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家庭护理技巧及康复训练
- 格式:doc
- 大小:171.00 KB
- 文档页数:81
居家老人康复护理的方案设计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居家老人康复护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中,一旦出现疾病、意外事故等情况,居家康复护理就成了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将从居家老人康复护理的综合方案设计入手,详细介绍方案的设计原则、康复人员的组成以及康复流程的具体实施。
一、方案设计原则居家老人康复护理方案的设计应该以康复为目的,以老人为中心,以提升老人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为宗旨,基于以下三个原则:1. 个性化原则老年人的生活方式、生理特点、病情以及心理状况都具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设计方案必须要充分考虑老人的个性化需求,制定出针对性强的解决方案。
2. 功能性原则老人康复护理方案的最终目的是提升老人的生活质量,而普通的生活照顾并不能达到这个目的。
设计方案必须根据老人的身体情况、生活习惯等综合因素,给出科学的康复指导和建议,切实提升老人的功能状态。
3. 可实施性原则理论上高大全的康复方案并不能让老人获益,方案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操作细化。
设计方案时必须考虑家庭环境、护理者的能力等实际问题,确保方案可以在现实中有所落实。
二、康复团队的组成设计完善的老人康复护理方案,需要运用一系列的康复手段,而康复手段本身的实施需要专业人员的辅助,因此需要建立合适的康复团队:1. 医生医生作为老年康复团队的首席治疗师,可以负责制定针对老人康复的医学计划。
在方案设计中,医生应该负责老人的售前评估和术后随访,确保康复效果彻底,让康复和疾病治疗能够有机结合。
2. 物理治疗师物理治疗旨在通过一系列的物理手段来改善患者的功能状态,帮助患者增加运动量、改善行动能力。
身体关节疼痛、扭伤等几乎都可以通过物理治疗来进行改善。
3. 职业治疗师职业治疗不同于物理治疗,旨在通过提供康复训练计划,帮助老人恢复日常生活的独立性,包括睡觉、穿衣、进食、行走等方面。
职业治疗师有时需要进行家庭评估,评估老人家中的环境是否适合老人进行康复训练,如居室安排是否合理、卫生护理等。
老年患者康复护理常见问题及护理措施研究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老年人群体中患病率和康复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老年患者的康复护理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疾病康复、心理健康、生活质量等多个方面。
为了更好地关注老年患者的康复护理,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老年患者康复护理常见问题及护理措施。
一、老年患者康复护理常见问题1. 转移能力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逐渐减弱,导致转移能力下降,容易摔倒受伤。
2. 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老年人由于身体的功能逐渐减弱以及慢性病的影响,生活自理能力有所下降,特别是行动不便、照料不周等问题频发。
3. 心理健康问题:孤独、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特别是在长期疾病或康复过程中,心理健康问题容易被忽视。
4. 营养不良:老年人因为老年疾病、消化功能减退等问题易出现营养不良,影响身体的康复和免疫能力。
5. 智力和认知功能障碍:老年人容易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力减退、思维迟钝等问题,影响日常生活和康复锻炼。
1. 多角度评估老年患者的康复能力和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计划。
2. 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口味喜好,科学搭配饮食,保证身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
3. 加强老年患者的运动康复训练,包括肌肉力量训练、平衡能力训练、步态训练等,提高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4. 关注老年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情绪支持、心理疏导、社交互动等服务,帮助老年人排解负面情绪,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6. 提供安全护理环境,避免老年患者的意外摔倒和其他损伤。
7. 定期检测老年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行为表现,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8. 加强老年患者的社会支持和参与,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娱乐活动,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通过上述护理措施,可以更好地帮助老年患者解决康复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提高康复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老年患者的康复护理还需要家庭、社区和医疗机构的共同努力,形成多层次的康复护理体系。
对于演示老人护理的实际操作技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演示:
床铺整理:首先,需要为老年人整理床铺,包括折叠棉被、整理床单等。
在整理床铺时,需要注意保持床铺的整洁和舒适,以便老年人能够更好地休息。
更换床单:更换床单是老人护理中常见的操作之一。
在更换床单时,需要注意动作的轻柔和迅速,避免给老年人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同时,需要保持清洁和卫生的环境,防止交叉感染。
协助翻身:老年人长期卧床容易出现压疮等问题,因此需要定期协助老年人翻身。
在协助老年人翻身时,需要注意动作的轻柔和协调,避免对老年人的身体造成伤害。
同时,需要注意观察老年人的皮肤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压疮等问题。
日常生活护理:除了以上的操作技巧外,还需要注意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护理,包括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等。
在日常生活护理中,需要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注意观察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反应,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总之,老人护理需要掌握多种实际操作技巧,包括床铺整理、更换床单、协助翻身、日常生活护理等。
只有掌握了这些技巧,才能更好地照顾老年人,让他们得到更舒适、安全和温馨的护理服务。
同时,也需要注重与老年人的沟通交流,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变化,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社区老人康复护理服务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区老人康复护理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
为了满足社区老人的康复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社区老人康复护理服务的开展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社区老人康复护理服务的意义、内容和措施,以及改进现有服务的建议。
一、社区老人康复护理服务的意义社区老人康复护理服务的意义在于帮助老年人恢复身体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和推迟老龄相关疾病的进展。
社区老人康复护理服务的目标是提供综合性、个性化的护理和康复服务,包括疾病预防、健康促进、功能训练、心理支持等。
这些服务旨在延缓老年人疾病的发展,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和社会参与度,使他们能够在社区中保持积极、健康的生活。
二、社区老人康复护理服务的内容1. 健康评估与康复计划制定:通过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估,确定个体化的康复护理需求,并为其制定康复计划。
2. 家庭护理和康复训练:提供老年人日常生活的护理服务,包括协助进食、个人卫生、康复训练等,帮助他们恢复功能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 营养咨询和饮食管理:根据老年人的营养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膳食指导,并对饮食进行管理,以维持其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
4. 定期体检和健康监测:定期对老年人进行体检,检测身体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干预健康问题,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5. 心理支持和社交活动:通过提供心理咨询、社交活动等服务,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减轻抑郁和孤独感,增强他们的社会支持网。
6. 康复设备和辅助器具的配备:根据老年人的康复需求,提供适当的康复设备和辅助器具,以帮助他们恢复功能和改善生活质量。
三、社区老人康复护理服务的措施1. 建立康复护理服务团队:社区应组建专业的康复护理团队,包括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营养师、社工等,共同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康复护理服务。
2. 加强康复护理设施建设:社区应投入资金建立和改进康复护理设施,提供符合老年人康复需求的环境和设备,如康复机构、健康咨询室等。
老年人康复护理的内容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康复护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老年人康复护理旨在帮助老年人康复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老年人康复护理的内容和重要性。
一、康复护理的定义和目标康复护理是指通过各种专业手段和方法,帮助老年人恢复或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的过程。
其目标是减轻老年人的疼痛和不适,提高其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社会活动和家庭生活。
二、老年人康复护理的内容1.身体康复:包括物理治疗、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等。
物理治疗通过热疗、电疗、按摩等手段,缓解老年人的疼痛和肌肉僵硬。
运动疗法通过适当的运动训练,增强老年人的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
作业疗法则帮助老年人恢复日常生活技能,如自理能力、进食和穿衣等。
2.认知康复:老年人常常面临认知功能下降的问题,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认知康复通过认知训练、记忆训练和注意力训练等,帮助老年人改善认知功能,延缓认知衰退的进程。
3.心理康复:老年人常常面临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和孤独感等。
心理康复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支持和社交活动等,帮助老年人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4.社会康复:老年人往往因身体健康状况而失去社交能力。
社会康复通过社交活动、社区参与和志愿服务等,帮助老年人重新融入社会,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三、老年人康复护理的重要性1.提高生活质量:老年人经过康复护理,能够恢复或改善自理能力,减轻疼痛和不适,提高生活质量。
2.延缓疾病进展:康复护理可以帮助老年人减轻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生活的健康和长寿。
3.降低医疗费用:通过康复护理,老年人可以减少疾病复发和住院次数,降低医疗费用的支出。
4.减轻家庭负担:康复护理可以帮助老年人恢复自理能力,减少对家庭的依赖,减轻家庭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四、实施老年人康复护理的注意事项1.个性化护理:老年人的康复护理应根据其个体差异和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以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需要付出很多耐心和细心,以下是一些可供参考的经验:
1.饮食照料:注意老人的营养需求,尽量选择易消化、高蛋白的食物,并确保食物的新鲜
和卫生。
对于吞咽困难的老人,可以选择流质食物,并慢慢喂食。
2.卫生清洁:定期为老人洗澡、洗头、修剪指甲等,保持其个人卫生。
如果老人无法自己
行动,需要提供协助。
3.环境调整:确保居住环境安全、舒适和方便。
例如,消除地面障碍物,提供便于抓握的
扶手,调整床铺和椅子的高度等。
4.心理支持:给予老人足够的关心和陪伴,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与他们交流,了解
其需求和感受,可以帮助他们缓解孤独感。
5.定期检查:注意老人的身体状况,定期带他们去医院进行检查,以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
健康问题。
6.安全防护:确保老人的安全是首要任务。
应避免让他们单独留在家中或外出,以防意外
发生。
同时,确保居住环境的安全性,如安装烟雾报警器、防滑地板等。
7.合理安排日常活动:为老人安排一些日常活动,如听音乐、看电视剧、读书等,以丰富
他们的生活。
如果老人行动不便,可以尝试一些简单的室内游戏或活动。
8.寻求专业帮助:如果老人需要全天候照料,可以考虑请专业的护理人员来协助。
专业的
护理人员经过培训,能够提供更为专业的照料。
总之,照顾不能自理的老人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和细心。
只要我们给予足够的关爱和耐心,就能够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保姆必备的照顾老人技巧让你成为老人的贴心天使老年人是社会中的宝贵财富,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聘请保姆来照顾年迈的长辈。
作为一名优秀的保姆,提供高质量的照顾服务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保姆必备的照顾老人技巧,帮助您成为老人的贴心天使。
1. 细心倾听与沟通老年人常常会感到寂寞和无助,因此,与他们保持良好的沟通至关重要。
作为保姆,要学会倾听他们的诉说和耐心解答他们的疑问。
无论是家庭琐事还是心灵寄托,都应给予足够的关注和理解。
通过细心倾听和有效的沟通,您将更好地了解老人的需求,并能够针对性地提供合适的照顾服务。
2. 日常护理与康复训练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可能需要更多的生活上的帮助与照顾。
保姆应该具备相关的日常护理知识,例如帮助老人进行个人卫生、站立、行走等。
此外,一些康复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帮助老人维持体力、增强肌力和平衡能力。
例如,可以帮助老人进行简单的柔软体操、走廊行走等康复训练,提高他们的身体机能和生活质量。
3. 安全防护措施老年人的身体机能较弱,容易发生意外伤害。
保姆要时刻关注老人的安全,确保居住环境的安全与舒适。
定期检查家中的电器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保持地面干燥,避免滑倒;安装扶手和防滑装置,防止老人活动中的摔倒等意外。
此外,还应定期检查老人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4. 饮食调理与营养搭配老年人的饮食健康对其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保姆应该了解老人的饮食偏好和限制,为他们提供合理的饮食调理和营养搭配。
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特殊需求,合理安排膳食,确保摄入各种营养物质。
与此同时,要注意避免食物过硬或过烫,以防老人吞咽和消化困难。
保姆还应注意餐具的清洁,确保饮食的卫生与安全。
5. 活动和娱乐安排老年人在长时间的室内生活中易感到无聊和孤独。
保姆应鼓励老人参与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和娱乐。
可以陪伴老人散步、参加养生活动、聊天、听音乐等,为他们提供精神上的慰藉和陪伴。
老年人康复指导规范一、老年人康复的内容康复是指综合地、协调地运用各种措施减轻身心和社会功能障碍,使老年患者得到整体康复而重返社会。
老年人的康复训练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通过康复训练可促进老人生理和心理健康,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健康寿命,为此需要养老护理员和老人的共同努力。
康复护理的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评估老年人的功能障碍情况评估老人功能障碍的性质、范围、程度及康复训练中的恢复情况,认真做好记录,及时与有关人员沟通。
(二)预防并发症和继发性残疾协助和指导长期卧床和瘫痪的老人预防感染、压疮、挛缩、畸形、萎缩等并发症的发生。
(三)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指导老人进行床上活动、就餐、洗漱、更衣、人浴、排泄、移动、使用家庭用具等,以训练老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四)坚持进行康复功能训练指导老人学习掌握各种功能训练技术和方法,经常不断地进行功能训练,维持残余功能,激发潜在能力。
(五)做好心理护理了解老人心理变化,实施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帮助老人面对生活、面对人生。
(六)指导老人使用自助器、步行支具根据老人的不同情况,指导选择、使用各类自助器、步行支具,掌握其性能、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康复护理评估康复护理评估贯穿于整个康复过程,康复评估有利于选择康复方法,评定康复效果。
(一)肌力评定肌力是指肌肉收缩的力量。
肌力测定对肌肉骨骼系统、神经系统病损,尤其对周围神经系统病损的功能评估十分重要。
在养老机构康复中主要应用手法肌力检查。
手法肌力检查(MMT)这种方法简便易行。
根据肌肉活动能力及对抗阻力的情况,按肌力分级标准来评估受检肌肉或肌群的肌力级别。
1 .肌力分级标准采用六级分级法,见表01。
表01 肌力分级标准2 .注意事项(1)检查前用通俗的语言给予解释,做必要的示范,取得老人的配合;(2)采用正确的测试姿势和体位,固定近侧关节,防止代偿运动;(3)选择适当的测试时间,疲劳时、运动后或饱餐后不宜进行;(4)测试时应左右比较,尤其在4级和5级肌力难以鉴别时,更应作对侧的对比观察;(5)对患高血压和心脏疾病的老人不宜持续地等长收缩,避免引起不良反应。
老年人康复护理方法
1. 营养均衡,老年人在康复期间需要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来促进身体的恢复。
护理人员可以根据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个人口味,合理安排饮食,确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2. 合理运动,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康复需求,进行适当的运动和康复训练。
这包括物理治疗、按摩、伸展运动等,有助于老年人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
3. 定期康复评估,定期对老年人进行康复评估,了解其康复进展和身体状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护理计划和康复方案。
4. 心理支持,康复过程中,老年人可能会面临情绪波动、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需要给予关怀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康复心态。
5. 安全防护,老年人在康复期间容易发生意外,护理人员需要注意环境的安全性,防止老年人摔倒或其他意外事件的发生。
6. 家庭支持,老年人康复护理需要家庭成员的支持和配合,护
理人员可以对家庭成员进行康复护理知识的培训,使他们能够更好
地照顾老年人。
7. 定期医疗检查,老年人在康复期间需要定期进行医疗检查,
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康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或其他健康问题。
综上所述,老年人康复护理需要综合考虑营养、运动、心理、
安全等多个方面的因素,护理人员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全
面照顾老年人的康复需求。
老年护理与康复服务作业指导书第1章老年护理与康复服务概述 (3)1.1 老年护理的定义与意义 (3)1.2 康复服务的内涵与目标 (3)1.3 老年护理与康复服务的关系 (4)第2章老年人生理变化与护理要点 (4)2.1 老年人生理特点 (4)2.2 常见老年疾病的护理 (5)2.3 老年人生活护理要点 (5)第3章老年人心理特点与心理护理 (5)3.1 老年人心理特点 (5)3.2 老年心理疾病识别与干预 (6)3.3 心理护理方法与技巧 (6)第4章老年人营养与饮食护理 (7)4.1 老年人营养需求 (7)4.1.1 能量需求 (7)4.1.2 蛋白质需求 (7)4.1.3 脂肪需求 (7)4.1.4 碳水化合物需求 (7)4.1.5 维生素和矿物质需求 (7)4.1.6 水分需求 (7)4.2 老年人饮食原则与搭配 (7)4.2.1 饮食原则 (7)4.2.2 饮食搭配 (8)4.3 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的护理 (8)4.3.1 营养不良的护理 (8)4.3.2 营养过剩的护理 (8)第5章老年人运动康复 (8)5.1 运动康复的作用与原则 (8)5.1.1 作用 (8)5.1.2 原则 (9)5.2 老年人运动项目选择与指导 (9)5.2.1 运动项目选择 (9)5.2.2 运动指导 (9)5.3 运动康复的评估与调整 (9)5.3.1 评估内容 (9)5.3.2 调整方法 (10)第6章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10)6.1 日常生活能力评估 (10)6.1.1 观察法:通过观察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了解其独立完成各项活动的能力。
(10)6.1.2 问卷调查法:采用标准化问卷,了解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的现状。
(10)6.1.3 量表评估法:运用专业评估量表,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量化评估。
. 106.2 生活能力训练方法 (10)6.2.1 功能训练:针对进食、洗漱、穿衣等具体生活技能进行训练。
老年人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工作计划1. 背景介绍老年人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工作计划是针对年迈的退休人员,特别是身体有疾病或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所设计的康复护理方案。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护理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老年人的康复护理不仅关系到个体的身体健康,也牵涉到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提出全面的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工作计划对于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元化的健康需求至关重要。
2. 康复护理的定义和意义康复护理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帮助老年人恢复功能、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的护理工作。
它包括身体康复、心理康复和社会康复等多个方面。
康复护理的目的是使老年人在疾病或意外伤害后,尽快恢复到最佳健康状态,以便他们能够重新参与社会生活、享受家庭乐趣。
3. 安宁疗护的重要性安宁疗护是指在老年人生命最后阶段,为他们提供舒适和尊严的护理服务。
这一阶段的护理工作需要具备专业技能和良好的人文关怀。
安宁疗护的目标是减轻老年人的痛苦,帮助他们度过最后的时光,同时给予家人心理和情感支持。
4. 工作计划内容(1)身体康复:针对老年人的疾病和健康问题,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方案,包括康复训练、物理治疗、营养指导等。
(2)心理康复: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沟通、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服务,帮助他们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
(3)社会康复:通过社区活动、义工服务等方式,帮助老年人重新融入社会生活,拓展社交圈,增强自信心和幸福感。
(4)安宁疗护:为临终老人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包括疼痛缓解、情感支持、末期护理等。
5. 个人观点对于老年人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工作计划,我认为需要充分尊重老年人的个体差异和尊严,注重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以及专业护理团队的配合。
也要加强老年人护理的人才培训和科研力量,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总结:老年人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工作计划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工作,它关系到老年人的健康和幸福,也是社会文明程度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体现。
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更为全面、深刻和有效的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工作计划。
2016年上半年教学安排(下篇家庭保健)第一章生活护理(第1-2学时)1. 居室的环境与布置床位的整理常备物品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方法洗脸、口腔护理、擦浴、洗发的方法2. 大小便的护理家庭灌肠法发烧的护理家庭消毒与隔离第二章心理护理(第3-4学时)3.老年人的心理变化4.精神衰老的表现、心理卫生与护理第三章康复护理(第5-6学时)5.医疗体育6褥疮的预防与护理、安全护理第四章膳食护理(第7-8学时)7. 热能和营养素8 膳食指南、膳食中营养供给量、饮食注意事项第五章老年人衰老的表现和保健要点(第9-10学时)9、皮肤毛发的老化与保健、感觉器官的老化与保健、心、血管的老化与保健10、呼吸系统的老化与保健、消化系统的老化与保健、神经精神的老化与保健第六章运动健身(第11-12学时)11、养成文娱活动的兴趣、运动种类的选择12、运动健身方法示例第七章常用药物知识(第13-14学时)13、老年人用药特点、家庭用药常识、用药途径14、常用药物剂型及护理须知、服药护理须知、家庭保健箱下篇家庭保健家庭护理,是指病人不住在医院,在自己家中接受治疗和护理。
老年人除在医疗机构得到医疗服务外,大量慢性病的治疗或恢复期多在家中,继续接受治疗和护理。
就是对于身体健康或有自护能力的老年人,也要给予帮助和照顾。
家人要掌握关怀、帮助、照顾老年病人的方法和保健知识及必要的救护知识,就能及时地对一些常见急重症征候进行判断,及时诊治,能明显提高救治的效果。
第一章生活护理护理从广义上讲,是综合运用生理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人类科学知识,帮助、指导、照顾病人,使之保持或重新获得体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达到身心健康。
人的需要,首先是生理需要,包括舒适、活动、正确的身体姿势及功能的维持,氧气及营养的供给,废物的排泄,个人卫生及生活环境的清洁、卫生、温度、湿度、光线、通风、安全等。
协助病人满足这些基本需要,称为生活护理。
病人的需要不同于健康人,如饮食营养、饮水量,均因病情不同而有特殊的要求。
如高血压病人进低盐低脂肪饮食;胃病应少食多餐无刺激性饮食。
尤其是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病人,饮食护理非常重要。
做好各种病人的饮食护理,能促进康复;相反,如进食不当,可诱发疾病或加重病情。
有老年病人的家庭,要注意学习营养知识,使病人吃得科学、合理、卫生。
有利消化吸收,有利疾病的康复。
针对不同病情,维持营养的方法也各有不同,如可协助进食,短期内的静脉输液,长期不能进食有时需进管饲(经插胃管后,用注射器注人流质饮食及药物)等,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
大、小便排泄与病情变化也有密切关系,尤其对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往往因大便干燥,用力排便后诱发病情变化,甚至发生骤死。
生活不能自理、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往往把大小便当成很大的负担,故要主动关心照顾,做好护理。
要协助病人搞好个人清洁卫生,针对病人具体情况,给予帮助。
休息环境的清洁、卫生、安静、舒适、安全、通风良好,对老年病人的康复有良好作用,要保证病人有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休息。
居室的环境与布置居室环境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人的一生几乎有1/3的时间是家中度过的,环境的好坏影响疾病的康复。
应给老年人和在家养病的人一个安静、舒适、清洁、整齐、美观和空气清新的居室环境,使他们生活轻松愉快,早日康复。
针对老年人生活需要,在居室布置上应考虑以下几点。
1.安全需要老年期,机体功能衰退,骨质疏松,骨脆性增加,身体维持平衡的能力减退,摔跤后发生骨折的几率明显高于年轻人。
老年人发生骨折的部位多为腕部、髋部。
如果膝盖先着地,就可能发生髌骨骨折,如果臀部大腿根先着地,可能发生股骨颈骨折。
有高血压病的老年人,摔跤后可能发生脑出血,危及生命。
故老年人要特别预防摔跤。
居室地面要注意防滑、防绊倒。
床不宜太高、过窄,防坠床;家具摆放要便于老人活动,座椅或沙发不宜太低并应有扶手,有利于起立;卫生间用坐式马桶,避免下蹲和站起费力,导致心脑血管病变突发意外。
2.色彩协调老年人居室要着重素雅、宁静,墙面避免刺激性颜色。
一般认为蓝色、绿色、灰色给人以安静平和及舒适之感,避免白色反光,墙面可挂上风景、花鸟画等加以装饰,室中还可摆放花草、盆景,但不宜过多。
色彩运用的和谐,可以直接影响居室布局的效果。
由于老年人视觉衰退,居室的光线,不论是自然还是人工的照明光线,要求明亮、均匀,尽量减少阴影,便于室内活动,避免因视物不清或错觉而引起碰撞、摔跤。
晚上灯光以不刺眼为宜。
3.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室内空气清新,使人感到清爽、有利呼吸,这对冠心病病人尤为重要。
卧床病人不能自由到户外活动,居室内应经常保持空气流通,但要避免对流风,以免病人着凉感冒。
也可使用空气清新剂、负氧离子发生器等调节、消毒室内空气。
室内温度以20℃上下及相对湿度50%—60%为宜。
室温过高时,加快心率,增加心肌氧的消耗,温度过低时,会使血管收缩,诱发心绞痛。
湿度过高,会使人产生憋闷感;湿度低空气干燥,空气中灰尘易飞扬,鼻黏膜干燥易出血。
北方冬季因用暖气取暖空气干燥,使人感到不适。
有条件者可在室内用空气加湿器、空调设备来调整室内温、湿度。
4.环境安静和老人在一起生活,要注意创造安静的休息环境,应避免突发过强的声响,使人震惊、不安,影响休息和睡眠,甚至诱发心绞痛。
床位的整理因病卧床和较长期卧床的病人,其一切生活所需均可能在床上进行;如吃饭,洗漱,大小便等。
定时清理床位,保持床单干净、干燥、平整、无渣,既可使病人感到舒适,又能预防因长期卧床而可能发生的褥疮。
护理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控的老年人,应备有保持床单被服不被污染的橡皮单(也可用塑料布、人造革代替)和改变卧姿支撑肢体用的各种大小软枕。
对于过度消瘦的老年人,应备有防止骨突出部位皮肤受压的防褥疮垫或者是小棉圈、橡皮充气圈。
为不影响病人的休息,在为病人整理床位时可同时完成护理措施,如给病人翻身按摩受压部,为老年人拍背协助排痰等。
床单清扫:目的是清除床单上渣屑,如脱落的毛发、干燥的皮屑、食物残渣等。
清扫时忌干扫,以免引起尘埃飞扬,要用湿扫,用湿润不滴水的半干毛巾清扫床单。
先从枕下一侧扫干净后,再协助病人翻身,扫另一侧。
床单要拉平,受压部的衣服也要拉平,避免皮肤受压影响局部血液循环。
清扫整理床位一般每日至少二次。
早上起床的晨间护理包括清扫床位,为病人洗脸梳头,口腔护理,更换衣服,观察病人卧床后受压处骨突出部位的皮肤,如尾骨、踝骨、跟骨等处,肥胖病人受压处的皮肤也要避免挤压。
操作时注意病人保暖,防止着凉。
为保持室内空气清新,要定时通风换气。
睡前的晚间护理包括帮助病人洗漱并清扫床位,使病人舒适安静入睡。
对瘫痪不能自主翻身的病人,应制订定时翻身的时间表,甚至夜间入睡后也应坚持,防止皮肤长时间受压形成褥疮。
发现床单被排泄物污染,应及时更换,对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
常备物品护理患病的老年病人,因不同的病情,需要备不同的物品。
1.观察病情需要的物品为了便于在家庭中观察体温的变化,清热药物降温效果:应备有体温计,放在固定的地方。
测温一般可用腋表。
家中如有高血压病患者,为了定期观察血压的变化、降压药治疗的效果,最好能自备血压计、听诊器。
血压计有表式、水银柱式及电子血压计。
2.护理病人需要的物品家中有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需备有男式或女式小便器,床上用的大便器,用后应及时清洗,保持干净。
如咳嗽、痰多,行动不便,需备有带盖的痰杯。
卧床饮水不方便,可备小茶壶,或弯形饮水管,使病人卧位饮水不呛咳。
如果病人消瘦,为预防褥疮,可备有橡皮气圈,充气后,外罩布套放于病人臀部,防止尾骨突出部受压,充气量不必太饱满。
对外踝、膝盖部骨突出部,可备有小棉圈,或购买防褥疮垫,使骨突出部位皮肤不直接受压。
3.治疗需要的物品服药,尤其在家中,容易忘记定时服用,为了能准确记住并按时服用,可备用一记录卡,记录服用的药名、服药的时间。
也可记录过敏的药物,随身携带,以便看病被问及用药情况时,能从卡片上找出正确答案。
将每日服用的药提前备好,放在小瓶或药杯内,并且要注明早、中、晚、睡前及特殊时间的用药,放在明显的固定位置。
如果需研碎服,可备有乳钵。
对患有糖尿病,需注射胰岛素的病人,应备有1毫升注射器,一次性使用的或可煮沸消毒的玻璃注射器。
并应备有消毒皮肤用的浓度为75%的酒精、2.5%的碘酒、棉球或棉签。
4.其他特殊需要物品(1)护理失语或行气管切开术的病人,为便于与病人交流,理解病人的要求,可备会话卡片,把病人的日常生活需要,如想喝水、大便、小便等写在卡片上,然后在卡片上打上孔,串在钥匙环上,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
需要时,让病人指出适当的卡片,及时满足病人的要求。
(2)为方便行动不便病人的室外活动,可购置轮椅车。
(3)保健用品,如健身球、健身环,握在手中活动手,锻炼与恢复手指功能,并可活动掌指关节,橡皮健康环上突起的小刺,可起刺激手掌的穴位,有利于恢复手的功能。
健身按摩球,可用来自己扣打全身各部,还有电动按摩器,家庭健身运动器材等。
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方法正常人的体温、脉搏跳动、呼吸、血压均有一定范围。
但在生病时会有不同程度变化,这些变化提供给医生作为观察、判断的依据。
老年人为了保持自身健康,应学习掌握人体生病指征变化规律,在可能的情况下自我监测,有利于及早发现变化,向医生提供准确信息及时就医治疗。
1.体温测量测量体温是经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按测量方法不同,分口腔测温、肛门测温、腋下测温三种。
由于腋下测量方便且卫生安全,因此常用此法。
体温计的刻度为35℃—42℃,测量前应先将水银柱甩到35℃以下,把水银柱头端放置病人腋窝部正中,前臂曲肘将体温计夹紧,使其紧贴皮肤。
5分钟后取出,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捏住体温计后,举至与眼平行高度,转动体温计,察看水银柱相对应的刻度,即为病人的体温。
正常成人体温腋下为36℃—37℃,一般午后稍高,清晨稍低,昼夜之差在1℃之内。
剧烈运动后体温稍有升高。
老年人因基础代谢率低,所以体温也稍低。
老年病人测体温时,要等测完体温后再做其他事,否则因记忆力差,夹上体温计后忘记取出,以致打破体温计,扎破皮肤。
2.脉搏测量脉搏是由心脏收缩将血液泵人动脉而产生的。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跳动次数和脉搏的搏动次数是一致的,所以通过脉搏的变化可以了解心脏及其他病情变化,有重要的诊断参考价值。
测量脉搏的部位,在可触到动脉搏动的桡动脉(在手腕拇指侧),足背动脉(足背正中部),颞动脉(耳前凹处),常用桡动脉,中医切脉的部位测量。
病人应在安静休息状态下取坐式或平卧位,伸出一侧手,掌心向上。
检查者用二、三、四指的指端,轻轻按压在病人的桡动脉上,可清楚触感到病人脉搏的跳动。
计数1分钟搏动次数,即为病人的脉搏。
正常成年人脉搏每分钟60~90次,老年人稍慢,爱运动者可低于60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