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产业具体分类体系
- 格式:docx
- 大小:16.40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关于印发《绿色食品统计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公布日期】2013.11.01•【文号】•【施行日期】2013.11.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产品质量安全正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关于印发《绿色食品统计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各地绿办(中心):为了规范和加强绿色食品统计工作,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绿色食品事业发展的状况,更好地发挥统计工作服务于绿色食品事业发展的功能作用,中心依据国家和农业部现行的有关统计工作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绿色食品工作实际,并广泛征求各地绿办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绿色食品统计工作规范》(试行),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一日绿色食品统计工作规范(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绿色食品统计工作,确保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农业部《农业综合统计工作规范》、《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结合绿色食品事业发展实际,制定本工作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绿色食品申报单位及获证单位。
第三条绿色食品统计工作以农业部“金农工程――绿色食品审核与管理系统”(以下简称金农系统)为技术支撑,建立统计数据库。
第四条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及各地工作机构应加强对绿色食品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为统计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
第二章统计范围及指标体系第五条绿色食品统计范围:(一)业务范围: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包括绿色食品获证单位与产品、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绿色食品工作体系与队伍建设等情况。
(二)区域范围:全国、分地区(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境外绿色食品情况。
第六条中心根据体现绿色食品产业的完整性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性的原则,设立全国统一的绿色食品统计指标体系(附件1)。
第三章统计数据采集与审核第七条绿色食品按产品类别设置统一的统计代码(附件2)。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绿色食品是指在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食用等全过程中,对环境、生态和人体健康无害的食品。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是保障绿色食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其建立和完善对于推动绿色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提升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主要包括绿色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的标准和规范。
首先,在生产环节,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应包括对土壤、水源、空气等环境的保护要求,对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用品的使用限制,以及对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采摘时间等方面的规定。
其次,在加工环节,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应包括对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添加剂使用、加工工艺、包装材料等方面的要求,确保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不受到污染。
再者,在流通环节,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应包括对食品运输、储存、销售环节的卫生要求和追溯体系的建立,保证食品在流通过程中不受到二次污染。
最后,在消费环节,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应包括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保障和对食品安全的监督和检测,确保消费者能够放心购买和食用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立法和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强对绿色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保证其生产经营活动的合法合规。
企业应严格遵守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要求,加强对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管理,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社会各界应加强对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宣传和推广,增强公众对绿色食品的认知和信任,促进绿色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
总之,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保障绿色食品质量和安全,推动绿色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升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各方应共同努力,加强合作,推动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建设,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食品,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
3A级绿色食品产品包装上以绿底印白色标志,其防伪标签的底色为绿色,产品包装上以绿底印白色标志;而AA级绿色食品包装上以白底印绿色标准,防伪标签的底色为蓝色;
★、绿色食品所具备的条件
1、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
2、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
3、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
4、产品的包装、贮运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包装贮运标准;
作为申请绿色食品所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结构中有具体要求;。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与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都是整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认证又各具特色。
(1)质量标准不同。
无公害农产品是解决食用农产品消费的基本安全问题,其质量标准较宽;绿色食品质量标准较高,大体相当于现在欧洲市场上中等消费水平,比无公害农产品高5—10倍;有机食品强调不使用或很少使用化学合成品,相当于我们的生态食品或纯天然食品,其实际达到的卫生安全标准更高一些。
(2)消费对象不同。
无公害农产品满足的是大众消费;绿色食品主要供给少数高收入群体和部分出口;有机食品主要是为了出口。
(3)推动方式不同。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由政府推动,并在适当时候推行强制性认证;绿色食品以市场运作为主,政府推动为辅;有机食品认证是一种完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
(4)认证方式不同。
无公害农产品采用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相结合和检测为主、检查为辅的方式认证;绿色食品采取质量认证和证明商标管理相结合的方式认证;有机食品则以检查认证为主,依靠检查员现场检查和辅导来进行认证。
(5)收费标准不同。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是一项公益性事业,认定认证本身包括材料审核、现场检查、专家评审、证书制作、媒体公告及抽查抽检等均不收费,仅在申请人委托相关质检机构进行环境检测和产品检验时由质检机构收取一定的检测费,在购买无公害农产品使用标志时收取成本费;而绿色食品其认证、环境测评和产品质检、标志使用、公告等都要按一定标准收费,费用较高;有机食品,国外认证机构一般要求有三年的辅导期,费用很高。
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的关系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是一组与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相关的概念。
有机食品是通过不施用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为手段,利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减少生产过程对环境和产品的污染,并在生产中建立一套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系统,以促进生物多样性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有机农业生产是在生产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为手段,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关系,促进生态平衡、物种的多样性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名词解释1.Green Food:即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产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2.CGFDC: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是组织和指导全国绿色食品开发和管理工作的权威机构。
3.IFAOM: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旨在通过发展有机农业保护自然和环境,它联合各成员致力于发展集生态、社会和经济为一体的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体系CA: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是国务院决定组建并授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统一管理、监督和综合协调全国认证认可工作的主管机构。
5.土壤肥力:土壤及时满足植物对水、肥、气、热要求的能力,称为土壤肥力6.土壤质量:即土壤在生态系统的范围内,维持生物的生产力、保护环境质量以及促进动植物健康的能力。
7.光合细菌:简称PSB,是一类以光作为能源、能在厌氧光照或好氧黑暗条件下利用自然界中的有机物、硫化物、氨等作为供氢体兼碳源进行光合作用的特殊生理类群原核生物。
8.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称为良好操作规范9.HACCP(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即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일10.IPM:即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是在以整个作物系统中生物群落为调节单元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协调各种保护措施改善和增强有益生物的诱导因子,制约有害的生物因子,恢复人工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促使益害生物种群达到某种生态平衡,从而可长期有效地压抑有害生物暴发与为害。
简答题1.绿色食品与普通食品相比有三个显著特征答:①强调产品出自最佳生态环境。
②对产品实行全程质量控制。
③对产品依法实行标志管理。
2.绿色食品发展历程答:一、起步阶段:从1990年-1993年,是我国绿色食品从全国农垦系统启动的基础建设阶段。
二、快速发展阶段:1994年-1996年,是我国绿色食品事业向全社会推进的加速发展阶段。
新疆第三期绿色(有机)食品生产管理培训班材料绿色食品标志认证与申报要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新疆分中心二〇〇六年三月大纲:一、绿色食品概念及标志1、绿色食品概念2、绿色食品分类3、绿色食品标志(标志、编号)二、绿色食品认证及标准1、绿色食品申报条件(申请者、生产、申报范围)2、绿色食品申报程序(申请、审核、现场检查、上报、发证)3、绿色食品标准三、绿色食品申报材料的准备1、绿色食品申报材料目录2、申请书及调查表3、生产规程(种植规程、养殖规程、加工规程)4、质量控制体系(管理制度、原料收购合同、基地图、农户名单)5、其他材料6、外购原料一、绿色食品概念及绿色食品标志1. 绿色食品概念1、什么是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加工,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
绿色食品并非指“绿颜色”的食品,而是对无污染食品的一种形象表述。
由于与环境、健康和安全相关的事物通常冠之以“绿色”,为了突出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对环境保护的有利性和产品自身的无污染与安全性,因此命名为绿色食品。
2、绿色食品分类绿色食品按照是否有化学合成物质的投入以及相关标准的不同,分为A级绿色食品和AA级绿色食品。
A 级绿色食品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的,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验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AA 级绿色食品系指在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的,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验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A 级有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AA级绿色食品等同于国际上的有机食品。
2. 绿色食品标志及其含义1、绿色食品标志绿色食品标志是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正式注册的质量证明商标。
绿色食品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近年来,人们对饮食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绿色食品作为健康、环保的代表,逐渐成为人们追求的食品选择。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绿色食品市场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绿色食品市场的现状目前,绿色食品市场正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
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追求以及对环境影响的关注使得绿色食品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国内外一些大型超市已经将绿色食品摆放在显眼位置,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政府的支持和相关政策的出台也推动了绿色食品市场的发展。
二、绿色食品的定义及标准绿色食品是指在生产、加工、储存和销售过程中无公害和环境友好的食品。
绿色食品的标准包括环境标准、生产标准、加工标准等,严格的标准要求保证了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三、绿色食品的分类绿色食品根据生产过程和原材料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绿色养殖食品等。
有机食品是指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技术生产的食品,无公害食品是在农田种植中不使用农药和化肥的食品,绿色养殖食品是指在养殖过程中不使用激素和抗生素的食品。
四、绿色食品市场的热点产品在绿色食品市场中,有一些产品备受瞩目。
例如,有机蔬菜、有机水果、无公害禽肉、绿色水产品等,这些产品不仅品质上乘,而且对人体健康有益。
五、绿色食品市场的挑战发展绿色食品市场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生产过程中的成本相对较高,导致产品价格上升,这使得一些消费者望而却步。
其次,市场上对绿色食品的认知度并不高,许多消费者对于绿色食品的概念和效果认知不足。
而且,绿色食品市场还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如何在竞争中突出自身的优势是一个难题。
六、绿色食品市场的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关注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对环境影响的关注,绿色食品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预计未来几年,绿色食品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不仅从农产品生产到销售将逐渐推广绿色理念,一些绿色食品的创新品种和新技术也将逐渐涌现。
七、绿色食品市场发展的机遇绿色食品市场的发展有着广阔的机遇。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绿色食品是指在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过程中,对环境友好,对人体健康无害,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食品。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是指为了保障绿色食品质量和安全,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规范。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建立对于推动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包括了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的各项标准和规范。
在生产环节,绿色食品标准体系要求农业生产要遵循绿色种植、有机种植的原则,禁止使用化学农药、化肥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在加工环节,绿色食品标准体系要求加工过程中不得添加有害物质,确保食品的原汁原味。
在流通和销售环节,绿色食品标准体系要求食品的包装、运输和销售要符合环保要求,不得污染环境。
其次,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提出了严格要求。
绿色食品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保证食品不含有害物质,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同时,绿色食品标准体系还要求食品的营养价值高,符合人体的营养需求,对人体健康有益。
再者,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宣传力度,推动企业和农民遵循绿色食品标准生产。
企业应提高食品生产的技术水平,严格执行绿色食品标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社会各界应增强对绿色食品的认识,支持和购买绿色食品,促进绿色食品市场的发展。
最后,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推动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实施将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同时,绿色食品的生产和销售将为农民增加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此外,绿色食品的推广和普及将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减少因食品安全问题导致的疾病。
总之,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对于保障食品质量和安全,推动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共同努力,支持和推动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食品,促进社会的绿色发展。
中国食物与营养2017,23(10):11-14、72Food and Nutrition in China国内外食品分类系统对绿色食品产品分类体系构建的借鉴陈倩,张志华,滕锦程,唐伟(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北京100081)摘要:在分析研究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日本“肯定列表制度”以及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等标准中的食品分类系 统基袖上,对绿色食品产品分类体系构建提出建议,以期进一步完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
关键词:绿色食品;食品分类系统食品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健康的基本要素,其涵盖范 围广泛,种类繁多,产品属性和组成复杂,且有区域性 和习惯名称差异,所以对食品进行分类是一项复杂的系 统工程。
不同的应用目的决定不同的分类方法,建立相 对统一的食品分类系统对于建立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及食 品的分类生产和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 分析目前国内外主要的食品分类系统,对构建绿色食品 产品分类体系有所借鉴。
1国外主要食品分类系统目前国际上及发达国家比较全面且划分较细的食品 分类系统主要有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食品与饲 料分类标准》、《食品添加剂通用法典标准》(GSFA)中的 食品分类系统和日本“肯定列表制度”中食品分类体系,因其服务对象不同,其分类原贝_分类方法各不相同。
1.1《食品与饲料分类标准》中的食品分类系统CAC设置“食品和饲料分类系统”的主要作用是 为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制修订服务,因此,在分类方法 上是将具有相似农药残留特性和产品特征的食品进行归 类,在名称上尽量采用国际贸易中通用的科学名称及描 述。
因农药在植物和动物中有显著差异,首先将食品和 饲料分为基本植物来源和动物来源两大类,再将食品按 相似产品特征和农药残留特性分为大类和亚类。
其最终 基本框架是将食品和饲料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按 原料来源及是否经过加工分为植物源初级产品、动物源 初级产品、初级饲料、植物源加工产品和动物源初级产 品五大类;第二个层次是根据产品特性,在大类的基础 上划分亚类,如植物源初级产品中分出水果、蔬菜、坚果等类别;第三个层次是将亚类中农药残留相似的产品 再分小类,如水果亚类中再细分柑橘类、仁果类等小 类;第四个层次则分到小类中的具体品种,如柑橘小类 中再分出品种。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绿色食品企业内检员培训教材江苏省绿色食品办公室目录第一部分绿色食品管理一、绿色食品基础概念 (1)二、绿色食品标志管理 (3)三、绿色食品质量监督管理 (3)四、绿色食品企业内部检查员制度 (5)五、法律、法规中相关责任认定和处罚办法的规定 (6)第二部分绿色食品标准体系一、绿色食品标准概述 (8)二、绿色食品标准特点、基本原则及制定依据8三、绿色食品标准构成 (8)四、绿色食品标准的作用和意义 (13)第三部分绿色食品生产原则一、种植业类 (15)二、畜禽养殖业类 (21)三、水产养殖业类 (25)四、加工类 (31)第四部分品牌营销与电子商务附录一、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附录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附录三、食品安全法附录四、绿色食品标准汇总表 (34)第一部分绿色食品管理一、绿色食品基础概念(一)概念及特征1、绿色食品的概念绿色食品是指产自优良环境,按照规定的技术规范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无污染、安全、优质并使用专用标志的食用农产品及加工品。
2、绿色食品的特征绿色食品与普通食品相比有三个显著特征:(1)强调产品出自最佳生态环境。
绿色食品生产从原料产地的生态环境入手,通过对原料产地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因子严格监测,判定其是否具备生产绿色食品的基础条件;(2)对产品实行全程质量控制。
绿色食品生产实施“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
通过产前环节的环境监测和原料检测,产中环节具体生产、加工操作规程的落实以及产后环节产品质量、卫生指标、包装、保鲜、运输、储藏、销售控制,确保绿色食品的整体产品质量,并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标准化水平和技术含量;(3)对产品依法实行标志管理。
绿色食品标志是一个质量证明商标,属知识产权范畴,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保护,并按照《商标法》、《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条例》和《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开展监督管理工作。
3、绿色食品必须具备的条件(1)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2)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产操作规程;(3)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质量和卫生标准;(4)产品外包装必须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符合绿色食品特定的包装、装潢和标签规定。
绿色蔬菜农药残留1农药1.1定义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的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成分的混合(药)物及其制剂。
1.2分类农药按化学组成及结构划分为:有机磷农药:有机磷类农药因为其高效、快速、广谱等特点一直在农药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我国已生产和使用的有机磷类农药达数10种之多,其中最常用的有敌百虫、敌敌畏、乐果、甲拌磷、内吸磷、对硫磷、马拉硫磷等。
氨基甲酸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继有机磷类农药之后发现的一种新型农药,也是我国目前使用量较大的杀虫剂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粮食、蔬菜和水果等各种农作物。
常见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有西维因、呋喃丹和速灭威等。
此类农药具有分解快、残留期短、低毒、高效和选择性强等特点。
拟除虫菊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一类重要的合成杀虫剂,常见的菊酯类农药有澳氟菊酯和氯氟菊酯等。
该类农药是模拟天然菊酯的化学结构而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大多以无色晶体的形式存在,一部分为较黏稠的液体,具有高效、广谱、低毒和生物降解性等特性。
有机氯:有机氯农药是氯代烃类化合物,亦称氯代烃农药。
大多数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或固体,不溶或非溶于水,易溶于脂肪及大多数有机溶剂,挥发性小,化学性质稳定,与酶和蛋白质有较高亲和力,易吸附在生物体内,生物富集作用极强。
20世纪40年代,有研究表明,DDT 具有显著的杀虫效果以来,又相继合成了狄氏剂、艾氏剂、异狄氏剂、六六六、氯丹和杀虫酚等多种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杀灭农业害虫及卫生害虫,是杀虫剂使用量最大的一类农药。
在我国过去所使用的农药中,60%的农药属于有机氯类农药。
1.3利与弊利:减少农作物损失、提高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增加食品供应;提高绿化效率,减少虫媒传染病、改善人类和动物的生活居住条件。
弊:造成环境及食物污染,使环境质量恶化,物种减少,生态平衡破坏;通过食物和水的摄入、空气吸入和皮肤接触等途径对人体造成多方面的危害和“三致作用”2农药残留2.1定义农药残留(Pesticide residues),是农药使用后一个时期内没有被分解而残留于生物体、收获物、土壤、水体、大气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绿色食品是指在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过程中,对环境友好、对人体健康无害、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安全性的食品。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绿色食品的需求逐渐增加,因此建立健全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应包括从种植、养殖到加工、流通的全程监管。
在种植和养殖环节,应严格控制农药、化肥和激素的使用,采取有机种植和无公害养殖技术,确保食品原料的绿色生产。
在加工和流通环节,应遵循卫生安全规范,杜绝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的使用,保证绿色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符合环保要求。
其次,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应建立健全的质量检测和认证机制。
各级质量监督部门应加强对绿色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确保其生产过程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同时,应建立绿色食品的认证制度,对符合标准的绿色食品进行认证,提高绿色食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信任度。
另外,绿色食品标准体系还应注重宣传和教育工作。
通过开展绿色食品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提高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识和了解,引导消费者树立健康饮食观念,增强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和信赖。
同时,还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绿色食品标准的理解和执行能力,确保绿色食品生产的全程质量控制。
最后,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应与国际接轨,提高绿色食品的国际竞争力。
借鉴国际先进标准和经验,不断完善和提高我国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促进绿色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升绿色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总之,建立健全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加强相关立法工作,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推动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绿色食品,推动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02.22•【字号】皖政办秘〔2024〕7号•【施行日期】2024.02.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食品安全正文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有关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经省政府同意,现将《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4年2月22日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发挥皖北空间、资源、市场优势,坚持种养一块抓、粮肉一块抓、头尾一块抓,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
以世界的眼光,高起点打造绿色食品的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构建全新产业生态,加快建设结构合理、链条完整、布局优化、规模巨大的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推进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高质量发展,构建全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新格局,为建设高质高效的农业强省作出新贡献。
(二)发展原则。
——坚持战略思维、创新理念。
善于用市场化的思维系统谋划、推进发展,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发挥资本力量,实现与科技、人才、土地等要素资源更多耦合和最优组合。
借助平台思维,按照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的理念,谋划产业生态系统,以产业互联网平台链接各类市场主体,推动科技、产业、资本直通。
用好生态理念,整体谋划、通盘考虑,推动各要素深度关联、跨界融合、开放协同,形成头部企业、中小微企业等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相互链接、分工协同的生态圈系统。
1.绿色食品具体分类体系
★绿色食品分级标准
1.AA级绿色食品:
生产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NY/T 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兽药、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及其他有害于环境和身体健康的物质。
按有机生产方式生产,产品质量符合绿色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在A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术。
2.A级绿色食品:
生产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NY/T 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绿色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
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 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3.两者的区别在于:
(1)为了和国际相关食品接轨,在标准上与其一致。
目前AA级绿色食品标准已达甚至超过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的有机食品基本标准的要求,AA级绿色食品已具备了走向世界的条件,这是AA级与A级的根本区别。
(2)在AA级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上禁止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物质。
而在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
(3)A级绿色食品产品包装上以绿底印白色标志,其防伪标签的底色为绿色,产品包装上以绿底印白色标志。
而AA级绿色食品包装上以白底印绿色标准,防伪标签的底色为蓝色。
★绿色食品所具备的条件
1、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
2、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
3、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
4、产品的包装、贮运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包装贮运标准。
作为申请绿色食品所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结构》中有具体要求。
★可以申请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种类
绿色食品标志已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批准注册,按商标分类划分第二十九、三十、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类食品具备条件的均
可申请使用绿色食品的标志。
1。
国家商标分类二十九类主要商品为:
肉、非活的家禽、野味、肉汗、水产品、罐头食品、腌渍、干制蔬菜、蛋品、奶及乳制品、食用油脂、色拉、食用果胶、加工过的坚果、菌类干制品、食物蛋白。
2.国家商标分类三十类主要商品为:
咖啡、咖啡代用品、可可、茶及茶叶代用品、糖、糖果、南糖、蜂蜜、糖浆及非医用营养食品、面包、糕点、代乳制品、方便食品、米、面粉(包括五谷杂粮)、面条及米面制品、膨化食品、豆制品、食用淀粉及其制品、饮用水、冰制品、食盐、酱油、醋芥末、味精、沙司、酱等调味品、酵母、食用香精、香料搅稠奶油的制剂、家用嫩肉剂。
3.国家商标分类第三十一类主要商品为:
未加工的林业产品、未加工谷物及农产品(不包括蔬菜、种籽)花卉、园艺产品、草木活生物、新鲜蔬菜、种籽、动物饲料(包括非医用饲料添加剂及催肥剂)麦芽、动物栖息用品。
4.国家商标分类第三十二类主要商品为:
啤酒、不含酒精饮料、糖浆及其它供饮料用的制剂。
5.国家商标分类第三十三类主要商品为:
含酒精的饮料(除啤酒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