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初步设计阶段溃坝洪水计算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122.00 KB
- 文档页数:10
防洪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SANYHUASANYUA8Q8-防洪工程常用计算公式在抗洪抢险中,经常遇到一些技术问题,也就是暴雨、洪水、河道、水库的设计洪水、校核洪水、河道过洪能力计算问题,本人把一般常用的水利水电工程计算公式摘录如下,以供大家在抗洪抢险中参考、探讨:㈠暴雨洪水设计⑴暴雨设计:暴雨:12小时降雨量达到30毫米或者24小时降雨量达到50毫米时称为暴雨。
每小时以内的降雨量达到20毫米也称为暴雨。
设计暴雨的计算公式:①设计点雨量计算公式:Htp=KpHt(式中:Ktp——设计点雨量;Kp——皮尔逊曲线值;Ht——最大雨量均值;t——欲求时间;)②设计面雨量计算公式:Ht面=atHt(式中:Ht面——设计面雨量;at——暴雨线性系数;Ht——设计历时点雨量;at、bt——暴雨线性拟合系数;)③暴雨系数计算公式:at=(式中:at、bt——线性拟合参数;F——流域面积;)④多年平均径流量计算公式:Wp=1000yF(式中:Wp——多年平均径流量;y——多年平均径流深;F——流域面积;)⑤设计频率年径流深计算公式:yp=yKp(式中:y——多年平均径流深;Kp——频率模比系数;)⑥多年平均年径流系数计算公式:α=y/x =W/1000Fx(式中:α——多年平均年径流系数;y——年径流深;x——多年平均降雨量;)⑵洪水设计:①洪水特征:一般常用洪峰流量、洪水总量、洪水过程线三个要素表示。
洪水设计的概念:一次降雨形成的洪水过程线,反映洪水的外形,过程线上的最大值就是洪峰流量,用Q表示。
洪峰最高点就是洪峰水位,用Z表示。
洪水过程线和横坐标所包围的面积,经过单位面积换算求得,就是洪水总量,用W表示。
洪水过程线的底宽是洪水总历时,用T表示。
从开始涨水到洪峰流量的历时称为涨水历时,用t1表示。
从洪峰到洪水下落到终止的历时称为落水历时,用t2表示。
设计洪水推求(一)工程概况甘溪又称古城溪,发源于浙江省江山市大桥镇青源尾。
甘溪自源头开始以东西向流入玉山县境内,经白云镇鹁鸪嘴、大园地、平阳村、岩瑞镇水门村后,在岩瑞镇山头淤北和金沙溪汇合。
甘溪流域面积206Km 2,主河道长44.2Km ,河道加权平均坡降0.824‰(其中玉山境内流域面积102.6Km 2,河长24Km )。
甘溪河道弯曲,河床较浅,中下游两岸地形开阔,耕地集中,属平原丘陵地带,是主要产粮区之一。
1,工程地点流域特征值,主河道比降0.000824.已知流域总面积206Km 2,加权平均坡降0.824‰,计算河段下游断面集雨面积145.3 Km 2,加权平均坡降1.32‰,主河道长44.2 Km 。
2,设计暴雨查算(1) 求十年一遇24小时点暴雨量根据工程地理位置,查《江西省暴雨洪水查算手册》(下同)附图2—4,得流域中心最大24小时点暴雨量H 24=115mm ;查附图2—5,得Cv 24=0.45。
由设计频率P=10%和Cs=3.5Cv 查附表5—2,得Kp 24=1.60。
则十年一遇24小时点暴雨量H 24(10%)=115⨯1.60=184.0mm 。
(2) 求十年一遇24小时面暴雨量根据计算段流域面积F=145.3 Km 2和暴雨历时t=24小时,查附图5—1,得点面系数24α=0.983 则十年一遇面暴雨量为24%)10(24%)10(24α⨯=H H =184⨯0.983=180.9mm 。
(3)求设计暴雨24小时的时程分配 ○1 设计24小时暴雨雨型以控制时程t ∆=3小时为例,查附表2—1,得雨型分配表,如下表1:表1:以3小时为时段的雨型分布表○2查算十年一遇1,6,3小时暴雨参数 根据工程地理位置分别查附图2—6和附图2—8,得流域中心最大6小时和1小时点暴雨量,H 6=75mm ,H 1=40mm 。
查附图2—7和附图2—9,得Cv 6=0.45,Cv 1=0.45。
FCD11020 FCD 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阶段根据流量资料计算设计洪水大纲范本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标准化信息网1997年8月1水电站技术设计阶段根据流量资料计算设计洪水大纲主编单位:主编单位总工程师:参编单位:主要编写人员:软件开发单位:软件编写人员:勘测设计研究院年月2目次1. 引言 (4)2. 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 (4)3. 基本资料 (4)4. 设计原则 (8)5. 设计内容与方法 (8)6.专题研究 (12)7.设计成果 (12)31 引言流域及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江(河)上。
距上(下)游市(县) km。
工程所在河流发源于省山麓,自向,流经等省(市),于进入,最后注入海,全长km,流域面积km2。
坝址以上流域位于东经~;北纬~,集水面积km2,河道长度km,河道比降,河谷形态,河网分布呈。
流域平均高程m,山为最高峰,海拔m,年平均雨量mm,年平均蒸发量mm。
植被率。
流域内已建大中型水电站(水库)有等;引水、蓄水工程有和工程;分洪、滞洪工程有和工程以及水土保持措施。
本工程为坝(闸),以为主,兼顾等任务。
大坝设计洪水标准为;校核洪水标准为。
2 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2.1 有关本工程(或专业)的文件(1) 可行性研究报告;(2) 可行性研究报告专题报告;(3) 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文件;(4) 初步设计任务书和项目卷册任务书及其他专业对本专业的要求。
2.2 主要设计规范(1) DL5020-93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2) DL5021-93 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3) SL44-93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
3 基本资料3.1 资料搜集与复核3.1.1 资料搜集4应搜集和整理流域自然地理概况、流域和河道特征、流域的暴雨和洪水特性、流域内水利和水土保持措施以及地方水文手册、图集等资料。
3.1.2 资料复核(1) 水位资料应了解水准基面的变动情况和换算关系,并重点复核观测精度较差,水尺位置和水尺零点高程变动较多和大洪水时期的资料。
水电工程溃坝洪水计算赵太平(国家电力公司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摘要:某电站为一待建电站,位于高山峡谷区,河道比降较大。
其下游为某城市,一旦大坝溃决,将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为此,进行溃坝洪水计算,可预测溃坝后,洪水的淹没范围和程度,以便提早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损失。
关键词:溃坝; 洪水; 预测; 不恒定流1 前言水电是洁净能源,是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资源,开发西部水电,实现“西电东送”是实施“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西部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但水电站往往处于深山峡谷,甚至高地震区中,水电站的溃决将造成巨大的损失,为了预估溃坝洪水带来的影响,并提早采取相应的措施,将洪水灾害造成的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有必要进行溃坝洪水计算。
本次计算电站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区域内地势较高,平均海拔在4 000m左右。
且电站坝址区覆盖层深厚,构造裂隙较发育,是我国西部著名的强地震带。
电站下游主要的城镇为某城市,该城为我国西部少数民族集居区,经济以农牧业为主。
2 数学模型2.1 模型结构本次计算采用美国国家气象局编制的溃坝洪水预报模型DAMBRK模型[1]。
该模型由三部分组成:1)大坝溃口形态描述。
用于确定大坝溃口形态随时间的变化,包括溃口底宽、溃口顶宽、溃口边坡及溃决历时。
2)水库下泄流量的计算。
3)溃口下泄流量向下游的演进。
2.1.1 溃口形态确定溃口是大坝失事时形成的缺口。
溃口的形态主要与坝型和筑坝材料有关。
目前,对于实际溃坝机理仍不是很清楚,因此,溃口形态主要通过近似假定来确定。
考虑到模型的直观性、通用性和适应性,一般假定溃口底宽从一点开始,在溃决历时内,按线性比率扩大,直至形成最终底宽。
若溃决历时小于10分钟,则溃口底部不是从一点开始,而是由冲蚀直接形成最终底宽。
溃口形态描述主要由四个参数确定:溃决历时(τ),溃口底部高程(h bm),溃口边坡(z)。
由第一个参数可以确定大坝溃决是瞬溃还是渐溃。
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径流分析计算大纲范本_____ 水电站初步设计阶段径流分析计算大纲主编单位; 主编单位总工程师: 参编单位主耍编写人员:软件开发单位:软件编写人员:______ 勘测设计研究院______ 年—月1.弓I言 (4)2.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 (4)3.基本资料 (4)4.径流分析计算内容和要求 (6)5.径流特性分析 (6)6.径流还原计算 (7)7.径流系列代表性分析 (10)8.径流系列计算 (11)9.径流频率分析计算 (14)10.径流年内分配 (18)11.应提供的设计成果 (19)1.引言2.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2.1有关本工程径流计算的文件(1)规划与可行性研究阶段的设汁报告、专题报告以及审查意见:(2)初步设计任务书和项目任务书。
2.2主要设计规范(1)SDJ 214-83水利水电工程水文il•算规范(试行);(2)SL 44-93水利水电工程设汁洪水计算规范:(3)DL 5020-93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4)DL 5021-93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3.基本资料3.1基本资料的收集和整理3.1.1流威自然地理特征资料流域而积、地理位宜(含经纬度)、地形、地貌、地质、上壤、植被、干流及主要支流分布、干流长度、坡度等。
3.1.2水利和水丄保持措施资料与工程径流讣算有关的已建大中型水库、引水蓄水工程、分洪滞洪工程、水上保持措施及上地利用措施等。
3.1.3水文气象资料本流域与工程径流计算有关的气象资料及主要水文测站的水位、流量整编成果,有关洪枯水调查考证资料,历年资料复核评价的意见及成果;邻近流域主要水文测站的水位、流量整编成果,资料复核评价及成果:本流域和邻近流域径流统计参数等值线图,经验公式等。
3.1.4其它资料与本工程有关的以前水文气象分析研究成果:本工程前阶段径流计算成果及有关资料。
3.2基本资料复查3.2.1水位资料复查(1)复查重点:观测精度较差、水尺位置和高程系统变动较多时期的资料。
水电工程溃坝洪水计算发表日期:2006-03-06 浏览人数:1570 作者:赵太平来源:网络收集评论0条1 前言水电是洁净能源,是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资源,开发西部水电,实现“西电东送”是实施“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西部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但水电站往往处于深山峡谷,甚至高地震区中,水电站的溃决将造成巨大的损失,为了预估溃坝洪水带来的影响,并提早采取相应的措施,将洪水灾害造成的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有必要进行溃坝洪水计算。
本次计算电站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区域内地势较高,平均海拔在4 000m左右。
且电站坝址区覆盖层深厚,构造裂隙较发育,是我国西部著名的强地震带。
电站下游主要的城镇为某城市,该城为我国西部少数民族集居区,经济以农牧业为主。
2 数学模型2.1 模型结构本次计算采用美国国家气象局编制的溃坝洪水预报模型DAMBRK模型[1]。
该模型由三部分组成:1)大坝溃口形态描述。
用于确定大坝溃口形态随时间的变化,包括溃口底宽、溃口顶宽、溃口边坡及溃决历时。
2)水库下泄流量的计算。
3)溃口下泄流量向下游的演进。
2.1.1溃口形态确定溃口是大坝失事时形成的缺口。
溃口的形态主要与坝型和筑坝材料有关。
目前,对于实际溃坝机理仍不是很清楚,因此,溃口形态主要通过近似假定来确定。
考虑到模型的直观性、通用性和适应性,一般假定溃口底宽从一点开始,在溃决历时内,按线性比率扩大,直至形成最终底宽。
若溃决历时小于10分钟,则溃口底部不是从一点开始,而是由冲蚀直接形成最终底宽。
溃口形态描述主要由四个参数确定:溃决历时(τ),溃口底部高程(h bm),溃口边坡(z)。
由第一个参数可以确定大坝溃决是瞬溃还是渐溃。
由后面三个参数可以确定溃口断面形态为矩形、三角形或梯形及局部溃或全溃。
2.1.2水库下泄流量计算水库下泄流量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通过溃口下泄流量Q b,二是通过泄水建筑物下泄的流量 Q s,即Q=Q b+Q s漫顶溃口出流由堰流公式计算Q b=C1(h-h b)1.5+C2(h-h b)2.5其中C1=3.1b i C v K S,C2=2.45ZC v K S当t b≤τ时,h b=h d-(h d-h bm)·t b/τb i=b·t b/τ当t b>τ时,b=h bmb i=b行进流速修正系数C v=1.0+0.023Q′2/[B′2d(h′-h bm)2(h′- h b)]K s=1.0 当(h′t-h′b)/(h′-h′b)≤0.67K S=1.0-27.8[(h′t-h′b)/(h′-h′b)-0.67]3当(h′t-h′b)/ (h′-h′b)>0.67式中h b为瞬时溃口底部高程;h bm为终极溃口底高程;h d为坝顶高程;h f为漫顶溃坝时的水位;h为库水位高程;b i为瞬时溃口底宽;b为终极溃口底宽;t b为溃口形成时间;C v为行进流速修正系数(Brater1959);Q为水库总下泄流量;B d为坝址处的水库水面宽度;K s为堰流受尾水影响的淹没修正系数(Venard1954);h t为尾水位(靠近坝下游的水位)。
水电工程溃坝洪水计算1 前言水电是洁净能源,是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资源,开发西部水电,实现“西电东送”是实施“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西部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但水电站往往处于深山峡谷,甚至高地震区中,水电站的溃决将造成巨大的损失,为了预估溃坝洪水带来的影响,并提早采取相应的措施,将洪水灾害造成的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有必要进行溃坝洪水计算。
本次计算电站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区域内地势较高,平均海拔在4 000m左右。
且电站坝址区覆盖层深厚,构造裂隙较发育,是我国西部著名的强地震带。
电站下游主要的城镇为某城市,该城为我国西部少数民族集居区,经济以农牧业为主。
2 数学模型2.1 模型结构本次计算采用美国国家气象局编制的溃坝洪水预报模型DAMBRK 模型〔1〕。
该模型由三部分组成:1)大坝溃口形态描述。
用于确定大坝溃口形态随时间的变化,包括溃口底宽、溃口顶宽、溃口边坡及溃决历时。
2)水库下泄流量的计算。
3)溃口下泄流量向下游的演进。
溃口是大坝失事时形成的缺口。
溃口的形态主要与坝型和筑坝材料有关。
目前,对于实际溃坝机理仍不是很清楚,因此,溃口形态主要通过近似假定来确定。
考虑到模型的直观性、通用性和适应性,一般假定溃口底宽从一点开始,在溃决历时内,按线性比率扩大,直至形成最终底宽。
若溃决历时小于10分钟,则溃口底部不是从一点开始,而是由冲蚀直接形成最终底宽。
溃口形态描述主要由四个参数确定:溃决历时(τ),溃口底部高程(h bm),溃口边坡(z)。
由第一个参数可以确定大坝溃决是瞬溃还是渐溃。
由后面三个参数可以确水库下泄流量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通过溃口下泄流量Q b,二是通过泄水建筑物下泄的流量 Q s,即Q=Q b+Q sQ b=C1(h-h b)1.5+C2(h-h b)2.5其中C1=3.1b i C v K S,C2=2.45ZC v K S当t b≤τ时,h b=h d-(h d-h bm)·t b/τb i=b·t b/τ当t b>τ时,b=h bmb i行进流速修正系数C v=1.0+0.023Q'2/〔B'2d(h'-h bm)2(h'- h b)〕K s=1.0 当(h't-h'b)/(h'-h'b)≤0.67K S=1.0-27.8〔(h't-h'b)/(h'-h'b)-0.67〕3当(h't-h'b)/ (h'-h'b)>0.67式中h b为瞬时溃口底部高程;h bm为终极溃口底高程;h d为坝顶高程;h f为漫顶溃坝时的水位;h为库水位高程;b i为瞬时溃口底宽;b 为终极溃口底宽;t b为溃口形成时间;C v为行进流速修正系数(Brat er1959);Q为水库总下泄流量;B d为坝址处的水库水面宽度;K s为堰流受尾水影响的淹没修正系数(Venard1954);h t为尾水位(靠近坝下游的水位)。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93Regulation for calculating design flood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projects19930311199312201 总则2 基本资料3 根据流量资料计算设计洪水4 根据暴雨资料推算设计洪水5 设计洪水的地区组成6 干旱、岩溶、冰川地区设计洪水7 水利和水土保持措施对设计洪水的影响附录A 洪水频率计算附录B 暴雨及产流汇流计算附录C 可能最大暴雨附加说明11.0.1 为满足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需要,统一设计洪水计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特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各设计阶段的设计洪水计算。
河流规划或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洪水计算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1.0.3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所依据的各种标准的设计洪水,包括洪峰流量、时段洪量、洪水过程线等,可根据工程设计要求计算其全部或部分内容。
1.0.4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一般可采用坝址洪水。
对具有水库的工程,当建库后产汇流条件有明显改变,采用坝址设计洪水对调洪结果影响较大时,应以入库设计洪水作为设计依据。
1.0.5 计算设计洪水必须重视基本资料。
当实测水文资料缺乏时,应根据设计需要,设立水文站或水位站。
1.0.6 计算设计洪水,应充分利用已有的实测资料,并重视、运用历史洪水、暴雨资料。
1.0.7 根据资料条件,设计洪水可采用以下一种或几种方法进行计算。
(1)坝址或其上、下游邻近地点具有30年以上实测和插补延长洪水流量资料,并有调查历史洪水时,应采用频率分析法计算设计洪水。
(2)工程所在地区具有30年以上实测和插补延长暴雨资料,并有暴雨洪水对应关系时,可采用频率分析法计算设计暴雨,推算设计洪水。
(3)工程所在流域内洪水和暴雨资料均短缺时,可利用邻近地区实测或调查暴雨和洪水资料,进行地区综合分析,估算设计洪水。
工程度汛方案大纲第一部分:引言
1.1 项目背景介绍
1.2 灾害性洪水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部分:淹没模拟和风险评估
2.1 地质环境和水文条件分析
2.2 淹没模拟模型建立
2.3 暴雨水文模型研究
2.4 防洪堤和泄洪渠道设计
2.5 洪水风险评估
第三部分:工程设计和建设方案
3.1 洪水预报预警系统建设
3.2 洪水调蓄工程设计
3.3 大型堤坝和泄洪渠道设计
3.4 河道整治和滩地开发
3.5 防洪工程管理和监测系统建设
第四部分:实施方案和预算
4.1 工程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
4.2 资金预算和投资规划
4.3 工程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
4.4 工程项目管理和绩效评估
4.5 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措施
第五部分:总结与展望
5.1 工程度汛方案实施效果评估
5.2 问题和挑战分析
5.3 未来工作展望
5.4 结论和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以上就是工程度汛方案的大纲,通过对地质环境和水文条件的分析, 淹没模拟和风险评估的研究,工程设计和建设方案的制定,以及实施方案和预算的规划等环节的详细论述,可以为工程度汛提供科学可行的解决方案。
通过工程度汛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洪水造成的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设计洪水分析计算1、洪水标准依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44-2006),确定该工程等级为五等,按2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200年一遇洪水校核。
本水库上游流域面积为1.6平方千米,属于小于30平方千米范围,按《山东省小型水库洪水核算办法》(试行)进行洪水计算。
2、设计洪水推求成果1、基本资料流域面积F=1.6平方公里,干流长度L=2.1千米,干流平均比降j=0.02。
根据山东省小型水库洪水核算办法,查《山东省多年平均二十四小时暴雨等值线图》,该流域中心多年平均二十四小时暴雨H24=85毫米。
该水库水位、库容关系表如下:设计溢洪道底高程177.84米,相应库容23.29万立米。
2、最大入库流量Q m计算(1)、流域综合特征系数K按下式计算K=L/j1/3F2/5(2)、设计暴雨量计算查《山东省最大二十四小时暴雨变差系数C v等值线图》,该流域中心C v=0.6,采用C s=3.5C v应用皮尔逊3型曲线K p值表得,20年一遇K p=2.20,200年一遇K p=3.62,则20年一遇最大24小时降雨量H24=2.2*85=187毫米,200年一遇最大24小时降雨量H24=3.62*85=307.7毫米。
(3)单位面积最大洪峰流量计算经实地勘测,该工程地点以上流域属丘陵区,查泰沂山北丘陵区q m- H24-K关系曲线,得20年一遇单位面积最大洪峰流量及200年一遇单位面积最大洪峰流量q m。
(4)洪水总量及洪水过程线推求已算得20年一遇最大24小时降雨量H24=187毫米及200年一遇最大24小时降雨量H24=307.7毫米,取其75%为P 。
设计前期影响雨量P a取40毫米,计算P+P a,查P+P a与设计净雨h R关系曲线,得20年一遇及 00年一遇h R。
洪水总量按下式计算W=0.1*F*h R,由此可计算得20年一遇及200年一遇洪水总量W。
将洪水过程概化为三角形,洪水历时按下式计算T=W/1800Q m。
山东省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设计洪水计算指导意见设计洪水成果是影响治理工程规模和投资的重要因素,客观、科学、合理地确定设计洪水成果尤为重要。
由于我省众多的中小河流缺乏实测洪水流量系列资料,其设计洪水多采用由暴雨资料间接推求的办法,因该办法中的降雨产流关系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根据当时的情况拟定的,经过近40年的水利及农业生产等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垫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使产流汇流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采用原产流关系计算的设计洪水成果明显偏大。
为了较为客观、科学、合理地确定设计洪水成果,特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依据1.《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 44-2006;2.《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6-983.《山东省大、中型水库防洪安全复核设计洪水计算办法》。
4.河道治理工程设计标准:1)《防洪标准》GB 50201-942)《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 44-2000 3)山东省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一般防洪设计标准为20年一遇;排涝设计标准为5年一遇;涵洞的排水标准10年一遇;比较重要的河段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鲁北地区设计标准为典型年法,采用“61年雨型”防洪,“64年雨型”排涝。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流域面积200~3000km2的中小河流。
三、基本资料的搜集和整理1. 应详细说明治理河流所处地理位置、所属水系,流域面积、河道长度、流域形状、支流分布、河网密度;流域内地形、地貌、植被及水土保持等自然地理概况;该河流所处市(县、区)境内流域面积、河道长度;治理河段以上流域面积(其中山丘区、平原区面积各占比重)、河道长度,并注明桩号。
2. 应说明流域内水文气象概况,包括××年~××年多年平均降水量,汛期降水量,降雨量的年内、年际分布特点;多年平均年径流量,径流量的年内、年际分布特点;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多年平均风速、最大风速及风向等有关水文、气象概述。
工程初步设计阶段
溃坝洪水计算大纲
1 流域及工程概况
2 设计依据
2.1 有关本工程的文件
(1) 设计任务书;
(2) 可行性研究报告;
(3) 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文件。
2.2 主要规范
(1) SL 44-93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
(2) DL/T5015-1996 水利水电工程水利动能设计规范;
(3) SD 138-85 水文情报预报规范;
(4) DL/T5064-1996 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处理规划设计;
(5) DL 5021-93 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
2.3 主要参考资料
(1) 谢任之,溃坝水利学,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 唐友一,溃坝水流状态计算方法的探讨,水利水电技术,1962年第4期;
(3) 美国天气局,溃坝洪水预报程序DAMBRK及用户指南,水电部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1987年11月;
(4) 山西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水利动能设计手册,水库溃坝计算,1983年;
(5) 水电部十一局研究院,土坝溃坝流量计算方法的研究,1977年6月;
(6) 天津勘测设计院,孙国洁等,溃坝洪水计算国内外概况;
(7) 水电部四川勘测设计院,大中型水电站水能设计第十五章,溃坝流态计算,1977年1月;
(8) 黄委会科研所,溃坝水流计算方法初步探讨,水利科技情报,1976年9月;
(9) 彭登模,溃坝最大流量及溃坝流量过程计算的体会及建议,人民长江,1965年第5期。
3 基本资料
3.1 地形资料
(1) 水库及下游河道地形图;
(2) 坝址横断面图;
(3) 下游河道纵横断面资料。
3.2 水库库容曲线
收集水库原始库容及运行若干年后的剩余库容曲线。
水库库容曲线
表 1
3.3 挡水建筑物及枢纽布置
(1) 坝高m;坝顶高程m;
(2) 坝顶长度m;
(3) 坝底长度m;坝底高程m;
(4) 表孔(溢洪道):坎底高程m;
孔数,孔口尺寸:b×h m×m;
(5) 中孔:坎底高程m;
孔数,孔口尺寸:b×h m×m;
(6) 底孔:坎底高程m;
孔数,孔口尺寸:b×h m×m。
3.4 枢纽泄流曲线
枢纽泄流表表 2
3.5 入库洪水过程及支流入流过程
入库洪水过程
表 3
(1) 收集河道历史洪水调查水面线并计算河道糙率。
(2) 收集本流域各水文站实测n-Q关系线及国内外河道糙率表。
(3) 根据上述资料和本计算河段的植被、地质及河道地形变化等条件,确定溃坝洪水计算糙率。
下游各河段糙率
表 4
3.7 坝址下游各断面水位-流量关系线
(1) 收集下游河道实测或调查的水位-流量资料;
(2) 根据实测及洪水调查资料绘制各断面的水位-流量关系线;
(3) 对高水部分不够的断面,进行水位流量关系线的延长。
3.8 下游洪泛区的社经情况
下游洪泛区的居民点、厂矿、交通线路、闸坝等各种建筑物的防洪标准、高程、范围、材料、经济影响、人口、土地、作物、交通工具、避险转移条件、距离、通讯条件等有关社经资料。
4 计算原则
4.1 溃坝原因分析
根据大坝坝型结构、材料、所在流域的自然条件(洪水特征等)、勘测设计及施工情况分析溃坝原因。
4.2 计算中假定条件
(1) 大坝发生溃决时,水库的运行状态,各孔口开启情况,坝前水位。
(2) 水库内泥沙淤积情况:
泥沙淤积年限a;
坝前泥沙淤积高程m。
(3) 区间入流与区间水量损失,如果相对溃坝流量比较小时,可以忽略不计。
4.3 溃坝形式
溃坝形式以时间过程来分,要分为瞬时溃决和逐渐溃决两类;以溃决范围大小,可分为全溃和局部溃决。
根据大坝的结构形式、地基地质条件、溃坝原因及大坝所在位置的重要性,要考虑到各种可能的最不利的情况,与水工等有关专业人员共同研究确定溃坝形式。
4.4 溃坝有关参数
(1) 溃口部位及高程;
(2) 溃口的形态及溃口边坡系数;
(3) 溃口尺寸;
(4) 溃决历时。
(5) 时间步长∆t和距离步长∆x。
4.5 溃坝计算方案拟定
根据溃坝形式,溃口参数及计算中的假定条件等与有关专业共同拟定溃坝计算方案。
方案较多时可列表说明。
溃坝计算方案
表 5
各方案溃坝参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