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皮瓣术后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1.60 KB
- 文档页数:1
60例腹部带蒂皮瓣转移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摘要:目的:观察腹部带蒂皮辩术修复手外伤后组织缺损的护理效果,最大限度保留患肢长度及功能。
方法:通过对60例手外伤后组织缺损患者采用腹部带蒂皮瓣进行修复,术前完善心理护理和手术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皮瓣血运,保持环境清洁,采用舒适护理、心理护理及功能锻炼等护理方法。
结果:60例手外伤患者移植皮瓣均成活,手功能恢复满意。
结论:细致的护理观察、正确的功能锻炼是保证手术成功及促进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腹部带蒂皮瓣;手外伤后软组织缺损;护理【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454-02随着工业化时代的来临,手部受伤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机会明显升高,常有局部指骨、肌腱等外露,如不及时手术覆盖创面,极易出现感染、指骨坏死等并发症,导致功能、外形受损,给患者带来终身伤害,而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是治疗手外伤后软组织缺损的常用手术方法之一,2009年以来本院对60例手外伤并组织缺损采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术后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本组60例患者中男41例,女19例,年龄16-58岁,平均年龄34.5岁。
其中毁损伤18例,套脱伤13例,绞挫伤12例,切割伤10例,爆炸伤2例,其它5例;左手19例,右手41例;均行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术后3~4周断蒂,平均住院28.7天,皮瓣均成活,功能恢复满意。
2护理2.1入院护理2.1.1一般护理: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患者,介绍住院环境及医护人员,做好伤情评估,必要时生命体征评估。
2.1.2心理护理:加强对患者心理疏导,建立患者的信任感,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心理,手外伤患者最大的担忧就是受伤后肢体的功能恢复程度,情绪常不稳定,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向患者介绍成功病例及医院的技术实力,做好术前指导,尽量解除患者不必要的恐惧心理。
2.1.3其它:协助患者做好各项检查及术前准备;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常规开放静脉通路,防止感染。
腹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指外伤术后护理目的:观察腹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指外伤术后护理效果。
方法:选择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后护理18例,手术后对患者实施系统的护理,包括:术后一般护理、术后皮瓣观察、术后功能锻炼的指导。
结果:本组患者腹部带蒂皮瓣全部成活,3周后断蒂,伤口愈合,痊愈出院。
结论:加强对腹部皮瓣移植术术后患者的护理,可减少皮瓣并发症,提高皮瓣成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标签:腹部带蒂皮瓣;术后;护理手指外伤是患者由于手部受到锐器或外力所致的手部损伤,多见于厨师、农民、建筑工人、工厂各种作业的一线劳动者,手是人类生活劳动的重要器官,致伤机会较多,腹部皮瓣移植术是将某一部位的一块带有血供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的皮瓣转移到另一部位,达到消灭创面,整复畸形和缺损[1]。
因其手术简便,皮肤供给充分,疗效较满意,已成为手外科最常见的手术方式,而术后的护理工作对腹部皮瓣的成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笔者通过对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患者术后护理,积累了一些临床经验,现将有关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2013年11月—2014年5月收治18例患者,男12例,女6例,受伤年龄18—56岁,受伤原因:热压伤、切割伤、重物砸伤及机器挤压伤,均行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
术后20—22天断蒂,住院30—40天,平均35天。
2.护理2.1术后一般护理2.1.1严密观察病情,预防切口感染:患者术后去枕平卧位休息,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遵医嘱心电监护,吸氧,静脉补液,维持有效血循环,备气切包于床旁,早期及时合理应用抗生素,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保持敷料清洁干燥,保持皮片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做好记录,防止皮瓣空隙处积血、影响皮瓣成活。
2.1.2病室环境与温湿度:保持病室环境整齐、清洁、安静,室温应保持在25—28℃,相对湿度50%,局部可用60w烤灯持续照射,灯与照射部位距离30—40cm,避免烫伤,病房应定时通风,并同时减少外来人员出入病房,以免影响患者休息,增加病室环境污染的机会。
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移植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发布时间:2022-11-21T08:57:04.361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19期作者:张晶李佳蒙冯改丽[导读] 目的:探讨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后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方法:选取2019.3-2021.9期间,我院收张晶李佳蒙冯改丽延安市中医院陕西延安 716000摘要:目的:探讨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后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方法:选取2019.3-2021.9期间,我院收治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后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自愿原则将3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6例,对照组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术期实施强化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结果:出院8周后复查结果提示,观察组好转度82.14%明显高于对照组57.14%,组间比较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综上,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后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减少术后肩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
关键词: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手术期护理;引言:由于意外事故,会造成手外伤,使得手部皮肤组织受损,为了能使手指及功能不受影响。
防止骨节外漏,修复组织,为此临床上经常采用腹部带蒂皮瓣包埋手术进行修复重建。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而且成活率高,风险相对较小,适合手部功能的重建。
由此我院对2019.3-2021.9收治的32例手部外伤行腹部带蒂皮瓣包埋手术,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包埋手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9.3-2021.9期间,我院收治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后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知情自愿下签署知情同意书,已上报我院伦理委员会并获得同意。
依据随机自愿原则将3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6例,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1.2.1术前护理绝大多数患者对于手术均具有恐惧、抵触、焦虑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结合患者的受教育程度、接受能力等,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并向患者介绍成功的案例、手术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等,让患者对手术有全面的认知,纠正错误观念,树立康复的信心,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手术。
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目的:探讨腹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外伤的围术期护理。
方法:对48例手外伤应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的患者术前充分准备,术后及时止痛,上肢包扎固定并制动,严密观察皮瓣的血运情况,伤肢指导正确的功能锻炼。
结果:皮瓣成活率高,肢体功能恢复良好。
结论:重视围术期的观察和护理是皮瓣移植成功的有力保证,术后的康复训练是恢复功能的必要途径。
标签:带蒂皮瓣;移植;围术期护理各种手外伤致手部皮肤软组织严重缺损,游离皮瓣植皮无法修复者,临床上常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创面恢复手的功能。
此方法有手术操作方法简单、成活率高、风险小等优点,且有利于手的功能重建。
我科自2003年1月~2008年7月共收治各种手外伤需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患者48例,均取得良好效果。
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8例患者,男,35例,女,13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1岁。
其中机器绞伤21例,砸伤12例,电锯伤7例,车祸伤8例,合并手部骨折45例。
均行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
结果47例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后患者手部软组织皮肤缺损皮瓣均成活,1例移植皮瓣坏死,进行再次带蒂皮瓣移植术后成活。
2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手外伤患者大多数是青壮年劳动力,受伤后普遍精神紧张,担心愈合后是否影响手部功能,害怕致残、截肢等,再加上伤口出血、疼痛使患者受到不良心理刺激,躯体上的痛苦与心理上的恐惧交织在一起,给患者造成重大的心理负担。
因此,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时应主动关心患者,态度亲切和蔼,治疗操作准确娴熟,仔细耐心通俗易懂地回答患者的疑问,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评估不同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消除恐惧心理。
2.1.2健康宣教向主管医生详细了解患者伤情,治疗方案及护理要求,与患者及家属说明病情的真实情况及早期清创和皮瓣移植治疗的重要性,取得家属及患者的配合,介绍手术的方式及手术时患者应如何配合,交代手术后患肢长时间固定带来的生活不便及手术的预后,让患者对大体的康复过程有初步的了解,使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及良好的状态配合治疗。
【摘要】手部外伤在骨科较常见,我院自2001年至今采用腹部带蒂皮辩急诊修复手部创面10例。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10例均成活;供皮区与受皮区伤口均I期愈合,获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腹部皮辩;术后;护理 1 临床资料本组10例,男9例,女1例。
年龄5~40岁。
均为手背侧创面,腹部皮瓣最小7cm×7cm,最大面积20cm×20cm. 2 术前准备 2.1心理护理:手部外伤常导致骨关节及肌腱的损伤外露,病人担心残废,生活不能自理,会给家庭带来负担,故心理上产生恐惧、自卑、失望等。
因此我们耐心向患者介绍手术El的、预后及注意事项。
解除其焦虑不安的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2手部创面的止血:手外伤后出血多,应加压包扎止血。
2.3局部清洁工作:手部及供区的清洁工作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
供区用5%肥皂水刷洗干净后,认真备皮,以防皮肤刮破,局部用碘伏消毒后用无菌巾包扎。
3 术后护理 3.1术后血运的观察:一般术后将腹部皮瓣留出一个空间,便于观察血运,注意皮瓣有无青紫肿胀等。
如有,找原因查看蒂部是否有扭转、受压或牵拉。
如有及时通知医生。
3.2皮瓣的固定:为防止术后活动时出血和体位变换时皮瓣移位,术中将手固定于一个固定位置。
术后绝对卧床,直至断蒂。
卧床期间大小便均在床上进行。
患肢应放在舒适而稳定的位置,下面垫薄枕以防患肢下坠而疼痛。
皮瓣的固定好坏直接影响成活率。
如固定不牢,体位的变动可使蒂扭转阻碍静脉回流,影响血运而推迟愈合甚至导致皮瓣失败。
3.3术后病人腋下、指间相互接触处要用纱布隔开,防止皮肤的接触面因出汗潮湿发生皮肤溃烂。
特别是夏季,应保持伤口干燥,不因出汗而引起伤口感染。
3.4二次断蒂术后,由于固定的患肢关节僵硬,在医生指导下,活动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及指间关节的主动功能锻炼,以尽快恢复关节功能。
4 体会我们在护理上注意心理及临床护理,使得10例无1例皮瓣发生坏死和感染,取得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