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先天性腭裂的护理共17页
- 格式:ppt
- 大小:566.00 KB
- 文档页数:9
腭裂的护理措施什么是腭裂?腭裂,也被称为唇腭裂,是指口腔中上颚骨和面部脂肪组织之间出现裂缝的一种先天性疾病。
腭裂可能只影响唇部,也可能延伸到口腔软腭或硬腭。
这种疾病可能会导致发音、进食和呼吸困难,因此腭裂患者需要特殊的护理。
护理措施1. 保持口腔清洁腭裂患者需要特别注意口腔卫生。
日常生活中,使用温水加盐的混合物进行口腔清洁是非常重要的。
将一茶匙盐加入一杯温水中,用这种混合物轻轻漱口,可帮助口腔保持清洁。
此外,使用特制的软毛牙刷和温和的牙膏,以避免牙床和牙龈受到刺激和伤害。
2. 饮食指导腭裂患者在饮食习惯上需要一些指导。
首先,饮食应该以流质和半流质食物为主,例如汤、果汁和酸奶等。
这样的饮食有助于减少不适和呼吸困难。
其次,要避免食用粘稠的食物,如胶状糖果和粘米饭等。
这些食物容易停留在腭裂处,导致感染和不适。
最后,饮食应注意营养均衡,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3. 呼吸和发音训练腭裂对呼吸和发音功能产生影响,因此进行适当的训练是必要的。
吹气球、演绎口形运动和发音练习等活动,可以帮助腭裂患者改善呼吸和发音问题。
这些训练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正确和有效。
4. 心理支持腭裂患者通常会面临心理方面的挑战,包括自尊心和社交互动。
因此,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家庭、朋友和专业心理学家的支持可以帮助患者应对情绪和心理压力。
此外,加入腭裂患者支援团体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与他人分享经验和交流情感。
5. 定期随访腭裂患者需要接受定期的随访和治疗。
随访可以确保治疗效果和进展的监测,及时调整护理措施和治疗方案。
密切跟踪患者的发展,可以帮助预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
结论腭裂是一种先天性疾病,需要特殊的护理和支持。
保持口腔清洁,饮食指导,呼吸和发音训练,心理支持以及定期随访是腭裂患者护理的重要措施。
正确的护理和关怀可以提高腭裂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与腭裂相关的挑战。
先天性腭裂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儿年龄、营养状况、腭裂程度,是否并发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等。
2、患儿进食情况、对口腔护理配合程度。
3、患儿家属对喂养方式掌握情况。
4、患儿家属心理状况。
二、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常规护理(1)按医嘱备血;(2)行药物过敏试验;(3)保证患者充足睡眠,必要时根据医嘱服用催眠药;(4)胃肠道准备:全面患者遵医嘱术前禁食、禁饮8小时。
2、保持口鼻清洁:术前消除口、鼻和咽部的感染灶;术前3天用漱口液漱口,麻黄碱及鱼腥草滴鼻剂交替滴鼻。
3、用物准备:术前1周联系制作腭护板,并试戴合适,以备术后使用,保护创口。
4、心理护理:向患儿及家属介绍手术成功的病例,以缓解患儿及家属的焦虑情绪。
(二)术后护理1、体位护理:去枕平卧6小时,头偏向一侧,麻醉清醒后头高卧位,以减轻局部水肿。
2、饮食护理:避免用吸管进食,可用小汤匙或滴管进食;术后2周内进流质,然后进半流质2周,1个月后可逐步过渡至普食。
3、病情观察(1)严密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瞳孔的变化,待全麻清醒或血压正常后酌情减少测量次数。
(2)保持呼吸道通畅,随时吸出口、鼻腔渗出物和呕吐物;保护腭护板在位,防止松脱。
(3)观察切口有无渗血,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4、术后指导:患儿保持安静,防止哭闹、感冒、咳嗽、以免影响腭部裂隙切口的愈合。
5、口腔护理:每天用3%过氧化氢、生理盐水清洗口腔。
鼓励患儿进食后多饮水,观察切开内碘仿纱条有无脱落。
三、健康指导要点1、口腔护理:保持口腔卫生,进食后漱口。
2、功能训练:加强腭部肌肉功能训练,1个月后可吹口琴、气球等;3个月用大拇指按摩腭部,加强腭咽闭合。
3、定期随访:术后定期随访,确定是否需要再行手术或进行语音训练。
四、注意事项1、患儿术前要加强营养,以增强抵抗力,避免着凉。
2、患儿术后防止碰撞,不要大吼大叫,勿用手指抠鼻腔或口腔。
五、护理人员行为规范(一)仪表仪容1.仪表端庄,行为得体、符合工作及安全要求。
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两者常相伴发生,造成功能障碍(如咀嚼、呼吸、吞咽、语言、表情、消化等)和外貌的缺陷,因鼻腔失去对尘土、冷空气过滤和加温作用,故病员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
对这类疾病的治疗,主要是采用手术整复的方法,以达到恢复功能和形态接近正常的目的术后护理1 全麻者按全麻术后常规护理,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及时吸出口腔内分泌物,防止呕吐物或血液流入气管内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患儿哭声嘶哑时,可给予对症处理(如雾化吸入等),以减轻全麻插管引起的喉头水肿;如患儿出现鼾声及舌后坠时应立即处理。
.2 腭裂患者术后应密切观察伤口渗血情况,如有大量渗血,应立即处理,必要时通知医生重新缝合。
.3 饮食护理腭裂患者术后2~3周为流质饮食,再改为半流质饮食1周,以后逐步变为软食,并坚持用汤匙喂食。
每次饭后用漱口水清洁口内食物残渣,保持口腔清洁,并进行语音训练。
.4 一般护理术后病室应注意保暖、鼻腔内可用氯霉素液滴入,每日3~4次,以减少鼻腔内分泌物,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防止创口糜烂。
.5 伤口护理如伤口愈合良好;腭裂术后口内的碘纺纱条可于7~12天抽除,如无出血可不再继续填塞,腭部口腔缝线,于手术后2周拆除。
并发症的观察1. 咽喉部水肿表现为呼吸和吞咽困难,甚至发生窒息。
气管内插管的压迫和手术咽部损伤,都可导致咽喉部水肿,可给予超声雾化吸入减轻或防止其发生。
2 出血表现为有鲜红色的血液从鼻腔或(和)口腔内流出或涌出,腭裂患者较多见。
如发现出血,先要查明准确部位和出血原因,如为渗血,可用明胶海绵或止血粉止血;如出血在鼻腔侧创面,可滴入1%麻黄素溶液或用滴有麻黄素液的纱条填塞止血;如大量出血予以相应的止血剂,必要时输新鲜血。
3 伤口裂开穿孔或继发畸形。
先天性唇腭裂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胎儿在发育前12周过程中,受某种因素的影响而使各胚突的正常发育及融合受到阻挠而形成的面部畸形。
【护理常规】
1.术前
(1)心理护理:向患儿父母介绍术前注意事项。
①术前3d开始练习用汤匙或滴管喂养。
②介绍预后情况,增强信心,消除自卑感和心理创伤。
(2)腭裂患者术前进行语言评估及鼻咽纤维镜检查。
(3)婴幼儿术前 4h可进食葡萄糖水100~150ml,随后禁饮食。
2.术后
(1)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伤口及鼻腔有无渗血及喉头水肿。
(2)伤口护理:保持患儿安静,必要时双手约束,以免搔抓唇部伤口;避免大声哭闹,以防止腭部伤口裂开。
(3)口腔护理:成年人每次餐后用漱口水漱口,小儿每次餐后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
(4)饮食护理:小儿麻醉清醒 4h可用汤匙喂少量温水,若无呕吐,给予母乳或高蛋白质、高维生素、营养丰富的流食。
(5)语音训练:术后根据个人情况制订个性化的语言治疗方案。
【健康教育】
1.休息与运动不限制活动,取骨患者适当活动。
2.饮食指导高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流食或母乳。
3.用药指导抗生素类药物餐后吃。
4.心理指导指导患者正确对待面容,鼓励患者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消除自卑心理,鼓励参与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
5.康复指导如有器官功能的不足应在适当年龄进行二期手术。
指导患者语音训练。
6.复诊须知按时复诊,及时接受语音训练。
先天性腭裂护理常规(一)定义先天性腭裂,是发生在腭部最常见先天性畸形,口面裂的一种;常与牙槽嵴裂和唇裂伴发。
腭裂不仅有软组织畸形,大部分腭裂患者还可伴有不同程度的骨组织缺损和畸形。
(二)临床表现1、腭部解剖形态的异常2、吸吮功能障碍3、腭裂语音4、口鼻腔自洁环境的改变5、牙列错乱6、听力降低。
7、颌骨发育障碍(三)护理诊断/护理问题1、焦虑与病人家属担心手术效果有关。
2、有窒息的危险与全麻术后呕吐、麻醉插管导致口咽部组织水肿及喂养不当有关。
3、潜在并发症切口出血。
4、语言沟通障碍与腭裂造成生理缺陷导致说话不清有关。
(四)观察要点1、术前(1)评估患儿的畸形的类型和程度(2)有无伴发的其他畸形(3)有无口腔粘膜溃疡,破损2、术后(1)咽喉部水肿:由于气管插管的创伤和压迫,以及手术对咽部的损伤,都可能导致咽喉部水肿,造成呼吸和吞咽困难,严重可发生窒息。
术后应严密观察呼吸,必要时备气管切开包。
(2)术后出血:腭裂术后大出血较少见,患儿在全麻苏醒期有少量渗血或唾液中带血,可不必特殊处理。
但婴幼儿患者即使少量出血也可能会引起严重后果,故术后应严密观察出血现象,尤其注意患儿有无明显吞咽动作。
(3)窒息:罕见,但可威胁患者的生命。
腭裂术后患儿的腭咽腔明显缩小,加上局部肿胀,使患儿的吞咽功能下降。
所以患儿完全清醒后,可适当给予少量清水,观察半小时,若无异常,方可喂流食,每次进食量不宜过多,速度不宜过快,示范并指导患儿家属用汤匙或唇腭裂专用奶瓶喂饲。
(4)感染:极少见,偶有局限性感染。
术后应保持口腔清洁,鼓励患儿进食后多饮清水,以利于保持口腔卫生和创口清洁。
如患儿合作,可给予漱口液含漱。
(5)创口裂开或穿孔(腭瘘):腭裂术后创口可能会发生裂开或穿孔。
发生时间一般在术后7天左右。
在护理上要注意指导患儿家长患儿术后只能进温凉流质饮食,不可进食较热和带渣或较硬食物,并使用汤匙或唇腭裂专用奶瓶喂食。
(五)护理措施(如手术分术前、术后)1.术前护理:(1)患者手术前需空腹抽血查肝肾功、凝血四项、血常规、尿常规、照胸部X 线片等。
如何处理新生儿腭裂引发的喂养困难新生儿腭裂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口腔畸形,会给婴儿的喂养带来很大困难。
针对这种情况,家长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喂养方法和技巧,以确保婴儿获得足够的营养,并促进腭部的正常发育。
本文将介绍如何处理新生儿腭裂引发的喂养困难。
首先,在喂养新生儿腭裂患者时,选择正确的喂养姿势非常关键。
由于口腔结构的畸形,婴儿可能无法产生足够的负压来吸吮乳汁。
因此,家长应该尽量将婴儿的头部保持平坦,使其舌头能够充分接触到乳头,增加吸吮的效果。
另外,使用一只手托住婴儿的下巴,以保持口腔的正确位置,有助于防止乳汁流入鼻腔中而导致呛奶。
其次,为了让婴儿更容易吸吮乳汁,可以尝试使用特殊的喂养器具,如膨胀型乳头和特制的奶瓶。
膨胀型乳头可以在婴儿吸吮时垫高腭部缺损区,减少乳汁回流至鼻腔的可能性。
特制的奶瓶则可以通过特殊的设计,使乳汁能够顺利流出,不至于给婴儿带来吞咽困难。
此外,家长还可以尝试将固体食物转化为半固体或液体,以便更好地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
例如,将果蔬泥、米糊等食物加工成较为细腻的质地,使其更容易被婴儿吞咽和消化。
同时,适量添加液体(如母乳或配方奶)使其变得更易于流动,有助于婴儿摄取足够的营养。
此外,家长还应该特别注意婴儿的体重变化和生长发育。
由于腭裂影响了婴儿的正常吸吮,婴儿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导致体重增长缓慢。
因此,家长应该定期监测婴儿的体重,并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调整喂养计划和营养补充,以确保婴儿健康成长。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家长应该给予婴儿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喂养困难常常会让婴儿感到痛苦和不舒服,家长应该用温柔的方式与婴儿互动,给予他们安抚和安慰。
在喂养的过程中,家长可以轻轻地拍打婴儿的背部,以帮助排出胃中的气体,缓解不适感。
同时,温暖的拥抱和亲吻也是建立亲子关系的重要方式,可以增加婴儿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总的来说,处理新生儿腭裂引发的喂养困难需要家长采取一系列正确的喂养方法和技巧。
选择正确的喂养姿势,使用特殊的喂养器具,将固体食物转化为易于吞咽的质地,关注婴儿的体重变化和生长发育,给予婴儿更多的关爱和支持,这些都是帮助婴儿克服喂养困难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