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遥感监测在采空区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78.50 KB
- 文档页数:1
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指通过从航天器或飞机上获得的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地物识别、分析和提取信息的一种技术。
在地质找矿中,遥感技术具有以下应用:1. 地质构造调查:遥感影像能够有效地显示地壳的构造特征,如断层、岩脉等;通过分析影像上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可以发现潜在的矿产资源富集区域。
2. 矿床研究:遥感影像可以提供矿床出露的信息,并识别矿化脉体的特征和类型;此外,通过遥感数据可以分析矿床区域的地球化学特征,包括含金、含银、含铜等元素的多光谱或高光谱反射光谱特征。
3. 矿山勘探: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得大范围、高分辨率的影像数据,可以对目标矿产进行快速、经济、高效的矿山勘探;遥感数据可以提供各种地形、地貌以及植被等的信息,从而更好地分析矿床分布和类型。
4. 矿区环境评价:通过遥感数据可以获取矿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和环境信息,进行矿区环境评估,包括水体质量、土壤质量、植被覆盖等,以及污染源的探测和分布情况,为矿产开发提供环境基础数据。
5. 矿业安全监测:通过遥感技术可以监测矿区的地貌变化,例如地面沉降、活动性埋藏矿床的活动等,及时预警和监测矿区地质灾害的发生,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支持。
6. 矿区规划与管理:遥感技术可以提供矿产资源、土地利用和交通网络等信息,对矿区的规划和管理提供指导;可以通过遥感手段监测矿区开采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资源衰减情况,对矿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7. 无探搜矿:遥感技术还可以结合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数据进行无探搜矿,即在没有地面勘探工作的情况下,通过分析遥感影像数据中的特征,发现矿产资源潜力,为进一步的矿产勘探提供指导。
综上所述,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分析遥感影像数据,可以获得大面积、高分辨率的地质、地貌和环境等信息,为矿产资源的发现、规划、开发和管理提供有效的手段和工具。
1引言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我国的矿业开发规模位居世界第三,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之一[1]。
随着我国的工业化进程逐渐加快,煤矿、铁矿、油气等矿产资源的需求突增导致价格一路攀升,极大地促进了矿产资源领域的发展。
但是长期以来,矿业开发秩序混乱,矿区缺乏实时监管,引发了如矿产资源浪费、越界违法开采、生态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
由于矿区的不合理开发,导致的水体污染、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已经对矿区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遥感技术在矿山开发监测中,能够通过提供客观、实时的遥感基础数据对矿区进行变化监测、生态环境监测和地质灾害分析。
通过宏观的动态监测,对开采利用过程中引发的各种问题形成综合分析,为有关矿政部门提供技术支持,推进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矿区遥感监测应用现状遥感是一种空间探测技术,可以概括为借助光、热、无线电波等电磁能量来探测地物特性的科学[2]。
遥感技术具有及时性、宽覆盖的特征,以高空视角短时间内即可实现对地面的大范围观测。
同时,与传统野外现场勘查相比,克服人为因素的干扰,保证了获取信息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遥感信息已经逐步成为矿产开采的基本信息来源之一,在矿山开发管理、生态环境监测、地质灾害预警等领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高空间分辨率数据主要有WorldView 、SPOT 、QuickBird 、国产高分系列等。
商业对地观测卫星遥感数据中WorldView-4数据的全色波段分辨率已经达到0.3m ,轨道重访周期1.1d ;国内高空间分辨率卫星中的高分系列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高分二号卫星(GF-2)空间分辨率优于1m ,幅宽达到45km 。
高时间分辨率中以高分四号卫星数据应用较多,作为中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拥有400m 的超大幅宽,重访周期仅有20s 。
高光谱分辨率卫星数据Hyperion ,几何分辨率30m ,波段数高达220个。
如何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矿山环境监测遥感技术在矿山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矿山活动也在大范围展开。
然而,矿山活动往往带来诸多环境问题,如土地破坏、水源污染、生态失衡等。
为了减少矿山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矿山环境监测成为了一种重要的途径。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探讨如何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矿山环境监测。
一、遥感技术介绍遥感技术是通过卫星、飞机或无人机等平台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一种手段。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矿山周边的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水体分布等信息,从而对矿山环境进行全面监测。
二、地形地貌监测矿山活动往往需要进行大面积的地形改造,这会导致地形地貌的破坏。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高分辨率的地貌数据,通过对比矿山开采前后的地貌变化,可以评估矿山活动对地貌的影响。
三、植被监测植被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矿山活动常常导致大片植被被破坏,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植被覆盖信息,并对比不同时间段的遥感影像,可以直观地了解矿山活动对植被覆盖的改变。
四、水体监测矿山活动会导致水质污染,对周边水体造成威胁。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水体分布、水质等信息,对矿山活动对水体的影响进行监测。
同时,遥感技术还可以配合地理信息系统,建立水体污染模型,预测矿山活动对周边水体的影响范围。
五、生态监测矿山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是不可忽视的,而生态系统的恢复需要长时间的过程。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对矿山活动后的生态恢复进行监测。
通过获取植被恢复情况、野生动物种群分布等信息,可以了解矿山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善。
六、应用前景遥感技术在矿山环境监测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获取数据的分辨率和精度不断提高,可以更准确地获取矿山环境信息。
同时,遥感技术还可以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如地理信息系统、人工智能等,进一步提高矿山环境监测的效果。
采空区-滑坡-泥石流链式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与评价采空区-滑坡-泥石流链式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与评价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矿山开采活动逐渐增多。
然而,这些矿山开采活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其中包括采空区塌陷、滑坡和泥石流等链式灾害隐患。
如何及时、准确地识别和评价这些隐患,对于保障生态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综合利用遥感技术在采空区-滑坡-泥石流链式灾害隐患的识别与评价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采空区是指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地下矿体被采空(即矿坑中已无矿石),形成了大面积的洞穴。
这些采空区在地下水和上覆岩层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塌陷,从而引发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对采空区进行立体化的观测和分析,准确判断采空区的分布、规模和形态。
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结合地形地貌特征,可以发现采空区的塌陷迹象,及时预警滑坡和泥石流的可能性,为灾害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其次,滑坡和泥石流是采空区塌陷的直接后果。
滑坡是指在地质构造破坏或水文作用等因素影响下,地表土层沿一定断面向下滑动的地质灾害现象。
泥石流则是指由于降雨等因素,山坡上的大量土石杂物与水流混合形成的特殊地质现象。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对滑坡和泥石流进行远程监测和识别。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的遥感影像,结合地形地貌特征、植被覆盖和土壤湿度等信息,对滑坡和泥石流进行辨识和分类。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用于识别滑坡和泥石流的形态特征,通过分析其形状、面积和坡度等参数,评估灾害的规模和严重程度。
最后,综合遥感技术在采空区-滑坡-泥石流链式灾害隐患的评价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包括卫星遥感影像、激光雷达和遥感平台等,可以提供多尺度、多时相的数据,进行灾害隐患的全面评估。
遥感技术可以对采空区、滑坡和泥石流的时空演变进行监测,分析其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为防治措施的制定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结合地学模型和数字地形模型等,建立灾害风险评估模型,预测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潜在影响,为灾害预警和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支持。
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在矿山工程中的应用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在矿山工程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逐渐渗透到了各个领域。
其中,在矿山工程中的应用,具有极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本文将就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在矿山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包括矿山勘探、采矿过程监测和安全管理等方面。
1. 矿山勘探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在矿山勘探中可以提供高分辨率、高精度的地理信息数据,为矿山的发现和勘探提供了新的方法。
无人机可以搭载各种传感器,如光学相机、多光谱相机、激光雷达等,对矿区进行全方位、全角度的拍摄和扫描,获取详细的地形、地貌、土壤和植被信息。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潜在的矿石区域,节约勘探成本和时间,提高勘探效率。
2. 采矿过程监测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在矿山的采矿过程监测中,可以实时获取矿山的各项参数和数据,对矿山的开采情况进行全面监测和评估。
通过无人机航拍,可以获取矿区的矿物分布、矿床赋存状态、矿石开采量等信息。
利用无人机搭载的热红外相机,可以对矿体进行热成像,监测矿巷温度和地表热点,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和安全隐患。
同时,无人机还可以进行振动监测,实时监测矿山工程的振动情况,保障矿山工程的稳定与安全。
3. 安全管理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在矿山的安全管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无人机的高空拍摄和监测功能,可以对矿山进行巡查和监控,及时反馈矿山工作面的情况。
由于矿山作业环境恶劣,人工巡查往往面临较大的风险,而无人机无需人员直接进入矿山作业区域,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伤害风险。
此外,无人机还可以搭载气体传感器,对矿山作业区域的有害气体进行实时监测,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
4. 环境监测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在矿山的环境监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无人机可以便捷地获取矿山周边的大气、水质和土壤等环境参数,通过对这些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可以评估矿山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及时发现并预防环境问题的发生。
无人机遥感技术还可以应用于野生动植物监测和保护,通过无人机的航拍和红外成像,可以对矿山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保护野生动物和植物物种的多样性。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矿山动态监测中的应用分析1 引言传统矿山监测主要采用的全野外测量方式( GPS- RTK 或全站仪实测)对矿山进行测绘及储量计算。
无人机航摄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空间数据获取手段,具有较高的机动灵活性,受地形限制小,能够避免因地形复杂无法完成测量而产生盲区,大大降低了外业工作的劳动量和难度。
相比难度大、周期长的传统矿山测量方式,无人机遥感技术可快速对地质环境信息和过时的 GIS 数据库进行更新、修正和升级。
无人机所体现的低成本、高效率,且所获取的数据具有很强的现势性等特点,在小区域和飞行困难地区高分辨率影像快速获取方面有明显优势,对数字矿山建设和矿山灾害应急等工作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验证无人机航摄技术能否满足矿山测量及动态监测工作的要求,本文选取了地形区别较大的南宁市兴宁区五塘镇四平村三炮山砖用页岩矿(以下简称“三炮山矿区”)和南宁市双秀石场(以下简称“双秀石场”)作为试点区域,分别采用无人机航摄手段和传统全野外测量手段对矿区进行地形测量及储量计算,并对两种测量方式的测量成果及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经试验分析,本文认为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满足矿山地形测量及储量计算的要求,可以应用于南宁矿山动态监测工作当中。
2 研究区概况2. 1 三炮山矿区三炮山矿区位于南宁市兴宁区五塘镇四平村,属山地地形,开采矿种为砖瓦用页岩,开采标高 +134. 80 m ~+97. 00 m。
2. 2 双秀石场双秀石场位于南宁市双定镇秀山村陇埋坡,属高山地地形,开采矿种为建筑石料用灰岩,开采标高+270 m ~ +180 m。
3 全野外矿山地形测量3. 1 矿山地形测量利用 CORS 的网络 RTK 方式进行矿山地形测量,用户随时可以观测,使用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本文使用 GPS-RTK 接收机接入南宁市连续运行卫星综合服务系统(以下简称“NNCORS”) ; 该系统能够提供覆盖南宁市全市域范围内的厘米级坐标快速定位服务,可以获得精确的 2000 国家大地坐标。
世界有色金属 2023年 11月上10测绘技术M apping technology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在矿山地质测绘中的应用简陈晨(安徽省地质测绘技术院,安徽 蚌埠 230022)摘 要:无人机航空测量手段一般是指依靠无人机设备而实施的一种飞机测量手段,由于矿山测量管理工作是一个重复性和一体化程度较高的测量工程,因此急需各种科技应用手段来提升检测质量。
由于无人机飞行测量本身也有着较高的使用意义,在具体使用环节中必须了解无人航测手段的基础特性及其使用方式。
科研人员还必须结合实际矿山测绘的情况,以保证各种科学技术措施都得到有效落实。
由于过去常规测绘技术早已很难满足新时代的矿山测绘需求,当前还必须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常规矿山测绘技术进行革新。
本文重点研究在矿山地质测绘中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应用情况。
关键词:无人机航测;矿山测绘;应用中图分类号:P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21-0010-3The application of drone remote sensing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in mining geological surveying and mappingJIAN Chen-chen(Anhui Geologic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Institute,Bengbu 230022,China)Abstract: Drone aerial measurement generally refers to a type of aircraft measurement method that relies on drone equipment. As mining measurement management is a highly repetitive and integrated measurement project, various 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 methods are urgently need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detection. Due to the high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 flight measur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usage methods of UAV measurement methods in the specific usage process. Researchers must also combine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mine surveying and mapping to ensure that variou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measures are effectively implemented. Due to the difficulty of tradition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iques in meeting the needs of mining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 the new era, it is currently necessary to fully utilize moder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in conventional mining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ique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in mining geological surveying and mapping.Keywords: drone aerial survey; Mine surveying and mapping; application收稿日期:2023-09作者简介:简陈晨,女,生于1988年,汉族,安徽固镇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测绘。
矿山地质环境动态遥感监测数据系统说明通过研究基于多源、多时相遥感数据以及信息提取方法,结合历史数据和地面调查结果,从遥感数据中获取矿山地质环境的变化信息,减少人工监测的劳动量,实现以遥感数据和技术为主的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系统,实现检索查询、分析研究、决策支持、变化监测等功能,直观、形象地反映矿山地质环境变化情况,实现解决矿山地质环境数据更新不及时、实地取证困难、数据真实性难以保证等问题。
单位进入业务化运行后,实现每年或不定期的对重点区域进行航空摄影机无人拍遥感监测,实现由依靠人工监管到信息化监测的转变。
矿山地质环境动态遥感监测数据系统是以图形、图像、统计、多媒体文档及调查研究成果等数据所构成的数据库为基础,在地理信息系统的平台上建立的可视化监测系统。
主要功能包括查询浏览、统计汇总、动态监测、专题制图、虚拟显示、数据更新等分析评价及多种成果输出。
对该系统的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1、采取多光谱数据计算机自动识别与人机交互解译结合的方法,提取与采矿活动有关的矿山主要地物类型的空间分布、范围、形态、数量等信息,同时进行统计汇总,输出数据。
2、能够以前一时段遥感数据和监测成果数据位监测本底数据,将后一时段遥感数据与其叠合,对比提取、目视解译采矿活动痕迹的影像信息,发现其不同时间段采矿活动痕迹变化信息,自动分析主要监测内容(采坑面积、排土场占地面积、矿山地质灾害等)变化的数据,并能输出成excel或其它数据库格式的文件。
3、能够与矿区对应的地理信息图件相套合,实现专题制图,并能够输出arcgis(mapgis?)图件。
4、根据专题图像处理的遥感正射影响结合少量地面调查资料进行矿山地质环境解译:(1)提取矿山不同矿业活动各个单元的信息;(2)圈定不同单元的界线;(3)计算出不同单元的面积(百分比);(4)利用地形图和遥感TM数据制作立体影像图和电子沙盘;(5)多元信息综合复杂等地理信息系统系列图件等查询矿区各环境因子面积及分布。
遥感技术在矿山地质测量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遥感技术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其中包括矿山地质测量。
遥感技术通过获取地面、大气、水体等景物的电磁波辐射信息,可以进行远距离无接触式观测,因此在矿山地质测量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本文将从遥感技术在矿山地质测量中的应用现状、应用方法及技术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研究。
一、遥感技术在矿山地质测量中的应用现状1.1 遥感技术在矿山勘探中的应用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航拍、卫星拍摄等方式获取矿山区域的高分辨率影像,进而对矿山的地质构造、岩性分布等情况进行快速准确的识别。
这对于矿山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矿山的选址确定、矿床的定位等提供决策支持。
1.2 遥感技术在矿山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矿山开采过程中,常常会伴随着大量的土地破坏、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监测矿山区域的植被覆盖情况、水体变化情况等,及时发现环境问题并提供监测数据,以便进行环境保护和治理。
1.3 遥感技术在矿山安全监测中的应用矿山地质结构的复杂性及开采作业的不可预测性,常常会导致矿山发生安全事故。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地形变化、地表位移等监测手段,实现对矿山地质灾害隐患的快速探测,以提高矿山的生产安全性。
以上种种应用现状充分说明了遥感技术在矿山地质测量中的重要作用,正成为矿山地质测量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二、遥感技术在矿山地质测量中的应用方法2.1 遥感影像处理技术遥感影像处理是遥感技术的重要环节,包括遥感影像的预处理、信息提取、数据分析等多个环节。
在矿山地质测量中,可以通过遥感影像处理技术,提取出矿山区域的地貌、植被覆盖、水体分布等信息,为地质测量提供数据支持。
2.2 遥感数据融合技术遥感数据融合技术是指将来自不同传感器、不同波段的遥感数据进行融合,以获取更加全面、准确的信息。
在矿山地质测量中,可以将多源遥感数据融合,提高矿山地质信息的获取效率和准确度。
2.3 遥感技术与地面调查相结合遥感技术虽然可以获取大范围的矿山地质信息,但在特定地质问题的研究中,仍然需要与地面调查相结合。
高光谱遥感在矿产资源勘探中的应用在当今的矿产资源勘探领域,高光谱遥感技术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它如同一位“超级侦探”,能够透过表象,深入地下,为我们揭示那些隐藏在深处的矿产资源奥秘。
高光谱遥感,简单来说,就是一种能够获取大量连续且狭窄波段光谱信息的遥感技术。
与传统的遥感技术相比,它具有更高的光谱分辨率,可以分辨出细微的光谱差异。
这一特点使得高光谱遥感在矿产资源勘探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首先,高光谱遥感能够有效地识别矿物。
不同的矿物具有独特的光谱特征,就像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指纹一样。
通过对这些光谱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出地下存在哪些矿物。
例如,赤铁矿在特定的光谱波段会表现出明显的吸收特征,而黄铜矿则有其独特的反射峰。
高光谱遥感技术能够敏锐地捕捉到这些细微的差异,从而为我们指明矿产的类型和分布。
其次,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矿化带的范围。
矿化带往往是矿产资源集中的区域,通过高光谱遥感图像的分析,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矿化带与周围岩石在光谱上的差异,从而精确地勾勒出矿化带的边界。
这对于后续的实地勘探和开采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再者,高光谱遥感技术还能够对矿产的品位进行初步评估。
虽然不能达到非常精确的程度,但可以提供一个大致的参考。
通过分析光谱信息,了解矿物的含量和组合情况,从而对矿产的质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在实际应用中,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工作流程通常包括数据采集、预处理、特征提取与分析以及结果解译等步骤。
数据采集是整个工作的基础。
通过搭载在卫星、飞机或者无人机上的高光谱传感器,获取大范围的地表光谱数据。
这些数据包含了丰富的信息,但也存在着各种噪声和干扰。
预处理阶段就像是对原材料的初步加工。
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辐射校正、几何校正等处理,以消除由于传感器误差、大气影响等因素造成的偏差,使数据更准确、更可靠。
特征提取与分析是关键的环节。
运用各种数学算法和模型,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光谱特征,并与已知的矿物光谱库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识别出矿物类型和矿化信息。
矿物资源勘探中的遥感技术应用矿产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但是,由于矿产资源的分布范围广、空间分布复杂,传统的勘探方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此需要借助新技术手段加以解决。
遥感技术作为一种不需要人员进入地面就可以获取地表信息的技术,逐渐成为矿物资源勘探的重要方法之一。
第一、遥感技术在地质矿产勘探中的应用地质勘探是掌握矿产资源信息和勘探目标的基础。
遥感技术可以快速高效地获取大面积的地质信息。
地形图是地质学家最常用的工具之一,遥感影像可以快速获取地形信息,进而派生出地形图。
同时,遥感影像还可以表征地表覆盖状况,例如矿区的绿化、建筑物等信息。
这些信息都可以为地质勘探提供有力支持。
第二、遥感技术在矿产资源选区中的应用矿产资源选区是一个追求最优区域的过程。
遥感影像可以提供矿产资源选区中所需要的大量信息,如地貌、地物覆盖、地表构造、散热及电磁辐射等信息,可以用于解决矿床地球化学、岩石学、地球物理、区域地质、气象、地理和环境学等科学问题。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对矿产资源进行评估,为精确定位最优区域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第三、遥感技术在矿床勘查中的应用矿床勘查是矿产资源勘探的关键环节。
遥感影像可以从全新的角度来进行针对性观察,获取实测地形、地貌、岩性、结构和矿产化信息,可以提供充分的矿床勘查信息。
例如,矿物资源中的铝、铁、铜、锌、钴、镍、锡、铅、钨等含量不同的成分,可以通过遥感技术的特殊光学特性进行测量,形成多光谱图像。
这些光谱图像通过计算处理就可以形成有关矿床含矿化工构造、物性及其空间分布的多种信息,并无损地检测和分析相应的矿床成因。
第四、遥感技术在矿产资源探测中的应用矿产资源勘探难度大是由于矿产资源具有高度分散,寻找矿床的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遥感技术在矿产资源探测中的应用可以通过不接触地表的方式获取关键的矿床信息,同时可以帮助寻找矿床区域。
目前,遥感技术在矿产资源探测中的应用还不是非常成熟,需要探索更多适用的手段和方法。
遥感技术在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程鹏发布时间:2021-07-28T09:43:10.203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9月上作者:程鹏[导读]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与之进步,遥感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程鹏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与之进步,遥感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在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中,利用遥感技术了解环境问题的危险源和成因,为重要矿集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的监测提供实时数据和技术支持,进而为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遥感技术; 矿山环境; 监测;应用1 矿山地质环境呈现的主要问题1.1 资源问题随着经济发展的需求,矿山的开采量也逐步扩增,这也就造成资源环境被持续破坏。
矿山开采过程中会持续破坏土地资源和植物资源,影响农田耕作和地表植被生长,长期作用下会改变地貌并引发景观生态变化。
矿山开采造成的矿体资源或矿业固体废物集中堆放在露天环境中,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而且会污染土地和地下水资源,给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这些矿业固体废物化学成分复杂,处理难度较大,一般可采用物理法、化学法、植物法、土地复原和再植法及综合利用法进行处置,但生态环境的修复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在这期间可能会对区域居民及生活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1.2 地质环境问题1.2.1 滑坡灾害矿山地质滑坡灾害的形成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露天开采过度,超过了生态环境的负荷,严重破坏了矿山植被层,从而失去了对地表土层的固定作用,在外力作用下极易造成滑坡;二是采空区导致岩、土体应力改变后发生变形,诱发地表地貌整体蠕动变形滑移,在局部堆积后极易失稳发生地质滑坡现象。
1.2.2 地表灾害矿山地质地表灾害的发生,大多是由于矿山开采选用井工开采方式,引起地面沉降或地形发生变化。
这类灾害的发生,主要原因是矿井开采形成的采空区会引起上覆岩层断裂、移动,并逐渐向上扩展,到达地表时造成地表塌陷。
采空区探测方案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采空区,这些采空区对矿井的安全以及后续的地质环境造成了潜在的威胁。
为了及时准确地获取采空区的信息,制定有效的采空区探测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遥感技术的采空区探测方案。
1. 采空区探测方案的背景煤矿开采结束后,地下洞室会形成采空区。
采空区的发生将导致地表塌陷、地下水位变化等问题。
因此,及时准确地获取采空区的空间分布、形态特征以及稳定性成为了煤矿地质调查和矿山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
2. 遥感技术在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遥感技术通过获取卫星、飞机或无人机的遥感影像,利用光谱、空间、时间信息来探测煤矿采空区。
遥感技术具有高时效性、高空间分辨率和全天候观测的优势,因此成为了采空区探测的重要手段。
3. 采空区探测方案的步骤3.1 遥感数据获取首先,需要获取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可以通过卫星、飞机或无人机获取。
遥感影像的分辨率越高,能够获取的采空区信息越精细。
3.2 影像预处理对获取到的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包括大气校正、辐射校正和几何校正等。
这些预处理步骤可以提高遥感影像的质量,提供更可靠的数据基础。
3.3 采空区提取利用遥感影像进行采空区提取,可以采用目标提取算法,通过识别和分析煤矿采空区的特征来实现自动化的采空区提取。
常用的算法包括基于阈值分割、形态学处理和区域生长等。
3.4 采空区监测采空区的探测不仅仅是一次性的工作,还需要进行长期的监测。
通过定期获取遥感影像,对采空区进行动态监测和更新,以获得采空区的演变信息。
4. 采空区探测方案的意义与价值通过采用遥感技术的采空区探测方案,可以实现对煤矿采空区的快速探测和监测,提高矿山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地质环境风险。
同时,该方案也具备一定的经济价值,能够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决策支持和技术服务。
总结: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遥感技术的采空区探测方案。
通过遥感影像的获取、预处理和采空区提取等步骤,该方案能够实现对煤矿采空区的准确探测和长期监测。
使用遥感技术进行矿产资源调查与评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遥感技术已经成为矿产资源调查与评估的重要手段。
遥感技术是通过获取和分析地面物质和能量信息的方法,可以获取大范围、高分辨率的地面数据。
这些数据被应用于矿产资源调查与评估,有助于提高资源开发的效率和准确度。
首先,遥感技术可以用于寻找潜在的矿产资源。
利用卫星、航空器或无人机获得的影像数据,可以帮助识别出地壳中的地质构造特征,如断层、褶皱和岩层变化。
这些地质构造特征与矿床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因此可以通过分析这些特征来确定潜在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
其次,遥感技术还可以用于评估已知矿产资源的储量大小和质量。
通过遥感影像和其他地面观测手段获取的数据,可以对矿床进行定量分析,以确定矿石的类型、厚度、面积和品位等参数。
这些参数对于评估矿产资源的质量和储量非常重要,可以为资源开发者制定合理的开采计划和生产安排提供科学的依据。
另外,遥感技术也有助于解决矿产资源调查与评估中的一些难题。
传统的野外勘探工作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而且受制于天气、地形等因素的限制。
而遥感技术可以通过遥感影像数据对大范围区域进行快速全面的调查,大大减少了调查时间和人力成本。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获取地下水位、土壤质量和植被覆盖等相关环境信息,对资源评估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起到了促进作用。
然而,遥感技术在矿产资源调查与评估中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遥感影像数据需要进行高精度的处理和解译,需要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
其次,由于地球表面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遥感技术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矿产类型的应用效果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针对具体应用场景,需要深入研究和验证遥感技术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使用遥感技术进行矿产资源调查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大范围的地面数据,并对地质构造特征和矿床进行分析,从而找到潜在的矿产资源。
同时,还可以通过遥感影像数据对已知矿产资源的质量和储量进行评估,为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探中的应用在当今的矿产资源勘探领域,遥感技术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它犹如一双“千里眼”,让我们能够在广袤的大地之上,更高效、更精准地探寻那些隐藏在地下的宝藏。
遥感技术,简单来说,就是不直接接触目标物体,通过接收来自目标物体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息,来获取有关目标物体的特征和状态。
这一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探中的应用,为地质工作者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强大的工具。
遥感技术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大面积地进行地质填图。
传统的地质填图方法往往需要地质人员亲自到野外进行实地考察和测量,工作强度大,效率低下,而且受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限制。
而遥感技术则可以通过卫星或飞机搭载的传感器,获取大面积的地表图像,这些图像包含了丰富的地质信息,如地层、岩石类型、地质构造等。
地质工作者通过对这些图像的解译和分析,可以快速绘制出地质图,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能够覆盖一些难以到达的地区。
在矿产资源的勘查中,遥感技术对于识别地质构造尤为关键。
地质构造通常控制着矿产的形成和分布。
通过遥感图像,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的形态和展布特征。
例如,大型的断裂带往往是成矿流体运移和聚集的通道,在其附近容易形成矿床。
此外,遥感技术还能够发现一些隐伏的地质构造,为寻找深部矿产提供重要线索。
遥感技术在找矿工作中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提取矿化蚀变信息。
当矿床形成时,周围的岩石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形成蚀变带。
这些蚀变带在遥感图像上会表现出独特的光谱特征。
通过对遥感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利用多光谱、高光谱等技术,可以准确地识别和提取这些蚀变信息。
例如,铁染、泥化等蚀变在遥感图像上会呈现出特定的颜色和纹理特征。
一旦发现了这些蚀变信息,就意味着在其附近可能存在矿床,从而大大缩小了找矿的范围。
除了上述直接的找矿应用,遥感技术还能够为矿产资源勘探提供环境背景信息。
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分布往往与特定的地理和生态环境密切相关。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地形地貌、植被覆盖、土壤类型等信息,帮助我们了解成矿的环境条件,分析矿产资源的潜在分布区域。
矿产资源勘查中的遥感与卫星影像技术矿产资源勘查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对地下矿产资源进行调查、评估和利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遥感与卫星影像技术的应用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工具。
本文将探讨遥感与卫星影像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中的应用,并重点介绍其原理、方法和优势。
一、遥感与卫星影像技术概述遥感是指通过对地面物体的无接触式观测,获取地物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
卫星影像是遥感技术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利用卫星搭载的光学、雷达等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的图像数据。
这些数据通过卫星传输到地面,经过处理与分析后,提供给矿产资源勘查工作中的决策者使用。
二、遥感与卫星影像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中的应用2.1 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技术的结合全球定位系统(GPS)是遥感技术与卫星影像技术相结合的重要应用之一。
它通过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的定位信息,结合遥感图像的解译和分析,可以准确地确定矿区的地理位置、边界和形状。
这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储量评估提供了基础数据,并为后续的勘探工作提供定位依据。
2.2 地质构造解译与矿产区域划分在矿产资源勘查中,遥感与卫星影像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地表形态、地震地壳形貌和矿区的地质构造分布等信息,帮助科研人员进行地质构造解译和矿产区域划分。
通过解译遥感图像中的地质构造特征,可以确认矿床的位置、规模和富集程度。
这为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并降低了勘查风险。
2.3 矿区环境监测与生态环境保护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往往对环境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通过遥感与卫星影像技术,可以定期监测矿区的环境变化,并对其进行评估与保护。
例如,通过获取卫星影像数据,可以实时监测矿区周边植被覆盖度、土壤侵蚀情况和水体污染程度。
这种监测方式提高了对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效果,并帮助矿产资源勘查单位遵循环境保护的要求。
2.4 矿物识别与矿产资源调查遥感与卫星影像技术可以通过对矿区进行多光谱和高光谱遥感数据的分析,实现矿物的识别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