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绿色食品产品适用标准目录(2015版)
- 格式:xlsx
- 大小:62.31 KB
- 文档页数:27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绿色食品认证及标志使用收费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03.12.23•【文号】发改价格[2003]2268号•【施行日期】2004.01.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价格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决定废止、宣布失效、修改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目录(发布日期:2011年6月30日,实施日期:2011年6月30日)宣布失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绿色食品认证及标志使用收费管理办法》的通知(二00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发改价格[2003]2268号)农业部:为维护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绿色食品事业的健康发展,现将《绿色食品认证及标志使用收费管理办法》和《绿色食品认证及标志使用费收费标准》、《绿色食品环境监测费收费标准》、《绿色食品产品检验费收费标准》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收费标准有效期两年,有效期满后,由农业部重新审核后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
原国家物价局《关于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费的复函》([1993]价费字150号)同时废止。
附件:一、绿色食品认证及标志使用收费管理办法二、绿色食品认证及标志使用费收费标准三、绿色食品环境监测费收费标准四、绿色食品产品检验费收费标准附件一:绿色食品认证及标志使用收费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规范绿色食品认证及标志使用收费行为,维护绿色食品标志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绿色食品事业的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农业部负责组织实施绿色食品的质量监督、认证工作,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依据标准认定绿色食品,依据《商标法》实施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管理。
第三条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开展绿色食品认证和绿色食品标志许可工作,可收取绿色食品认证费和标志使用费。
第四条绿色食品认证费由申请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许可的企业在申请时缴纳,具体收费标准按附件二的规定执行。
第五条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费由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许可的企业在每个绿色食品标志使用年度开始前缴纳,标志使用权有效期3年。
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其他农药清单一、杀虫剂S-氰戊菊酯吡丙醚吡虫啉吡蚜酮丙溴磷除虫脲啶虫脒毒死蜱氟虫脲氟啶虫酰胺氟铃脲高效氯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氰菊酯抗蚜威联苯菊酯螺虫乙酯氯虫苯甲酰胺氯氟氰菊酯氯菊酯氯氰菊酯灭蝇胺灭幼脲噻虫啉噻虫嗪噻嗪酮辛硫磷茚虫威二、杀螨剂苯丁锡喹螨醚联苯肼酯螺螨酯噻螨酮四螨嗪乙螨唑唑螨酯三、杀软体动物剂四聚乙醛四、杀菌剂吡唑醚菌酯丙环唑代森联代森锰锌代森锌啶酰菌胺啶氧菌酯多菌灵噁霜灵粉唑醇氟啶胺氟环唑氟菌唑腐霉利咯菌腈甲基立枯磷甲基硫菌灵甲霜灵腈苯唑腈菌唑精甲霜灵克菌丹醚菌酯嘧霉胺氰霜唑噻菌灵三乙膦酸铝三唑醇三唑酮双炔酰菌胺霜霉威霜脲氰萎锈灵戊唑醇烯酰吗啉异菌脲抑霉唑五、熏蒸剂棉隆威百亩六、除草剂2甲4氯氨氯吡啶酸丙炔氟草胺草铵膦草甘膦敌草隆噁草酮二甲戊灵二氯吡啶酸二氯喹啉酸氟唑磺隆禾草丹禾草敌禾草灵环嗪酮磺草酮甲草胺精吡氟禾草灵精喹禾灵绿麦隆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酸)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酸麦草畏咪唑喹啉酸灭草松氰氟草酯炔草酯乳氟禾草灵噻吩磺隆双氟磺草胺甜菜安甜菜宁西码津烯草酮烯禾啶硝磺草酮野麦畏乙草胺乙氧氟草醚异丙甲草胺异丙隆莠灭净唑草酮仲丁灵七、植物生长调节剂2,4-滴矮壮素多效唑氯吡脲萘乙酸噻苯隆烯效唑S-氰戊菊酯1.特点S-氰戊菊酯又叫顺式氰戊菊酯是活性较高的杀虫剂,仅含顺式异构体,此药作用机理、药效特点、防治对象与氰戊菊酯相同,其杀虫活性要比氰戊菊酯高出4倍。
但的药效特点、作用机理和防治对象与氰戊菊酯是相同的。
产品为5%乳油,有效成分含量比氰戊菊酯低4倍,但它的效果却比氰戊菊酯高出4倍。
所以在田间使用时,两者的剂量是相同的。
可参照20%氰戊菊酯乳油的防治对象、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
注意事项也同氰戊菊酯。
2.适用作物及防治对象:[1] S一氰戊菊酯适用作物非常广泛,广泛使用于苹果、梨、桃、葡萄、山楂、枣、柑橘等果树,小麦、玉沭水稻、大豆、花生、棉花、甜菜等粮棉油糖作物,辣椒、番茄、茄子、十字花科蔬菜、马铃薯等瓜果蔬菜,及烟草、茶树、森林等多i植物。
我国分别制定了AA级与A级绿色食品标准。
制定AA级绿色食品认定准则的依据是,以我国国家相关标准、法规、条例为基础,参照GB/T 24000-ISO 14000环境管理系列、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IFOAM)、欧共体有机农业条例(2092/91)、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有机农业标准,结合我国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科技攻关成果,争取达到与国外有机食品标准接轨和互相认可的目的。
制定A级绿色食品标准的依据是,以我国国家标准、法规、条例为基础,参照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例如FAO/WHO 的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等标准,在绿色食品生产的四个关键环节上,综合技术水平优于国内执行标准并能被绿色食品生产企业普遍接受。
绿色食品标准目录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备注1 NY/T391-2000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2 NY/T392-2000 绿色食品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3 NY/T393-2000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4 NY/T394-2000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5 NY/T471-2000 绿色食品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6 NY/T472-2001 绿色食品兽药使用准则7 NY/T473-2001 绿色食品动物卫生准则8 NY/T658-2002 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9 NY/T268-95 绿色食品苹果被NY/T844-2004替代10 NY/T269-95 绿色食品黄瓜被NY/T747-2003替代11 NY/T288-2002 绿色食品茶叶12 NY/T271-95 绿色食品菜豆被NY/T748-2003替代13 NY/T272-95 绿色食品豇豆14 NY/T273-95 绿色食品啤酒被NY/T273-2002替代15 NY/T274-95 绿色食品干白葡萄酒被NY/T274-2004替代16 NY/T275-95 绿色食品半干白葡萄酒17 NY/T276-95 绿色食品干红葡萄酒18 NY/T277-95 绿色食品半干红葡萄酒19 NY/T278-95 绿色食品干桃红葡萄酒20 NY/T279-95 绿色食品消毒牛乳被NY/T657-2002绿色食品乳制品替代21 NY/T280-95 绿色食品全脂加糖酸牛乳22 NY/T281-95 绿色食品全脂无糖炼乳23 NY/T282-95 绿色食品全脂加糖炼乳24 NY/T283-95 绿色食品全脂乳粉25 NY/T284-95 绿色食品全脂加糖乳粉26 NY/T285-95 绿色食品大豆被NY/T285-2003替代27 NY/T286-95 绿色食品大豆油被NY/T751-2003替代28 NY/T287-95 绿色食品高级大豆烹调油被NY/T751-2003替代29 NY/T288-95 绿色食品红茶和绿茶被NY/T288-2002替代30 NY/T289-95 绿色食品咖啡粉31 NY/T654-2002 绿色食品白菜类蔬菜32 NY/T655-2002 绿色食品茄果类蔬菜33 NY/T657-2002 绿色食品乳制品34 NY/T418-2000 绿色食品玉米35 NY/T419-2000 绿色食品大米36 NY/T420-2000 绿色食品花生(果、仁)37 NY/T421-2000 绿色食品小麦粉38 NY/T422-2000 绿色食品白砂糖39 NY/T423-2000 绿色食品鲜梨被NY/T844-2004替代40 NY/T424-2000 绿色食品鲜桃41 NY/T425-2000 绿色食品猕猴桃42 NY/T426-2000 绿色食品柑桔43 NY/T427-2000 绿色食品哈密瓜44 NY/T428-2000 绿色食品葡萄被NY/T844-2004替代45 NY/T429-2000 绿色食品黑打瓜籽46 NY/T430-2000 绿色食品食用红花籽油47 NY/T431-2000 绿色食品番茄酱48 NY/T432-2000 绿色食品白酒49 NY/T433-2000 绿色食品植物蛋白饮料50 NY/T434-2000 绿色食品果汁饮料51 NY/T435-2000 绿色食品水果、蔬菜脆片52 NY/T436-2000 绿色食品果脯53 NY/T437-2000 绿色食品酱腌菜54 NY/T285-2003 绿色食品豆类(代替NY/T285-1995)55 NY/T743-2003 绿色食品绿叶类蔬菜56 NY/T744-2003 绿色食品葱蒜类蔬菜57 NY/T745-2003 绿色食品根菜类蔬菜58 NY/T746-2003 绿色食品甘蓝类蔬菜59 NY/T747-2003 绿色食品瓜类蔬菜60 NY/T748-2003 绿色食品豆类蔬菜61 NY/T749-2003 绿色食品食用菌62 NY/T750-2003 绿色食品热带、亚热带水果63 NY/T751-2003 绿色食品食用植物油64 NY/T752-2003 绿色食品蜂产品65 NY/T753-2003 绿色食品禽肉66 NY/T754-2003 绿色食品蛋及蛋制品67 NY/T755-2003 绿色食品渔药使用准则68 NY/T273-2002 绿色食品啤酒69 NY/T270-95 绿色食品番茄被NY/T655-2002替代70 NY/T290-95 绿色食品橙汁和浓缩橙汁被NY/T434-2000替代71 NY/T291-95 绿色食品番石榴果汁饮料72 NY/T292-95 绿色食品西番莲果汁饮料73 NY/T840-2004 绿色食品虾74 NY/T841-2004 绿色食品蟹75 NY/T842-2004 绿色食品鱼76 NY/T843-2004 绿色食品肉及肉制品77 NY/T844-2004 绿色食品温带水果78 NY/T274-2004 绿色食品葡萄酒代替NY/T274-1995 NY/T275-1995NY/T276-1995NY/T277-1995NY/T278-199579 NY/T891-2004 绿色食品大麦80 NY/T892-2004 绿色食品燕麦81 NY/T893-2004 绿色食品粟米82 NY/T894-2004 绿色食品荞麦83 NY/T895-2004 绿色食品高粱84 NY/T896-2004 绿色食品产品抽样准则85 NY/T897-2004 绿色食品黄酒86 NY/T898-2004 绿色食品含乳饮料87 NY/T899-2004 绿色食品冷冻饮品88 NY/T900-2004 绿色食品发酵调味品89 NY/T901-2004 绿色食品香辛料90 NY/T902-2004 绿色食品瓜子。
绿色食品标准相关知识绿色食品标准是绿色食品认证和管理的依据和基础,是整个绿色食品事业的重要技术支撑,它是全体从事绿色食品工作的同志们长期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
一、绿色食品标准概念:绿色食品标准是应用科学技术原理,结合绿色食品生产实践,借鉴国内外相关标准所制定的,在绿色食品生产中必须遵循,在绿色食品质量认证时必须依据的技术性文件。
绿色食品标准是由农业部发布的推荐性农业行业标准(NY/T),是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必须遵照执行的标准。
二、绿色食品标准的技术分级:绿色食品标准分为两个技术等级,即AA级绿色食品标准和A级绿色食品标准。
AA级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兽药及有害于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生产资料,而是通过使用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轮作、生物或物理方法等技术,培肥土壤、控制病虫草害、保护或提高产品品质,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要求。
A级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并积极采用生物学技术和物理方法,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要求。
三、绿色食品技术类标准构成绿色食品标准以“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理念为核心,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标准,即《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 391)制定这项标准的目的,一是强调绿色食品必须产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地域,以保证绿色食品最终产品的无污染、安全性;二是促进对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规定了产地的空气质量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渔业水质标准、畜禽养殖用水标准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各项指标以及浓度限值、监测和评价方法。
提出了绿色食品产地土壤肥力分级和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对于一个给定的污染物在全国范围内其标准是统一的,必要时可增设项目,适用于绿色食品(AA级和A级)生产的农田、菜地、果园、牧场、养殖场和加工厂。
附件:
《绿色食品产品适用标准目录》调整内容
一、《目录》勘误内容
(一“序号 25,绿色食品温带水果” , “适用产品名称”栏遗漏了“杏” ; “无花果”产品的“说明”栏中“单果重合理化指标”应为“单果重和理化指标” ;
(二“序号 31, 绿色食品香辛料” , 标准号应为“ NY/T 901-2004” ;
(三“序号 63,绿色食品果蔬汁饮料” , “适用产品名称”栏第 13行应为“发酵果蔬汁饮料” ;
(四“序号 84,绿色食品麦类制品” ,标准号应为“ NY/T 1510-2007” ;
(五“序号 96,麦芽糖” ,标准号应为“ GB/T 20883-2007” ;
(六“序号 105,稻谷产品”标准名称和标准号应为“稻谷 GB 1350-2009” 。
二、《目录》补充内容
(一“序号 31 绿色食品香辛料”中“花椒”产品说明栏增加内容“包括保鲜花椒产品,保鲜花椒的水分指标不作为判定依据” ; (二“序号 34,绿色食品坚果”中“其他鲜或干的坚果”的说明栏增加内容“包括去壳坚果产品” ; “板栗” 的说明栏中增加内容“包括保鲜板栗和速冻板栗” ;适用产品名称最后一栏改为“经烘炒、蒸煮等工艺加工熟制的上述坚果” ;
(三“序号 64,绿色食品水果、蔬菜脆片”的适用产品修改为
“油炸水果、蔬菜脆片” 和“非油炸水果、蔬菜脆片” , “非油炸水果、蔬菜脆片” 增加说明栏内容“其理化指标执行国家标准《非油炸水果、蔬菜脆片》 (GB/T 23787-2009 ” ;
(四“序号 76,绿色食品干果”中“红枣(干”的说明栏内容修改为“卫生要求按本标准表 3所列项目全检, 其他要求按国家标准《干制红枣》 (GB/T 5835-2009一等品(包括一等品以上要求执行。
”。
2玉米花粉3松花粉4向日葵花粉5紫云英花粉6荞麦花粉7芝麻花粉8高梁花粉9魔芋10钝顶螺旋藻11极大螺旋藻12刺梨13玫瑰茄14蚕蛹15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16低聚木糖Xylo-oligosaccharide17透明质酸钠Sodium Hyaluronate18叶黄素酯Lutein Esters19L-阿拉伯糖L-Arabinose20短梗五加Acanthopanax sessiliflorus21库拉索芦荟凝胶Aloe Vera Gel22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s23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24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25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26水解蛋黄粉Bonepep27异麦芽酮糖醇Isomaltitol28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29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30植物甾烷醇酯Plant stanol ester31珠肽粉Globin Peptide32菊粉Inulin33多聚果糖Polyfructose34γ-氨基丁酸Gamma aminobutyric acid35初乳碱性蛋白Colostrum Basic Protein36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37共轭亚油酸甘油酯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Glycerides 38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39杜仲籽油Eucommia ulmoides Oliv. Seed Oil 40茶叶籽油Tea Camellia Seed Oil41盐藻及提取物Dunaliella Salina (extract)42鱼油及提取物Fish Oil (extract)43甘油二酯油Diacylglycerol Oil44地龙蛋白Earthworm Protein45乳矿物盐Milk Minerals46牛奶碱性蛋白Milk Basic Protein47DHA藻油DHA Algal Oil48棉籽低聚糖Raffino-oligosaccharide49植物甾醇Plant sterol ester50植物甾醇酯Plant sterol51花生四烯酸油脂Arochidonic Acid Oil52白子菜Gynura divaricata(L.)DC53御米油Poppyseed oil54允许玫瑰花Rose rugosa cv. Plena55凉粉草Mesona chinensis Benth56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57布渣叶Microcos paniculata L.58鸡蛋花Plumeria rubra L.cv.Acutifolia59金花茶Camellia chrysantha(Hu) Tuyama60显脉旋覆花(小黑药)Inula nervosa wall.ex DC.61诺丽果浆Noni Puree62酵母β-葡聚糖Yeast β-glucan63雪莲培养物Tissue culture of Saussurea involucrata64蔗糖聚酯Sucrose Ployesters65玉米低聚肽粉Corn oligopeptides powder66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67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68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69水苏糖70费氏丙酸杆菌谢氏亚种71翅果油Elaeagnus Mollis Diels Oil72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Calcium β- hydroxy -β- methyl butyrate (CaHMB)73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74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75乳酸乳球菌双乙酰亚种76元宝枫籽油Acer truncatum Bunge Seed Oil77牡丹籽油Peony Seed Oil78玛咖粉Lepidium meyenii Walp79蚌肉多糖Hyriopsis cumingii polysacchride80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Leuconostoc.mesenteroides subsp.mesenteroides 81平卧菊三七Gynura Procumbens (Lour.)Merr82大麦苗Barley Leaves83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Medium- and long-chain triacylglycerol oil84小麦低聚肽Wheat oligopeptides85抗性糊精Resistant Dextrin86菊芋87人参(人工种植)Panax Ginseng C.A.Meyer88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esa89乌药叶Linderae aggregate leaf90辣木叶Moringa oleifera leaf91蔗糖聚酯Sucrose Ployesters92梨果仙人掌Opuntia ficus-indica(Linn.)Mill93茶树花Tea blossom94盐地碱蓬籽油Suaeda salsa seed Oil95美藤果油Sacha Inchi Oil96盐肤木果油Sumac Fruit Oil97广东虫草子实体Cordyceps guangdongensis98阿萨伊果99茶藨子叶状层菌发酵菌丝体100裸藻Euglena gracilis1011,6-二磷酸果糖三钠盐D-Fructose 1,6-diphosphate trisodium salt102丹凤牡丹花103狭基线纹香茶菜ides(Buchanan-Hamilton ex D.Don)H.Hara var. gerardianus( 104长柄扁桃油Amygdalus pedunculata Oil105光皮梾木果油Swida wilsoniana Oil106青钱柳叶107低聚甘露糖Mannan oligosaccharide(MOS)108显齿蛇葡萄叶109磷虾油Krill Oil110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111壳寡糖Chitosan Oligosaccharide112水飞蓟籽油Silybum marianum Seed oil113柳叶蜡梅Chmonathus salicifolius S.Y.H114杜仲雄花Male flower of Eucommia ulmoides115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116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117塔格糖Tagatose118奇亚籽Chia seed119圆苞车前子壳Psyllium seed husk120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121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122植物甾烷醇酯Plant stanol ester123线叶金雀花124茶叶茶氨酸Theanine125海藻糖126番茄籽油Tomato Seed Oil127枇杷叶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Lindl.128阿拉伯半乳聚糖Arabinogalactan129湖北海棠(茶海棠)叶Malus hupehensis(Pamp.)Rehd. leaf130竹叶黄酮Bamboo leaf flavone131燕麦β-葡聚糖Oat β-glucan132清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i133产丙酸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acidipropionici134低聚木糖Xylo-oligosaccharide卫生部公告2004年第17号卫生部公告2004年第17号列为普通食品卫生部公告2004年第17号列为普通食品卫生部公告2004年第17号列为普通食品卫生部公告2004年第17号列为普通食品卫生部公告2004年第17号列为普通食品卫生部公告2004年第17号列为普通食品卫生部公告2004年第17号列为普通食品卫生部公告2004年第17号列为普通食品卫生部公告2004年第17号列为普通食品卫生部公告2004年第17号列为普通食品卫生部公告2004年第17号列为普通食品卫生部公告2004年第17号列为普通食品卫生部公告2004年第17号列为普通食品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12号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12号各类食品,但不≤1.2克/天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12号保健食品原料≤200 毫克/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12号焙烤食品、乳制≤12 毫克/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12号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12号饮料类、酒类≤4.5克/天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12号各类食品≤30克/天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20号婴幼儿食品、乳≤15克/天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20号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20号保健食品原料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20号保健食品原料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20号乳制品、冷冻饮≤1克/天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20号各类食品,但不≤100克/天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20号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20号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20号植物油、植物黄<5克/天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20号保健食品原料≤3克/天2009年 第5号各类食品,但不≤15克/天2009年 第5号儿童奶粉、孕产≤8.4克/天2009年 第12号饮料、可可制品≤500毫克/2009年 第12号乳制品、含乳饮≤100毫克/2009年 第12号 1.直接食用。
绿色食品标准访问:549 次最后更新:5/9/2009 绿色食品概念一个定义: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发展绿色食品的两个根本目的一是通过开发绿色食品,保护和优化农业生态环境;二是通过消费绿色食品,增进人民身体健康。
绿色食品的三个根本特征一是强调产品出自优良生态环境二是对产品实行“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三是依法对产品实行标志管理绿色食品的四个条件一是产品和原料的产地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二是农作物种植、畜禽和水产养殖、食品加工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三是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四是包装储运符合绿色食品包装、储运标准。
提纲一、绿色食品标准的概念二、绿色食品标准的内容、特点三、绿色食品标准的作用一、绿色食品标准的概念(一)、绿色食品标准的定义(二)、绿色食品标准的性质(三)、产品依据标准分级管理(一)、绿色食品标准的定义绿色食品标准是应用科学技术原理,结合绿色食品生产实践,借鉴国内外相关标准所制定的,在绿色食品生产中必须遵守,在绿色食品质量认证时必须依据的技术性文件。
(二)、绿色食品标准的性质绿色食品标准是由农业部发布的推荐性国家农业行业标准,对于绿色食品生产企业来说,是强制性标准,必须严格执行。
(三)、产品依据标准分级管理A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其他有害于环境和健康的物质,按有机方式生产,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标准。
A级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标准。
二、绿色食品标准的内容、特点(一)、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二)、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三)、绿色食品产品标准(四)、绿色食品包装、储运标准(五)、绿色食品其它相关标准(一)、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1-20002、《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技术导则》《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1-2000空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氟化物、总悬浮微粒;农田灌溉水:PH值、重金属(汞、镉、砷、铅、铬)、氟化物、粪大肠菌群;渔业用水:重金属、色臭味、漂浮物质、PH值、溶解氧、生化需氧量、总大肠菌群、挥发酚、石油类;畜禽养殖用水:重金属、色度、混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值、氟化物、氰化物、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