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必刷好题专题7:离子推断
- 格式:doc
- 大小:360.11 KB
- 文档页数:15
离子共存离子的检验和推断1.(2019·福建漳州质检)常温下,下列各组微粒在水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H+、Na+、SO错误!、CH3COO-B.K+、Na+、NO-,3、SO错误!C.Al3+、NH错误!、Br-、HCO错误!D.Na+、ClO-、Cl-、SO错误!B[H+、CH3COO-不能大量共存,会生成弱电解质CH3COOH,A错误;K+、Na+、NO-,3、SO 错误!之间不发生反应,可以大量共存,B正确;Al3+、HCO错误!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ClO-、SO2-,3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2.在c(Ca2+)=0。
1 mol·L-1的新制漂白粉的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K+、CO2-,3、NO错误!B.Na+、K+、SO错误!、OH-C.K+、Na+、NO错误!、CH3COO-D.H+、NH+,4、NO错误!、SO错误!C[在c(Ca2+)=0。
1 mol·L-1的新制漂白粉的溶液中含有大量的Cl-和ClO-。
Ca2+与CO错误!能够反应生成CaCO3沉淀,不能大量共存,A项错误;ClO-能够将SO错误!氧化,不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K+、Na+、NO错误!、CH3COO-与Ca2+、Cl-和ClO-都不反应,能够大量共存,C项正确;Ca2+与SO错误!能够反应生成硫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项错误。
] 3.(2019·江西红色七校联考)25 ℃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pH=1的无色溶液中:Na+、Cu2+、Cl-、CO错误!B.使酚酞呈红色的溶液中:K+、Na+、NO错误!、Cl-C.0.1 mol·L-1的FeCl2溶液中:H+、Al3+、SO错误!、S2-D.由水电离出的c(H+)=1×10-10mol·L-1的溶液中:Mg2+、NH+,4、SO错误!、HCO 错误!B[A项,pH=1的无色溶液显酸性,Cu2+、CO错误!均不能大量存在,A错误;B项,使酚酞呈红色的溶液显碱性,K+、Na+、NO错误!、Cl-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B正确;C 项,H+、Al3+与S2-均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D项,由水电离出的c(H+)=1×10-10mol·L-1的溶液中水的电离被抑制,如果显酸性,HCO错误!不能大量存在,如果显碱性,Mg2+、NH 错误!、HCO错误!均不能大量存在,D错误。
离子推断是离子反应的重要应用,是对离子反应概念的进一步深化,也是高考的热点题型之一,多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本类题目要求根据离子的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挖掘隐含条件,根据有关实验现象对可能存在的离子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下面对此类试题作一些探讨和分析:一、解题指导1.推断离子的方法(1)分析是否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的一般条件是有难溶、难电离、挥发性物质生成。
如Ca2+与CO32-不能大量共存,因为Ca2++ CO32-= CaCO3↓。
(2)分析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常见的离子间氧化—还原反应有以下几组:2Fe3++S2-=2Fe2++S↓;2Fe3++2I-=2Fe2++I2等。
另外,一些具有还原性离子(如SO32-、S2-)遇强氧化剂(如HClO、酸性KMnO4溶液)也不能共存。
(3)分析是否能发生双水解反应。
常见的双水解反应有下列几组:(4)分析能否发生络合反应,如:Fe3++3SCN-=Fe(SCN)3。
(5)弱酸的酸式根离子既不能与H+大量共存,又不能与OH-大量共存,如:H2PO4-+ OH-= H2O+ HPO42-;H2PO4-+H+= H3PO4。
能生成微溶物质的两种离子也不能大量共存,如Ca2+和SO42-、Ag和SO42-、Ca2+和OH-等。
PO43-与H2PO4-不能大量的共存,因为PO43- + H2PO4-= 2HPO42-;Fe3+因其在水溶液中当PH值为3.7左右即可沉淀为Fe(OH)3,所以,Fe3+与几乎所有的弱酸根离子都不能大量共存如ClO-、AlO2-等。
(6)颜色法:根据离子或离子在反应过程中显示的特殊颜色确定。
①根据溶液颜色推断: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色;②根据焰色反应的颜色推出:Na+(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③根据特征反应现象推断:如往某试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加碱产生红褐色沉淀、加苯酚溶液呈紫色均可推出溶液中含有Fe3+;试液中逐滴加入NaOH至过量,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又溶解说明有Al3+;试液中加入NaOH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灰绿色→红褐色沉淀”现象,说明溶液中存在有Fe2+。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必刷好题专题07:离子推断1.化学小组实验探究SO 2与AgNO 3溶液的反应。
(1)实验一:用如下装置(夹持、加热仪器略)制备SO 2,将足量SO 2通入AgNO 3溶液中,迅速反应,得到无色溶液A 和白色沉淀B 。
①浓H 2SO 4与Cu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试剂a 是____________。
(2)对体系中有关物质性质分析得出:沉淀B 可能为23Ag SO 、Ag 2SO 4或两者混合物。
(资料:Ag 2SO 4微溶于水;Ag 2SO 3难溶于水) 实验二:验证B 的成分①写出Ag 2SO 3溶于氨水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②加入盐酸后沉淀D 大部分溶解,剩余少量沉淀F 。
推断D 中主要是BaSO 3,进而推断B 中含有Ag 2SO 3。
向滤液E 中加入一种试剂,可进一步证实B 中含有Ag 2SO 3。
所用试剂及现象是__________。
(3)根据沉淀F 的存在,推测2-4SO 的产生有两个途径:途径1:实验一中,SO 2在AgNO 3溶液中被氧化生成Ag 2SO 4,随沉淀B 进入D 。
途径2:实验二中,2-3SO 被氧化为2-4SO 进入D 。
实验三:探究2-4SO 的产生途径①向溶液A 中滴入过量盐酸,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中含有________: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Cl 2溶液,未出现白色沉淀,可判断B 中不含Ag 2SO 4。
做出判断的理由:_______。
②实验三的结论:__________。
(4)实验一中SO 2与AgNO 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物质性质分析,SO 2与AgNO 3溶液应该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将实验一所得混合物放置一段时间,SO生成。
有Ag和2-4(6)根据上述实验所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的综合推断【核心透析】离子综合推断题的解题技巧1 解题思路利用离子反应进行物质的推断是推断题中的一种重要题型,它既考查了常见离子的典型性质,又考查了考生的推断能力。
这类试题常将物质拆分为离子,通过实验并根据其现象推断出相关物质。
解答此类试题,易出现一错全错的连锁错误,因此,解答的关键是依据题目表述的现象和离子的性质,初步推出可能的物质,然后逐步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果。
在具体推断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把推断离子的肯定与否定存在结合起来考虑。
(2)推断过程中,前后的结论不应该矛盾。
因此,前面已下结论的离子,在后面的推断过程中可不再重叙。
若在分析中发现前后结论有矛盾,则应找出错误原因。
(3)解题时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肯定性原则。
根据实验现象推出溶液中肯定存在或肯定不存在的离子(记住几种常见的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CrO2-4、Cr2O2-7);②互斥性原则。
当利用题给实验现象判断出一定有某种离子存在时,应立即运用已有的知识,将不能与之共存的离子排除掉,从而判断出一定没有哪种离子。
③电中性原则。
任何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是守恒的,即溶液呈电中性。
这个隐含条件往往不被人注意,从而造成在离子推断中漏选或错选。
如题中各种阳离子一一被排除后,根据电中性的特点,最后剩余的那种阳离子肯定有;反之亦然。
④进出性原则。
在进行离子检验时,往往要加入试剂,这样就会引入新的离子,原溶液中是否存在该种离子就无法判断,如加入过量BaCl2溶液时,过量的离子(Ba2+、Cl-)将影响对原溶液中是否有Ba2+或Cl-的判断产生干扰;还会有一些离子随实验过程中的变化而消失(如原溶液中的AlO-2在过量酸条件下转化为Al3+),可能对后续的检验造成影响。
(4)在作推断结果时,应该考虑三个方面,即肯定存在的离子,肯定不存在的离子,不能判定存在与否的离子。
并且这三个方面的离子应是相互独立的,任何一种离子只能出现一次,不能重复出现。
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备考专题强化__离子推断基础题一、单选题(本题共15小题)1.下列溶液里离子检验的结论正确的是()A. 加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原溶液可能含CO32−B. 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溶解,原溶液一定含有SO42−C. 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原溶液一定含有Cl−D. 加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消失,原溶液中一定含有Ba2+2.某地方政府为了实现对当地水资源及沿途流域环境的综合治理,引导甲、乙两个相邻的工厂在污水处理方面做了横向联合.已知两厂排放的污水经初步处理后,分别只有下列8种离子中的4种(两厂不含相同离子):Ag+、Ba2+、Fe3+、Na+、Cl−、SO42−、NO3−、OH−.两厂单独排放都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如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的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便变成无色澄清的溶液而排放,污染程度会大大降低.关于污染源的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A. SO4−和NO3−可能来自同一工厂B. Cl−和NO3−一定来自不同的工厂C. Ag+和Na+可能来自同一工厂D. Na+和NO3−来自同一工厂3.已知甲、乙、丙是三种可溶性物质。
其中甲是碱,乙、丙是盐,它们分别溶于水后电离产生的所有离子如下表所示。
下列分析结果一定正确的是A. 甲是Ba(OH)2,乙是NaHSO4B. 乙、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HCO3−=H2O+CO2↑C. 甲分别与乙、丙溶液混合后,现象相同D. 可利用焰色反应鉴别乙和丙4.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K+、Al3+、Br−、OH−、CO32−、SO32−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滴加足量氯水,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橙色;向橙色溶液中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检验的离子是()A. Br−B. OH−C. K+D. Al3+5.某强酸性溶液中可能存在NO3−、I−、Cl−、Fe3+中的一种或几种。
离子推断一.选择题1.某溶液中大量存在五种离子:NO-3、SO2-4、Fe3+、H+、X,其物质的量之比为n(NO-3)∶n(SO2-4)∶n(Fe3+)∶n(H+)∶n(X)=2∶3∶1∶3∶1,则X可能为()A.Fe2+B.Mg2+C.Cl-D.Ba2+2.某黑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冷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固体部分溶解②另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浓盐酸并加热,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
该黑色粉末可能为()A.Fe、MnO2B.C、MnO2C.Si、FeO D.Ag2S、CuO3.某溶液X呈无色,且仅可能含有Ba2+、Na+、NH+4、H+、Cl-、I-、SO2-3、SO2-4八种离子中的几种(不考虑水的电离,且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均为0.1 mol·L-1,向该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所得溶液仍为无色。
下列关于溶液X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肯定不含Cl-B.肯定不含H+C.肯定不含NH+4D.肯定含有SO2-34.某澄清、透明的浅黄色溶液中可能含有H+、NH4+、Fe3+、Ba2+、Al3+、HCO3-、I-、SO42-八种离子中的几种,在设计检验方案时,一定不需要检验的离子是A. H+、NH4+、Fe3+B. HCO3-、I-、Ba2+C. SO42-、Al3+、I-D. NH4+、Ba2+、Al3+5.为了确定某物质是否变质,所选试剂(括号内物质)错误的是()A. Na2SO3是否变质(BaCl2)B. FeCl2 是否变质(KSCN)C. KI 是否变质(淀粉溶液)D. 乙醛是否被氧化(pH 试纸)6.在某未知溶液中检验出含有Ba2+、NO3-,且溶液的pH=1。
某学生还需鉴定此溶液中是否大量存在:①Al3+;②NH4+;③Fe2+;④Cl-;⑤AlO2-;⑥SO42-,其实这些离子中有一部分不必再鉴定就能加以否定,你认为不必再鉴定的离子组是( )A.③⑤⑥B.④⑤⑥C.①②⑤D.①③④7.某溶液可能含有Na+、Ba2+、Al3+、Fe3+、Br-、CO32-等离子,取少量往其中滴加氯水,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溶液仍为无色;另取少量逐滴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无现象。
离子共存、离子的检验和推断【知识梳理】一、离子共存1.实质:几种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2.离子间通常进行的四类反应(1)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气体、弱电解质等思考:试总结因发生复分解反应不能共存的离子(2)氧化还原反应:常见氧化性离子:常见还原性离子:(3)双水解反应:常见的因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如下:①Al3+与、、、、AlO2-、SiO32-;②Fe3+与、、AlO2-、SiO32-;③NH4+与AlO2-、SiO32-。
(4)形成配合物:Fe3+与形成、Ag+与NH3·H2O形成而不能大量共存注意:还应注意题干中的限制性条件(详见“知识探究”)A.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3+,无Fe2+B.气体通过无水CuSO4,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C.灼烧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无K+D.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证明原气体是CO2【知识探究】一、离子共存问题中的常见“陷阱”例1 下列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加入铝粉有氢气生成的溶液中:Mg2+、Cu2+、SO42-、K+B.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中:Fe2+、I-、NO3-、Cl-C.常温下,c(H+)=10-13mol·L-1的溶液中:Na+、AlO2-、S2-、SO32-+--28的溶液中:K+、Na+、HCO-、Ca2+有色离子不能大量存在,例如:Cu2+( )、Fe3+( )、Fe2+( )、MnO4-( )、[Fe SCN2]+( )“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只能是氧化性离子和还原性离子不能大量共存,不包括其他类型反应的离子常见的易错点“透明”“透明”也可“有色”“与Al反应放出H2”溶液既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 mol·L-1”溶液既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通入足量的NH3”与NH3·H2O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存在常见题干要求(1)“一定大量共存”(2)“可能大量共存”(3)“不能大量共存”审清关键字二、离子推断例2某钠盐溶液可能含有阴离子NO3-、CO32-、SO32-、SO42-、Cl-、Br-、I-。
化学高三复习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7讲离子共存 离子的检验和推断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理解离子反应,并运用离子反应解决实际问题(大量共存问题,离子检验及推断)。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利用正确的模型理解离子的推断。
1、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2、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3、能鉴别常见离子并进行综合判断。
一、 离子共存1、离子共存的本质和常见的离子反应类型⑴复分解反应:生成难溶、难电离、挥发性物质;⑵氧化还原反应:较强的氧化性和较强的还原性的离子;⑶络合反应:能形成配合物(络合物)的离子;⑷相互促进水解的反应。
2、判断离子能否共存题的四步骤第一步:仔细阅读题干关键点审题①注意“一定大量共存”“可能大量共存”“不能大量共存”“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等关键点。
②注意“透明溶液”意味着无难溶物和微溶物,但并不意味着溶液无色。
若限定溶液无色,则Cu2+(蓝色)、Fe3+(棕黄色)、Fe2+(浅绿色)、CrO42-(黄色)、MnO4-(紫红色)、 Cr2O72-(橙色)、Cr3+(绿色)等有色离子不能大量存在。
“透明溶液”并不代表无色,也可以有色。
第二步:分析限制条件“酸性”或“碱性”等限制性(隐含)条件分析解读无色溶液使甲基橙呈红色或pH=1遇酚酞呈红色或pH=13与Al反应放出H2由水电离出的c(H+)=1×10-13 mol·L-1通入足量的CO2(或NH3)有色离子不能大量存在溶液显酸性,无大量的OH-及弱酸的酸根离子或酸式酸根离子溶液显碱性,无大量的H+及弱碱的阳离子、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强碱性,显酸性时不能含NO3-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溶液显酸性(或碱性)隐含条件分析解读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一定”“可能”还是“不能”大量共存加水稀释,减小某溶液的,Fe3+大量存在[Al(OH)4]_、SiO32-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性离子和还原性离子不能共存,不是复分解反应等其他离子反应类型确定是“可能性”还是“肯定性”说明该溶液显酸性[稀释的是溶质,溶质c(H+)减小,而c(OH-)增大]该溶液显酸性该溶液PH≤3.1溶液显碱性第三步:抓住反应发生条件(1)清楚生成气体、沉淀、弱电解质的复分解反应。
考点七离子推断1.在Na+浓度为1.0 mol·L-1的某澄清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下表中的若干种离子。
现取该溶液100 mL进行如下实验(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能确定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Ⅰ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Ⅰ、Ⅱ、Ⅲ和必要计算,填写下表中阴离子的浓度(能计算出的,填写计算结果,一定不存在的离子填“0”,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填“?”)。
(4)判断K+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其最小浓度,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g+、Mg2+、Ba2+SiO32-+2H+===H2SiO3↓?0.300.50存在,最小浓度为0.6 mol·L-1【解析】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并放出标准状况下0.672 L气体,证明含有CO32-,n(CO32-)= =0.03mol,c(CO32-)= ==0.3mol/L。
由于CO32-与Ag+、Ca2+、Ba2+会发生沉淀反应而不2.某强酸性溶液X中含有Ba2+、Al3+、NH4+、Fe2+、Fe3+、CO32-、SO32-、S、Cl-、N。
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已知气体D在常温常压下呈红棕色)(1)上述离子中,溶液X中除H+外肯定还含有的离子是_,一定不含的离子是__,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检验其中阳离子的方法是________。
(2)沉淀G的化学式为______。
(3)写出生成A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4)写出溶液H中通入过量CO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答案】Al3+、NH4+、Fe2+、SO42—CO32-、SO32-、NO3-、Ba2+Fe3+、Cl—取少量X溶液放在试管中,加入几滴KSCN,溶液不变红色说明无Fe3+Fe(OH)33Fe2++4H++NO3-=3Fe3++NO↑+2H2O[Al(OH)4]- + CO2=Al(OH)3↓ + HCO3-3.某澄清溶液中可能含有Cl-、I-、NO3-、CO32-、SO42-、Fe3+、NH4+、Al3+、K+、Mg2+中的两种或多种,为了检验其中的离子组成,做如下实验。
回夺市安然阳光实验学校与离子反应有关的推断一、定性推断1.(2015·徐州高三二检)向含有SO2-3、SiO2-3、CO2-3、 Br-、Na+的某溶液中缓慢通入Cl2直至过量,下列对该反应过程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整个过程共发生2个氧化还原反应B.所有阴离子的浓度都发生了变化C.溶液的颜色发生了变化D.反应过程中既有气体产生,也有沉淀产生2.(2015·鹰潭高三二模)某无色稀溶液X中,可能含有阴离子CO2-3、SiO2-3、AlO-2、Cl-与阳离子Al3+、Fe3+、Mg2+、NH+4、Na+中的某几种离子。
现取该溶液适量,向其中加入某试剂Y,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试剂Y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Y是盐酸,则Oa段转化为沉淀的离子只有AlO-2B.若Y是盐酸,则溶液中可能含有的阳离子是Al3+C.若Y是NaOH溶液,则bc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 D.若Y是NaOH溶液,则X溶液中只存在四种离子:Al3+、Fe3+、NH+4、Cl-3.已知:3NO-3+8Al+5OH-+2H2O=====△3NH3↑+8AlO-2。
某地区的雾霾中可能含有如下可溶性离子:Na+、NH+4、Mg2+、Al3+、SO2-4、NO-3、HCO-3、Cl-。
某同学收集了该地区的雾霾,经必要的预处理后得试样溶液,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根据以上的实验操作与现象,该同学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试样中肯定存在NH+4、Mg2+、SO2-4和NO-3B.试样中不一定存在Na+、Cl-、HCO-3C.沉淀2中可能含碳酸钡、碳酸镁和氢氧化铝D.该雾霾中可能存在NaNO3、NH4HCO3和MgSO44.(2015·南京高三模拟)某强酸性溶液中可能存在Al3+、Fe2+、NH+4、Ba2+、Cl-、CO2-3、SO2-4、NO-3中的若干种,现取适量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一定有Fe2+、SO2-4、H+、NH+4、Al3+B.原溶液中一定没有Ba2+、CO2-3、NO-3C.步骤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O-2+CO2+3H2O===2Al(OH)3↓+CO2-3D.气体A、B之间肯定不能发生反应5.(2015·咸阳西郊中学四模)某澄清溶液可能含有K+、Al3+、Mg2+、NH+4、Fe2+、Fe3+、Cu2+、SO2-4、CO2-3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部分溶液,逐滴滴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 2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②另取部分溶液,缓慢加入足量的Na 2O 2固体并加热,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同时产生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部分溶解。
离子推断(样品组成的确定)1.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
该白色粉末可能为()A. NaHCO3、Al(OH)3B. AgCl、NaHCO3C. Na2SO3、BaCO3D. Na2CO3、CuSO42.向 1 L含0.01 mol NaAlO2和0.02 mol NaOH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O2,随n(CO2)增大,先后发生三个不同的反应,当0.01 mol<n(CO2)≤0.015 mol 时发生的反应是:2NaAlO2+CO2+3H2O===2Al(OH)3↓+Na2CO3。
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3.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Fe2+,Br-,CO、I-、SO六种离子中的几种。
①在该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后,有气泡产生、溶液呈橙黄色②向呈橙黄色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时无沉淀生成③向淀粉溶液中滴加橙黄色溶液未变蓝色。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推断,在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组是()A. Na+,Br-,COB. Na+、I-、SOC. Fe2+、I-、SOD. Fe2+,Br-,CO4.在同一溶液中,含有NH、I-,Ba2+,Cl-等离子,则该溶液可能的pH和介质是()A. pH=1,稀硝酸为介质B. pH=3,硫酸为介质C. pH=8,次氯酸钠溶液为介质D. pH=12,氨水为介质5.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H、Mg2+,Al3+、Fe3+,CO、SO、NO中的几种。
①若加入锌粒,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②若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产生的沉淀量与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一定不含CO,可能含有SO和NOB.溶液中n(NH)=0.2 molC.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H+、Mg2+、Al3+D. n(H+)∶n(Al3+)∶n(Mg2+)=1∶1∶16.某无色气体,可能含HCl,CO2,NO2、HI、SO2、HBr中的一种或几种。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必刷好题专题07:离子推断1.化学小组实验探究SO 2与AgNO 3溶液的反应。
(1)实验一:用如下装置(夹持、加热仪器略)制备SO 2,将足量SO 2通入AgNO 3溶液中,迅速反应,得到无色溶液A 和白色沉淀B 。
①浓H 2SO 4与Cu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试剂a 是____________。
(2)对体系中有关物质性质分析得出:沉淀B 可能为23Ag SO 、Ag 2SO 4或两者混合物。
(资料:Ag 2SO 4微溶于水;Ag 2SO 3难溶于水) 实验二:验证B 的成分①写出Ag 2SO 3溶于氨水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②加入盐酸后沉淀D 大部分溶解,剩余少量沉淀F 。
推断D 中主要是BaSO 3,进而推断B 中含有Ag 2SO 3。
向滤液E 中加入一种试剂,可进一步证实B 中含有Ag 2SO 3。
所用试剂及现象是__________。
(3)根据沉淀F 的存在,推测2-4SO 的产生有两个途径:途径1:实验一中,SO 2在AgNO 3溶液中被氧化生成Ag 2SO 4,随沉淀B 进入D 。
途径2:实验二中,2-3SO 被氧化为2-4SO 进入D 。
实验三:探究2-4SO 的产生途径①向溶液A 中滴入过量盐酸,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中含有________: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Cl 2溶液,未出现白色沉淀,可判断B 中不含Ag 2SO 4。
做出判断的理由:_______。
②实验三的结论:__________。
(4)实验一中SO 2与AgNO 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物质性质分析,SO2与AgNO3溶液应该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将实验一所得混合物放置一段时SO生成。
间,有Ag和2-4(6)根据上述实验所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Cu+2H2SO4(浓)CuSO4+SO2↑+2H2O浓硫酸或饱和的NaHSO3溶液(2). Ag2SO3+4NH3•H2O=2 Ag(NH3)2++SO32-+4H2O H2O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B中含有Ag2SO3(3). Ag+因为若含有Ag2SO4,加入BaCl2溶液会生成难溶的BaSO4白色沉淀实验一中,SO2在AgNO3溶液中未被氧化生成Ag2SO4;实验二中,SO32-被氧化为SO42-(4). 2Ag++SO2+H2O= Ag2SO3+2H+(6). 二氧化硫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银的速率大于生成银和硫酸根离子的速率,碱性溶液中亚硫酸根离子更易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解析】(1)①铜和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2H 2SO4(浓) CuSO4+SO2↑+2H2O,故答案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②由于烧瓶中的空气没有排出,反应生成的SO2可能会被氧气氧化为SO3,SO3会干扰后续的实验,所以试剂a应为除去杂质SO3的试剂,可以用饱和NaHSO3溶液;故答案为:饱和NaHSO3溶液;(2)①Ag2SO3溶于氨水得到Ag(NH3)2+,离子方程式为:Ag2SO3+4NH3•H2O=2 Ag(NH3)2++SO32-+4H2O,故答案为:Ag2SO3+4NH3•H2O=2 Ag(NH3)2++SO32-+4H2O;②推测沉淀D为BaSO3,加过量稀盐酸溶解得滤液E和少量沉淀F,则E中可能含有溶解的SO2,可加入双氧水溶液,若加入双氧水溶液可以将亚硫酸或亚硫酸根离子氧化为硫酸根离子,从而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则证明B中含有Ag2SO3;故答案为:H2O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B中含有Ag2SO3;(3)①加入过量盐酸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Ag+;B中不含Ag2SO4,因若含有Ag2SO4,加入BaCl2溶液会生成难溶的BaSO4白色沉淀,故答案为:Ag+;因若含有Ag2SO4,加入BaCl2溶液会生成难溶的BaSO4白色沉淀;②实验三的结论:实验一中,SO2在AgNO3溶液中未被氧化生成Ag2SO4;实验二中,SO32-被氧化为SO42-;(4)根据以上分析,二氧化硫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银沉淀,离子方程式为:2Ag++SO2+H2O=Ag2SO3+2H+,故答案为:2Ag++SO2+H2O= Ag2SO3+2H+;(6)综合实验一、实验二和实验三的分析,可以得出该实验的结论为:二氧化硫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银的速率大于生成银和硫酸根离子的速率,碱性溶液中亚硫酸根离子更易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
故答案为:二氧化硫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银的速率大于生成银和硫酸根离子的速率,碱性溶液中亚硫酸根离子更易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
锁定考点基础练习1.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存在Br-、CO32-、SO32-、Fe3+、I-、Mg2+、Na+等例子中的某几种,现取该溶液进行实验,得到如下现象:①向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后,溶液变橙色,且有无色气泡冒出;②向所得橙色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③向所得溶液中继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不变蓝色。
据此可以推断:该溶液肯定不存在的大量离子是A.Fe3+、SO32-、I-B.Mg2+、CO32-、I-C.Fe3+、Mg2+、SO32-D.Na+、Br-、CO32-【答案】C【解析】根据①可知溶液中含有Br-,有无色气泡冒出,说明溶液中含离子CO32−,则一定不含有Mg2+,因与CO32−会反应生成沉淀和气体;根据②可知,溶液中一定不含SO32−;根据③溶液不变蓝色,说明溶液中不含I-;据溶液呈电中性原则,溶液中一定含有Na+,所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为:Fe3+、Mg2+、SO32−,一定含有的离子为:CO32−、Br-、Na+。
故选C。
2.某固体混合物中可能含有K+、Na+、Cl﹣、CO32﹣、SO42﹣等离子,将该固体溶解于蒸馏水,对所得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该混合物一定是K2CO3和NaClB.该混合物可能是Na2CO3和KClC.该混合物可能是Na2SO4和Na2CO3D.该混合物一定是K2SO4和NaCl【答案】B【解析】溶液中加入过量Ba(NO3)2,出现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是BaSO4,也可能是BaCO3,也可能是它们的混合物,但白色沉淀加入过量盐酸,沉淀溶解,因此该白色沉淀为BaCO3,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一定不含有SO42-,滤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沉淀为AgCl,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焰色反应为黄色,溶液中含有Na元素,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a+,原溶液中可能含有K +。
由上述分析可知,一定含Na+、Cl﹣、CO32﹣,不含SO42﹣,则一定不含Na2SO4,不能确定是否含K+,则该混合物可能是K2CO3和NaCl,也可能为Na2CO3和KCl,故选项B正确。
3.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mL,平均分成两份。
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l9.2g(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下同)。
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Fe2(SO4)3B.ab 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Fe3+=2Fe2+C.原混和酸中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 mol/LD.原混和酸中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4 mol/L【答案】D【解析】由图象可知,由于铁过量,oa段发生反应为:Fe+NO3-+4H+=Fe3++NO↑+2H2O,ab段发生反应为:Fe+2Fe3+=3Fe2+,bc段发生反应为:Fe+2H+=Fe2++H2↑。
A.根据上面分析可知:c点是溶质为硫酸亚铁,不是硫酸铁,A错误;B.ab段发生反应为:Fe+2Fe3+=3Fe2+,B错误;C.oa段发生反应为:Fe+NO3-+4H+=Fe3++NO↑+2H2O,硝酸全部起氧化剂作用,则原混合液中n(NO3-)=2n(Fe)=2×=0.4mol,混合酸中HNO3物质的量浓度c(HNO3)==2mol/L,C错误;D.反应消耗22.4g铁的物质的量n(Fe)=22.4g÷56g/mol= 0.4mol,根据Fe元素守恒可知n( FeSO4)=0.4mol再根据S元素守恒,每份含硫酸的物质的量是0.4mol,所以c(H2SO4)=0.4mol÷0.1L= 4mol/L,故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
4.某澄清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H+、NH4+、K+、Mg2+、Cu2+、Br-、AlO2-、Cl-、SO42-、CO32-,现进行如下实验:①用试管取少量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溶液先浑浊后又变澄清,有无色气体放出。
将溶液分为3份。
②在第1份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溶液先浑浊后又变澄清。
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未见明显现象。
③在第2份溶液中加入新制的氯水和CCl4,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显橙红色。
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溶液中一定有K+、Br-、AlO2-、CO32-B.溶液中一定没有NH4+、Mg2+、Cu2+、Cl-C.不能确定溶液中是否有K+、Cl-、SO42-D.往第3份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可确认是否有Cl-【答案】A【解析】A项、由实验现象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K+、Br-、CO32-、AlO2-,故A正确;B项、由实验操作可知,一定不含NH4+、H+、Mg2+、Cu2+,不能确定溶液中是否含Cl-,故B错误;C项、溶液中一定含K+,不能确定是否含Cl-、SO42-,故C错误;D项、由于溶液事先已经加入盐酸,往第3份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无法确认是否有Cl-,故D错误。
5.某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可能是K+、Ba2+、Al3+、Mg2+、AlO2-、CO32-、SiO32-、Cl-中的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原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无沉淀生成;②另取少量原溶液,逐滴加入盐酸, 发生的现象是:开始产生沉淀并逐渐增多,沉淀量基本不变后产生气体,最后沉淀逐渐减少至消失;③在上述②沉淀消失后的溶液中,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可得到沉淀。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Ba2+、Mg2+、Al3+、SiO3-、Cl-B.该溶液中一定含有K+、AlO2-、CO32-、Cl-C.该溶液中是否含有K+需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D.可能含有Cl-【答案】D【解析】①“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无沉淀生成”,故溶液中不含Al3+、Mg2+;②“溶液滴加盐酸,开始产生沉淀并逐渐增多,沉淀量基本不变后产生气体,最后沉淀逐渐减少至消失”,故溶液中含有AlO2-、CO32-,不含SiO32-,由于Ba2+与CO32-不能共存(生成白色沉淀),故溶液中不含Ba2+,而由溶液电荷守恒,必须有阳离子,故溶液中含有K+,无需焰色反应即可确定;③“在上述②沉淀消失后的溶液中,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可得到沉淀”,得到的沉淀为AgCl,而②中加入的是盐酸,故原溶液中可能含有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