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运动轨迹追踪要点
- 格式:docx
- 大小:15.21 KB
- 文档页数:1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的判读JGSLJZ【知识总结】太阳视运动轨迹图是以观测点为中心,目视太阳在天球上运行所形成的轨迹示意图。
太阳东升西落,并不是太阳绕着地球运动,其实质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反映,是一种相对运动。
一、太阳视运动规律1.日出、日落方位的变化规律(1)二分日时,全球太阳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
(2)夏半年时,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太阳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极昼地区(除极点)太阳从正北升起,正北落下。
(3)冬半年时,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太阳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极昼地区(除极点)太阳从正南升起,正南落下。
2.正午太阳方位的变化规律(1)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时太阳始终位于正南方;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时太阳始终位于正北方。
(2)北回归线上,夏至日正午太阳位于天顶,其他日期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
南回归线上,冬至日正午时太阳位于天顶,其他日期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
(3)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直射那天正午太阳位于天顶,其他日期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或正北方。
3. 太阳视运动轨迹的变化规律(1)非极昼、极夜区域,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为一段圆弧。
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冬至日最小,二分日居中。
(2)极昼地区,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为一个完整的圆圈(如下图),极点的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是一个与地平圈平行的圆圈。
【典例精析】读“某地点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示意图”。
箭头所示为太阳在天空运行的方向和轨迹,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点位于(南或北)半球上。
(2)该地点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
(3)太阳沿轨迹①在天空运行时,这一天该地点夜长为小时。
(4)当太阳沿轨迹①运行到天空最高点时,北京时间为6月22日20时,据此可确定该地点的经度是。
解析: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确定轨迹①②③节气分别为为夏至、二分和冬至。
由全年正午时太阳始终位于正南方,可推出该地为北半球。
据该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6°34′,可求出该地的纬度为40°N,由此算出夏至的正午太阳高度为73°26′。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总结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
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总结一、天球1、以观察者为球心2、地平圈3、天顶、天底、北点、南点、东点、西点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总结二、太阳视运动1、概念2、方向:自东向西3、速度:每小时15度4、周期:1个太阳日5、轨迹:圆,有时候是大圆有时候是小圆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总结三、轨迹上的特殊点1、最高点与最低点时间,方向轨迹上的最高点为当地正午时刻,轨迹上的最低点为当地子夜时刻,此两点或者在观测者的正北方、或者在观测者的正南方,或者在天顶、天底2、轨迹与地平圈的交点(1)无交点:意义如果视运动轨迹与地平圈没有交点,且轨迹在地平圈之上,则当地极昼。
如果视运动轨迹与地平圈没有交点,且轨迹在地平圈之下,则当地极夜。
(2)单个交点:方向及意义轨迹与地平圈只有一个交点的,此交点或者是北点或者是南点。
除交点之外,轨迹上的点在地平圈之上,则当地恰好极昼。
除交点之外,轨迹上的点在地平圈之下,则当地恰好极夜。
(3)俩交点:连线与纬线、经线的关系;日出和日落俩交点的连线与纬线平行,与经线垂直。
俩交点中在偏东方向的为日出点,在偏西方向的为日落点。
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总结四、轨迹与纬度1、轨迹倾角与纬度互余轨迹倾角指太阳视运动轨迹所在的平面与地平圈所在平面所夹的二面角。
这个角与当地纬度互余。
2、南北半球从天球上方往下看,顺时针者位于北半球,逆时针者位于南半球3、特殊地方的轨迹两极(顺时针或逆时针);赤道两极的周日太阳视运动轨迹与地平圈平行或重合。
赤道的视运动轨迹与地平圈垂直。
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总结五、轨迹的年变化规律1、不同时期的轨迹互相平行2、两分日轨迹交于东点和西点,夏至日最北,冬至日最南。
与太阳直射点的运动同步3、分日轨迹最大,为大圆,离分日越远则越小,两至日最小。
分日时视运动轨迹最大,轨迹交地平圈於东点、西点,轨迹的圆心即观测者。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小結一、天球1、以观察者为球心2、地平圈3、天顶、天底、北点、南点、东点、西点二、太阳视运动1、概念2、方向:自東向西3、速度:每小時15度4、周期:1個太陽日5、轨迹:圆,有时候是大圆有时候是小圆三、轨迹上的特殊点1、最高点与最低点时间,方向軌跡上的最高點為當地正午時刻,軌跡上的最低點為當地子夜時刻,此兩點或者在觀測者的正北方、或者在觀測者的正南方,或者在天頂、天底2、轨迹与地平圈的交点(1)无交点:意义如果視運動軌跡與地平圈沒有交點,且軌跡在地平圈之上,則當地極晝。
如果視運動軌跡與地平圈沒有交點,且軌跡在地平圈之下,則當地極夜。
(2)单个交点:方向及意义軌跡與地平圈只有一個交點的,此交點或者是北點或者是南點。
除交點之外,軌跡上的點在地平圈之上,則當地恰好極晝。
除交點之外,軌跡上的點在地平圈之下,則當地恰好極夜。
(3)俩交点:连线与纬线、经线的关系;日出和日落倆交點的連線與緯線平行,與經線垂直。
倆交點中在偏東方向的為日出點,在偏西方向的為日落點。
四、轨迹与纬度1、轨迹倾角与纬度互余軌跡傾角指太陽視運動軌跡所在的平面與地平圈所在平面所夾的二面角。
這個角與當地緯度互餘。
2、南北半球从天球上方往下看,顺时针者位于北半球,逆时针者位于南半球3、特殊地方的轨迹两极(顺时针或逆时针);赤道兩極的周日太陽視運動軌跡與地平圈平行或重合。
赤道的視運動軌跡與地平圈垂直。
五、轨迹的年变化规律1、不同时期的轨迹互相平行2、两分日轨迹交于东点和西点,夏至日最北,冬至日最南。
与太阳直射点的运动同步3、分日轨迹最大,为大圆,离分日越远则越小,两至日最小。
分日時視運動軌跡最大,軌跡交地平圈於東點、西點,軌跡的圓心即觀測者。
六、轨迹与太阳射点纬度某日轨迹的最高点与分日轨迹的最高点相对于天球球心所张的角即为太阳直射点纬度(太阳赤纬)。
地球上各个维度察看太阳轨迹的方法一、低纬度地区。
1.1 首先呢,在低纬度地区看太阳轨迹那可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低纬度地区接近赤道,这里的太阳轨迹比较特殊。
一年当中呀,大部分时间太阳都是高高地挂在天空。
就像个大火球在头顶上晃悠,那感觉,热辣辣的。
这里的白天和黑夜时长相对比较均衡,不像高纬度地区那样昼夜长短变化那么大。
比如说在赤道附近,几乎全年昼夜平分,太阳就像个勤劳的小蜜蜂,每天差不多都是沿着比较高的天空轨迹运行。
早上起来,太阳就蹭地一下冒出来了,很快就爬到半空中,中午的时候那阳光是直直地射下来,那真叫一个晒啊,到了傍晚呢,又慢悠悠地落下去。
这就好比一个规规矩矩上下班的上班族,路线简单又直接。
1.2 而且啊,在低纬度地区看太阳轨迹,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在特定的季节,太阳直射点会接近这里,那时候的太阳简直就是在头顶上耀武扬威。
那种热啊,就像被放进了蒸笼里一样。
人们常常得找个阴凉地儿躲着,不然就被晒得像个熟透的虾子,红彤彤的。
二、中纬度地区。
2.1 在中纬度地区看太阳轨迹就复杂一些喽。
这里的四季比较分明,太阳轨迹也随着季节变化而有明显的不同。
春天和秋天的时候呢,太阳的轨迹相对比较适中,不高不低的。
就像一个温和的朋友,给大地带来适度的温暖。
早上太阳从东边升起,缓缓地划过天空,中午的时候也能给人比较舒服的阳光,傍晚再慢慢西沉。
这时候看太阳轨迹,就像在看一幅优美的画卷,有起有伏,色彩斑斓。
2.2 可是到了夏天,那太阳就像个调皮捣蛋的小鬼头。
它的轨迹变得很高,白天时间明显变长。
早上天还没大亮就出来了,晚上很晚才肯落山。
中午的阳光那是相当的毒辣,晒得人皮肤生疼。
这就好比夏天的太阳在跟人们玩一场耐力赛,看谁能扛得住它的热情似火。
2.3 冬天的时候就完全相反啦。
太阳就像个怕冷的小老头,轨迹变得很低,白天时间很短。
早上懒洋洋地升起,中午也没多少热量,傍晚早早地就躲起来了。
整个冬天都给人一种阴沉沉的感觉,人们都盼着太阳能够多停留一会儿,就像盼着远方的亲人早点回家一样。
冬至太阳运行轨迹的重要节点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代表着阳光的转折点和寒冷季节的正式开始。
在冬至这一天,太阳到达一年中最低点的位置,对于太阳运行轨迹的研究,对于我们了解天文现象和农业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太阳运行轨迹是指太阳在天空中的路径,也可以称之为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角指的是太阳光线束中与地平面的夹角,它与太阳所在的方位和季节有关。
在冬至这一天,太阳的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低点,这意味着太阳的直射光线到达地球的南纬最远点,北半球的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时间最长。
太阳的运行轨迹是一条复杂的曲线,其形状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有关。
因为地球的轨道是椭圆形的,所以太阳的运行轨迹并非完全均匀。
冬至作为太阳运行轨迹的一个重要节点之一,对于人们观察、测量、研究太阳运行轨迹非常关键。
在冬至当天,我们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测量工具观察太阳的高度角变化。
例如,使用一个直尺和一个垂直的竖杆,我们可以准确地测量太阳高度角。
在正午时分,把直尺和竖杆竖直并平行于地面,然后观察竖杆的影子与直尺的夹角。
这个夹角就是太阳的高度角,用来衡量太阳的位置。
由于冬至是太阳运行轨迹的重要节点,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天的观测结果来计算太阳的运行轨迹。
通过多年观测的数据积累,我们可以建立一套准确的太阳运行轨迹模型,预测未来的太阳位置和季节变化。
这对于农业生产、建筑设计和日常生活都非常重要。
在冬至这一天,太阳的运行轨迹不仅与地理位置有关,还与地球的自转轴倾斜角度有关。
地球的自转轴与地球公转轨道不垂直,倾斜角度约为23.5度。
这个倾斜角度导致了季节变化和日照时间的不同。
冬至是北半球的冬季开始,也是南半球的夏季开始。
北半球的冬至,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附近,阳光辐射较为弱,白昼时间较短,黑夜时间较长。
南半球的冬至,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阳光辐射较强,白昼时间较长,黑夜时间较短。
冬至太阳运行轨迹的重要节点,是我们研究和了解太阳运行规律的基础。
通过观测和计算,我们能够预测未来的太阳位置和季节变化,为农业生产、气象预报和日常生活提供重要参考。
第八讲太阳视运动轨迹图的判读方法与技巧【知识总结】太阳视运动轨迹图是以观测点为中心,目视太阳在天球上运行所形成的轨迹示意图。
它能直观地反映出某地全年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也能反映某地全年日出日落方向的变化。
一、方向的判读(通常指地平圈上方向的判读)(1)可通过太阳的升落先判断东西方向,再利用与普通地图上方向的判读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定出方向坐标。
例:读图1中太阳在不同节气的视运动图,A点位于观测者的方。
判断方法:①根据地球的自转可知太阳的视运动方向是东升西落,因此可以确定地平面中东西方向,如图2;②根据在地平面上方向判断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然后在把十字架中的东西方向与图2中的东西方向指向一致,就可以确定南北方向了。
如图3。
(2)已知观测点位于南半球或北半球时,可根据正午太阳的位置来判断南北方向。
纬度北回归线以北北回归线上南北回归线之间南回归线上南回归线以南正午看太阳方向一直在正南夏至日在头顶上,其它一直在正南有时在北,有时在南,最大的太阳高度为90°冬至日在头顶上,其它一直在正北一直在正北例:图5为北半球某地太阳视运动图,请在图中地平面上标出方向及用箭头画出太阳运动的轨迹。
判断方法:①因为此地在北半球,所以正午的太阳主要在南方。
在图6中我们可以发现,图5中的正午的太阳一直在南方,由此可以确定地平面上的南北方向。
②根据在地平面上方向判断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然后在把十字架中的南北方向与图6中的南北方向一致,就可以确定东西方向了。
根据地球的自转可知太阳的视运动方向是东升西落,因此可以确定太阳视运动的升落方位,如图7。
二、观测点位于南北半球的判读⑴若正午太阳高度最高时太阳上中天的位置位于观测点之南,则观测点位于北半球;⑵若正午太阳高度最高时太阳上中天的位置位于观测点之北,则观测点位于南半球;三、正午太阳高度的判读连接正午时太阳所在位置(即太阳上中天的位置)与观测点之间的连线,与南北向连线的夹角,即为观测点所在纬线此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取锐角或直角)。
太阳运动轨迹追踪过程
太阳运动轨迹追踪控制就是根据太阳运动轨迹,采用水平坐标系来确定太阳与地球的相对位置的,通过读取系统实时时钟得到当地时间信息,并输入当地地理信息,根据上述的公式计算出当地任一时刻太阳的高度角和方位角。
此时,太阳能电池板的具体位置很关键,因此,在进行太阳运动轨迹跟踪时,每天傍晚自动跟踪结束后,太阳能电池板都必须回到基准位置,以消除计算的累积误差,之后电池板每次转动,都必须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两个增量式编码器来反馈电池板的方位角和高度角。
太阳的高度角和方位角与电池板的高度角和方位角的角度差,就是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电机需要转过的角度,达到了追踪太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