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滴定实验
- 格式:xls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2
磷酸的电位滴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电位滴定法测定磷酸的溶液浓度。
实验原理,电位滴定法是一种利用电位变化来确定溶液中物质浓度的方法。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使用电位滴定仪来测定磷酸的溶液浓度。
磷酸是一种多酸,可以依次失去3个质子,形成H3PO4、H2PO4-和HPO42-。
在电位滴定实验中,我们将使用NaOH溶液作为滴定剂,当NaOH滴入磷酸溶液中时,会发生中和反应,从而导致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发生变化,进而引起电位的变化。
通过测量电位的变化,我们可以确定磷酸溶液的浓度。
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电位滴定仪进行校准,并准备好所需的磷酸溶液和NaOH溶液。
2.滴定操作,将磷酸溶液倒入滴定瓶中,加入几滴指示剂(例如甲基橙),然后开始滴定。
用NaOH溶液滴定磷酸溶液,每次滴定后要轻轻摇晃滴定瓶,直到出现颜色变化。
3.记录数据,在滴定过程中,记录每次滴加NaOH溶液的体积,并测量相应的电位值。
4.数据处理,根据滴定曲线和电位变化曲线,确定磷酸溶液的浓度。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处理,我们得到了磷酸溶液的浓度为0.1 mol/L。
通过电位滴定法,我们成功地测定了磷酸溶液的浓度。
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电位滴定法测定了磷酸溶液的浓度,结果表明磷酸溶液的浓度为0.1 mol/L。
电位滴定法是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测定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实验中。
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1.滴定过程中,滴定剂的滴加速度不一致可能导致误差;2.滴定时,溶液中的气泡未完全排除也会影响滴定结果;3.实验操作中的人为因素也可能导致误差。
改进措施:1.在滴定过程中,控制滴定剂的滴加速度,尽量保持稳定;2.在滴定前,充分振荡溶液,排除其中的气泡;3.在实验操作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减少人为误差的影响。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电位滴定法的原理和操作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认识到了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及改进措施。
希望通过不断地实验练习和学习,能够更好地掌握化学分析实验的技能,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磷酸的电位滴定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磷酸的电位滴定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了解电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2.掌握磷酸的电位滴定方法。
实验仪器:
1.电位滴定仪
2.磁力搅拌器
3.容量瓶
4.滴定管
实验原理:
电位滴定是通过外加电势控制滴定剂的快慢,从而实现对滴定
反应的控制和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
磷酸电位滴定由于其酸性较弱,不能直接用pH电位滴定,可以用酸碱指示剂电位滴定解决。
实验操作:
1.称取0.1mol/L磷酸溶液10mL,并倒入容量瓶中。
2.加入50mL去离子水,并用磁力搅拌器均匀混合。
3.滴加甲氧酸钠溶液直至磷酸呈酸碱指示剂的终点颜色。
4.记录所滴加的甲氧酸钠溶液体积V,计算磷酸的摩尔浓度C。
实验结果:
甲氧酸钠溶液体积V = 8.5 mL
容量瓶中磷酸溶液的体积为10 mL,摩尔浓度为0.085 mol/L
实验误差:
误差主要来源于仪器的读取误差和化学品计量误差。
从实际操作结果来看,误差可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实验分析: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电位滴定法可以用于磷酸的测定。
实验操作要求规范,掌握好各种实验操作技能可以获得更准确的实验数据。
总结:
本次实验通过电位滴定的方法对磷酸进行了检测,掌握了使用电位滴定法进行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
同时,也发现了实验中有关误差的问题,为今后的实验提高了注意事项。
磷酸滴定实验报告磷酸滴定实验报告引言:磷酸滴定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方法,用于测定溶液中磷酸根离子的含量。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磷酸滴定法测定未知溶液中磷酸根离子的浓度,并探究实验中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所需试剂(包括标准磷酸溶液、酸性二硫代硫酸钠溶液、甲基红指示剂溶液)准备好,并清洗滴定管和容量瓶。
2. 滴定操作:取一定量的未知溶液,加入适量的酸性二硫代硫酸钠溶液,使溶液呈酸性。
然后加入甲基红指示剂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3. 滴定终点:以标准磷酸溶液作为滴定液,滴定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淡黄色,即为滴定终点。
4. 记录数据:记录滴定液的用量,计算未知溶液中磷酸根离子的浓度。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操作,我们得到了如下数据:滴定液用量:20.5 mL未知溶液中磷酸根离子的浓度:0.025 mol/L讨论与分析:在磷酸滴定实验中,准确的操作和仔细的观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在加入酸性二硫代硫酸钠溶液时,要注意使溶液呈酸性,以避免磷酸根离子的反应受到干扰。
其次,在加入甲基红指示剂溶液时,要充分混合,以确保溶液变为红色。
最后,在滴定时,要缓慢滴加标准磷酸溶液,同时要不断搅拌溶液,以确保滴定反应充分进行。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得到了未知溶液中磷酸根离子的浓度为0.025 mol/L。
这个结果说明了该未知溶液中磷酸根离子的含量较高。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还受到实验操作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该进行多次实验,并取平均值,以提高结果的可靠性。
结论:通过磷酸滴定实验,我们成功地测定了未知溶液中磷酸根离子的浓度为0.025 mol/L。
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磷酸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并了解了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这对于我们今后在分析化学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不断的实验实践和学习,我们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磷酸的电位滴定实验报告篇一:磷酸的电位滴定分析磷酸的电位滴定分析一、实验目的1. 学习电位滴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2. 掌握电位滴定确定终点的方法(pH~V曲线、dpH/dV~V 曲线、d2pH/dV2~V曲线制作或内插法)二、实验原理1. 磷酸的分步电离H3PO4H2PO4-H2PO4- +H+HPO42- +H+PO43- +H+pKa1=2.12pKa2=7.20pKa3=12.36HPO42-2. 分步滴定条件c0Ka1?10?8;Ka1/Ka2?1043. 电位滴定工作电池-1 玻璃电极(指示电极)甘汞电极(参比电极)(pH复合电极:由玻璃电极和参比电极组合而成的电极) 4. 电位滴定确定终点的方法三、实验内容1.NaOH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1)0.1mol·L-1NaOH的配制1.0gNaOH?溶解稀释定容(2)NaOH溶液的标定(电位滴定法)10mLH2C2O4标液(100mL烧杯)②细测HO记录V(NaOH)、pH值2.磷酸试样溶液的测定(电位滴定法)10mL磷酸试液(100mL烧杯)HO~25mLNaOH滴定搅拌记录V(NaOH)、pH值四、结果计算1. NaOH溶液浓度标定结果 (1)制作滴定曲线确定终点体积 (2) NaOH浓度计算滴定反应: H2C2O4+2NaOH=Na2C2O4+2H2O等物质的量关系:?cV?H2C2O4?n(H2C2O4)?n(2NaOH)?∴c(NaOH)/mol?L?111n(NaOH)??cV?NaOH22?2?cV?H2C2O4V(NaOH)2.磷酸试样溶液分析结果(1)制作滴定曲线确定终点体积(2)试液P2O5含量计算有关反应:P2O5+3H2O=2H3PO4H3PO4+NaOH=NaH2PO4+H2O(第一步滴定反应) 等物质的量关系:n(P2O5)?n(2H3PO4)?111n(H3PO4)?n(NaOH)??cV?NaOH 2221?cV?NaOH?141.95n(PO)?M(PO)2525?∴P2O5含量/g·L-1=V(试液)5.00篇二:磷酸的电位滴定实验磷酸的电位滴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电位滴定法的操作及确定计量点的方法; 2.学习用电位滴定法测定弱酸的pKa的原理及方法。
磷酸的电位滴定实验报告磷酸的电位滴定实验报告引言:磷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和化工等领域。
电位滴定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可以用于测定磷酸的浓度。
本实验旨在通过电位滴定的方法,准确测定磷酸溶液的浓度,并探究其滴定过程中的反应机制。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根据实验要求,配制不同浓度的磷酸溶液,准备滴定所需的试剂和仪器。
2. 滴定过程:取一定体积的磷酸溶液,加入滴定瓶中,并加入适量的指示剂。
将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颜色发生明显变化,记录滴定所需的体积。
3. 数据处理:根据滴定所需的体积和标准溶液的浓度,计算出磷酸溶液的浓度。
实验结果:经过滴定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浓度的磷酸溶液的浓度数据。
通过计算,得出了每种磷酸溶液的浓度。
实验讨论:1. 滴定指示剂的选择: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酚酞作为指示剂。
酚酞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红色,而在碱性溶液中呈现无色。
当滴定剂的pH值接近7时,酚酞的颜色会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这时滴定反应达到了终点。
2. 滴定过程中的反应机制:磷酸与标准溶液中的滴定剂发生酸碱反应。
滴定剂会与磷酸中的H+离子发生中和反应,使溶液的pH值发生变化。
当滴定剂的量与磷酸中的H+离子的量相当时,滴定反应达到了终点。
3. 实验误差的分析: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实验条件和操作技巧的限制,可能会导致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存在一定的误差。
例如,滴定时滴定剂滴入速度不均匀,可能会影响滴定终点的判断。
此外,试剂的纯度和仪器的精确度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结论:通过电位滴定的方法,我们成功测定了不同浓度磷酸溶液的浓度,并探究了滴定过程中的反应机制。
实验结果表明,电位滴定是一种准确可靠的分析方法,适用于磷酸等化学物质的浓度测定。
总结:本实验通过电位滴定的方法,准确测定了磷酸溶液的浓度,并深入探讨了滴定过程中的反应机制。
电位滴定作为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不仅可以应用于磷酸的浓度测定,还可以在其他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电位滴定法的操作及确定计量点的方法;2. 学习用电位滴定法测定弱酸的pKa的原理及方法;3. 了解多元酸滴定过程中的pH变化规律。
二、实验原理电位滴定法是一种基于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引起的电位差变化来测定溶液中物质含量的方法。
在磷酸的电位滴定实验中,利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磷酸,通过测量滴定过程中溶液pH值的变化,确定化学计量点,进而计算磷酸的浓度。
磷酸为多元酸,其电离过程如下:H3PO4 ⇌ H2PO4- + H+ (Ka1)H2PO4- ⇌ HPO42- + H+ (Ka2)HPO42- ⇌ PO43- + H+ (Ka3)在滴定过程中,随着NaOH的加入,磷酸逐渐被中和,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发生变化,从而导致pH值的变化。
当溶液中的H3PO4浓度与生成的H2PO4-浓度相等时,即半中和点时,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即为电离平衡常数Ka1的负对数,即pH =pKa1。
三、仪器与试剂1. 仪器:pHS-3C型精密pH计、电磁搅拌器、25mL滴定管、移液管、100mL烧杯;2. 试剂:0.1mol·L-1磷酸液、0.1mol·L-1NaOH标准溶液、pH4.00、6.86、9.18标准缓冲溶液。
四、实验步骤1. 准备滴定体系:用移液管准确移取25.00mL 0.1mol·L-1磷酸液于100mL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用pH计测定溶液的初始pH值;2. 滴定:用25mL滴定管准确移取10.00mL 0.1mol·L-1NaOH标准溶液,放入滴定管中,以1滴/秒的速度滴加至烧杯中的磷酸溶液中,同时用电磁搅拌器搅拌溶液;3. 测量:在滴定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用pH计测量溶液的pH值,记录数据;4. 绘制pH-V滴定曲线:以滴定体积为横坐标,pH值为纵坐标,绘制滴定曲线;5. 确定化学计量点:根据滴定曲线确定化学计量点,即pH值突跃点;6. 计算磷酸浓度:根据化学计量点的体积和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按中和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磷酸的浓度。
磷酸根滴定法国标摘要:1.磷酸根滴定法简介2.磷酸根滴定法国标实验步骤3.磷酸根滴定法国标结果处理与分析4.磷酸根滴定法国标应用领域正文:磷酸根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方法,主要用于测定水中的磷酸根离子含量。
磷酸根滴定法是我国国家标准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等优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磷酸根滴定法国标的相关内容。
一、磷酸根滴定法简介磷酸根滴定法是一种氧化还原滴定法,通过滴定溶液中的磷酸根离子,可以定量测定水中磷酸根离子的含量。
磷酸根滴定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适用于各种水质样品的分析。
二、磷酸根滴定法国标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水样,将其放置于滴定瓶中。
2.标准溶液的制备: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磷酸二氢钾,溶解于水中,制备成磷酸根标准溶液。
3.滴定操作:将制备好的磷酸根标准溶液逐滴加入滴定瓶中的水样,同时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
4.终点判断:当滴定过程中pH 值突然上升,且在30 秒内保持不变,即可判断滴定终点已到。
5.结果计算:根据滴定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计算出水样中磷酸根离子的含量。
三、磷酸根滴定法国标结果处理与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到水样中磷酸根离子的含量。
磷酸根离子是水中的一种常见污染物,过高含量会对水体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对水质中磷酸根离子的监测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四、磷酸根滴定法国标应用领域磷酸根滴定法国标广泛应用于我国水环境监测、饮用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
通过磷酸根滴定法,可以有效地监测和控制水体中磷酸根离子的含量,保障水体的生态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
总之,磷酸根滴定法国标是我国水质分析领域的重要标准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磷酸的电位滴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电位滴定法测定磷酸盐的含量。
实验原理,电位滴定法是利用电位计测定反应物质的滴定终点的一种分析方法。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利用电位滴定法来测定磷酸盐的含量。
磷酸盐在酸性介质中可以与铁离子形成淡黄色的络合物,当络合物完全生成时,反应的终点即为络合物的生成量与所滴定的磷酸盐的化学当量相等时。
通过测定滴定过程中的电位变化,可以确定滴定终点,从而计算出磷酸盐的含量。
实验步骤:1. 将待测磷酸盐样品溶解于适量的水中,加入适量的盐酸使其呈酸性溶液。
2. 将铁离子指示剂溶解于适量的水中,得到铁离子指示剂溶液。
3. 将磷酸盐溶液滴加入滴定瓶中,加入适量的铁离子指示剂溶液,开始电位滴定。
4. 在滴定过程中,记录电位随滴定液加入量的变化,当电位出现明显的跳跃或变化时,即为滴定终点。
5. 根据滴定终点时的电位值,计算出磷酸盐的含量。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测定,得到磷酸盐的含量为x%,相对误差为x%。
实验结论:本实验利用电位滴定法成功测定了磷酸盐的含量,结果准确可靠。
通过本实验的实践,不仅加深了我们对电位滴定法的理解,也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同时,实验结果也验证了电位滴定法在测定磷酸盐含量方面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需注意操作规范,避免溶液飞溅和溅出。
2. 滴定过程中需小心操作,注意滴定液的加入速度和滴定终点的判断。
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实验仪器,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学习了电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也掌握了测定磷酸盐含量的方法和步骤。
这将对我们今后的实验操作和科研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实验背景磷酸是一种无机酸,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动植物体内重要的无机营养素。
磷酸滴定实验是化学分析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主要用于测定溶液中磷酸的含量。
本实验采用酸碱滴定法,以氢氧化钠为滴定剂,对含有磷酸的溶液进行滴定。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酸碱滴定法,以氢氧化钠为滴定剂,对含有磷酸的溶液进行滴定。
实验原理如下:1. 磷酸在水中存在以下平衡:H2PO4- + H2O ⇌ H3PO4 + OH-2. 氢氧化钠与磷酸反应:H2PO4- + OH- → HPO42- + H2O3. 滴定终点时,溶液中氢氧化钠与磷酸的物质的量相等,即:n(H2PO4-) = n(NaOH)4. 根据滴定过程中消耗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可以计算出溶液中磷酸的含量。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1. 实验结果(1)实验一: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称取固体氢氧化钠0.8g,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定容。
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值,得到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1000mol/L。
(2)实验二:混合酸(盐酸和磷酸)的测定称取含有0.5000g磷酸的样品,溶于50mL去离子水中,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定容。
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消耗体积为V1。
另取50mL去离子水,加入0.5000g盐酸,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定容。
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消耗体积为V2。
根据消耗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计算出溶液中磷酸和盐酸的含量。
(3)实验三:盐酸标准溶液的标定称取固体氯化钠0.5000g,溶于50mL去离子水中,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定容。
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消耗体积为V3。
根据消耗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计算出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
2. 实验讨论(1)实验一: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在配制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称取固体氢氧化钠时,应佩戴防护手套,避免与皮肤接触。
2)配制溶液时,应使用去离子水,以降低实验误差。
磷酸混合滴定实验报告1. 了解滴定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学习使用滴定法测定磷酸的含量;3. 掌握采样、样品预处理、试剂准备等基本实验操作。
实验原理:滴定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通过滴加一种已知浓度的溶液至待测物中,直至化学反应达到终点,从而确定待测物的量。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钌铵作为滴定试剂,溶于硫酸中,与待测溶液中的磷酸反应生成无色化合物。
当滴加的滴定试剂与待测物反应完全时,溶液的颜色将发生变化,此时为滴定终点。
实验步骤:1. 首先,将待测溶液取至容量瓶中,并加入适量的氯化钴指示剂。
2. 使用过滤器将样品滤除其中的杂质,并称取约20 mL滤液。
3. 将取出的滤液转移至滴定瓶中,加入适量的硫酸作为介质。
4. 开始进行滴定,滴加钌铵试剂,同时轻轻摇晃滴定瓶,直至溶液颜色发生变化。
5. 记录滴定过程中消耗的钌铵溶液体积V0。
6. 重复上述步骤2-5至滴定结果相近,取两次滴定体积的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
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滴定试剂浓度和待测溶液中磷酸的含量。
例如,如果钌铵溶液滴定滴数为n,试剂浓度为C,滴定容积为V,则待测溶液中磷酸的含量为C·V·n。
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时需佩戴实验手套和护目镜,以防溶液溅入眼部或接触皮肤。
2. 滴定时需注意观察颜色变化,及时停止滴定并记录体积。
3. 滴定过程中需轻轻摇晃滴定瓶,以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
4. 滴定前要保证试剂和待测溶液完全混合均匀,避免影响滴定结果。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得出的磷酸含量可以用于分析样品的质量或指标。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滴定法测定了磷酸的含量,通过对滴定终点的判断,可以确定滴定的终点和磷酸的含量,从而达到定量分析的目的。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磷酸混合滴定实验,我们学习了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掌握了滴定法测定磷酸含量的实验操作。
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和计算,我们得出了待测溶液中磷酸的含量,并能够将此方法应用于其他待测物的分析中。
磷酸的电位滴定磷酸的电位滴定是一种测定磷酸含量的分析方法,适用于各种磷化物和含磷化合物的分析。
它的原理是基于磷酸分子中的酸性氢离子与碱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之间的中和反应,根据反应的终点电位来确定磷酸的含量。
在滴定前,需要对磷酸样品进行适当的前处理,以消除干扰物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磷酸的电位滴定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需要滴定过程中使用的指示剂能与磷酸反应,并在终点电位出现不同颜色的变化。
常用的指示剂有酚酞、溴甲酚和锰铵硫酸等。
在滴定过程中,首先将待测磷酸与亚硫酸钠和盐酸反应产生亚硫酸氢钠,然后再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反应中的亚硫酸氢钠。
这个滴定过程中,需要配制标准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并测定它们的准确浓度。
用一定容量的样品溶液,加入一定量的亚硫酸钠和适量的酚酞作为指示剂,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至指示剂终点颜色为粉红色。
滴定的反应方程式如下:H3PO4 + 3Na2SO3 + 6HCl → 3Na2SO4 + 3H2O + 3SO2 + H3PO4 + 6HCl在滴定过程中,需要控制滴定速度和搅拌方式,使滴定结果更加准确。
通常情况下,每滴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需要轻轻搅拌样品溶液,以使反应更加彻底。
每滴入一滴氢氧化钠溶液后,需要等待几秒钟,直到指示剂的颜色变化稳定,再记录滴定的体积。
根据滴定结果计算样品中磷酸的含量时,可以采用下列公式:C(磷酸)= (V1 - V2)×C0×M/ V0其中,C(磷酸)为磷酸的浓度;V1为样品滴定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V2为空白试验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C0为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M为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V0为样品溶液的体积。
磷酸的电位滴定是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适用于各种磷酸盐的测定。
但是,在实际分析中,经常会遇到某些物质对滴定结果的影响,如硫酸、亚硝酸和氧化剂等,因此在选择分析方法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干扰因素。
此外,为了保证滴定结果的准确性,需要恪守严格的操作规程,尽可能避免实验误差的产生。
磷酸的电位滴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酸碱电位滴定的原理及实验方法;了解电位滴定测定磷酸的pK a1和pK a2的方法。
2、熟悉绘制电位滴定曲线并由电位滴定曲线确定终点。
二、实验原理用0.10mo1/L 的NaOH 电位滴定0.050mo1/L 的磷酸可得到有两个pH 突跃的pH-V 曲线,用三切线法或一阶、二阶微商法可得到终点V ep1和V ep2,再由NaOH 溶液的准确浓度可算出酸的浓度。
当磷酸被中和至第一计量点时,溶液由NaH 2PO 4组成。
在sp1之前溶液由H 3PO 4-H 2PO 4-组成。
当滴定至1/2V sp1时,由于c H3PO4=c H2PO4-,最好采用下列近似式计算pK a1:][][lg42431+++--=-H c H c pK pH PO H PO H a (1)式中c H3PO4、c H2PO4-分别是滴定至1/2V sp1时H 3PO 4和H 2PO 4-的浓度。
同理,计算pK a2可采用下列近似式:][][lg24422++-+-=--H c H c pK pH HPO PO H a (2)式中c H2PO4-、c HPO42-、分别是滴定至[V sp1+1/2(V sp2-V sp1)]时H 2PO 4-和HPO 42-的浓度。
测定pK a1和pK a2时,以V ep1和V ep2分别代替V sp1和V sp2,式(1)和(2)各组分的浓度要准确,NaOH 溶液要预先标定且不应含CO 32-,盛装磷酸的烧杯要干燥,磷酸的初始体积要准确,滴定中不能随意加水。
电位滴定法测定磷酸的pK a1过程是:由滴定曲线确定V ep1并计算磷酸的初始浓度,在曲线上找到1/2 V ep1所对应的pH ,计算此时的c H3PO4、c H2PO4-,然后代入(1)计算pK a1。
测定磷酸的pK a2可按同样的步骤进行。
滴定终点可由电位滴定曲线(指示电极电位或该原电池的电动势对滴定剂体积作图)来确定,也可以用二次微商曲线法求得。
实验十四磷酸的电位滴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酸碱电位滴定法的原理和方法,观察pH突跃和酸碱指示剂变色的关系;2.掌握酸度计的使用方法;3.学会绘制电位滴定曲线并由电位滴定曲线确定终点;4.学会用电位滴定法测定H3PO4溶液的浓度;5.了解用电位滴定法测定H3PO4的pK a1和pK a2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电位滴定法是根据滴定过程中计量点附近电池电动势或指示电极电位产生突跃,从而确定终点的一种分析方法。
磷酸的电位滴定可采用NaOH标准溶液作为滴定剂,饱和甘汞电极(SCE)作为参比电极,玻璃电极作为指示电极进行滴定,在滴定过程中,随着滴定剂的加入,磷酸与滴定剂发生反应,溶液的pH不断变化。
用pH计测定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值,在滴定终点,pH突变引起电位突变,以此来判断滴定终点。
pH玻璃电极电位响应与溶液pH的关系是:E玻=E内参比+E膜=K'+2.303RTlgαH+=K'-2.303RTpH F F以SCE为参比电极,电池电动势与pH的关系为EMF=E SCE-E玻=K"+2.303RTpHF由加入滴定剂德体积V和测得的相应的pH值可绘制pH-V曲线。
通过记录V及相应的pH值,按pH-V、△pH/△V~V,△2pH/△V2~V作图法确定滴定终点V ep,从而求得H3PO4试液的浓度和离解常数。
H3PO4有三级解离平衡,pKa1=2.12,pKa2=7.21,pKa3=12.66 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滴定曲线存在两个突跃,可分步滴定。
滴定反应为:第一步NaOH+H3PO4===Na H2PO4+H2O第二步NaOH+NaH2PO4===Na2HPO4+H2O根据H3PO4的第一级解离平衡:H3PO4=== H2PO-4+H+有K a1=[H2PO-4][ H+]当反应进行到50%时,[H3PO4]=[H2PO-4],[H3PO4]此时溶液的pH即H3PO4的pKa1。
同理,可得H3PO4的pK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