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评价与控制
- 格式:ppt
- 大小:4.58 MB
- 文档页数:10
战略执行与控制管理制度企业战略的执行与控制管理制度是确保企业能够有效实施战略、实现目标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从制定战略目标、确定执行路径、建立控制机制等方面探讨战略执行与控制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及实施方法。
一、战略目标的制定战略执行与控制的前提是明确的战略目标。
在制定战略目标时,企业应考虑内外部环境因素,并与企业核心价值观相一致。
确定战略目标需具备以下特点:1. 明确性:战略目标应清晰、明确,便于员工理解和执行。
2. 可量化:战略目标需具备可量化指标,以便进行控制和评估。
3. 时间限制:战略目标应有明确的时间限制,以落实责任和监督。
二、执行路径的确定在战略执行过程中,执行路径的确定是关键一步。
在制定执行路径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划定责任范围:明确每个部门或岗位在战略执行中的职责和权限。
2. 确定时间计划:明确各项任务的时间节点,形成详细的时间计划。
3. 分解任务:将整个战略执行过程分解为具体的任务,分配给相关责任人。
4. 资源配置:根据任务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合理配置资源,确保执行效果。
三、控制机制的建立控制机制是战略执行与控制管理制度的核心,它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
建立控制机制的方法如下:1. 指标设定:根据战略目标,确定相应的关键绩效指标。
2. 监控手段:采用适当的监控手段,如制定运营报告、开展绩效评估等。
3. 反馈机制: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及时反馈执行情况和问题,便于及时调整。
4. 整体评估:定期对战略执行情况进行整体评估,总结经验,优化控制机制。
四、信息沟通与沟通战略执行需要信息的共享和沟通的良好开展。
在信息沟通与沟通方面,企业应注意以下几点:1. 沟通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沟通渠道,包括定期会议、内部通报等。
2. 沟通效果评估:定期评估沟通效果,了解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 激励机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战略执行,并及时分享执行进展。
五、风险管理与调整战略执行过程中会面临各种风险,因此企业需建立风险管理机制:1. 风险识别: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建立风险识别机制。
12战略评价与控制战略评价与控制是企业战略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它是指对企业制定的战略进行全面分析、评估和监控,以便及时调整和优化战略,确保企业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成功。
首先,战略评价与控制要进行战略环境分析。
战略环境分析是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进行全面评估的过程。
外部环境分析要考虑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各个方面的因素,确定企业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
内部资源分析要评估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人力资源、资金、技术、品牌等方面。
通过对战略环境的分析,企业可以找出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并根据市场需求确定适合的战略方向。
其次,战略评价与控制要进行战略目标的设定和测量。
战略目标是指企业为实现长期发展而确定的具体目标。
战略目标的设定要根据企业的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来确定,并与企业的战略方向相一致。
战略目标的测量是指通过指标体系来衡量企业在实现战略目标方面的进展情况。
指标体系应包括多个维度的指标,如财务指标、市场指标、客户满意度指标等。
通过对战略目标的设定和测量,企业可以及时发现目标的偏离,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再次,战略评价与控制要进行战略执行的监控和管理。
战略执行是指将制定好的战略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过程。
在战略执行过程中,企业需要对关键绩效指标进行监控和管理,确保战略执行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监控和管理包括及时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数据,发现偏差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此外,战略评价与控制还要进行战略风险评估和管理,对可能影响战略实施和战略目标实现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应对。
企业可以采用各种风险管理工具和方法,如风险预警系统、风险控制措施等,降低战略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最后,战略评价与控制要进行战略学习与创新。
战略学习是指企业通过对战略实施和结果进行反思和总结,进而不断改进和创新战略管理的过程。
企业可以通过定期组织战略评审会议、战略研讨会等方式,对战略实施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和分享,以促进战略学习。
创新是战略评价与控制中的关键要素,它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战略评价与控制是战略管理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的职能是在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和纠正问题。
不言而喻,不同的战略评价方法和战略控制手段,会对这一职能的实现产生不同的效果。
因此,应该根据现实需要来选择恰当的战略评价和控制方法。
一、有效的战略评价(一)有效战略评价的标准(1)兼顾长期和短期。
对战略进展的评价既要立足当前状态,同时也应该根据内外部条件的变化趋势,研判战略在未来时期可能出现的结果以及与预期目标的偏差,使战略评价具有现实性和前瞻性。
(2)充分的反馈。
有效战略评价的充分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战略评价的内容是战略目标的充分描述,即评价的内容全面且与企业经营目标直接相关;二是能对战略实施中出现的偏差原因进行准确把脉和系统分析,能够向管理者提供改善企业经营的有用信息。
(3)及时的反馈。
评价活动应能提供及时信息,这种及时性应因分析目标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在某些情况,管理者需要掌握当日的最新信息;而在另些时候,给管理者提供信息的频率和时效则可以适当放宽。
比如,若企业拟通过收购另一家企业来进行多元经营,就需要及时、快捷、实时地得到各种反应或评价信息;而对研究与开发部门,从市场上收集、加工、提炼信息的频率则可以降低。
(二)战略评价分析标准战略评价受到环境、时机、人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难给出一个具体而统一的分析标准和评价体系。
研究发现,几乎找不到完全可靠的办法证明某一项战略一定是最好的战略或一定会成功。
但战略评价并非没有原则可循。
理查德·鲁梅特(RichardRumelt)提出了战略评价的四个标准或四项原则,即一致性(Consistency)、协调性(Consonance)、可行性(Feasibility)和优越性(Advantage)。
1.一致性一个战略方案中不应出现不一致的目标和政策。
下列情况是“不一致”的典型表现:在战略执行中,不断有管理问题出现,而且不断换人也不解决问题;一个组织部门的成功意味着另一个部门的失败;政策问题不断地被上交到最高领导层来解决;战略执行中,需要不断检视内部的一致性问题,才能及时调整。
战略检查、评价与控制过于复杂的管理不仅不会奏效,反而会令人混淆。
它将人们的注意力从管理的内容转移到管理的机制与方法上。
——西摩·蒂尔斯(Seymour Tilles)战略性思维生于对话,而死于繁文。
——戴维·穆尔(David Moore)尽管计划A可能由于其最为现实而被选中……其他的主要选择也不应被忘记。
它们可能会是很好的权变方案。
——戴尔·麦康基处于胜利巅峰的企业是最脆弱的。
——罗伯特·T·伦兹当控制的范围加宽时,计算机将会变得更为必要。
——布赖恩·杜梅因(Brian Dumaine)战略评价必须能够使管理者尽可能容易地修改计划和对变化迅速地达成共识。
——戴尔·麦康基尽管战略一词通常与未来相联系,它与过去的关系也并非不重要。
过日子要向前看,但理解生活则要向后看。
管理者将在未来实施战略,但他们是通过回顾过去而理解这一战略的。
——享利·明茨伯格除非战略评价被认真地和系统地实施,也除非战略家决意致力于取得好的经营成果,否则一切精力将被用于为昨日而辩护,没有人会有时间和精力开拓今天,更不用说去创造明天。
——彼得·德鲁克对于士兵,对于他们的父母,对于国家,我有责任立即撤掉那些不具有最高指挥水平的军官。
将不适当的人推上领导岗位是一个错误,而知人善任正是我的一项重要任务。
——乔治·马歇尔(George C .Marshall)当企业的外部及内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制定和实施得再好的战略也会过时。
因此,对战略的实施进行系统化的检查、评价和控制就成为战略家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章提供一个促使和指导管理者进行战略管理评价活动、保证这一活动有效进行并及时进行调整的框架。
本章也讨论了用于战略评价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本章还阐述了制定、实施和评价战略的准则。
9.1 战略评价的性质(The Nature of Strategy Evaluation)战略管理决策会对企业产生显着的和持久性的影响。
第八章战略控制与评价(10分)1.战略控制是指将预定的战略目标与实际效果进行比较,检测偏差程度,评价其是否符合预期目标要求,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借以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动态调节过程。
(名词解释)2.企业战略实施控制是指在企业经营战略实施过程中,把它与预订的战略目标及纯净标准相比较,使企业战略的实施更好地与企业当前所处的内外环境、企业目标协调一致。
(选择)3.战略控制的必要性主要源于战略失效的存在。
(选择)4.简述战略控制的必要性。
(简答)答:战略控制的必要性主要源于战略失效的存在。
经验表明,在战略实施过程中经常出现战略失效。
所谓战略失效是指企业战略实施的结果偏离了预定的战略目标或战略管理的理想状态。
造成战略失效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1、企业内部缺乏沟通,企业战略未能成为全体员工的共同行动目标,企业成员之间缺乏协作共事的愿望。
2、战略实施过程中各种信息的传递反馈受阻;3、战略实施所需的资源条件与现实存在的资源之间出现较大缺口。
4、用人不当,主管人员或作业人员不称职或玩忽职守;5、公司管理者决策错误,使战略目标本身存在严重缺陷或错误;6、企业外部环境出现了圈套变化,而现有战略一时难以适应等。
因此战略失效的存在使得战略控制十分必要。
5.战略失效是指企业战略实施的结果偏离了预定的战略目标或战略管理的理想状态。
(名词解释)6.在战略实施初期,由于新战略还没有被员工理解和接受,或者实施者对新的环境、新的工作还不适应,就有可能导致较高的早期失效率。
战略实施处于平稳发展阶段,也会因为一些意想不到的因素,使战略出现“偶然失效”。
(选择)7.战略控制层次分为战略控制、战术控制和作业控制三个层次。
(选择)8.战略控制着眼于企业发展与内外环境条件的适应性,通常有避免型控制、跟踪型控制、开关型控制和后馈型控制四种类型。
(名词解释)(简答)9.避免型控制是指采用适当的手段消除不适当行为产生的条件和机会,从而达到不需要控制就能避免不适当行为发生的目的。
战略控制与评估战略控制与评估是指对组织战略目标实施的过程进行控制和评估,以确保战略的有效实施和达到预期效果。
下面是关于战略控制与评估的内容,总计约700字:首先,战略控制与评估需要建立合适的控制指标和评估体系。
组织需要确定关键的战略执行指标,如市场份额、销售额、利润率等,以及关键绩效指标,如运营效率、员工满意度、客户满意度等。
建立这些指标可以帮助组织检测战略的实施情况和效果,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其次,战略控制与评估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控与分析。
组织应该建立一个监控机制,定期收集和分析与战略相关的信息和数据。
这些信息包括内部数据(如销售数据、财务数据)和外部数据(如市场研究数据、竞争情报)。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组织可以了解战略的执行情况、市场环境的变化,并及时作出调整。
第三,战略控制与评估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与反馈机制。
组织应该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渠道,将战略控制和评估的结果及时传达给相关的人员,使其能够了解战略的执行情况和效果,并根据需要提供反馈和建议。
通过有效的沟通与反馈机制,可以促进组织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与合作,提高战略实施的效果。
最后,战略控制与评估需要建立持续改进的机制。
组织应该将战略控制与评估作为一项持续进行的工作,不断收集信息、分析数据、调整战略,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和优化。
只有通过持续改进,组织才能适应变化的环境,保持竞争优势,并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战略控制与评估是保证组织战略有效实施和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过程。
通过建立合适的控制指标和评估体系,进行定期的监控与分析,建立有效的沟通与反馈机制,以及建立持续改进的机制,可以帮助组织实现战略目标,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简述战略实施评价与控制的过程战略实施评价与控制,听起来是不是很高大上?但说白了,就是一个公司或者团队要确保自己在按计划走,同时还要对照目标看看自己是不是走偏了,得调整调整了。
你想啊,谁不希望自己能顺利到达目的地?但是不管你是做生意、做项目,还是单纯地做个家庭计划,执行过程中总会碰到各种乱七八糟的问题,难免会遇到“偏航”的情况。
所以,这时候就需要战略实施评价与控制了,嗯,就是拿出指南针,看看自己是不是朝着目标前进。
我们先从战略实施说起。
实施嘛,就是把那些漂亮的战略目标落地。
你想,战略目标就像是在纸上画了一张地图,但你得有车、有路、有油,才能真正从A点开到B点。
这个过程绝对不是简单的“迈开步伐走就行”。
要把战略落地,得有条有理地进行。
比如,目标是“明年销量翻一番”,听着很激动,但实际操作起来需要很多的配套措施。
比如产品的研发、市场推广、销售渠道、甚至是团队的士气,这些都要做到位才行。
否则,你指望着一张嘴去推销,客户是不是也要问“你这话说的靠谱吗?”战略实施之后,接下来的事儿就是得定期“验收”了。
像是看菜做饭,要不然你烧糊了也不知道。
评价嘛,就是拿出标准来看,看看进展如何了。
你可以通过各种数据来判断,例如销售额、市场份额、客户满意度等等。
打个比方,就像你去健身房,买了个会员卡,规定一个月内减掉5公斤。
你不能只是心里想着“我肯定能行”,得时不时站上体重秤,看看有没有进展。
否则,你也不知道是不是那几天吃了太多泡面,体重根本没变。
有些人觉得,战略一实施就得一直往前走,不需要回头看。
那可不行!你不看一看,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跑偏了呢?执行的过程中会碰到意想不到的情况,像是市场突然变化、竞争对手动作频繁、团队出现问题,甚至是某个环节没做好,都可能让原定的计划发生偏差。
所以,定期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比如说,你在一段时间后对比一下销售数据,发现某个地区的销量特别低。
这时候,你就得分析,问题出在哪儿?是产品定价不对,还是推广策略不够吸引人,或者是销售团队不够给力?如果不去评估,怎么知道问题所在呢?说到这里,我们还得提到控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