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刺五加
- 格式:doc
- 大小:59.00 KB
- 文档页数:7
刺五加的药用价值和传统应用研究进展近年来,人们对中药材的研究越来越多,其中刺五加备受关注。
刺五加,又名防己、防风、羊角刺、五刺,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它的药用价值和传统应用范围广泛,具有许多独特的药理作用和健康益处。
本文将对刺五加的药用价值和传统应用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刺五加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首先,它被广泛用于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研究发现,刺五加能够增加体内免疫细胞数量,增强免疫力,对抗病毒和细菌感染。
其次,刺五加还具有抗炎作用。
它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组织损伤,对于治疗关节炎、肠炎等炎症性疾病有显著效果。
此外,刺五加还具有抗氧化和抗肿瘤作用。
研究发现,刺五加中的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性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
此外,刺五加提取物还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对某些癌症有一定的治疗和预防效果。
除了药用价值外,刺五加在传统医学中的应用也是研究的热点。
在中医理论中,刺五加被认为具有辛温的性味,有通经活络、散寒止痛、解毒和祛风湿的功效。
传统上,刺五加广泛应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血瘀气滞等疾病的治疗中。
例如,刺五加可以用于风湿病和痛风的治疗,以减轻关节肿痛和局部炎症。
此外,刺五加还可以用于风疹、水疱疮和湿疹等皮肤疾病的治疗。
传统应用中,刺五加常常与其他中药材配伍应用,以增强药效,提高疗效。
近年来,刺五加的药用价值和传统应用也得到了科学研究的支持。
研究人员通过分离和鉴定刺五加中的活性成分,揭示了其药理作用机制。
刺五加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刺五加甾醇、刺五加皂苷和刺五加酮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抗炎、免疫调节、抗氧化和抗肿瘤等多种作用。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刺五加在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抗氧化和抗肿瘤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除了传统应用外,刺五加的现代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刺五加被广泛应用于药物、保健品和化妆品等领域。
例如,刺五加提取物被用作护肤品的活性成分,可以改善肌肤质量,延缓衰老。
此外,刺五加提取物还可以用于生产功能性食品和保健品,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
浅谈刺五加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的相关进程陈舒影(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院,辽宁.沈阳,110167)摘要:本文章对刺五加化学成分,药理药效,以及现代临床应用通过查阅文献进行一些初步的了解和研究,为刺五加作为保健食品,绿色食品的开发提供了依据,丰富了食品化学研究内容,对充分利用我国的天然植物资源,并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关键词:刺五加;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应用进展中药刺五加为五加科(Araliaceae)五加属(Acanthopanax)灌木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Rupr.et Maxim.)Harms.)的根、根茎和茎,广泛分布于亚洲的俄罗斯远东针叶林带,中国东北、河北及山西,日本和朝鲜的北方地区均有分布[1]。
在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称刺五加,以五叶交加这良,故名五加,又名五花。
五加治风湿,壮筋骨,其功良深,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又“文章作酒,能成其味,以金买草,不言其贵”之说,对五加做了很高的赞誉。
该药性温,味辛、微苦,无毒,入脾肾经,具补中,益精,坚精骨,强意志等功效。
主要应用于脾肺气虚证、肾虚腰膝酸痛、心脾不足,失眠、健忘等症状。
刺五加含有多种糖苷,为主要有效成分,还含有多糖、异秦皮定、绿原酸、芝麻素、硬脂酸、β-谷甾醇、白桦脂酸、苦杏仁苷等。
因其明显的药理作用,继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自1950年代以来,从草本考证、资源分布、引种繁殖、生药鉴定、化学成分、生化药理、制剂生产及临床等各方面进行了有计划的研究工作,对刺五加的活性物质及其药理作用做了深入研究[2]。
近年来,更是对其做了多方位的研究,并进一步推进了刺五加在医药及其他方面的多方位多层次应用。
1、相关简介刺五加,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Rupr.et Maxim.)Harms的根茎或茎。
中文学名:刺五加、五加参,别名:五加皮、刺拐棒(中国东北),生于山坡中及路旁灌丛中;药圃常有栽培。
刺五加是什么刺五加是什么?刺五加该如何栽培呢?店铺整理了刺五加栽培技术,一起来看看吧。
刺五加是什么1 概述刺五加(学名Eleutherococcus senticosus Maxim)为五加科刺五加属植物,落叶灌木,通常高1~2m。
刺五加比较耐阴,常生长于针阔叶混交林或者阔叶林下,也常生于林缘、山坡灌丛及溪流附近,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等省。
刺五加是药食两用的珍贵植物,其根、茎、皮均可入药,是我省名贵的中药材品种,其具有祛风湿、强筋骨、调节神经机能和血压等功效。
刺五加嫩叶可以加工成刺五加茶,其嫩茎可以食用,不仅味道鲜美,还具有一定保健功效,深受消费者喜爱。
刺五加栽培技术1 繁殖方法1.1 种子繁殖刺五加的果实一般在每年的9月中、下旬成熟,其果实采收后不能直接播种,需要经过一个冬季完成生理成熟过程后,种子才能发芽。
(1)种子采收处理。
在9月中、下旬,当果实由黄褐色变为黑色且变软时采收。
采收后首先进行筛选,除去杂质和秕种子,将果实放入冷水中浸泡1~2d,然后搓去果皮和果肉,再用清水漂洗,取沉底的饱满种子晾干。
处理时,把种子和湿砂按1:3的比例混拌均匀,放在室内堆藏一段时间,在背风向阳处挖深40cm、宽40cm、长度视种子量的多少而定的沟槽,沟槽底部铺上5cm厚的湿砂,然后将种砂混和物放到沟槽内,厚约30cm,上面再覆5cm厚的湿砂,最后覆上20cm厚的土壤,堆成丘状,覆土时每隔一定距离放置一段草把,以利于通风。
待到春天解冻后将种子取出,放在向阳处晾晒,每天翻动几次,当有30%以上的种子裂口时即可播种。
(2)播种育苗。
播种育苗时间一般在4月上、中旬。
苗圃地最好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山地,坡度不超过15°,农家的菜园地亦可。
播种前做床,做成宽1.2m、长10m、高0.2m的苗床,床土要深翻耙细,结合整地,每667㎡施入优质农家肥2000kg,然后将苗床浇透水,待水渗下床面稍干后,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地撒在床面上,上面覆盖细土0.5~1cm,然后盖上地膜或稻草,大约1个月后出苗。
44快乐养生 2010.9(中)五加入药最早见于汉代《神农本草经》,称其具有“坚筋骨、强意志、久服轻身”的作用,并将它列为上品。
古代本草并无刺五加的记载,1977年版的《中药大辞典》将其并入五加一起介绍。
刺五加侧重于补益强壮刺五加味辛、微苦,性温。
有补中、益精、壮筋骨、强意志功能,久服轻身耐劳,益气健脾,补肾安神。
对脾胃虚弱,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失眠多梦尤为有效。
刺五加对多种疾病有保健治疗之功因刺五加在历代本草书中榜上无名,所以它的功用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直到20世纪70年代,前苏联运动员服用刺五加以提振耐久力及免除紧张,引起国外运动医学界的重视。
研究发现,刺五加在运动生理学方面,具有减缓心跳次数及减低需氧量的效能,可增加人体氧气吸收量及细胞氧气交换率,对体力、耐力及持久力也有明显增强,证实其“益气、安神、活血”三方面功能。
此外,刺五加尚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复合物,具有抗氧化的功能,能促进人体免疫功能及延缓自由基所致的衰老。
⊙ 王文山抗动脉硬化日本东京大学研究所发现刺五加可使血中胆固醇含量降低21~100毫克/分升。
刺五加中的配糖体A可促进排泄胆固醇,治疗高胆固醇血症,抑制血液从胃肠中吸收不良的胆固醇及脂肪,以及慢慢除去附在血管内壁的胆固醇及脂肪。
亦可软化血管及恢复血管弹力,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动脉硬化。
保护心血管刺五加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
对高血压有逐渐、温和的降压效果;对低血压则有明显的升压效果。
还能扩张脑血管改善大脑供血量。
减轻糖尿病症状刺五加治疗糖尿病,可减轻患者口渴、虚疲等症状。
使尿糖减低,血糖也稍降,从而减少胰岛素的用量。
改善神经衰弱刺五加对精神衰弱有显著疗效。
经临床观察559例,总有效率达91.7%。
服后3~5天即可起效,服用后比服用前能提前入睡,睡眠时间增加,睡眠深度明显改善,心悸、健忘、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也得到缓解。
抗疲劳研究发现,刺五加有很强的抗疲劳作用,比人参还强,可预防疲劳。
刺五加的作用与功效五加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用于中医药治疗多种疾病。
它的作用与功效多种多样,下面将详细介绍五加的作用与功效。
首先,五加具有抗炎作用。
炎症是各种疾病的共同特点,常常造成组织损伤和疼痛。
五加中的五加皂苷和五加糖苷等成分具有抗炎作用,可以降低炎症反应,缓解疼痛,促进组织修复。
其次,五加还具有抗疲劳作用。
五加中的人参皂苷和五加皂苷等成分可以改善机体的抗疲劳能力,提高身体的耐力。
长期服用五加可以减少疲劳感,增强体力,改善工作和学习效率。
此外,五加还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五加中的五加皂苷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预防和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
五加还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效应,帮助身体抵抗各种疾病。
另外,五加还有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五加中的五加皂苷具有抗氧化和抗凝血作用,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五加还可以调节血脂水平,降低胆固醇和三酸甘油脂的含量,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此外,五加还具有抗肿瘤作用。
五加中的五加皂苷具有抗肿瘤活性,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扩散,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从而达到抗肿瘤的效果。
临床研究证实,五加对多种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还有,五加还有抗衰老作用。
五加中的五加皂苷具有抗氧化和抗衰老活性,可以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减少氧化损伤,延缓细胞老化和器官衰老的过程。
长期服用五加可以改善肌肤的弹性和光泽,延缓衰老的发生。
综上所述,五加的作用与功效多种多样,具有抗炎、抗疲劳、调节免疫功能、保护心血管、抗肿瘤和抗衰老等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五加仅仅是辅助治疗的药物,对于严重疾病还需要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正规治疗。
在使用五加前,应先咨询医生并按照医嘱使用,避免自行使用或超量使用导致不良反应。
刺五加的功效,刺五加能缓解压力抗疲劳
五加皮,中文学名又叫刺五加,作为一种中药,很少有人知道。
但是刺五加的功效却不容小觑,它的作用能媲美人参,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缓解压力所导致的疾病。
对于食欲不振、失眠多梦还有很好的效果。
刺五加的药理作用
近代医学研究证明刺五加的作用特点与人参基本相同,具有调节机体紊乱,使之趋于正常的功能。
有良好的抗疲劳作用,较人参显著,并能明显的提高耐缺氧能力。
补中、益精、强意志、祛风湿、壮筋骨、活血去瘀、健胃利尿等功能。
久服”轻身耐劳”。
刺五加含有值得注意的成分刺五加甙,其能刺激精神和身体活力。
众多关于刺五加的科学出版物已证明了其抗疲劳作用,增强持久力和能力,增加机敏和学习能力。
众多用法都已在人体实验中得到了证实。
刺五加是病后康复,承受过多压力或紧张,工作过量,慢性病导致身体虚弱的人群以及那些需要达到生理和心理性能高峰的人中非常受欢迎的自我药疗药物。
目前同样有相当可观数量的报道指出其具有支援免疫系统,恢复非正常低血压,改善循环系统,使紊乱的糖脂代谢正常化,肝部,睾丸,骨密度和其它重要器官的合成代谢的功效。
1. 预防压力所至疾病
刺五加含有刺五加甙,其对肾上腺具有良好的作用,这个微小的腺体位于肾上部并分泌抵抗疲劳的荷尔蒙。
服用刺五加被认为可推进机体解决从热暴露到工作过度的生理压力。
并且增强抵御疾病能力。
以及人体的全面精力水平。
刺五加很神奇的中药主治:风寒湿痹,筋骨挛急,腰痛,阳痿,脚弱脚气,疮疽肿毒,跌打劳伤。
益气健脾,补肾安神。
对于脾脏虚弱,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失眠多梦尤为有效。
1.古代研究刺五加有镇静作用,可用治失眠;有止咳、祛痰、平喘作用;可治白血球减少症;还可辅治癌症。
而在老年病方面,可扩张血管,增加冠脉流量,用于心绞痛及高脂血症、脑血栓;对高血压、低血压均有疗效。
刺五加还可增强体力,改善脑力。
一般药理方面:刺五加与人参比较,能使机体处于增强非特异性防御能力状态。
可增强机体对有害因素的抵抗能力,如寒冷、灼热、过重或失重、过度运动或强迫性不动、放射,改善血象及其指标,以延长大鼠生命。
另外,刺五加也有免疫调解、对抗疲劳、提高耐缺氧能力、对抗衰老、减轻抗癌药物毒性,并有促进神经传导功能、改善恢复的效应,且也能降血糖、血脂,并能改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刺五加注射液可促进侧支循环,改善缺血的心、脑、肾组织的微循。
长期服用刺五加可以身轻健,抗御疲劳,刺五加一般最为人所知的就是消除疲劳的功效。
由于刺五加具有对血液循环提升与促进的作用,即加速氧气运送至各处细胞,缓解因缺氧造成醣类行无氧代谢产生乳酸等物质造成的疲倦感与昏睡。
汉代《神农本草经》已将它列为上品药。
上品乃指无毒,久服可以轻身、延年益寿而无害。
刺五加自古即被视为具有添精补髓及抗衰老作用的良药。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称刺五加,以五叶交加者良,故名五加,又名五花。
五加治风湿,壮筋骨,其功良深,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又“文章作酒,能成其味,以金买草,不言其贵”之说,对五加做了很高的赞誉。
近代研究现代研究证实,刺五加含有多种五加甙、多糖等活性成分,具有抗衰老、抗疲劳(刺五加甙的抗疲劳作用比人参还强)、抗癌,和调节神经、内分泌、心血管功能,提高机体对物理、化学、生物等有害剌激的抵抗能力等药理作用。
在神经衰弱、失眠、高血压病、冠心病、脑梗塞、脑动脉硬化、更年期综合征、血脂异常、糖尿病、风湿病、慢性支气管炎以及肿瘤等疾患的治疗中,都有一定疗效。
一、刺五加刺五加史载于《神农本草经》,别名五加参、刺拐棒、茨拐棒,刺木棒等。
其根、根茎和茎为药用部位,性味辛、微苦,具有补益强壮,益气健脾,扶正固本的功效;其嫩叶可作为蔬菜和保健品,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有一定量栽培作为蔬菜使用。
刺五加典型的生长生境是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
中文学名:刺五加.别称:刺拐棒、坎拐棒子、一百针、老虎潦二名法:Eleutherococcus senticosus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伞形目科:五加科属:五加属种:刺五加分布区域:东北地区及河北、北京、山西、河南等地。
二、植物形正式学名为Eleu-therococcus senticosus (Ruper. et Maxim.)Maxim. 为最早公开使用之名称。
保留学名为Acanthopanax Senticosus (Ruper. et Maxim.)Harms. 为最早之植物名,目前仍广泛被中国科学家使用。
第一学名为Eleutherococcus senticosus Extract。
落叶灌木,高1~6m。
茎密生细长倒刺。
掌状复叶互生,小叶5,稀4或3,边缘具尖锐重锯齿或锯齿。
伞形花序顶生,单一或2~4个聚生,花多而密;花萼具5齿;花瓣5,卵形;雄蕊5,子房5室。
浆果状核果近球形或卵形,干后具5棱,有宿存花柱。
花期6~7月,果期7~9月。
生于山地林下及林缘。
主产于东北地区及河北、北京、山西、河南等地。
三、生长环境对刺五加生理生化及光合作用的影响比较了全光、林缘和林下生长环境下栽培刺五加对其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叶绿素的含量,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及光合速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全光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林缘和林下,而丙二醛含量各组间无差异;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和可溶性糖季节含量变化与丙二醛含量呈明显的负相关。
在移栽后保证水分的条件下,全光照不会对刺五加造成损害。
四、刺五加的功效主治:风寒湿痹,筋骨挛急,腰痛,阳痿,脚弱脚气,疮疽肿毒,跌打劳伤。
刺五加的雄性激素样作用引言。
刺五加,又名枸杞,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被认为具有多种保健功效。
近年来,研究发现刺五加中含有一种雄性激素样物质,具有类似雄性激素的作用。
这种发现引发了人们对刺五加的更多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探讨刺五加的雄性激素样作用及其潜在的医疗应用价值。
刺五加的雄性激素样作用。
刺五加中含有一种被称为刺五加皂苷的物质,这种物质具有类似雄性激素的作用。
研究表明,刺五加皂苷可以促进睾丸素的合成,增加睾丸素水平,提高精子数量和活力,增强性欲和性功能。
此外,刺五加皂苷还可以增加肌肉质量和力量,促进骨密度增加,改善脂肪代谢,提高免疫功能,减轻疲劳等。
这些作用都与雄性激素有关,因此刺五加被认为具有雄性激素样作用。
刺五加的医疗应用价值。
基于刺五加的雄性激素样作用,人们开始探讨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价值。
首先,刺五加可以作为一种天然的雄性激素替代疗法,用于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性欲减退、精子减少等问题。
其次,刺五加可以作为一种增强肌肉力量和骨密度的药物,用于治疗骨质疏松、肌肉萎缩等问题。
此外,刺五加还可以作为一种抗疲劳药物,用于改善体力劳动者、运动员、老年人等人群的体力和耐力。
因此,刺五加具有广泛的医疗应用价值,可以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刺五加的安全性和副作用。
虽然刺五加具有雄性激素样作用,但其安全性和副作用仍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目前的研究表明,刺五加在适当剂量下是安全的,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
但是,长期大剂量使用刺五加可能会导致雄性激素水平过高,引发激素依赖性疾病,如前列腺增生、乳腺增生等。
此外,刺五加可能会影响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平衡,导致生育能力下降、月经紊乱等问题。
因此,在使用刺五加时,需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时间,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结论。
刺五加具有雄性激素样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增强肌肉力量和骨密度、改善体力和耐力等问题。
但是,刺五加的安全性和副作用仍然需要更多的研究和临床验证。
未来,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刺五加的作用机制和安全性,为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刺五加的药理作用及毒性刺五加为五加科五加属的一种落叶灌木,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北部,西伯利亚一带以及中国的华中、华东、华南和西南。
下面跟着店铺一起来看看刺五加的药理作用。
刺五加的药理作用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刺五加对中枢神经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均有影响,单独1次给药显示出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作用,连续给药则显示出强壮作用。
刺五加不仅改善兴奋过程,而且也加强抑制过程,使抑制趋于集中,使分化更完全,增加大脑皮层的内抑制过程。
它的兴奋作用原理不同于苯丙胺类的化合物,不仅毒性低,而且不扰乱正常的睡眠,刺五加对神经系统的兴奋或抑制与用药时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和剂量大小颇有关系。
2、抗疲劳作用:刺五加根的提取物和甙类均有抗疲劳作用。
甙的作用较相提取物为强,较人参提取物及人参甙为强。
腹腔注射刺五加醇浸膏水溶液20g/kg,平均延长小鼠游泳时间1/4。
刺五加茎皮水提物500mg/kg及其丁香树脂酚-二-o-B-D-葡萄糖甙50mg/kg均能显著延长大鼠负荷游泳时间。
以小鼠爬绳试验测定刺五加根在不同生长时期的生理活性,显示:5月份1g干根为79SUA33/g(兴奋作用单位),7月份活性明显下降,到8月份落叶前可达到最大值116SUA33/g。
刺五加叶也显示类似变化(SUA33:实验动物与对照动物比较,延缓衰竭时33%的剂量为1个SUA33)。
刺五加根和叶的提取物分别可提高大鼠活动能量25%和70%。
3、抗癌作用:刺五加根的提取物和总甙对动物实验性的移植瘤、药物诱发瘤、癌的转移和小鼠自发白血病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还能减轻抗癌药物的毒性。
在大鼠、小鼠身上接种肉瘤180及肉瘤256瘤种,刺五加对肉瘤的生长有一个较弱的抑制作用(4-28%)。
刺五加提取物可降低小鼠移植艾氏腹水癌的阳性率和缩小癌的病灶,提高噻替派对移植和发展的艾氏腹水癌的作用。
不能改变大鼠接种瓦克氏腹水肉瘤的移植阳性率,但能缩小肺上的病灶。
能使小鼠接种LID-1及其他一些癌的移植阳性率减少,能抑制由尿烷引起的肺腺瘤,减少6一MTU 引起的甲状腺癌和由吲哚引起的小鼠骨髓性白血病。
刺五加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刺五加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它常被用于增强免疫力、抗疲劳、抗衰老、改善记忆力、调节内分泌、清热解毒等方面。
此外,刺五加还具有抗炎、抗肿瘤、抗血脂、降血压、保护肝脏等作用。
食用方法:
1. 刺五加可以制成煎剂或药酒,作为中药配方的一部分来服用。
2. 刺五加也可以干燥后研磨成粉末,加入饮料、汤品或饭菜中食用。
3. 可以用刺五加泡水喝,或制成茶饮。
4. 也可以将刺五加切片或片状制成药膳、炖煮食用。
需要注意的是,刺五加的用量应该适量,不宜过量食用,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如果患有严重疾病或正在服用药物的人群,在食用刺五加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
刺五加的功效作用刺五加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以下是关于刺五加的详细解析,字数要求3000字。
一、概述刺五加是由原植物刺五加根和根茎加工而成的中药材。
其主要成分包括五加皂苷、红景天苷、刺五加醇等。
在中医理论中,刺五加被归类为补气血、益精髓的药物。
它具有温补肾阳、益气血、壮阳固精、提神健脑等药理作用。
二、功效作用1. 补益肾阳:刺五加能够温补肾阳,对肾阳虚所导致的腰膝酸软、畏寒肢冷、阳痿早泄等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
它通过激活肾上腺功能,增加肾小球滤过率,提高尿液的浓缩功能,从而达到补益肾阳的效果。
2. 益气血:刺五加具有明显的益气血作用,可以改善气血不足引起的疲乏无力、面色苍白、心慌气短等症状。
它可以促进造血功能,提高红细胞的生成和质量,增加氧气输送量,改善贫血状态。
3. 壮阳固精:刺五加对男性生殖系统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够增强性功能,改善阳痿、早泄等性功能障碍。
它通过抑制血浆中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从而保护睾丸功能,促进睾丸素的分泌。
4. 提神健脑:刺五加被认为是一种草本神经调节剂,具有提神醒脑、增强记忆力的作用。
它能够改善脑血液循环,增加大脑中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同时,刺五加还具有抗焦虑、抗抑郁的作用,可以缓解情绪不稳定、焦虑紧张等心理问题。
5. 抗疲劳:刺五加被广泛应用于改善身体的抗疲劳能力。
它在抗氧化和抗疲劳方面的作用已经得到了科学的验证。
刺五加能够减少游离基的产生,抑制氧化反应,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减少氧化应激对身体的损害。
6. 抗病毒和抗肿瘤:刺五加对病毒和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它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抗病毒和抗肿瘤能力。
研究发现,刺五加能够增加NK细胞的活性,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7. 其他作用:刺五加还具有降血糖、降血压、消炎、抗衰老等作用。
它含有丰富的多糖类物质,具有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调节血糖水平的效果。
刺五加的药理作用及毒性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刺五加对中枢神经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均有影响,单独1次给药显示出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作用,连续给药则显示出强壮作用。
刺五加不仅改善兴奋过程,而且也加强抑制过程,使抑制趋于集中,使分化更完全,增加大脑皮层的内抑制过程。
它的兴奋作用原理不同于苯丙胺类的化合物,不仅毒性低,而且不扰乱正常的睡眠,刺五加对神经系统的兴奋或抑制与用药时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和剂量大小颇有关系。
2、抗疲劳作用:刺五加根的提取物和甙类均有抗疲劳作用。
甙的作用较相提取物为强,较人参提取物及人参甙为强。
腹腔注射刺五加醇浸膏水溶液20g/kg,平均延长小鼠游泳时间1/4。
刺五加茎皮水提物500mg/kg及其丁香树脂酚-二-o-B-D-葡萄糖甙50mg/kg均能显著延长大鼠负荷游泳时间。
以小鼠爬绳试验测定刺五加根在不同生长时期的生理活性,显示:5月份1g干根为79SUA33/g兴奋作用单位,7月份活性明显下降,到8月份落叶前可达到最大值116SUA33/g。
刺五加叶也显示类似变化SUA33:实验动物与对照动物比较,延缓衰竭时33%的剂量为1个SUA33。
刺五加根和叶的提取物分别可提高大鼠活动能量25%和70%。
3、抗癌作用:刺五加根的提取物和总甙对动物实验性的移植瘤、药物诱发瘤、癌的转移和小鼠自发白血病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还能减轻抗癌药物的毒性。
在大鼠、小鼠身上接种肉瘤180及肉瘤256瘤种,刺五加对肉瘤的生长有一个较弱的抑制作用4-28%。
刺五加提取物可降低小鼠移植艾氏腹水癌的阳性率和缩小癌的病灶,提高噻替派对移植和发展的艾氏腹水癌的作用。
不能改变大鼠接种瓦克氏腹水肉瘤的移植阳性率,但能缩小肺上的病灶。
能使小鼠接种LID-1及其他一些癌的移植阳性率减少,能抑制由尿烷引起的肺腺瘤,减少6一MTU引起的甲状腺癌和由吲哚引起的小鼠骨髓性白血病。
降低小鼠自发乳腺癌及自发白血病的形成过程。
服用环磷酰胺后的小鼠,再服用刺五加提取物可提高动物的生存时间和存活率。
刺五加的功效与作用全析
刺五加是生活中的常见中药材,它既可以治病,也能当做保健品供人类食用,对人类身体有多好处。
想要了解刺五加的好处有哪些,可以看看下面对刺五加功效与作用的全析介绍。
刺五加的功效与作用全析
1、刺五加能补气
补气是刺五加的重要功效,它含有多种微生素,人体吸收以后能提高身体对氧气的吸收能力,能起到补中益气和提高免疫力的重要功效。
刺五加还能祛风除湿,也能强肾益精,对人类的风湿性关节炎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2、刺五加能活血生血
刺五加具有活血生血的作用,人们食用刺五加以后可以扩张血管能增加大脑的供血量,可以起到调节血压的重要功效,另外刺五加还能增加人体造血量,预防贫血,平时当保健品食用时可以起到补虚和抗疲劳等多种功效。
3、刺五加能补肾安神
补肾安神也是刺五加的重要作用,刺五加含有的甙类物质可以直接被肾脏吸收,能缓解肾虚引起的多种不良症状,像腰痛、失眠等,另外刺五加中还有多种天然的抗氧化成分,能抑制人体各器官的衰老,同时也能调节神经,对神经衰弱和大脑疲劳都有不错的缓解作用。
基于医药圆融浅谈刺五加的临床应用1刺五加的基本情况【别名】刺拐棒、老虎镣子、刺木棒、坎拐棒子【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的根、根茎或茎叶。
采收和储藏:人工栽培的分蘖株要生长3-4年后采收,实生苗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采收。
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或春季树液流动前采收根、根茎及茎,去掉泥土,切成 30-40cm长,晒干后捆成小捆,或切成5cm长小段,晒干后装袋保存。
药用叶可在8月采摘,干燥后保存。
有的地区夏、秋两季挖取根部,洗净,剥取根皮,晒干后,放干燥处贮存。
【原形态】落叶灌木,高达2m。
茎通常密生细长倒刺。
掌状复叶,互生;吉柄长3.5-12cm,有细刺或无刺;小叶5,稀4或3,小叶柄长0.5-2cm,被褐色毛;叶片椭圆状倒卵形至长圆形,长7-13cm,宽2-6cm,先端渐尖或突尖,基部楔形,上面暗绿以,下面淡绿以,沿脉上密生淡褐色毛,边缘具重锯齿或锯齿。
伞形花序顶生,单个或2-4聚一成稀疏的圆锥花序,总花梗长达8cm;花梗1-2cm;萼筒绿色,与子房合生,萼齿5;花瓣5,卵形,黄色带紫;雄蕊5;子房5室。
花柱细柱状。
核果浆果状,紫黑色,近球形,花柱宿存。
种子4-6,扁平,新月形。
花期6-7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2000m的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的林下或林缘。
资源分布:发布于东北及河北、山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根茎呈结节状不规则圆柱形,直径1.4-4.2cm,有分枝;表面灰棕色,有纵皱,弯曲处常有密集的横皱纹,皮孔横长,微突起而色淡。
根圆柱形,多扭曲,直径0.3-1.5cm;表面灰褐色或黑褐色,皱纹明显,皮较薄,剥落处呈灰黄色。
质硬,断面共同白色,纤维性。
有特异香气,味微辛,稍苦、涩。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饮片性状:为不规则形的薄片。
切面黄白色,显纤维性,周边灰褐色或黑褐色,粗糙,皮较薄,有的剥落,剥落处呈灰黄色。
质硬。
有特异香气,味微辛,稍苦、涩。
浅谈刺五加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的相关进程陈舒影(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院,辽宁.沈阳,110167)摘要:本文章对刺五加化学成分,药理药效,以及现代临床应用通过查阅文献进行一些初步的了解和研究,为刺五加作为保健食品,绿色食品的开发提供了依据,丰富了食品化学研究内容,对充分利用我国的天然植物资源,并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关键词:刺五加;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应用进展中药刺五加为五加科(Araliaceae)五加属(Acanthopanax)灌木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Rupr.et Maxim.)Harms.)的根、根茎和茎,广泛分布于亚洲的俄罗斯远东针叶林带,中国东北、河北及山西,日本和朝鲜的北方地区均有分布[1]。
在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称刺五加,以五叶交加这良,故名五加,又名五花。
五加治风湿,壮筋骨,其功良深,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又“文章作酒,能成其味,以金买草,不言其贵”之说,对五加做了很高的赞誉。
该药性温,味辛、微苦,无毒,入脾肾经,具补中,益精,坚精骨,强意志等功效。
主要应用于脾肺气虚证、肾虚腰膝酸痛、心脾不足,失眠、健忘等症状。
刺五加含有多种糖苷,为主要有效成分,还含有多糖、异秦皮定、绿原酸、芝麻素、硬脂酸、β-谷甾醇、白桦脂酸、苦杏仁苷等。
因其明显的药理作用,继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自1950年代以来,从草本考证、资源分布、引种繁殖、生药鉴定、化学成分、生化药理、制剂生产及临床等各方面进行了有计划的研究工作,对刺五加的活性物质及其药理作用做了深入研究[2]。
近年来,更是对其做了多方位的研究,并进一步推进了刺五加在医药及其他方面的多方位多层次应用。
1、相关简介刺五加,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Rupr.et Maxim.)Harms的根茎或茎。
中文学名:刺五加、五加参,别名:五加皮、刺拐棒(中国东北),生于山坡中及路旁灌丛中;药圃常有栽培。
主要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山西等地。
春秋二季采挖,洗净、干燥,润透,切厚片,晒干,生用。
本品根茎为结节状不规则圆柱形,有分支。
下部与根相接,表面灰棕色。
根呈不规则圆柱形,扭曲,有分支,直径0.3-1.5cm。
表面有纵皱纹,弯曲处常有密集的横皱,皮孔明显。
质地硬,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
气微,味微辛,稍苦。
药性干、微苦,温。
归脾、肺、心、肾经。
具益气健脾,补肾安神之功效。
成分主要含有刺五加苷A、B、C、D、E等。
其所含苷类成分有类似人参根中皂苷的生理活性。
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上品乃指无毒,久服可以轻身、延年益寿而无害。
刺五加自古即被视为具有添精补髓及抗衰老作用的良药。
2、化学研究刺五加根茎含有多种苷类及糖类,如三萜类皂苷、木脂素苷、鹅掌揪苷、异秦皮啶、芝麻脂素和多糖。
其叶和花中含有黄酮,果实含有水溶性多糖,全株均含有挥发油[3]。
刺五加的根和根茎主要成分为酚苷类化合物,实验证明这也是刺五加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
近年来,大量国内外学者经过大量的实验及研究,证实了刺五加含有的多种成分,并对其药理作用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与探索。
2.1苷类关于刺五加所含成分,实验证明刺五加总苷是其生物活性成分之一。
Ovodov等人从刺五加根中提取分离到刺五加A、B、B1、C、D、E、F、G等。
分别为刺五加苷A(Eleutheroside A,β-谷甾醇葡萄糖苷,胡萝卜苷)、刺五加苷B(Eleutheroside B,丁香苷,Syringin)、B1(Eleutheroside B1,异秦皮啶葡萄糖苷)、刺五加苷C(Eleutheroside C,乙基半乳糖苷)、刺五加苷D、E(Eleutheroside D,E,紫丁香树脂酚二糖苷)、刺五加苷F和G。
其中刺五加苷D和刺五加苷E为立体异构体[4]。
刺五加苷A-G在茎中含量要多于根中,分别占干药材质量的0.6%-0.9%和0.6%-1.5%。
层析分析证明根中刺五加苷A、B、C、D、E、F、G的含量比为8:30:10:12:4:2:1[5]。
最新研究证明茎中刺五加苷B、苷E的含量高于根部。
2.1.1三萜类皂苷刺五加叶中含有大量的三萜类皂苷,据报道以从中共分离得到29种三萜类皂苷[6]。
20世纪90年代初Kujawa等[7]又从刺五加根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到两种三萜皂苷。
这些年对刺五加茎叶的研究不断深入,从叶中分离到齐墩果酸为配基的五加叶苷I、K、L和M等[8]。
而齐墩果酸被认为是我国目前首次从植物发掘而来的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和慢性病毒性肝炎较为理想的药物,研究也表明齐墩果酸也存在于刺五加茎皮中。
邵春杰等[9]在刺五加叶中发现了13种新的化合物,命名为Ciwujianoside(刺五加苷)-A1、A2、A3、A4、B、C1、C2、C3、C4、D1、D2、D3和E,均为三萜皂苷,A3、A4、D3的苷元为首次从天然界中分离出来。
Sang-Yong Park[10]等人从无刺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 forma inermis)叶的甲醇提取物获得4种新的三萜类化合物,均为3,4-开环-羽扇豆烷-三萜苷。
其中D1和C1能显著抑制抗免疫球蛋白E诱导的组胺释放,且呈浓度依赖性。
此外,体外抗胰脂肪酶实验研究发现,刺五加苷C1、taurosideH1、3-O-α-吡喃鼠李糖基-(1,2)-α-吡喃阿拉伯糖基-松叶菊萜酸,刺五加苷C、sessiloside和chiisanoside可抑制胰脂肪酶活性,与此相反的是,刺五加苷C2、C3、C4、D2及常春藤皂苷B可使胰脂肪酶活性增强[11]。
2.1.2木脂素类吴立军等[12-13]先后从刺五加茎叶中分离出两个新的木脂素类化合物,即刺五加酮(Ciwujiatone)和新刺五加酚(Neociwujiaphenol),并首次分得阿魏葡萄苷(fereloylsucrose)以及4个已知化合物异秦皮啶、五加苷B1、阿魏酸葡萄糖苷和丁香苷。
2、2多糖刺五加多糖(Acanthopanas senticosusPolysacharides,ASPS)包括葡萄糖、果糖、阿拉伯糖等,为免疫活性成分之一[18]。
刺五加含2%-6%碱性多糖及2.3%-5.7%水溶性多糖。
我国也从刺五加中提取出刺五加多糖PES,其中两种多糖被命名PES-A和PES-B,分子量分别为7000和7600,PES-A的组成比,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33:2:1,主要为1-3α-D-葡萄吡喃糖(Pyranoglucose)及一些1→2与1→4连接的吡喃型己醛糖。
刺五加果中也含有与根多糖组成极为相似,也具有一定保肝作用的水溶性多糖。
2.3黄酮类刺五加的各个部位均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其中在刺五加叶中黄酮类含量最高。
史久良等[14]首次从刺五加的叶中分离到一种黄酮苷,经鉴定为金丝桃苷。
陈貌连等[15]利用点喷雾质谱发现刺五加叶存在槲皮素苷(槲皮素-3-O-α-L-鼠李糖),金丝桃苷(槲皮素-3-O-β-D-半乳糖),槲皮素和芦丁(槲皮素-3-O-芦丁糖)。
除金丝桃苷外,其他3种为刺五加叶中尚未报道的黄酮类成分,经测定[16]槲皮素及相关的黄酮苷类化合物在刺五加叶中含量达37.25%。
2.4微量元素及氨基酸刺五加含有K、Na、Mg、Si等元素及Fe、B、Sr、Mn、Cu、Ni、Mo、Cr、Bi、Ti等多种微量元素。
卫平等[17]的分析结果表明短柄五加茎中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7种为人体必需的。
2.5其他成分赵余庆等[19]从根皮中分离出硬脂酸、β谷甾醇、芝麻素白桦脂酸、苦杏仁苷、蔗糖以及具有促性腺和细胞素作用的活性成分Liriodenchin。
从根和根皮的水提物中分得反式4,4’-二羟基-3,3-二甲氧基芪(trans-4,4’-dihydroxy-3,3,-dimethoxystilene)和7-羟基-6,8-二甲基香豆素即异嗪皮啶(isofraxidin)[20]。
3.药理作用刺五加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据大量实验研究证明,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抗心机缺血、扩张血管、抗衰老、抗有害应激、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抗炎、镇静等功效,还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衰弱等症。
临床主要用于脾肾阳虚、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软等,近年来国内外中医药工作者对刺五加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3.1增强免疫功能刺五加多糖及有苷类成分均能明显提高细胞产生诱生干扰素的能力,刺五加能增强网状内质系统的吞噬能力和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玫瑰花结的百分率,多糖成分能明显增加CTL杀伤靶细胞的活性,促进ConA(伴刀豆素A)刺激的小鼠脾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
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是理想的免疫增强剂,它能促进T细胞、B细胞、NK细胞、M细胞等细胞的功能,还能促进白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的产生[27]。
3.2抗疲劳作用大鼠负重游泳试验及小鼠爬绳法试验表明,刺五加提取物及苷类物质具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其作用比人参强。
同时证明本品苷的抗疲劳作用强于粗提物,说明抗疲劳的活性成分为苷类物质。
目前认为,物质代谢因素导致疲劳发生的机制有能量物质耗竭、代谢产物堆积、内环境平衡失调三种学说。
人体体力活动时主要靠糖原酵解来获得能量。
当糖原被大量消耗,机体活动能力就降低,糖酵解的产物乳酸的堆积会引起疲劳[25]。
血乳酸是评价机体疲劳的重要标志物,张东杰等人[26]通过实验,采用对照实验,分别喂食小鼠等剂量不同浓度的刺五加茶饮料和生理盐水,30分钟后无负重游泳,测定运动耐力、肌糖原、肝糖原、乳酸脱氢酶(LDH)、血乳酸(LAC)、血尿素氮(BUN)等指标。
结果表明,刺五加茶饮料均能显著提高运动后LDH活力;降低血LAC和BUN的含量;提高小鼠体内肌糖原和肝糖原的储备量;提高小鼠运动耐力。
实验显示75-100ml/(kg.d)最佳,得出刺五加茶饮料具有良好的抗疲劳作用,在提高机体对运动负荷的适应能力,延缓疲劳的产生和加速疲劳的消除方面有很明显的作用。
3.3抗衰老功能衰老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功能不断减退的不可逆转生理现象。
因衰老导致的记忆损害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徒步增加了许多安全性问题,所以就目前的情形而言,老年性记忆损害的防治已经成为十分紧迫的社会问题,但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
刺五加含有多种天然活性成分,具有益气健脾,补肾安神,延缓老化,补中益精的功效,又无毒副作用,为预防之首选。
衰老的主要主要原因是由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引起的细胞衰老,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自由基代谢产物生成,是延缓衰老的主要途径。
就刺五加中含有的刺五加苷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改善机制的研究表明,用D-半乳糖(D-gal)造成大鼠衰老模型,刺五加按 3.6、14.4g/kg连续灌胃56d,Morris水迷宫法观察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检测大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物(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丙二醛(MDA)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