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通报
- 格式:pdf
- 大小:871.67 KB
- 文档页数:21
第三章行政公文第二节通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通报的行文关系和具体写作要求与方法。
能力目标:能仿照例文拟写通报。
教学重点:通报的写法教学方法:设问导疑、讲授讨论、比较分析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授]一、什么是通报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重要情况。
1.种类根据通报的作用,可将通报分为三类:(1)表彰性通报用于在一定范围内表扬好人好事,注重从典型事例中概括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好经验,深入宣传好思想,号召人们向先进学习。
(2)批评性通报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处理错误,批评不良倾向。
(3)情况通报多用于向有关方面知照应该掌握和了解的信息、动态,以作为工作的参考。
2.特点通报具有知晓性和指导性的特点,它对下级和有关方面的指导作用重于指挥作用,主要起倡导、警戒、启发、教育和沟通情况的作用。
二、通报写作的基本格式(一)标题通报标题大多采用公文的常规写法,即三要素齐全的完整标题或省略发文机关的标题只有“事由+文种”。
如果是张贴的通报可只写文种。
(二)上款标题下一行顶格写受文单位,一般用泛称,也可不写上款。
(三)正文通报正文一般包括三部分内容:1 .主要事实表彰性通报要突出主要先进事迹,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发生了什么事,怎么做,有何结果;批评性通报要抓住主要错误事实,即将事故或错误事实的经过情况、时间、地点、后果等交待清楚;情况通报叙述基本事实,阐明发布通报的根据、目的、原因等。
2 .事实评析表彰性通报,指出其典型意义,或概括其主要经验;批评性通报要分析错误的性质、原因,指出危害及应吸取的主要教训等;情况通报是叙述有关情况,并对情况做必要的阐述、评价,有时还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一些指导性的看法。
3 .决定与要求表彰性和批评性的通报,一般写明组织结论与予以表彰或处理的决定(有的把这一内容写在评析事件部分),同时提出对表彰或批评对象与读者的希望、要求。
情况通报,在明确情况的基础上,对受文机关提出一些希望和要求。
公文写作题:通报的写作及参考答案第一篇:公文写作题:通报的写作及参考答案公文写作(20分)以下是××供电公司宣传干事撰写的一篇新闻稿件,稿件尽管没有刊登,却引起××市人民政府的重视,并于2010年1月8日在全市范围内,对××供电公司进行表彰通报。
现请你根据稿件提供的内容,拟写这份表彰通报的主体部分,不需写眉首与版记,但需合理拟....写发文字号,合理拟写主送机关名称,结构上可适当作些调整。
××供电公司取得迎峰度夏和抗雪保电的全面胜利2009年,××供电公司广大干部职工坚韧不拔、顽强拼搏、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取得迎峰度夏和抗雪保电的全面胜利,充分展示了电力企业勇担社会责任的良好形象。
大家不会忘记,11月15日开始的一场严重冰雪灾害,使全市电网遭受了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灾害。
面对严峻的灾情,市电力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紧密团结,不惧低温严寒,不畏环境艰难,顽强拼搏,日夜奋战在抗灾抢险第一线,全力抢修毁损电网设施,充分发扬了电力职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快速恢复供电,为维护全市经济社会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
广大干部职工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力做好电力抗灾抢险工作的重要指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第一时间响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一切力量,采取有力措施。
时间追溯到2009年夏季,××供电公司在迎峰度夏工作中,超前谋划、认真组织、科学安排、合理调度,克服各种不利因素,有力保障了全市城乡居民生活、企业生产经营和重要单位的用电需要,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和谐发展。
公司领导表示,广大干部职工一定会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为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一○年一月八日参考答案:××市人民政府关于对××供电公司予以表彰的通报×政发〔2010〕4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2009年,××供电公司在迎峰度夏工作中,超前谋划、认真组织、科学安排、合理调度,克服各种不利因素,有力保障了全市城乡居民生活、企业生产经营和重要单位的用电需要,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和谐发展。
最新整理应用文写作之通报应用文写作之通报1、通报的概念通报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用以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通报有关情况的公文。
通报的应用也比较广泛,可以用于表扬好人好事、新风尚;也可以用于批评错误,总结教训,告诫人们警惕类似问题的发生;还可以用来互通情况,传达重要精神,沟通交流信息,指导推动工作。
2、通报的特点(一)典型性。
不是任何人和事都可以作为通报的对象来写的。
通报的人和事总是具备一定的典型性,能够反映、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鲜明的个性。
这样的通报发出后,才能使人受到启迪,得到教益。
(二)引导性。
无论表扬性通报,批评性通报,还是情况通报,其目的都在于通过典型的人和事引导人们辨别是非,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弘扬正气,树立新风。
(三)严肃性。
通报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严肃的。
由于通报是正式公文,是领导机关为了指导面上的工作,针对真人、真事和真实情况制发的,无论是表扬、批评或通报情况,都代表着一级组织的意见,具有表彰、鼓励或惩戒、警示的作用,因而其使用十分慎重、严肃。
(四)时效性。
通报针对当前工作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而发。
它的典型性、引导性都是就特定的社会背景而言的。
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一件在当时看来具有典型意义的事实,时过境迁,未必仍具有典型性。
因此,通报作用的发挥,与抓住时机适时通报是分不开的。
3、通报的分类根据内容不同,通报可以分为表彰性通报、批评性通报和情况通报三种。
(一)表彰性通报。
是用来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介绍先进经验或事迹,树立典型,号召大家学习的通报。
(二)批评性通报。
是用来批评、处分错误,以示警戒,要求被通报者和大家吸取教训的通报。
(三)情况通报。
是在一定范围内传达重要情况和动向,以指导面上工作为目的的通报。
4、通报的结构、内容和写法通报一般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
其各部分的格式、内容和写法要求如下:(一)首部。
通报的首部主要包括标题和主送机关两个项目内容。
第四讲通报一、适用范围《办法》:“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条例》:“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交流重要情况”。
通报属下行文,也可兼作平行文。
上级机关发通报,主要是让下级机关的广大干部群众了解一些与本身工作有密切联系的重要信息和典型材料,从而达到提高认识、规范行为的目的。
二、特点1、教育性。
许多下行公文,如命令、指示、通知等,是直接告知人们在工作中要做什么和怎样去做,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但通报却不是这样,它是通过让人们了解有关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材料,以先进典型作榜样,以反面典型作警戒,让人们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从而受到教育。
2、典型性。
不论是表彰先进,批评错误,还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都要求是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典型情况,以典型来弘扬正气、告诫错误、交流经验、传达情况,从而更好地发挥导向作用。
3、时效性。
通报人物、事件、情况都必须及时、快捷,才能起到宣传、指导作用。
应该得到奖励表扬的要及时通报,以宣扬正气、鼓舞士气;应该得到批评惩处的也要及时,以打击歪风邪气,起示警告诫作用;应该让下级知晓的重要精神和重要情况要及时通报,以便下级了解,更快地做好各种工作。
三、分类与写法(一)表彰性通报用于表彰好人好事,嘉奖先进集体与个人,肯定典型经验,以树立榜样,弘扬正气。
1、表扬好人好事的通报。
××市化工总公司关于王××奋力灭火的通报所属各分公司、各厂:7月22日上午8时35分,××化工厂一成品车间后处理工段油气管道突然爆炸,当班的胶罐岗位操作工王××被气浪推倒,头部、右臂及大腿几处受伤,鞋子也被甩掉。
王××迅即爬起来,顾不得找鞋子和察看自己的伤势,踩着玻璃碎片,来回奔走,在烈火中先后关闭了喷胶阀、油气分层罐手阀、蒸气总阀。
接着又抓起干粉灭火器奋力灭火。
他先后用了十个灭火器,把颗粒泵、混胶罐等处的火扑灭。
2024年山东专升本试卷一、语文部分(30分)(一)基础知识(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慰藉(jí)错误,应为慰藉(jiè)。
B. 狡黠(xiá)正确。
C. 炽热(zhì)错误,应为炽热(chì)。
D. 气氛(fèn)错误,应为气氛(fēn)。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 按步就班应为按部就班。
B. 变本加利应为变本加厉。
C. 迫不及待正确。
D. 谈笑风声应为谈笑风生。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他在讲台上夸夸其谈,同学们都听得入迷了。
(夸夸其谈为贬义词,使用错误)B.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正确)C. 为了一点小事就大动干戈,实在不值得。
(大动干戈在这里使用不当)D. 他的演讲振聋发聩,让所有人都清醒了。
(振聋发聩一般用于比较重大的事情上,这里使用不当)4. 文学常识填空(4分)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
(二)阅读理解(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故乡的秋故乡的秋总是来得很安静,悄无声息地就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颜色。
树叶开始泛黄,然后渐渐飘落,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1. 文章第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飘落的树叶比作蝴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叶飘落时的优美姿态,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秋景的喜爱之情。
2. 文中“悄无声息”一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答:表达了故乡的秋来得很自然、平和,没有那种突然和喧闹的感觉,也体现出作者对故乡秋的一种细腻的感受和眷恋。
3. 请你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故乡秋的特点。
(4分)答:安静、树叶泛黄飘落、充满诗意。
(三)作文(10分)题目:我的专升本之路专升本对我来说就像是一场充满挑战的冒险。
从决定要专升本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自己要付出很多。
公文写作基础:通报通报是现有公文文种之一,主要用于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表彰、批评、情况说明三类情况。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公文写作基础:通报,欢迎阅读。
通报的分类一是从内容上划分,有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交流情况的通报4种。
二是从写作方法上划分,有直述式通报和转述式通报。
直述式通报是发文单位直接叙述被通报的事件。
又可分为综合性通报、专题性通报。
综合性通报,是把各地各部门同类的有关问题、情况及经验教训综合整理后一并通报。
专题性通报,是把某一件事件的经过、产生的原因、处理的情况、应吸取的经验教训等专门行文的通报。
转述式通报,又叫转发性通报,是发文单位转发下级机关通报的事件,也可分为正式通报和参阅性通报。
正式通报,是指比较重要的、用有特定版头的文件转发下级机关通报的通报,在本级通报标题之下、下级通报标题之前加按语。
有的虽不用特定版头、也不写标题和文种,用函的形式下发,也属正式通报。
参阅性通报,是指通报的事件、内容不很重要,但也须向下级机关通报,使之引起注意,对工作有借鉴作用的通报。
这种通报,一般不用特定版头的文件下发,而是用内参、简报的形式,在下级机关的通报或报告或调查报告前面加按语,指出通报的目的、应吸取的教训、对下级机关的要求等。
通报的范围,视情况和工作需要确定。
三是从行文的主体上划分,有独立行文的通报和联合行文的通报。
通报的结构通报的结构,一般由标题、成文日期、主送机关、正文、印发传达范围、发文机关署名和印章组成。
由于通报的格式比较自由,主送机关可有可无,成文日期的位置是变动的。
所以,其结构亦相应变化。
标题。
一般由发文机关名称、通报的主题与“通报”组成。
在特定的情况下,也可省略发文机关名称或只写“通报”二字。
成文日期。
有两种标注方式:一是不标注主送机关、正文之后不署发文机关名称、不需加盖发文机关印章的,成文日期加圆括号居中标注在标题之下。
二是标注主送机关、正文之后必须加盖发文机关印章的,成文日期标注在正文之后或发文机关署名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