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注会长期股权投资与金融资产转化表格版总结
- 格式:docx
- 大小:14.79 KB
- 文档页数:1
/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人的网上家园
注会会计知识点:金融资产与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转换金融资产与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转换:
1.金融资产转换为权益法的核算
投资方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实施共同控制但不构成控制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确定的原持有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改按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计算公式:
改按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确定的原持有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新增投资成本
原持有的股权投资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以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应当转入改按权益法核算的当期损益。
2.权益法转换为金融资产的核算
投资方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等原因丧失了对被投资单位的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处置后的剩余股权应当改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核算,其在丧失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之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原股权投资因采用权益法核算而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应当在终止采用权益法核算时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
金融资产:贷款的初始确认金额 = 本金--费用交易性金融资产(股票/债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股票/债券)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计量公允价值公允价值公允价值变动不影响分录取得时:初始入账金额(交易费用如何处置)不包括交易费用,借“投资收益”包括交易费用股票:“成本”=公允价值+费用债券:“贷:银行存款”(包括费用的实付)包括交易费用(直接体现在成本中),入账价值=公允价值(实付价款)+交易费用,贷:银行存款。
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收到利息计入当期损益,影响利润表计入所有者权益“其他综合收益”,不影响利润表。
注意:首年公变,将公允价值与本年末的摊余成本比较得出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次年公允变动,应将本年公允与(上年公允即账面+/-本年利息调整)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年末计算投资收益还是以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按照摊余成本计量,计算实际利率借:应收利息(账面*账面利息)贷: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差额借/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资产负债表日借:应收股利(股票)/利息(债券)贷:“投资收益”资产负债表日如果是分期付息一次还本的债券投资:借: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息】贷: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2者差额借/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处置时涉及账户借:银行存款(刨除费用的实收)转出/冲掉:“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成对出现最后倒推算出“投资收益”借:银行存款(刨除费用的实收)转出/冲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其他综合收益”】成对出现结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倒推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借:银行存款(刨除费用的实收)转出/冲掉“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按账面余额)差额借/贷“投资收益”结转减值准备处置时的影响金额1.投资收益/损益额实收—初始成本股票:实收—初始成本债券:实收—摊余实收- 摊余/账面投资收益=实际利息收入=应收利息+利息调整摊销额(折价额/溢价额)?2.营业利润实收—账面股票:实收—账面—其他综合收益= 实收—初始成本 = 影响投资收益金额债券:实收—摊余= 影响投资收益金额本年度因投资股票确认的投资收益 = 现金股利 + 【实收—成本】影响营业利润额= 实收—账面价值(=摊余成本)摊余成本和账面价值不一定相等(计算债券的投资收益时用摊余成本*实际利率)1)若仅仅是公允价值的暂时性下跌/上涨则不等:借:其他综合收益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此时在计算摊余成本时,不需要考虑公允价值变动明细科目的金额,此时摊余成本不等于账面价值(为变动后的公允价值)2)若是公允价值的非暂时性下跌/上涨,则相等: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其他综合收益(减值时要转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此时计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摊余成本时需要考虑公允价值变动明细科目金额,此时摊余成本等于账面价值摊余成本=账面价值重分类不可以重分类为其他类别持有至到期投资因意图和能力部分处置,剩余部分重分类为可供:1.处置:账面和实收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2.重分类:剩余比例的账面对应转入“可供”的相关明细科目,按照剩余账面和剩余公允的差额同时作可供的公允价值变动分录,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和“可供——公允价值变动”金融资产减值处理:除交易性金融资产外,资产负债表日对金融资产账面价值检查,有证据表明发生减值的,应当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减值准备。
想要彻底搞定长投?这六种转换记住了(四)【2017至2018最新会计实务】长投转化一共6种情形, 是注会会计两座大山之一。
彻底的理明白,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今天继续来给大家讲讲六种转化里的第四种:成本法转公允价值计量。
四成本法转公允价值计量个别报表:发生跨界。
合并报表:发生跨界。
举个栗子甲公司持有乙公司60%的有表决权股份, 能够对乙公司实施控制, 对该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
2016年4月1日, 甲公司将该项投资中的80%出售给非关联方, 取得价款8 000万元。
相关手续于当日完成。
甲公司无法再对乙公司实施控制, 也不能施加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 将剩余股权投资转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出售时, 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8 000万元, 剩余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为2 000万元。
不考虑相关税费等其他因素影响。
个别报表处理如下:(1)确认有关股权投资的处置损益:借:银行存款 8 000贷:长期股权投资6 400投资收益1 600(2)剩余股权投资转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当日公允价值为2 000万元计量, 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入当期投资收益: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 000贷:长期股权投资 1 600投资收益 400合并报表处理如下:母公司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了对原有子公司控制的,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 对于剩余股权, 应当按照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
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和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 减去按原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的份额与商誉之和的差额, 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
与原有子公司的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 应当在丧失控制权时转入当期损益, 由于被投资方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变动而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除外。
后语点评:会计学作为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每一笔会计业务处理和会计方法的选择都离不开基本理论的指导。
长期股权投资的相互转换以及长期股权投资与金融资产的转换一、上升权益法上升为成本法1、同一控制:个别报表:以持股比例计算的合并日应享有被合并方帐面所有者权益份额作为该项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初始投资成本与其原长投帐面价值加上合并日为取得新股份所支付对价的帐面价值之和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冲减留存收益。
原股权形成的其他综合收益在转换时,个别报表都是不需要进行处理的。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是不确认损益的,如果此时将原来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转入当期损益,此时就会影响损益,所以此时不需要结转其他综合收益2016年1月1日,H公司取得同一控制下的A公司25%的股份,实际支付款项6 000万元,能够对A公司施加重大影响。
相关手续于当日办理完毕。
当日,A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22 000万元。
2016年A公司实现净利润600万元,2016年末A公司因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增值形成“其他综合收益”400万元,无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
2016年1月1日,H公司以定向增发2 000万股普通股的方式购买同一控制下另一企业所持有的A公司40%股权,相关手续于当日完成。
进一步取得投资后,H公司能够对A 公司实施控制。
当日,A公司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3 000万元。
假定H公司和A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相同,均按照10%的比例提取盈余公积。
H 公司和A公司一直同受同一最终控制方控制。
上述交易不属于一揽子交易。
不考虑相关税费等其他因素影响。
H公司有关会计处理如下:①2016年初H公司的会计处理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6 000贷:银行存款 6 000②2016年A公司实现净利润600万元时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50贷:投资收益150③2016年A公司形成其他综合收益时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100贷:其他综合收益100④2016年初合并日长期股权投资的余额应修正14 950万元,即合并日H公司享有A公司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份额14 950万元;⑤H公司定向增发股份时会计处理借:长期股权投资14 950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6 000——损益调整150——其他综合收益100股本 2 000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6 7002、非同一控制:个别报表:保持原投资账面价值。
【笔记考点】2018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辅导笔记:长期股权投资2018年注册会计师考试预计在10月份,考生要决定备考,就要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小编整理了一些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备考生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长期股权投资本章应关注的主要内容有:(1)企业合并方式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2)企业合并以外方式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3)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4)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的转换;(5)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等。
学习本章应注意的问题:(1)各种不同方式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2)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特点;(3)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转换的会计处理的特点(4)长期股权投资与企业合并和合并财务报表内容的结合。
内容投资的分类不是按时间的长短,而是按投资的目的和意图进行分类。
1. 子公司投资: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权益性投资。
2. 合营企业投资:投资企业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的权益性投资3. 联营企业投资: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
4. 投资企业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注意:1. 如买的非上市公司的股份5%,没有上市,没有公允价值,在这种情况下,也是属于长期股权投资的内容。
2. 当持股比例比较低,又不属于上面三种,假如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就不能在长期股权投资里核算。
就在金融资产里核算:如果短期内赚差价的,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如果持有时间长,超过一年或一年以上的,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3. 第1-3种无论被投资单位有没有公允,都是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内容。
初始计量一,企业合并形成的(对子公司投资)企业合并:就是一方通过持有另一方的股份能够对被合并方实施控制,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控股合并,还有吸收合并,新设合并。
第4 章长期股权投资:通常我们认为:20% 以下没有重大影响强调不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对参股企业的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
20% ~50% 之间,存在重大影响对联营企业的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50% 以下(等于50% )≤50% 共同控制对合营企业的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50% 以上达到控制对子公司的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
结合合并财务报表章节进行的归纳:对子公司的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但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将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
之后再编制正式的合并财务报表。
一、取得时,首先根据题意判断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方式,不同方式的初始投资成本确定方法不同企业合并形成(持股比例>50%以上)非企业合并方式取得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合并之前合并方和被合并方在同一集团。
购买方和被购买方不在同一个集团。
(持股比≤50%以下,除子公司以外)付出公允价+费用对联营企业、合营企业、不具有重大影响或共对价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非完全市场行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市场行为,合并对价公允,同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除对子公司投资支付合并对价不公允,以被合并方账面价值为计价值为计量基础。
以外长期股权投资形式量基础。
不产生损益,对方帐价付出公允价+费用11.合并方以 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 1.以 支付现金 取得:(与非同一控制相同)一、 一次交换交易实现 的企业合并,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 初始投资成本=付出公允价 + 费用(评估费、 审计费、 律师费) 初始投资成本=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份额 【注意】: 该直接 相关费用不包括:借:长期股权投资(买价+费用)应收股利(1)为合并 发行债券 或应计入所发行债券及其他债务(1)投资时: 贷:银行存款 (实付) 承担债务支付的手续费、的 初始计量金额 ,不计入投资成 借:长期股权投资(对方帐价× 持比)2. 发行权益性证券 取得:佣金等本;应收股利*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借:长期股权投资 (公允价) 应依次抵减(有顺序) :*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为合并 发行权益性 证券 发生的手续费、 佣金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应收股利 贷:股本(面值)贷:银行存款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 ,不确认处置损益) 等手续费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应付款项支付佣金、手续费: (依次冲减)1.以现金作为合并对价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2)发生的相关费用 ,发生时 费用化 : 借:长期股权投资(付出公允价+费用)* 盈余公积借: 管理费用 应收股利*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银行存款 贷:银行存款贷:银行存款2.合并方以 发行权益性证券 作为合并对价的 2.以非现金资产作为合并对价 在合并日 , (1)以存货 作为合并对价【口决】 : 股本反映面值;借:长期股权投资(对方帐价× 持比)借:长期股权投资实收资本反映份额。
注会长期股权投资总结长期股权投资是指企业通过购买其他企业的股权而取得对被投资企业的控制或者重大影响,以期获得长期投资收益的一种投资方式。
注会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注册会计师对企业进行审计时,对企业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查和评估的工作。
在进行注会长期股权投资审计时,需要对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全面的审计,以确保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首先,注会长期股权投资审计需要对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全面的核查。
核查的内容包括对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持股比例、投资成本、投资收益、投资风险等方面进行审计。
通过对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核查,可以了解企业对其他企业的控制程度以及对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影响程度,为企业的财务报表提供准确的信息。
其次,注会长期股权投资审计需要对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评估进行全面的分析。
评估的内容包括对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风险、收益等方面进行审计。
通过对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评估,可以了解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回报率、投资风险以及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影响程度,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最后,注会长期股权投资审计需要对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真实性和合规性进行全面的检查。
检查的内容包括对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交易流程、交易文件、交易凭证等方面进行审计。
通过对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检查,可以确保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交易过程合法合规,投资行为真实可靠,为企业的合规经营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注会长期股权投资审计是企业重要的财务审计内容之一,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进行注会长期股权投资审计时,需要对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全面的核查、评估和检查,以确保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保障。
长期股权投资表格总结(1)第4章长期股权投资:通常我们认为:成本法和权益法的转换成本法→权益法权益法→成本法增资(追溯调整留存收益、资本公积)增资(追溯调整留存收益、资本公积)(1)原持有长期股权投资原来多投不调,少投调“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贷: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新增长期股权投资新增部分:多投不调,少投调“营业外收入”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贷:银行存款*营业外收入★★(3)追加投资后,公允价值变动相对于原持股比例的部分①以前实现的净损益: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贷: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②追加以后实现的净损益: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贷:投资收益③公允价值(追加后-追加前-以前实现的损益)×原持股比例: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净损益×原持股比例)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差额)减资(追溯调整留存收益,不追溯调整资本公积)(1)应按处置或收回投资的比例结转应终止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借:银行存款等贷: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投资收益(3)对于原取得投资后至转变为权益法核算之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中应享有的份额:①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调整留存收益(对于处置投资当期期初至处置投资日之间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中享有的份额,调整当期损益);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剩下的份额)贷: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②其他原因导致位所有者权益变动中应享有的份额,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同时,应当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因追加投资导致原持有的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投资转变为对子公司的投资,应将权益法追溯调整为成本法,即多次交易达到企业合并。
(1)将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调回:借: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长期股权投资(原来份额)(2)将权益法下其他权益变动调回: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长期股权投资减资(不追溯调整,但要明细转总帐)2.因减少投资等原因导致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应将权益法改为成本法:(1)这种情况下不用进行追溯调整。
金融资产及长期股权投资转换的总结一、引言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转换过程涉及到会计处理、税务规划和投资决策等多个方面。
合理地进行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的转换,对于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本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金融资产的分类金融资产通常分为以下几类: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这类资产主要指企业持有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的的金融资产。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这类资产在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这类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直接影响当期损益。
三、长期股权投资的特点长期股权投资是指企业对其他企业进行的股权投资,通常旨在获取被投资单位的控制权、共同控制权或重大影响。
四、金融资产与长期股权投资的转换金融资产转换为长期股权投资当企业对某项金融资产的持有目的发生变化,由收取现金流量转变为获取控制权或重大影响时,该金融资产可转换为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转换为金融资产当企业出售或减少对被投资单位的持股比例,导致不再具有控制权、共同控制权或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可转换为金融资产。
五、转换的会计处理金融资产转换为长期股权投资在转换时,应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长期股权投资转换为金融资产转换时,应按照转换日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或损失。
六、转换的税务影响金融资产转换为长期股权投资转换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资本利得或损失,需要按照税法规定进行税务处理。
长期股权投资转换为金融资产同样需要考虑资本利得税或损失的税务影响。
七、转换的投资决策分析投资目的分析分析转换前后的投资目的是否发生变化,是否符合企业的战略规划。
风险评估评估转换带来的风险变化,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
收益预测预测转换后的收益变化,包括股利收益、资本增值等。
八、案例分析案例选择选取几个典型的金融资产与长期股权投资转换案例。
【知识点】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和处置★★(一)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长期股权投资的期末计价,应遵循可收回金额与账面价值孰低原则。
投资账面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的,按其差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科目。
上述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企业将所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的股权全部或部分对外出售时,应相应结转与所售股权相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出售所得价款与处置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确认为处置损益。
【提示】(2020年上市公司年报会计监管报告)不恰当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损益。
年报分析发现,个别上市公司年末对外处置联营企业股权,在尚未收到股权转让款、股权尚未完成工商变更登记以及仍拥有向联营企业派出董事的权力之下,上市公司已终止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并确认处置损益。
对该股权投资,上市公司应通过持有待售资产进行核算,并合理分析判断与对外处置股权相关的股东权利的变化情况,在不实际享有相应权利、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确认相关处置损益。
【知识点】成本法、权益法、金融资产之间核算方法的转换★★★(一)金融资产与长期股权投资之间的转换包括以下情形:5%(金融资产)→20%(权益法),20%(权益法)→5%(金融资产);5%(金融资产)→60%(成本法),60%(成本法)→5%(金融资产)。
【快速记忆】上述各类转换(构成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除外)处理的一般规律:无论增资还是减资,原5%的股权(只要一方涉及金融资产),在个别财务报表中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原股权涉及其他综合收益或资本公积,在个别财务报表中需要分别对应转入留存收益或投资收益。
1.金融资产转换为权益法的核算【例如:5%(金融资产)→20%(权益法)】(1)追加投资时第一种情况:交易性金融资产转换为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原5%的股权公允价值+新增投资对价公允价值】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原5%的股权账面价值】投资收益【原5%的股权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或借记】银行存款等【新增投资而应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第二种情况: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转换为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
长期股权投资的相互转换以及长期股权投资与金融资产的转换一、上升(一)权益法上升为成本法(同金融资产上升为成本法)1、同一控制:个别报表:以持股比例计算的合并日应享有被合并方帐面所有者权益份额作为该项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初始投资成本与其原长投帐面价值加上合并日为取得新股份所支付对价的帐面价值之和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冲减留存收益。
原股权形成的其他综合收益在转换时,个别报表都是不需要进行处理的。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是不确认损益的,如果此时将原来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转入当期损益,此时就会影响损益,所以此时不需要结转其他综合收益2012年1月1日,H公司取得同一控制下的A公司25%的股份,实际支付款项6 000万元,能够对A公司施加重大影响。
相关手续于当日办理完毕。
当日,A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22 000万元(假定与公允价值相等)。
2012年A公司实现净利润600万元,2012年末A公司因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增值形成“其他综合收益”400万元,无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
2013年1月1日,H公司以定向增发2 0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为1元,每股公允价值为元)的方式购买同一控制下另一企业所持有的A公司40%股权,相关手续于当日完成。
进一步取得投资后,H公司能够对A公司实施控制。
当日,A公司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3 000万元。
假定H公司和A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相同,均按照10%的比例提取盈余公积。
H公司和A公司一直同受同一最终控制方控制。
上述交易不属于一揽子交易。
不考虑相关税费等其他因素影响。
H公司有关会计处理如下:①2012年初H公司的会计处理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6 000贷:银行存款 6 000②2012年A公司实现净利润600万元时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50贷:投资收益150③2012年A公司形成其他综合收益时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100贷:其他综合收益100④2013年初合并日长期股权投资的余额应修正 14 950万元,即合并日H公司享有A公司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份额14 950万元(23 000×65%);⑤H公司定向增发股份时会计处理借:长期股权投资14 950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6 000——损益调整150——其他综合收益 100股本 2 000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6 7002、非同一控制:个别报表:保持原投资账面价值。
长期股权投资20%以下没有重大影响强调不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对参股企业的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
20%~50%之间,存在重大影响对联营企业的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50%以下(≤50%)共同控制对合营企业的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50%以上达到控制对子公司的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
结合合并财务报表章节进行的归纳:对子公司的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但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将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
之后再编制正式的合并财务报表。
成本法权益法企业合并方式企业合并以外方式同一控制非同一控制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①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②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初始计量初始成本借: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日取得的被合并企业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应收股利(已宣告单位发放的股利或利润)负债(或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初始成本与支付价值的差额,不足冲减的计入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资产借: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日取得的被合并企业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应收股利(或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初始成本与支付价值的差额,不足冲减的计入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股本(证券面值)借: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方在购买日合并成本)应收股利负债营业外支出(差额)贷:资产银行存款(相关费用)股本(公允价值)营业外收入(存货)主营业务收入(结转成本)借:长期股权投资(支付价款和手续费不算应收股利)贷:银行存款借:长期股权投资-某公司贷:股本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借:长期股权投资(合同或协议价)贷:实收资本资本公积-资本溢价相关费用借:管理费用(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及其他相关的管理费用)贷:银行存款借:资本公积贷:银行存款贷记:银行存款借记在长期股权投资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贷:银行存款后续计量范围①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②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即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