18-12个教学班计4课时;12个教学班及以下计3课时。
会计满工作量﹑出纳半工作量。
教辅八员:36个教学班以上3人,24个教学班以上2人,16个教学班以上1人,16个教学班以下兼职。
团队工作:36个教学班以上半工作量,35-13个教学班4-3课时,12个教学班以下2课时。
学校领导工作量要求1.教学班在24个以上的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要深入教学第一线,每学年听课不少于36节,并尽可能兼课,其他行政领导每周代课2-3节。
中小学教师工作量参照标准-中学教师工作量标准教师的工作量标准是根据每周的课时数来计算的。
对于高中教师来说,数学、语文和外语每周需要教授10节课或2个班的教学任务;而物理和化学每周需要教授12节课或3个班的教学任务;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和体育每周需要教授12-14节课;计算机和艺术欣赏每周需要教授14节课。
对于初中教师来说,数学、语文和外语(汉语)每周需要教授12节课或2个班的教学任务;而物理和化学每周需要教授12节课或4个班的教学任务;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体育和计算机每周需要教授14节课;音乐和美术每周需要教授16节课。
小学教师的工作量标准是根据每学年的周数来计算的。
教师每周需要教授两个班的教学任务;语文每周需要教授一个班的教学任务或者教授10节课并担任班主任;其他科目每周需要教授15-18节课。
对于中学(包括高中)和小学的中层领导,他们需要教授6节以上的课程。
如果工作量不足,每少一节课就会被扣1分。
如果兼职学校的两基工作,需要计算3-4节课时;专职普九工作需要计算满工作量。
对于跨科目情况,如果是跨年级同一科目,每周需要额外加0.5节课;如果是跨年级不同科目,每周需要额外加1节课。
实验室工作方面,一类实验室需要1名生物、1名化学和1名物理教师满足工作量;二类实验室需要1名生化、1名化学和1名物理教师满足工作量。
对于中心学校,需要按班级计算,6-12个班级需要计算4节课时;12-18个班级需要计算5节课时;18-24个班级需要计算7节课时;24-36个班级需要专职1名教师。
图书管理员需要根据教学班的数量来确定,36个教学班以上需要配备1名图书管理员,36-24个教学班需要计算7节课时;24-18个教学班需要计算5节课时;18-12个教学班需要计算4节课时;12个教学班及以下需要计算3节课时。
会计需要满足工作量,而出纳需要计算半工作量。
教辅八员方面,36个教学班以上需要3名教辅八员,24个教学班以上需要2名教辅八员,16个教学班以上需要1名教辅八员,16个教学班以下需要兼职。
义务教育学校教师xx标准工作量及计算办法义务教育学校教师xx标准工作量及计算办法一、xx标准工作量农村小学 16节农村初中14节县城小学14节县城初中13节二、xx标准工作量的计算办法1、课堂教学工作量:按公式N1 =∑(XiKini/50 )计算。
其中Xi 为所授第ixx学科的课时数,Ki 为所授第ixx学科的课时折算系数,ni为第i班的学生人数,一个标准班的学生人数小学取50初中学科课时折算系数(Ki)表语文数学外语国学物理化学生物思品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信息其它1 1 1 1 0.9 0.9 0.85 085 0.85 0.85 0.8 0.8 0.8 0.80.7 小学学科课时折算系数(Ki)表语文数学国学外语品德科学体育音乐美术信息其它1 1 1 0.9 0.85 0.85 0.8 0.8 0.8 0.8 0.7(1)同科同头多班,取其中一个班按表中折算系数计算,其余班的折算系数降低0.1。
(2)同科不同头多班,按表中折算系数计算。
2、早读和晚自习辅导工作量;早读:按标准课时乘以0.3计算3、职务工作量(课时计/xx):职务工作量表职务类别校级副校级中层会计出纳小学 121088初中 108664、教师xx工作量:N=N1+早读和晚自习辅导工作量+职务工作量5、教师月工作量:A=4N6、其它人员月工作量:按全校教师月平均工作量×(0.7~1.0)计算。
三、教师xx标准工作量的使用各校教师xx工作量计算出后,与xx标准工作量相比较,超出xx标准工作量,计算超课时工作量,未超出xx课时工作量,不计算超课时工作量。
各校教师的xx工作量应该在开学的时候,根据国家规定的课时计划排好课后,计算出全校xx总工作量,再算出本校人平均xx工作量。
最后根据人平xx工作量安排教师工作。
几点说明:1、本方案只是对教师工作量的一种计算方法。
2、xx课时应以国家颁布的课时计划为准。
应该说凡是国家规定开设的课程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是必需的,都同等重要。
山西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工作量参考标准(试行)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科学衡量中小学教师工作业绩,促进学校管理和绩效考核的规范化,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编办、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山西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及实施意见的通知》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方案的相关规定,结合我省中小学实际,现就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教学工作量参考标准试行如下:专任教师课时工作量标准1、小学:语文、数学每周14-16节,英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体育每周16-18节,其他学科每周18-20节。
2、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每周10-12节,思想与品德、历史、地理每周12-14节,其他学科每周14-16节。
3、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初中、小学教师的工作量,按照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执行,即:“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
说明1、各市、县(市、区)在具体执行上述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教学工作量参考标准时,可结合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各类学科专任教师工作量标准数,必要时可向下浮动2课时。
2、上述各学科周课时数是以标准班额(小学45人、初中50人)为基准确定的。
对于非标准班额教学班和单师校、复式教学班、教学点、单轨制学校、寄宿制学校等任课教师的标准工作量,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可进行合理调整。
跨学科、跨年级教师的周课时数,也可由各校适当调整。
3、担任学校中层以上领导职务、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的教师,其周课时数可由各县(市、区)或学校适当调整。
4、参加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学校可给予一定的工作量。
5、各学科教师除周课时工作量外,必须承担学校其他正常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及教科研工作。
6、学校管理、教辅及工勤人员的工作量按照国家和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
山焦中学初中教师工作量标准(讨论稿)一、我校制定工作量的依据、方法和理念以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与省课程标准为依据,参考教育部门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多年惯例特制如下工作量标准。
中小学教师工作量标准中小学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他们的工作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成长发展。
因此,对中小学教师的工作量标准进行科学、合理的界定,对于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学工作量标准。
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工作是其主要工作内容,其工作量标准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备课时间,中小学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备课,包括教案的设计、教材的准备、教学资源的搜集等。
根据不同学科和不同年级的要求,备课时间也会有所不同。
2.课堂教学时间,教师需要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包括讲解知识、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批改作业等。
课堂教学时间是教师工作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3.课外辅导时间,教师还需要花费时间进行课外辅导,包括学生的作业指导、课外学习指导等。
这部分工作也是教师工作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量标准。
除了教学工作外,中小学教师还需要进行一定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其工作量标准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考核工作,教师需要花费时间进行学生的考核工作,包括组织考试、批改试卷、统计成绩等。
2.学生评价工作,教师需要进行学生的评价工作,包括学生的学业水平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等。
3.班级管理工作,教师需要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包括学生的纪律管理、班级文化建设等。
三、教师个人发展工作量标准。
教师个人发展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量标准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培训时间,教师需要花费时间进行教师培训,包括参加各种培训班、参加教研活动等。
2.教师科研时间,教师需要进行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包括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等。
四、总结。
中小学教师的工作量标准应当科学、合理地界定,既要充分考虑教师的工作实际,又要有利于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的提升。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大有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绩效量化考核细则为了加强学校管理,进一步搞好各项工作,我校特制定量化考核细则如下:一、工作量(20分)每学期总结。
按照《山西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工作量参考标准》,1、小学:语文、数学每周16节,英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体育每周18节,其它学科每周20节。
2、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每周12节,思想品德、历史、地理每周14节,其它学科每周16节。
承担工作量并完成工作任务记20分,每少一节扣一分,每超一节加一分,缺一节扣一分,迟到一节(迟到达5—10分钟)扣3分。
二、考勤(10分)每周小结。
出满勤者记10分,请假一天扣1分,无故不到校1天扣5分,本人婚假、产假、父母丧假在规定时内不扣分。
三、工作表现(20分)每月小结。
1、课堂教学能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良好。
(依据学生测评得分)(5分)。
2、教案(5分)。
(1)要求做到课课备、实用、创新。
(2)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3)有课改意识,符合新的评价标准。
(4)渗透德育教育、安全教育。
(5)教后有反思。
3、作业(4分)。
(1)作业齐全、量足。
(2)全批全改加注日期,有评价标记。
(3)批语字迹工整,无错别字,批改准确,评语适当。
(4)有批改笔记。
4、辅导(4分)。
教师要深入学生中去,做到个别辅导和集体辅导相结合,耐心帮助后进生,积极培养优秀学生,有辅导笔记。
5、开学有计划,放假有总结。
(2分)四、教学成绩(50分)期中、期末总结。
1、初中年级教学成绩在检测范围内按照年级科目、均分以及及格率、优生数衡量记分。
均分60记10分,每高一分加记1分,每低一分扣1分。
及格率100%记30分,每低一个百分点扣1分。
每一个优生记2分。
2、小学年级教学成绩在检测范围内按全学区同年级、同科目,以均分、及格率、优生率排名衡量测算。
(1)均分。
排在全学区第一记20分,之后每差一名扣3分。
(2)及格率。
排在全学区第一记20分,每差一名扣3分。
义务教育学校正式工作人员工作量核定标准义务教育学校正式工作人员工作量核定标准一、工作时间及工作量分配1.1 工作时间分配1.1.1 每周工作时间为40小时,按照5天工作制安排,每天工作8小时。
1.1.2 上午工作时间为8:00.12:00,下午工作时间为14:00.18:00。
1.1.3 工作人员需按照规定的工作时间参加工作。
1.2 工作量核定标准1.2.1 核定的工作量要合理适当,综合考虑工作难度、工作内容、工作效果等因素。
1.2.2 工作量核定标准可按照以下指标进行划分:●按照教学任务核定工作量,包括课程研究、备课、授课和评价工作等。
●按照行政管理任务核定工作量,包括班主任工作、教务工作、学生管理工作等。
●按照科研任务核定工作量,包括科研项目申报、科研成果产出等。
●按照社会服务任务核定工作量,包括参与社区教育、学校活动组织等。
二、工作量核定标准细化2.1 教学任务工作量核定标准2.1.1 课程研究工作量核定标准:●一门课程研究工作量为40学时。
●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和编制教案的时间、精力等因素进行适当调整。
2.1.2 备课工作量核定标准:●每门课程备课工作量为课程研究工作量的1.5倍。
2.1.3 授课工作量核定标准:●每门课程授课工作量为课程研究工作量的2.5倍。
2.1.4 评价工作量核定标准:●根据学生人数、考试方式等因素进行细化核定。
2.2 行政管理任务工作量核定标准2.2.1 班主任工作量核定标准:●根据班级人数、班级情况等因素进行细化核定。
2.2.2 教务工作量核定标准:●根据学校规模、教务工作内容等因素进行细化核定。
2.2.3 学生管理工作量核定标准:●根据学校规模、学生人数等因素进行细化核定。
2.3 科研任务工作量核定标准2.3.1 科研项目申报工作量核定标准:●根据项目的规模、难度等因素进行细化核定。
2.3.2 科研成果产出工作量核定标准:●根据成果的质量和数量进行细化核定。
2.4 社会服务任务工作量核定标准2.4.1 参与社区教育工作量核定标准:●根据参与的社区教育项目的规模和时间进行细化核定。
中小学教师工作量参照标准第一篇:中小学教师工作量参照标准中小学教师工作量参照标准(2009.12.15)中学教师课堂教学工作量规定如下(按每学年34周计算)(一)高中教师课堂教学工作量数学﹑语文﹑外语(汉语)每周课时10节或2个班的教学任务;物理﹑化学每周课时12节或3个班的教学任务;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体育每周课时12-14节;计算机﹑艺术欣赏每周课时14节。
(二)初中教师课堂教学工作量数学﹑语文﹑外语(汉语)每周课时12节或2个班的教学任务;物理﹑化学每周课时12节或4个班的教学任务;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体育﹑计算机每周课时14节;音乐﹑美术每周课时16节。
小学课堂教学工作量规定如下(按每学年40周计算)小学教师工作量要求教师每周两个班的教学任务;语文每周年一个班的教学任务或课时10节并担任班主任;其他科目每周课时15-18节。
中学(含高中)﹑小学中层领导达到6节以上。
工作量不足,每少一节课扣1分。
(兼任学校两基工作,计为3-4课时;专职普九工作计为满工作量)。
跨科目情况:跨年级同一科目,每周加0.5课时;跨年级不同科目,每周加1课时。
实验室工作:一类实验室:生物1人满工作量,化学1人满工作量,物理1人满工作量;二类实验室:生化1人满工作量,化学1人满工作量,物理1人满工作量。
(中心学校按班级计算6-12个班级计4课时;12-18个班级计5课时;18-24个班级计7课时;24-36个班级需专职一人)。
图书管理员:36个教学班以上配1人,36-24教学班计7课时;24-18教学班计5课时;18-12个教学班计4课时;12个教学班及以下计3课时。
会计满工作量﹑出纳半工作量。
教辅八员:36个教学班以上3人,24个教学班以上2人,16个教学班以上1人,16个教学班以下兼职。
团队工作:36个教学班以上半工作量,35-13个教学班4-3课时,12个教学班以下2课时。
学校领导工作量要求1.教学班在24个以上的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要深入教学第一线,每学年听课不少于36节,并尽可能兼课,其他行政领导每周代课2-3节。
山焦中学初中教师工作量标准(讨论稿)
1、我校制定工作量的依据、方法和理念
以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与省课程标准为依据,参考教育部门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多年惯例特制如下工作量标准。
1、教师工作量以周为单位计算,每月平均4周,年按十个月考核。
2、为便于操作考核,教师工作量按国家课程设置标准为据,以单班单科工作量为单位计算,最后都折合成“标准课时”来考核。
3、教师总教学工作量分为两大部分,即课表工作量(实际课堂教学)和课表外工作量(也就是隐性工作量,如:备课、批改、辅导、教研)。
4、课表工作量按实际课表设置课节数,每上一节计1个标准课时(45分钟)。
课表外工作量根据学科特性(如:理科作业多批改量大、文科备课量大、音体美没有作业等),按系数折合成标准课时计入总工作量。
5、跨年级、学科工作量:参加考试的九门课,每跨一个学科计0.2个标准课时;其它科目计0.1个标准课时。
6、考虑代多班个性差异因素,每多代一个班,计0.1个标准课时。
7、教师实际工作量按实际代班多少累加计算。
8、照顾老教师,退休前三年内可享受0.5--1个标准课时的补助。
9、我校教师周工作量标准,参考原“语文课教学工作量”暂定为“23个标准课时”。
以此标准进行考核计算。
10、不代课人员另行规定。
2、国家课程设置标准:
语、数、英4节/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2节/周;生物、化学、体育、实践3/周;音乐、美术、电脑1节/周;地方课初二3节/周、初一初三5节/周。
3、山西省周课表课时工作量:
语、数、英、物理、化学、生物10-12节。
政治、历史、地理12-14节。
其余科目14-16节。
4、我校课表课程设置办法:
1、考试的九门课都配辅导课,根据学科特点,语文、数学每一节国标课配1.5节辅导课;英语每一节国标课配1.2个辅导课;
其它科目每一节国标课配1节辅导课;体育每班配1节辅导课。
考查课不配辅导。
2、考试的九门科辅导课的设置应遵循科目特点,其中:文科
(语、英、政、史、地)应该设早读;数学、物理、化学、生
物只设自习和活动实验。
3、早读、课八、晚自习均属辅导课,虽然是辅导课,但不在正常工作时间内,要起早贪黑很辛苦,考虑到工作辛苦度,应该
足量按标准课时对待,即上一节计1个标准课时。
4、鼓励教师多代课,超工作量享受超课时补助;不足工作量的通过其它工作补足工作量。
如:代地方课程、兼其它管理岗位
工作和临时性工作任务等。
5、工作量计算办法:
1、课表工作量:进入课表的课程,每上一节计1个标准课时。
2、备课工作量:考试的九门科按国标设置标准,每一节国标课按1.5倍折合成标准课时;信息技术按国标课的1.2倍折合成标
准课时;音、体、美和地方课程按国标课的1倍折合成标准课时。
3、作业批改工作量:语、数、外按国标课的1.5倍折合成标准
课时;理、化、生按国标课的1.2倍折合成标准课时;政、史、
地按国标课的1倍折合成标准课时;体育按国标课的0.2倍折合
成标准课时;其它课没有批改工作量。
4、教研、课改工作量:除校本、地方课程外,所有科目教师每周都计0.5--1个标准课时工作量,不参与者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