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案例分析
- 格式:pptx
- 大小:87.08 KB
- 文档页数:12
废物处理处置案例2012新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1、指出该拟建工程运行期存在哪些主要环境问题?1)渗滤液在正常工况下对地表水的影响及渗滤液在非正常工况对地下水的影响2)填埋气体、覆土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及恶臭对环境空气的影响3)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取土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占用土地、破坏植被造成的生态影响4)对周围景观的不利影响5)作业及堆体对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如造成滑坡、崩塌、泥石流等6)车辆及覆土机械噪声对声环境的影响7)填埋场滋生的害虫、昆虫及在填埋场觅食的鸟类对环境卫生造成的而影响8)填埋场内塑料袋、纸张及尘土等在未来得及覆土压实情况下可能飘出场外对环境造成的影响9)运营期地表径流可能受到撒漏垃圾的污染。
2、指出该工程影响渗滤液产生量的主要因素?1)垃圾含水量;2)填埋场区降雨情况;3)填埋作业区大小;4)场区蒸发量5)风力的影响和场地地面情况;6)种植情况或植被情况3、指出本工程渗滤液处理方案存在的问题?1)垃圾渗滤液井渗滤液处理系统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用罐车送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方式不合理。
2)根据有关规定要求,生活垃圾填埋场应自行处理生活垃圾渗滤液并达标排放3)使用罐车运送渗滤液,可能由于交通事故造成沿途泄露,污染沿线土壤及地下水。
4、筛选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两项主要特征因子,给出采用估算模式时应输入的参数?1)特征因子:硫化氢、氨(还有4个:颗粒物、甲烷、甲硫醇、臭气浓度)2)应输入的参数:面源排放速率、排放高度、长度及宽度。
5、指出填埋区渗滤液可能污染地下水的几种情形?1)填埋场防渗衬层破裂;2)渗滤液处理系统的防渗破损3)渗滤液输送的罐车沿途泄露;4)暴雨季节,渗滤液剧增,造成收集池漫溢5)填埋区渗滤液渗漏引起的地下水水位上升,从而造成土地盐碱化6、说明营运期填埋场地下水监测井的布设要求?1)本底井一眼,设在填埋场地下水流向上游30~50m处2)排水井一眼,设在填埋场地下水主管出口处3)污染扩散井两眼,分别设在垂直填埋场地下水走向的两侧各30~60m处4)污染监测井两眼,分别设在填埋场地下水流向下游30m处、60m处。
环评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与解决方案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影响评价成为了重要的环保管理措施。
环评工程师作为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本文将通过分析环评工程师的环境影响评价案例,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相关行业的环保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一、案例分析1. 案例一:工业园区建设项目在某地建设一个大型工业园区的申报中,环评工程师发现该项目可能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首先,工业园区的规划违反了项目所在地区的生态保护政策,存在过度破坏自然环境的风险。
其次,作为一个大规模的工业园区,其废水、废气排放和噪音可能对周边生态系统和居民健康产生不可忽视的损害。
2. 案例二:新建高速公路项目一条新的高速公路即将在某地建设,环评工程师发现该项目可能对该地区的水源和生物多样性产生潜在威胁。
这是因为该地区的一条重要河流将被人工拦截,可能导致水源的断裂和水生生物的迁移。
此外,高速公路的建设还将引起森林破坏和栖息地的片段化,将对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造成破坏。
二、解决方案1. 确保准确可行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环评工程师需要充分了解当地的环境法规和政策,并专注于对环境影响的分析。
在案例一中,工业园区建设违反了生态保护政策,环评工程师可以利用现有的实验数据和模型,精确评估建设项目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案例二中,环评工程师可以借助GIS技术等工具,对水源和动物迁徙路径进行全面绘制和分析,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2. 提供科学可行的环境保护建议环评工程师需要在评价报告中提供科学可行的环境保护建议,以缓解项目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在案例一中,工业园区可以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规模和布局,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在案例二中,可以建立过河生物通道或其他措施,以确保水生物种的迁徙和生态平衡的维持。
3. 加强监测和评估环评工程师在项目建设阶段需要积极参与监测和评估工作,确保环境影响达到预期目标。
对于案例一中的工业园区项目,环评工程师可以建议设置环境监测站点,对排放情况、水质和噪音等进行定期监测。
环评工程师综合案例分析近年来,随着环保问题日益突出,环评工程师的角色变得越发重要。
他们需要具备全面的环境保护知识,对各类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并提出相应的环境管理建议。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环评工程师在解决环境问题、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综合能力。
案例一:污水处理厂项目近期,某市政府计划建设一座大型污水处理厂,以改善当地水体污染问题。
作为环评工程师,需要对该项目进行全面评估。
首先,需要调查污水处理厂所在地的环境状态,包括周边的水体和土壤状况,以及当地植被、动物种群情况。
通过充分了解现状,可以更准确地预测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接下来,环评工程师需评估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方案,包括处理工艺、设备选型、废水排放标准等。
他们需要了解不同工艺对水体净化效果的影响,并选择最符合当地环境要求的方案。
同时,还需要对废水排放标准进行严谨评估,确保废水排放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除此之外,环评工程师还需要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包括监测方案、预警机制和环境敏感点保护措施等。
这可以帮助项目方在运营阶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例如,在污水处理厂运行过程中,环评工程师可以建立监测站点,定期测试废水的排放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通知项目方进行处理。
案例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某地区计划进行一项重大建设项目,但这会涉及土地开发和公共设施的建设,对当地环境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作为环评工程师,需要从各个方面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首先,环评工程师需要考察项目所在地的土地利用现状以及自然生态情况。
通过实地考察和采集数据,对土地类型、植被覆盖、野生动植物分布等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项目对土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
然后,环评工程师需要评估项目对水资源的影响。
这包括水体的取用和排放,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影响程度,以及雨水径流的管理等。
通过分析水资源的变化,可以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减少对水环境的不良影响。
此外,环评工程师还需评估项目对空气质量和噪声的影响。
环评案例分析总结笔记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对各类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估,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以下是对一些环评案例的分析总结。
一、案例一:某化工厂建设项目该化工厂主要生产某种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
废气方面,主要污染物为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硫化氢等。
环评报告中提出了采用先进的废气处理设备,如活性炭吸附装置和催化燃烧装置,以确保废气达标排放。
但在实际运行中,由于设备维护不当,部分废气未能得到有效处理,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
废水处理是该项目的另一个重点。
环评要求建设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相结合的方法。
然而,实际操作中,由于污水处理工艺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废水处理效果不佳,排放的废水超过了排放标准。
固体废物的处置也存在问题。
部分危险废物未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储存和处置,存在环境风险。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环评报告中的措施和要求在实际执行中如果得不到严格落实,就无法达到预期的环境保护效果。
二、案例二:某大型住宅小区建设项目这个住宅小区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关注施工期的扬尘、噪声污染以及运营期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等问题。
施工期,环评要求采取洒水降尘、设置围挡、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措施来减少扬尘和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但实际情况是,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赶进度,未严格执行这些措施,导致周边居民投诉不断。
运营期,生活污水应接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生活垃圾要分类收集并及时清运。
但由于物业管理不善,污水管网出现渗漏,生活垃圾堆积现象时有发生。
此案例反映出,项目建设后的运营管理对于实现环评目标同样重要。
三、案例三:某风力发电场项目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项目,其环境影响主要集中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方面。
环评报告中重点关注了风机的布局对鸟类迁徙的影响,以及项目建设对周边植被的破坏。
为了减少对生态的影响,提出了优化风机布局、进行生态恢复等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57(总分120,考试时间90分钟)一、1. 某地拟建一公路,全长116.8km,项目沿线经过5个镇、10个村、2个工业区。
所选路线跨越一级水源保护区、风景旅游区和一个自然保护区,跨过一条河流和两座山,周边还包括超高压变电站。
沿线某些路段现有道路,将道路进行拓宽,标准路幅宽75m,主道双向八车道,两侧加设辅道和人行道,新增立交、跨线8座(2座全互通、3座半互通、2座跨线、1座环形回头匝道)、跨河桥梁1座、隧道300m;改造现有立交、跨线4座,保留立交、跨线2座。
项目沿线最近的村庄距拟建公路300m,建设过程中拆迁房屋121288m2,临时建筑19344m2,征地面积13万亩。
全程弃土点10个,取土点11个,有高填方段3000m。
项目总投资45亿元。
项目选址区气候冬夏季有明显差异,夏季气候湿润多雨,冬季干旱、风沙大;降雨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雨季7~8月份。
[问题]1.项目噪声评价范围是多少?为什么?2.项目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3.本项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方法及内容?4.该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5.本项目竣工后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的重点是什么?二、2. 某地一国家规划矿区内拟“上大压小”,关闭周边6个小煤矿整合新建一个大型煤矿,产煤涉及规模为400万t/a。
根据项目设计文件,矿区地面有设计主井和副井各一处,通风井两处,洗煤厂一处。
洗煤厂设尾矿库一座,洗煤废水能够重复利用。
工程设矿井水地面处理站一个,拟配套建设一个瓦斯抽放站用于发电,并建设矸石场储存矸石作建筑材料。
矸石场选在开采境界边缘地带的一处山凹内,预计可堆放矸石30年。
该矿区雨量充沛,植被丰富,易发生泥石流,区内农作物种类繁多。
井区范围内有泉点15个,其中5个为村民饮用水源。
开采境界内有中型河流一条,为下游某城市的饮用水源。
工程预测最大沉陷区内有村庄2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其他均为农田和林地。
[问题] 1.该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内容是什么? 2.简述该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
1 新建生猪屠宰项目素材B 企业拟在A 市郊区原A 市卷烟厂厂址处(现该厂已经关闭)新建屠宰量为120 万头猪/年(仅屠宰,无肉类加工),该厂址紧临长江干流,A 市现有正在营运的日处理规模3 万t 的城市污水处理站,距离B 企业1.5km 。
污水处理站尾水最终排入长江干流(长江干流在A 市段水体功能为Ⅱ类)。
距B 企业、沿长江下游7km 处为A 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工程建设后工程内容包括:新建4t/h 的锅炉房、6000m2 待宰车间、5000m2 分割车间、1000m2 氨机房、4000m2 冷藏库。
配套工程有供电工程、供汽工程、给排水工程、制冷工程、污水处理站工程及焚烧炉工程等。
工程建成后所需的原材料有:生猪(生猪进厂前全部经过安全检疫)、液氨、包装纸箱、包装用塑料A 市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A 市地势较高,海拨高程为789 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厂址以西100 m 处有居民260 人,东南方向80 m 处有居民120 人。
根据上述背景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该项目营运期产生哪些环境问题?2.B 企业拟在长江干流处新建一个污水排放口,问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如果不可行,拟建项目的污水如何处理?3.该项目竣工大气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如何布点?4.该项目大气和水环境影响主要评价因子包括哪些?5.该建设项目评价重点是什么?2 矿山冶金设备创造项目素材某公司决定在开辟区新建矿山冶金设备创造项目,项目主要由金工车间(对 铸件进行车、钻、铣、刨)、铆焊车间(对钢板切割、焊)、装配车间(对零部件 进行安装、调试)组成。
矿山冶金设备创造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图 1 矿山冶金设备创造工艺流程图冶金设备生产过程中主要原材料消耗见表1。
表1主要原材料清单序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数量 1 钢板 Q235A t900 2 元钢 45' t 800 3 焊条 2.5/4/5 t200 4 焊丝 1.0/1.2 t 300 5 标准件GB/JB套 2.000 6 环氧系列防腐漆kg 150 7 机油 kg 300 8乳化液kg200问题噪声、固废加工焊噪声防成形棒材噪声、固废 甲苯总装 整机防腐 检验标准件噪声、铁屑下料唾声、固废加工噪声、烟尘 噪声 甲苯外协零部件外协配套件板材、型材 检验接1、全年生产天数为300 天,每天焊接时间5 小时,三天焊接设备同时工作,焊条和焊丝产尘系数7g/kg ,每台焊接设备的排气量为3000m3/h 。
2024环评案例分析2024年,一起环境污染案件引起广泛关注,该案件发生在一个工业区,企业在未进行环评的情况下进行了大规模生产活动,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该案件在当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和讨论,也成为了环保法律实施的经典案例之一该企业在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情况下进行生产活动,导致了周边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工厂未安装废气治理设备,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对周边空气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
此外,废水也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河流中,造成了水体污染,影响了附近居民的生活和健康。
由于企业缺乏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使得环境问题恶化迅速,引起了公众的愤怒和不满。
一旦发现该企业的环境问题,社会各界纷纷展开了抗议和抵制行动。
环保组织发起了联合抗议活动,要求政府对该企业进行调查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制止其继续对环境造成破坏。
在舆论的压力下,政府最终展开了调查,并对该企业进行了处罚和整改。
企业被责令停产整顿,并进行了环保设施的改造和升级,以减少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这起案件对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启示。
首先,企业在进行生产活动前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确保生产过程中不会对环境产生不可逆转的破坏。
其次,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及时发现并处理环境问题,保护公众的权益和福祉。
再次,公众应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担当社会责任,推动企业和政府更加重视环保工作。
通过该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环境责任意识的重要性,以及政府监管和公众参与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只有企业、政府和公众三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生态环境。
我们期望未来能够看到更多的企业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生命是永恒不停旳发明,由于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旳精力,它不停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旳界线,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旳自我体现旳形式体现出来。
--泰戈尔2023环评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如下资料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旳贾老师整顿提供一、水电案例一、南方某山区拟建水资源综合运用开发工程,开发目旳包括城镇供水,农业浇灌和发电。
工程包括一座库容为2.4×109m3旳水库,引水工程和水电站。
水库大坝高54m,水库回水长度27km,水电站装机容量80 MW,水库需沉没耕地230hm2,移民1870人,安顿方式拟采用就地后靠,农业浇灌引水主干渠长30km,浇灌面积6×104 hm2,城镇供水范围重要为下游地区旳2个县城。
库区及上游地区土地运用类型:林地,耕地,分有自然村落,无城镇、工矿业,河流在水库坝址下游50km河段内有经济鱼类、土著鱼类旳索饵场、产卵场。
第一组问题(原题):1.大坝上游陆域生态环境现实状况调查应包括那些方面?(1)调查上游陆域大坝蓄水沉没区及影响范围内波及旳物种、种群和生态系统。
(2)重点调查陆域范围内有无受保护旳珍稀濒危物种、关键种、土著种和特有种,天然旳经济物种及自然保护区等。
如波及国家级和省级保护生物、珍稀濒危生物和地方特有物种时,应逐一或逐类调查阐明其类型、分布、保护级别、保护状况与保护规定等。
(3)植被调查可设置样方,调查植被构成、分层现象、优势种、频率、密度、生物量等指标。
(4)动物调查,应调查动物种类、分布、食源、水源、呵护所、繁殖所及领地范围,生理生殖特性,移动迁徙等活动规律。
(5)调查生态系统旳类型、构造、功能和演变过程。
(6)调查有关旳非生物因子特性(如气候、土壤、地形地貌、水文及水文地质等)。
(生态现实状况调查是生态影响评价旳基础。
一般从事生态影响评价旳技术人员均轻易解答该问题,但往往回答不完整。
陆地生态环境现实状况调查不外乎植物、动物及其生境调查,在详细工作中从物种、种群、生态系统、景观四个层次入手,同步考虑气候、土壤、水系等自然原因。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加剧。
为了加强环境保护,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环评法律法规,旨在规范环评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
本文以某钢铁企业环评案例为切入点,分析环评法律法规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案例介绍某钢铁企业位于我国某省,占地面积约1000亩,年产钢铁100万吨。
企业计划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扩建年产150万吨钢铁的生产线。
在项目实施前,企业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评)。
三、环评法律法规分析1. 环评法律法规体系我国环评法律法规体系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
这些法律法规为环评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2. 环评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环评程序包括以下步骤:(1)建设单位提出环评申请,提交项目基本情况、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等材料;(2)环评机构对环评报告进行技术审查,提出审查意见;(3)环评机构将审查意见反馈给建设单位,建设单位根据审查意见对环评报告进行修改;(4)环评机构对修改后的环评报告进行复审,提出复审意见;(5)环评机构将复审意见反馈给建设单位,建设单位根据复审意见对环评报告进行修改;(6)环评机构将修改后的环评报告提交给环境保护主管部门;(7)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环评报告进行审批,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
3. 环评报告编制要求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规定,钢铁企业属于重污染行业,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环评报告书应包括以下内容:(1)项目概况;(2)环境影响评价依据;(3)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4)环境保护措施;(5)环境风险评价;(6)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7)公众参与情况。
四、案例分析1. 案例中,某钢铁企业在项目实施前,按照环评法律法规的要求,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交了环评报告。
2. 环评机构对环评报告进行了技术审查,提出了审查意见。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2011】第一部分环境影响评价案例一.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一)轻工纺织化纤类案例一(林纸一体化)亚洲浆纸股份有限公司新建海南省金海浆纸业有限公司年产60万t 漂白木浆厂项目分析:硫酸盐法工艺制浆的林纸一体化工程CP1. 与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⑴应考虑与总体发展规划、EP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生态保护规划的兼容性;⑵评价区域内是否有特殊保护区、生态敏感与脆弱区、社会关注区及环境质量达不到或接近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的地区;⑶水资源规划及其项目水资源供给的可靠性论证,要求合理利用地表水资源、保护好地下水,提出中水利用方案;⑷林基地建设与当地林业发展规划,天然林、生态公益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特种用途林)和经济商品林区规划的一致性。
⑸基地选址应在商品林区内,保护基本农田,同时与国家有关规定相符,如三峡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西部大开发中CPEP管理规定等。
⑹与产业、技术政策的符合性:符合调整原料结构与产业结构向规模大型化、产品高档化、技术装备现代化和清洁生产发展的要求;符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政策;符合国家(轻工业)有关环保、节能、节水技术政策。
⑺与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单机规模符合2004年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全国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十五”及2010年专项规划》中规定的起始规模;符合造纸行业发展规划;建设地点符合当地开发区规划。
—2.主要污染因素及其来源和特点备料车间主要污染物有固体废弃物、噪声。
剥皮机产生树皮,木片筛产生木屑。
剥皮机、削片机、木片筛是主要噪声源。
制浆产生漂白废水的排放。
制浆、抄浆设备、碱回收炉、石灰窑均产生废气。
另外,制浆过程有纸机白水排放,还有浆渣和噪声产生。
⑴废水排放:主要包括制浆车间,碱回收车间,浆板车间排放有机废水,化学厂排放含酸碱废水,热电厂排放工业废水、生活废水等。
碱回收系统产生的重污冷凝水经汽提后回用,不凝气进石灰窑燃烧,较清洁的冷凝水回用于碱回收系统和浆的洗涤,皂化物进行塔罗油回收。
大路建设工程模拟试题:一、某地拟建一大路,全长116.8KM,工程沿线经过5 个镇,10 个村,2 个工业区。
所选路线跨越一级水源保护区,风景旅游区和一个自然保护区,跨过一条河流和两座山,周边还包括超高压变电站。
沿线某些路段有道路,将道路进展拓宽,标准路幅宽75CM,主道双向八车道,两侧加设辅道和人行道,增立交、跨线8 座〔2 座全互通、3 座半互通、2 座跨线、1 座环行回头匝道〕、跨河桥梁1 座、隧道300M;改造现有立交、跨线4 座,保存立交、跨线2 座。
工程沿线最近的村庄距拟建大路300M,建设过程中拆迁房屋121288平方米,临时建筑19344平方米,征地面积13 万亩。
全程弃土点10 个,取土点11 个,有高填方段3000M。
工程总投资45 亿元。
工程选制址区气候冬夏季有明显差异,夏季气候潮湿多雨,冬季干旱、风沙大;降雨年内安排不均,主要集中在雨季7~8 月份。
问题:1、工程噪音评价范围是多少?为什么?2、工程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3、本工程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方法与内容?4、该工程工程分析的根本内容?5、本工程竣工后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的重点是什么?参考答案:1、工程噪音评价范围是多少?为什么?答:本工程噪音评价范围取道路两侧500M。
由于工程沿线较远处才有声敏感点,工程噪音评价范围应适当放宽到敏感区四周,可取道路中线线两侧500M 范围内。
2、工程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答:本工程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1)生态环境影响:施工可能导致沿途生物量削减〔尤其是自然保护区段〕,转变地形地貌,并造成景观影响〔尤其是沿途风景旅游区段〕。
(2)水土流失:取土点、弃土点、桥梁根底作业、水库旁路基建设、房屋拆迁等简洁发生水土流失并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
(3)水环境影响:施工人员产生的施工废水、桥梁施工、水土流失等可能对水质造成负面影响,在途径水源保护区路段施工时需特别留意。
(4)声环境影响:建设拆迁等施工噪声会对施工区四周居民区等声敏感点造成影响。
垃圾焚烧发电厂和综合解决厂(20 分)拟建某垃圾焚烧发电厂和综合解决厂,垃圾焚烧量000t/d,综合解决600t/d,由垃圾分选、综合解决、垃圾焚烧发电、生活设施管理区等部分构成。
配套有余热锅炉、烟气净化妆置、汽轮发电机组,年发电能力 1 亿kW.h。
烟囱高度为90m。
垃圾综合解决:生活垃圾进厂后,依次进行大件预分选、粉碎磁选、机械分选、人工精选后,筛上物送焚烧厂焚烧,筛下物送初级堆肥,分选出的橡胶、塑料等可再生运用资源送入再生资源厂房,砖、石、瓦、砾等送填埋场。
项目所在地环境敏感点重要分布在东南方向1.5km 处,有居住区,主导风向为北风。
【问题】1.垃圾焚烧炉烟气执行什么排放原则?二恶英充足分解的条件是什么?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应涉及哪些项目?3.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如何判断?4.垃圾焚烧污染物控制应注意哪些问题?5.环境风险评价重点是什么?【参考答案】1.垃圾焚烧炉烟气执行什么排放原则?二嗯英充足分解的条件是什么?垃圾焚烧炉烟气排放原则执行《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原则》(GB18485-)。
二恶英充足分解的条件是烟气在炉膛内滞留时间达2S以上及确保炉内烟气温度达8500C以上。
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应涉及哪些项目?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项目应涉及TSP、PM10、S02、N02、C0 等常规污染物和二恶英、氨、硫化氢、臭气浓度等特性污染物。
3.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如何判断?根据本地气象条件和周边环境敏感点与本项目的距离,对环境影响进行具体分析。
对于垃圾焚烧发电厂,新改扩建项目环境防护距离不得不大于300m;对于垃圾综合解决厂,须进行恶臭影响分析。
如果对环境敏感点有明显影响,应采用有针对性的防护方法。
4.垃圾焚烧污染物控制应注意哪些问题?垃圾焚烧污染物控制应重点关注下列方面:(1)焚烧设备须达成《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原则》(GB18485—)规定的“焚烧炉技术规定”。
(2)垃圾焚烧炉烟气排放须达成《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原则》(GB18485-)规定的发焚烧炉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规定;对二恶英排放浓度应参考执行欧盟原则(现阶段为0.1TEQn9/m3);必要时加装脱硝装置;安装烟气自动持续监测装置;对二嚼英的辅助鉴别方法提出规定。
环评案例分析总结随着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各行各业都开始注重环保方面的工作,其中环评工作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环评是指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从而预测和评价该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为项目建设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环评案例的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实质,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环评案例分析。
第一个案例:某铁路线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该项目是一条铁路新线路,主要服务于当地的物流及交通运输业,投资金额数十亿元。
该项目的环评工作采取了多种方法,包括环境基础调查、环境参数测量、环境模拟预测等,通过科学预测了该建设项目中可能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环评过程中主要考虑的环境影响因素包括噪声、灰尘、废气、水污染等,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人口健康等进行了详细评估。
在方案设计的过程中,也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了具体的环境治理建议,如噪声隔离、防尘措施、污染物治理等,最终保证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得到了有效控制。
第二个案例:某小型企业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该项目是一家小型企业的新建工程,主要生产某种化工产品,投资金额距离前文的铁路工程有很大的差距。
但是,同样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确保环保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在环评过程中,主要对该项目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等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并提出了具体的环保治理方案。
该项目所产生的废水、废气要经过专门的处理设施进行排放,同时,在生产中也加强了管控,避免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第三个案例:某旅游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该项目是一家旅游开发企业的新建工程,主要在一片天然森林区域内开展旅游业务,投资金额与上述两个案例相比更低。
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主要考虑了该项目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如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土地利用等,同时也对可能产生的污染物进行了评估,如垃圾、污水等。
在制定具体的环境治理方案时,该项目采取了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严格的管理体系,确保旅游业务的同时不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四川省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一、工程概况(一)工程开发背景1.流域概况及其水资源利用状况大渡河是岷江的最大支流,干流河道全长1 062km,天然落差4175m,全河流域面积为77400km2(不含青衣江),年径流量470亿m’。
大岗山水电站坝址位于大渡河中游上段的石棉县挖角乡境内,坝址控制流域面积62 727km2,占大渡河流域面积的81%。
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1 010m3/s,年径流量315亿m’。
根据《四川省大渡河干流水电规划调整报告》,大渡河干流推荐22级开发方案,大岗山水电站为第14个梯级,上游衔接硬梁包水电站,下游衔接龙头石水电站。
目前,大渡河干流按照水电开发规划已经建成了龚嘴和铜街子两个梯级电站;瀑布沟、深溪沟和龙头石3座水电站正在建设中。
2.流域规划环评情况根据环评法的规定,流域规划开展了环评工作。
2005年9月,《四川省大渡河干流水电规划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了由四川省环境保护局会同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持召开的审查会。
规划环评要求大岗山水电站项目环评时应重视对施工期“三废”的污染防治;应分析、评价电站建设对风景区外围保护地带生态环境及景观的影响,尤其是工程取料和弃渣的影响,以及工程完建后的植被恢复措施的设计,应与风景区景观相协调,起到美化景观的作用,避免电站建设对风景区实验区等其他区域的影响;进一步落实珍稀保护鱼类和特有鱼类的保护性和补救性措施。
3.项目前期工作开展情况2005年3月编制完成《四川省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并进行了技术咨询;2005年8月编制完成《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施工前期准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已经四川省环保局批复,目前工程已开展施工前期准备项目的工程建设。
鉴于大岗山水电站涉及风景名胜区的外围保护地带,2006年1月编制完成了《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对贡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影响专题评价报告》,已通过四川省建设厅评审,同意项目实施。
(二)工程概况1.地理位置本工程位于大渡河中游上段雅安市石棉县和甘孜州泸定县境内,坝址距下游石棉县城约40km,距上游泸定县城约72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