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设计案例优秀作品分析共33页
- 格式:ppt
- 大小:3.33 MB
- 文档页数:33
27个创意经典的图书馆设计案例中国·三联海边图书馆——直向建筑图书馆位于沿中国渤海湾海岸线上。
该设计的主要理念在于探索空间的界限,身体的活动,光氛围的变化,空气的流通以及海洋的景致之间共存关系。
图书馆东侧面朝大海,在春,夏,秋三季服务于西侧居住区的社区居民,同时免费向社会开放。
东京多摩美术大学图书馆——伊东丰雄事务所图书馆坐落在东京郊区。
场地穿过校园的主要入口,伸展成一个缓坡,前面则是一片种植着各种大小树木的花园。
拱形相互交汇的建筑结构使整体建筑轻盈剔透,犹如一件镂空的艺术品。
巴塞罗那大学图书馆——Lluis Clotet&Ignacio Paricio这是巴塞罗那水库系统的一部分,这一建筑经由西班牙建筑师Lluís Clotet和Lluís Clotet之手,成为了大学的总图书馆。
室内空间是压倒性的、令人惊叹的、粉碎的……严肃地说,没有什么词能恰当地描述这座非凡的建筑。
建筑师尊重原结构,使用预制的材料来形成中间板,使所有的东西都能保持原有的形状。
Selexyz Dominicanen Bookstore——Merkx+Girod Architecten这家多米尼加教堂内的书店赢得了2007年建筑师室内设计奖。
建筑师们想要强调建筑的高度和非凡的建筑风格,通过在教堂中不对称地设计出一个多层的、有纪念意义的、黑色的、步入式的书柜。
书柜是一种宏大的姿态,是一种与教堂的巨大规模相匹配的陈述,并给予了额外的空间。
由于有孔道、透视和使用穿孔钢的使用,该平面尽管有其大小,却显得轻而透明。
Laudense图书馆——Michele De LucchiLaudense图书馆曾位于Lodi历史中心的著名机构。
该项目将寺院转化为生活场所,除了专门用于阅读和学习的房间外,还有报刊杂志的读书角,互联网书桌,文艺咖啡馆,举行婚礼和会议的公民大厅,音乐房间和电影院。
Trinity College Library——AVA Architects圣三一学院图书馆是爱尔兰最古老的图书馆,建立于1592年。
图书馆设计实际案例武藤艺术大学图书馆这是由藤本壮介设计的武藤野艺术大学图书馆,设计师认为组成图书馆最本质的元素包括:书,书架,光线和阅读空间,这些最基本的图书馆元素组成了建筑本身。
设计师设想了一个被螺旋形式分布的书架包围的空间,书架与分隔出来的空间构成图书馆主体。
书架堆积到9米高度,成为建筑墙体,形成了图书森林般的壮观场面,同时书架墙体上不时开设了洞口,供交通组织在其间穿越。
螺旋分布的书架一直向外延续围合,最终成为建筑的外墙,并把书架元素带到建筑的外表皮。
让人们一眼便识别出这里是图书馆。
这种既梦幻又简单的手法让人出乎意料同时又很容易理解。
加拿大温哥华公共图书馆以色列建筑师摩西.赛弗迪设计的加拿大温哥华公共图书馆。
他把图书馆本身同其相连的广场视为一个整体——城市的中庭。
图书馆的主楼与弧形长廊面向广场的一面均有高大玻璃窗,采光充分,读者既能利用自然光线阅读,还能俯视广场上各种文化社会活动。
这种馆内外活动一目了然的设计使馆外行人容易产生进馆浏览的愿望。
哈萨克斯坦新国家图书馆采用莫比乌斯环结构的建筑设计,可以在同样平面面积中通过不同角度的“空间扭曲”而让原有的空间在不同方向得以“延伸”,从而获得更多的可用空间。
莫比乌斯环造型设计的方案中包含了两个相互咬合的结构——完美的圆和盘旋的公共空间。
国家图书馆的设计打破了传统建筑的造型,它让墙壁在不同的角度变化,时而是墙,时而是屋顶,时而成了地板,最后又变成了墙。
美国阿拉伯图书馆建筑设计是对场地的完美回应,它反映北部亚利桑那州长长的峡谷,抓住了身在峡谷里独特而强大的感官体验。
图书馆是对这一自然环境的强烈回应,一个土色的石头屋顶拔地而起,它将自然的草皮,灌木和石头纹理一同带起,形成沙漠上独特的景观。
建筑围绕一个中心的院落展开,一条狭长的由钢铁和玻璃组成的“峡谷”在建筑之间横亘。
久经磨砺的钢铁墙向着别具特色的粘土墙一侧倾斜,它偏离入口小径,朝着天空打开;钢铁墙支撑着粘土。
图书馆案例分析第一篇:图书馆案例分析总建筑面积:27428m2其中:地上部分:21808m2门厅及毗邻服务区:1630m2藏书及借阅服务区:13194m2 交流活动区:4382m2业务与行政办公区:2005m2辅助功能区:3404m2预留发展区:2813m2地下部分:5620m2 经估算,每平方米造价为3100元,总造价为8680万元。
建筑为一级建筑,防火等级设为一级。
总平面设环形消防车道,稿件包括11张A0~A1文本,及50张A3文本设计。
A0 perspective 02A0 perspective 04A1 perspective 01Analysis of the geographical featuredesign progressdevelopement areasfloor plan 0perspective 07题目为藏书量约为10万册的社区图书馆,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
图书馆采用开架管理方式,使用集中空调系统,未要求布置设备用房。
本次设计要求采用现浇混凝土方式建造。
建筑设计用时约11周,构造设计约4周。
构造设计作业结合建筑设计进行,内容包括构造体系与布置、立面及外墙构造、楼梯构造。
构造作业单独记分,内容未完全表达在最终的设计图纸中。
图1.基地体块模型红色路段车流量最大,但由于有高大的树木作为隔音屏障,噪音问题并不突出黄色路段车流量较小,路旁设有座椅,毗邻社区公园,较多人驻足于此地绿色路段以被改造为小区内停车场,对基地没有明显影响在这里,提取出与设计密切相关的元素进行分析,尝试找出建筑与环境的最佳介面1.东面剩余的半个足球场2.西北面高大的树木3.红、黄路段交汇的尖角部分4.南面的社区公园与1.东面剩余的半个足球场黄色路段此方向视野空旷,但景观不佳,而且由于此空地的未来发展并不在控制之中。
若建筑设计与此元素有较大联系,将担负很大的风险,故放弃了这个方向的设计,仅作为建筑的“背面”朝向来处理西北面高大的树木图1和图2为基地西北面的高大树木,经测量,树冠半径最宽约7米,树高在15米左右在基地中最突出的元素就是这一排高大的行道树。
图书馆案例分析——柏林自由大学图书馆这个被称之为“大脑”的图书馆坐落于柏林自由大学(Free University)校园的中心地带。
有趣的是,新建筑并非位于一片开阔地,而是被限定在一组格状庭院中,四周均被建于40多年前的廊道和建筑围绕。
福斯特建筑师事务所(Foster and Partners)最初的设计实际是一栋四方的直角型建筑,只是由于场所和环境高度的限制,才最终采用了现在所看到的穹顶结构。
穹顶造型的设计除了有场地、采光、节能等方面的考虑,也许还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关。
当时的柏林政府财政赤字严重,大量缩减对公共项目的拨款。
因此,为了避免过多争议甚至斥责,自由大学对于这个项目虽然雄心勃勃,但还是希望新建筑看起更为谦逊。
于是最终的项目选址并非在当时呼声很高的学校停车场附近的开阔地,而是“隐藏”在一片老建筑的庭院内。
同时校方提出,为了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希望新建筑高度过高。
但福斯特最终的设计看起来并不如所想的那么低调,反而与原有建筑群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建筑表皮采用双层外壳结构:外层用不透明铝板和透明玻璃面板交替覆盖,并透过铝板的开合调节室内温度和空气品质;内层半透明的玻璃纤维膜层如同扩散板,可以使光线均匀扩散开来。
图书馆与周围建筑之间有两个太空船般的入口大门。
由于书本和图书馆的读者本身已经使空间变得丰富多彩,因此建筑师们决定除了在钢结构和两个入口使用明黄色之外,室内其余部分只采用白色和灰色。
当人们进入门口时,他们会看到三个随着内部形式呈现出波浪般起伏的曲线形平台。
尽管看上去有些像油轮上的甲板,但如此的开敞式退台空间结构另一个好处是能让读者对馆内空间分区一目了然。
素混凝土结构的楼板之间通过位于中央的两个楼梯间核心筒进行联系。
每个核心筒包括一些服务间,紧急楼梯和电梯。
如何为学生和读者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是他们考虑的一大重点。
无疑,天然光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筑师将座位排布在每层空间的外围(总共约600个座位),使读者充分享受在自然光境下阅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