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5.1.6鸟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3
《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
1.概述鸟的主要特征。
2.说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的概念。
3.尝试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二)能力
探究认识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关注鸟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形成爱鸟护鸟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鸟的主要特征。
2.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1.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认同鸟的身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鸟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探究,认识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四、教学准备
准备相关图片、视频、PPT。
六、板书。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1.6《鸟》教案一、课程标准解读课标要求:概述无脊椎动物类群(鸟类)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活动建议:收集当地一种鸟的相关资料。
核心素养:科学思维——观察与分析科学思维——比较与归纳社会责任——保护鸟类、热爱大自然二、教学目标1.阐述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
2.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3.强化“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三、评价任务1.任务一:通过探究活动,阐明鸟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
2.任务二:通过对鸟类的学习及对“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3.任务三:通过对鸟的相关资料阅读和学习,认识鸟类的多样性和重要性,关注鸟类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增强爱护动物的情感。
四、课堂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三、情感教育,提升认识播放电影“里约大冒险”主题曲片段(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请看过的同学简单描述故事情节,说说你对鸟和人类关系的看法。
四、结束课题探究完应该怎么处理这只鸽子?自然界中,除了鸟类适于飞行外,还有没有脊椎动物能在空中飞行?(承上启下,体现知识的严密性。
)放生家鸽板书设计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一、提出问题二、作出假设三、制定并实施计划观察法资料分析四、得出结论1.体形 5.消化2.翅膀 6.循环3.胸肌 7.呼吸4.胸骨 8.体温五、目标达成检测一、选择题1.(2019•广安)“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下列关于鸟类的说法错误的是()A.体表被覆羽毛B.体温恒定C.胸肌发达,前肢变成翼D.胎生哺乳2.(2019•武汉)鸟类区别于其他各种动物的最显著特征是()①体表有羽毛②前肢为翼③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④心脏四腔⑤体温恒定⑥卵生、体内受精。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⑤D.②④⑥3.(2019•安徽)下列关于鸟类适于飞行特点的分析,错误的是()A.胸肌发达,能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B.身体呈流线型,能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C.体温高而恒定,能保证飞行时所需能量的供应D.消化能力强且粪便排出及时,能减轻体重利于飞行4.军舰鸟善于飞行,有“飞行冠军“之称,白腹军舰鸟可以在狂风中旋转而下,安然降落,不受任何伤害,由此推测其身体最发达的肌肉应该是()A.翼和腿上的肌肉B.胸肌C.后肢肌肉D.两翼肌肉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中描述的两种动物的共同特征是()①前肢变为翼②体温恒定③体内有气囊④胎生哺乳.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6.(2019•连云港)下列生物特征中,可作为区分鸟类、哺乳类的分类特征的是()A.身体是否被鳞片B.是否用肺呼吸C.是否胎生哺乳D.是否生活在水中二、解答题6.观察鸟的体型回答下列问题:(1)鸟的身体呈,可减少空气的阻力.体表,前肢变成.(2)骨骼.(3)有些长骨,可减轻体重.(4)有独特的骨骼是,其上有发达的.可牵动两翼飞翔.(5)鸟的呼吸叫,有辅助呼吸,体温.7.观察鸟的体形,总结鸟适合飞行的特点:(1)观察图中①所示,鸟的身体呈型,可减少空气的阻力.(2)观察图中②所示,鸟的前肢变成,上面生有几排大型的,可搏击空气.(3)鸟的骨轻、薄、坚固,有些骨中空,可减轻,胸骨上高耸的突起叫做④,附着在胸骨上的是全身最发达的③,产生飞行的动力.(4)鸟飞行时,有辅助呼吸,与肺一起完成呼吸,可以为飞行时提供更多的氧气.8.根据家鸽体内气囊的分布分析回答:(1)家鸽飞行时呼吸一次进行了次气体交换,称之为:呼吸.(2)鸟的呼吸器官是,但是鸟的呼吸方式很特别,原因是它还具有发达的,可以辅助呼吸.(3)鸟适于飞行的特征有:前肢特化成;(填肌肉名称)最为发达;体温高而恒定,属于动物(填“恒温”或“变温”).六、教学评价与反思亮点:1.通过组织学生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结构特点,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也培养了协作探究的能力。
5.1.6 鸟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鸟》是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六节的内容。
教材在简单描述大多数鸟类善于飞行的基础上,引出“鸟的形态结构是如何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按照科学探究的步骤,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阅读分析相关资料等方法,来阐明鸟适于飞行的特征,最后概括出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并介绍了鸟和哺乳动物同属于恒温动物。
为第七节《哺乳动物》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阐明鸟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
(2)通过举例及科学辩证,说明鸟与人类的关系。
(1)通过对“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鸟的相关资料阅读和学习,培养学生形成和具有善于搜集和积累知识的习惯和能力。
(1)通过鸟类的生存状况的调查,引发学生保护鸟类及其生存环境的意识。
(2)通过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征活动,树立学生“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探究和观察“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阐明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
(重点)探究“鸟适于飞行特点”这一实验过程及组织教学;呼吸系统中关于气囊辅助肺呼吸的理解。
(难点)四、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检测,暴露问题,激发热情展示各种无脊椎的动物类群,对比其特征,让学生进行完善。
现存的最大鸟是鸵鸟,身高可达2.7米,体重可达320斤。
世界上最小的鸟——蜂鸟,目前发现的鸟中最小的一种。
身长约5.6-6.5厘米,平均体重只有2克,因为专门吸食蜂蜜,所以也被称为吸蜜蜂鸟。
黑白兀鹫能在11000米的高空飞行,是人类已知的飞的最高的鸟类。
学生通过对各种鸟类的认识,拓展了视野,增加了兴趣,引入本节课鸟类的学习。
(二)多种多样的鸟——明确教学目标1.大山雀、丹顶鹤、金雕、野鸭、啄木鸟——多种多样的鸟(PPT展示)通过观察和学生一同观察和总结这几种鸟的主要特点,并完成表格。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探究鸟适合的飞行的特征做铺垫。
《鸟适于飞行的特征》微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材在简单介绍大多数鸟类善于飞行的基础上,引出“鸟何以具有这么强的飞行能力呢?”这一中心问题,并以此为切入点,策划了“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实验,按照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实施计划(有问题提示)-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思路,一步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阅读分析相关资料等方法,来阐明鸟适于飞行的特征,最后对鸟类的主要特征进行总结归纳、得出结论。
教材的编写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探究性学习的科学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相互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
新课标目标展示1.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的特征”的探究活动,使学生能阐明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
2.通过对各种鸟的观察与比较,使学生能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阐明鸟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2.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1.通过对“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鸟的相关资料阅读和学习,培养学生形成和具有善于搜集和积累课外知识的习惯和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观看有关鸟类行为的录像资料,引发学生确立热爱父母的美好情感态度。
2.通过观看有关鸟类迁徙行为的录像资料,使学生确立战胜困难,坚韧不拔的个性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探究和观察“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阐明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特征。
2.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难点:1.探究“鸟适于飞行特点”这一实验过程及组织教学。
2.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用谈话式、演示式、探索实验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
在讲授的过程中,播放有关鸟类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内容的教学资料片,并以此启发学生,通过讨论、思考探索实验中的问题,归纳总结鸟适于飞行的特征以及鸟类的主要特征。
教具设计教师准备鸟类干制标本,鸟类形态结构、生活习性、行为特征等内容的录像资料或教学软件,通过多媒体直观形象的展示鸟类的特征。
鸟课题第五单元第一章第六节鸟课型新授课第一课时授课目标1、描绘鸟类遨游的意义;说明鸟类形态构造、生理功能与空中遨游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概括鸟类的主要特点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能说明鸟类适于空中遨游的特点;经过对各样鸟的察看与比较,能概括鸟类的主要特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激励学生总结鸟的形态构造、生理行为与环境及空中遨游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认识鸟类与人类生活关系,培养学生爱惜鸟类、热爱大自然的感神态度及保护动物栖息地的意识;重难授课重点1、学生能说明鸟类适于遨游的形态构造特点和生理功能特点;2、鸟类的主要特点;点授课难点理解鸟类的形态构造、生理功能与其遨游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教法学法察看法、讨论法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一、查学诊疗教师活动:提问上节课学习的内容:1、两栖动物的主要特点2、爬行动物的主要特点学生活动:点名提问或许是一排一排学生起往返答以下问题教设计妄图:查察学生对上节课的学习情况二、示标导入有些鸟能在南、北半球之间迁飞往返,有些鸟竟然能飞越珠穆朗玛峰!学它们为什么拥有这么强的遨游能力呢?或许你会回答:因为鸟有翅膀。
那么,人在双臂上缚上人工翅膀,为什么仍是不能够像鸟同样飞呢?三、导学施教过(一)千姿百态的鸟类师:大家看屏幕上的鸟,你们认识几种?可否说说你最熟悉的鸟?生:同学站起来说一说他们认识的鸟。
程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啊,说了好多种鸟类,说明大家的见闻仍是比较宽泛的,那么接下来请试一试总结图中鸟的特点。
生:达成课件第 5 页的表格。
师:试推断鸟喙的特点与鸟的食性之间有什么联系,鸟足的特点与鸟的生活环境有什么联系?提示:鸟的喙形状不同样,都与其食性相适应。
鸟的足特点不同样也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生:学生站起往返答有关内容师:鸟在外面形态上有什么共同特点?提示: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
生:回答(二)、研究家鸽适应空中遨游的特点设计妄图:本部分内容主假如让学生自己来研究学习,老师把有关问题提出来,经过多媒体放映图片、视频等,学生结合课真有关内容,思虑并回答有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