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第五中学校九年级数学上册《23.1 图形的旋转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232.00 KB
- 文档页数:6
第2课时旋转作图1.理解选择不同的旋转中心、不同的旋转角度,会出现不同的效果.2.掌握根据需要用旋转的知识设计出美丽的图案.自学指导自学教材第61页.完成下列问题.1.回顾思考.(1)各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有何关系呢?(2)各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与旋转角有何关系?(3)两个图形是旋转前后的图形,它们全等吗?2.学生独立完成作图题.如图,△ABC绕B点旋转后,O点是A点的对应点,作出△ABC旋转后的三角形.要作出△ABC旋转后的三角形,应找出三方面的关系:①旋转中心B;②旋转角∠ABO;③C点旋转后的对应点C′.知识探究从上面的作图题中,我们知道,作图应满足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角、对应点,而旋转中心、旋转角固定下来,对应点就自然而然地固定下来.因此,下面就选择不同的旋转中心、不同的旋转角来进行研究.把一个图案以O点为中心进行旋转,选择不同的旋转中心,不同的旋转角,会出现不同的效果图形.1.旋转中心不变,改变旋转角.2.旋转角不变,改变旋转中心.我们可以设计成如下图美丽的图案.因此,从以上的画图中,我们可以得到旋转中心不变、改变旋转角与旋转角不变、改变旋转中心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我们可以经过旋转设计出美丽的图案.活动1 小组讨论例1如图所示,图①沿逆时针方向旋转90°可得到图⑤.图①按顺时针方向至少旋转180度可得图③.例2如图所示,在△ABC中,∠BAC=90°,AB=AC,点P是△ABC内的一点,且AP=3,将△ABP绕点A旋转后与△ACP′重合,求PP′的长.依题意,AP绕点A旋转90°时得AP′=AP=3,则△AP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PP′=. 解题的关键是确定AP与AP′垂直且相等.活动2 跟踪训练如图所示,点C是线段AB上任意一点,分别以AC、BC为边在同侧作等边三角形ACD和等边三角形BCE,连接AE、BD,试找出图中能通过旋转完全重合的一对三角形,并指明旋转中心、旋转角及旋转方向.△ACE旋转后能与△DCB完全重合. 旋转中心是点C,旋转角是60°,旋转方向是顺时针方向.(也可看做△DCB绕点C逆时针旋转60°得到△ACE)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学案当堂训练部分.。
2018-2019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三章旋转23.1 图形的旋转第2课时图形的旋转—作图与设计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三章旋转23.1 图形的旋转第2课时图形的旋转—作图与设计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三章旋转23.1 图形的旋转第2课时图形的旋转—作图与设计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2课时图形的旋转—-作图与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选择不同的旋转中心、不同的旋转角度,会出现不同的效果,掌握根据需要用旋转的知识设计出美丽的图案.【过程与方法】经历对生活中旋转现象的观察、推理和分析过程,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情感态度】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体会生活中的旋转美,培养学生的美感,增强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用旋转的有关知识画图。
【教学难点】根据需要设计美丽图案.※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提问(1)各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有何关系呢?(2)各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与旋转角有何关系?(3)两个图形是旋转前后的图形,它们全等吗?请同学独立完成下面的作图题.如图,△AOB绕O点旋转后,G点是B点的对应点,作出△AOB旋转后的三角形。
分析:要作出△AOB旋转后的三角形,应找出三方面:第一,旋转中心O;第二,旋转角∠BOG;第三,A点旋转后的对应点A′.二、探索新知从上面的作图题中,我们知道,作图应满足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角、对应点,而旋转中心、旋转角固定下来,对应点就自然而然地固定下来.因此,下面就选择不同的旋转中心、不同的旋转角来进行研究.出示课件,展示月牙图案,教师手动鼠标,慢慢出现两片、三片……,形成图案,让学生通过观察,感受图案的形成过程,然后教师出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探究.问题:(1)你能说出上述图案是怎样得到的吗?(2)如果仅给你一片月牙形图案,你能设法得到图中的图案吗?(3)谈谈你对这些图案形成过程的认识?利用课件进一步展示“月牙”的旋转,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旋转效果:(1)改变旋转角;(2)改变旋转中心.三、掌握新知例下面的图形是某设计师设计图案的一部分,请你运用旋转变换的方法,在方格纸中将图形绕点O顺时针依次旋转90°,180°,270°,依次画出旋转后的图形,你会得到一个美丽的图案,涂色部分不要涂错,否则不能出现理想的效果,你来试一试吧!分析:运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相等”等旋转的特征,很容易得到旋转后的图案.答案:四、活动操作把一个三角形进行旋转:(1)选择不同的旋转中心、不同的旋转角,看看旋转效果;(2)改变三角形的形状,看看旋转效果.五、巩固练习请以下列图形为基本图形,利用旋转进行图案设计.(1) (2) (3)六、归纳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觉得利用旋转进行图案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23.1中选取.※教学反思※在现实世界中,广泛存在着物体的旋转,数学生研究图形的旋转,就是从抽象中而来的。
九年级数学“23.1图形的旋转”导学案一、学习目标:掌握旋转的有关概念,经历探索图形旋转特征的过程,体验和感受图形旋转的主要特征,理解图形旋转的基本性质二、教学重点:旋转的有关概念和旋转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探索旋转的基本性质学习方法:观察、操作、交流、归纳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我县大厦楼顶的钟表或家里的钟表,有什么在不停地转动?旋绕什么点呢?•从1点到2点时针转了_____ __度,分针转了___ ____度,秒针转了____ __度.2.一般的,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点O叫做,叫旋转角。
如果图形上的点P经过旋转变为点P′,那么这两个点叫做这个旋转的.3.如右图,如果把钟表的指针看做三角形OAB,它绕O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OEF,在这个旋转过程中,旋转中心是。
旋转角是。
经过旋转,点A、B分别移动到位置。
4.如图可以看到,点A旋转到点,OA旋转到,∠AOB旋转到,此时点B的对应点是点,线段OB的对应线段是。
线段AB的对应线段是。
∠A的对应角是,∠B的对应角是,∠AOB的对应角是,旋转中心是点,旋转的角度是。
5. 图形的旋转由和决定。
6. 结合教材总结旋转的特征:(1)(2)(3)四、走进新课例1: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ΔADE旋转后能与ΔABF重合。
(1)旋转中心是哪点?(2)旋转了多少度?(3)如果连结EF,则ΔAEF是什么三角形?为什么?尝试练习一:1.如图,ΔABC是等边三角形,D是BC上一点,ΔABD经旋转后到达ΔACE的位置(1)旋转中心是哪一点?(2)旋转了多少度?(3)如果M是AB的中点,那么经过上述旋转后,点M转到了什么位置?2.如图,四边形ABCD、四边形EFGH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1)这个图案可以看做是哪个“基本图案”通过旋转得到的?(2)请画出旋转中心和旋转角.(3)指出,经过旋转,点A、B、C、D分别移到什么位置?(注意:图形的旋转由什么决定)例2如图,Rt△ABC中,∠C=90°,∠ABC=60°,△ABC以点C 为中心旋转到△A′B′C的位置,使B在斜边A′B′上,A′C与AB相交于D,试确定∠BDC的度数.(提示:抓住旋转前后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等性质)尝试练习二:1.如图,K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以AK为一边作正方形AKLM,使L、M•在AK的同旁,连接BK和DM,试用旋转的思想说明线段BK与DM的关系.2.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是AD的中点,F是BA延长线上一点,AF=1AB.2(1)可以通过平行移动、翻折、旋转中的哪一种方法,•使△ABE 移到△ADF的位置?(2)指出如图7所示中的线段BE与DF之间的关系.五.成果检测1.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着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________,这个定点称为_____ ___,转动的角为___ _____.2.如图1,△ABC与△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和∠AED都是直角,•点E•在AB上,如果△ABC经旋转后能与△ADE重合,那么旋转中心是点_________;旋转的度数是__________.3.如图2,△ABC为等边三角形,D为△ABC•内一点,•△ABD•经过旋转后到达△ACP的位置,则,(1)旋转中心是___ _;(2)旋转角度是__ ___;(•3)△ADP是_____三角形.(1) (2) (3)4、图形:线段、角、圆、梯形、正方形、菱形中绕一定点转动一定角度(小于360°)能与原图形重合的图形有()A、2个B、3个C、4个D、5个5.在26个英文大写字母中,通过旋转180°后能与原字母重合的有().A.6个 B.7个 C.8个 D.9个6.从5点15分到5点20分,分针旋转的度数为().A.20° B.26° C.30° D.36°7.如图3,在Rt△ABC中,∠ACB=90°,∠A=40°,以直角顶点C 为旋转中心,•将△ABC旋转到△A′B′C的位置,其中A′、B′分别是A、B的对应点,且点B在斜边A′B′上,直角边CA′交AB于D,则旋转角等于().A.70° B.80° C.60° D.50°8. 画出图中ΔADC以D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90°后的三角形。
23.1 图形的旋转第2课时旋转作图及变换学习目标1.理解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理解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理解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掌握以上三个图形的旋转的基本性质的运用.2.通过师生互动、合作交流以及动手操作过程,发现旋转变换所蕴含的美,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图形的旋转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
学习难点运用操作实验几何得出图形的旋转的三条基本性质.教学准备激趣明标 1.什么叫旋转?什么叫旋转中心?什么叫旋转角?2.什么叫旋转的对应点?3.请独立完成下面的题目.如图,O是六个正三角形的公共顶点,正六边形ABCDEF能否看做是某条线段绕O点旋转若干次所形成的图形?(老师点评)分析:能.看做是一条边(如线段AB)绕O点,按照同一方法连续旋转60°、120°、180°、240°、300°形成的.自主学习上面的解题过程中,能否得出什么结论,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A、B、C、D、E、F到O点的距离是否相等?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BOC、∠COD、∠DOE、∠EOF、∠FOA是否相等?3.旋转前、后的图形这里指三角形△OAB、△OBC、△OCD、△ODE、△OE F、△OFA全等吗?老师点评:(1)距离相等,(2)夹角相等,(3)前后图形全等,那么这个是否有一般性?下面请看这个实验.请看我手里拿着的硬纸板,我在硬纸板上挖下一个三角形的洞,•再挖一个点O 作为旋转中心,把挖好的硬纸板放在黑板上,先在黑板上描出这个挖掉的三角形图案(△ABC),然后围绕旋转中心O转动硬纸板,•在黑板上再描出这个挖掉的三角形(△A′B′C′),移去硬纸板.(分组讨论)根据图回答下面问题(一组推荐一人上台说明)1.线段OA与OA′,OB与OB′,OC与OC′有什么关系?2.∠AOA′,∠BOB′,∠COC′有什么关系?3.△ABC与△A′B′C′形状和大小有什么关系?合作展示1.如图,△ABC绕C点旋转后,顶点A的对应点为点D,试确定顶点B•对应点的位置,以及旋转后的三角形.2.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且DE=14,△ABF是△ADE的旋转图形.(1)旋转中心是哪一点?(2)旋转了多少度?(3)AF的长度是多少?(4)如果连结EF,那么△AEF是怎样的三角形?3.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O点,若点E在AC的延长线上,•AG•⊥EB,交EB的延长线于点G,AG的延长线交DB的延长线于点F,则△OAF与△OBE 重合吗?如果重合给予证明,如果不重合请说明理由?当堂测试一、选择题1.△ABC绕着A点旋转后得到△AB′C′,若∠BAC′=130°,∠BAC=80°,•则旋转角等于()A.50° B.210° C.50°或210° D.130°2.在图形旋转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图形上的每一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B.图形上每一点移动的角度相同C.图形上可能存在不动的点D.图形上任意两点的连线与其对应两点的连线长度相等3.如图,下面的四个图案中,既包含图形的旋转,又包含图形的轴对称的是()二、填空题1.在作旋转图形中,各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距离________.2.如图,△ABC和△ADE均是顶角为42°的等腰三角形,BC、DE分别是底边,图中的△ABD绕A旋转42°后得到的图形是________,它们之间的关系是______,•其中BD=_________.3.如图,自正方形ABCD的顶点A引两条射线分别交BC、CD于E、F,•∠EAF=45°,在保持∠EAF=45°的前提下,当点E、F分别在边BC、CD上移动时,BE+•DF•与EF的关系是________.三、综合提高题1.如图,正方形ABCD的中心为O,M为边上任意一点,过OM随意连一条曲线,•将所画的曲线绕O点按同一方向连续旋转3次,每次旋转角度都是90°,这四个部分之间有何关系?2.如图,以△ABC的三顶点为圆心,半径为1,作两两不相交的扇形,•则图中三个扇形面积之和是多少?提升小结。
23.1 图形的旋转第2课时旋转作图及变换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旋转中心或不同的旋转角,设计出不同的美丽的图案.教学目标理解选择不同的旋转中心、不同的旋转角度,会出现不同的效果,掌握根据需要用旋转的知识设计出美丽的图案.复习图形旋转的基本性质,着重强调旋转中心和旋转角然后应用已学的知识作图,设计出美丽的图案.重难点、关键1.重点:用旋转的有关知识画图.2.难点与关键:根据需要设计美丽图案.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学生活动)老师口问,学生口答.(1)各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有何关系呢?(2)各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与旋转角有何关系?(3)两个图形是旋转前后的图形,它们全等吗?2.请同学独立完成下面的作图题.如图,△AOB绕O点旋转后,G点是B点的对应点,作出△AOB旋转后的三角形.(老师点评)分析:要作出△AOB旋转后的三角形,应找出三方面:第一,旋转中心:O;第二,旋转角:∠BOG;第三,A点旋转后的对应点:A′.二、探索新知从上面的作图题中,我们知道,作图应满足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角、对应点,而旋转中心、旋转角固定下来,对应点就自然而然地固定下来.因此,下面就选择不同的旋转中心、不同的旋转角来进行研究.1.旋转中心不变,改变旋转角画出以下图所示的四边形ABCD以O点为中心,旋转角分别为30°、60°的旋转图形.2.旋转角不变,改变旋转中心画出以下图,四边形ABCD分别为O、O为中心,旋转角都为30•°的旋转图形.因此,从以上的画图中,我们可以得到旋转中心不变,改变旋转角与旋转角不变,改变旋转中心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我们可以经过旋转设计出美丽的图案.例1.如下图是菊花一叶和中心与圆圈,现以O•为旋转中心画出分别旋转45°、90°、135°、180°、225°、270°、315°的菊花图案.分析:只要以O为旋转中心、旋转角以上面为变化,•旋转长度为菊花的最长OA,按菊花叶的形状画出即可.解:(1)连结OA(2)以O点为圆心,OA长为半径旋转45°,得A.(3)依此类推画出旋转角分别为90°、135°、180°、225°、270°、315°的A、A、A、A、A、A.(4)按菊花一叶图案画出各菊花一叶.那么所画的图案就是绕O点旋转后的图形.例2.(学生活动)如图,如果上面的菊花一叶,绕下面的点O′为旋转中心,•请同学画出图案,它还是原来的菊花吗?老师点评:显然,画出后的图案不是菊花,而是另外的一种花了.三、巩固练习教材P65 练习.四、应用拓展例3.如图,如何作出该图案绕O点按逆时针旋转90°的图形.分析:该备案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图案,是作出几个复合图形组成的图案,因此,要先画出图中的关键点,这些关键点往往是图案里线的端点、角的顶点、圆的圆心等,然后再根据旋转的特征,作出这些关键点的对应点,最后再按原图案作出旋转后的图案.解:(1)连结OA,过O点沿OA逆时针作∠AOA′=90°,在射线OA′上截取OA′=OA;(2)用同样的方法分别求出B、C、D、E、F、G、H的对应点B′、C′、D′、E′、F′、G′、H′;(3)作出对应线段A′B′、B′C′、C′D′、D′E′、E′F′、F′A′、A•′G′、G′D′、D′H′、H′A′;(4)所作出的图案就是所求的图案.五、归纳小结(学生归纳,老师点评)本节课应掌握:1.选择不同的旋转中心、不同的旋转角,设计出美丽的图案;2.作出几个复合图形组成的图案旋转后的图案,•要先求出图中的关键点──线的端点、角的顶点、圆的圆心等.六、布置作业1.教材P67 综合运用7、8、9.1.如图,五角星也可以看作是一个三角形绕中心点旋转_______次得到的,每次旋转的角度是________.2.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包括平移、_______、轴对称以及它们的组合变换.3.如图,过圆心O和图上一点A连一条曲线,将OA绕O点按同一方向连续旋转三次,每次旋转90°,把圆分成四部分,这四部分面积_________.。
课题23.1图形的旋转(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能够按照要求做出简单的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2、继续利用旋转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学习重点:旋转相关概念以及性质学习难点:利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学习过程:一、课前展示:二、自主学习1.在图形旋转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形上各点的旋转角度相同;B.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形状;C.由旋转得到的图形也一定可以由平移得到;D.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3.通过观察第57页图形的旋转,你能发现图形的旋转哪些基本性质吗?归纳:①旋转前、后的图形______;②对应点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每一对对应点与_________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_______;④图形的旋转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决定。
三、合作交流1.自学教材P57——58例题,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并写出画法,写出理由。
2.如图,△ABC绕C点旋转后,顶点A的对应点为点D,试确定顶点B•对应点的位置,以及旋转后的三角形.四、应用提高1.如果两个图形可通过旋转而相互得到,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对应点连线的中垂线必经过旋转中心.②这两个图形大小、形状不变.③对应线段一定相等且平行.④将一个图形绕旋转中心旋转某个定角后必与另一个图形重合.A.1个 B.2个 C.3个 D.4个2.如图,同学们曾玩过万花筒,它是由三块等宽等长的玻璃片围成的,其中菱形AEFG可以看成是把菱形ABCD以A为中心( ).A.顺时针旋转60°得到 B.顺时针旋转120°得到C.逆时针旋转60°得到 D.逆时针旋转120°得到3.4张扑克牌如图3(1)所示放在桌子上,小敏把其中一张旋转180°后得到如图3(2)所示,那么她所旋转的牌从左起是()A.第一张、第二张 B.第二张、第三张 C.第三张、第四张 D.第四张、第一张图3(1)图3(2)4、已知△ABC的BC边的中点D,①画出△ABC绕点D旋转180°的图形△EBC;②四边形ABEC是怎样的四边形?为什么?五、总结拓展本节课我学会了和,我还有困惑。
点,而旋转中心、旋
转角固定下来,对应点就自然而然地固定下来.因此,下面就选择不同的旋转中心、不同的旋转角来进行研究.
1.旋转中心不变,改变旋转角
画出以下图所示的四边形ABCD以O点为中心,旋转角分别为30°、60°的旋转图形.
2.旋转角不变,改变旋转中心
画出以下图,四边形ABCD分别为O、O 为中心,旋转角都为30•°的旋转图形.2、指导学生分析并解决问题(1)分类思想的渗透:先引导学生对各种情况进行不重不漏的分类。
再对各种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
(2)指导学生小组内研讨,交流解决学案上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会分析问题找出然后进行组间交流,让学生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示小组交流成果。
因此,从以上的画图中,我们可以得到旋转中心不变,改变旋转角与旋转角不变,改变旋转中心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我们可以经过旋转设计出美丽的图案.
例1.如下图是菊花一
叶和中
心与圆
圈,现以
O•为旋
转中心
画出分别旋转45°、90°、135°、180°、225°、270°、315°的菊花图案.
分析:只要以O 为旋转中心、旋转角以上面为变化,•旋转长度为菊花的最长OA,按菊花叶的形状。
图形的旋转教学内容23.1 图形的旋转(2).教学目标1.理解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掌握以上三个图形的旋转的基本性质的运用.2.用操作几何、实验,探究图形的旋转的基本性质.3.理解选择不同的旋转中心、不同的旋转角度,会出现不同的效果,掌握根据需要用旋转的知识设计出美丽的图案.应用已学的知识作图,设计出美丽的图案.教学重点图形的旋转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教学难点运用操作实验几何得出图形的旋转的三条基本性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生活动:老师口问,学生口答.1.什么叫旋转?什么叫旋转中心?什么叫旋转角?2.什么叫旋转的对应点?3.如图,O是六个正三角形的公共顶点,正六边形ABCDEF能否看做是某条线段绕O点旋转若干次所形成的图形?分析:能.看做是一条边(如线段AB)绕O点,按照同一方法连续旋转60°、120°、180°、240°、300°形成的.二、新课教学1.上面的解题过程中,能否得出什么结论,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A、B、C、D、E、F到O点的距离是否相等?(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BOC、∠COD、∠DOE、∠EOF、∠FOA是否相等?(3)旋转前、后的图形这里指三角形△OAB、△OBC、△OCD、△ODE、△OEF、△OFA全等吗?点评:(1)距离相等,(2)夹角相等,(3)前后图形全等,那么这个是否有一般性?下面请看这个实验.2.探究:如图,在硬纸板上,挖一个三角形洞,再另挖一个小洞O作为旋转中心,硬纸板下面放一张白纸.先在纸上描出这个挖掉的三角形图案(△ABC ),然后围绕旋转中心转动硬纸板,再描出这个挖掉的三角形(△A′B′C′ )移开硬纸板.△A'B'C'是由△ABC绕点O旋转得到的.线段OA与OA′有什么关系?∠AOA′与∠BOB′有什么关系?△ABC与△A′B′C′的形状和大小有什么关系?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旋转的性质: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3.实例分析.例如右下图,△ABC绕C点旋转后,顶点A的对应点为点D,试确定顶点B对应点的位置,以及旋转后的三角形.分析:绕C点旋转,A点的对应点是D点,那么旋转角就是∠ACD,根据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即∠BCB′=ACD,又由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即CB =CB′,就可确定B′的位置,如图所示.解:(1)连结CD,(2)以CB为一边作∠BCE,使得∠BCE=∠ACD,(3)在射线CE上截取CB′=CB,则B′即为所求的B的对应点.(4)连结DB′.则△DB′C就是△ABC绕C点旋转后的图形.4.旋转图形.在作图时,旋转中心、旋转角固定下来,对应点就自然而然地固定下来.因此,选择不同的旋转中心、不同的旋转角旋转同一个图案,会出现不同的效果.下面就选择不同的旋转中心、不同的旋转角来进行研究.(1)旋转中心不变,改变旋转角.画出以下图所示的四边形ABCD以O点为中心,旋转角分别为30°、60°的旋转图形.(2)旋转角不变,改变旋转中心.画出以下图,四边形ABCD分别为O1、O2为中心,旋转角都为30°的旋转图形.因此,从以上的画图中,我们可以得到旋转中心不变,改变旋转角与旋转角不变,改变旋转中心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我们可以经过旋转设计出美丽的图案.三、巩固练习1.教材第61页练习1、2.2.教材第62页练习.四、归纳小结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习题23.1 第5、6题.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旋转》第二节中心对称导学案1主编人:主审人:班级:学号:姓名: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两个图形关于某一点或中心对称的本质:就是一个图形绕一点旋转180°而成.2、掌握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的性质,以及利用两种不同方式来作出中心对称的图形.【过程与方法】利用中心对称的特征作出某一图形成中心对称的图形,确定对称中心的位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对日常生活与中心对称有关的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动手操作、画图等过程,发展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的欣赏意识.【重点】中心对称的性质及初步应用.【难点】中心对称与旋转之间的关系.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复习巩固如图,△ABC绕点O旋转,使点A旋转到点D处,画出旋转后的三角形,•并写出简要作法.作法:(1)(2)(3)(4)即:△DEF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如图所示.(二)自主探究1、观察、实验: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图,用透明纸覆盖在图上,描出其中的一部分,用大头针固定在O处旋转180°后,你有什么发现(1)(2)(3)发现: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旋转,如果他们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那么就说这个图形或,这个点叫做,这两个图形中的叫做关于中心的.2、组内交流在图5中,我们通过实验知四边形A B C D和四边形A'B'C'D'关于点O对称(1)你知道它的对称中心、对称点吗(2)连接A A'、B B'、C C'、D D'你有什么发现(3)线段AB、BC、CD、DA的对应线段是什么AB与A'B'的关系是怎样的四边形ABCD 和四边形A'B'C'D'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三)、归纳总结:1、默写中心对称的概念:2、中心对称的性质:1)2)(四)自我尝试:(1)、已知点A和点O,画出点A关于点O的对称点A'(2)、已知如图△ABC和点O,画出与△ABC关于点O的对称图形A'B'C'二、教师点拔1、中心对称与图形旋转的关系轴对称中心对称有一条对称轴---()有一个对称中心---()图形沿对称轴 (翻折180°)后重合图形绕对称中心后重合对称点连线经过 ,且被对称对称点的连线被对称轴中心三、课堂检测1、已知下列命题:①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一定不全等;②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一定全等;③两个全等的图形一定成中心对称,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0B、1C、2D、32、下列图形即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的是()A B C C3、已知,△ABC与△DEF成中心对称,请找出它们的对称中心4、如图,若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CEFG成中心对称,则它们的对称中心是______,点A的对称点是______,E的对称点是______.BD∥______且BD=______.连结A,F的线段经过______,且被C点______,△ABD≌______.4题图5、如图,点A'是A关于点O的对称点,请作出线段AB关于点O对称的线段A'B'四、课外拓展1、如图,在△ABC中,B=90°,C=30°,AB=1 ,将△ABC绕定点A旋转180°,点C落在C'处,求CC'的长为多少2、如图,已知AD是△ABC的中线:1)画出与△ACD关于D点成中心对称的三角形;2)找出与AC相等的线段;3)探索:三角形中AB与AC的和与中线AD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4)若AB=5、AC=3,则线段AD的取值范围为多少。
《23.1 第2课时图形的旋转》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旋转图形的特征并能初步应用.
2.掌握图形旋转的基本作图。
学习重难点
1.图形的旋转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
2.运用性质及基本作图.
1.旋转的有关概念及性质。
2.如何确定旋转中心和旋转角?
3.如何画一个图形绕某一个点旋转后的图形?
1.常见的旋转有哪两种不同的方式?
2.如何作出旋转图形?
1.如图1所示,如果把钟表的指针看成四边形AOBC,它绕着O•点旋转到四边形DOEF 位置,在这个旋转过程中:旋转中心是_______,旋转角是_______,经过旋转点A转动______,点C转动______,点B转到_______,点A与点_____,点C与点_______,•点B与点______是对应点.线段OA与线段______,线段OB与线段_______,线段BC•与线段______,线段OB与线段_____是对应线段,∠A与______,∠B与______,∠C与______,•∠AOB与_______是对应角,四边形OACB与四边形ODEF的形状、大小_______.
2.同学们曾玩过万花筒吧,它是由三块等宽等长的玻璃镜片围成的,如图2是看到的万花筒的一个图案,图中所有三角形均是等边三角形,其中的菱形AEFG 可以看成把菱形ABCD 以A 为中心( )
A .顺时针旋转60°得到的
B .顺时针旋转120°得到的
C .逆时针旋转60°得到的
D .逆时针旋转120°得到的
3.图形之间的变换包括平移、____________、轴对称以及它们的组合变换。
1.观察下面两张图片(如图3,图4),思考旋转的方法有何区别。
图
2
图
1
图4
图3
2.我们怎样利用旋转设计出优美的图形?
3.如何利用旋转思想解决有关问题?
一)基础知识探究
探究点设计旋转的基本方法
问题1:如图5是一片花瓣和中心与圆圈,现以O•为旋转中心画出分别旋转30°,60°, 90°,120°,150°,180°, 210°,240°,270°,300°,330°的一朵花的图案。
分析:只要以O为旋转中心、旋转角以上面为变化,•旋转长度为花瓣的最长OA,按花瓣的形状画出即可.
问题2:如果图5中的花瓣绕点D旋转上面的角度,请同学画出图案,它还是原来的图形吗?
(二)知识综合应用探究 探究点一 旋转的性质
例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旋转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不变
B.经过旋转,图形上的每一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的方向转动了相同的角度
C.图形的翻折是图形旋转的方式之一
D.旋转前后,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规律方法总结:
探究点二 旋转性质的应用
例2:在如图6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ABC 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每个小方格的顶点叫格点). (1)画出△ABC 向下平移4个单位后的△A 1B 1C 1;
(2)画出△AB C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后的△A 2B 2C 2,并求点A 旋转到A 2所经过的路线长.
图6
图2
如图2,点A
规律方法总结:
例3:如图7,点P是等边△ABC内一点,且PA=3,PB=5,PC=4,求∠APC的度数。
(提示:将△AP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至△ADB处,连接DP,得等边△ADP )Array
图7
规律方法总结:
如图8,△A BD 与△ECB 都是等边三角形,且A 、B 、C 在同一直线上,连接AE 、CD.请
问此图中是否存在着旋转图形?如果有,请指出来,并说明其旋转情况。
【省以致善】
图8
A C
B
D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