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术后恶心呕吐专家意见
- 格式:ppt
- 大小:953.50 KB
- 文档页数:32
术后恶心呕吐防治专家共识(2014)王英伟,王国林,田玉科(共同执笔人/负责人),吴新民,吴震(共同执笔人),罗爱伦,俞卫锋,徐建国(共同执笔人/负责人),黄宇光,薛张纲一、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不良影响近些年来虽采取了许多预防措施,在全部住院手术患者中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发生率仍有20%~30%,某些PONV高危患者其发生率高达70%~80%,门诊手术患者约为30%。
PONV主要发生在手术后24~48 h 内,少数患者可持续达3~5天。
PONV导致患者程度不等的不适,严重者可引起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伤口裂开、切口疝形成、误吸和吸入性肺炎,是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和医疗费用增加的重要因素。
二、PONV的危险因素1. 患者因素女性、非吸烟、有PONV史或晕动病史者发生率高。
成人50岁以下患者发病率高,小儿3岁以下发病率较低,术前有焦虑或胃瘫者发生率高。
2. 麻醉因素吸入麻醉药包括氧化亚氮、阿片类药物、硫喷妥钠、依托咪酯、氯胺酮、曲马多等增加PONV发生率。
容量充足可减少PONV发生率。
区域阻滞麻醉较全麻发生率低,丙泊酚TIVA较吸入全麻发生率低。
3. 手术因素手术时间越长,PONV发生率越高,尤其是持续3 h 以上的手术。
某些手术,如腹腔镜手术、胃肠道手术、胆囊切除术、神经外科手术、妇产科手术以及斜视矫形术等,PONV发生率较高。
女性、术后使用阿片类镇痛药、非吸烟、有PONV史或晕动病史是成人PONV的四种主要危险因素,Apfel依此设计了成人PONV的风险度简易评分方法:每个因素为1分,评分为0,1,2,3和4分者,发生PONV的风险性分别为10%,20%,40%,60%,80%。
成人门诊手术出院后恶心呕吐(PONV)的五个主要高危因素是女性、有PONV史、年龄50岁以下、在PACU使用过阿片类药物以及在PACU有呕吐史,评分为0,1,2,3,4和5分者,发生PONV的风险性分别10%,20%,30%,50%,60%和80%。
防治术后恶心呕吐专家意见通用版术后恶心呕吐是一种常见且困扰患者的不良反应。
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手术后的恶心呕吐,专家制定了一套通用的预防和治疗方案。
以下是专家意见的通用版,希望能为广大患者提供帮助。
I. 预防术后恶心呕吐术前的准备工作对于预防术后恶心呕吐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个建议:1. 与医生充分沟通:在手术前,与医生进行详细的交流,告知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过往病史,以便医生可以更好地评估手术风险,并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2. 饮食控制:手术前禁食是常规措施,但患者应避免过度饥饿或饱食。
合理的饮食控制有助于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3. 认真执行禁食时间:术前几个小时内,患者应严格遵守禁食指导,避免因进食或饮水导致手术延迟和恶心呕吐的风险。
II. 术中预防措施专家们还建议在术中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以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法:1. 麻醉药物选择: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以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
有些麻醉药物会增加恶心呕吐的风险,而其他药物则具有反恶心呕吐的特性,应向医生咨询。
2. 控制手术时间:手术时间的延长与术后恶心呕吐的风险增加有关。
因此,医生应尽量控制手术的时间,尽快完成手术,以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
3. 高效床旁管理:在术中,对患者的床旁管理非常重要。
积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对异样症状做出响应,有助于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III. 术后恶心呕吐的治疗如果患者在手术后出现了恶心呕吐的症状,应及时进行治疗。
以下是一些建议:1.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建议一些药物来控制术后恶心呕吐。
常见的药物包括镇吐药、止吐药和抗恶心药,但请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 饮食调理:针对术后恶心呕吐,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如油腻和辛辣食品。
3. 心理支持:术后恶心呕吐可能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积极面对症状,对于恢复是至关重要的。
术后恶心呕吐防治专家共识(2014)王英伟,王国林,田玉科(共同执笔人/负责人),吴新民,吴震(共同执笔人),罗爱伦,俞卫锋,徐建国(共同执笔人/负责人),黄宇光,薛张纲一、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不良影响近些年来虽采取了许多预防措施,在全部住院手术患者中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发生率仍有20%~30%,某些PONV高危患者其发生率高达70%~80%,门诊手术患者约为30%。
PONV主要发生在手术后24~48 h内,少数患者可持续达3~5天。
PONV导致患者程度不等的不适,严重者可引起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伤口裂开、切口疝形成、误吸和吸入性肺炎,是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和医疗费用增加的重要因素。
二、PONV的危险因素1. 患者因素女性、非吸烟、有PONV史或晕动病史者发生率高。
成人50岁以下患者发病率高,小儿3岁以下发病率较低,术前有焦虑或胃瘫者发生率高。
2. 麻醉因素吸入麻醉药包括氧化亚氮、阿片类药物、硫喷妥钠、依托咪酯、氯胺酮、曲马多等增加PONV发生率。
容量充足可减少PONV 发生率。
区域阻滞麻醉较全麻发生率低,丙泊酚TIVA较吸入全麻发生率低。
3. 手术因素手术时间越长,PONV发生率越高,尤其是持续3 h以上的手术。
某些手术,如腹腔镜手术、胃肠道手术、胆囊切除术、神经外科手术、妇产科手术以及斜视矫形术等,PONV发生率较高。
女性、术后使用阿片类镇痛药、非吸烟、有PONV史或晕动病史是成人PONV的四种主要危险因素,Apfel依此设计了成人PONV的风险度简易评分方法:每个因素为1分,评分为0,1,2,3和4分者,发生PONV的风险性分别为10%,20%,40%,60%,80%。
成人门诊手术出院后恶心呕吐(PONV)的五个主要高危因素是女性、有PONV史、年龄50岁以下、在PACU使用过阿片类药物以及在PACU有呕吐史,评分为0,1,2,3,4和5分者,发生PONV的风险性分别10%,20%,30%,50%,60%和80%。
术后恶心呕吐非药物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一、概述术后恶心呕吐(PONV)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非药物管理作为预防和治疗PONV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对术后恶心呕吐非药物管理的最佳证据进行总结,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将重点关注以下方面:非药物管理的预防措施,如术前教育、调整患者体位、使用镇静和麻醉技术等非药物干预措施,如使用生姜、针灸、经皮电神经刺激等以及这些措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1. 简要介绍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定义、发生率和重要性。
术后恶心呕吐(PONV)是患者在接受手术后出现的一种常见并发症。
它指的是在手术后出现的恶心和呕吐症状,可能是由于手术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导致的。
PONV的发生率在不同类型的手术和麻醉方式下存在较大的差异,但通常发生率较高,大约在2030之间。
对于某些高风险患者,如女性、有PONV病史或晕动病史的患者,发生率可能更高。
PONV对患者术后康复产生不利影响,可能导致患者感到不适、焦虑、脱水、电解质失衡以及伤口裂开等并发症。
降低PONV的发生率和提高患者满意度是术后护理的重要目标之一。
非药物管理在PONV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采用一系列非药物干预措施,如调整患者体位、提供心理支持、采用穴位疗法或芳香疗法等,可以有效地减轻PONV的症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这些非药物管理方法的最佳证据总结将为临床医生和护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更好地指导患者康复和提高医疗质量。
2. 强调非药物管理在PONV治疗中的价值和意义。
术后恶心呕吐(PONV)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恢复造成显著影响。
尽管药物治疗在PONV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非药物管理策略也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这些非药物方法不仅提供了避免药物副作用的可能性,而且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个性化的治疗选择。
非药物管理策略如行为疗法、心理干预和物理疗法,已被证明能有效减轻PONV症状。
防治术后恶心呕吐专家意见(精选)术后恶心呕吐是许多手术患者经常遇到的一种不良反应。
针对这一问题,我作为专家,在此提出我的意见和建议。
术后恶心呕吐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过程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减轻术后恶心呕吐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术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
在手术前,医生和患者应该充分沟通,以确认是否有恶心呕吐的高风险因素存在。
一些常见的高风险因素包括女性、青少年、非常激烈的手术以及对全麻药物的过敏。
针对这些高风险患者,医务人员应该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如使用预防性抗恶心药物。
其次,术中的麻醉管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类型,麻醉医生可以选择合适的麻醉技术和药物,以减少麻醉对胃肠道的刺激。
此外,术中保持患者的稳定、舒适,避免剧烈的体位变换和过度应用输液,也有助于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术后管理中,合理的液体和饮食管理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术后患者应该尽快开始进食,但要避免过量和过度刺激的饮食。
在液体管理方面,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和脱水状态,保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也有助于减轻术后恶心呕吐的症状。
药物治疗是术后恶心呕吐的关键措施之一。
常用的抗恶心药物包括5-HT3受体拮抗剂、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和NK1受体拮抗剂。
针对不同的患者和不同的手术类型,医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心理护理在术后恶心呕吐的防治中也有一定的作用。
术后患者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情绪,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医生和护士应该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减轻术后的恐惧和不适感。
总结来说,术后恶心呕吐是一种常见的不良反应,但通过合理的预防措施和积极的治疗手段可以有效地减轻其症状和影响。
在手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各个环节,医护人员应该全面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并通过综合性的管理措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和治疗体验。
最终,我相信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可以得到显著降低,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术后恶⼼呕吐防治专家共识术后恶⼼呕吐防治专家共识(2014)王英伟,王国林,⽥⽟科(共同执笔⼈/负责⼈),吴新民,吴震(共同执笔⼈),罗爱伦,俞卫锋,徐建国(共同执笔⼈/负责⼈),黄宇光,薛张纲⼀、术后恶⼼呕吐得发⽣率及不良影响近些年来虽采取了许多预防措施,在全部住院⼿术患者中术后恶⼼呕吐(PONV)得发⽣率仍有20%~30%,某些PONV⾼危患者其发⽣率⾼达70%~80%,门诊⼿术患者约为30%。
PONV主要发⽣在⼿术后24~48 h内,少数患者可持续达3~5天。
PONV导致患者程度不等得不适,严重者可引起⽔、电解质平衡紊乱、伤⼝裂开、切⼝疝形成、误吸与吸⼊性肺炎,就是患者住院时间延长与医疗费⽤增加得重要因素。
⼆、PONV得危险因素1、患者因素⼥性、⾮吸烟、有PONV史或晕动病史者发⽣率⾼。
成⼈50岁以下患者发病率⾼,⼩⼉3岁以下发病率较低,术前有焦虑或胃瘫者发⽣率⾼。
2、⿇醉因素吸⼊⿇醉药包括氧化亚氮、阿⽚类药物、硫喷妥钠、依托咪酯、氯胺酮、曲马多等增加PONV发⽣率。
容量充⾜可减少PONV 发⽣率。
区域阻滞⿇醉较全⿇发⽣率低,丙泊酚TIVA较吸⼊全⿇发⽣率低。
3、⼿术因素⼿术时间越长,PONV发⽣率越⾼,尤其就是持续3 h 以上得⼿术。
某些⼿术,如腹腔镜⼿术、胃肠道⼿术、胆囊切除术、神经外科⼿术、妇产科⼿术以及斜视矫形术等,PONV发⽣率较⾼。
⼥性、术后使⽤阿⽚类镇痛药、⾮吸烟、有PONV史或晕动病史就是成⼈PONV得四种主要危险因素,Apfel依此设计了成⼈PONV得风险度简易评分⽅法:每个因素为1分,评分为0,1,2,3与4分者,发⽣PONV得风险性分别为10%,20%,40%,60%,80%。
成⼈门诊⼿术出院后恶⼼呕吐(PONV)得五个主要⾼危因素就是⼥性、有PONV史、年龄50岁以下、在PACU使⽤过阿⽚类药物以及在PACU有呕吐史,评分为0,1,2,3,4与5分者,发⽣PONV得风险性分别10%,20%,30%,50%,60%与80%。
术后恶心呕吐防治专家共识(2014)近些年来虽采取了许多预防措施,在全部住院患者中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发生率仍有20%~30%,某些PONV高危患者其发生率达70%~80%,门诊手术患者约为30%。
PONV 主要发生在手术后24~48h内,少数患者可能持续达3~5天。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王英伟王国林田玉科(共同执笔人/负责人)吴新民吴震(共同执笔人)罗爱伦俞伟锋徐建国(共同执笔人/负责人)黄宇光薛张纲3目录一、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不良影响二、PONV的危险因素三、PONV评分四、PONV的发生机制五、抗呕吐药的分类六、防治PONV原则一、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不良影响近些年来虽采取了许多预防措施,在全部住院患者中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发生率仍有20%~30%,某些PONV高危患者其发生率达70%~80%,门诊手术患者约为30%。
PONV主要发生在手术后24~48h内,少数患者可能持续达3~5天。
PONV导致患者程度不等的不适,严重者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伤口裂开、切口疝形成、误吸性肺炎,是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和医疗费用增加的重要因素。
二、PONV的危险因素1、患者因素女性、非吸烟者、有PONV 史或晕动病史发生率高。
成年50岁以下患者发生率高。
小儿 3 岁以下发病率较低,术前有焦虑或有胃瘫者发生率高。
2、麻醉因素吸入麻醉药包括氧化亚氮、阿片类药、硫喷妥钠、依托咪酯、氯胺酮、曲马多等增加PONV发生率。
容量充足可减少PONV发生率。
区域阻滞麻醉较全麻发生率低,丙泊酚TIVA较吸入全麻发生率低。
3、手术因素手术时间长,PONVV 发生率越高,尤其是持续3h以上的手术。
某些手术如腹腔镜手术、胃肠道手术、胆囊切除术、神经外科手术、妇产科手术及视矫形术等,P ONV发生率较高。
女性、术后使用阿片类镇痛药、非吸烟、有PONV史或晕动病史是成人PONV的四种主要的危险因素,Apfel依此设计了成人PONV的风险度简易评分方法:每个因素为1分,评分为0,1,2,3和4分者,发生PONV的分险性分别为10%,20%,40%,60%,80%。
防治术后恶心呕吐专家意见专家意见:防治术后恶心呕吐术后恶心呕吐是指在手术后出现的一种不适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有效防治术后恶心呕吐,专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根据手术类型预防术后恶心呕吐不同类型的手术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和风险是不相同的。
因此,在手术前,医生应该对手术类型进行充分评估,并根据其特点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1. 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无须腹腔开放的特点,但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高。
为了预防其发生,术前应给予充分的麻醉及副交感神经阻滞,手术中尽量减少胃肠的刺激。
2. 四肢手术:四肢手术由于刺激程度较小,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低。
但在手术前仍应评估患者的风险,预防恶心呕吐的方法主要包括术前禁食禁饮、术中给予充分的镇静剂及止吐药物等。
3. 心脏手术:心脏手术涉及到心脏和大血管的操作,对患者的刺激较大,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高。
术后恶心呕吐主要是由于全身麻醉引起的,因此,在手术中应尽量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并且术后需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
二、合理麻醉和止吐药物应用麻醉药物是术后恶心呕吐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在麻醉药物的选择上要尽量避免产生恶心呕吐的药物。
同时,对于高危患者,应该应用止吐药物进行预防。
1. 麻醉药物:一些麻醉药物会直接刺激呕吐中枢,容易引起恶心和呕吐。
因此,在术前评估中应对患者的麻醉药物过敏史以及过去术后恶心呕吐的情况进行详细询问,以便选用更合适的药物。
2. 止吐药物:根据患者的情况,可以在手术中或者术后应用止吐药物。
常用的止吐药物有多潘立酮、异丙嗪等,但需注意的是,这些药物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使用。
三、术后康复护理和心理干预术后康复护理和心理干预是防治术后恶心呕吐的重要环节。
康复护理包括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如适量限制液体和食物摄入,避免负重和剧烈运动等。
而心理干预则通过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改善其心理状态,从而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