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鲜叶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17
·检验检测·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简介及其在农作物中含量的检测方法张涛(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农业农村局,江西赣州341000)摘要:农药的不恰当使用导致有些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给食品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目前我国对各种农副产品的农药残留制定了严格的限量标准,各级农业检测部门在当地农副产品上市前均检测其农药残留量,以保障农产品的食用安全。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因杀虫谱广、防效好、低残留、无蓄积,在防治蔬菜、果树害虫上应用较广,该文介绍了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检测方法。
关键词:农作物;农产品质量安全;拟除虫菊酯;检测长期以来,农户通过喷施农药来保障和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提高产量,以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但农药的大量使用,或农户对各种农药安全间隔期不了解,导致有些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给食品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
目前我国对各种农副产品的农药残留制定了严格的限量标准,各级农业检测部门在当地农副产品上市前均检测其农药残留量,以保障农产品的食用安全。
1我国常用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根据用途,农药可分为杀虫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种类。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属于常用的一类广谱杀虫剂,其作用机理是扰乱昆虫神经的正常生理,使其由兴奋、痉挛到麻痹而死亡,因其杀虫谱广、防效好、低残留、无蓄积,在防治蔬菜、果树害虫等方面应用较广,近30年来被大量应用于农作物生产中。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人体有伤害,若皮肤触碰到须尽快用肥皂水清洗,误服者可用2%~4%碳酸氢钠或清水洗胃。
我国常用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有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氯菊酯、甲醚菊酯等,绝大多数为黄色或黄褐色黏稠油状液体,有少数为白色结晶(如溴氰菊酯),大多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易溶于多种有机溶剂,不易挥发,对光热和酸稳定,遇碱(pH>8)则易分解失效,多属中低毒性农药。
2农作物使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注意事项(1)长期使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易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最好和其他种类的杀虫剂轮换使用或混合使用。
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茶叶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可行性研究为了能够更好更高效地针对我国当前茶叶的质量及其安全性检测工作实施监督,该文重点针对并实施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茶叶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可行性的实验研究。
通过构建一种快速测定茶叶中15种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法,主要采用毛细管的形式来进行测定。
通过实验数据验证分析,来进一步探索该气相色谱法对于快速测定茶叶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的可行性。
标签: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茶叶;拟除虫菊酯;可行性分析在日常生活工作当中,许多人钟爱于品茶、喝茶,茶叶的卫生质量以及安全指数直接关乎着广大人们群众的身体健康。
近些年来,我国一直都在该领域不断强化市场监管机制,将茶叶卫生质量的检查、测定工作列为了重点。
对于茶叶销售这一环节更是加强了监管与进入机制。
尤其是日益苛刻的绿色技术壁垒,它们的最高要求就是要对茶叶中有机磷、有机氯以及拟除虫菊酯等各类农药残留进行进一步安全检测。
该文基于此重点以茶叶中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的检验工作为研究对象,进而提出一种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测定法。
1资料与方法1.1样本选择该次试验所选取的茶叶样本有花茶、袋泡茶和乌龙茶3种不同的茶叶种类,其中包括有铁观音袋泡茶、袋泡茉莉花茶、茉莉花茶、安溪铁观音、铁观音。
1.2 方法①该次试验所使用到的仪器设备包括:超声波(2200TH)清洗器、电子天平-AL204-IC(METLER TOLEDO)、旋转蒸发仪、气相色谱仪、电子捕获检测器等。
②该次试验选用的试剂包括:正己烷(分析纯)、乙醚、乙腈(农药残留级)、氯化钠、固相萃取柱、三氯杀螨醇(97.2%)、溴氰菊酯(99.2%)、甲氰菊酯(99.4%)、氯氰菊酯(94.7%)。
其中的氟氯氰菊酯主要来自于当地农业部门环境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③试样前处理分析。
将所选取的茶叶样品放入到粉碎机内,将其粉碎后过20目筛制成粉状试样,之后再使用千分之一天平准确称取5 g的粉状试样放入到事先准备好的锥形瓶内,之后再加入20 mL的乙腈,加无水硫酸钠,将锥形瓶盖上瓶塞后,运用超声波提取20 min。
FOOD INDUSTRY I THEORY 气相色谱法测定茶鲜叶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文周琦费县检验检测中心引言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具有非常深厚的历史,有关茶文化的内容也非常厚重。
我国种植茶叶的条件非常优越,茶叶的品种也比较丰富,这些都是我国在种植茶产业当中所具有的优势。
通过对茶鲜叶进行农药残留的检测,可以有效提高茶叶的品质。
1. 茶叶农药残留研究在农业生产当中,最主要的生物灾害就是杂草、虫、病,在中国,有害的生物多达2400多种,这些害虫的种类繁多,分布较广,如果不进行及时防治,就会给茶叶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现阶段,最有效的防治手段就是化学农药。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新型农药也逐渐被研发出来。
通过结合农药的成分以及作用的机理,可以将农药分为有机氯农药、有机磷类农药、拟除虫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1.1 有机氯农药有机氯农药是针对植物病虫害的,组成成分当中含有有机氯,该类型的农药属于神经毒物,急性毒性比较小,但是挥发性也比较小,使用之后比较难消失。
有机氯农药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半衰期也会比较漫长,不溶解于水。
在有机体内部环境中不会受到破坏,容易造成残留,并且量的干扰成分,这使茶鲜叶农残在进行检测的过程中会存在许多问题。
通过对茶鲜叶进行特定的检测方法,可有效降低农残量,大幅提高茶鲜叶的检测质量。
2. 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2.1 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主要是以气体流动为原理,对农药残留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可以进行残留系统检测,毛细管气相色谱住整体的效果比较高,具有比较好的灵敏度,可以实现较强的分类能力,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
气相色谱在进行设备检测的过程中,需要尽量避免杂质的干扰,选择理想的设备器皿,确保整体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电子捕获检测设备对于有机氯类的农药检测具有较高效率,整体的灵敏度也比较高。
2.2 气相色谱-质谱法随着气相色谱和质谱技术的广泛应用,技术在整体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成熟,在验证分析方法中,质谱检测器已经成了常用设备。
茶鲜叶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侯如燕,宛晓春,朱旭君(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教育部、农业部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 3 0 0 3 6)摘要拟除虫菊酯农药用量少,杀虫效果好,广泛应用于茶园害虫的控制•是我国出口茶叶中必检的农药。
为实现茶叶生产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中农药残留的源头控制,提供农残源头监督检验方法依据.避免大量使用农药对茶园土壤环境造成的污染.开发茶鲜叶中菊酯类农药的多残留检测方法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实验用y (石油醸):V (丙酮)一1t1混合溶剂提取,经弗罗里硅土柱层析净化除去干扰物质,采用气相色谱.微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测定茶鲜叶中主要的6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
方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 . 0 0 5 ~0.01m g/ k g ;茶鲜叶中拟除虫菊酯农药的添加浓度为0 .05、0.2、1 . Omg / k g,其回收率在8 3 . 6 % - 1 0 4 . 5 %,相对标准偏差(R S D)为2 . 7%~ 10.2%,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
关键词茶鲜叶,拟除虫菊酯农药.多残留分析.气相色谱茶叶是我国的一种传统出口农产品,当前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是农药残留超标口]。
国际上一些茶叶进口国制定了严格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对于超过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茶叶采取就地封存、销毁或退回原产地国的政策,对我国茶叶贸易造成了很大影响。
拟除虫菊酯农药用量少,杀虫效果好,在茶园广泛应用,也是我国出口茶叶中必检的农药。
为了监督茶园用药情况.确定合理的采摘时间,以便在源头控制茶叶农药残留问题,把茶叶安全生产的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 h a z a r dan a 1 y s i sc r i t i c a 1 c on t r o1p o i n t s)前移。
直接测定茶鲜叶中的农药残留量有着现实意义,可以实现茶叶农药源头控制,有效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降低茶园农药喷施量,提高饮茶安全性.并且可以减少农药违规使用而对茶园土壤环境造成污染。
气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多种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
刘春华
【期刊名称】《现代农业科技》
【年(卷),期】2011(000)013
【摘要】为确定气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量的最佳试验条件,采用外标法定量,对样品的提取净化方法和气相色谱的测定条件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最佳色谱条件为起始温度180℃,最终温度270℃,并保持15 min;样品提取净化条件为以石油醚-丙酮(V/V,3:1)为提取液,Florisil固相萃取小柱净化,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混合溶液(V/V,9∶1)进行洗脱。
回收率及精密度试验表明在
0.008~0.800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方程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7 3;回收率为80.7%~105.8%
【总页数】2页(P155-156)
【作者】刘春华
【作者单位】沈阳市农业检测中心,辽宁沈阳11003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57
【相关文献】
1.气相色谱双柱法测定茶叶中多种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 [J], 卢剑;武中平;高巍;俞幼芬
2.微波辅助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多种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 [J], 曾
小星;万益群;谢明勇
3.气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多种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 [J], 李红;陈广平;常健;赵健
4.气相色谱法测定茶鲜叶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 [J], 周琦
5.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茶鲜叶中7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 [J], 刘腾飞;杨代凤;董明辉;范君;谢修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