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保险)FRM金融案例分析

(金融保险)FRM金融案例分析

(金融保险)FRM金融案例分析
(金融保险)FRM金融案例分析

2007年北岩银行挤兑事件

每一次经济恐慌都有其与众不同的特点,但都有一个相似之处,即它们都紧接着一段表面上的繁荣期之后发生,从而暴露出这种繁荣的空洞。这种顺序屡试不爽,每当我们发现可以不必通过艰苦缓慢的实干,就能轻松大发其财之时,就可以十拿九稳地断言,恐慌时期即将来临。

可能过去就有人讲过这样的话。事实上,在1859年,它已被写进1857-58年商业危机的历史。金融动荡感觉上各不相同,但大多数几乎如出一辙。

让我们从一个显然极为相似的案例开始。北岩银行(Northern Rock)是英国自1866年欧沃伦格尼银行(Overend Gurney)关门以来第一家倒闭的大型银行。两家都是久负盛名的机构,有着审慎且令人敬佩的财务历史:北岩银行的前身是东北部一家共同所有的建房互助会,欧沃伦格尼银行则在东安格利亚贵格会拥有深厚根基。

渴望增长的新一代高管接掌了两家银行的领导权,他们急切想要迅速扩大他们的贷款规模:北岩在房价泡沫的顶峰陷在房屋抵押贷款里,而欧沃尼栽在一些显然有问题的企业上,包括造船、谷物贸易、铁路融资行业及许多其他行业的企业。这些企业都犯了致命错误,即依赖短期借款为他们快速扩张和风险越来越大的贷款账目提供资金。与北岩一样,欧沃尼为其有缺陷的业务模式付出了代价。一个重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英国央行让欧沃尼倒闭了,导致其他一些企业在接着引发的恐慌中倒闭。

最近,两位美国经济学家——马里兰大学的卡门?莱因哈特(Carmen Reinhart)和哈佛大学的肯?罗格夫(Ken Rogoff)发表了一份对当前金融危机的分析报告,在文中他们找出了二战以来发生在工业国家的前18次银行业危机,把当前的金融危机放到了这一背景下加以研究。他们发现了把单个事件转化成金融繁荣和萧条的整体图景的共同主题,他们称之为“诸多标准金融危机指标上惊人的定性和定量相似点”。他们重点对美国进行了研究,但如果你观察相关数字,他们分析中的大部分内容也适用于英国。

在每次重大金融动荡之前,住房价格都会快速上涨,股票价格也是如此。由于直到危机发生的前夜,资本流入加速,经常账盈余迅速扩大。公共债务上升是战后危机中一个几乎普遍的前兆。当问题隐约浮现时,总体经济增长开始逐渐放缓。此外,以往的金融冲击发生前,通常有一段放松金融管制的时期。

作为一位见识颇多的记者,我见证了1973年至1974年的次级银行危机,我们最强大的金融机构险些被拖垮。现在,我还仍然保留着由四大清算银行之一发布的否认它们身处困境的新闻稿。那次事件有几个不同的触发因素:其中之一是1971年底开始实施的《竞争与信贷管理条例》(Competition and Credit Control),它放开了贷款的上限,降低了对银行的流动性要求,并终结了利率同盟。之后的两年里,对英国居民的信用垫款总额增加了2.5倍。

放松管制也在今天的事件中扮演着角色。引用前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克尔(Paul Volcker)的话,过去25年间“我们从一个以商业银行为中心的、高度监管的金融体系,转变为一个经过了高度设计、复杂得多的体系。今天,众多金融中介发生在有效的官方监管和监督之外的市场,全都装在不知有多少万亿规模的衍生品工具里。”

另一个共同特征是,资产价格泡沫通常接在一段时期的价格稳定后发生,最近英国《金融时报》一篇由查尔斯?古德哈特(Charles Goodhart)和阿维纳什?佩尔绍德(Avinash Persaud)撰写的文章指出了这一点。他们引用了1929年的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1997-98年的亚洲,以及2007-08年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作为案例。

低通胀导致低利率和真实资产的积累,继而导致投资者为了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而去冒更大风险。20世纪70年代就有一个经典案例,当时石油美元涌入国际资本市场并推动利率走低。银行流动性充足,正四处寻找新的出口。他们在中欧和拉美的发展中经济体找到了正在找寻

的东西。但当1982年8月墨西哥政府暂停偿还外债时,这种情形便戛然而止。

过去数年中发生了很多同样的事件。甚至罗格夫和莱因哈特大胆地暗示,这一次大量资金事实上已被再循环至一个发展中经济体,但这回这个经济体存在于美国境内。逾一万亿美元被导入由最穷、信用最低的借款人构成的美国次级房贷市场。

此处的共同特征就是对风险的误判,对风险的定价错得离谱。1929年,问题出在投资资金被过度利用;1997-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则是与错配的货币敞口有关;互联网热潮时期,当时的想法就是互联网将导致永不休止的经济增长。在最近这次信贷泡沫中,想法就是把债务分开拆碎,然后分发到世界各地,垃圾债券能就这样奇迹般地转变为3A级投资对象。

这一次确实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然而,最近的这次事件与历史上其他相似片段共同的另一个特征是,其性质是真正的国际性的。几个世纪来一次又一次地的金融危机让世人明白一个道理,即乐观、贪婪、狂热和绝望是不分国界的。早在互联网之前,不断变化的市场情绪就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席卷全世界。1929年10月24日和29日的股价下跌,以及1987年10月19日再度上演的这一幕,简直是在除日本外的所有金融市场里同步发生的。用套利、资本流动或资金转移远不能解释这一现象。1720年的南海和密西西比泡沫是相关的,放松管制和在英格兰及法国的强力货币扩张助长了泡沫。紧跟泡沫发生的危机波及到了荷兰、意大利北部以及德国北部。此类国际性震荡的名单一眼看不到头。

当然,世界各地国家经济体之间总有着实体的联系,如国际贸易商品和金条、出口和进口、资本和资金流动,等等。但我发现,让我着迷的却是纯心理方面的联系,像是某国投资人的情绪在什么时候影响另一国投资人的情绪,有时候是距离非常远的两个国家。我们在考虑金融快感和恐惧时始终要牢记的是,理性行为总是不在考虑之列。历史上最伟大思想家之一的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在南海股票上大肆投机,结果输惨了。正如他沮丧地感言:“我能计算天体的运动,却不能计算人类的疯狂。”

重大金融震荡的结果是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大量知识来自于经济史学家查尔斯?金德尔伯格(Charles Kindleberger),他1978年发表了经典著作《癫狂、恐慌与崩溃》(Manias, Panics and Crashes)。金德尔伯格用相当没有把握的方式所表达观点是,得到正确运用的最后贷款人所扮演的角色,是令通常紧接着金融危机之后发生的商业滑坡缩短的关键。他引用1720年、1873年、1882年、1890年、1921年和1929年的危机作为证据。这几次危机中,没有一次最后贷款人能真正出现。之后发生的萧条比之其他几次时间更长、程度更深。19世纪70年代和20世纪30年代发生的两次危机,均被称为“大萧条”。

最后贷款人角色的经典定义是由沃尔特?白芝浩(Walter Bagehot)所下的。他的伟大著作《伦巴第街》(Lombard Street)发表于1873年,书中阐述的一个理念此后就一直是央行在危机时刻的指导格言:凭良好抵押品以高利率自由放贷,也是从那本书开始的。自由放贷,用他的话来讲就是,“止住恐慌”。用高利率,目的是“没人可以不经过慎重考虑、用很低的代价就借到钱”。无限度地凭所有良好的银行业证券放贷——因为“造成惊恐的方式,就是拒绝持有优质抵押品的人”。

但是,不幸的是,生活并不那么简单。首先,央行官员们并不总是把他们的工作做得很好。人们普遍认为,英国央行在干预1825年恐慌时没起什么作用。城市历史学家戴维?基纳斯顿(David Kynaston)说明了英国央行的政策是如何在自满和过于剧烈的信贷紧缩之间急剧转向的。70多家银行倒闭了,据传,英国央行自己也是侥幸逃过一劫。正当5英镑和10英镑的纸币全部用光之际,有人发现了大量1797年后就一直留在金库里的1英镑的票子。这些纸币是得到政府许可发行的,并“创造了奇迹”。接着发生的萧条持续了几年时间:根据一份报告,直到1827年年底,“在商界,几乎人人都仍旧感觉得到1825年的高潮留给他们的损

失所造成的伤痛——并且直到现在,由于害怕风暴后持续很长时间的汹涌波涛,甚至现在都远离海边”。

另一个问题是,过度热情的央行干预可能给未来造成实际麻烦。关于艾伦?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所留下来的经济摊子的热议,背后体现的就是这个问题。2006年1月,艾伦?格林斯潘卸任美联储主席。美联储的经典角色一直是逆风而行,在艰难时期放松信贷,在局面失控之前紧缩信贷。威廉?麦克切斯尼?马丁(William McChesney Martin)曾担任过18年的美联储主席,直到尼克松总统时代,用他的话说:“美联储的功能,就是在聚会渐入佳境的时候,端走宾治盆。”格林斯潘的批评者声称,他非但没有端走宾治盆,而且在聚会快结束的苗头初步显露时,他又喝了一瓶白兰地,高兴得不想离场。

他们还说,不论出了什么问题,格林斯潘执掌的美储储总会通过创造足够多廉价货币收买的方法来化解困境。1987年10月市场崩盘后,美联储在六周内三次降息,股市迅速恢复。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1997-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以及911事件之后。

但央行能走多远还是有限制的。随着时间推移,廉价货币和负的实际利率导致带来泡沫的投机和通货膨胀。这是央行行长们警告道德风险的危险时所要表达的意思,这种道德风险指的是,把银行家们从困境中拯救出来只会鼓励他们将来更加不负责任。当应该让一家机构倒闭时,试图把个人过失和可能导致极严重后果的系统性失效清楚地区分开来是十分困难的。出于这个原因,多年来,常常是这样一个情况,银行当局下决心不干预,最终却发现自己被迫屈服于压力。利物浦勋爵(Lord Liverpool)1825年威胁说,如果投机者得到拯救,他将辞去财政大臣的职务,但最后投机者还是得救了。金德尔伯格发现类似的例子发生在1763年、1869年、1897年和1975年拯救纽约时。现任英国央行行长默文?金(Mervyn King)也对道德风险多次发出强有力的警告,直到几个月前英国央行准备进行一次看上去象经典白芝浩式的干预为止。

在给投机者一个教训和系统性失效之间取得平衡相当困难。只有历史才能够对格林斯潘和金的不同做法作出评判。

在对最近这场危机的反应中,美联储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比他们的前辈们走得更远。华尔街投资银行贝尔斯登(Bear Stearns)因在衍生品和证券化贷款市场上的巨大敞口而面临倒闭危险。面对这种情况,再次引用保罗?沃克尔的话,美联储判断有必要采取“把合法和默示的权利用到极致,跨越某些根深蒂固的央行准则和惯例”的措施。

同样,这种救援肯定必定导致美国证券监管的彻底重塑。如果美联储将来站到这些机构背后,那它需要的监督程度要远比当前规则下允许的要直接地多。难怪沃克尔言语之间有些担心。经济低迷时间跨度可能有多长,影响可能有多深?

当然,任何回答都不得不受限于大量的变数。关键之一是最后贷款人的存在和表现。但还有许多其他变数,因为繁荣和萧条鲜有单一触发因素的。例如,1847年危机的触发因素有:铁路狂热、马铃薯病害、一年小麦歉收和第二年丰产以及欧陆接着发生的革命。1857年华尔街恐慌通过内战变成了一场持续很长时间的衰退。关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成因,著有众多的教科书,而《大崩溃》(Great Crash)绝不是其唯一的贡献者。

一、法兴银行案例简介

进入2008年,世界金融市场接连传来坏消息。由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股灾余波未了,法国兴业银行又爆出丑闻:因其精通电脑的一位名叫Jerome Kerviel的交易员冲破银行内部层层监控进行非法交易,致该银行出现71亿美元巨亏。成为迄今为止是史上由单个交易员所为的最大一桩案子。法兴银行此次亏损金额超过了美国商品期货对冲基金AmaranthAdvisorsLLC在2006年亏损的66亿美元,同时也是巴林银行1995年14亿美元亏损的五倍多。

法国兴业银行是世界上最大的银行集团之一,是法国第二大银行,市值仅次于法国巴黎银行。其总部设在巴黎,上市企业分别在巴黎、东京、纽约证券市场挂牌,2000年12月31日它在巴黎股票交易所的市值已达300亿欧元,2000年12月的长期债务评级为“Aa3”(穆迪公司)和“AA-”(标准普尔公司)。在全世界拥有500万私人和企业客户,在全世界80个国家拥有500家分支机构,大约有50%的股东和40%的业务来自海外。

自2007年年初开始法兴银行的交易员Jerome Kerviel在股指期货操作对欧洲股市未来的走向投下巨注,“悄然”建立起预计高达500亿至700亿欧元的多头仓位。Jerome Kerviel开始在欧洲股票指数上使用期货,豪赌欧洲市场将出现持续上升。直到2007年的年末,Jerome Kerviel的交易还处于赢利水平。

但在2007年圣诞节及2008年新年假期后,市场开始走向了他的对立面。他所交易的巴黎CAC-40指数开始大幅下挫。这意味着他所持的头寸出现了较大损失。

2008年1月18日,德国DAX指数下跌超过600点的时候,盖维耶尔可能已经损失了20亿欧元。法兴银行在此方面的损失曾受到了德国方面的警示。同天,法兴银行的一位法务官员发现一笔超过该行风险限制的交易。法兴银行立刻打电话给这笔交易的交易对手进行核实,而接到电话的一方声称他们从来没有进行过这笔交易。

2008年1月21日,法兴银行开始动手平仓。法兴银行21日起的平仓举动引发市场猜测,该行低价贱卖这些仓位也许就是导致全球股市本周一大幅下跌的原因。当天,法国、德国和英国的股市全线下跌5%以上。

2008年1月24日,位于香港的法兴亚太总部向国内媒体公告,由于该行的Jerome Kerviel 交易员在股指期货操作上的欺诈行为,该行产生了49亿欧元(约合71.4亿美元)的损失。随后法兴银行通过对Jerome Kerviel负责仓位的审查和对他所在部门负责的全部持仓的彻底分析,并确认该欺诈交易事件为独立事件。

二、法兴银行内部控制缺陷的分析

法国兴业银行事件的出现,很多专家认为在于其内部控制的监控不力。这种分析当然是正确的,但令人感到有足够嘲讽意味的是,这家银行在业界一直是以内部控制监控和风险管理到位而闻名的,甚至因此而成为急欲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的中国银行业青睐的对象。但是,就是在这样一家银行里,那位交易员从去年上半年即已开始从事违规交易,而该行高管居然长期不知,才导致了这种场面。因此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法兴银行的内部控制到底怎么了?

下面我们对法兴银行的欺诈案例进行详细分析,探究其内部控制缺陷,以为我国银行业内部控制提供思考。金融体系中风险爆发的原因有主客观两种,主观因素在于监管制度漏洞和监管者失职;而客观原因则在于监管者因外部原因而无法履行职责。

1.客观原因分析

从表面上来看,法兴银行的案件似乎与以往任何一次金融案件不同,属于后者——监管者因外部原因而无法履行职责的客观原因。法兴银行事件本身充满了“技术性”的传奇色彩。案件的当事人Jerome Kerviel有着“电脑天才”的名号,据媒体报道“他经常工作到深夜,在法兴银行的计算机系统中埋头苦干,好像已把一种掩盖自身交易的多层次的方法植入了计算机系统中”。

法兴银行表示,Jerome Kerviel丰富的中后台工作经验为其炮制这个骗局提供了很多便利。现年31岁的Jerome Kerviel于2000年进入法国兴业银行,他在一开始的五年中,分别在不同的中间部门工作,这些中间部门的职责在于控制交易员所在的部门。由此,Jerome Kerviel 对法兴银行的操作与控制流程了如指掌。2006年被升任交易员,Jerome Kerviel转入交易部门,,从事套汇交易,主要负责处理欧洲股指期货的坐盘交易。

正是由于,Jerome Kerviel熟悉法兴银行监管交易的流程。Jerome Kerviel就像一个电脑黑客,他曾经在银行中台部门(middle office)工作,利用在这个岗位积累的丰富经验,他蓄意侵入银行安全系统,精心设计虚构交易,隐藏了这一巨额的违规头寸。他在期货指数市场进行一笔交易的同时,会虚构另一笔交易。比如,一个买入,那另一个就卖出,两个交易的头寸相互抵消,得以逃避内部控制系统的“雷达”。为了确保虚假的操作不被及时发现,Jerome Kerviel利用了他多年来对于处理和控制市场交易的经验,连续地屏蔽了所有的监控,这些监控本来可令法兴对Jerome Kerviel的交易操作的性质进行检验、监控,其中包括是否真实存在这些交易的监控。直至2008年1月19日到20日,Jerome Kerviel进行了数额巨大的交易,由于市场暴跌,损失一下子暴露无遗,被法兴银行监察部门发现。

从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在金融交易和监管系统完全实现了电子化的今天,一个计算机天才是有可能让监管系统失灵的。从这个角度看,在法兴银行案件中,理应承担失职责任的是技术研发人员,而非是履行监管职责的制度体系和当事人。如果法兴银行案件的最终侦破结果的确如此,那么我们就必须承认此次事件实属统计学意义上的“小概率事件”。毕竟能够将计算机技术精通到破解银行“五重关卡”的金融交易员实在是极其罕见,从该事件本身所能深究出的制度性弊病其实并不多。据此,由法兴银行事件推演出金融衍生品的“罪恶论”更应该休矣。金融衍生产品的设计初衷,绝不是为了扩大市场参与者的风险,更不是为了让人们投机获利。恰恰相反,该类产品的出现原本正是为了降低市场参与者的风险。

2、主观原因分析

然而,法兴银行案件只是归因于由于监管者因外部原因而无法履行职责的原因而导致显然是不够的。曾因令英国巴林银行破产而“声名远扬”的尼克·里森也作出了回应,其把矛头直指现代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控制体系:“银行体系根本就没有吸取教训,现在的制度同1995年巴林银行倒闭时没什么两样。”事实上,自里森于10多年前拖垮巴林银行之后,各家银行都已安装了复杂的黑匣科技,以避免类似灾难再次发生。但与里森一样,后台工作人

员出身的“单纯”期货交易员Jerome Kerviel轻松欺骗了这些复杂的系统。上述指责最后能否被证实,我们无从得知。

与法兴银行交易员Jerome Kerviel透过技术漏洞进行秘密违规交易的行为相比,金融企业中金融衍生品的违规投资行中制度的缺陷是更值得关注的。过去5年中,投资者充分享受着股票、债券和石油等大宗商品市场的盛宴,全球银行业者似乎只顾着狂欢了,忽视了对流程的控制和风险的管理。这就让内部的董事会理应行使的各种权力经常流于形式,内部自发的监管职能如同虚设;而相关的监管部门在履行监管职责时,又会受制于行政部门间权力范围的牵制,很难在事前直接查处或限制当事人的职权,由此使得外部监督职能无法到位。正是内外部体制管理的弊病,最终才会让金融体系的诸多案件频频出现。

从市场发展的角度出发,一个“电脑天才”引发的金融诈骗案件其实并不可怕,因为这样的案件并不具有被“广泛复制”的可能性。然而,金融市场中真正可怕的风险在于,由于制度体系本身的弊病而让监管无法真正履行。

3、对我国启示

法国兴业银行事件对于正在急速发展和转轨中的中国金融业,有十分重要的警示意义。就欧洲金融市场的发展历史与现实看,与我国现有金融业管理现状相比,应该完全可以说,其不论在金融业内部风险管理还是在市场监管上,都远比我国的金融业制度来得严密和健全,可尽管如此,不管是多年前的巴林银行破产事件还是这次的法兴银行,事实似乎都在某种程度上证明,有些看来天衣无缝的监管制度,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被轻而易举地攻破。所以在这前提下,特别是在我国金融业呈现双向开放的市场环境里,如何在内部风险管控和外部市场监管方面,并将相关的风险通过制度设计降低到最小程度,显然就应成为一个不得不面对的严峻命题。能否从这次的法兴银行事件中汲取教训,对国内金融业来说正是一次站在他人“肩上”,并对自身制度予以健全的机会。从法兴银行和巴林银行的案例可以看到衍生金融工具的内部控制对于金融企业显得特别重要,下文就衍生金融工具内部控制进行分析。

FRM一级模考

FRM一级模拟题 1 .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regarding the lease rate in commodity futures contracts is incorrect? I The lease rate is the return required by the lender in exchange for lending a commodity. II Assuming it is positive, as the lease rate increases, the futures price for a commodity increases. III In a cash-and-carry arbitrage, the lease rate is earned whether or not the underlying commodity is actually loaned. IV Lease rates are similar to dividends paid lo the lender of a share of common stock. V If the lease rate is less than the risk-free rate, the forward market is said to be in contango. A . II and III B . III and V C . I, III, and V D . II and IV Answer: A The lease rate is the amount that a lender requires as compensation for Jending a commodity. In determining the price of a commodity futures contract, the lease rate, 81, is subtracted from the risk-free rate, r, as follows: Assuming a positive lease rate, the lease rate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futures price, all else constant. This also assumes that there is an active market for lending the commodity underlying the futures contract. The lease rate can only be earned by actually lending the underlying commodity. 2 . .Consider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price of futures contracts on various commoditie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does not accurately describ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commodity's futures price and its underlying factors? A. Gold futures have an implicit lease rate which, because it is not actually paid by commodity borrowers, creates incentive to' hold physical rather than synthetic gold as ideal strategy to gain gold exposure. B. Natural gas is produced relatively consistently but has seasonal demand, causing the futures price to rise steadily in the fall months, since natural gas is too expensive to store. C. The cost of storing corn, which has relatively constant demand, causes the futures price to rise until the next harvest at which point the price falls. D. Relatively constant worldwide demand for oil and its ability to be cheaply transported keep oil prices relatively stable in the absence of short-run supply and demand. Answer: A Gold futures have an implicit lease rate, because it is not actually paid by commodity borrowers, which creates incentive to hold physical rather than synthetic gold as ideal strategy to gain gold exposure.

金融监管报告(案例分析)

1. 海南发展银行的关闭案例分析 1.1案例内容 1998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表公告,关闭刚刚诞生2年10个月的海南发展银行。这是新中国金融史上第一次由于支付危机而关闭一家有省政府背景的商业银行。海南发展银行成立于1995年8月,是海南省唯一一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总行设在海南省海口市,并在其他省市设有少量分支机构。它是在先后合并原海南省5家信托投资公司和28家信用社的基础上建立和壮大的。成立时的总股本16.77亿元,海南省政府以出资3.2亿元成为其最大股东。关闭前有员工2800余人,资产规模达160多亿元。 1997年底按照省政府意图海南发展银行兼并28家有问题的信用社之后,公众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出现挤兑行为。随后几个月的挤兑行为耗尽了海南发展银行的准备金,而其贷款又无法收回。为保护海南发展银行,国家曾紧急调了34亿元资金救助,但只是杯水车薪。为控制局面,防止风险漫延,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当机立断,宣布1998年6月21日关闭海南发展银行。同时宣布从关闭之日起至正式解散之日前,由中国工商银行托管海南发展银行的全部资产负债,其中包括接收并行使原海南发展银行的行政领导权、业务管理权及财务收支审批权;承接原海南发展银行的全部资产负债,停止海南发展银行新的经营活动;配合有关部门施实清理清偿计划。对于海南发展银行的存款,则采取自然人和法人分别对待的办法,自然人存款即居民储蓄一律由工行兑付,而法人债权进行登记,将海南发展银行全部资产负债清算完毕以后,按折扣率进行兑付。6月30日,在原海南发展银行各网点开始了原海南发展银行存款的兑付业务,由于公众对中国工商银行的信用,兑付业务开始后并没有造成大量挤兑,大部分储户只是把存款转存工商银行,现金提取量不多,没有造成过大的社会震动。

金融衍生工具发展现状分析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97年第4期 金融衍生工具发展现状分析 雷 达 梁云波 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金融衍生工具(D erivatives)的迅速发展。全球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和广泛地使用已大大改变了金融的面貌。金融衍生工具不仅增加了金融产品的品种范围,而且发展了认识、估量和管理金融风险的更为精确的方法。当今绝大多数投资者和机构借款者都纷纷使用金融衍生工具。全球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急剧增长导致许多人认为这种增长大大地增加了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Ξ国内许多人认为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不仅关系到衍生工具本身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也影响到金融业的正常发展。 一、衍生工具发展情况及原因 (一)日趋复杂化、多样化并迅猛发展 金融衍生工具即为双边合约或支付协议,其价值是由其基础工具的价值得来的。衍生工具所涵盖的基础工具包括利率、汇率、商品、股权和其他指数等。 金融衍生工具的品种日益复杂和多样化。金融衍生工具从性质上说主要分为两类:一是远期,另一类是期权。以此两类为基础组合而成的衍生工具层出不穷,几乎每个月都有一种新型的衍生工具产生。表1衍生基本工具就近40种,由所生基本工具、基础工具复合组合的衍生工具多达上千种。衍生工具亦日见复杂,当今衍生工具所对应的基础工具已经突破了“基础”的范围,包括了衍生工具本身。比如调期期权(Sw ap ti on)即为针对调期的期权,它授予该工具的购买者权力而非义务、在未来某日参与某一特定的调期合约。该衍生复合工具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基础工具,但此处基础工具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基础工具”,为衍生工具——调期,另一部分是衍生部分即期权。借款者可以通过购买利率调期期权,以防避利率上升给他带来的利息负担。 与此同时衍生工具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在全世界有组织交易所交易的金融衍生工具于1986年达311亿张合约,到1990年已达418亿张合约,比1986年增长5115%,而到1993年已超过717亿张合约,比1990年增长了6211%,90年代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80年代水平。与此同时,衍生工具的发行量也呈高速增长,1986年利率期货和期权、货币期货和期权以及股票市场指数期货和期权等发行量超过6千亿美元,1990年已高达213万亿美元,比1986年高出270%,而1993年已逾718万亿美元,比1990年增长了240%。即使在巴林银行因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损失816亿英镑而倒闭之后,全球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仍然十分活跃,据国际调期及衍生交易协会统计,1995年上半年全球未清偿衍生工具交易金额 Ξ系统风险(System ic R isk):按照巴塞尔国际清算银行92年10月的《银行间关系最新发展》报告中定义,该风险是一市场部分中的某公司的破产引起其他市场部分乃至整个金融系统的连锁困境。

frm一级笔记

1.1 风险管理基础 1风险管理 01.1 解释风险的概念和比较风险管理 Risk : arise from uncertainty regarding future loss as well as gain Risk management :activities aimed to reduce or eliminate expected loss Risk taking :active assumption of incremental risk in order to generate incremental gains 01.2 描述风险管理流程,识别流程中的问题和挑战 识别风险 量化和估计风险敞口,决定合适的方法来转移风险 根据转移风险的成本来分析转移风险的方法 开发风险缓释策略 avoid 不做生意,完全避免 transfer 花钱全部转给别人 mitigate 转移部分风险 assume 承担风险 随时监控和评估风险缓释策略 01.3 评估度量管理风险的工具 VaR 在某个概率下的最大损失是多少 Economic Capital 未知一个足够的流动性储备来覆盖潜在损失 Scenario analysis 分析某个因素的经常不可计量的不确定性 Stress testing 基于某个压力的一种情景分析 01.4 区别 EL 和 UL Expected Loss在正常业务情况下有多少损失是预计会发生的,容易预测和计算Unexpected Loss在非正常业务情况下的损失,更难预测和计算

01.5 区别 risk 和 reward,并解释什么样的关注点冲突会影响风险管 理 通常说, the greater risk take,the greater potential reward 可以被度量的 reward 概率部分就是 risk,不能度量概率的就是uncertainty 01.6 描述和区分风险的关键类别,解释每种风险怎么产生的,评估 风险的影响 有 8 大类风险: Market risk:价格的不确定性 interest rate risk equity price risk foreign exchange risk commodity price risk Credit risk:交易对手履约的不确定性 default risk bankruptcy risk downgrade risk

发展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的思考

发展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的思考 金融衍生工具成为规避金融自由化过程中金融价格风险的主要工具,促进了金融风险管理手段的创新和金融业的大发展。本文对发展金融衍生工具会计进行了思考。希望能促进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的完善与发展。 标签:金融衍生工具会计思考 0引言 对金融衍生工具的管理,除了要实施严格有效的金融监管外,会计监管也是一个发挥重要作用的手段。 1我国金融衍生工具会计发展现状 在我国,对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的研究,基本上是以民间为主,不过财政部已经于1999年开始,组织进行了相关的会计准则基础研究,但还未正式立项制订有关金融衍生工具的会计准则。因此,按照大多数国家的惯例,在未发布专门的金融衍生工具准则前,金融衍生工具按照投资准则核算。如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债务性投资,通常按投资处理,但绝大多数其他金融衍生工具仍不符合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一投资》的核算披露要求。 新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自2002年1月1日起在上市金融企业实施,但对金融衍生工具的会计核算并未提及,目前国内金融企业对其一般都按照历史成本法计量,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并确认未实现损益。如民生银行2003年的年报中披露:“本行进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未交割金额在表外列示,相关损益在金融衍生工具到期交割时在利润表中确认”。如果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公允价值计量,按国内会计准则的净利润应调减18631千元。金融企业一般都从事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从民生银行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对金融衍生工具的核算违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谨慎性原则,若完全照搬国际财务报告的公允价值原则极易夸大收益,安然事件就是例证,建议对金融衍生工具的核算采取谨慎原则是比较合理的,即确认未实现损失,不确认未实现收益。 目前,国内四大银行都开展了代客外汇实卖的业务,其中包括利用外汇、利率衍生工具进行套期避险等。在金融衍生工具的会计实务方面,据调查,由于目前尚不存在可以遵照的会计准则或其他规范文件,大多数金融机构都自主决定金融衍生工具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方式,随意性较大。另外,我国对风险较高的金融机构衍生交易主要实行非现场的事后监管,且手段也比较单一,主要通过审核机构报送的财务报表和业务统计表来实现,且频率较低,基本上只有月报、季报和年报等。因此,往往对金融衍生工具所带来的风险措施不力。 2加快我国金融衍生工具会计建设的进一步思考

FRM一级模拟题(2)

FRM一级模拟题(2) 1、Which one of the foll owing four trading strategies coul d limit the investor's upside potential while reducing her d ownsid e risk compared to a naked long position in the stock? A. A long position in a put combined with a long position in a stock B. A short position in a put combined with a short position in a stock C.Buying a call option on a stock with a certain strike price and selling a call option on the same stock with a higher strike price and the same expiration date D.Buying a call and a put with the same strike price and expiration date 2、Which one of the foll owing four statements is correct about the early exercise of American options? (1). It is never optimal to exercise an American call option on a non-divid end-paying stock before the expiration date. (2). It can be optimal to exercise an American put option on a non-dividend-paying stock early. (3). It can be optimal to exercise an American call option on a non-dividend-paying stock early. (4). It is never optimal to exercise an American put option on a non-dividend-paying stock before the expiration date. A. 1 and 2 B. 1 and 4 C. 2 and 3 D. 3 and 4 3、Mr. Black has been asked by a client to write a large option on the S&P 500 ind ex. The option has an exercise price and maturities that are not availabl e for options traded on exchanges. He therefore has to hedge the position dynamically. Which of the foll owing statements about the risk of his position is not correct? A.By selling short index futures short, he can make his portfolio delta neutral. B.There is a short position in an S&P 500 futures contract that will make his portfolio insensitive to both small and large moves in the S&P 500. C. A long position in a traded option on the S&P 500 will help hedge the volatility risk of the option he has written. D.To make his hedged portfolio gamma neutral, he needs to take positions in options as well as futures. 4、The current price of stock ABC is $42 and the call option with a strike at $44 is trading at $3. Expiration is in

金融衍生品名词解释及案例

金融衍生品名词解释及案例 一。分类 1. 按照基础工具各类分 (1)股权类产品的衍生工具 股票期货、股票期权、股票指数期货、股票指数期权 (2)货币衍生工具 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货、利率期权、利率互换 (3)信用衍生工具 信用互换、信用联结票据 2. 按金融衍生工具自身交易的方法及特点分类 (1)金融远期合约 远期利率协议、远期外汇合约、远期股票合约 (2)金融期货 货币期货、利率期货、股票指数期货、股票期货 (3)金融期权 标准化期权、权证 (4)金融互换 货币互换、利率互换、股权互换、信用违约互换 二。名词解释及案例 1. 远期利率协议

(1)解释 远期利率协议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交换协议期间内一定名义本金基础上分别以合同利率和参考利率计算的利息的金融合约。签订该协议的双方同意,交易将来某个预先确定时间的短期利息支付。用以锁定利率和对冲风险暴露为目的的衍生工具之一。其中,远期利率协议的买方支付以合同利率计算的利息,卖方支付以参考利率计算的利息。 远期利率协议交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作为一种场外交易工具,远期利率协议的合同条款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量身定做”,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二是并不进行资金的实际借贷,尽管名义本金额可能很大,但由于只是对以名义本金计算的利息的差额进行支付,因此实际结算量可能很小;三是在结算日前不必事先支付任何费用,只在结算日发生一次利息差额的支付 金融机构使用远期利率协议(FRA)可以对未来期限的利率进行锁定,即对参考利率未来变动进行保值。 功能 通过固定将来实际交付的利率而避免了利率变动的风险 利率用利差结算,资金流动量小,为银行提供了一种管理利率风险而又无需改变资产负债结构的有效工具 远期利率协议具有简便、灵活、不须支付保证金等优点 (2)案例 甲公司预期在未来的3个月内将借款100万美金,借款时是为6个月,假定该公司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 [ 内容速览] :当前我国衍生品市场存在规模大而品种少、需求大而本土市场浅化、金融衍生品发展滞后等困境,因此,选择一种合理的发展模式以确保衍生品市场的稳健发展变得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国际衍生品市场发展路径及主流发展模式的分析和比较,结合我国的制度环境和经济基础,提出在模式选择上应该采用一种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以诱发性制度变迁为辅的混合模式;在发展路径方面,应该遵循“市场制度安排决定发展路径”的一般性思路;而在监管金融衍生品是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的热点。我国经济发展对衍生工具的巨大需求,以及国际衍生品市场高度繁荣造成的严峻态势,使得发展模式的选择成为关系到国家金融安全和长远经济利益的核心命题,确立一种适宜的发展模式成为我国衍生品市场“突围”的关键。因此,关于衍生品市场发展模式的研究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关于中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从市场的发展成熟度来看,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相对比较成熟的是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市场规模也比较大。因此国内学者关于中国金融衍生品发展模式和路径选择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外汇衍生产品上,利率和债券衍 生品的相关 研究相对较少,而关于权益类衍生品的相关研究则非常少。 关于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基础条件,Fratzscher (2006)

指出,一国要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那么,标的资产的市场流动性, 稳健的会计、税收及监管标准,以及成熟的市场环境是比较重要的指标。韩立岩、王允贵(2009)对Fratzscher 所关注的重要指标在我国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表示发展金融衍生品的基本条件仍然不成熟,大多处于尚未开始或者是正在建设的过程中。张维、王平、熊熊(2007)从制 度经济学的角度总结了海外股指期货和利率衍生品的发展条件,认为主要包括发达的现货市场、合理的投资者结构、完善的市场交易与风险监管制度和监管体系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等方面。 陈晗(2008 )指出金融衍生品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类演进模式:强制性演进模式和诱致性演进模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属于诱致性制度变迁,衍生品的出现完全是自发的,政府从未有意识地推动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甚至法律常常成为衍生品发展的障碍。发达市场更倾向于诱致性制度变迁,以美、英为代表,而新兴市场更偏向于强制性制度变迁.以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以及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为代表。强制性变迁的国家和地区中,日本和印度都是较为明显的失败案例,韩国和新加坡金融衍生品 市场则因为政府的介入迅速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韩立岩、王允贵(2009)则将外汇衍生品的发展模式归 结为三类:一是自然演进模式,以美国为代表,外汇衍生品的出现是市场发展的自然结果,是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的外汇避险保值需求自然产生的;二是被动发展模式,如墨西哥、俄罗斯等国家的外

国际金融规避风险的手段以及案例分析

一、我国现行汇率制度及汇率走势 我国人民币现行汇率制度概括起来说就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指的是汇率生成机制是由市场机制决定的,汇率水平的高低是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的;单一性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每日公布的人民币市场汇价适用于外汇指定银行(中资与外资)进行的所有外汇与人民币的结算与兑换,包括经常项目收支和资本项目收支,适用于中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收支往来;适用于居民与非居民的交往活动。总之是适用于所有交易范围的一切外汇与人民币之间的交易;有管理性主要体现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上,中央银行设有独立的操作室,当市场波动幅度过大,中央银行要通过吞吐外汇来干预市场,保持汇率稳定;在零售市场上,中央银行规定了银行与客户外汇的买卖差价幅度;而其浮动性则一是表现为中央银行每日公布的人民币市场汇价是浮动的;二是各外汇指定银行制定的挂牌汇价在央行规定的幅度内可自由浮动。 近几年来,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世界经济焦点问题之一,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将影响今后美国与中国关系及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普遍认为人民币币值被低估,指中国操纵汇率已经影响到世界上许多经济体,拖累本已深陷危机的全球经济。美国希望人民币升值,由此可以抑制中国出口,增加美国出口,减少国际收支逆差和降低失业率,推动经济复苏;欧洲诸国则是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分享中国的出口空间,并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但中国则担心人民币升值,将损及出口和经济发展的动力,因而一直极为审慎地处理人民币汇率问题。 人民币汇率在改革开放以来是不断贬值的,直到2005年才开始有下降的趋势,也就是人民币有升值的趋势,然后分析当时的世界的经济格局可知,当时的美国,日本,俄罗斯,以及欧盟是当时的经济大国,而那时候的中国正是经济的真正崛起的时候,各种贸易出口与进口都是大幅度增加,与此同时,中国的外币储蓄量有质的飞跃,据统计,中国曾经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最高峰期持有美国四万亿美元。这样通过人民币升值,换一句说就是美元相对于人民币贬值了,这样一来,中国就是外汇储蓄上损失惨重,许多进出口贸易额都大打折扣,再看最近几年,中国在顶着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下,努力发展经济,另一方面,美国大印美元,大肆发展美国国债,这样使美元贬值,迫使人民币升值,在达到这一目的

(完整版)金融衍生品套期保值案例分析

金融衍生产品套期保值案例分析 130112300110 洪月佳 2015-05-04

金融衍生产品套期保值案例分析 本文将结合金融衍生产品产生原因、主要工具、存在问题、解决措施。并结合两个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分别为西南航空公司套期保值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依然能盈利;中航油投资失败这两个案例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结合案例对金融衍生品的存在意义,及其实质进行阐述。 一、产生原因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后,利率摆动幅度幅度的增大,使债券和股票市场都经历了几段剧烈动荡的时期。由于经历的动荡与金融不断的发展,金融机构的管理者更加注重管理风险。在规避风险的利益驱动下,通过金融创新工具来帮助金融机构管理者更好地进行风险控制。这种工具被称为金融衍生工具,目前已经成为极为有效地风险管理工具。这里我们需要指出的是金融衍生工具是一种风险管理工具,并不是一种投机手段,将其作为投机手段那么我们也将看到由于杠杆效应,其需要承担的巨大代价。稍后我们更加具体的进行分析。 二、主要工具: 远期合约、金融期货、期权、互换。 远期合约:指交易双方达成在未来(远期)某一时间进行某种金融交易的协议。 金融期货合约:指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质量实物商品或金融商品的标准化合约。 期权合约:指合同的买方支付一定金额的款项后即可获得的一种选择权合同。证券市场上推出的认股权证,属于看涨期权,认沽权证则属于看跌期权。 互换合同:互换合同是指合同双方在未来某一期间内交换一系列现金流量的合同。按合同标的项目不同,互换可以分为利率互换、货币互换、商品互换、权益互换等。其中,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比较常见。 三、保值而非投机的体现 假定现在为3月份,某农场主6月份有3万斤谷物要收获并出售,同时某粮食公司计划6月份收购3万斤同种谷物,他们都希望3个月后能以今天的价格成交,即双方都不愿冒价格变动风险。

从美国次贷危机探讨我国金融衍生品的发展

摘要:此次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主要原因是在金融机构监管不力的情况下过度发展金融衍生品。在描述金融衍生品及其功能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品的必要性,并针对国内金融衍生品发展现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衍生品;金融风险 过度发展金融衍生产品、金融监管不力等原因,造成了美国次贷危机。对于目前衍生品市场尚不发达的中国来说,在吸取经验教训的同时,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金融衍生品在我国发展,要使金融衍生工具为我所用,助我避险。 1金融衍生品及其功能 1、1什么是金融衍生品 金融衍生品又称金融衍生工具,是指在基础性金融工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投资和风险管理工具,即指从原生资产(股票、债券、货币等基础性金融工具) 派生出来的金融工具。产品形态分为期权、期货、远期合约和互换交易四大类。目前,在世界主要的金融市场上,金融衍生品已经成为金融市场交易的主耍工具。金融衍生品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原因有三:一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元与黄金脱钩汇率自由浮动;二是虚拟经济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三是金融工具和金融制度的创新和发展。 1、2金融衍生品的主要功能 (1) 规避风险,套期保值。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的投资者,其风险偏好及风险承受能力也不一样,这就产生了转移风险的需求,通过衍生工具,市场能够把风险转移给那些有能力且愿意承担风险的机构和个人,使风险得到分离,而使企业和居民选择一种合适的风险水平。投资者可以通过采取与基础产品相反的操作行为来锁定价格,以规避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 (2) 价格发现。 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特别是场内交易,是由众多投资者在交易所进行公开竞价,形成的价格反映了对于该商品价格有影响的所有可获得的信息和不同买主与卖主的预期,这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了未来价格的走势,使真正的未来价

货币金融学案例分析题

第二章货币 一国四币:独特的货币文化现象 背景资料 当政治上的“一国两制”在中国取得重大突破时,经济上的“一国四币”即人民币、港币、澳门币及新台币早已在两岸四地相互流通,这种新的经济文化现象,是很具有独特性的。 据有关资料,目前在大陆流通的港币现金已超过150亿港元,占香港货币发行总量的30%左右。而从台湾涌向大陆和香港的资金高达600多亿美元,其中有相当数量的新台币流到大陆,已在福建等地流通。由于受90年代末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港元、澳门元与币值稳定的人民币关系十分密切,除金融机构相互挂牌外,形成了地域性的如珠江三角洲一带互为流通使用的局面。广州、深圳、珠海等地,接受港元、澳门元的店铺随处可见。内地城乡居民为了使自己拥有的货币收入分散化以及投资或收藏等原因,他们也都以拥有港币、澳门元及新台币为荣。与此同时,人民币在香港、澳门已进入流通领域,在这些地区,越来越多的人以人民币为“硬通货”及结算货币。在香港或澳门的街头上,除银行外,还随处可见公开挂牌买卖人民币的兑换店。更有趣的是,香港、澳门大多数的商店、饭店、宾馆等很多消费场所都直接接受人民币,一些商店门口甚至挂上“欢迎使用人民币”的牌子招揽顾客。台湾也同样出现了人民币的流通现象,许多人将人民币作为坚挺的货币来看待,台湾警方已视伪造人民币为非法,不少台胞回大陆探亲后,都带着人民币回去使用或留作收藏纪念。 思考题 1.这种独特的货币现象对大陆、港、澳、台四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2.这种现象长期发展下去,试问会不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为什么? 案例分析 1.“一国四币”的互相兑换和流通是香港和澳门回归及两岸四地经济合作的必然结果,它有不少有利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两岸四地的货币互为流通有助于经济合作的深化及台湾问题的解决。近年大陆与香港的贸易总额平均每年高达8000多亿美元;大陆在香港的投资平均每年达120多亿美元,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历程及其问题研究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历程及其问题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受到国际化的影响而得到不断的发展。21世纪后,这场由美国的次贷所引发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也给我国的金融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金融衍生产品的本质、市场发展与监管问题的思考。本文主要讲述的是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以及未来发展的思索。 关键字:金融衍生品监管措施 从现实需求来看,随着中国经济逐步走向国际化以及贸易形式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经济主体对于大宗商品、汇率与利率的“套期保值”提出更高的需求,需要借助金融衍生产品的功能控制和对冲风险。所以,金融衍生产品是金融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经济主体规避风险的重要工具。中国金融市场已经具备了一定市场基础,所以,进一步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是我国金融业走向国际化的必由之路。 1金融衍生品概述 1.1金融衍生品的定义 金融衍生品又称金融衍生工具,是指在基础性金融工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投资和风险管理工具,即指从原生资产(股票、债券、货币等基础性金融工具)派生出来的金融工具。产品形态分为期权、期货、互换交易、远期合约四类。1.2 金融衍生品的主要功能 首先是规避风险,套期保值。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的投资者,其风险偏好及风险承受能力也不一样,这就产生了转移风险的需求,通过衍生工具,市场能够把风险转移给那些有能力并且愿意承担风险的机构和个人,使风险得到分离,而使企业和居民选择一种合适的风险水平。投资者可以通过采取与基础产品反向操作行为来锁定价格,以规避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 其次是增加市场流动性。衍生工具规避风险的作用,可以使投资者安全的参与到原生金融工具的交易,这增强了资本的流动性,对稳定、完善和发展原生金融工具具有重要作用。 再次金融衍生品有价格发现的功能。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尤其场内交易,是由众多投资者在交易所进行公开竞价,形成的价格反映了对于该商品价格有影响的所有可获得的信息和不同买主与卖主的预期,这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了未来价格的走势,使真正的未来价格得以发现。 最后,它有降低融资成本。与传统的融资方式相比,衍生工具可以把企业在

FRM一级原版教材和其他常见资料分享,包含FRM学习方法

FRM一级原版教材和其他常见资料分享,包含FRM学习方法 马上2018年11月FRM报名工作就要开始了。准备报名的考生开始准备FRM一级教材了。这很有必要的。本文高顿FRM老师将为大家分享FRM一级原版教材相关的内容,帮助考生选对教材,顺利备考。 一、FRM一级官方教材 FRM一级教材不能忽略的来源就是官方了。为了帮助考生入门,协会提供很多免费的教材。下面高顿FRM 老师整理说明协会出品的有关FRM一级教材: 1、2018 FRM Learning Objectives FRM考纲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框架来指导考生进行FRM考试准备。它包含了要考试的每一个领域以及学习目标。考生应在考试准备期间定期查看。 2、2018 FRM Study Guide FRM学习指南阐述了主要的科目和考试要求的。每年在GARP协会FRM委员会的指导下进行修订,以确保FRM考试仍然是一个有效的知识和技能以及管理金融风险证书。 3、2018 FRM Study Guide Changes 2018年FRM学习指南的变化是根据2017年FRM学习指南进行更改的,主要是和前一年做区别。该指南总结了在2018年FRM研究指南中添加、删除或更新的所有阅读资料。 4、2018 FRM Exam Part I Books(FRM一级原版教材) GARP协会官方出品的FRM Exam books有纸质书和电子版两种。知识点覆盖的非常的全面。购买电子版可以离线也在线访问。有效期三年。 5、2018 FRM Part I Practice Exam 协会提供的FRM一级模拟题主要是根据以前考试中的问题样本出的。这个全面的模拟考试题,代表着老师将在2018年考试FRM一级时会遇到的问题。每级别收费150美元。 二、FRM一级其他教材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中国科学院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程兵 首先介绍一种有趣的产品。因为我国的利率市场是分割的,过去发行的浮息债是以银行存款利率,而不是市场利率为基础。本来浮息债的本金是可以保证的,但在中国特别是利率上升时,可以跌破面值。过去一年中,很多大银行在这方面损失惨重。这是有中国特色的产品。现在国开行、财政部开始发行所谓“新型浮息债”,是以7天回购为基础,其实那才是标准的远期利率协议。 最近远期开办了,但流动性很差,风险控制等各方面也有问题。其实,远期在私下银行间已经存在很久了,现在政府公开允许了,但从财富效应看,公开远期的效应很难说比私下的好,现在公开交易的量很少。 另一种产品——可转债也很有趣,其价值本应是债券价值加期权价值,但我们看到民生银行的可转债涨到150元,而用B-S方程定价,5年期转债,1%年息,贴现后最多值105元。多的45元带有很深的中国制度背景。在中国,股票融资的成本很低,大家都想发股票,不想发债券,发债券要还本。发可转债的机构拼命希望你转股。恰好股票价格是可转债价值的下界,在这种情况下,可转债价值不是按B-S方程定出的,而是靠把股票价格推高来重新估值。股票建仓方面的损失可由转债方面的收益来弥补。

再谈谈信托产品。从理论上讲这方面创新是无限的,因为信托产品涉及三角关系——委托人、受托人和收益人,可以做各种结构产品。又比如,A为高风险,B为低风险,两者可以做风险分担。但在我国,信托产品有个门槛,每份5万,只准200份。再者,中国缺乏信用,而信托产品以信用为基础,因此现在有很多问题。比如上海银监局规定,房地产行业无论什么信托产品都不能与银行发生关系。在公司法规定不能设立SPV的情况下,信托产品是非常优秀的产品,它还可以实现资产证券化,但它目前并不是广泛应用的产品。 例如:1年期存款利率为2.25%,而B类预期投资收益为超过存款利率50个基点,即2.75%,假设整体投资收益为3%,如果B类资金占80%,A类占20%,则A类的投资收益可达到2.25% + 4 (3%-2.25%) = 5.25%,有明显的杠杆效果。 有一种2001年设计的基金产品,其价值有不断上升的底线。当时设计该产品有两个动机,一是投资者要求控制下界风险,二是他们要求如果该产品赚钱了,能够把收益锁定一部分。但是股改后,这种产品跌破了价值线,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其中一种争议认为中国不适合组合保险技术,事实上,中国从来就没使用组合保险技术,因为这种技术主张高买低卖,而在中国不允许卖空的情况下,只能低买高卖,所以大盘下跌的时候其实是相对安全的。对于跌破价值线有两个解释,一个是股改是中国证券市场上只会出现一次的小概率事件,这时跌破价值线不足为怪。另一解释是,本来结构性产品意味着不管基金公司是盈是亏,它对风

FRM一级模拟题(六)

FRM一级模拟题 1. All else held constant and assuming no change in the value of the underlying, what impact should an increase in interest rates have on the price of stock index futures? a. Increase futures prices b. Reduce futures prices c. Have no impact on futures prices d. Make futures prices same as spot Answer: a Explanation: The formula to compute futures price on a stock index future is: .All else held constant if r rises, so should F. 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methods will generally be effective in reducing the likelihood that your firm Is exposed to "hidden risks"? i .Reducing the flexibility traders have to r6spond to market events ii .Creating a culture of risk awareness throughout the organization Structuring https://www.doczj.com/doc/1115552152.html,pensation to be aligned with the risk appetite of the firm iv. Investing heavily in quantitative risk models a. i only b. iv only c. ii and iii only d. i, ii, and iii only Answer: C Explanation: Besides eliminating flexibility within the firm, risk monitoring is costly so that at some point, tighter risk monitoring is not efficient. The effectiveness of risk monitoring and control depends crucially on an institution's culture and incentives. lf risk is everybody's business in an organization> it is harder for pockets of risk to be left unobserved. If employees' compensation is affected by how they take risks. they will take risk more judiciously. The best risk models in a firm with poor culture and poor incentives will be much less effective than in a firm where the incentives of employees are better aligned with the risk-taking objectives of the firm. 3. A hedge fund has invested USD 100 million in mortgage about prepayment risk if interest rates fall. Which of the potential loss due to a drop in interest rates? a. Short forward rate agreement (FRA), long T-bond futures b. Long FRA, short T-bond futures c. Long FRA, long T-bond futures d. Short FRA, short T-bond futures Answer: a Explanation: When rates drop, the long position in the futures and the short position in the FR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