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不等高正交钢管桁架分块整体提升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12
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方案1、钢筋桁架楼承板性能特点钢筋桁架楼承板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及构筑物的组合楼盖。
在施工阶段可承受楼板湿混凝土自重与一定的施工荷载,在使用阶段钢筋桁架上下弦钢筋与混凝土整体共同工作承受使用荷载。
钢筋桁架楼承板可用于单向简支板,通过加设板支座负筋,可用于单向连续板,还可加设钢筋桁架垂直方向的板底钢筋及板支座负筋,用于简支或连续双向板。
钢筋桁架楼承板的选用应进行施工和使用两阶段设计。
对一般民用建筑单向简支或连续板,在施工阶段,除楼板自重外的施工活荷载标准值不应大于1.5kN/m2时,钢筋桁架楼承板常用型号的允许跨度应按下表选用。
单向连续板的支座负筋、简支或连续双向垂直于钢筋桁架方向的板底钢筋及支座负筋均应按计算确定。
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钢筋桁架楼承板常用型号及技术参数表钢筋桁架楼承板楼板厚度(mm)施工阶段楼承板允许跨度(m)型号钢筋规格组合编号桁架高度(mm)简支板连续板HB1-701 70 100 1.9 2.6HB1-80 80 110 2.0 2.6 HB1-90 90 120 2.1 2.82、材料要求2.1钢筋桁架上下弦宜采用HRB400、HPB300钢筋;腹杆宜采用HRB400或性能等同的CRB550的冷轧钢筋;支座横筋、竖筋宜采用HPB300、HRB400。
钢筋的材质与性能应符合GB1499.1、GB1499.2和GB13788的规定。
2.2底板采用Q235冷轧钢筋板或不应低于S250GD+Z牌号镀锌钢板,其材质与性能应符合GB/T11253或GB、T2518的规定。
镀锌钢板的镀锌量双面不应小于120g/m2。
2.3所用焊条应符合GB/T5117或GB/T5118的规定,焊条型号应与钢筋性能相匹配。
2.4钢筋桁架楼承板材料规格与外形尺寸应符合下表要求。
钢筋桁架楼承板材料规格与外形尺寸表(mm)项目部位规格相关标准钢筋桁架楼承板长≤12000度3、钢筋桁架模板施工前准备(1)钢筋桁架模板的搬入地点与存放计划根据现场的起重设备、进场路线、质量检查以及露天存放等因素等来拟订。
浅析钢桁架分段拼装控制要点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以及国内汽车数量的持续增长,原有的城市道路已经不能满足出行的需求;高架桥作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道路运输效率的一种桥梁,但是涉及到跨高速以及航道等大跨径桥梁时,钢结构相比预应力混凝土桥具备总重量较小、施工高效快速、跨度大等优点,因此,钢结构高架桥正日渐成为高架桥建筑工程的首选。
考虑到钢结构桥现场拼装重的要性以及难度,本文从多个方面对120m钢桁架分段拼装的控制要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120m钢桁架分段拼装控制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苏州市吴江区北路,规划为吴江主城快速内环线的北环,我部钢桁架桥跨京杭运河三级航道,采用120m跨径下承式简支钢桁梁,横向分为四幅桥。
钢桁桥与京杭运河航道斜交约63°。
主桁采用变高三角桁架,节间长度为11.84m,共10个节间,结构全长120m。
主桁高度9~15.915m。
主线桥两片主桁架主心距18.3m,宽跨比为1/6.47,桥面宽度17.0m;辅道桥两片主桁主心距15.8m,宽跨比为1/7.49,桥面宽度14.5m。
2施工重难点1.江陵大桥钢桁架桥施工受京杭运河三级航道(封航不能超过4小时)的限制,只能采取顶推施工的方法。
2.钢桁架桥梁施工范围内临近河浜,周围绿化带较多,留给构件堆放的场地极为有限,车辆运输道路的转弯半径小,对大型吊机站位、大型平板车构件运输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3.钢桁架桥梁跨越京杭运河安装,运河东西两侧的场地条件相差较大,且钢桁架桥梁施工时不得影响下方京杭运河通航,只能采取分段拼装分段顶推的方法。
4.本项目主桁架高强螺栓连接节点较多,对钢结构制作及拼装的精度要求较高。
且拼装时高空作业量大,施工安全风险较大。
3吊装前准备1.首先,构件进场后对其构件的编号进行检查,现场安装的顺序必须严格按照厂内预拼的次序;2.对构件的截面尺寸长度、焊缝质量以及表面油漆进行检查,待符合设计标准和Q/CR 9211-2015后,才能进行安装;3.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检查吊耳的尺寸以及焊缝质量,必须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吊装;4.检查滑靴的加工情况,确保滑靴的加劲板满足受力的要求,并查看滑靴下口的聚四氟乙烯板(MGE)安装的正确性,以及MGE板的限位板是否安装;5.复查滑道梁的标高以及轴线位置,其确保不锈钢板的平整度;6.吊装前对工人利用BIM可视化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从构件吊装的顺序以及吊装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交底。
金属屋面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浅析摘要:本文针对陕西渭南体育场项目屋面桁架外露。
在对称二块金属屋面上,每块屋面上均有二榀主桁架贯穿于屋面,屋面坡度大,单轴屋面内外檐口高差非常大的特点,结合以往工程常见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措施,保证了整个金属屋面的施工安全和质量,为类似的工程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金属屋面、通病、方案和措施Abstract: this paper aiming at the stadium roof truss shaanxi project appears. In a symmetrical two pieces of metal roof, each roofing all have two frames.the throughout the main truss in roof, roof slope is big, the uniaxial roof inside and outside is very big differenc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rnice, combined with the past the common problems in projects, and proposes the solutions and measures 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etal roof, for the similar projects for reference of the play a positive role.Keywords: metal roof, failing, solutions and measures背景金属屋面是指采用金属板材作为屋盖材料,将结构层和防水层合二为一的屋盖形式。
金属板材的种类很多,有锌板、镀铝锌板、铝合金板、铝镁合金板、钛合金板、铜板、不锈钢板等。
大跨度钢管桁架高空安装方案探讨作者:丁贤锋来源:《江苏商报·建筑界》2013年第01期摘要:本文通过对龙吟广场大跨度钢管桁架安装方案的分析比较,指出了整体提升和分片提升两种方案在这个工程当中各自的优点和难点,并指出两种方案的顺利实施的关键点。
关键词:整体提升分片提升钢管桁架中图分类号:TU745.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1-0004-2整体提升和分片提升是大跨度空间结构施工中的两种常用方法。
(1)整体提升是采用柔性钢绞线承重、提升油缸集群、计算机控制、液压同步提升新原理,结合现代化施工工艺,将构件在地面拼装后,整体提升到预定位置安装就位,实现大吨位、大跨度、大面积的超大型构件超高空整体同步提升的一种施工方法。
该技术已经先后应用于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钢天线桅杆超高空整体提升、北京西客站主站房1800t钢门楼整体提升、北京首都机场四机位库整体提升等一系列重大建设工程,获得了成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分片提升施工方法一般是由于提升设备,场地以及工作平台的限制而因地制宜采取的一种灵活的施工方法。
它是将部分构件在地面拼装后,用千斤顶或其他的提升或顶升设备提升到预定位置安装就位。
然后再以其为施工平台,继续提升其它构件,在高空进行焊接,直至整个结构安装完成。
1.工程简介本工程为江苏创宁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新建的龙吟广场,16层屋顶花园上部的管桁架钢结构工程。
工作面平面尺寸38.6m(6~16轴线)×38.0m(E~Q轴线),屋顶标高54.0m,桁架顶标高103.6m,桁架柱(ZHJ)净高度49.6(54m~103.6m)。
总平面见图1。
施工工作面在高空作业,构件的吊装、安装、焊接,脚手架的搭设等工作都有较大的难度。
ZHJ(16轴与E 轴交会点)距施工现场两部塔吊为最远吊装点。
单台塔吊最大起重量为2吨,无法进行多节分段吊装。
2.施工方案分析由于上述工程的难点与特点,考虑两种安装方案:1)整体提升;2)分片提升,高空焊接。
浅谈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技术摘要:以某大型公共商办综合体项目为案例,通过对施工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详细的阐述了钢筋桁架楼承板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及施工工艺。
着重对比了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与传统木模板施工的优缺点,并将传统木模现浇板施工与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结合起来,解决了现场施工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从而加快了现场的施工进度,保证了施工质量。
对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今后类似的工程施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钢筋桁架楼承板;传统木模板;0 引言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明确: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不断提升构件标准化水平,推动形成完整产业链,推动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
本文以天津国家会展中心工程一期综合配套区项目为对象,从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现场施工特点与难点出发,开展施工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研究工作,结合实际施工过程,总结施工技术措施及施工效果。
1 工程概况1.1 工程地理位置及基本概况国家会展中心工程一期综合配套区项目位于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镇,东至国瑞路,西至会展一期展馆,南至天津大道,北至国展大道。
地上部分包括展览展示、会议、商务、配套服务等功能,地下包括地下车库,设备用房等功能。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325818㎡,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14451㎡,地下建筑面积111367㎡。
1.2 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概况本项目钢筋桁架楼承板使用范围为:A、B两区裙房和1、2、3、4四栋塔楼地上层至屋顶层楼板,钢筋桁架楼承板总面积约148000m²。
本工程钢筋桁架楼承板底膜采用镀锌钢板,钢板材质为Q235,基板厚度为0.5mm。
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按照设计图纸要求,保护层厚15mm。
底模屈服强度不低于260N/mm²。
镀锌层两面总计不小于120g/m²。
2 方案选择与方案优势2.1 结构楼板选择(1)传统模板现浇结构此种做法为常规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成熟;梁底和板底都采用胶合板切割拼接支膜,梁底和板底经计算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1钢网架结构安装施工工艺标准1.1 总则1.1.1适用范围(1)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屋盖与楼层的平板型网架结构安装.安装方法应根据网架受力和构造特点(结构造型、网架刚度、外形特点、支撑形式、支座构造等),在满足质量、安全、进度和经济效益的要求下,结合当地的施工技术条件和设备资源配备等因素,因地制宜、综合确定。
常用的工地安装方法有六种:高空散装法、分条或分块安装法、高空滑移法、整体吊装法、整体提升法和整体顶升法。
见表1。
1.1。
网架安装方法及适用范围表1.1.1下列因素:1) 宜与网架结构使用时的受力状况相接近。
2) 吊点或支点的最大受力不应大于起重设备的负荷能力.3) 各起重设备的负荷宜接近。
(3) 安装方法确定后,施工单位应会同设计单位按安装方法分别对网架的吊点(支点)受力、挠度、杆件内力、风荷载作用下提升或顶升时支承柱的稳定性和风荷载作用下的网架的水平推力等项进行验算,必要时应采取加固措施.1.1.2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3) 《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7—1999;(4) 上海市标准《网架结构技术规程》DB08—52;(5)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6) 《钢网架螺栓球节点》JGJ75。
1;(7) 《钢网架焊接球节点》JGJ75。
2;(8)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的分级》GB11345;(9) 《钢网架焊接球节点焊缝超声波探伤质量分级方法》JG/T3034.1;(10) 《钢网架螺栓球节点用高强度螺栓》GB/T16939。
1.2 术语、符号1.2.1术语(1) 小拼单元:钢网架结构安装工程中,除散件之外的最小安装单元,一般分平面行架和锥体两种类型。
(2) 中拼单元:钢网架结构安装工程中,由散件和小拼单元组成的安装单元,一般分条状和块状两种类型.(3)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高强度螺栓和与之配套的螺母、垫圈的总称。
2012年7月下第41卷第369期施工技术CONSTRUCTION TECHNOLOGY147沈抚新城“生命之环”钢拱架整体提升同步性研究俞嫒妍(上海市机械施工有限公司,上海200072)[摘要]液压整体提升技术在现代建筑施工中应用广泛。
沈抚新城“生命之环”主体结构主要为混凝土基础和三角形变截面钢管桁架组成的环状结构体系,其最后一段钢拱架采用了整体提升的施工方法。
实际提升过程中,由于设备、电气控制等因素,产生了提升不同步的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为:高重心结构本身特点、设备性能差别造成累积误差等。
结合原因提出了应对策略,最终三角形钢拱架顺利提升到位。
[关键词]钢结构;拱架;整体提升;同步性[中图分类号]TU75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498(2012)14-0147-03Synchronization Research on Integrated Lifting of the Steel ArchTruss in the Circle of Life in Shen-Fu New TownYu Aiyan(Shanghai Mechanized Construction Co.,Ltd.,Shanghai200072,China )Abstract :Integrated hydraulic lifting technology was extensively applied.The main structure of the ring-shaped steel structure in Shen -Fu New Town consisted of concrete foundation and steel truss with taped steel tube sections.Integrated lifting technology was adopted for the last part of the steel arch.During the actual lifting ,the lifting process could not be synchronized due to equipment deficiencies ,including e elevated gravity center and the accumulated errors caused by different equipment performance.Measures were proposed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nd the steel truss was lifted successfully.Key words :steel structures ;arch truss ;lifting ;synchronization [收稿日期]2012-04-15[基金项目]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研项目:沈抚新城“生命之环”综合施工技术研究与示范(11JCSF-10)[作者简介]俞媛妍,工程师,E-mail :yay_0202@hotmail.com 1工程概况“生命之环”钢结构(以下简称生命之环)是沈抚新城的标志性建筑,高约150m ,主体结构主要为混凝土基础和三角形变截面钢管桁架组成的环状结构体系。
双向不等高正交钢管桁架分块整体提升双向不等高正交钢管桁架分块整体提升中图分类号:TU323文献标识码: A摘要:近几年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迅猛发展,一大批具有地域特色和创新理念的铁路站房脱颖而出;铁路站房屋面设计多以大跨度钢结构为主。
由我公司承建的厦门西站房屋面采用巨型空间桁架支撑网架结构体系,其中主站房屋面网架部分的下弦,两个方向不在同一标高平面上,这种不等高桁架结构形式在国内首次采用,通过对桁架自身的受力进行研究论证,先后淘汰了高空原位拼装、400T履带吊跨外吊装等方案,最终决定采用计算机液压分块整体提升施工技术。
经科学组织、精心施工,成功的完成了本工程的施工任务,在施工过程中,总结了许多施工经验并形成本工法。
1引言本论文充分考虑双向不等高桁架的受力不均衡性,采用Midas软件进行分析,对整个屋面进行合理分块,按分块单元采取整体提升就位的施工工艺,方案合理科学;提升吊点设置在屋盖两侧的主桁架上,其中主桁架二自身为超长轻薄大跨度钢管桁架(跨度132m,高度23.8m,宽度仅1m),故施工中既要考虑屋盖自身分块单元的稳定性又要充分考虑提升过程对两侧主桁架的受力影响,合理确定分块单元的提升顺序,将屋盖安装对主桁架二的变形控制在其设计允许的范围内;采用较传统的原位拼装及跨外吊装,减少了大量的脚手架支撑及大型机械投入量,降低了材料及设备的投入成本;屋面钢结构吊装、组对、焊接、防腐及测量校正等大量工作均可在组拼胎架上完成,减少了大量的高空作业,有效的提高了屋面钢结构施工的整体质量及工期要求;采用整体提升可避免不等高桁架局部杆件由于受力不均而造成破坏的现象。
2工艺原理2.1由屋面不等高桁架的榀数,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空间刚度单元进行受力分析,并最终确定提升分块单元的划分及合理的吊装次序;2.2在已吊装就位的主桁架上设置吊装设备,做为屋面体系的提升吊点,安装过程中采用支护格构架与主桁架下弦主管加固连接,增加桁架本身的受力支点,确保安装过程中主桁架的侧向稳定;2.4采用计算机液压整体提升技术完成每一个分块单元的同步提升,最终形成完整的屋盖体系。
3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以厦门西站房钢结构屋面为例。
3.1 厦门西站钢屋盖特点厦门西站钢结构屋盖采用巨型空间桁架支撑网架结构体系,充分体现了闽南民居“燕尾脊”的意念,其中站房高架候车室上部钢结构屋面采用双向不等高正交钢管桁架,屋面设计曲线造型高低处落差达16m,南北向跨度为44m及55m,东西向跨度为132m,如图3.1-1~图3.1-3所示。
图5.1-1高架候车室上部钢结构屋面平面布置图图3.1-2 局部模型示意图3.2施工工艺流程图3.2施工工艺流程图3.3操作要点3.3.1施工准备考虑运输问题,在加工厂将所有屋面桁架按竖腹杆(SFG)进行分类做成小段运至施工现场,因种类繁多,为避免二次倒运,杆件进场一定要根据每一榀桁架所需要的杆件配套进场,确保桁架拼装顺利。
杆件出厂合格证及各种标记是否齐全,尤其是多面相贯的节点部位在出厂时要在管口用洋冲做好管口的上下左右标记,能够大大提高现场拼装人员的效率;各杆件的几何尺寸如长度、圆管的管壁厚度及直径,平直度等;核对相贯口剖口尺寸及角度是否正确。
3.3.2小拼单元拼装桁架自身跨度较大(44m及55m),为便于运输及吊装,将每榀桁架分成三个单元在胎架上部进行卧拼,小拼时将三个单元同时放样、同时拼装,分段点部位采用临时点焊固定,拼装流程为:测量定位→胎架制作→竖腹杆定位→上下弦杆及斜腹杆拼装→焊接→脱胎→对胎架进行复核校正→下一榀桁架的拼装1 测量定位:次桁架单元为弧形,拼装前应根据桁架的尺寸,在拼装平台上放出管桁架主管的外形线及接头处各支管位置的投影线;2 胎架的制作:胎架要能够承担桁架自重、拼装桁架荷载及其它施工荷载,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胎架高度应便于全位置焊接,本工程高度设置为800mm。
先将钢管桁架主管吊上胎架,以平台所划出外形线及投影线为基准安放到位,进行弦杆及支管的对接和焊接,每榀胎架设置的同时还要考虑到脱胎及运输的方便可行;3 拼装:利用汽车吊将每一榀竖腹杆吊装至胎架上,并控制好接口位置,用调节钢板及限位板调节其标高和平面位置后进行点焊固定,然后用同样的办法将上下弦杆吊装至胎架上进行测量定位,最后连接斜腹杆。
全部点焊固定后,重新进行复测,满足精度要求后再进行焊接,如图5.3.2-1所示。
斜腹杆安装前要注意上下弦杆隐蔽焊缝要先进行焊接,由于桁架拼装段长度较长,考虑到焊接收缩对桁架长度的影响,因此每一段的长度应控制在比设计长度长3-5mm;图3.3.2-1 小拼单元拼装4 焊接:焊接前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并编制详细的作业指导书。
拼装单元的焊接由中间向两边对称焊接,焊接顺序如图5.3.2-2所示,禁止同一根杆件两端同时焊接;图3.3.2-2焊接顺序图5 脱胎:焊接完成经验收合格后即可将每一片桁架单元进行脱模装车运至现场进行中拼单元的组对,吊离胎架前应对每一个拼装单元对接口部位使用角钢进行临时加固,防止由于运输碰撞及应力收缩造成杆件变形。
桁架脱离胎架后要重新进行测量复核校正,方可进行下一榀桁架的组装。
3.3.3提升分块单元拼装使用Midas软件进行模拟分析并综合考虑各分块单元在提升过程中对已安装就位主桁架的影响,达到安全、科学的提升目的,如图3.3.3-1、图3.3.3-2所示,将屋面一(二)、屋面三(四)各分为5个提升分块单元。
图3.3.3-1 屋面一(二)提升分块单元图3.3.3-2 屋面三(四)提升分块单元1 每一个提升分块单元按由中间向两侧对称拼装,如图3.3.3-3所示:图3.3.3-3 提升分块单元拼装顺序图2 由于桁架两端最大高差达到16米,在顶板上部不便搭设胎架,且高差较大胎架稳定性很难保证。
如图3.3.3-4所示将桁架调整至一定角度,使桁架两端处于同一平面上,能够很好的进行提升分块单元的拼装。
图3.3.3-4 桁架调整角度拼装图3 注意事项1)拼装前要严格检查单元构件的长度、曲线度,发现有不合格及变形的杆件要立即进行整改;2)胎架自身的水平度、垂直度、刚度及稳定性要有保证;3)桁架垂直度的控制,可采用调节揽风绳的方法,在未形成稳定刚度单元前在桁架两侧对称拉设2-4组揽风绳,揽风绳固定处设手拉葫芦,通过手拉葫芦调节揽风绳的长度,从而达到控制桁架垂直度的目的;4)在拼装单元对接部位两侧各1m位置处设置支撑胎架,可有效地保证对接口拼装焊接的精度;5)拼装完毕后,用全站仪及吊线锤的方法检验桁架的起拱度和垂直度。
3.3.4整体提升每个桁架单元采用4点提升,提升上吊点分别设置在已安装就位的ZHJ1、ZHJ2和ZHJ3上。
1 提升能力计算每一个提升分块单元重量约为100吨,四点提升每点吊重为100/4=25吨,使用40吨千斤顶提升,利用系数25/40=62.5%,满足提升功能要求。
2 提升前准备1)ZHJ2防变形措施为减少屋盖各分块单元在提升过程中对超长轻薄ZHJ2侧向稳定性的影响,防止其产生较大的变形,在原ZHJ2提升中设置的9组1.28x1.28m格构式标准节支护格构架不拆除,将其调整为标准节顶部高于桁架下弦水平主管,与桁架下弦主管加固连接,以此来增加桁架本身的受力支点,进而确保了屋面分块单元在安装过程中主桁架的侧向稳定。
如图3.3.4-1所示。
2)其它需检查及注意的事项:①分块单元所有一、二级焊缝已经经过探伤,并验收合格;②分块单元结点补漆工作完成,并通过验收;③主桁架变形已经测量,并在设计及规范的允许偏差范围内;④提升工装已经通过验收,工装附近脚手架操作平台已经搭设完毕;⑤提升单元与所有支架、胎具等的临时固定已经取消;⑥联系杆安装用脚手架已经搭设完毕,安全网已经到位和安全绳已设置好;⑦提前做好天气资料收集,确保提升过程中不下雨,风力不大于5级。
图3.3.4-1 ZHJ2临时支撑加固图3 吊点的选择1)提升点平面布置如图3.3.4-4所示(图中1A-*、1B-*及2A-*、2B-*点);2)提升点上锚及下锚形式如图3.3.4-2、3.3.4-3所示:图3.3.4-2提升上锚点定位形式图3.3.4-3提升下锚点定位形式4根据提升点的布置及提升工装的确定,施工前要对各个提升工况下整个屋盖完成后的受力和变形进行仔细的分析和计算,采用MIDAS程序,输入相关参数(上下锚点构造图),建立计算模型,给定荷载值,准确地计算出各个工况下,屋盖及两侧主桁架的受力状态,从而合理确定按每一个提升分块单元提升次序:即屋面一(二)由中间向两边提升、屋面三(四)由两边向中间提升,按如图3.3.4-4所示从提升段1至提升段10逐个分块单元吊装。
根据计算结果,整个屋面安装过程中结构最大x向位移为0.45mm,最大y向位移为30.8mm,最大z向位移为-28mm且所有结构杆件应力比均不超过0.5。
说明结构杆件在按照上述提升工况下是安全可靠的。
图3.3.4-4各分块单元提升次序图5 整体提升实施阶段1)试提升所有准备工作完成后,认真检查提升系统的工作情况(提升油缸、钢绞线、液压泵站、计算机控制系统等),启动液压泵,使各钢绞线从自由状态下逐步拉紧,适当调高油压,当提升杆基本都受力拉直时,再观察提升工装与钢桁架连接处及钢绞线与千斤顶之间的锚固有无异常情况。
一切正常后,试提升使桁架脱离拼装胎架,提升300-500mm,悬停12小时,如图5.3.4-5所示,对整个提升系统进行充分检验,查看有无异常,方可正式提升。
图3.3.4-5 试提升阶段2)调整桁架角度到达设计角度。
因桁架本身为曲线造型,高度相差约16m,将桁架提升起来后,保持一侧提升停止,缓慢提升另一侧千斤顶,调整桁架高差达到原设计曲段,悬挂钢尺,使用水准仪观测提升高度,使整个桁架处于就位角度,如图3.3.4-6所示。
图3.3.4-6 调整桁架角度至设计角度3)正式提升:保持提升速度在4m/h左右,将桁架两侧四点千斤顶同步整体提升至预定高度,如图3.3.4-7所示,考虑到控制系统下降的风险性较大,提升结束位置要稍低于理论标高值,最后采用全站仪或经纬仪进行精确调整至设计标高。
图3.3.4-7 正式提升3.3.5合拢:提升完成精确定位后,结构体系仍处于不利状态,须抓紧时间施工与主桁架相连接的预留杆件,使得提升段与结构主体间能够可靠连接。
3.3.6卸载1 卸载的前提条件1)所有与两侧主桁架连接的杆件已全部安装并焊接完成,设计要求需进行UT探伤的部位检测合格;2)卸载当天风力要求不大于5级;3)卸载前要用测量仪器对提升单元的稳定性进行监测,确保其在水平和竖直方向没有相对位移反复出现的情况下,可以卸载;4)对参与卸载的施工人员进行详细交底,严格按照方案执行,听从现场总指挥统一协调,确保卸载过程在安全有序的条件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