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列车控制简介
- 格式:pdf
- 大小:236.60 KB
- 文档页数:3
毕业论文(设计)-浅析广州地铁珠江新城站节假日大客流应对措施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浅析广州地铁珠江新城站节假日大客流应对措施本组成员指导教师系部运输管理系专业班级铁道交通运营管理310-13班完成时间摘要车站大客流控制是车站客运组织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地铁运营生产的直接体现,对于发挥地铁运输潜力、提高地铁运营效益、维持地铁运输良好的社会形象有很重要作用。
为合理引导乘客,满足乘客出行需求,正确指引珠江新城站的换乘客流组织工作,积累珠江新城站换乘客流组织工作经验,确保珠江新城换乘站以优质、高标准的服务迎接乘客,接受各种类型客流的挑战,本文针对珠江新城站大客流组织的硬件、管理、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客流组织方案。
关键词: 地铁,珠江新城站,大客流现状,措施2目录第一章绪论.............................................................................................................................................51.1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概况 ..................................................................... ....................................... 5 1.2 广州地铁概况 ..................................................................... (5)第二章地铁车站大客流 ..................................................................... .................................................... 6 2.1大客流的定义 ..................................................................... . (6)2.2大客流分类 ..................................................................... .. (6)2.2.1节假日 ..................................................................... . (6)2.2.2节假日期间 ..................................................................... .. (6)2.2.3大型活动 ..................................................................... (6)2.2.4春运 ..................................................................... .. (7)2.3 客流组织原则 ..................................................................... (7)2.3.1 客运组织原则 ..................................................................... (7)2.3.2票务组织原则 ..................................................................... . (7)2.3.3设备管制及升级原则 ..................................................................... ............................... 7 2.4大客流拥堵的原因 ..................................................................... .. (8)第三章珠江新城站地理位置以及客流分析 ..................................................................... .................... 9 3.1珠江新城站地理位置及周边情况分析 ..................................................................... ............... 9 3.2珠江新城站换乘结构 ..................................................................... ......................................... 10 3.3珠江新城站客流分析 ..................................................................... ......................................... 10 3.4珠江新城站设备设施通行疏散能力 ..................................................................... ................. 10 3.5珠江新城站运能分析 ..................................................................... .. (11)3.5.1车站客运设备设施情况统计 ..................................................................... .. (12)3.5.2车站AFC设备数量分布及能力分析 ..................................................................... .. (12)3.6珠江新城站其他客运设施设备能力 ..................................................................... .. (13)第四章灯光节开幕式珠江新城站案例分析 ..................................................................... .................. 14 4.1 存在问题 ..................................................................... (15)4.1.1客运组织 ..................................................................... . (15)4.1.2票务组织 ..................................................................... . (16)4.1.3车站设备 ..................................................................... ................................................. 16 4.2应对措施...................................................................... (16)4.2.1客运组织 ..................................................................... . (16)4.2.2票务组织 ..................................................................... . (17)4.2.3设备管理及升级 ..................................................................... ..................................... 17 4.3 大客流时各岗位人员职责 ..................................................................... .. (18)4.3.1站务员(售票员、厅巡、保洁) .................................................................... . (18)4.3.2值班站长 ..................................................................... . (18)4.3.3行车值班员 ..................................................................... (19)4.3.4客运值班员 ..................................................................... (19)34.3.5票亭 ..................................................................... (19)4.3.6支援人员(含车站引导员和外部人员) ..................................................................194.4团队建议...................................................................... (19)第五章结束语 ..................................................................... (20)致谢.............................................................................................................................................. ........... 21 参考文献...................................................................... ........................................................................ (22)4浅析广州地铁珠江新城站节假日大客流应对措施第一章绪论1.1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概况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安全、舒适、大容量、少污染等特点,日益成为我国交通的主流,用以改善我国日益严峻的交通拥挤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自动旅客捷运系统APM300试验线设计与研究自动旅客捷运系统(APM)是中低运量轨道交通,在国内应用案例较少,特别是新型APM300 轨道交通国内尚无运行线路,该试验线为国内首条APM300 自动旅客捷运系统。
总结新型APM300 轨道交通的轨道系统构成,介绍新型APM300 车辆所采用的三轨供电系统,对供电轨、接地轨的设计、安装方式进行系统阐述。
介绍车辆导向轨导梁及导梁支撑结构的设计及供电轨、接地轨安装对导梁的具体要求。
分析APM轨道系统常用的走行面形式及适用范围,并介绍试验线走行面设计及供电电缆上轨点处导梁结构的特殊设计及走行面電缆槽的预留设计。
标签:自动旅客捷运系统;设计;走行面;供电轨;导向轨;挡车器0 引言旅客捷运系统或称为自动旅客捷运系统(APM)是一种无人自动驾驶、立体交叉的运输系统,是一种中低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具有造价低、适应性和灵活性强等优点。
目前我国年客流量超过 1 000 万人次的机场有20 多个,APM 可以提升机场的服务质量。
根据北美洲和欧洲的经验,年客流量超过 1 000 万人次的机场可考虑采用APM 运送旅客以提高机场服务品质。
此外,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正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期,无论是建设速度还是建设规模,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市场。
因传统地铁系统的造价过高,部分复杂区域或二线城市的轨道交通线路规划可考虑调整为造价低、适应性和灵活性强的APM 系统。
除机场、主题公园以外,APM 系统已在我国广州珠江新城成功运营,这条线路的成功运营将推进该系统在我国城市交通中的发展应用。
1 APM300 试验线轨道系统构成自动旅客捷运系统的轨道系统主要由走行面、导向轨、轨道道岔和车档组成。
与传统的轨道交通采用钢轮钢轨不同,APM 系统采用胶轮车辆,车辆在混凝土走行面上运行,通过导向轨为车辆提供导向,由安装在导向轨导梁上的供电装置为车辆提供动力。
APM 轨道系统中导向轨的设计为系统设计的关键点,导向轨为APM 车辆提供导向作用,同时也为车辆的供电轨及接地轨提供支撑作用。
广州地铁五号线列车控制系统概述作者:尉文祥宋文芳来源:《硅谷》2008年第19期[摘要]就广州地铁五号线基于无线通信的移动闭塞列车控制系统进行详细说明,从控制层、车载层以及轨旁层三个层面对系统进行全面介绍。
[关键词]列车控制基于通信移动闭塞信号 ATC ATP/ATO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010119-01信号系统是一个集行车指挥和列车运行控制的非常重要的机电系统,直接关系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安全、运营效率以及服务质量。
它完成保证列车和乘客的安全,实现列车快速、高密度、有序运行的功能,其核心是列车自动控制(ATC)系统。
它由计算机联锁、列车自动防护(ATP)子系统、列车自动驾驶(ATO)子系统和列车自动监控(ATS)子系统组成。
各子系统之间相互渗透,实现地面控制与车上控制相结合、现地控制与中央控制相结合,构成一个以安全设备为基础,集行车指挥、运行调整以及列车驾驶自动化等功能为一体的自动控制系统。
一、广州地铁五号线的概况广州市轨道交通五号线线路呈东西走向。
贯穿广州城市东西,线路西起芳村区的滘口,东起广州开发区的黄埔客运港,全线共设29座车站,有多个车站分别与其他轨道交通换乘。
广州市轨道交通五号线首期工程(滘口~文冲段)正线线路全长32.2km,从东往西依次设置24座车站。
五号线车辆段设置在鱼珠,负责五号线的全线停车及所有检修工作,并承担四、六、七、九号线的大架检修。
在鱼珠车辆段设置独立的五号线临时控制中心,区庄设置五号线区域控制中心,大石设置应急指挥中心。
五号线最高运行速度90km/h,初期采用四辆编组,近期采用四、六辆编组混跑,远期采用六辆编组,远期系统最大运输能力可达46000人/小时。
基于广州地铁五号线的要求,信号系统采用了完整的基于通信的移动闭塞列车控制系统CBTC(Communication-Based Train Control),整套系统引进了德国西门子公司的城市轨道交通综合信号系统解决方案。
安徽建筑 2012年第2期(总183期) 高压细水雾自动 灭火系 统在广州市珠江新城旅客 High—Pressureed Water Mist Fire Control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utomatic Transport System 自动输送系统中的应用
for Passengers in Zhujiang of Guangzhou 柳常春(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建设事业总部,广东 广州510380)
摘要:主要对细水雾自动灭火系统的定义、分类、特点以及在地铁的 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高压细水雾自动灭火系统;定义分类;特点;地铁;应用 中图分类号:TU8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 007—7359(201 2)02—01 73—02
0前言 广州市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是国内首次采用车辆 自动驾驶以及车站采用无人值守的方式运营的地铁线路,高压 细水雾自动灭火系统也是首次在地铁线路中进行应用。细水雾 自动灭火系统是由一个或多个细水雾喷头、供水管网、加压供 水设备及相关控制装置等组成,能在发生火灾时向保护对象或 空间喷放细水雾并产生扑灭、抑制或控制火灾效果的自动系 统。 1细水雾自动灭火系统的发展 细水雾自动灭火系统最早应用在20世纪初期,主要用于 可燃液体火灾的扑救和船用消防。受各种条件的制约,细水雾 灭火系统在20世纪初期和中期未得到很好的发展,一直到 1996年,哈龙被逐步淘汰后,NFPA?50“Standard on Water Mist Fire Protection Systems”(即《细水雾灭火系统标准》)的正式出 版才促进了细水雾灭火技术的大力发展。 20世纪末期,中国政府把“细水雾灭火技术”列为“九・五” 攻关项目,国内各大消防企业也开始了对细水雾自动灭火系统 的研究,其中辽宁、浙江、湖北、北京、上海、广东分别制定了地 方标准。 2细水雾自动灭火系统的定义及分类 2.1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定义 《NFPA750》对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定义是:水雾喷射灭火系 统是一种使用喷水装置(即细水雾)的防火系统。这种小水滴有 降低火焰及火苗温度,水雾从液态蒸发成气态排除了周围的氧 气以及减少辐射热,从而能够控制或扑灭火灾。 收稿日期:201卜12—08 作者简介:柳常春(1975-),男,广东广州人,毕业于郑州工业大学。学 士,工程师,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 从《NFPA75O》对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定义可以看出,在细水 雾灭火系统中引入了控火的理念。也就是说,火灾时细水雾灭 火系统起到的控火作用是被规范认可的,该条不同于其它的气 体灭火系统。 2.2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分类 按系统压力可分为高压系统(>t3.45MPa),中压系统 (1.21MPa~3.45MPa)和低压系统(≤1.21MPa)。按照系统应用可 分为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湿式、干式和预作用系统)。按系统 形式可分为全淹没系统、局部应用系统和分区保护系统。按照 动力驱动方式分为泵组式(由水泵、水箱、管道、喷头等组成)和 瓶组式(由气瓶、储水瓶及相应的附件,如瓶头阀、高压软管、集 流管、管道、喷头等组成)。广州市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 就是采用泵组式高压全淹没开式系统。
对APM线的牵引供电选择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出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各种城市轨道交通不断涌现,为人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便利。
本文主要讨论了APM线的供电选择,理论与实际结合,分析这种供电方式选择的必然缘由,也为以后类似商品出了作参考,最后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关键词:APM 牵引供电珠江新城牵引方式背景意义:全自动旅客捷运系统(APM)系统英文全称Automated People Mover systems,该系统也称为自动导轨快捷运输系统(AGTS)。
这种交通系统适用于中等客运量、短距离的环境要求。
以电力驱动的胶轮导轨形式为主,铺设方式灵活多样,可广泛应用于机场、游乐场、中央商务区和郊区到城区之间的循环运输。
美国佛罗里达的坦帕国际机场是全球第一家采用全自动旅客捷运系统( APM) 的机场, 并且是加拿大庞巴迪运输集团目前正在使用的最长的APM 系统的业主。
自1971 以来,庞巴迪已经为坦帕国际机场设计和装备了6 套高架旅客捷运系统,而且更换了原来的两条线路。
在我国,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于2008年开通了国内第一个APM系统,2010年11月8日,广州珠江新城全地下APM线开通。
广州市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工程(APM)是珠江新城CBD 地区和天河商贸区内部的公交骨干线,满足其内部、珠江新城与天河商贸区、观光塔的客流需求,以及旅游观光购物的出行需要,同时作为轨道线网的补充,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功能的充分发挥。
我们现已该案例为主进行分析。
技术原理:供电系统由外部电源、中压供电网络、车站及区间动力照明供电系统、电力监控系统和接地系统等部分组成。
电源采用10KV供电制式,四路外部10KV电源分别取自各自地区电网的中轴110/10KV变电站和双子110/10KV变电站。
牵引供电系统采用三相AC600V 供电制式,三相三线制、中性点经高电阻接地。
车站及区间动力照明供电系统选用380/220V电压等级,三相四线制,中性点直接接地。
广州地铁APM线限界设计彭金水【摘要】广州地铁APM线所采用的系统,与以往地铁的钢轮钢轨系统完全不同,其采用的是类似公交的胶轮和钢筋混凝土路面的自动旅客输送系统,因此,其限界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与其他普通地铁线路截然不同,尤其是故障状态下的限界、道岔处的限界设计,车站屏蔽、站台板、有效站台内外等处的限界设计,都需要在普通轮轨系统限界设计方法的基础上作出与其相适应的特殊处理与设计,本文重点在上述方面作较为详细的介绍,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期刊名称】《甘肃科技》【年(卷),期】2016(032)019【总页数】4页(P94-96,103)【关键词】广州地铁APM线;胶轮系统;限界设计;特殊处理【作者】彭金水【作者单位】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6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31+.1地铁限界设计在整个工程中起着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作用,它涉及到地铁能否安全地运营,另外,合理的限只是设计可以尽可能地节省空间,减少土建工程量,从而节约工程投资和降低工程风险。
限界是限定列车运行及轨道区周围构筑物超越的轮廓线,分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和建筑限界。
限界设计工作较为复杂,涉及到很多专业及系统,需要协调限界空间内的各种设施、设备,影响限制限界设计最直接的因素,主要包括线路所采用的列车及系统类型,轨道类型,通信、信号等系统类型等。
广州市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简称广州地铁APM线,采用了与钢轮钢轨系统完全不同的胶轮—导向制式系统,走行面为钢筋混凝土路面,为加拿大的庞巴迪公司的CX100系列车辆,采用中间导向,可实现无人驾驶。
由于该系统与以往线路有极大的区别,而且没有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参考,给限界设计带来极大的困难,为了设计出既安全又经济的限界,在限界设计思路和方法上需要有所创新。
本系统在限界设计方面需要考虑的特殊情况,主要包括:由于车辆采用的是胶轮,所以在最不利故障状态下,会出现一侧的轮胎爆胎,此时设备限界应该怎样考虑?本系统的道岔结构与普通轮轨系统的有很大的不同,道岔的限界怎样考虑和确定?线路的线形和轨道的超高设置完全不同,中间导向与轮轨导向区别极大,车站地段的限界,应考虑车辆怎样的故障状态进行屏蔽门、站台的限界设计?……本文就以上主要问题,结合限界设计过程进行相应解决方案的阐述,如图1所示。
广州地铁一号线列车自动控制系统
梁东升;丘庆球;葛峰
【期刊名称】《铁道通信信号》
【年(卷),期】1999(035)008
【摘 要】介绍了广州地铁一号线采用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的设备概况、框图、功能
及特点.
【总页数】3页(P16-18)
【作 者】梁东升;丘庆球;葛峰
【作者单位】广州地铁运营公司,510010,广州;广州地铁运营公司,510010,广州;广
州地铁总公司,510380,广州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U2
【相关文献】
1.广州地铁1号线信号及列车自动控制系统报文介绍 [J], 陈展华;丘庆球;凌松涛
2.上海地铁一号线采用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 [J], 陈其昌
3.广州地铁一号线信号系统改造工程风险分析 [J], 袁雪源
4.广州地铁一号线门禁系统存储模块技术改造研究 [J], 梁国林
5.广州地铁一号线洗车机智能化改造 [J], 范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胶轮路轨全自动旅客捷运(APM)信号系统研究赵晓峰【摘要】As a medium carrying-capacity urban rail transit, based on the moving block CBTC system, AMP signaling system for the rubber-tire concrete track is designed in line with the characters of unattended train operation, flexible coupling,concentrated control, and boasts of reasonable system architecture.In this paper,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interfaces, the related functions'' availability and maintainability of APM signaling system are analyzed in detail.Through comparison with traditional metro signaling system in many fields, customer cared typical failure scenarios are emphasized, this research has certain reference values fordesigner,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staff.%作为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制式,胶轮路轨全自动旅客捷运(APM)信号系统以移动闭塞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为基础,针对无人值守、灵活编组、集中控制等特点,设计出了更加合理的系统架构.详细分析了APM信号系统外部接口、内部接口及其相关功能的可用性和可维护性.与地铁信号系统进行了多方面比较,着重描述了用户关心的典型故障场景,对设计人员、运营和维护人员有参考价值.【期刊名称】《城市轨道交通研究》【年(卷),期】2016(019)0z2【总页数】5页(P62-66)【关键词】胶轮路轨全自动旅客捷运系统;信号系统;无人值守;集中控制【作者】赵晓峰【作者单位】上海富欣智能交通控制有限公司,201203,上海【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39.87Author′s address Shanghai Fuxi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olutions Co.,Ltd.,201203,Shanghai,China胶轮路轨全自动旅客捷运(Automated People Mover[1],简为APM)系统属于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制式,主要用于短距离旅客运输。
论广州地铁APM线列车区间火灾人员疏散摘要:根据广州地铁APM线隧道通风设计,由于APM线车站间距较小,所以不考虑区间列车火灾,当列车在区间运行发生火灾时,驶向前方车站,在前方车站疏散乘客、排烟和灭火,其运行模式按车站隧道火灾考虑。
当区间隧道电缆发生火灾时,列车开到前方车站,疏散乘客;同时组织与行车一致方向气流进行纵向通风、排烟。
虽然APM线是这么设计,但是运营中是充满所有可能性的,在近几年来发生的几次群死群伤的隧道火灾来看,区间列车火灾疏散人员几率虽然小,但是一旦得不到控制的话,将会给我们带来灾难性的事件,我们知道,火灾中导致人员死亡的最大因素就是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有毒有害烟气。
因此,研究出列车火灾人员在区间疏散时如何合理开启隧道通风协助人员疏散具有必要性的意义。
关键词:火灾列车隧道区间纵向通风疏散隧道通风烟气 APM线风速一、前言1、APM线的简介广州市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简称APM线,南起海珠区的广州塔、北至天河区的林和西站,线路总长3.94Km,全部采用地下线路,共设置9座车站。
APM线设有控制中心1座(位于广州塔站),地下停车场1座(位于广州塔站)。
APM线2010年11月8日全线开通试运营。
二、广州地铁线网区间列车火灾的处理原则简介(1)线网区间列车火灾的处理原则:当列车在区间发生火灾后应尽量保持运行到前方车站疏散乘客和灭火,同时应马上报告119。
若此时列车因故停在区间隧道时,排烟和人员疏散的基本原则为:a)立即起动相应的隧道火灾模式。
b)隧道通风系统控制着火区间内的气流方向与多数乘客疏散方向相反。
c)列车中部发生火灾时,列车靠近车站或联络通道的一端排烟,远端送风,若列车位于两个联络通道中部时按与行车一致方向送风。
d)接到列车发生火灾,5分钟内无法判断列车上着火点位置时以及确认列车中部火灾但不能确定列车在区间的位置时按与行车一致方向送风。
e)执行相应火灾模式后,了解到送风方向与送风原则相违背的,应立即中止先前运行模式,并在设备功能所能达到的最短时间内执行正确的火灾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