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案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633.00 KB
- 文档页数:52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结论范文一、项目概况。
咱们这个[项目名称]啊,就像一个新来的小伙伴,打算在[项目地点]这块地盘上大展拳脚。
这项目是要搞[项目类型,比如建个工厂或者开发个旅游区啥的],规模还不小呢。
二、环境现状。
1. 大气环境。
这周边的空气啊,就像个有点小脾气的朋友。
现在空气质量状况呢,有些指标还不错,但是[具体污染物]就有点调皮,浓度偶尔会超标。
就像班级里总有那么几个捣蛋鬼,虽然整体氛围还过得去,但这几个捣蛋鬼也得好好管管。
2. 水环境。
水的情况也挺复杂的。
附近的[河流或者湖泊名称]就像个生命力不太旺盛的病人。
水质有些指标显示它有点虚弱,[列举水质超标或者有问题的指标]不太健康。
这就好比人的身体,有些指标不正常,就得想办法调理。
3. 声环境。
声环境呢,目前还比较安静,就像一个正在午睡的宝宝。
不过一旦这个项目开始运作,就怕像突然来了一群吵闹的小孩,把这个安静的氛围给打破了。
三、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 (一)施工期。
1. 大气方面。
在施工的时候啊,那灰尘就像一群小怪兽到处乱窜。
挖掘、运输建筑材料这些活动,会让空气中的颗粒物增多,就像在干净的房间里撒了一把灰。
附近的居民就像住在这个房间里的人,肯定会被这些灰尘小怪兽骚扰。
2. 水方面。
施工废水要是乱排的话,那就像一个不讲卫生的人把脏水到处倒。
这脏水要是流进附近的水体,就会让本来就不太健康的水变得更糟糕,就像给生病的人再泼冷水一样。
3. 声方面。
施工的那些机器设备啊,就像一群大嗓门的鼓手,整天敲敲打打。
噪声肯定会让周边的居民耳朵不得安宁,就像在你耳边一直放鞭炮一样难受。
# (二)运营期。
1. 大气方面。
如果项目是个工厂,那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就像难闻的屁。
[具体污染物]这些废气要是处理不好,就会像臭气弹一样在空气中弥漫,影响周围的空气质量,让大家呼吸都不顺畅。
2. 水方面。
项目运营时产生的废水呢,就像一盆脏水。
要是没有经过有效的处理就排出去,那对附近的水体来说就是雪上加霜,就像给已经生病的人吃毒药一样。
第1篇一、案件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规范建筑环评工作,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
本文将以某住宅小区环境污染纠纷案为例,分析建筑环评法律问题。
二、案件经过2015年,某市某区某住宅小区建成并投入使用。
然而,小区居民在入住后不久,便开始反映家中出现异味、空气质量差等问题。
经检测,小区附近某建筑工地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噪音、废水等污染物对小区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居民们多次与开发商、施工单位沟通,要求整改,但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
无奈之下,居民们向当地环保部门投诉。
环保部门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该住宅小区在建设过程中未进行环评,且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也未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
三、案件处理1. 环保部门对施工单位进行处罚。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施工单位未在施工现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粉尘、噪音、废水等污染物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2. 开发商被责令补办环评手续。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建设单位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补办手续,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3. 住宅小区居民与开发商、施工单位达成和解。
在环保部门的调解下,开发商、施工单位承诺采取措施,改善小区环境,并对受损居民进行赔偿。
四、案例分析1. 建筑环评法律问题的重要性。
本案中,由于开发商未依法进行环评,导致小区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这说明,建筑环评法律问题在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作用。
只有严格执行环评制度,才能从源头上预防环境污染。
2. 环评制度与环保执法的衔接。
本案中,环保部门在接到投诉后,迅速展开调查,并对违法企业进行处罚。
环评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与解决方案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影响评价成为了重要的环保管理措施。
环评工程师作为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本文将通过分析环评工程师的环境影响评价案例,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相关行业的环保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一、案例分析1. 案例一:工业园区建设项目在某地建设一个大型工业园区的申报中,环评工程师发现该项目可能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首先,工业园区的规划违反了项目所在地区的生态保护政策,存在过度破坏自然环境的风险。
其次,作为一个大规模的工业园区,其废水、废气排放和噪音可能对周边生态系统和居民健康产生不可忽视的损害。
2. 案例二:新建高速公路项目一条新的高速公路即将在某地建设,环评工程师发现该项目可能对该地区的水源和生物多样性产生潜在威胁。
这是因为该地区的一条重要河流将被人工拦截,可能导致水源的断裂和水生生物的迁移。
此外,高速公路的建设还将引起森林破坏和栖息地的片段化,将对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造成破坏。
二、解决方案1. 确保准确可行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环评工程师需要充分了解当地的环境法规和政策,并专注于对环境影响的分析。
在案例一中,工业园区建设违反了生态保护政策,环评工程师可以利用现有的实验数据和模型,精确评估建设项目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案例二中,环评工程师可以借助GIS技术等工具,对水源和动物迁徙路径进行全面绘制和分析,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2. 提供科学可行的环境保护建议环评工程师需要在评价报告中提供科学可行的环境保护建议,以缓解项目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在案例一中,工业园区可以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规模和布局,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在案例二中,可以建立过河生物通道或其他措施,以确保水生物种的迁徙和生态平衡的维持。
3. 加强监测和评估环评工程师在项目建设阶段需要积极参与监测和评估工作,确保环境影响达到预期目标。
对于案例一中的工业园区项目,环评工程师可以建议设置环境监测站点,对排放情况、水质和噪音等进行定期监测。
环评工程师综合案例分析近年来,随着环保问题日益突出,环评工程师的角色变得越发重要。
他们需要具备全面的环境保护知识,对各类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并提出相应的环境管理建议。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环评工程师在解决环境问题、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综合能力。
案例一:污水处理厂项目近期,某市政府计划建设一座大型污水处理厂,以改善当地水体污染问题。
作为环评工程师,需要对该项目进行全面评估。
首先,需要调查污水处理厂所在地的环境状态,包括周边的水体和土壤状况,以及当地植被、动物种群情况。
通过充分了解现状,可以更准确地预测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接下来,环评工程师需评估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方案,包括处理工艺、设备选型、废水排放标准等。
他们需要了解不同工艺对水体净化效果的影响,并选择最符合当地环境要求的方案。
同时,还需要对废水排放标准进行严谨评估,确保废水排放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除此之外,环评工程师还需要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包括监测方案、预警机制和环境敏感点保护措施等。
这可以帮助项目方在运营阶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例如,在污水处理厂运行过程中,环评工程师可以建立监测站点,定期测试废水的排放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通知项目方进行处理。
案例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某地区计划进行一项重大建设项目,但这会涉及土地开发和公共设施的建设,对当地环境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作为环评工程师,需要从各个方面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首先,环评工程师需要考察项目所在地的土地利用现状以及自然生态情况。
通过实地考察和采集数据,对土地类型、植被覆盖、野生动植物分布等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项目对土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
然后,环评工程师需要评估项目对水资源的影响。
这包括水体的取用和排放,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影响程度,以及雨水径流的管理等。
通过分析水资源的变化,可以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减少对水环境的不良影响。
此外,环评工程师还需评估项目对空气质量和噪声的影响。
环评生态案例33例贾生元解析环评生态案例33例(一)2009第四题(油田验收)依托现有联合站新建一片油田,设计年产油3×105吨,原油通过新建70公里管线输送至联合站。
联合站原有3台A型10 t/h燃气伴热加热炉,2用1备;2台4 t/h燃煤供暖炉,1用1备。
预留新建1个5×104立方米原油储罐和2台B型10 t/h燃气伴热加热炉。
所用天然气不含硫。
设施有非甲烷总烃排放。
新管线有5公里沿途两侧分布稀疏灌草,1公里外有稀疏胡杨林。
环评中生态评价范围含油田开发区域、联合站及周边、输油管线中心线两侧300米。
环评批复尽量减少植被破坏,注意复绿,联合站不增加SO2排放总量。
工程拟申请环保验收,环保设施与环评批复一致,年产油达2×105吨。
联合站没有增加燃煤量,但煤种有变化。
与胡杨林分布区相距1公里的管线处在建设阶段被划入省级胡杨林自然保护区。
问题:1、是否满足竣工验收调查要求?说明理由。
2、确定生态环境验收调查范围,说明理由。
3、为判断联合站大气污染物是否达标,应至少设置哪些监测点位?说明理由。
4、SO2排放总量能否满足环评批复要求?说明理由。
5、在进行生态保护措施及其有效性调查时,除落实以上措施外,还应开展什么工作?参考答案:1,满足验收调查要求。
根据“生态影响类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要求,该类项目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即可开展验收调查工作。
2,(1)本项目验收调查范围包括为环评时的影响评价范围,即“含油田开发区域、联合站及周边、输油管线中心线两侧300米”。
此外,还需包括管线1公里外的胡杨林省级自然保护区。
(2)根据“生态影响类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规定,验收调查范围原则上与环评文件的评价范围一致;当工程发生变更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能全面反映出项目建设的实际生态影响和其他影响时,根据工程变更和工程实际影响情况,可对调查范围进行适当调整。
3,(1)A和B型燃气炉至少分别选择一台锅炉出口进设监测点位;4t/h燃煤锅炉在其环保设施进、出口分别设监测点位。
环评案例分析总结笔记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对各类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估,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以下是对一些环评案例的分析总结。
一、案例一:某化工厂建设项目该化工厂主要生产某种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
废气方面,主要污染物为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硫化氢等。
环评报告中提出了采用先进的废气处理设备,如活性炭吸附装置和催化燃烧装置,以确保废气达标排放。
但在实际运行中,由于设备维护不当,部分废气未能得到有效处理,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
废水处理是该项目的另一个重点。
环评要求建设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相结合的方法。
然而,实际操作中,由于污水处理工艺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废水处理效果不佳,排放的废水超过了排放标准。
固体废物的处置也存在问题。
部分危险废物未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储存和处置,存在环境风险。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环评报告中的措施和要求在实际执行中如果得不到严格落实,就无法达到预期的环境保护效果。
二、案例二:某大型住宅小区建设项目这个住宅小区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关注施工期的扬尘、噪声污染以及运营期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等问题。
施工期,环评要求采取洒水降尘、设置围挡、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措施来减少扬尘和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但实际情况是,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赶进度,未严格执行这些措施,导致周边居民投诉不断。
运营期,生活污水应接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生活垃圾要分类收集并及时清运。
但由于物业管理不善,污水管网出现渗漏,生活垃圾堆积现象时有发生。
此案例反映出,项目建设后的运营管理对于实现环评目标同样重要。
三、案例三:某风力发电场项目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项目,其环境影响主要集中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方面。
环评报告中重点关注了风机的布局对鸟类迁徙的影响,以及项目建设对周边植被的破坏。
为了减少对生态的影响,提出了优化风机布局、进行生态恢复等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总结)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2011】第一部分环境影响评价案例一.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一)轻工纺织化纤类案例一(林纸一体化)亚洲浆纸股份有限公司新建海南省金海浆纸业有限公司年产60万t 漂白木浆厂项目分析:硫酸盐法工艺制浆的林纸一体化工程CP1. 与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⑴应考虑与总体发展规划、EP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生态保护规划的兼容性;⑵评价区域内是否有特殊保护区、生态敏感与脆弱区、社会关注区及环境质量达不到或接近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的地区;⑶水资源规划及其项目水资源供给的可靠性论证,要求合理利用地表水资源、保护好地下水,提出中水利用方案;⑷林基地建设与当地林业发展规划,天然林、生态公益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特种用途林)和经济商品林区规划的一致性。
⑸基地选址应在商品林区内,保护基本农田,同时与国家有关规定相符,如三峡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西部大开发中CPEP 管理规定等。
⑹与产业、技术政策的符合性:符合调整原料结构与产业结构向规模大型化、产品高档化、技术装备现代化和清洁生产发展的要求;符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政策;符合国家(轻工业)有关环保、节能、节水技术政策。
⑺与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单机规模符合2004年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全国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十五”及2010年专项规划》中规定的起始规模;符合造纸行业发展规划;建设地点符合当地开发区规划。
2.主要污染因素及其来源和特点备料车间主要污染物有固体废弃物、噪声。
剥皮机产生树皮,木片筛产生木屑。
剥皮机、削片机、木片筛是主要噪声源。
制浆产生漂白废水的排放。
制浆、抄浆设备、碱回收炉、石灰窑均产生废气。
另外,制浆过程有纸机白水排放,还有浆渣和噪声产生。
⑴废水排放:主要包括制浆车间,碱回收车间,浆板车间排放有机废水,化学厂排放含酸碱废水,热电厂排放工业废水、生活废水等。
碱回收系统产生的重污冷凝水经汽提后回用,不凝气进石灰窑燃烧,较清洁的冷凝水回用于碱回收系统和浆的洗涤,皂化物进行塔罗油回收。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案例篇一: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公路建设项目某地拟建一公路,全长116.8KM,项目沿线经过5个镇,10个村,2个工业区。
所选路线跨越一级水源保护区,风景旅游区和一个自然保护区,跨过一条河流和两座山,周边还包括超高压变电站。
沿线某些路段有道路,将道路进行拓宽,标准路幅宽75M,主道双向八车道,两侧加设辅道和人行道,新增立交、跨线8座(2座全互通、3座半互通、2座跨线、1座环行回头匝道)、跨河桥梁1座、隧道300M;改造现有立交、跨线4座,保留立交、跨线2座。
项目沿线最近的村庄距拟建公路300M,建设过程中拆迁房屋121288平方米,临时建筑19344平方米,征地面积13万亩。
全程弃土点10个,取土点11个,有高填方段3000M。
项目总投资45亿元。
项目选制址区气候冬夏季有明显差异,夏季气候湿润多雨,冬季干旱、风沙大;降雨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雨季7~8月份。
问题:1、项目噪声评价范围是多少?为什么?2、项目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3、本项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方法与内容?4、该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5、本项目竣工后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的重点是什么?参考答案:1、项目噪音评价范围是多少?为什么?答:本项目噪音评价范围取道路两侧500M。
由于项目沿线较远处才有声敏感点,项目噪音评价范围应适当放宽到敏感区附近,可取道路中线线两侧500M范围内。
2、项目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答:本项目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1)生态环境影响:施工可能导致沿途生物量减少(尤其是自然保护区段),改变地形地貌,并造成景观影响(尤其是沿途风景旅游区段)。
(2)水土流失:取土点、弃土点、桥梁基础作业、水库旁路基建设、房屋拆迁等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并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
(3)水环境影响:施工人员产生的施工废水、桥梁施工、水土流失等可能对水质造成负面影响,在途径水源保护区路段施工时需特别注意。
(4)声环境影响:建设拆迁等施工噪声会对施工区周围居民区等声敏感点造成影响。
1 新建生猪屠宰项目素材B 企业拟在A 市郊区原A 市卷烟厂厂址处(现该厂已经关闭)新建屠宰量为120 万头猪/年(仅屠宰,无肉类加工),该厂址紧临长江干流,A 市现有正在营运的日处理规模3 万t 的城市污水处理站,距离B 企业1.5km 。
污水处理站尾水最终排入长江干流(长江干流在A 市段水体功能为Ⅱ类)。
距B 企业、沿长江下游7km 处为A 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工程建设后工程内容包括:新建4t/h 的锅炉房、6000m2 待宰车间、5000m2 分割车间、1000m2 氨机房、4000m2 冷藏库。
配套工程有供电工程、供汽工程、给排水工程、制冷工程、污水处理站工程及焚烧炉工程等。
工程建成后所需的原材料有:生猪(生猪进厂前全部经过安全检疫)、液氨、包装纸箱、包装用塑料A 市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A 市地势较高,海拨高程为789 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厂址以西100 m 处有居民260 人,东南方向80 m 处有居民120 人。
根据上述背景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该项目营运期产生哪些环境问题?2.B 企业拟在长江干流处新建一个污水排放口,问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如果不可行,拟建项目的污水如何处理?3.该项目竣工大气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如何布点?4.该项目大气和水环境影响主要评价因子包括哪些?5.该建设项目评价重点是什么?2 矿山冶金设备创造项目素材某公司决定在开辟区新建矿山冶金设备创造项目,项目主要由金工车间(对 铸件进行车、钻、铣、刨)、铆焊车间(对钢板切割、焊)、装配车间(对零部件 进行安装、调试)组成。
矿山冶金设备创造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图 1 矿山冶金设备创造工艺流程图冶金设备生产过程中主要原材料消耗见表1。
表1主要原材料清单序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数量 1 钢板 Q235A t900 2 元钢 45' t 800 3 焊条 2.5/4/5 t200 4 焊丝 1.0/1.2 t 300 5 标准件GB/JB套 2.000 6 环氧系列防腐漆kg 150 7 机油 kg 300 8乳化液kg200问题噪声、固废加工焊噪声防成形棒材噪声、固废 甲苯总装 整机防腐 检验标准件噪声、铁屑下料唾声、固废加工噪声、烟尘 噪声 甲苯外协零部件外协配套件板材、型材 检验接1、全年生产天数为300 天,每天焊接时间5 小时,三天焊接设备同时工作,焊条和焊丝产尘系数7g/kg ,每台焊接设备的排气量为3000m3/h 。
2024环评案例分析2024年,一起环境污染案件引起广泛关注,该案件发生在一个工业区,企业在未进行环评的情况下进行了大规模生产活动,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该案件在当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和讨论,也成为了环保法律实施的经典案例之一该企业在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情况下进行生产活动,导致了周边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工厂未安装废气治理设备,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对周边空气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
此外,废水也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河流中,造成了水体污染,影响了附近居民的生活和健康。
由于企业缺乏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使得环境问题恶化迅速,引起了公众的愤怒和不满。
一旦发现该企业的环境问题,社会各界纷纷展开了抗议和抵制行动。
环保组织发起了联合抗议活动,要求政府对该企业进行调查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制止其继续对环境造成破坏。
在舆论的压力下,政府最终展开了调查,并对该企业进行了处罚和整改。
企业被责令停产整顿,并进行了环保设施的改造和升级,以减少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这起案件对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启示。
首先,企业在进行生产活动前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确保生产过程中不会对环境产生不可逆转的破坏。
其次,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及时发现并处理环境问题,保护公众的权益和福祉。
再次,公众应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担当社会责任,推动企业和政府更加重视环保工作。
通过该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环境责任意识的重要性,以及政府监管和公众参与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只有企业、政府和公众三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生态环境。
我们期望未来能够看到更多的企业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