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针灸学穴位之猫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1
头部 1山根(素髎)鼻背正中有毛与无毛交界处,1穴三棱针或毫针点刺或直刺0.2~1厘米,出血中暑、休克、感冒、发热、中风2水沟(人中)上唇唇沟上1/3与中1/3交界处,1穴三棱针或毫针点刺或直刺0.2~1厘米中暑、咳嗽、休克、昏迷、中风3锁口口角后约0.5厘米,口轮匝肌后缘,左右各一穴毫针顺口角微向后上方斜刺面部肌肉抽搐或麻痹4廉泉下颌正中线上,喉头上方舌骨上缘交界的凹陷处,1穴由下向上直刺2~3厘米舌运动或分泌障碍5印堂两眼眶上突连线的中点处,1穴毫针自上而下平刺1~1.5厘米或灸感冒、意识不清、癫痫6三江内眼角下的眼角静脉处,左右各1穴三棱针点刺0.2~0.5厘米,出血便秘、腹痛、目赤肿痛7睛明(睛灵)内眼角上、下眼睑交界处,左右眼各1穴将眼球向外推挤开,毫针直刺0.5~1厘米结膜炎、角膜炎8睛俞上眼睑正中,额骨眶上突正下缘,左右眼各1穴下推眼球,毫针沿眼球与眼眶之间刺入1~1.5厘米结膜炎、角膜炎、虹膜炎、角膜溃疡9承泣下眼眶上缘中部,左右眼各1穴上推眼球,毫针沿眼球与眼眶之间刺入2~3厘米结膜炎、角膜炎10太阳外眼角后方凹陷处,左右各1穴毫针直刺0.5~1厘米眼病11上关颧弓上方与下颌关节突的关节囊内,左右各1穴毫针直刺3厘米或艾灸颜面神经麻痹、耳聋12下关颧弓下方与下颌切迹形成的凹陷中,左右各1穴毫针直刺3厘米或艾灸颜面神经麻痹13开关口角后上方咬肌前缘,左右侧各1穴毫针向后上方或向前下方斜刺2~3厘米牙关紧闭、面神经麻痹14耳尖耳廓背面尖端脉管上,左右耳各1穴三棱针或小宽针点刺出血发热、中暑、感冒、中毒15耳根耳根后方的凹陷中,左右耳各1穴毫针向内下方斜刺3厘米耳部炎症16翳风耳基部,下颌关节后下方的凹陷中,左右各1穴毫针直刺1~3厘米面神经麻痹,耳聋17伏兔耳基后1~2厘米,环椎翼后缘的凹陷中毫针斜向后下方刺2~3厘米破伤风、颈部疾患18风池环椎翼前缘直上部的凹陷中,左右各1穴毫针直刺2厘米感冒、颈部风湿颈部 19天门头部枕骨后缘正中,1穴毫针平刺或向后下方斜刺1~3厘米发热、癫痫、瘫痪20颈脉颈部旁侧面,颈静脉上、中1/3交界处,左右侧各1穴小宽针顺血管刺入0.5~0.8厘米,出血中暑、中毒、肺充血21喉俞颈部腹侧,第3、4气管轮之间的两侧凹陷处毫针平刺或斜刺0.5~1.5厘米慢性气管炎、肺热咳嗽背腰和尾部正中22大椎第7颈椎与第1胸椎棘突之间,1穴毫针直刺2~4厘米或艾灸发热、咳嗽、前肢及肩部风湿症、扭伤23陶道第一、二胸椎棘突之间,1穴毫针斜向前下方刺入2~4厘米或艾灸前肢及肩扭伤、癫痫、发热24身柱第三、四胸椎棘突之间,1穴毫针直刺或向前下方刺入2~4厘米或艾灸肺热咳嗽、肩部挫伤25灵台第六、七胸椎棘突之间,1穴毫针稍向前下方刺入1~3厘米或艾灸胃痛、肝胆湿热、肺热咳嗽26中枢第十、十一胸椎棘突之间,1穴毫针直刺1~2厘米或艾灸腰背疾患、食欲不振、消化不良27脊中第十一、十二胸椎棘突之间,1穴毫针直刺1~2厘米或艾灸腰背疾患、消化不良、腹泻28悬枢最后胸椎与第一腰椎棘突之间,1穴毫针直刺1~3厘米或艾灸腰风湿、腰扭伤、消化不良29命门第二、三腰椎棘突之间,1穴毫针直刺或向后下方刺入1~2厘米或艾灸腰部风湿、泄泻、肾虚腰痿、腰椎病30阳关第四、五腰椎棘突之间,1穴毫针直刺或后下方刺入1~2厘米或艾灸性机能减退、子宫内膜炎、腰风湿、腰椎病31关后第五、六腰椎棘突之间,1穴毫针直刺1~2厘米或艾灸子宫内膜炎、卵巢囊肿、腰风湿、腰椎病32百会最后腰椎与第一荐椎棘突之间,1穴毫针直刺1~3厘米,或艾灸腰胯疼痛、后躯瘫痪、脱肛、不孕症33二眼第一、二背荐孔处,左右侧各2穴毫针直刺1~2厘米或艾灸腰胯疼痛、后肢瘫痪、子宫疾病34尾根最后荐椎与第一尾椎棘突之间,1穴毫针直刺0.5~1厘米或艾灸尾麻痹、脱肛、便秘、腹泻、后肢瘫痪35尾本尾根部腹侧正中,距尾根约1厘米的血管上,1穴三棱针直刺0.5~1厘米,出血腹痛、尾麻痹、腰部风湿36尾尖尾末端,1穴小宽针或三棱针直刺0.5~1厘米中暑、感冒、发热、中毒、腹泻、中风37后海尾根与肛门之间的凹陷中,1穴毫针向前上方刺入2~4厘米腹泻、脱肛、公犬阳痿、母犬不发情38会阴肛门与外生殖器之间正中缝的中点上,1穴。
1^0=奥秘世界中医针灸几千年来不断发展,为人 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
目前,针灸疗 法在不少国家得到认可和接受。
据国外 媒体报道,传统中医的针灸疗法已开始 应用在宠物身上。
越来越多的主人让心 爱的宠物接受针灸治疗,以医治它们的 慢性疼痛和过敏、气喘等疾病。
!宠物针灸受欢迎!宠物已成为许多人生活中必不可少 的,它们和人生 ,经受病痛 和 。
以来,主人对爱宠出的健康题多采用西医疗法,但最近,用针灸等中医疗方式治疗宠物疾病成了 题。
在上 家主中医康复的宠物门诊,四年来已经治疗 了超过2 〇〇〇只猫、狗。
宠物针灸通常被用来治疗一些肝、肾和皮肤等方面的疾病。
一般来说,针灸 治疗的方法大多继承了传统的治疗方法,比如物理治疗或使用药物结合治疗 等。
宠物针灸与人类针灸原理差不多,使 用同样的针,同样的手法,找准穴位,通 过针灸刺激神经系统。
在国外,宠物针灸也很受欢迎。
50岁国家物 的医生,了使用传统治疗方法外,用针灸疗法为宠物治病,受到宠物主人的欢迎。
国的一位女兽医已为70多只受病痛 的宠物 过针灸治疗,其中1/5的宠物恢复了健康。
!对猫有奇效!猫是比狗更难控制的宠物,但猫也 可以乖乖地通过针灸治疗疾病。
为2017.11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奥秘世界实施针灸疗法。
这只猫13岁,患有一种 奇怪的病症——不停地摇晃脑袋。
科森 在阿蕾科莎的脊柱上行针,以此来减轻这种症状。
猫的主人为治疗这只猫花了很多钱,带它做了两次全身扫描、一次脊椎穿 刺和多次验血,但神经科医生就是无法 治愈它的怪病。
绝望之下,主人带着猫来 到科森的诊所。
经过科森医生4个星期 的针灸治疗,阿蕾科莎的症状得到了很 大改>籲被列入兽医课程!在 ,为患病 针灸治疗已经得到 。
越来越多的兽医开始研习 针灸疗法,甚许多大学的兽医 针灸 教。
着越来越多的人为自己的宠物针灸的兽医,习针灸的兽医人多。
兽医针灸 行主 奇 ,“这种 2002 $开始 。
针灸疗法 得到 的同时,针灸 >兽医 经 针灸是一有的治疗>人 -一 针灸治疗的有 。
马的针灸穴位一、头颈部穴位大风门(一个穴名,三个穴点。
其中,一个是主穴,两个是副穴)[位置]头顶部,门鬃下缘正中为主穴,由主穴向两侧斜下方各旁开3cm为两副穴。
三穴点成一正三角形[主治]破伤风、脑黄、心热风邪(脑炎、脑膜炎、脑水肿、脑积水等)通天[位置]额部正中,两眼窝(眶上窝)正中连线的中点,一穴[主治]脑黄、脑颡(额窦蓄脓)龙会[位置]两外眼角连线的中点处,一穴[主治]心热风邪、颈部风湿通堂[位置]两内眼角连线的中点处,一穴[主治]同龙会穴外唇阴(唇外)[位置]上唇外面,两鼻孔下缘连线正中点,一穴[主治]上唇肿胀、消化不良等鼻前(降温)[位置]上唇外面,两鼻孔下缘连线上,鼻内翼旁开1cm处,左右侧各一穴[主治]发热、感冒、中暑抽筋[巧治穴位][位置]两鼻孔内下缘连线中点稍上方,一穴[主治]肺把低头难(颈部风湿)分水[位置]上唇外面,旋毛正中,一穴[主治]冷痛(肠痉挛)、中暑、歪嘴风(面神经麻痹)耳尖[位置]耳背侧,耳大静脉的内、中、外支汇合处,左右耳各一穴[主治]冷痛、感冒、中暑睛俞[位置]上眼睑正中,额骨眶上突下缘,左右眼各一穴[主治]肝经风热、肝热传眼、睛生云翳、月盲、夜盲睛明[位置]下眼睑泪骨(眼箱骨)上缘,两眼角连线的内、中1/3交界处,左右眼各一穴[主治]肝经风热、肝热传眼、睛生云翳、月盲、夜盲大眼角[位置]大眼角(内眼角)内,瞬膜基部内侧方的凹陷中,左右眼各一穴[主治]爆发火眼(急性结膜炎、角膜炎)骨眼[巧治穴位][位置]内眼角瞬膜(闪骨)外缘,左右眼各一穴[主治]骨眼症开天[巧治穴位][位置]眼球上,角膜背侧缘,黑白睛(角膜和巩膜)交界处,左右眼各一穴[主治]浑睛虫病三江[位置]内眼角下方3cm处的血管(眼角静脉)上,左右侧各一穴[主治]冷痛、肚胀、月盲、肝热传眼大脉[位置]内眼角下方4.5cm处的血管(眼角静脉)上,左右侧各一穴[主治]冷痛、肚胀、月盲、肝热传眼太阳[位置]外眼角后上方约3cm处的血管(面横静脉上),左右侧各一穴[主治]肝热传眼、中暑、脑黄眼脉[位置]在太阳穴后上方4.5cm(太阳穴后1.5cm)处的血管上[主治]同太阳穴。
猫针灸穴位1.人中(水沟) 鼻唇沟正中点,1穴。
毫针直刺0.5厘米。
主治休克、中暑。
2.素髎(鼻尖) 鼻尖上,1穴。
毫针点刺。
主治呼吸衰竭、心动过缓。
3.睛俞眉棱骨下缘,内外两眼角的中点,左右侧各1穴。
下推眼球,毫针沿眉棱骨下缘向内上方刺入0.2~0.3厘米,或在眼睑黏膜上点刺。
主治眼病。
4.睛明眼下沟当中,眼球与眶下缘之间,左右侧各1穴。
上推眼球,毫针顺眼窝向内下方刺入0.2~0.3厘米,或在下眼睑黏膜上点刺。
主治眼病。
5.太阳外眼角后方凹陷处,左右侧各1穴。
毫针直刺0.2厘米,或小三棱针点刺出血。
主治眼病。
6.耳尖耳尖部,耳廓后静脉上,左右耳各1穴。
毫针或小三棱针点刺出血。
主治眼病。
7.开关(牙关) 口角后上方,咬肌前缘,上下臼齿间,左右侧各1穴。
毫针斜向后上方刺入0.2~0.3厘米。
主治面肌痉挛、颊部肿痛。
8.天门枕寰之间的凹陷中,1穴。
毫针斜向后下方刺入0.2~0.3厘米。
主治感冒、抽风。
9.伏兔耳后2厘米,寰椎翼背侧,椎间孔和翼孔之间的凹陷中,左右侧各1穴。
毫针直刺0.2~0.3厘米。
主治感冒、耳聋、子宫疾病。
10.颈脉颈静脉沟上、中1/3交界处的颈静脉上,左右侧各1穴。
小三棱针点刺出血。
主治中暑、中毒、肺充血、脑炎。
11.大椎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1穴。
毫针向前下方刺入0.5~1厘米。
主治感冒、抽风、风湿。
12.身柱(鬐甲) 第三、第四胸椎棘突之间,1穴。
毫针向前下方刺入0.3~0.5厘米。
主治肺炎、支气管炎、肩扭伤。
13.脊中第十一、第十二胸椎棘突之间,1穴。
毫针斜向前下方刺入0.2~0.3厘米。
主治腹泻、消化不良。
14.肺俞倒数第九肋间,背最长肌与髂肋肌之间的肌沟中,左右侧各1穴。
毫针向内下方刺入0.3~0.5厘米。
主治肺热咳嗽、支气管炎。
15.肝俞倒数第五肋间,背最长肌与髂肋肌之间肌沟中,左右侧各1穴。
毫针向内下方刺入0.3~0.5厘米。
主治肝病、眼病。
16.脾俞倒数第三肋间,背最长肌与髂肋肌之间肌沟中,左右侧各1穴。
猫的穴位图我自己生病的时候也不太信医院医生的,多数时候自我治疗。
猫猫,我也不太想让宠物医生碰他。
中医上说,给小孩子治病是最难的,因为小孩不懂得如何描述自己的病状,这个难,即便对很厉害的中医来说也是如此。
诚然医院是可以进行一些血液或粘液之类的化验,但是猫生病时的感受,连我们每天跟他朝夕相处的人都不能真正了解他的真正感受,那宠物医生里又有多少能真正了解猫病人的感觉的呢。
我觉得很多时候可以不用化学的方法就不用,所以看到有生耳螨的猫咪,我不忍心用硼酸水给他擦,因为耳朵内皮肤太嫩了,硼酸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的,尝试用香油擦,似乎效果也挺好;看到有从楼上摔下去的咪,我一定推荐用云南白药,那是不只治外伤,其实也治内伤的药,就算是人,在手术后服用云南白药也很有益处的……但现在的医院通常很少给你开这种药。
以前就一直想,穴位按摩对猫猫狗狗的身体应该也挺好的吧,记得以前看中医书,说人头顶上的百会穴,按了很舒服,猫狗的百会穴也在差不多位置,两耳之间,所以一直设想,应该可以对比着人体穴位找一些猫身上的常用穴位吧。
但是之前猫猫一直很健康,也就没有很用心。
现在他不舒服了,才又想到这个问题。
到网上一搜,原来早有人把猫身上的穴位图都弄好了。
以后会好好琢磨穴位的问题,多多给他穴位按摩。
有病治病,无病强身。
刚才搜到一帖:我肉芽肿的猫在好转,,没用消炎药和激素.今天看到他的嘴里不红肿了,颜色跟正常的口腔颜色看不出差别,增生突出的部分不明显了,问过猫大夫,这是好转的迹象。
口水很少,还有含混的感觉,口臭减轻,毛色不再发皱,而是绒绒的。
我的治疗方法是:- 绝不用消炎药和激素。
-服用人的用调节免疫力的植物营养品,是管循环部分的,还有管中枢免疫的,还有管神经系统的,有什么就用什么的,不是药,是植物的营养品。
大家可以找身边的一些保健品,补充免疫系统的。
-服用吴太口溃灵,一天一次一粒。
-按摩,从脑门上包括嘴部,嘴两侧,还有下巴,嘴部的地方如可能就多些时间,还有眼眶,鼻子周围,再到,脖颈,然后是脊柱,反复的揉按,,手法要轻些,脊柱可以稍重些。
常用实验动物针灸穴位图谱及穴位附表1-1 家兔针灸穴位经络序号穴名定位局部解剖刺灸法5尺泽肘关节内侧前部凹陷中刺入臂二头肌腱与腕桡侧伸肌之间,有桡侧动脉、静脉、神经和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直刺0.5~0.8cm,可灸肺经L11少商第1指桡侧,爪根角旁开 0.1cm处有指掌侧固有动脉、静脉、神经形成的血管网和末梢神经网直刺0.1cm或点刺出血,可灸1商阳第2指桡侧,爪根角旁开0.1cm处有第2指伸肌腱,指及掌背侧动、静脉网,指掌侧固有神经直刺0.1cm或点刺出血,可灸4合谷掌背侧第1、第2掌骨间,约当第2掌骨中点桡侧刺入骨间肌中,深达指深后肌腱,有桡动脉、神经和正中动脉、静脉、神经分布直刺或稍向后斜刺0.2~0.5cm,可灸10前三里(手三里)桡骨前缘曲池穴下1.5cm,当前臂上1/6折点处桡骨前缘刺入腕桡侧伸肌偏尺侧,有桡动脉、神经及前臂背侧皮神经分布直刺0.3~0.5cm,可灸大肠经LI11曲池肘关节外侧前部凹陷中刺入腕桡侧伸肌起始部,有桡动脉、神经,头静脉和前臂背侧皮神经分布直刺0.5~1cm,可灸14臂臑肩关节外侧稍下方即三角形隆起下方凹陷中刺入三角肌和肱肌交界处有肱动脉、静脉和腋神经、桡神经分布直刺0.3~0.5cm,可灸20迎香鼻孔外侧上端,有毛与无毛有鼻翼提肌、上层动脉、眶下向内上方斜刺交界处动脉、静脉及鼻外侧静脉和面神经上颊支分布0.2~0.3cm1承泣眼眶下缘中点处刺入眼球和眶下缘之间,有眼轮匝肌和眼球下直肌、下斜肌,眶下动脉、静脉,眼动脉、静脉分支和动眼神经、眶下神经、面神经颧支分布上推眼球,针沿眶下缘直刺0.2~0.5cm胃经(S)25天枢脐旁开3cm处刺入腹直肌,有腹壁后浅动脉、静脉分支和最后肋间神经分支分布直刺0.3~0.5cm,可灸36后三里(足三里)小腿背外侧上1/5折点处,约当腓骨头下1.2cm,胫骨嵴后1cm刺入胫骨前肌与趾长伸肌之间,深层为胫、腓骨间隙,有胫前动脉、静脉和腓神经分布直刺 1.5~2.5cm,可灸37上巨虚小腿背外侧上2/5折点处,约当后三里穴下1.5cm 刺入胫骨前肌与趾长伸肌之间,深达胫、腓骨间隙,有胫前动脉、静脉和腓神经分布直刺1~1.5cm,可灸40丰隆小腿中点处腓骨后缘刺入腓骨长肌与趾长伸肌之间,有胫前动脉、静脉和腓浅神经分布直刺0.4~0.6cm,可灸41追风(解溪)踝关节背侧中部两筋之间刺入趾长伸肌与胫前肌两腱之间,有胫前动脉、静脉和腓神经分布直刺0.2~0.3cm,可灸45厉兑第2趾腓侧,爪根角旁开0.1cm处有趾背侧动脉、静脉网和腓浅神经的趾背神经分布直刺0.2~0.3cm,或点刺出血,可灸5商丘内踝高点前下方凹陷中,当内踝与中央跗骨结节之间有跗内侧动脉、静脉,大隐动脉和小腿内侧皮神经、腓神经直刺0.2~0.3cm,可灸浅支分布脾经Sp6三阴交内踝高点上约3cm,约当小腿下1/5折点处胫骨后缘刺入趾深屈肌前缘与胫骨后缘之间,有胫后动脉、静脉和胫神经分布直刺0.2~0.3cm,可灸21大包第7肋间中点处刺入肋间肌,有胸背动脉、静脉及第7肋间动脉、静脉、神经和胸长神经分支分布向下斜刺0.5~0.8cm,可灸3少海肘关节内侧,臂骨内上髁紧前方凹陷中刺入臂肌,有尺侧动脉、静脉和前臂内侧皮神经、正中神经肌支分布直刺0.3~0.5cm,可灸心经H7神门腕部掌外侧凹陷中,当尺骨远端与尺腕骨之间刺入腕尺侧屈肌腱与趾浅屈肌腱之间,有尺动脉、静脉及腕掌侧静脉网和尺神经分布直刺0.2~0.3cm,可灸9少冲小指桡侧,爪根角旁开0.1cm处有指掌侧固有动脉、静脉、神经形成的血管网和末梢神经网向后斜刺0.2~0.3cm或点刺出血,可灸1少泽小指尺侧,爪根角旁开0.1cm处有指掌侧固有动脉、静脉、神经和指背侧动脉、神经形成的血管、神经网向后斜刺0.2~0.3cm或点刺出血,可灸5阳谷桡腕关节背外侧,尺骨远端与尺腕骨之间凹陷中刺入腕尺侧伸肌与腕尺侧屈肌之间,有腕背侧动脉、尺神经分布直刺0.2~0.3cm,可灸小肠经SI11天宗肩胛冈中点后方冈下窝中刺入冈下窝中,有旋肩胛动脉、静脉分支和肩胛上神经分布直刺0.5~0.8cm,可灸19听宫耳根部,耳屏切迹正下方开口呈凹处有颞浅动脉、静脉的耳前支、面神经及耳后神经分支分布开口,直刺0.3~0.5cm1晴灵(晴明)内眼角、上下眼睑交界处皮下有眼轮匝肌结缔组织,有三叉神经的眼神经和眼角动脉、静脉分布推开眼球,向内下方斜刺0.2~0.3cm13肺俞第3胸椎下旁开1.5cm处刺入髂肋肌沟,有第3胸神经背支和第3肋间动脉、静脉分布沿肩胛软骨内侧向下斜刺0.5~1cm,可灸15心俞第5、第6胸椎棘突间旁开1.5cm处刺入髂肋肌沟中,有第5胸神经背支及第5肋间动脉、静脉背支分布向内下方斜刺0.5~1cm,可灸膀胱经B18肝俞第9、第10胸椎棘突间旁开1.5cm处刺入髂肋肌沟中,有第9胸神经和肋间动脉、静脉背支分布向内下方斜刺0.5~1cm,可灸20脾俞第11、第12胸椎棘突间旁开1.5cm处刺入髂肋肌沟中,有第11胸神经和肋间动脉、静脉背支分布向内下方斜刺0.5~1cm,可灸22三焦俞第1、第2腰椎棘突间旁开1.5cm处刺入髂肋肌沟中,有第1腰动脉、静脉、神经背支分布向下斜刺0.5~1cm,可灸23肾俞第2、第3腰椎棘突间旁开1.5cm处刺入髂肋肌沟中,有第2腰动脉、静脉、神经背支分布向下斜刺0.5~1cm,可灸40委中膝关节正后方凹陷中穿过股二头肌与半腱肌之间,深达腘肌,有腘动脉、静脉和胫神经分布直刺1~2cm,可灸60昆仑踝关节外侧后方,外踝高点与跟结节之间凹陷中刺入跟腱与趾深屈肌腱之间,有胫前动脉、静脉和胫神经分布直刺0.2~0.3cm,可灸67至阴第5趾腓侧,爪根角旁开0.1cm处有足背动脉,趾跖侧固有动脉、静脉、神经和足背外侧皮神经分布直刺0.1~0.2cm,可灸1涌泉第2、第3跖骨间跖侧,跖骨前1/3折点处刺入趾浅、深层肌腱和跖骨间肌,有足底内侧动脉、静脉、神经分支分布直刺0.3~0.5cm,可灸肾经K3太溪内踝与跟结节之间凹陷中有胫后动脉、静脉和胫神经分布直刺0.2~0.3cm,可灸7复溜小腿下部内侧,小腿下1/8折点处跟腱前缘有隐动脉、静脉和胫神经分布直刺0.2~0.3cm,可灸3曲泽肘关节内侧近前部凹陷中刺入臂二头肌后缘,有臂动脉、静脉和正中神经分布直刺0.5~1cm,可灸心包经P6内关前臂下1/6折点处内侧,桡、尺骨间隙中刺入腕桡侧屈肌与指浅屈肌腱之间,深达桡、尺骨间,有正中动脉、静脉、神经分布直刺0.5~0.8cm,可灸9中冲第3指掌侧顶端正中,距爪根0.1cm 有指掌侧固有动脉、静脉、神经形成的血管神经网直刺0.1~0.2cm,或点刺出血,可灸1关冲第4指尺侧爪根角旁开0.1cm处有指掌侧固有动脉、静脉、神经形成的血管,神经网直刺0.1~0.2cm或点刺出血,可灸三焦经TE5外关前臂下1/6折点处外侧,桡、尺骨缝中刺入指总伸肌与第4指固有伸肌之间,有桡动脉、静脉、神经分布稍向前斜刺0.3~0.5cm,可灸9四渎前臂上1/3折点处外侧,桡、尺骨缝中刺入指总伸肌与第4指固有伸肌之间,有骨间背侧动脉、静脉和桡神经分布直刺0.5~0.8cm,可灸13抢风(臑会)肩关节后下方,臂骨三角肌隆起后上方凹陷中刺入三角肌后缘与臂三头肌长头、外侧头交界处,有臂动脉、静脉及桡神经、腋神经分直刺0.5~1cm,可灸布三焦经SJ23丝竹空眶上突外端处有眼轮匝肌,有颞浅动脉、静脉和面神经颧眶支分布向外上平刺0.5~1cm,不灸1瞳子髎眼外角旁开0.5cm处有眼轮匝肌,有颞浅动脉、静脉和面神经颧颞支分布向外平刺0.3~0.5cm,不灸20风池寰椎翼前缘直上方凹陷中刺入头夹肌、头上斜肌,有枕动脉、静脉和第1颈神经分支分布向后下方斜刺0.5~0.8cm,可灸30环跳股骨大转子与最后荐椎棘突连线后1/3折点处刺入股二头肌、臂浅肌、臂中肌,有臀后动脉、静脉、神经分布直刺1~2cm,可灸胆经G34阳陵泉腓骨头下方凹陷中刺入胫前肌与腓骨长肌中,有胫前动脉、静脉和腓神经分布直刺0.3~0.5cm,可灸38阳辅小腿下1/4折点处腓骨头与外踝连线上刺入趾长伸肌与腓骨长肌之间,有胫前动脉、静脉和腓神经分布直刺0.3~0.5cm,可灸44足窍阴第4趾腓侧,爪根角旁开0.1cm处有趾背、跖侧动脉、静脉形成的血管网和趾背侧神经分布直刺或向后斜刺0.1~0.3cm,可灸3太冲第2趾胫侧,跖骨头后方凹陷中有第2趾伸肌腱、骨间背侧肌,跖背侧动脉、静脉、神经和足底神经分布直刺0.2~0.3cm,可灸肝经Liv8曲泉股骨内踝后缘凹陷中刺入缝匠肌与半腱肌、半膜肌的止点之间,有隐动脉、静脉、神经分布直刺0.3~0.5cm,可灸14期门第6肋间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刺入腹内、外斜肌腱膜及腹横肌中,有第6肋间动脉、静脉、斜刺0.2~0.3cm,可灸神经腹侧支分布1会阴肛门与阴茎根部(♂)或阴唇上联合(♀)之间刺入坐骨海绵体肌(♂)或阴门外括约肌(♀)与肛门外括约肌之间,有会阴动脉、静脉、神经分布直刺0.3~0.5cm,可灸12中脘腹中线上,脐与剑状软骨连线中点处刺入腹白线,有第7、第8肋间神经腹支和腹壁前动脉、静脉分支分布直刺0.3~0.5cm,可灸任脉CV17膻中胸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处约当胸骨后1/3折点处刺入两侧胸肌交界处,有胸外动脉、静脉、胸肌神经和第4肋间神经腹支分布平刺0.3~0.5cm,可灸24承浆下唇正中有毛无毛交界处刺入口轮匝肌下缘,有下唇动脉、静脉和下颌神经的颏神经分布斜刺0.2~0.3cm,可灸1后海(长强)尾根与肛门之间的凹陷中刺入肛门外括约肌与尾肌之间的疏松结缔组织中,有阴部内动脉、静脉及阴部神经、直肠后神经分布稍向前上方刺入2~3cm,可施穴位注射或埋线,可灸督脉GV2尾根(腰俞)背中线上,第4荐椎与第1尾椎棘突间刺入荐尾棘上韧带、棘间肌,有荐尾神经和髂内、荐中动脉、静脉分布直刺0.2~0.3cm,可灸3阳关(腰阳关)背中线上,第4、第5腰椎棘突间刺入腰背筋膜,腰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有第4腰神经和腰动脉、静脉背侧支分布直刺0.2~0.3cm,可灸督脉GV4命门背中线上,第2、第3腰椎棘突间刺入腰背筋膜、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有第2腰神经和腰动脉、静脉背支分布直刺0.2~0.3cm,可灸8筋缩背中线上,第9、第10胸椎棘突间刺入腰背筋膜、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有第9胸神经和肋间动脉、静脉背支分布顺棘突间斜刺0.5~0.8cm,可灸9至阳背中线上,第7、第8胸椎棘突间刺入腰背筋膜、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有第7胸神经和肋间动脉、静脉背支分布顺棘突方向斜刺0.5~1cm,可灸12身柱背中线上,第3、第4胸椎棘突间刺入腰背筋膜、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有第3胸神经和肋间动脉、静脉背支分布顺棘突方向斜刺0.5~1cm,可灸13陶道背中线上,第1、第2胸椎棘突间刺入腰背筋膜、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有第1胸神经和肋间动脉、静脉背支分布顺棘突方向斜刺0.5~1cm,可灸14大椎背中线上,第7颈椎与第1胸椎棘突间刺入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有第8颈神经背支和颈上动脉、静脉分布顺棘突方向直刺1~1.5cm,可灸16天门(风府)枕骨顶嵴后方,枕寰关节背侧凹陷中刺入项韧带及两侧夹肌、头半棘肌之间,有颈外动脉、静脉和第1颈神经背支分布压头,直刺0.8~1cm不宜深刺,禁灸26山根(水沟)鼻下唇裂上端正中处有口轮匝肌,上唇动脉、静脉和眶下神经的分支向上斜刺0.2~0.3cm或三棱针点刺太阳外眼角后上方颞窝中深部有颞深神经和颞浅动脉、静脉直刺0.2~0.3cm 头部耳尖耳尖背侧血管上刺入耳郭后静脉点刺出血顺气*上腭褶前方,门齿后缘2mm处两侧鼻腭管开口处刺入鼻腭管中用三棱针或细草茎涂油后插入1~1. 5cm,剪其外露部分后留置其中经外奇穴百会(十七椎)**第7腰椎与第1荐椎棘突间刺入腰背筋膜、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有腰动脉、静脉、神经背支分布直刺0.5~1cm,可灸尾尖(回气)尾末端有尾动脉、静脉、神经分布点刺出血或直刺0.5~1cm躯干部催情*髋结节内侧前缘与第6腰椎横突后缘间刺入背最长肌,有第6腰动脉、静脉、神经背支分布向后内方刺入34cm,针尖~达卵巢附近,最好电针乳基(乳根)**每个乳头外侧缘刺入乳腺筋膜,深部为乳腺组织,有乳动脉、静脉、神经网向内斜刺0.2~0.3cm肘俞肘窝中关节外侧鹰嘴前方凹陷中刺入肱三头肌、肘肌,有肱动脉、静脉及尺神经分布直刺0.3~0.5cm经外奇穴四肢部指间(八邪)第15指间缝纹端刺入指部肌肉达掌骨头之间,有掌背侧总动脉、静脉及指背侧神经和尺神经背支分布向掌骨间平刺0.3~0.5cm趾间(八风)第25趾间缝纹端刺入趾部肌肉达跖骨头之间,有趾背侧动脉、静脉、神经分布向跖骨间平刺0.3~0.5cm*兔特有穴位**与人经穴位不同附图1-1 家兔针灸穴位1.顺气2.山根3.迎香4.承泣5.睛灵6.丝竹空7.瞳子髎8.太阳9.听宫10.耳尖11.天门12.风池13.大椎14.陶道15.肺俞16.身柱17.天宗18.心俞19.至阳20.筋缩21.肝俞22.脾俞23.三焦俞24.命门25.肾俞26.阳关27.百会28.催情29.环跳30.尾根31.尾尖32.后海33.会阴34.中脘35.天枢36.大包37.期门38.乳基39.膻中40.承浆41.内关42.神门43.少冲44.中冲45.少商46.商阳47.关冲48.少泽49.指间50.合谷51.阳谷52.外关53.四渎54.前三里55.少海56.曲池57.曲泽58.肘俞59.尺泽60.臂臑61.抢风62.曲泉63.委中64.阳陵泉65.后三里66.上巨墟67.丰隆68.阳辅69.三阴交70.复溜71.昆仑72.太溪73.商丘74.追风75.趾间76.至阴77.足窍阴78.厉兑79.涌泉80.太冲附表1-2 猫针灸穴位经络序号穴名定位局部解剖刺灸法5尺泽肘窝横纹前内侧臂二头肌腱与腕桡侧伸肌之间,有臂动脉、静脉分支以及桡神经和前臂外侧直刺0.2~0.3cm,可灸皮神经分支手(前)太阴肺经(L)9太渊腕部桡侧缘的凹陷中有桡动脉、静脉以及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分支直刺0.2~0.3cm,可灸11少商第1指桡侧,爪后0.1cm皮下有伸肌腱,有指背侧动脉、静脉及桡神经浅支点刺出血,或斜向上刺0.2~0.3cm,可灸1商阳第2指桡侧,爪后约0.1cm皮下有伸肌腱,有指背侧动脉、静脉及指背侧神经点刺出血,或直刺0.1~0.2cm,可灸3三间第2掌骨小头上桡侧缘凹陷处有掌背侧动脉、静脉及指背侧神经直刺0.2~0.3cm,可灸手(前)阳明大肠经LI 10前三里曲池穴下方约2cm,相当前臂外侧上1/6处桡侧腕长伸肌和指总伸肌间,浅层为桡侧上副动脉、肱外静脉及桡神经,深层有肱动脉及桡神经深支直刺或向后斜刺0.2~0.3cm,可灸11曲池肘横纹外侧尽头至臂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处桡侧腕长伸肌和指总伸肌之间,浅层为桡侧上副动脉,肱外静脉及桡神经浅支,深层有肱动脉、静脉及桡神经深支直刺或向后斜刺0.2~0.3cm,可灸15肩髃(肩井)肩峰前下方的凹陷中刺入冈上肌中,有肩横动脉、静脉及肩胛上神经直刺0.2~0.3cm,可灸35犊鼻(掠草)髌韧带外侧凹陷处刺入髌韧带外侧的脂肪中,深层为关节囊,有膝关节动脉、静脉网及股外侧皮神经直刺0.2~0.3cm,可灸36后三里腓骨头前下方2cm处刺入胫骨前肌,深层为趾直刺0.2~的肌沟中长伸肌,有胫前动脉、静脉及腓神经分布0.3cm,可灸足(后)阳明胃经S 41解溪踝关节背侧横纹中心,胫骨与跗骨之间凹陷处胫骨前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有跗背动脉、静脉网和腓神经分布直刺0.2~0.3cm,可灸45厉兑第2趾外侧,爪后0.1cm处皮下有伸肌腱,有趾背侧动脉、静脉和趾背侧神经点刺出血或直刺0.1~0.2cm3太白第1跖骨头后下方有跖内侧动脉、静脉以及腓浅神经的分支点刺出血或直刺0.1~0.2cm足(后)太阴脾经SP 5商丘踝关节横纹内侧端,内踝前方的凹陷处皮下有跗内侧动脉、静脉,小腿内侧皮神经及腓神经浅支直刺0.2~0.3cm,可灸6三阴交内踝上方,约相当于胫骨内隆起与内踝连线的下1/5处刺入趾深屈肌和胫骨间,有胫后动脉、静脉和腓神经分布直刺0.2~0.3cm,可灸7神门腕部掌侧,尺骨远端与尺腕骨之间刺入腕尺侧屈肌与趾浅屈肌之间,有尺动脉、静脉及神经分布直刺0.2~0.3cm,可灸手(前)少阴心经H 8少府掌部掌侧面,第4、第5掌骨之间的中点处皮下为屈肌腿,有指掌侧动脉、静脉及骨间神经直刺0.2~0.3cm,可灸9少冲小指桡侧,爪后0.1cm有指掌侧固有动脉、静脉及神经直刺0.1~0.2cm,或点刺出血1少泽小指尺侧,爪后0.1cm皮下为伸肌腱,有指背侧动脉、静脉及尺神经分布点刺出血,或斜向上刺入0.1~0.2cm手(前)太阳小肠经SI 3后溪第5掌指关节后缘凹陷有指背侧动脉、静脉和尺神经分布直刺0.2~0.3cm,可灸4腕骨第5掌骨近端与第4腕骨、副腕骨之间凹陷中刺入指外侧伸肌腱与腕尺侧伸肌腱,有腕背侧动脉、静脉和尺神经分布直刺0.2~0.3cm,可灸1睛明内眼角上、下眼睑交界处有眼角动脉、静脉及滑车神经和眼神经分支分布眼粘膜上点刺出血,或在眼内角直刺0.2~0.3cm 13肺俞第3、第4胸椎棘突间两旁的凹陷处刺入髂肋肌沟内,有第3肋间动脉、静脉和肋间神经分布向脊柱方向斜刺0.2~0.3cm,可灸足(后)太阳膀胱经B 15心俞第5、第6胸椎棘突间两侧凹陷处刺入髂肋肌沟内,有第5肋间动脉、静脉和肋间神经分布向脊椎方向斜刺0.2~.3cm,可灸17膈俞第7、第8胸椎棘突间两侧凹陷处刺入髂肋肌沟内,有第7肋间动脉、静脉和肋间神经分布向脊椎方向斜刺0.2~0.3cm,可灸18肝俞第9、第10胸椎棘突间两侧凹陷处刺入髂肋肌沟内,有第9肋间动脉、静脉和肋间神经分布向脊椎方向斜刺0.2~0.3cm,可灸20脾俞第11、第12胸椎棘突间两侧凹陷处刺入髂肋肌沟内,有第11肋间动脉、静脉和肋间神经分布向脊椎方向斜刺0.2~0.3cm,可灸23肾俞第2、第3腰椎棘突间两旁凹陷处刺入髂肋肌沟内,有第3肋腰动脉、静脉和腰神经分布向脊椎方向斜刺0.2~0.3cm,可灸32次髎第2、第3荐椎棘突间两旁,第2背荐孔处刺入臀中肌,有臀前动脉、静脉及荐外侧动脉、静脉分布,并有臀前神经及第1荐神经分布直刺0.2~0.3cm,可灸60昆仑(跟端)外踝与跟突顶端连线中点的凹陷处刺入跟腱与趾深屈肌腱之间,有腓肠动脉、静脉以及腓肠神经和胫神经分布直刺0.2~0.3cm,可灸67至阴第5趾外侧,爪的上缘有趾固有动脉、静脉及腓神经分支分布直刺0.1~0.2cm,或点刺出血1涌泉第2、第3跖骨之间,上、中1/3交界处皮下有屈肌腱和骨间肌,有足底内侧动脉、静脉及神经分布直刺0.2~0.3cm,可灸足(后)少阴肾经K 3太溪内踝后缘与跟腱内缘连线的中心内踝后方的凹陷中,有隐动脉、静脉及胫神经分布直刺0.2~0.3cm,可灸7复溜太溪直上方约1cm内踝后上方、有隐动脉、静脉及胫神经分布直刺0.2~0.3cm,可灸3曲泽桡骨内髁前方的凹陷处刺入臂二头肌肌腱稍后方,有臂动脉、静脉和正中神经分布直刺0.2~0.3cm,可灸手(前)厥阴心包经P 6内关前臂内侧下1/6处,与外关相对的前臂骨间隙内刺入桡骨与腕桡侧屈肌之间,有桡动脉、静脉和正中神经分布直刺0.2~0.3cm,可灸9中冲中指尖端中央有指掌侧固有动脉、静脉和神经分布点刺出血,或直刺0.2~0.3cm1关冲第4指外侧,爪后0.1cm处有指背侧动脉、静脉和尺神经末梢分布点刺出血,或直刺0.1~0.2cm3外关前臂外侧下1/6处,与内关相对的前臂骨间隙内刺入指总伸肌与指外侧伸肌间,有骨间前动脉、静脉和桡神经分布直刺0.2~0.3cm,可灸手(前)少阳三焦经TE10天井(肘俞)尺骨鹰嘴与肱骨外上髁间的凹陷处刺入臂三头肌肌腱中,有尺侧上副动脉、静脉及桡神经分支直刺0.2~0.3cm,可灸13臑会(抢风)肩关节后方约3cm处的方形孔窝中三角肌后缘、臂三头肌长头和外头之间的方形孔窝中,有臂动脉、静脉和臂桡神经和腋神经分布直刺0.3~0.5cm,可灸17翳风耳根外侧,乳突与下颌骨之间的凹陷处皮下为耳肌、腮腺,有耳后动脉、静脉和耳大神经分布直刺0.2~0.3cm,可灸3上关颞下颌关节后上方的凹陷中皮下为颞肌,有颞浅动脉、静脉和三叉神经分支开口,直刺0.2~0.3cm,可灸30环跳最后荐椎棘突与大转子最高处连线的下1/3处刺入股二头肌、臀中肌、有臀后动脉、静脉和臀后神经分布直刺0.3~0.5cm,可灸足(后)少阳胆经G 34阳陵泉腓骨头下方凹陷处刺入腓骨长肌,有胫前动脉、静脉和腓神经分布直刺0.3~0.5cm,可灸38阳辅腓骨头与外踝连线的下1/4处的肌沟内刺入趾长伸肌与腓骨长肌腱之间,有胫前动脉、静脉和腓神经分布直刺0.2~0.3cm,可灸44足窍阴第4趾背外侧,爪后约0.1cm处皮下为伸肌腱,有趾背侧动脉、静脉和趾背神经分支点刺出血,或直刺0.1~0.2cm3太冲第2跖骨背侧内缘,皮下有伸肌腱,有足背侧直刺0.2~相当于跖骨下1/3处动脉、静脉和腓神经分布0.3cm,可灸足(后)厥阴肝经Liv 6中都内踝与胫骨内隆起连线中点处刺入胫骨与趾深屈肌之间,有隐动脉、静脉及神经分布直刺0.2~0.3cm,可灸13章门侧腹部,第11肋下端凹陷处有第10肋间动脉及神经分布直刺0.2~0.3cm,可灸1长强(后海)尾根与肛门间的凹陷处刺入肛门括约肌、尾腹侧肌间的疏松组织内。
猫体常用穴位介绍
导言
猫体常用穴位是指能够刺激猫体的特定位置,以起到调理、治疗或舒缓作用的穴位。
了解猫体常用穴位对于保护猫咪健康、处理疾病症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猫体穴位及其功能。
1.耳尖(肾俞)
位置:猫耳外缘尖处。
功能:刺激该穴位可补肾养阳、益肾化痰。
2.腰骶(命门)
位置:猫尾端开始计腰两边脊柱两旁。
功能:刺激该穴位可以壮腰益肾,调理生殖器官。
3.神门
位置:位于猫体最后一节背椎骨突起及第一节尾椎之间。
功能:刺激该穴位可以强化神经系统,促进血液循环。
4.前胸(荐厥)
位置:猫体胸骨腹侧中点。
功能:刺激该穴位可活血化瘀,改善气血循环。
5.天突
位置:位于猫咪背部的正中线上,第12个背椎骨前方。
功能:刺激该穴位可以调理肝胆,促进血液循环。
6.肩井
位置:猫体肩胛骨之间。
功能:刺激该穴位可以舒缓颈、肩部疲劳,缓解压力。
7.排热(印堂)
位置:猫额部的中线正上方。
功能:刺激该穴位可以清热解毒,调理呼吸系统。
8.关元(腹中)
位置:猫腹部肚脐正下凹陷处。
功能:刺激该穴位可以舒缓肠胃,缓解消化问题。
总结
猫体常用穴位的刺激可以帮助舒缓、调理猫咪的身体,改善疾
病症状,并提高猫咪的整体健康水平。
重要的是,当我们想要为我
们的猫咪刺激这些穴位时,应循循善诱地进行,注意不要过度刺激,以免对猫咪造成不适或伤害。
如果需要进行穴位刺激,请先咨询兽
医师或专业人士的建议。
猫
【别名】: 家狸。
【性味】: 头骨:甘、温、无毒。
【功能主治】
1、心下鳖瘕。
用黑猫头一个,烧灰,每服一匙,酒送下。
一天服三次。
2、痰发喘。
用猫头骨烧灰,酒送服三钱即止。
3、多年瘰疬。
用猫头、蝙蝠各一个,都加上黑豆,烧存性,共研为末
敷患处。
其疮已干,则调油涂搽。
内服五香连翘汤。
4、痈沮不收。
用猫头骨一个,火煅,研为末。
另取鸡蛋十个煮熟,去白,以蛋黄煎出油,加少许白蜡调骨末敷涂。
极效。
英文名: cat
【注意事项】
大家在用药的时候,药物说明书里面有三种标识,一般要注意一下:
1.第一种就是禁用,就是绝对禁止使用。
2.第二种就是慎用,就是药物可以使用,但是要密切关注患者口服药
以后的情况,一旦有不良反应发生,需要马上停止使用。
3.第三种就是忌用,就是说明药物在此类人群中有明确的不良反应,
应该是由医生根据病情给出用药建议。
如果一定需要这种药物,就可
以联合其他的能减轻不良反应的药物一起服用。
大家以后在服用药物
的时候,多留意说明书,留意注意事项,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文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猫咪艾灸的案例
猫咪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其作用可以帮助猫咪缓解身体疲劳、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质量等。
以下是猫咪艾灸的相关参考内容:
1. 猫咪艾灸的原理
猫咪艾灸是利用艾叶等草药的挥发物质和热力刺激猫咪的穴位,以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代谢等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强身健体的目的。
2. 猫咪艾灸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猫咪艾灸之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适合猫咪的艾叶,最好是采用纯天然无污染的艾叶;
(2)对于猫咪年龄较小、身体虚弱或者有其他疾病的情况,
需要先咨询兽医师的意见;
(3)猫咪接受艾灸时,需要保持安静和放松,避免过度刺激
或惊吓;
(4)基于安全和卫生的考虑,需要避免在宠物身上使用任何
可燃或有害的物质进行艾灸。
3. 猫咪艾灸的效果
猫咪艾灸具有以下效果:
(1)缓解疲劳,增强免疫力;
(2)改善睡眠质量,减轻失眠症状;
(3)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代谢,有助于消化和吸收;
(4)对一些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例如肥胖、关节炎等。
4. 猫咪艾灸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猫咪艾灸之后,还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注意观察猫咪的身体反应,尤其是对于新手要及时咨询
兽医师的意见;
(2)避免频繁进行艾灸,避免过度刺激宠物身体;
(3)注意室内的通风环境,保证猫咪的呼吸顺畅;
(4)在猫咪接受艾灸前后,需要保持宠物的饮食、睡眠等方
面的规律和常态,以避免对宠物身体的额外刺激。
针灸学穴位之鸡
头:
分水(水沟,人中):鼻唇沟中点处,一穴。
主治:休克,昏迷中暑,冷痛
素髎(鼻中):鼻尖上,一穴。
主治:呼吸微弱,虚脱
开关(牙关):口角后方咬肌前缘,左右侧各一穴。
主治:歪嘴风,面肌痉挛
睛明(眼脉):眼内角,上下眼睑交界处,左右眼各一穴。
主治:眼病
太阳:外眼角后上方凹陷处,左右侧各一穴。
主治:眼病,中暑
耳尖(血印):耳尖背面静脉上,左右耳各一穴。
主治:中暑,感冒,中毒,痉挛,眼病
伏兔:耳后1厘米、背中线旁开2厘米,即寰椎翼后缘的凹陷处,左右侧各一穴。
主治:颈部疾病,聋症
躯干
大椎: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间的凹陷中,一穴。
主治发热,咳喘
身柱(鬐甲):第三、四胸椎棘突间的凹陷中,一穴。
主治咳嗽,气喘
脊中:第十一、十二胸椎棘突间的凹陷中,一穴。
主治泄泻,消化不良
百会:腰荐十字部,即最后腰椎与第一荐椎棘突间的凹陷中,一穴。
主治腰胯风湿,后肢麻木
脾俞:倒数第二肋间的髂肋肌沟中,左右侧各一穴。
主治脾胃虚弱,便秘,泄泻
肝俞:倒数第四肋间的髂肋肌沟中,左右侧各一穴。
主治胸腰部疼痛,排尿失常
次髎:第二背荐孔处,左右各一穴。
主治髋部疼痛,便秘
后海:尾根与肛门间的凹陷中,一穴。
主治腹泻,便秘,脱肛,阳痿
尾端(尾尖):尾部尖端,一穴。
主治便秘,后躯麻痹,后躯疾病
前肢
膊尖:肩胛骨前角的凹陷中,左右侧各一穴。
主治颈部疼痛,肩关节疼痛
膊栏:肩胛骨后角的凹陷中,左右侧各一穴。
主治肩、胸部疼痛
肩井:肩关节前上缘的凹陷中,左右肢各一穴。
主治肩部疼痛,前肢风湿,麻木
抢风:肩关节后方,三角肌后缘、臂三头肌长头和外头形成的凹陷中,左右侧各一穴。
主治前肢疼痛,麻痹,便秘
肘俞:臂骨外上髁与肘突之间的凹陷中,左右肢各一穴。
主治肘部肿痛,前肢麻木
曲池:肘窝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髁之间,左右肢各一穴。
主治前肢疼痛,麻木,发热
前三里:前臂上1/4处,腕外侧屈肌与第5指伸肌之间的肌沟中,左右各一穴。
主治前肢疼痛,麻痹,肠痉挛
太渊:腕部桡侧缘的凹陷中,左右肢各一穴。
主治腕部疼痛
指(趾)间:足背指(趾)间,每足三穴。
主治肢体麻木,中暑,中毒,泌尿器官疾病
后肢
环跳:股骨头和髋部连接处形成的凹陷中,左右侧各一穴。
主治胯部疼痛
汗沟:股骨大转子与坐骨结节连线与股二头肌沟的交点处,左右侧各一穴。
主治荐骨痛,腰胯痛
掠草:膝盖骨胫骨近端形成的凹陷中,左右肢各一穴。
主治膝关节疼痛,后肢麻痹
后三里:小腿外侧上部,髌骨下2厘米的肌沟内,左右肢各一穴。
主治食欲不振,呕吐,泄泻,后肢麻痹
太溪:内踝与跟腱之间,左右肢各一穴。
主治排尿异常,难产
跟端:外内踝与跟腱之间,左右肢各一穴。
主治飞节肿痛
后趾间:后足背趾缝间,每足三穴。
主治后肢麻痹,泌尿器官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