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1.21 MB
- 文档页数:18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低血压影响因素及护理作者:荣涛林碧容胡柯琴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年第12期【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护理。
方法:对我院60例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及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结果:超滤脱水量与透析低血压之间明显相关,贫血越严重及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发生低血压较多。
结论:采取有效地预防及护理措施是降低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保证透析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血液透析;低血压影响因素;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174-02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一种终生替代治疗。
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占20%~~40%[1],低血压的发生常使透析中断或提前结束透析,致使透析充分性降低,超滤达不到理想干体重,如不及时处理,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为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命,现将其发生低血压的影响因素和护理对策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在我院2011年1月-2012年8月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发生低血压的患者共60例,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45岁。
开始透析0.5~1.0 h内发生低血压21例,透析1 h后发生低血压39例。
其中8例需暂停透析,经处理后血压回升,可继续透析,2例停止透析,无1例因出现低血压而死亡。
1.2 透析方法采用碳酸氢盐透析液、瑞典金宝AK200S透析机,透析器采用合成纤维透析器,一般每周透析2~3次,血流量200~260 ml/min,每次超滤量0.5~6 kg。
透析液流量500 ml/min。
1.3 容易发生低血压易的时间1.3.1 透析早期一般发生于首次透析、心功能衰竭、血管收缩功能障碍、严重贫血或由于不适应血流量忽然减少、年龄大、透析器反应等1.3.2透析中、晚期由于透析间期患者体重增长过多,透析时,超滤速度过快导致有效血容量减少。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低血压发生原因及防治关键词血液透析低血压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082资料与方法2005年5月~2008年10月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透患者24例,其中男16例,女8例,年龄25~81岁。
其中急性肾衰4例,慢性肾衰20例,共进行血液透析2172例次。
采用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液流量500ml/分,透析液温度36℃~37℃,透析液钠浓度136~150mmol/l,血流量150~260ml/分,透析时间4~6小时,2次/周或每4天1次。
原因分析:①透析中超滤过快过多,使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当超滤率过高(超过体重的7%或体重低于干体重)或超滤速度过快致超滤率大于毛细血管再充盈率时,就会引起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心脏灌注及心输出量下降,从而发生低血压[1]。
透析性低血压与以下几个环节有关:一是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二是由于医务人员缺乏经验;三是患者为了多进水而超报体重或在称量体重时作假;四是血管通道静脉端不通畅。
还有一种情况是总的脱水量不大,但单位时间内脱水量过大过快,亦是发生低血压因素,多发生在短时间高效透析及首次透析过程中。
②植物神经病变:尿毒症病人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植物神经病变。
老年糖尿病及充血性心衰病人更突出。
主要表现为超滤后期交感神经张力的异常降低,外周血管对交感神经刺激反应减弱,因此当血容量下降时,不能有效地引起静脉与小动脉的收缩反应,结果发生低血压[2]。
③疾病因素:糖尿病及老年透析患者,常伴有高血压引起的左心室肥大,或心包积液及心脏功能障碍引起的心血管疾病。
此外,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易引起血压下降。
④透析液的原因:a.透析液的温度:透析液温度较高时患者的皮肤血管会强烈舒张,血液大量聚集在静脉血管床内,使有效循环血量显著减少,容易诱发低血压。
b.透析液钠浓度过低:使用低于血浆钠浓度的透析液,血液中的钠离子、尿素氮、肌酐等渗透溶质被清除,导致血浆渗透压明显下降,毛细血管再充盈障碍,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引起低血压[3]。
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对频发低血压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的体会【摘要】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途径之一。
透析中显现低血压是最多见的急性并发症。
其发生率常在20%~40%左右。
由于维持性透析患者的个体不同,在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因人而异,有些患者乃至达到50%~70%。
透析中一旦显现低血压,假设不及时发觉和处置,常会致使患者恶心、呕吐、胸闷、出汗、甚而意识丧失、心脏骤停。
因此透析医治中针对这种频发低血压的患者,依据其不同的发病缘故,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方法,实行个性化护理,从而能有效操纵透析中低血压及其严峻并发症的发生。
既减轻患者的痛楚,又保证了透析医治的平安。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低血压;个性化护理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改良和进展,依托透析来维持生命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愈来愈多,而良好的血压操纵能够提高患者的透析成效,延长患者的存活时刻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而在每一个血液净化中心,血透患者不仅相对固定,而且由于每周2~3次的透析频率,医护人员对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形都超级了解,能最大限度地在透析前对患者作出评估,及早采取相应的个性化护理,使那些频发低血压患者能有效地减少低血压及其严峻并发症的发生。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样资料2007年6—12月期间,射阳县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43例,在透析医治中低血压的发生率相对较高的患者26例(占透析总人数的60%)。
其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在26~81岁之间,平均年龄55岁。
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11例,肾盂肾炎5例,糖尿病肾病9例,高血压肾病1例。
按其频发低血压的缘故归纳为:过敏体质2例,年老、心功能差6例,过量脱水 10 例,严峻贫血6 例,透析间期太长、高尿素氮血症2例。
1.2 常见缘故1.2.1 透析初期(1)第一次透析或改换新透析器时,由于透析膜或过敏性毒素引发的低血压;(2)复用透析器内消毒剂残留;(3)透析前血容量已存在不足;(4)由于年龄大、病情重、心功能差,因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和血容量一时刻减少而不适引发的低血压。
低血压患者维持血液透析的护理低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主要的并发症之一,病发率高。
其发生快,常使血液透析不能顺利进行,不仅影响患者长期生活质量及存活率,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并且可以诱导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甚至死亡,而良好的血压控制可以提高患者透析的效果,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因此,如何尽早发现、及时预防和处理透析中低血压,对维持血液透析治疗,提高透析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透析低血压是血液透析的重要并发症。
主要是指透析过程中收缩压降低30mmHg或降低至100mmHg以下,伴或不伴低血压症状,典型临床表现为头晕、胸闷不适、恶心呕吐、出冷汗,四肢重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呼吸困难、血压下降,个别患者出现一过性意识障碍。
1.临床表现患者出现低血压前,大多都有先兆症状如打哈欠、便意、后背酸痛等。
如不及时采取有效地措施,便可出现低血压的典型症状:恶心、呕吐、胸闷、无力、面色苍白、出汗、头晕、眼前发黑、肌肉痉挛,甚至一过性意识丧失。
2.发病原因2.1透析开始时的低血压主要由于患者血液由血泵抽出,充满透析器和血液管路,如血流量较大,短时间内血液急速进入体外循环而引起血压下降。
这常见于初次透析的患者,也常发生在年老体弱、基础血压偏低及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2.2透析中的低血压(1)低血容量,超滤过多、过快。
(2)醋酸盐对心血管的抑制作用。
(3)失血。
(4)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心衰。
(5)透析中进餐。
2.3透析结束的低血压(1)超滤过多。
(2)干体重测量不准确。
(3)低钠透析,使有效血容量减少(钠低于135mmol/L)。
(4)降压药的影响。
4.护理(1)控制血泵的速度,透析开始将血泵速度由慢逐渐增快,血流量尽量控制在患者体重的4倍以内,可避免低血压的发生。
(2)透析器和血液管路要预冲盐水或706代血浆,并根据血压情况决定回输患者的量,避免体内循环血引出体外,血容量骤然减少导致低血压。
(3)合适的进餐时间。
最好选择在透析开始的1h左右进餐,并限制其摄入量。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护理血液透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肾疾病患者清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
但是,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低血压现象。
低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可能引起头晕、恶心和呕吐等症状,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本文将介绍在血液透析中如何护理低血压。
检查患者基础信息在血液透析治疗前,护士应对患者的基础信息进行检查。
包括患者的身高、体重、血压、心率、呼吸等情况。
同时,还应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用药情况等信息。
这些信息有助于护士进行个性化护理和预防低血压。
血液透析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指标。
特别是血压,应每10-15分钟测量一次。
如发现血压降低,应随时记录并做好相应处理。
调整透析液温度透析液的温度对患者的血压有一定的影响。
一般来说,透析液温度较低时,患者的血压会降低;温度较高时,患者的血压会升高。
护士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嘱调整透析液的温度,以维持患者的血压在合理的范围内。
注意患者的被褥和姿势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往往不能动弹,会感到身体不舒服。
为了避免患者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或受到寒冷刺激,护士应适当加厚被褥和调整患者的姿势,使其舒适度提高,从而减少血压下降的风险。
注意液量管理透析液和输液的液量管理也是引起低血压的一个重要因素。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情况,严密地监测透析液和输液的液量,确保患者不会在透析过程中失水或得到太多的水和液体。
过量的输液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应注意避免。
加强交流和支持对于低血压的患者,护士应积极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感受和需求,并提供必要的支持。
同时,也可以向患者提供有关低血压的知识和相关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低血压。
总之,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
护士应加强对患者的监测和护理,预防低血压的发生,并在低血压发生时,积极采取措施,避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同时,护士还应加强对患者的交流和支持,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