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 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20课 珍
- 格式:docx
- 大小:24.03 KB
- 文档页数:6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20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第20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是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通过欣赏和分析兵马俑的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民族自豪感。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图片、简介、创作背景等,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这一国宝级艺术品。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可能接触过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相关知识,但对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等方面的了解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兵马俑的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民族自豪感。
同时,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接受新知识,但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培养学生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实践等环节,引导学生体验艺术创作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培养学生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的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验艺术创作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欣赏、讨论、实践等环节,引导学生体验艺术创作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展示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图片、简介、创作背景等,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
同时,利用纸质兵马俑模型、画纸等材料,让学生亲自动手创作,增强实践体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一国宝级艺术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20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教案课题:第20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领域:欣赏评述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以及唤起学生对祖国珍贵文物的爱护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引导学生感受兵马俑写实的艺术风格。
3、鼓励学生搜集有关资料,自主学习。
教学重点: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刻手法写实,注重细部刻画的艺术风格。
教学准备:师: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相关知识、搜集图片资料和音像资料、制作教学课件、收集陶俑模型等。
生:搜集占有有关秦始皇兵马俑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同学们,音乐总能带给我们无尽的遐想,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音乐,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聆听。
听音乐:(音乐《兵马俑幻想曲》),师:你从音乐中听到了什么?学生谈,看视频,感受情境。
师:说到秦始皇,同学们了解这位历史人物吗?[课件音乐循环]生: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统一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
师:这位一生雄图霸业、叱诧风云的始皇帝,为了显示自己的声威。
希望在他死后仍然拥有千军万马,所以为自己建造了一个庞大的地下军事王国—秦始皇陵兵马俑[板题]二、发展阶段:1、谈话解决:什么是俑以及兵马俑的发现。
师:同学们,你知道是什么俑吗?俑是古代陪葬的偶人,秦陵兵马俑是秦始皇陵随葬的陶兵,陶马。
这个庞大的雕塑群,本来已经随秦始皇尘封于地下,在1974年春天,一个农民打井时,无意中挖出一个陶制武士头[教师出事实物模型]这才最终发现了秦陵兵马俑。
全世界都震惊了,法国总统希拉克在看过兵马俑后说: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
同学们知道这个奇迹在什么地方吗?(西安)好,让我们走进西安,去欣赏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课件:西安—兵马俑]。
2、初步欣赏:(课件秦兵马俑)①初谈感受。
师:你都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能谈谈吗。
生谈自己的感受:大,多,威武,宏大。
小学美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0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兵马俑》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名师授课教案】1教学目标1、鼓励学生搜集有关秦始皇兵马俑的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引导学生感受兵马俑写实的艺术风格,初步了解雕塑艺术的一些特征。
3、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线,为了使学生对兵马俑写实艺术风格理解,通过学生观察图片和模型,并以小组进行讨论交流,设计多种学习方法,在自主和谐的氛围中突破重、难点教学。
4、通过感受古代劳动人民辛苦及外国友人的评价,唤起学生对我们祖国拥有的珍贵文物重视与爱护之心。
5、使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以唤起学生对我们祖国拥有的珍贵文物重视与爱护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学情分析《珍爱国宝——秦始皇兵马俑》一课是集欣赏性、合作性、互动性等特点为一体的美术课。
在这一课主要是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虽然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但是,它毕竟离学生遥远,怎样才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让学生认真欣赏呢?通过鼓励学生搜集有关资料,自主学习。
让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引导学生感受兵马俑写实的艺术风格,唤起学生对祖国珍贵文物的爱护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3重点难点1、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
2、指导学生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刻手法写实,注重细部刻画的艺术风格。
4教学过程4.1一、兴趣开课师:同学们,2015年的9月3日,为了庆祝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咱们国家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阅兵式。
播放录像【09年阅兵式】师:这样的场面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生:威武,雄壮师:这充分展现了我们中国的强盛,是咱们国家的骄傲。
不仅如此,我们的祖先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打造了一支“威武之师、雄壮之师”同学们请看!欣赏图片【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师:大家知道这张图片描述的什么吗?生: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板书:秦始皇陵兵马俑】4.1.1教学活动。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20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第20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通过欣赏和分析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爱国情怀。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的简介、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欣赏方法,以及相关的思考与练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的认识可能较为模糊。
学生在美术课上接触过一些绘画和雕塑作品,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
在学习本课时,学生需要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更加直观地了解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并从中感受到古代艺术的魅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学会欣赏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历史文化素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珍爱国宝、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创作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学会欣赏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2.难点:深入分析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培养学生对古代艺术的鉴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2.引导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秦兵马俑艺术特点的认识和感受。
4.实践法:让学生尝试创作秦兵马俑题材的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2.课件: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的图片、视频等资料3.画材:水彩、彩笔、素描纸等4.参考资料:关于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的历史、艺术和文化研究资料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国宝级艺术品。
人教版美术课教案授课内容:四年级下册第20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授课班级:指导教师:授课教师:学校:第20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教学设计课型:欣赏•评述学习目标:1、让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以唤起学生对我们祖国拥有的珍贵文物重视与爱护之心。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
3、通过学生搜集有关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1、通过对秦始皇兵马俑的了解,初步感受雕塑艺术的魅力。
2、会搜集有关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并能了解它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刻手法写实,注重细部刻画的艺术特色。
教学具准备:教师用具: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相关知识、搜集图片资料和音像资料、制作教学课件。
学生用具:搜集有关秦始皇及秦兵马俑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等。
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师:同学们,你们好!在今天的美术课开始之前,我请大家欣赏一段视频。
二、发展阶段1、师:看了这段视频,现在大家内心是不是很激动?我们当中有没有去过西安亲眼见秦兵马俑的同学?来为我们讲一讲,他去看了兵马俑后,对兵马俑有了哪些了解,没有见过但兵马俑有了解的同学,也可以和大家分享。
学生举手发言:我见到过兵马俑,它们都……同学们真的是见多识广啊,请同学将掌声送给他们。
(播放PPT)大家请看,秦兵马俑每一个个头很高达,平均身高1.80米是目前世界最高大的圆雕陶俑,说到圆雕,大家看一下(PPT)这张是兵马俑的照片,对比一下他和旁边的那张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兵马俑可以从任何角度去欣赏,而旁边那张是在石头上直接雕刻的。
师:观察很到位,兵马俑属于圆雕的一种,它可以从任何角度去欣赏。
而旁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
这么多秦兵马俑,而且每一个外形都有所不同,考古学家将他们都做了一个分类,同学们知道他们都有哪几类?学生:将军俑,军吏俑,立射俑,骑兵俑,跪射俑……师:回答很仔细,为了方便人们研究,我们给他们分成3个种类:(1)位于军队最高层的为将军俑(2)军吏俑率领各个兵种,听从将军俑的指挥(2)有各种兵种的,我们成为士卒俑2、大家看,这个兵马俑叫什么名字啊?学生:……这个兵马俑就是将军俑。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20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教案2一. 教材分析《第20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是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欣赏方法。
教材通过图片、文字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文化价值,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和欣赏能力,但对于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历史文化,提升艺术欣赏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欣赏方法。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欣赏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文化价值,培养爱国情怀。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欣赏方法。
2.引导法:引导学生了解历史文化,培养艺术欣赏能力。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绘画,提高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3.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景象,引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有什么了解?2.呈现(10分钟)讲解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欣赏方法。
重点介绍兵马俑的形象特点、制作工艺和历史文化价值。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动手绘画,尝试创作一幅以秦始皇陵及兵马俑为主题的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展示学生作品,让大家互相欣赏、交流。
教师点评作品,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传承和保护我国的文化遗产?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文化价值,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20课。
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本课以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做为课程内容,本课集欣赏性、合作性、爱国性等特点为一体。
课程内容图文并茂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秦始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
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精湛的雕塑艺术之美。
唤起学生对祖国珍贵文物的重视与爱护之心。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认知水平和审美能力,但是历史知识还欠缺。
需要课前去搜集和了解相关秦始皇及兵马俑的历史资料。
这样才能充分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来。
三、教学目标
1.了解xx及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2.通过观看影像、合作探索让学生了解雕塑艺术的一些特征。
指导学生在欣赏时能积极讨论并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唤起学生对我国古代珍贵艺术品的重视,增强学生保护文物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欣赏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评述一件雕塑作品。
五、课前准备
师:课件、图片、兵马俑模型、视频等资料。
生:课前搜集与xx兵马俑有关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同学们,在学习本课之前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视频,请看大屏幕。
师:在2000多年前有一支威武之师统一了中国,大家知道是谁率领他们统一中国的吗?大家一起大声说出来。
师:那么大家了解这位历史人物吗?
生: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统一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
师:说到他呢其实跟我们河北有很大的渊源。
(师出示介绍秦始皇的图片)师:这位一生雄图霸业、叱诧风云的始皇帝。
为了显示自己的声威。
希望在他死后仍然拥有千军万马,所以为自己建造了一个庞大的地下军事王国—秦始皇陵兵马俑,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板书]
(二)发展阶段:
1、谈话解决:什么是俑以及兵马俑的发现。
师:同学们,你知道是什么俑吗?
生:俑是古代陪葬的偶人。
师:(出示俑的几张图片)秦陵兵马俑是秦始皇陵随葬的陶兵,陶马。
这个庞大的雕塑群,本来已经随秦始皇尘封于地下,在1974年春天,一个农民打井时,无意中挖出一个陶制武士头,这才最终发现了秦陵兵马俑。
全世界都震惊了,法国总统希拉克在看过兵马俑后说: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
同学们知道这个奇迹在什么地方吗?(西安)
好,让我们走进xx,去欣赏举世无
双的xx[视频:xx—兵马俑]。
2、初步欣赏:(视频xx)
①初谈感受。
师:你都看到了什么,
有什么感受能谈谈吗。
生谈自己的感受:大,多,威武,宏大。
师:它的场面怎么样?(大)数量怎么样?(多)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xx“规模宏大,
数量众多”气势磅礴等特点,总结板书:大,多。
②具体体会大和多的特点。
师:到底,兵马俑的规模有多大?
观看视频(xx和兵马俑简介):
这个山一样的坟丘就是秦始皇的陵墓。
兵马俑在它的东侧,有三个俑坑组成。
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相当于50个篮球场那么大呢!其中三号坑最小,却是统领一号坑和二号坑的军事指挥所;二号坑是骑兵,战车和弓箭手组成的混合部队;一号坑最大,是战马和步兵组成的主体部队。
国家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艺术魂宝,在一号坑的原址上建立了一个举世无双的宏大博物馆—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
再给大家看一张照片[课件:教师和兵俑比高的照片]。
师:从这张照片中你看出了什么?
生:xx非常高大…威猛。
师总结:秦兵马俑除了规模宏大之外,每一个个头也很高大,他们平均身高1.80米,是目前世界最高大的圆雕陶俑。
三个俑坑,密密实实的排列着众多高大威猛的兵马俑,多么宏大的工程啊,这么多的兵马俑,是怎样制作出来的,让我们大胆的猜想一下。
(学生猜想。
)
教师总结或补充:古代劳动人民先用黄土制成一个的大体的模样,再一件一件的单独塑造,精雕细刻之后,经高温烧制而成。
这么多陶俑,都是劳动人民用双手一件一件手工雕塑出来的,这太让人感到震惊了,
所以在8000件陶俑中每一件都不完全相同。
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师:辨别下雕塑三种风格(抽象、夸张、写实)引出兵马俑是写实手法(三)细细品味,了解雕塑艺术特征。
师:兵马俑既然很写实肯定有很部位进行了精雕细刻,我们来找一下哪些部位进行了精雕细刻?他们之间又有哪些不同呢?请同学带着这两个问题,从桌上的兵马俑小模型和图片中找找看。
学生交流,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兵俑:头发:发丝清晰可见。
细致入微。
五官:眉目清晰,表情丰富细腻。
衣服:铠甲一块块的,甲丁历历可数,皱褶生动。
马俑:两耳竖立、双眼炯炯有神、喘着粗气的鼻孔、马嘴
象发出嘶鸣一般。
师:这么多的细节说明兵马俑细致、精美、逼真
2.兵俑之间又有哪里不同呢?
学生汇报:发式:有的戴帽?,有的绾起?。
表情:有的严肃?,有的轻松?。
服装与动作:??学生充分汇报。
教师肯定总结:总起来说兵俑之间有三个方面的不同,(观看课件):1、发式:帽子与帽子不同,发髻与发髻。
军队中的军官都带着帽子,一般的士兵,只是挽成圆形的发髻。
发式是区分兵马俑身份的重要标志。
2、表情:那更可谓是千人千面[图片]:他们有的年轻稚嫩、有的老练沉稳、有的开朗机警,有的威严凝重,可谓喜怒哀乐,表情各异。
(教师举例子说一个表情,让学生模仿说出来)说能说出这两位人物在想什么吗?
学生谈。
3、服装和动作:①服装不同,铠甲和布衣,铠甲不同。
②兵俑分类。
师:不同的人物着装自然不同,兵俑大致分为三类[课件]士卒俑(士兵)军吏俑(军中的小官)将军俑(将军)
学生辨认课件中的人物身份,你是怎样看出来的,说明理由。
③体验动作。
兵马俑动作个个神武,想不想来体验一下他们的动作?[教师组织体验:将军俑,手握宝剑,气度不凡,士卒俑军吏(箭在弦上,蓄势待发,第三个左手握剑右手持戈第四个:跪射俑。
单腿跪立,手扶弓箭。
师总结:同学们的模仿惟妙惟肖。
这些兵俑是完全模仿真人真马制作的。
4、插入花絮
不光同学们这么喜欢兵马俑,连外国人也很喜欢兵马俑,瞧我们的俑坑中多了一位洋勇士。
(图片展示介绍2006年德国青年跳进俑坑扮俑)
5.课堂体验
用画笔修复兵马俑。
(有的缺胡子、有的缺铠甲、有的缺发式、兵器)并展示讲解。
唤起学生爱护文物的意识。
(四)拓展阶段
师:我感到同学们已被这非凡的艺术深深吸引了,每当看到这座地下军团时都有一种震撼的感觉。
这不愧是一个宏大而又精美的地下珍宝库,今天对秦陵兵马俑的欣赏只是一个开始,我们只是着重地欣赏了兵俑,还有更多值得我们欣赏的。
[观看课件课本铜车马]:课本中的铜车马是1980年在秦陵西侧出土的,是真车的是用金、银、青铜制造的,显示了精湛的加工技艺。
被誉为青铜之冠,
国之魂宝。
兵马俑值得我们欣赏的内容太多太多了。
对待这份丰厚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怎么对待、怎么做呢?
兵马俑传递给我们的是一种力量之美,一种民族的团结和创造精神,它让我们不由的呼唤:[点击课件:出现“珍爱国宝”字样],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
结束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