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医院概况及进展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4
人民医院年度工作总结范文7篇第1篇示例:人民医院年度工作总结一、总述回首过去的一年,人民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团结奋进,共同努力,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
在医院领导的正确指挥下,全院各部门通力合作,为了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医疗水平,不断推动医院的发展和进步。
二、医疗服务在过去的一年里,人民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我们开展了多项医疗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
我们引进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诊疗服务。
我们关注患者的需求,提供人性化的医疗服务,让患者感受到我们的关怀。
三、科研创新为了提升医院的科研水平,人民医院不断开展科研项目,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
我们加强了医院科研团队的建设,培养了一批科研骨干,为医院的科研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我们成立了科研成果转化团队,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四、管理与服务在管理与服务方面,人民医院注重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我们建立了科学的管理制度,完善了医院内部规章制度,加强了对医护人员的管理和培训。
我们着力打造优质服务品牌,提升服务质量,优化服务流程,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
五、社会责任六、展望未来展望未来,人民医院将继续秉承“医者仁心,患者至上”的宗旨,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强科研创新,提高管理与服务质量,履行社会责任,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我们将继续团结奋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扎实的工作,为实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宏伟目标贡献我们的力量。
在结束语部分,除了总结一年来取得的显著成就外,还应该提到对于一年工作中出现的不足之处和问题,以及今后的改进方向和措施。
希望医院各部门和全体医护人员继续努力,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为医院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共计865字】。
第2篇示例:人民医院年度工作总结一、工作概况经过一年的努力,我院在医疗服务、科研教学、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
侯马市人民医院易地建设项目
一、项目名称:侯马市人民医院易地建设项目
二、申报单位:侯马市人民医院
三、项目概况
(一)项目内容
项目占地总面积1000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95180.4平方米,其中,医疗综合楼建筑面积73125.5平方米,感染楼建筑面积3601.9平方米,职工食堂建筑面积3080.45平方米,综合服务楼建筑面积6499.8平方米,科教楼建筑面积6611.46平方米,其它附属用房2261.29平方米。
设立床位800张。
(二)项目投资估算(万元):总投资50337万元。
四、项目进展情况
(一)政策: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山西省产业规划;
(二)核准(备案)、土地、环保:已办理相关手续,已完成门诊医技楼、住院楼、感染楼主体及墙体砌筑房间布局分割等工程。
五、拟引资方式:合作。
潮州市人民医院医疗服务概况1、公开临床、医技科室名称、服务内容等医疗服务基本情况急诊科简介急诊科是医院的一个跨多学科专业的二级临床科室,担负着医院院前急救、医院急诊、急诊危重病抢救三位一体的医疗急救任务,并与潮州市120急救中心有着良好的密切联系,构成了潮州市人民医院完整的现代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
急诊科位于医院大门左侧,门诊大楼一楼,交通就诊方便,设有急诊内、外科诊室(其他专科耳鼻喉、眼科、口腔科、妇产科由急诊分诊到相应专科就诊),以及急诊抢救室和外科急诊手术室;设有留观病床7张。
配备有中心供氧系统、心脏遥测监护系统、心电监护仪、便携式除颤监护仪、便携式多参数监护仪、心电图机、自动洗胃机、多功能抢救床、多功能救护车、萨勃心肺复苏器、除颤仪等一系列先进抢救仪器设备。
急诊科建立了24小时急诊绿色通道,配备多部设备、功能齐全的救护车及与120联网的通信系统“120中心应急指挥救援系统更新设备分发接收表”,能第一时间接收120出诊指令。
各种急救设备及药品齐全,接到出诊呼叫后能迅速派出救护车出诊,确保24小时应诊及出诊。
急诊科以先进的现代急诊医学技术和设备为基础,拥有一支技术精湛的医疗队伍,共有医生19人,护士17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人,并有专门医务人员到省级医院进修学习急诊专科知识。
全科具备丰富的重症急救和大型综合创伤的抢救经验。
主要针对呼吸心脏骤停、休克、严重全身创伤(颅脑、胸腹、脊柱、四肢)及骨折、烧伤,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高血压危象、昏迷、抽搐、急性中毒等危重症急诊的诊治。
科室人员简介:陈秋通科室主任吴英桂科室副主任,内科副主任医师,1998年毕业于广东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2004年到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进修学习一年,擅长急救技术、机械通气等抢救技术。
谢光福主治医师、200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张展渠主治医师、2004年毕业于遵义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陈伟彬主治医师、2005年毕业于汕头大学临床医学本科刘龙涛医师、2009年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本科郭文雄医师、2010年毕业于广东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陈慕鑫医师、2011年毕业于广东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林萃才医师、2012年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结合临床医学硕士蔡焕波医师、2012年毕业于广东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急诊外科人员简介徐永泉,外科副主任医师,急诊科副主任,1989年毕业于汕头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擅长普通外科及急诊外科,对各种体表肿瘤、乳腺肿瘤、包皮过长以及创伤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附件1:桂林医学院2012年临床技能大赛参赛报名及回执表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概况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是一所集临床、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急诊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同时是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南宁市第一临床医院。
医院始建于1914年,现有编制床位716张,实际开放病床约850张。
共有职工1352人,其中卫技人员955人,高级职称135人。
多年来,医院获得了各种殊荣,并拥有一批高精尖医疗设备,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医院担负着南宁市近600多万人口的医疗保健指导中心,具有较高的综合诊治水平,是广西卫生厅教学基地的先进单位,每年接收大中医学院校毕业生实习约400人,接收一、二级医院进修生约30人;医院综合实力居于广西同级医院前列。
周全同志简历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务部副主任、科教科长、三甲办副主任、内科副主任医师。
曾在武汉市二医院内分泌科进修内分泌专业、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进修学习, 2007.11-2008.2在德国Kinikum Darmstadter 医学中心学习心血管及导管介入技术。
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科技项目咨询专家;南宁市政府应急咨询专家;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师定期考核委员会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及南宁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南宁市伤残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会第四届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广西老年学会第七届委员。
有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医学杂志发表。
对内分泌、心血管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疾病有较高的造诣。
获地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目前正承担指导多项科研工作。
李先锋同志简历:男,中共党员,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1992年毕业于广西桂林医学院临床医疗专业,研究生学历,先后到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及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进修学习。
在国内统计源期刊发表文章10余篇,参编专著《实用医学理论与临床》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
参与科研项目4项,其中一项经鉴定达国内先进水平。
医院季度工作总结7篇第1篇示例:医院季度工作总结一、工作概况自从本季度起,我们医院经过全员努力,取得了一系列令人鼓舞的成绩。
在消灭疫情的过程中,我们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全力以赴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在这段时间内,我们共收治了数千名患者,治愈率和满意度均有明显提升。
二、医疗服务在本季度中,我们医院全面优化了医疗服务流程,建立了更加严格的检查、诊断和治疗标准。
通过医疗信息化系统的引入,我们成功提升了患者就诊体验,也更好地保护了患者隐私信息。
我们加强了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确保了医疗质量的提升。
患者通过医疗服务评价问卷的反馈表明,他们对我院医疗服务的满意度达到了90%以上。
三、医疗质量在医疗质量方面,本季度我们医院开展了一系列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进一步提高了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
我们成功完成了多项高难度手术,包括肝脏移植、心脏手术等,为更多的患者提供了救命之机。
医院严格执行医疗操作规范和消毒标准,确保了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四、团队建设我院本季度加强了团队协作,建立了更加紧密的专业团队。
医生、护士、行政人员和后勤人员之间的配合更加默契,共同为医院的顺利运行和患者的良好体验努力。
我们还组织了多次专业技能培训和团队建设活动,激励医护人员发挥出更高水平的工作状态。
五、社会责任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秉承“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患者满意度。
让更多的患者可以在我院得到及时、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为社会的健康和幸福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第2篇示例:医院季度工作总结随着时间的推移,医院已经度过了一个季度的工作,经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这个季度的工作中,我们积极履行了医疗服务的使命,为患者提供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取得了一定的医疗效果。
在医疗服务方面,本季度我们开展了各项医疗技术培训和学习,不断提升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在临床诊疗方面,我们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全力以赴为患者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诊疗服务。
医院发展情况汇报引言概述:医院作为社会医疗保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使命。
本文将对我院的发展情况进行汇报,从医院规模、医疗技术、人员队伍、设备设施和服务质量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医院规模:1.1 医院建筑面积扩大:经过多年的发展,我院建筑面积从最初的5000平方米扩大到现在的2万平方米,为患者提供更加宽敞舒适的就医环境。
1.2 医院床位增加:我们增加了床位数量,从200张增加到500张,有效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承载能力。
1.3 医院科室完善:我们逐步增设了多个科室,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等,以满足不同患者的就医需求。
二、医疗技术:2.1 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为了提高医院的诊疗水平,我们引进了一批先进的医疗设备,如CT、MRI、超声波等,为患者提供精准的诊断服务。
2.2 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我们积极推广新技术、新项目,如微创手术、精准放疗等,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2.3 建立学术交流平台:我们与国内外知名医院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定期举办学术交流活动,提升医院医疗技术水平。
三、人员队伍:3.1 专业医生增加:我们加大了对医生的招聘力度,目前医院拥有一支由专业医生组成的团队,包括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等,为患者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3.2 护理团队建设:我们注重护理团队的建设,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3.3 继续培养人才:我们致力于培养医学人才,每年选拔一批优秀的医学生进入医院实习,为医学教育做出贡献。
四、设备设施:4.1 医疗设备更新:我们定期对医院的设备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使用效果。
4.2 环境改善:我们注重医院环境的改善,提供整洁、舒适的就医环境,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体验。
4.3 设施完善:我们不断改善医院的基础设施,包括增加停车位、改善门诊大厅等,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
五、服务质量:5.1 提高就医便利性:我们推行“一站式”服务,为患者提供便捷的挂号、缴费、取药等服务,提高就医效率。
2024年医院年终工作总结范文7篇篇1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2024年已经过去,回首过去的一年,内心不禁感慨万千。
一年来,在护士长及科主任的正确领导及同事的支持帮助下,我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服务理念,发扬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立足本职岗位,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踏踏实实做好医疗护理工作。
在获得病员广泛好评的同时,也得到各级领导、护士长的认可。
较好的完成了2024年的工作任务。
具体情况总结如下:一、思想政治方面能够认真学习政治理论,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团结同事,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积极配合医生的工作,做到耐心细致、积极主动。
同时努力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二、工作方面1. 在护士长及科主任的正确领导下,负责本科室的护理工作。
协助护士长做好病房的管理工作及医疗文书的整理工作,认真做好医疗差错和纠纷的预防工作,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
2. 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及护理操作规程,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把好安全质量关。
在服务过程中注重文明礼貌,做到态度和蔼,语言温和,解释耐心。
3. 认真做好查对工作,医嘱班班查对,每周大查对一次,保证医嘱执行及时、准确、无误。
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和抢救记录的书写工作,及时准确的记录病情,记录要条理清晰、字迹清楚、无涂改。
4. 协助护士长做好病区的内务管理,物品放置规范有序,保持病房的整洁、美观、安静、舒适。
为病人创造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
5. 认真完成护理部及科室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不折不扣。
三、学习方面1.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素质。
通过阅读业务杂志及书刊,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业务水平。
2. 加强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通过网络了解最新的医学动态,提高自身的计算机运用能力。
3. 继续加强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丰富自己的护理理论知识,提高理论水平。
4. 加强护理操作技能的学习和锻炼,掌握更多的护理操作技能,提高操作水平。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人民医院2017年部门决算编制说明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一)主要职能。
1、主要职责广安市广安区人民医院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非盈利性医院,承担着全区近90万群众的基本医疗任务。
2、内设机构(1)医院设党委办公室、行政办公室、人事科、医教科、护理部、宣传科、运营管理科、医疗质量控制科、尅教课、预防保健科、医院感染管理科、财务科、审计督查室、总务科、设备科、采购科、基建科、保卫科等行政职能科室;(2)医院现有门诊部、急诊科、内一科(心血管、消化),内二科(呼吸、神内、血液)、内三科(内分泌、肾内、血液透析)、内四科(肿瘤科)、外一科(普外、胸外、乳腺)、外二科(脑外、泌尿)、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骨科(设骨一、二病区)、康复科、手术室、麻醉科、ICU、影像科、超声科、检验科、输血科、病理科、体检不、内镜检查室、消毒供应室等临床、医技科室。
3、人员编制广安区人民医院线头在岗职工726人(在编职工279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31人,其中高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80人,中级120人。
医院硕士研究生15人,大学本科244人。
4、其他事项广安市广安区人民医院位于广安区民康街1号,是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国家爱婴医院、四川省二星级数字化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技术指导医院、广安市文明单位。
医院秉承“廉医惠民、笃行致远”的医院精神,坚持“厚德、精业、团结、创新”的院训和“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
医院2017年4月于中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医联体,并于2018年3月同花桥中心卫生院建立医联体关系。
(二)2017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一是二期工程完成了勘察设计招标、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环境评估报告的编制,前期三通一平土石方开挖验收等等,建设取得了新进展;二是信息化建设各项工作持续改进,不断完善和提高,取得重大发展;三是医疗设施设备建设,2017年购置了500余万的医疗设备满足了临床业务发展需要。
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修建性详规说明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2010.07院长:张柏青总工程师:李霆总建筑师:桂学文设计所所长:董炜设计所技术负责人:刘安平设计所总建筑师:刘安平设计总负责人:王学龙竺华建筑专业负责人:竺华张川结构专业负责人:陈义平给排水专业负责人:陈俊清电气专业负责人:曾诚暖通专业负责人:斐震概算专业负责人:祝晓明项目背景与基地概况1、本项目为荆门市重点医院建设项目,力求高标准高起点打造荆门市乃至全国一流的现代化医院。
2、项目要紧建设内容:项目为远期1500床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分期设计,分期建设实施。
内容包括医疗功能、科研功能、预防保健功能等。
3、用地现状:本项目用地位于掇刀区军马场路北,象山大道南段以东,军马场一路以西地块(原荆门石化军马场总库地块),按控规要求为医疗用地。
用地差不多为方形,四周环路,交通便利;场地内现状平坦,整体从北到南呈降低趋势,最大高差不超过3米,专门利于工程建设。
设计概念·总体规划——有用性、可读性、标志性以“用”为主,以大型现代化医院的格局作定位。
强化自然采光、通风,增强与环境的亲和力,降低运营成本。
满足区域都市规划、水系规划的要求。
·绿化环境——大景观意识突出大景观意识,将医院建筑置身于绿化环境之中。
改善各区域绿化的对话关系,建立绿化环境的总体序列。
将自然绿化进展为生态绿化。
·功能与建筑——形式追随功能以功能为核心,强调稳固、适应的功能模块和高效、合理的医疗流程。
形式追随功能。
严格约束建筑装饰材料标准,操纵造价。
创新建筑造型思维——整、简,成为荆门市突出的建筑景观。
区域文脉特点随着掇刀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加速建设,活跃的经济元素和动态进展,使得掇刀新城区自然形成这一区域的中心。
荆门第一人民医院的南迁将有可能成为这一系列活跃之中的重要角色。
起着要紧的社会医疗保证作用。
“重镇称三楚,荆门势最雄”,素有“荆楚门户”之称的荆门市是一座新兴的石油化工都市,作为荆门都市新区的掇刀区,依靠老城区,依靠石化大工程,全方位开放,多功能开发,地理位置关键。
****医院医院设置验收工作汇报尊敬的市卫计委领导:我院自2014年元月批准设置以来,在市县卫生局领导的领导和指导下,严格按照医疗机构设置基本标准开展工作。
共筹资金1000余万元,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目前已基本达到眼科医院标准。
一、房屋设置批准后,我院投资300多万元在****东段购地6亩,目前土地手续正在完善中,为了尽快的使我院正常运行,今年4月我们在****街西段租赁了占地1800多平米,建筑面积3500多平米的临街房作为医院用房,在改造和装修中,我们多次和市卫计委的领导沟通,并且邀请市中心医院的专家进行现场指导,经过几个月的改造装修基本达到了眼科医院用房要求。
二、设备我院投资700多万元购入先进的眼科设备:分别有准分子激光治疗仪1台,眼科手术显微镜1台,超声乳化仪1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1台,全自动脉动真空高压灭菌锅1台,全自动电脑验光仪1台,综合验光台1台,全自动磨边机1台,焦度计1台,眼科a\b超1台,角膜内皮细胞计1台,眼前节照相仪1台,视觉电生理检查仪1台,电脑视野检查仪1台,裂隙灯4台,角膜地形图仪1台,全自动麻醉机1台,尿液分析仪1台,血球分析仪1台,血凝仪1台,角膜测厚仪1台等眼科专用设备和检验设备,我们通过科学规范化管理医院,还投资10余万元购进了医院his管理系统,这些设备基本能够满足眼科、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
三、人员:设置批准后,我们去外地多家中、高级眼科医院参观学习,并采取多种形式引进和培养人才,到多个眼科医院进行人才的引进,签订副主任医师2人,中级职称的医务人员2人,初级医护人员3人。
同时,我们将我院12名医护人员送到了湖北三甲眼科医院进行进修护理、特检、医疗等学习,送往县医院学习2人。
截止目前我院共有职工3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5人,达到了眼科医院验收的基本标准。
为了适应眼病专科人才及医药特色的要求,我们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对已聘人员进行了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医院感染管理、眼科诊疗和护理基础知识、各科诊疗规范、护士礼仪、科室及人员制度职责、药品管理法及相关法规、医保、新合流程及相关法律法规等,培训的形式有讲座、看视频、实际操作等形式。
市人民医院关于新院一期工程建设情况的汇报
市人大:
现把市医院新院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市医院新院建设背景
亳州市人民医院创建于1949年7月,位于亳州市薛家巷3号,集医疗、保健、科研、教学、康复、急救于一体,是一所综合性国家二级甲等医院,为亳州市最大的市级综合性医院。
医院占地面积10.36万平方米,总资产3.4亿元,编制床位860张。
现有职工160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87%以上,高中级职称医务人员300多人,形成了雄厚的技术力量。
年门诊诊疗48万人次,住院5万人次,手术7000台次左右。
近年来市医院软、硬件建设发展很快,门、急诊人次,住院人次,业务收入逐年增加。
但由于医院由原县级医院整体上划,基础设施简陋,业务用房短缺,院内外环境较差,原核定床位编制严重不足,全院平均床位使用率常年达到140%以上,“加床”现象比较突出。
空间狭小成为医院发展的瓶颈,导致医院临床科室设置不健全,达不到三级医院科室设置要求,严重影响了医院的进一步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
为满足全市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和医疗事业长远发展的需要,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2008年9月25日市政府批准实施亳州市人民医院新院建设项目。
二、新院项目建设概况
市人民医院新院按一次性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分三期实施。
项目以满足三级甲等医院功能需求,按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标准进行建设,分为病房区、医技区、门急诊区、行政管理区、院内生活区、后勤保障区六个功能区域,占地总面积为191亩,总建筑面积155502平方米,设置床位1300张。
新院一期工程项目位于杜仲路以南,希夷大道以西,紫苑路以北,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包括病房、医技楼、门急诊楼),床位660张,工程总投资31936万元(包括土地费用2336万元)。
2009年10月10日开工,计划2011年底基本完工,2012年上半年投入使用。
三、市领导重视
新院一期工程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市直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被列为“亳州市2011年十项重点建设工程”之一。
2011年8月18日上午,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方春明,市委副书记时侠联等领导陪同省委巡视组一行莅临新院建设工地检查指导。
方书记指出,市医院新院建设,是一项民生工程,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一定要把工程建设好,把医院管理好。
市委副书记、市长沈强,副市长王玉玺、副市长黄晖等市领导也多次莅临新院建设工地调研。
市卫生局领导对新院项目建设高度重视,定期到新院工地检查指导,要求市医院每周汇报建设进度,帮助协调解决存在问题,确保了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四、市医院新院建设的组织机构
市医院高度重视新院项目建设,成立了新院项目领导小
组,对项目建设进行组织领导。
组长:院长杜运志,副组长:闫良,成员:宋克义、李含君、李庆福、吴琪、洪加伟。
设立了新院项目建设指挥部,根据工程建设项目法律法规和规范的要求对本项目进行全面和全过程的监管。
总指挥:闫良,副总指挥:洪加伟,成员:周江舟、王甫、乔艳丽。
五、目前一期工程进展情况
1、病房楼工程:室内装饰样板间施工已完成,正在进行室内吊顶施工;外墙装饰石材幕墙完成85%,玻璃幕墙完成80%;土建进行收尾工程施工,以配合内装、安装工程施工。
2、门诊楼、医技楼工程:室内装饰样板间施工已完成,正在进行室内吊顶施工;外墙装饰石材幕墙完成95%,玻璃幕墙完成90%;土建进行收尾工程施工,以配合内装、安装工程施工。
3、其它安装工程:消防工程、智能化工程、中心供氧工程、物流传输工程、净化工程、地源热泵工程等配合主体工程施工,进度与主体工程同步。
4、室外工程:室外管网、污水处理、园林绿化施工单位已进场施工,整体工程协调推进。
5、资金筹措与落实情况:本项目计划总投资31936万元,通过市建投公司向国家开发银行安徽省分行贷款1亿元(政府贴息,目前2009、2010年开行贷款贴息资金已由市财政局落实)。
通过建行贷款1.5亿元。
其他资金需从医院收支结余中解决。
截至11月底,本项目自开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1180万元,其中今年1至11月份完成投资11524万元。
六、下一步在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方面的管理措施
第一、质量管理:1、严把进场材料和设备质量关,谨防假冒伪劣产品进入施工现场。
材料和设备进场后,首先由现场管理人员检查外观质量,然后根据规范要求随机抽取样本检测,待检测合格后,再根据报验资料批准使用。
2、管理现场工程质量,现场管理人员通过和监理人员一起巡视、检查、验收加以管理。
如发现上道工序不合格,存在问题,就不准施工单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保证各个分项工程质量,从而确保整体工程质量。
第二、安全管理:1、要求施工单位根据工程情况编制包含安全技术措施的《施工组织设计》,经审批后,严格执行。
对关键工序,重大危险源要求施工单位组织专家论证,并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2、现场管理人员通过巡视、检查及时发现现场安全隐患,及时要求施工单位整改,对逾期不整改或整改不合格的,通知监理单位给予罚款处理。
3、加强对临时用电、电梯、脚手架等重点部位的检查、验收,要求必须符合规范才能使用,确保施工过程中无安全事故。
第三、进度管理: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步伐,医院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加强沟通协调,科学谋划,周密部署,明确目标,倒排工期,密切衔接各施工环节。
要求各施工单位根据总进度网络计划编制月进度计划,再细化到周进度计划。
通过每周现场例会,对照现场施工情况进行审核,和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一起分析工期滞后的原因,及时要求施工单位采取补救措施,把滞后工期赶上,确保工程按期完工,力争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