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通论 第一讲
- 格式:pdf
- 大小:169.85 KB
- 文档页数:5
一、1、二、1、三、1、答:国有企业的经营权:是指国有企业对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依法处分的权力:它有以下14大权力: 1、生产经营计划权; 2、产品劳务定价权; 3、产品销售权; 4、物质采购权; 5、进出口业务权; 6、投资决策权; 7、留成利润的支配权; 8、资产处置权;9、联营权、举办合资、合作经营权; 10、劳动用工权;1 1、人事管理权;12、工资奖金、分配权; 13、内部机构设置权; 14、拒绝摊派权;2、答:职务发明创造分为两类,对于职务发明创造来说,专利权的主体是该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所在单位。
职务发明创造,是指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这里所称的“单位”,包括各种所有制类型和性质的内资企业和在中国境内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从劳动关系上讲,既包括固定工作单位,也包括临时工作单位。
3、(1)、起草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完善有关金融机构运行规则;发布与履行职责有关的命令和规章。
(2)、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3)、监督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
(4)、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稳定。
(5)、确定人民币汇率政策;维护合理的人民币汇率水平;实施外汇管理;持有、管理和经营国家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
(6)、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
(7)、经理国库。
(8)、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支付结算规则,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
(9)、制定和组织实施金融业综合统计制度,负责数据汇总和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
(10)、组织协调国家反洗钱工作,指导、部署金融业反洗钱工作,承担反洗钱的资金监测职责。
( 11)、管理信贷征信业,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12)、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从事有关国际金融活动。
(13)、按照有关规定从事金融业务活动。
四、答:1、专利的授予必须满足专利的“三性”,即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要求。
第一章经济法概述一、经济法的概念经济法是调整因国家对经济活动的管理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与法律关系的三要素相对应,经济法律关系也由主体、内容和客体三个要素所构成。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也称经济法的主体,是指参加经济法律关系,依法享有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的当事人。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包括:(1)国家机关。
作为经济法律主体的国家机关是指通过承担组织、管理、调控和监督经济的职能而参与经济法律关系的各种机关。
主要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及行政机关。
其中,行使国家经济管理职能的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管理经济的最主要、最直接的环节,因此是经济法律关系的重要主体。
经济管理机关主要分为三类:1.综合性经济管理机关。
例如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
2.行业性经济管理机关。
例如建设部、农业部等。
3.专门职能部门。
例如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管理总局等。
(2)经济组织和社会团体。
包括群众团体、公益组织、文化团体、学术团体、自律性组织等。
(3)经济组织的内部机构和有关人员。
(4)个人。
个人包括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和公民。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经济权利如经济职权、财产所有权、企业法人财产权。
经济义务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依法负担的必须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必然。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承担的经济义务主要有:贯彻国家的方针策略,遵守法律、法规;履行经济管理职责;依法纳税;不侵犯其他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等等。
(三)、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
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三类:(1)物如土地、矿藏、水流、森林;也包括人造物,如建筑、机器、各种产品等,还包括财产物品的一般价值表现形式——货币及有价证券。
(2)非物质财富,也可以称为精神财富或者精神产品,包括知识产品和道德产品。
(3)行为。
如生产经营行为、经济管理行为、完成一定工作的行为和提供一定劳务的行为等(四)、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亡经济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者终止的客观情况。
一、《合伙企业法》1、合伙企业法是调整合伙企业的设立、合伙财产及企业运行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合伙企业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依照《合伙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3、合伙企业设立的条件:①有符合要求的合伙人。
(A合伙人数应不少于两人B合伙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②有书面合伙协议③有合伙人认缴或者实际缴付的出资④有合伙企业的名称和生产经营场所4、合伙企业的财产范围:合伙人的出资、以合伙企业名义取得的收益和依法取得的其他财产5、合伙企业财产治理与使用:①合伙人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其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财产份额时,须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②合伙人之间转让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财产份额时,应当通知其他合伙人③合伙人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的,在同等条件下,其他合伙人有优先购买权6、合伙事务的执行方式:①由全体合伙人共同执行②由合伙人分别单独执行合伙事务③由一名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④由数名合伙人共同执行合伙事务7、合伙企业事务执行后果的承担和竞争禁止:⑴由一个或者数个合伙人执行事务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应当定期向其他合伙人报告事务执行情况以及合伙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其执行合作事务所产生的收益回合伙企业,所产生的用度和亏损由合伙企业承担⑵合伙人不得不自营或者同他人合作经营与本合作企业相竞争的业务。
8、合伙企业与第三人的关系⑴合伙人或聘用的经营治理职员执行合伙事务是受约定或法律规定的限制,但这些限制不得对抗不知情的第三人⑵合伙的债务,由合伙人按照出资比例或者协议的约定,以各自的财产承担清偿责任,合伙人对合伙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⑶合伙人发生与合伙企业无关的债务,相关债权人不得以其债权抵消其对合伙企业的债务,也不得代位行使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权利。
合伙人的自有财产不足清偿其与合伙企业无关的债务的,该合伙人可以以其从合伙企业中分取的收益用于清偿,债权人也可以依法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该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用于清偿8、有限合伙企业是指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穷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的合伙企业9、有限合伙企业:①企业名称中应当标明“有限合伙”字样②有限合伙人可以用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或者其他财产权利作价出资,但是不得以劳务出资③有限合伙人可以同本有限合伙企业进行交易④有限合伙人可以自营或者同他人合作经营与本有限合伙企业相竞争的业务10、合伙的进伙、退伙、解散与清算①新合伙人进伙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外,应当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②新合伙人进伙前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穷连带责任③退货形式包括声明退伙、协议退伙、法定退伙和除名退伙二、《个人独资企业法》1、个人独资企业法是调整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组织、活动、解散和清算及其他内外法律关系的总称2、个人独资企业是指依照该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穷责任的经营实体3、特征:⑴由一个自然人投资,其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⑵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穷责任⑶依照个人独资法设立,并且依照个人独资法⑷个人独资企业须在中国境内设立⒋个人独资企业和一人公司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