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专业课程标准修订(2020年整理).pptx
- 格式:pptx
- 大小:30.71 KB
- 文档页数:5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 2020 年版)》解读摘要:立足于中职生的核心素养培育,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当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任务,以知识为载体,在思想、情感、观念上做好引领工作,指导学生自主将知识转化为能力,通过语言实践提升自身的素养,从而实现语文学科的育人目的。
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出台后,中职语文教学要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围绕中职生的个性特点与学习需求,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育,顺利完成“学科本位”到“人本本位”的转变。
本文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的解读,论述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方向以及有效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职语文;教学改革2014年,“核心素养”这一名词被教育部正式纳入教育领域,并成为了教育科研以及学业质量标准研制、课程标准修订的根本依据。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框架以及内涵基本敲定并正式发布了相关的文件,且着手修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职语文课程标准,中职语文也正是进入了核心素养培育的新时代。
2020年,《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以下,简称为《中职课标》)正式出台,明确了中职语文核心的核心素养培育要求以及所要取得的教育效果、达成的教学目标,为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一、突出课程隐性价值,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中职课标》的修订与出台,与《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密切相关,可以说《中职课标》产生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背景之下。
立德树人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所在,明确了新时代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中职语文作为人文学科,在情感、审美以及文化培育中具有先天优势,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过程,都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
《中职课标》明确指出,要彰显课程的隐性价值,深入挖掘教材资源、精心预设教学过程以及实施多样化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使得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下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思政课程的几点思考作者:易恩明来源:《现代职业教育》2020年第29期[摘要] 立足于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已进入发展转型时期的客观实际,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充分肯定2008年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大纲》指导中职德育课程改革实践十多年起到重要作用的基础上,顺应新时期下国家对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出的新需求,教育部在2020年出台了新的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主要结合新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进行初步的思考和探索,不妥之处,欢迎指正。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时代背景;学科核心素养;思政课程[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9-0042-02思想政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
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新的《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主要就课程性质与任务、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六大方面做了详实具体的说明。
本文主要围绕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新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主要要求、新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导下的课程开展、新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重要意义几个方面展开思考探索。
一、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面对新的国际格局、新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以及新的全球问题等,中国无时无刻不在展示自己的大国担当。
与此同时,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都对新时代提高全体国民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主要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動者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任务,为应对新的需要,旧的德育课程教学大纲还存在一些不适应和亟待改进之处。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0年版)》解读——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视角赵富学1,2,沈克印2(1.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9;2.武汉体育学院科学运动与健康促进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武汉430079)摘要:《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0年版)》的颁布结束了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有教学大纲而无课程标准的局面,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现实依据。
以学科核心素养为视角,从研制背景、框架组构、推行理路3个方面对《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0年版)》进行解读。
认为:课程标准的研制是“立德树人”任务指向及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现实需求;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精神3大学科核心素养贯穿于组成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6大要素之中,各要素之间通过学科核心素养串联衔接,依次协同发挥体育与健康学科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整体育人作用。
提出:应以“立德树人”为引领,将其具体化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之中,通过层层落实与环环相接的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育,促进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的有效对接及融合。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0年版)》;学科核心素养;立德树人;体育课程;体育教学;中等职业教育中图分类号:G807.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5498(2021)06-0059-12DOI:10.16099/j.sus.2021.06.0042017年,教育部启动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中职学校”)公共基础类课程标准研制与开发工作。
70多位专家组成的课程标准研制组历时2年,在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广泛调研,对300多所中职学校、30000多名师生进行调查,讨论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的改革需求和现状,提出新一轮课程标准研制的方向和要求。
2019年10月,教育部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Interpretation of The Curriculum Standard of P.E. and Health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2020 Edi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cipline Core
Literacy
作者: 赵富学[1,2];沈克印[2]
作者机构: [1]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9;[2]武汉体育学院科学运动与健康促进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武汉430079
出版物刊名: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页码: 59-70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6期
主题词: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0年版)》;学科核心素养;立德树人;体育课程;体育教学;中等职业教育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0年版)》的颁布结束了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有教学大纲而无课程标准的局面,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现实依据.以学科核心素养为视角,从研制背景、框架组构、推行理路3个方面对《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0年版)》进行解读.认为:课程标准的研制是"立德树人"任务指向及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现实需求;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精神3大学科核心素养贯穿于组成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6大要素之中,各要素之间通过学科核心素养串联衔接,依次协同发挥体育与健康学科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整体育人作用.提出:应以"立德树人"为引领,将其具体化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之中,通过层层落实与环环相接的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育,促进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的有效对接及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