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儿子作文比赛得了第一,母亲却说她小时候作文
写得还要好。她这样说是为了激励孩子成为作家。 • B.母亲本来喜欢花木,“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
这“别处”指的是为儿子治病和找工作。 • C.母亲以为合欢树第三年的复生“是个好兆头”。
作者写这一点是暗示,母亲因为操心儿子的病以致有 点迷信了。 • D.在质朴的老街坊眼中,生活、健康与工作显然比 文学、比获奖更重要。 • E.“悲伤也成享受”,是说人在独自静静地怀念逝 去的亲人时,即使悲伤,也会有某种温馨的感觉。
合 欢 树
教学目标:
• (从学生自身出发,从文本出发。) 1.知识与技能: 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及象征手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 品味作者质朴自然的语言风格所具有的情感张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 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问题探究
• 1、思考“十岁那年”和“二十岁”的“我”眼 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要结合有关情节回答, 并思考母亲的变化。
• 学习本文朴Leabharlann 自然的语言、以 小见大的手法,描述一件母亲 关爱你的故事。
子欲侍亲而亲不待
•谢谢大家!
作者简介:
•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清华大学附中毕 业后,于1969年插队延安,1972年因病致瘫, 转回北京,1979年开始创作,1983年和1984 年分别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 的星星》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2002 年,史铁生荣获“华语文学传播大奖年度 杰出成就奖”。《我与地坛》、《合欢树》 选入高中课本,并激励了很多人。2010年 12月31日史铁生因脑溢血去世,享年59 岁。
• 3、阅读第8节,体会母亲在合欢树上寄托 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