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戈壁滩区多煤层煤田三维地震勘探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597.88 KB
- 文档页数:4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及其工程应用摘要随着工程勘探要求的提高,如要查明地层结构的细微变化及地质构造等,采取常规二维地震勘探,在观测手段、信息、数据处理分析技术等方面受到制约。
而高分辨率的三维地震勘探是在一定的面积上,以面的方式采集地下地震波信息。
经数据处理后形成三维数据体( 三维立体空间) 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分析和解释并可以多角度、多方位切片方式显示目的层,使成果分析和解释更加充分、详实。
针对工程地球物理勘探的特点,介绍了三维地震勘探的相关技术,并通过某调水工程防渗线路探测的成功案例,证明该技术方法可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推广应用。
关键字:三维地震勘探;工程应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兴起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与二维地震勘探相比其优点突出,主要表现在: ①在原理上更接近于工程实际; ②具有面积勘探、高密度采集、信息量丰富,大大提高了分辨率; ③野外施工有较大的灵活性,能适应许多复杂的地表条件;④三维图像显示灵活多样。
因此,三维地震勘探在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地下天然矿产资源勘探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在工程地球物理勘探领域的应用才刚刚起步,目前还没有可借鉴的技术和经验。
本文针对工程地球物理勘探的特点,简要介绍三维地震勘探的相关技术及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1 工程三维地震勘探技术[1]三维地震勘探主要由野外地震数据采集、室内资料处理、地质解释 3 个环节组成,三者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
因此,只有精心设计、严谨施工、合理解释才能获得满意的地质效果。
1.1资料收集野外工作实施前应充分收集测区的地形、地质、地球物理参数等,如地层、构造、最大勘探深度、地层倾角、地层岩体波速以及反射波的动力学特征等,并应明确下列基本问题。
①勘探深度。
②要求分辨的最小地层厚度( 垂直分辨率) ,它决定了地震数据中所应保留的最高频率成份 fsmax 或最短信号波长λsmin。
③水平分辨率( 菲涅尔带半径 L) ,它与地震波到达反射界面平均速度、垂直双程旅行时间、反射波主频有关; 高频成分菲涅尔带小、分辨率高,低频成分菲涅尔带大、分辨率低。
煤矿物探方法之三维地震法的应用刘朋 ZS09010046我国煤炭地质勘探行业除了在井下采用坑透、电法、地质雷达、煤层钻探等手段外,还将地震勘探应用于采区工作面的地质勘探当中。
该方法在平原地区的勘探效果尤为理想,而山区由于受地形、浅层地震地质条件限制(如煤层与岩层相比厚度很小,相对埋深又太大,用地面物探方法也不易达到综采要求),出现的问题较多,也曾一度阻碍了地震勘探在煤矿矿井中的应用发展。
不过随着物探技术的发展、成熟以及煤矿生产中越来越多地质问题的解决,煤矿矿井物探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众所周知,煤田地震勘探主要任务便是解决煤系地层的地质构造问题。
根据勘探区的地形和浅层地震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地质任务一般是要求查明主要目的层的起伏形态,深度误差在1%~2%,幅度大于等于5 m的小褶曲。
在控制煤层的起伏形态方面对不同地区准确率可达85%~95%。
而三维地震勘探作为一种面积观测方式,对所得资料能够实现反射点的真正归位,从而获得地下地质构造在三维空间的特征,通过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可以全方位地分析时间剖面上小断层的微小变化及其走向。
国内,尤其是在华东等地震地质条件良好的地区,落差5~10m的断层被准确探测出来的几率可达到90%左右;在平原勘探区浅层地震地质条件好的情况下,3~5m断点的准确率在50%左右,山区及复杂浅层地震地质条件下,大于等于5m断层的准确率在70%~80%,3~5m断层的准确率在20%左右。
而另一方面对于陷落柱的判别,由于勘探分辨率所限及浅层地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目前主要是解决长轴大于等于25m的陷落柱(勘探准确率可达80%)。
所谓陷落柱,其实是属于非构造变动作用下形成的表生构造,其内混杂堆积着破碎岩块,岩块间由泥质紧密地充填。
地震反射波在穿过陷落柱时,由高速层进入低速层发生了时间延迟,从而在地震时间剖面上能推断出陷落柱的几何形态及塌陷深度。
接下来介绍得是采空区。
采空区系指可开采的煤层被采掘以所余的空间区域。
应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解释煤田推覆体逆掩构造曹杰【摘要】在白银市魏家地煤矿,为了查明F1-2断层组走向及其推覆体构造下煤层起伏形态及构造分布情况,进行了三维地震勘探.针对该区复杂的地震地质条件,在资料采集以及处理时均采用了相应的技术措施,获得了品质较高的三维数据体;在资料解释过程中采用常规地震资料解释辅以地震属性解释相结合的手段,解释的推覆体逆掩构造下的地质构造特点比较明显,圈定了断层煤的分布范围.%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strike of Fl-2 fault set and the coal seam undulation morphology as well as the structure distribution under its nappe structure in the Weijiadi coal mine of Baiyin City, the author conducted three-dimensional seismic exploration.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complex seism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study area, the author adopted corresponding technical measures for data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and obtained high-quality three-dimensional data. In the process of data interpretation, the means of adopting seismic data interpretation assisted by seismic attribute interpretation was employed. As a result, the interpreted geological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nappe overthrust structure are fairly obvious, and the distribution range of the fault coal is delineated.【期刊名称】《物探与化探》【年(卷),期】2012(036)0z1【总页数】4页(P137-140)【关键词】三维地震勘探;推覆体;煤田勘探【作者】曹杰【作者单位】山西省煤炭地质物探测绘院,山西晋中030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4三维地震勘探已在煤炭系统广泛应用。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煤矿地质构造中的应用摘要:我国煤田地质情况较为复杂,在开采中存在着断层、陷落柱、隐伏构造和地质异常等地质构造,若能事先查明地质构造和煤层赋存状态,就能为采区的合理布局提供地质基础,进而保证矿山的安全生产。
三维地震探测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矿井,可对小断裂、陷落柱、隐伏构造、异常体等地质结构进行有效探测,并可为采煤方式选择、采区设计、巷道布置及掘进、水害防治等工作提供准确、精细的地质资料。
关键词: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煤矿地质构造;应用1探测方法及技术措施我国在煤层地震勘探中,已经有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对煤层地震勘探工作也将会有更多的要求。
在现场测试中,只有这样才能确定合适的构造参数,才能指导现场生产,因此,该公司依据其所从事的地质工作,制定了一套系统的测试方案,并结合本区表浅地层及中地层及深地层的地震地质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测试工作,并通过测试,优选出适用于本区的最优构造-采集参数;这样才能得到好的3 d地震资料。
1.1煤矿概述某煤矿是一座新建的现代化矿山,年设计产能为130万吨/年。
1.2矿井基本情况1.2.1矿井概况该为华北一座小型煤田,自上至下依次为本溪组、太原组、二叠纪山西组及多个岩系。
不过,石炭纪的大部分煤层都是不完整的,而且可采性也比较低,因此基本上不能作为勘探的目标。
在地质构造上,位于华北板块的东南缘,其周围已被多个主控断层圈闭而成。
其主要构造为向西单斜,岩层倾角20-30°,断裂发育十分完善,主要由零星的中小断裂和大型断裂组成,其整体结构十分复杂。
1.2.2地震地质条件①地表地震条件煤层埋深在400-430米之间,东部的地势比较高,西部的地势比较低,但大部分都看起来很平坦。
南区河面宽约200-320米,大部分河岸上都是村落,地面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高压电网。
相对来说,北二采区、北四采区的开采情况较南边好。
②浅层地震地质条件该矿浅表水层相对比较稳固,水层厚度在3~4米左右,水层以下为粘土层与粉沙层相互交错的层状结构。
三维地震勘探对煤层顶底板岩性精细解释技术研究与应用
韩霞
【期刊名称】《煤》
【年(卷),期】2024(33)2
【摘要】三维地震技术是矿井常用的地震勘探技术,但是在岩性及构造预测精度上还存在问题。
论文构建三维地震勘探精细解释技术方法和模型,结合相干体立体解
释的方法并结合钻孔信息,消除地震的调谐效应对于煤层顶底板预测的影响,提高预
测精度,并在寿阳长榆河煤业南六采区进行了试验验证。
结果发现(9+10)号煤层在
时间剖面上反映为一复合波,反射波能量强、连续性好,整体表现为一西南低、东北
高的单斜构造。
煤层岩性以煤层顶板为细砂岩和砂质泥岩的组合,底板为砂质泥岩、细砂岩砂质泥岩组合,发育稳定。
结合信息融合方法和破碎带发育范围和程度,将破
碎带分成两类,一类易破碎带在相干属性和曲率属性上都有异常相应,与构造和断裂
系统密切相关;二类易破碎带主要是反映裂缝的发育区,并预测其规模,结果发现预测结果与实际一致,显示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总页数】4页(P59-61)
【作者】韩霞
【作者单位】潞安化工集团能源事业部地测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712.6
【相关文献】
1.地质统计学反演在煤层顶、底板岩性解释中的应用
2.利用三维地震勘探资料进行煤层分岔合并区的解释在某煤矿的应用
3.波阻抗反演技术在三维地震勘探煤层解释中的应用
4.三维地震勘探综合解释技术在探测3煤层中的应用
5.关于三维地震勘探在煤层冲刷带解释中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