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图
- 格式:pdf
- 大小:1.92 MB
- 文档页数:12
福州地区大学城福州一中新校区方案设计说明一、新校区规划设计指导思想与要求(一)新校区规划的指导思想福州第一中学新校区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与大学城总体规划设计指导思想协调,融入大学城;根据21世纪基础教育的新特点,塑造“教育为本”、“以人为本”的多重交往空间。
同时充分考虑福州一中原有的人文环境,尊重历史,体现福州一中特色;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体现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空过渡和形式变化,把新校区建成起点高、前瞻性强、富有时代气息、令人耳目一新的学校,成为我省中学对外交流的窗口。
新校区规划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 继承和弘扬福州一中光荣传统的原则福州一中是一所百年老校,办学成绩卓著,名闻海内外。
福州一中的前身是创建于1817年和1870年的四大书院中的两大书院——“凤池”、“正谊”书院。
1902年,根据清政府谕旨,两书院合并成福建省第一所公立新型学校——“全闽第一大学堂”,迄今为止已有186年的校史,为学校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长期以来福州一中坚持先进的办学理念,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培养二十一世纪创造者”,到新时期的“培养二十一世纪具有优良素质和健全人格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精英”,学生以“心术端正、文行交修、博通时务、讲求实用、植基立本、成德达材”的校训自勉,形成了“勤奋、严谨、竞取、活跃”的优良校风。
2. 以人为本的原则总体规划要以满足教育教学需要为首要任务,以系统论为指导,整体、全面、系统地考虑问题。
充分考虑校园的管理和运作模式,以及各种人员的行为特征,以此为基础进行空间和环境设计。
优化建筑群的合理功能分区及其相互关系,形成整体的建筑群体关系。
注重室内外空间环境的渗透及景观视线效果,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创造满足使用要求的建筑空间环境。
体现自身特色,利用自然景观,同时创造新的人文景观,倡导具有时代气息的校园文化。
用发展的眼学看问题,充分考虑校园规划建设的适应性、灵活性和发展的弹性,力求远期发展和近期建设的平衡,体现规划设计的现实性、经济性和可操作性,形成建设发展的良性循环。
2011年第04期总第154期福 建 建 筑Fujian A rchitecture &Co nst ruc tionN o04·2011V ol ·154基于湿地影响下的闽南高校新校区规划原则初探———以华侨大学厦门校区为例温佳骏 刘塨(华侨大学建筑学院 福建厦门 361021)摘 要:高校校园湿地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如何保护和合理规划,是当前校园规划的热门话题。
本文重点在基于校园湿地影响下,根据城市生态、景观生态学等相关原理,结合华侨大学厦门校区的生态规划构思,提出了有湿地特色的闽南高校新校区规划原则。
关键词:闽南 湿地 新校区 规划 原则中图分类号:T U984.1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6135(2011)04-0001-05Research on programming principles of south Fujian province newly -built campuses based on the wetlandsinfluence :A case study of HuaQiao University CampusW en Jiajun L iu Go ng(Scho ol of A rchitectural ,N atio na l H uaQ iao U niver sity Xiamen 361021)A bstract :Wetlands in campuses are precious g if ts g iven to human being s .T his special kind of w etland has aro used public 's con -cer n about pro tection and project to war ds it .The main point of this the sis is an idea fo r prog ramming w etla nds of univer sities lie in the south Fujian pro vince ,w ith the idea o f Ecolog ical P lanning in H uaQ iao U niver sity campus ,based o n the theo rie s o f U rban E -co log y and Landscape Eco log y .Keywords :South Fujian pro vince Wetlands New ly -built campus P ro ject Principles 作者简介:温佳骏,男,1985年8月出生,专业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福州地区大学城福州一中新校区方案设计说明一、新校区规划设计指导思想与要求(一)新校区规划的指导思想福州第一中学新校区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与大学城总体规划设计指导思想协调,融入大学城;根据21世纪基础教育的新特点,塑造“教育为本”、“以人为本”的多重交往空间。
同时充分考虑福州一中原有的人文环境,尊重历史,体现福州一中特色;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体现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空过渡和形式变化,把新校区建成起点高、前瞻性强、富有时代气息、令人耳目一新的学校,成为我省中学对外交流的窗口。
新校区规划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 继承和弘扬福州一中光荣传统的原则福州一中是一所百年老校,办学成绩卓著,名闻海内外。
福州一中的前身是创建于1817年和1870年的四大书院中的两大书院——“凤池”、“正谊”书院。
1902年,根据清政府谕旨,两书院合并成福建省第一所公立新型学校——“全闽第一大学堂”,迄今为止已有186年的校史,为学校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长期以来福州一中坚持先进的办学理念,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培养二十一世纪创造者”,到新时期的“培养二十一世纪具有优良素质和健全人格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精英”,学生以“心术端正、文行交修、博通时务、讲求实用、植基立本、成德达材”的校训自勉,形成了“勤奋、严谨、竞取、活跃”的优良校风。
2. 以人为本的原则总体规划要以满足教育教学需要为首要任务,以系统论为指导,整体、全面、系统地考虑问题。
充分考虑校园的管理和运作模式,以及各种人员的行为特征,以此为基础进行空间和环境设计。
优化建筑群的合理功能分区及其相互关系,形成整体的建筑群体关系。
注重室内外空间环境的渗透及景观视线效果,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创造满足使用要求的建筑空间环境。
体现自身特色,利用自然景观,同时创造新的人文景观,倡导具有时代气息的校园文化。
用发展的眼学看问题,充分考虑校园规划建设的适应性、灵活性和发展的弹性,力求远期发展和近期建设的平衡,体现规划设计的现实性、经济性和可操作性,形成建设发展的良性循环。
福建高校调研报告所在市福州市泉州市厦门市漳州市三明市龙岩市莆田市南平市宁德市高校数35 18 17 7 3 2 2 2 2 总人数366475 125994 166901 74451 22190 17800 19300 6872 11752 高校合计88 人数合计811735 置信度大于90%注:不含筹备中的高校。
福州市高校分布图红色标记1-福州大学1a-铜盘校区2-福建江夏学院3-福州外语外贸学院4-福建工程学院鳝溪校区 4a-福建工程学院北校区 5-福建医科大学5a-福建医科大学上街校区 6-福建警察学院 7-福建农林大学8-福建师范大学苍山校区 8a-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 9-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蓝色标记1-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2-福建中医药大学旗山校区 2a -福建中医药大学屏山校区3-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 4-闽江学院 5-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6-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7-福州教育学院 8-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9-福建教育学院紫色标记1-福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2-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 3-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4-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5-福建警官职业学院 6-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7-福州海峡职业技术学院 8-福州英华职业学院 9-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橙色标记1-福建广播电视大学福州分校 2-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 3-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4-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5-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 6-福州职业技术学院7-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 8-福建艺术职业学院 9-福建师范大学福清校区福州市高校统计表A-华侨大学 B-泉州师范学院 C-仰恩大学D-闽南理工学院 E-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 F-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G-黎明职业大学 H-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I-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J-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K-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L-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M-泉州轻工职业学院 N-泉州信息学院 O-华光摄影艺术学院P-泉州泰山航海职业学院 Q-泉州理工职业学院 R-泉州纺织服装学院厦门市高校分布图A-厦门大学 A1-厦门大学翔安校区 B-集美大学 C-厦门理工学院 C1厦门理工学院思明校区D-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E-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 F-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G-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 H-厦门城市职业学院 I-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J-厦门华夏职业学院 K-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 L-厦门安防科技职业学院M-厦门演艺职业学院 N-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 O-厦门南洋职业学院P-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Q-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厦门市高校统计表A-闽南师范大学 B-厦门大学嘉庚学院C-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D-漳州城市职业学院E-漳州理工职业学院 F-漳州卫生职业学院 G-漳州科技职业学院漳州市高校统计表序号院校名称地理位置人数备注1 闽南师范大学芗城区县前直街-市区20000 人数依据百度百科2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漳州开发区-郊区17240 人数依据历年招生计划3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漳州市西洋坪路号-近市区16000 人数依据招生章程4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漳州市西洋坪路-近市区6400 人数依据历年招生计划5 漳州理工职业学院漳州市龙文区-市区4250 人数依据历年招生计划6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芗城区西洋坪路-近市区6364 人数依据历年招生计划7 漳州科技职业学院漳浦县盘陀镇天峨山郊区4197 人数依据历年招生计划人数合计74451置信度大于90%A-三明学院 B-三明职业技术学院 C-福建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三明市高校统计表序号院校名称地理位置人数备注1 三明学院三明市荆东路-郊区12190 人数依据百度百科2 三明职业技术学院梅列区高岩路-郊区5000 人数依据2013年招生章程3 福建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永安市东门路-永安市区5000 人数依据2013年招生章程人数合计22190置信度大于90%莆田市高校分布图A-莆田学院 B-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莆田市高校统计表序号院校名称地理位置人数备注1 莆田学院城厢区学园中街1133号-市区13000 人数依据2013年招生章程2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枫亭镇白蛇过路-郊区6300 人数依据2013年招生章程人数合计19300置信度大于90%A-闽西职业技术学院 B-龙岩学院龙岩市高校统计表序号院校名称地理位置人数备注1 龙岩学院新罗区东肖北路1号-近郊10800 人数依据2013年招生章程2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新罗区曹溪闽大路八号-市区7000 人数依据2013年招生章程人数合计17800置信度大于90%A-武夷山职业学院 B-闽北职业技术学院南平市高校统计表序号院校名称地理位置人数备注1 武夷山职业学院武夷山市-郊区3478 人数依据2013年招生章程2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南新区职教园区海瑞路-郊区3394 人数依据2013年招生章程人数合计6872置信度大于90%A-宁德师范学院 B-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宁德市高校统计表序号院校名称地理位置人数备注1 宁德师范学院蕉城南路-市区8038 人数依据2013年招生章程2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福安福泰路232号-郊区3714 人数依据2013年招生章程人数合计11752置信度大于90%筹划中的高校平潭大学平潭大学地处福建平潭平洋组团内,占地面积5000亩,建筑面积160万平方米,配套资金38亿元,一期建设3个学院,海峡理工学院,海峡学院,健康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校主(西)大门设计及与三环路衔接主要路网规划设计任务书一、基本情况福建农林大学地处福州市南台岛北端,东衔闽江,南临妙峰山,西接乌龙江,北依淮安山,呈两江夹岸地形。
校园总用地面积2285亩,师生员工达4万多人。
学校现有连接南江滨大道的东大门,以及通往316国道的南门,本项目为校园总平规划中衔接福州三环路的主(西)大门。
二、编制依据及技术规范1、设计任务书2、国家现行规划设计规范、标准3、福建农林大学校园总平规划4、福建农林大学校园道路图5、《福建农林大学“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6、福建省、福州市城市规划有关管理文件及指标7、三环路有关图纸文件三、规划和设计要求校主(西)大门座落在校园南北中轴线的西端,向西衔接福州三环路,东接校园同安路和中华名特优植物园,北临校园金山路主干道,南接校园将乐路,大门建筑(或广场)及与三环路衔接的路网将形成学校未来最重要的标志性入口区域。
(一)设计指导思想:充分彰显福建农林大学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以景观、生态为先导,实现大门建筑与周边景观的水乳交融,凸显农林院校特色。
设计总原则:开放包容、简约大气、淳厚质朴,自然和谐。
(二)校大门的设计:应规划布局合理,在满足开放办学要求,方便对外交流,便于疏导的同时,兼具方便灵活管理的特点。
应保证大门建筑与三环路的合理间距,妥善处理三环路与校主(西)大门用地之间近4米的高差所带来的视觉压力。
考虑到校主(西)大门在校园格局中的重要位置,以及学校人流量大、车辆通行频繁的特点,设计中考虑在该区域设置安全缓冲区并与校主(西)大门之间形成广场,做到相关衔接道路一并融入广场,并成为广场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路网规划:参照校园总平规划和已有的道路系统,充分考虑校主(西)大门在校园路网构架中交通枢纽的作用,着重实现与福州三环路的有效和有序衔接,同时兼顾与校园路网的合理衔接。
路网规划力求便捷流畅、安全,妥善处理人与车的关系,做到人车分流、各行其道。
新校区建设规划一、建设规模福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高级医药卫生人才为目标,坚持服务福建,面向基层、面向农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从我省医学教育现状看,医学高等院校只有两所(福建医科大学和福建中医学院),年培养本专科生不足1500人,全省还没有一所独立建制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福建卫生学校和福州卫生学校合并组建福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改善我省医学高等教育结构现状的有效途径之一。
1.学生规模根据福建卫生学校和福州卫生学校现有办学规模和办学实力,结合福建省对高等医药卫生人才的需求,确定福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以20RR年全日制在校生3000人规模建设,并根据我省卫生事业的需要而逐步发展。
2.教职工规模学校师资力量配备按师生比1:18考虑,专任教师和教职员工比例取2:1,确定教职工总人数为250人(20RR年指标)。
3.建设规模参照《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计算福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建设用地和主要建筑面积。
根据福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建设规模、专业设置等要求并考虑学校今后的发展需要,校区总建设用地按535亩规模控制,主要建筑面积合计111000平方米。
主要建、构筑物包括教学公共建筑、学生宿舍、餐厅、教工宿舍、体育设施、校内市政配套设施等。
各类建筑物面积和数量见下表:主要建筑工程一览表主要室外运动场一览表二、校址选择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多方了解并实地考察了福州市区及其周边多处地段,在组建福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选址问题上始终持审慎的态度。
根据我省及福州市的实际情况,新建校区必须走“跨出城区,在郊外建校”的路子。
在经过认真考察比较,并广泛征询有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后,选择了位于福州市闽侯县甘蔗镇洽浦村东向的地块,占地535亩,其中水田365亩,果园102亩,养殖水面23亩,河流22亩,水工建设用地16亩,农村道路、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约7亩。
该地块呈不规则的平行四边形,东临101国道,西靠西洋山,北临流洋溪,南面是规划的18米宽的县道和大片耕地,其中西南面为自然风景区,宽约25米的流洋溪由北至南穿越校区而过,校址内水系丰富,具有良好的原生环境,且周边环境幽静,是办学的好地方。
福州市总体规划及重点区域规划基本情况福州市总体规划及重点区域规划基本情况[规划局] 字体显示:大中小发布时间:2011-08-18 城市总规:疏解老城、开发南台、拉开框架、发展新城根据在编的《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草案)。
城市规划区包括了福州市区、长乐市、连江县以及闽侯县南部11个乡镇、永泰县葛岭镇、塘前乡,罗源县松山镇、碧里乡,面积4792平方公里。
其中,中心城区为福州市辖5区(晋安区除寿山乡、日溪乡、宦溪镇),以及闽侯的荆溪镇、南屿镇、南通镇、尚干镇、祥谦镇、青口镇、上街镇和连江县的琯头镇,面积1447平方公里。
至2020年全市规划总人口将达到890万人,城镇人口650万人,城镇化水平73%,形成1个特大城市、2个大城市、2个中等城市、4个小城市以及若干个小城镇的规模等级结构和“一区两翼、双轴多极”的空间结构,“一区”即福州中心发展区,“两翼”即北翼发展区和南翼发展区,“双轴”即沿海发展轴和沿江发展轴,“多极”即市域其它多个经济增长极。
在中心城区空间布局上,我市将按照“疏解老城、开发南台、拉开框架、发展新城”的思路,规划以“结构开放、轴向发展、核心多极、服务沿江、工业沿海、生态渗透”为空间发展策略,推动中心城区“东扩南进、沿江向海”。
规划至2020年城市人口达410万人,建设用地达378平方公里。
产业布局:中心城区将有七个产业集聚区作为海峡西岸省会中心城市,经过多年发展,我市工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已形成了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化纤、轻工食品、冶金建材等五大产业共同支撑,石油化工、新材料与能源、生物医药加快发展的产业格局。
在新一轮规划的产业布局上,我市市域将形成江阴湾临港产业、福清电子信息产业、松下港粮油食品加工制造产业、玉田纺织物流产业、长乐空港高新技术产业、青口汽车产业、海西高新技术产业、马尾-长安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产业、罗源湾能源原材料产业等九大产业基地。
中心城区则规划形成马尾高新技术产业、长安先进制造业、晋安高新技术产业、海西高新技术产业、青口汽车产业、福州西部创意创新产业、荆溪先进制造业等七个产业集聚区。
福建师大与福州大学新校区校园规划设计比较岳丹【摘要】通过对福建师范大学与福州大学新校区的规划背景分析和思路对比,介绍了福建省两所重点高校校园整体布局和空间环境规划,说明了两所高校各自的规划特点。
在总结校园规划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两所高校校园规划建设的意见,为今后高校科学规划建设建造校园提供一定的指导。
%Through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new campus planning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and Fuzhou University,the paper introduces two campuses' overall layout and spatial environment planning,and illustrates their own planning characteristics.Based on the overall campus planning principle,it puts forward the views on two new campuses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which has provided certain guidance for the campus planning in future.【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2(038)008【总页数】3页(P11-13)【关键词】规划设计;功能;整体布局;交通组织【作者】岳丹【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福建福州3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44.30 引言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科教兴国方针的指导下,我国校园建设呈现出大规模扩建的趋势,许多高校不断扩大、调整、合并、改建或搬迁新建等,但这时由于发展迅速,忽略了校园规划建设的周期,造成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一福大图书馆设计基本资料;建设地点;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大学城用地面积;15000 ㎡总建筑面积;35396㎡容积率; 2.36建筑层数;5层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局部钢结构材料;干挂山东锈石,铝板二通道及人流分析1.总平面分析;福大图书馆建筑设计借助了福建围楼以及中国传统建筑以“庭院”虚空间为中心的布局模式,创造出立体开放,多重构成的图书馆核心空间形态。
从总平面图可以看出,该设计方案考虑到了校园的总体规划空间,方案选择了非常规范的正方形轮廓,而且通过二次相互垂直切割福大图书馆总平面而形成了一个大三角形和两个小三角形,而应用此特殊手法不但将建筑大致分为三个大区域上的功能块,更是对基地环境的合理回应。
由此形成面对教学区、图书馆前广场、以及宿舍区的三大入口,切割形成的体块之间的缝隙变为交通空间,更符合人们走直线和取近道的行为习惯,有良好的环境心理回馈,并且强调出一条联系前广场和教学楼的轴线,和一块与轴线垂直的主功能分区的建筑界面,而两直线交汇点形成的门厅,也顺理成章的成为该建筑一个十分重要的节点。
3.主要交通通道及人流分析;笔者和几名同学一组对福大图书馆的三个主入口:东入口,西入口,北入口采取了时间抽样分析分析人流量,以十分钟内通过主入口数量,来估计其人流大小,因为正值节假日期间,又是寒冬之时,故数据会有所偏差。
详情见下图由上表可知西入口各个时段都比其他两个入口人流量大得多,究其原因主要是:西入口靠近教学区和校园主入口通道,人流量大,而其他两个入口较为幽静僻远,尤其正值隆冬之时东入口和北入口更显阴冷,所以人流量会相对较少。
因为图书馆是一个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处于一个交通各方交汇的位置,因此必须着重处理各方面人流的汇集,穿越,保证使用的方便。
福大图书馆最终利用多向到达的二层平台接纳多向人流,形成内聚式开放空间的构思,即多个路径、单一大堂人口管理的建筑处理手法。
特殊形制下生成的二层平台如同一个功能集结、人流集散的核心,不但容纳了图书馆的多向人流,也有序地梳理了校园的人流交通秩序,形成校园一个开放、活跃的系统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