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四十景解说
- 格式:ppt
- 大小:10.97 MB
- 文档页数:47
圆明园四十景,指的是圆明园中四十处景点。
这四十景包括正大光明、勤政亲贤、九洲清晏、镂月开云、天然图画、碧桐书院、慈云普护、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茹古涵今、长春仙馆、万方安和、武陵春色、山高水长、月地云居、鸿慈永祜、汇芳书院、日天琳宇、澹泊宁静、映水兰香、水木明瑟、濂溪乐处、多稼如云、鱼跃鸢飞、北远山村、西峰秀色、四宜书屋、方壶胜境、澡身浴德、平湖秋月、蓬岛瑶台、接秀山房、别有洞天、夹镜鸣琴、涵虚朗鉴、廓然大公、坐石临流和曲院风荷。
这些景点各有特色,比如,正大光明是一处宫殿区,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庄重和大气;勤政亲贤则是一处办公区,显示了皇家治理国家事务的严谨和高效;九洲清晏是一处湖泊区,表现了皇家园林的宁静与和谐;镂月开云则是一处园林区,通过精心设计和布置,展示了中国传统园林的精髓。
圆明园四十景以其丰富多样的景观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游览。
这些景点代表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最高水平,也是圆明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
圆明园40景介绍嘿,你们知道吗?我觉得圆明园可太神奇啦!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讲圆明园的40 景哦。
圆明园里有个正大光明殿,那地方可气派了。
就像我们在电视里看到的古代宫殿一样,又大又宽敞。
皇帝就在那里处理国家大事呢。
想象一下,皇帝坐在高高的椅子上,下面好多大臣在商量着怎么让国家变得更好,是不是很有意思呀?还有九州清晏,这里是皇帝住的地方哦。
周围的景色美极了,有花有草,还有小湖。
皇帝在这里休息的时候,肯定觉得特别舒服。
就像我们周末在家里的小院子里玩耍一样自在呢。
圆明园的40 景里还有很多好玩的地方。
比如镂月开云,那里种满了牡丹花。
一到开花的时候,五颜六色的,可好看啦!就像一片花海,我们要是能在里面跑啊跳啊,肯定会特别开心。
再说说平湖秋月吧。
在晚上,月亮照在湖面上,闪闪发光。
我们可以坐在湖边,看着月亮,听着湖水轻轻流动的声音,感觉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了。
是不是很美妙呀?还有一个叫西洋楼的地方,那里有一些很特别的建筑。
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房子不太一样,有高高的柱子,还有奇怪的形状。
听说这是按照外国的样子建造的呢。
感觉就像走进了一个童话世界一样。
我觉得圆明园的40 景就像一个超级大的宝藏,每一个景都有它自己的故事和魅力。
我们可以通过想象,回到过去,看看那时候的人们在这些美丽的地方都做些什么。
也许他们在花园里散步,也许在亭子里聊天,也许在湖边钓鱼。
虽然现在圆明园不像以前那么完整了,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了解它的 40 景,知道它曾经有多么辉煌。
我们要好好学习历史,珍惜现在的生活,也要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哦。
以后有机会,我们可以一起去圆明园看看,亲身感受一下这些美丽的景色。
说不定我们会发现更多有趣的东西呢!你们说好不好呀?我真的很喜欢圆明园的 40 景,希望你们也能喜欢哦!下次我再给你们讲更多有趣的故事吧。
拜拜啦!。
圆明园方壶胜境浅析摘要“方壶胜境”位于圆明园福海东北岸湾内,占地面积约为2万平方米,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
“方壶胜境”在圆明园的盛期是一处以寺庙景观为主题的园林景群,此景中后部的九座楼阁中供奉着2000多尊佛像、32座佛塔,以及180座大小佛龛。
通过文献考证和现场调研,对方壶胜境的起源发展、区位关系、建筑空间布局及植物配置等进行了分析与介绍。
最后还对圆明园的保护与复建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方壶胜境;建筑群;空间格局;复建I目录摘要 (I)目录 (1)1.背景介绍 (2)2.景观分析 (3)2.1区位关系与整体空间结构 (3)2.2建筑及空间格局 (3)2.3植物 (5)3.文学轶事 (6)4.现状及保护 (8)4.1 景点现状 (8)4.2 圆明园的保护 (8)4.3 圆明园复建的讨论 (8)5.个人总结 (10)参考文献 (11)11.背景介绍“方壶胜境”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
圆明园是前后五朝皇帝,分别是雍正(在位期间1723-1735)、乾隆(在位期间1736-1795)、嘉庆(在位期间1796-1820)、道光(在位期间1821-1850)和咸丰(在位期间1851-1861)长年的重要居所。
根据经近年的调查,圆明园占地3.4平方公里,或者是5100亩(约1圆明园平面图合775.5英亩),周边的测量长约10000米,呈长方形,从东到西大约是2415米,从北到南差不多1890米。
在这个广大的空间里,曾经营建了16万平米的人工建筑。
圆明园的历史始于康熙时代。
在1709年,基于风水上的考量,康熙选择在距离畅春园500米到600米远的一个地点兴建一座崭新的宫苑,不就就被素有“佛心天子”之称的康熙取名为圆明园。
“圆明”两字是佛语,在字义上是“圆融和普照”,意味着完美和至善。
在圆明园第一阶段工程完成时,康熙就把它赏赐给他的第四个儿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
雍正继位后就开始扩建圆明园。
到乾隆皇帝时期,圆明园进入到它的黄金时期,乾隆在1736年刚刚登基的时候就开始了圆明园的扩建工程,其中就包括位于福海景区的“方壶胜境”。
圆明园四十景图文,细说历史建筑缘由圆明园是一段历史、一场回忆、一座胜境、是几代帝王的一个梦。
当一切在历史的进程中消逝,后人总是给于无奈的叹息。
缅怀过去不是后退,而是对未来的一个提醒,一点记忆历史的证据。
《圆明园四十景图》清代乾隆年间宫廷画家沉源、唐岱绘,绢本彩色,画面宽二尺零四分,高二尺,连装池梭边共宽二尺三寸五分,高二尺六寸,合四十幅;另有汪由敦楷书弘历所作各景题咏四十首,亦四十幅,总共八十幅,为两册。
原存圆明园中,1860年被英法联军劫掠,现收藏于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
《蓬壶春永》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
蓬壶春永二十景彩色图,与圆明园四十景图相应之图景内容相仿,惜迄今尚未查见其余二十景图。
图画宽为77.5厘米,高61.5厘米,工笔彩绘,纸本,绘工精细,色彩艳丽。
画页之前及末尾分别书写仙瀛胜境与山水清音八个大字,但未见题署作者与绘画年代。
这套《蓬壶春永》究竟是何人于何时如何画成的,以及是否就只画了这二十景,均不知其详。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别有洞天苑牆东出水关,日秀清村。
长薄疏竹,映带壮墅,自有尘外致。
正不必倾岑峻,阻绝恆蹊,罕得津逮也。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夹境鸣琴取李青莲两水夹,明镜诗意,架虹桥一道,上构杰阁,俯瞰澄泓,画栏倒影,旁崖悬瀑水,衝激石罅,琤琮自鸣,犹识成连遗响。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平湖秋月倚山面湖,竹树蒙密,左右支柀桥,以通步屐,湖可数十顷。
当秋深月皎,潋艳波光,接天无际,苏公堤畔差足方兹胜概。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涵虚朗鉴结宁福海之西,左右云堤纡委,千章层青。
面前巨浸空澄,一泓淨碧,日月出入,云霞卷。
远山烟岚,近水楼阁,来不迎而去不距,莫不落其度内.如如焉,亦无如如者,吾得之于濠上也。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蓬岛瑶台福海中作大小三鸟,仿李思训画意,为仙山楼阁之状。
岧岧亭亭,望之若金堂五所,玉楼十二也。
真妄一如,小大一如,能知此是三壶方丈,便可半升铛内煮江山。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接秀山房平冈萦迴,碧沚停蓄,虚馆閒閒,境独夷旷。
圆明园四十景点名称 主要内容正大光明 正大光明殿是圆明园的正殿,皇帝每年举行生日受贺、新正曲宴亲藩、小宴廷臣、中元筵宴、观庆龙舞、大考翰詹、散馆乡试及复试的地方。
殿上悬雍正手书“正大光明”匾额,殿堂7间,前面有宽大的月台,东、西配殿各5间。
勤政亲贤殿即养心殿西暖阁前室,位于正大光明殿东面,为盛暑时皇帝办公之处,有殿堂5间。
北勤政亲贤设宝座,南为窗,东有板墙开门,与养心殿明间相通,为皇帝召见大臣之所。
窗外抱厦内围有木屏,与明间相隔,较为隐秘。
现为宫廷生活原状陈列。
养心殿的西暖阁,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单独接见大臣,批阅殿试考卷的地方。
暖阁的北墙上悬挂着雍正皇帝题写的匾额:“勤政亲贤”匾下的屏文是乾隆皇帝的诗篇。
九洲清晏位于前湖北岸与正大光明殿隔湖相望,由三进南向大殿组成,第一进为圆明园殿,中间为奉三无私殿,最北为九州清晏殿;中轴东有"天地一家春",为道光出生处;西有“乐安和”,是乾隆的寝宫;再西有清晖阁,北壁悬挂巨幅圆明园全景图,原图现存法国巴黎博物馆;道光十年又在“怡情书史”附近建起“慎德堂”等殿宇,都是皇帝寝宫;道光十六年,殿、奉三无私殿、九州清晏殿。
同时被火焚烧;雍正帝、道光帝都死在九州清晏殿。
长春仙馆长春仙馆,建于乾隆九年,公元一七四四年。
长春仙馆位于前湖西面,乾隆即位前曾居于此,有殿门3间,正殿5间。
镂月开云镂月开云原称牡丹亭,位于后湖东南角,建筑木料以捕木为主,殿顶覆二色琉璃瓦;乾隆即位后,改称“镂月开云”,乾隆九年(1744以纪念康熙六十一年祖孙三代在此聚会赏花的往事。
主体建筑为纪恩堂。
殿以楠木为材,上覆金碧二色琉璃瓦。
旁为御兰芬。
碧桐书院碧桐书院,建于乾隆九年,公元一七四四年。
位于后湖东北角,是一座书房。
前殿三楹,中殿、后殿各五楹。
建筑外一弯溪流,四面环土山,其西岩石上为云岑亭。
上下天光 位于后湖西北,为两层楼宇,登楼可尽览湖光水色。
仿《岳阳楼记》中对洞庭湖的描写“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而建,为临湖楼房,上下三楹,左右有亭,楼后为平安院。
绝美:圆明园四十景及3D复原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为清乾隆年间宫廷画师沈源、唐岱、冷枚等,根据圆明园著名景群绘制的绢本彩色四十景图,由乾隆御笔题诗,由工部尚书汪由敦书写,图画绘工精美,直观效果极佳。
所绘建筑、泉石等景观都为写实风格,题诗意境深远,书法隽永飘逸,诗、书、画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为研究圆明园的建筑及景物提供了最为真实的第一手影象资料,也为复原四十景提供了参考。
在记录片《圆明园》中,用数字手段复原了许多圆明园的景物,其中的四十景完全是参考《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复原,对比之下,我们只能恨自己书读的不够多,除了"壮丽""辉煌"以外,只能说:
牛逼!真牛逼!TMD真牛逼!
正大光明
▼
勤政亲贤▼
九洲清晏▼
镂月开云▼
天然图画▼
碧桐书院▼
慈云普护▼
上下天光▼
杏花春馆▼
坦坦荡荡▼
茹古涵今▼
长春仙馆▼
万方安和▼
武陵春色▼
山高水长▼
月地云居▼
鸿慈永祜▼
汇芳书院 ▼
日天琳宇▼
澹泊宁静▼
映水兰香▼
水木明瑟▼
濂溪乐处▼
多稼如云▼
鱼跃鸢飞▼
北远山村▼
西峰秀色▼
四宜书屋▼
方壶胜境▼
澡身浴德▼
平湖秋月▼
蓬岛瑶台▼
接秀山房▼。
圆明园四十景诗一、原文:《正大光明》首夏清和法驾移,御园避暑试追随。
万方玉帛风云会,一统车书日月期。
岂意潢池惊弄兵,翻同赤壁慱观棋。
临衢莫讶仪容简,玩景当前属盛时。
二、衍生注释:1. “首夏清和”:首夏指农历四月,清和指天气清明和暖。
2. “法驾”:天子车驾的一种,这里指皇帝出行的车驾仪仗等。
3. “玉帛”:古代诸侯会盟朝聘所执的礼物,这里代指各方来朝的人或国家,表示臣服或交好。
4. “潢池惊弄兵”:潢池,池塘。
弄兵,指发动兵变。
此句意思是惊讶于发生兵乱之事。
5. “赤壁慱观棋”:赤壁,三国古战场。
博观棋,把战争局势看作下棋,带有一种豁达又无奈的感觉,这里指局势变幻如同棋局。
三、赏析:主题:这首诗描绘了皇家在圆明园避暑时的情景以及对局势的一些感慨。
情感:一方面有皇家出游的盛大气象和盛世的自豪之感,“万方玉帛风云会,一统车书日月期”体现出国家昌盛,各方来朝的繁荣。
另一方面,又有对意外发生的动乱的那种惊动和无奈,如“岂意潢池惊弄兵”一句的转折,把美好的盛景下突然出现的危机表达出来。
表现手法:主要运用了对比和比喻的手法。
前部分描述皇家出行,万国来朝的盛景和后半部分意外的兵乱作对比;将兵乱局势比作赤壁之战中的棋局,形象地表达出那种对复杂局势只能旁观的无力感。
四、作者介绍:这些圆明园四十景诗的作者为乾隆帝。
乾隆帝在清朝的繁荣昌盛时期在位,他热爱文学艺术、诗词创作,喜好巡游和营建园林。
他创作关于圆明园的诗作一方面是为了记录园林中的景色和与之相关的事情,另一方面也展示自己作为帝王在盛世之下的理政、生活等方方面面。
五、运用片段:1. 有一次参加学校的历史文化知识竞赛。
其中一道题是论述清朝盛世的表现与危机。
我回答说:“在乾隆时期,从他的《正大光明》一诗中就能窥见当时的情况。
诗中‘万方玉帛风云会,一统车书日月期’描绘出清朝繁荣昌盛时四方来朝,国家大一统的景象。
但同时‘岂意潢池惊弄兵,翻同赤壁慱观棋’也显示即使在盛世也隐藏着危机,兵乱随时可能打破平静,就像圆明园最终也遭受了劫难,国家也面临着各种挑战。
圆明园方壶胜境浅析摘要“方壶胜境”位于圆明园福海东北岸湾内,占地面积约为2万平方米,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
“方壶胜境”在圆明园的盛期是一处以寺庙景观为主题的园林景群,此景中后部的九座楼阁中供奉着2000多尊佛像、32座佛塔,以及180座大小佛龛。
通过文献考证和现场调研,对方壶胜境的起源发展、区位关系、建筑空间布局及植物配置等进行了分析与介绍。
最后还对圆明园的保护与复建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方壶胜境;建筑群;空间格局;复建I目录摘要 (I)目录 (1)1.背景介绍 (2)2.景观分析 (3)2.1区位关系与整体空间结构 (3)2.2建筑及空间格局 (3)2.3植物 (5)3.文学轶事 (6)4.现状及保护 (8)4.1 景点现状 (8)4.2 圆明园的保护 (8)4.3 圆明园复建的讨论 (8)5.个人总结 (10)参考文献 (11)11.背景介绍“方壶胜境”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
圆明园是前后五朝皇帝,分别是雍正(在位期间1723-1735)、乾隆(在位期间1736-1795)、嘉庆(在位期间1796-1820)、道光(在位期间1821-1850)和咸丰(在位期间1851-1861)长年的重要居所。
根据经近年的调查,圆明园占地3.4平方公里,或者是5100亩(约1圆明园平面图合775.5英亩),周边的测量长约10000米,呈长方形,从东到西大约是2415米,从北到南差不多1890米。
在这个广大的空间里,曾经营建了16万平米的人工建筑。
圆明园的历史始于康熙时代。
在1709年,基于风水上的考量,康熙选择在距离畅春园500米到600米远的一个地点兴建一座崭新的宫苑,不就就被素有“佛心天子”之称的康熙取名为圆明园。
“圆明”两字是佛语,在字义上是“圆融和普照”,意味着完美和至善。
在圆明园第一阶段工程完成时,康熙就把它赏赐给他的第四个儿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
雍正继位后就开始扩建圆明园。
到乾隆皇帝时期,圆明园进入到它的黄金时期,乾隆在1736年刚刚登基的时候就开始了圆明园的扩建工程,其中就包括位于福海景区的“方壶胜境”。
圆明园40景介绍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那大名鼎鼎的圆明园 40 景。
咱先说说这圆明园啊,那可是老厉害了。
里面的景色那叫一个美,简直就是人间仙境。
这 40 景啊,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魅力。
就说那“正大光明”吧,听着就特别正气,感觉在那走一圈,自己都变得正直了不少呢!还有“九州清晏”,哇,光听名字就觉得特别宁静祥和,仿佛能让人忘掉所有烦恼。
“镂月开云”也很有意思呀,想象一下在那能看到特别美的月亮,就像能把月亮给镂下来似的,多好玩呀!“天然图画”呢,肯定就是那种超级自然美丽的地方,就好像大自然亲自画出来的画一样。
还有好多好多景呢,什么“碧桐书院”“杏花春馆”“濂溪乐处”等等,每一个都能让你感受到不同的风情。
在这些景色里穿梭,就好像在一个梦幻的世界里游荡,一会儿是典雅的书院,一会儿又是美丽的花园。
哎呀呀,真的是太美妙了。
你可以想象自己在这些美景中漫步,感受着微风,欣赏着花草树木,那感觉,简直绝了!
逛完了这圆明园 40 景,就感觉自己经历了一场特别的旅行,看到了好多不一样的风景,也感受到了历史的韵味。
虽然现在圆明园已经不是当年的模样了,但这些景色会一直留在我们的记忆里呀。
总之呢,圆明园 40 景真的是值得我们去了解和记住的,它们是历史的见证,也是美的象征。
下次有机会,一定要去好好感受感受哦!这就是我给你们讲的圆明园 40 景啦,怎么样,是不是很有意思呀!。
圆明园四十景游览路线
圆明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之一,也是北京市的一处著名景点。
它内部有着各种各样的景点,被称为“圆明园四十景”,游客可以按照下面的路线游览这些景点。
第一站:大水法
大水法是圆明园的一条人工河流,它贯穿了整个园林,是游览圆明园的重要景点之一。
第二站:玉澜堂
玉澜堂是圆明园的一座建筑,主要供皇帝读书用,堂内还有许多书籍和文献。
第三站:砖塔林
砖塔林是圆明园内的一组塔楼,由于它们都是用砖建造的,所以被称为砖塔林。
第四站:厅堂群
厅堂群是圆明园内的一组宫殿式建筑,其中的延禧宫就是《甄嬛传》中的主要场景之一。
第五站:西洋楼
西洋楼是圆明园内的一座建筑,它是中国最早的西式建筑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大型西式建筑之一。
第六站: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是圆明园内的一座湖泊,因为湖面平静如镜,月色如水,所以被称为“平湖秋月”。
第七站:佛香阁
佛香阁是圆明园内的一座佛教建筑,香火旺盛,是游客们的必到之处。
第八站:丹桂轩
丹桂轩是圆明园内的一座建筑,它是皇家园林中的代表性建筑,也是游客们拍照留念的好地方。
第九站:海晏堂
海晏堂是圆明园内的一座建筑,它是皇家园林中的代表性建筑,也是游客们拍照留念的好地方。
第十站:蟾宫折桂
蟾宫折桂是圆明园内的一座建筑,它是皇家园林中的代表性建筑,也是游客们拍照留念的好地方。
以上就是圆明园游览的十个重点景点,游客可以按照这个顺序游览,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自由安排行程。
圆明园40景,比你想像的更美圆明园40景,比你想像的更美『圓明園四十圖詠』倾世绝美圆明园01九州清晏▼水榭山亭,天然画图。
园林游观,泉石是娱。
02天然画图▼庭前修篁万竿,与双桐相映。
风枝露梢,绿满襟袖。
03碧梧书院▼每遇雨声疏滴,尤足动我诗情。
月转风回翠影翻,雨窗尤不厌清喧。
04杏花春馆▼山亭逦迤,矮屋疏篱。
东西参错。
环植文杏,春深花发,烂然如霞。
05武陵春色▼山桃万株,参错林麓间。
落英缤纷,浮出水面。
06正大光明▼玉笋嶙峋,前庭虚敞。
回望墙外,林木阴湛。
07勤政亲贤▼秀石名葩,庭轩明敞。
观阁相交,林径四达。
08镂月开云▼古松青青,暮春婉娩。
首夏清和,最宜啸咏。
09慈云普护▼高阁漏丁丁,春风多少情。
幽人醒午梦,树底浓阴重。
10上下天光▼凌空俯瞰,一碧万顷。
上下水天一色,水天上下相连。
11坦坦荡荡▼凿池观鱼乐,坦坦复荡荡。
泳游同一适,奚必江湖想。
12茹古涵今▼鸟语花香生静悟,松风水月得佳朋。
今人不薄古人爱,我爱古人杜少陵。
13长春仙馆▼屋宇深邃,重廊曲槛。
逶迤相接,有梧有石。
14万方安和▼万方归覆冒,一意愿安和。
触景怀承器,瞻题仰偃波。
15山高水长▼重构枕平川,湖山万景全。
时观君子德,式命上宾筵。
16月地云居▼琳宫一区,背山临流。
松色翠密,红墙相映。
17鸿慈永祜▼春露秋霜,瞻云就日。
实实閟宫,深深元寝。
18汇芳书院▼阶除闲敞,草卉丛秀。
小斋数椽,旁列虚亭。
19日天琳宇▼截断红尘,山光水色。
修修释子,渺渺禅栖。
20澹泊宁静▼槐阴花蔓,蒹葭苍瑟。
青山宁静,绿水澹泊。
21映水兰香▼数顷黄云黍雨润,千畦绿水稻风寒。
心田喜色良胜玉,鼻观真香不数兰。
22水木明瑟▼泠泠瑟瑟,非丝非竹。
溪风群簌动,山鸟一声鸣。
23濂溪乐处▼小殿数楹,流水周环于其下。
想西湖十里,野水苍茫,无此端严清丽也。
24多稼如云▼坡有桃,沼有莲。
月地花天,虹梁云栋。
25鱼跃鸢飞▼村舍鳞次,晨烟暮霭。
蓊郁平林,鱼跃鸢飞。
26北远山村▼村落鳞次,竹篱茅舍。
圆明园四十景鉴赏
圆明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之一,拥有众多的文化景观和名胜古迹。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它的四十景,下面我们逐一赏析。
1、弘德泉:圆明园中最为著名的泉之一,因其水龙出泉奇观而闻名于世。
2、灵泉寺塔:园内的古塔,外表精美,造型优美,是寺庙文化的代表。
3、碧波潭:园中一处景色优美的水池,池水宛如碧玉一般。
4、万寿山:园区的中央地带,其山势高峻,为九曲黄河图的主山。
5、曲院风荷:园中著名的景点,有着千百年来的优美传说,被誉为中国文化的代表。
6、三山五园:园中一个奇特的景象,三山园起伏峻峭,而五园园中水网纵横。
7、醉翁亭:一座古老的亭子,建造精美,是圆明园中的一处景点。
8、叠翠桥:一座唯美的桥梁,叠翠山的山势与桥梁相映成趣。
9、南薰门:园墙的南门,因其风景如画而被誉为南薰门。
10、苏州街:园中一条仿苏州园林景观的街道,有着典雅的园林气息。
11、大静寺:园中一处寺庙,建造古朴,布局优美,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
12、水陆庵:园中一座古老的庙宇,悠久的历史和优美的建筑著名。
13、智慧海鹰:园中一座雕塑,造型优美,能够展现出海鹰的不凡智慧与勇气。
14、鹿苑:园中一处鹿群栖息的区域,有大量的鹿群居住其中。
15、镇国寺:园中一处山寺,有着悠久的历史,古朴的建筑风格
以及美丽的景色。
以上就是圆明园四十景的全部内容,这些美丽的景观见证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成就,是全世界游客欣赏的珍贵文化和艺术瑰宝。
清宫⼗家:沈源、唐岱《圆明园四⼗景图咏》欣赏(上)清宫⼗家:沈源、唐岱《圆明园四⼗景图咏》欣赏(上)⽂/潘飞翔《圆明园四⼗景图咏》为清乾隆年间宫廷画师沈源、唐岱根据圆明园著名景群绘制的绢本彩⾊四⼗景图及汪由敦楷书乾隆帝所作四⼗景题咏,原存于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抢掠烧毁圆明园时被劫,现存于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
1983年,法国学术界仅将四⼗景图咏彩⾊底版赠予圆明园。
乾隆元年(1736)正⽉,弘历即传旨如意馆画师冷枚:按康熙朝绘制的避暑⼭庄三⼗六景图,为圆明园各“殿宇处所”起稿分景画样。
其后不久⼜改令唐岱、沈源⼆⼈绘画,由沈源画房舍,唐岱画⼟⼭树⽯,后来周鲲等⼈也参与了这套“圆明园⼤册”的绘制。
起初这套图仅绘了33景,乾隆六年增⼊⽅壶胜境、蓬岛瑶台和慈云普护3图,乾隆九年九⽉⼜增⼊鸿慈永祜、汇芳书院、洞天深处和⽉地云居4图,从⽽最终成为《四⼗景图》。
《四⼗景图》为绢本彩绘,各幅图分别附有汪由敦所书弘历《四⼗景题诗》,共计40对幅,每对幅为右图左诗。
每幅图的绢⼼64×65厘⽶,连装池绫边为83×75厘⽶。
全图分为上下两册,配楠⽊插盖匣盛装。
⾸册画页之前分裱雍正书《圆明园记》和乾隆书《圆明园后记》。
在上下册各最后⼀景的图、诗末尾,分别款书“乾隆九年甲⼦九⽉奉敕,⾂唐岱、沈源恭画”和“⼯部尚书⾂汪由敦奉敕敬书”字样。
这套四⼗景彩绘图,直⾄乾隆⼗⼀年四⽉,才最终裱成呈进,⼜经装配⽊匣之后,在⼗⼆年(1747)六⽉,奉旨正式安设于圆明园奉三⽆私殿呈览。
前后历时⼗⼀载有余,⾜见其成图之不易。
《圆明园四⼗景图咏》,按其绘法不同分为两⼤类,第⼀类为⼯笔彩绘图,仅有⼀套,原存于圆明园。
该图艺术价值⾼,直观效果好。
第⼆类为墨线⽩描图,共有3种版本:⼀是由词⾂奉旨校刊乾隆《御制圆明园四⼗景诗》的附图,有乾隆⼗年内府⾏本;⼆是光绪⼗三年⽯印再版《圆明园图咏》所附分景图,原由孙祜、沈源合绘;三是张若霭绘制的四⼗景。
圆明园四十景介绍圆明园是中国历史上一座非常有名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西北部,占地3500亩。
它是清朝皇帝乾隆下江南时所仿造的皇家园林,以其宏伟壮丽的建筑和绚丽多彩的景色而闻名于世。
圆明园有着许多著名的景点,以下是其中的四十景。
1. 石舫:石舫是圆明园的主要景点之一,它是一座仿古的石制船,坐落在一片碧绿的水面上。
石舫外观美丽,结构精巧,是皇帝休憩和观赏风景的场所。
2. 瑞香迎宾:瑞香迎宾是圆明园的入口处,这里种满了瑞香花树,花香四溢,给人一种清新宜人的感觉。
3. 深草堂:深草堂是一座仿古建筑,建筑风格独特,古朴典雅。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优美的园林景色,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
4. 美人坡:美人坡是圆明园内一片优美的丘陵地带,这里种满了各种花草树木,景色迷人,给人一种恬静宜人的感觉。
5. 万春亭:万春亭是圆明园内的一座亭子,它建在一片湖泊上,四周环绕着蓝天白云和碧水荷花,景色如画。
6. 清风明月:清风明月是圆明园内一座小山丘,山上长满了树木和花草,站在山顶,可以俯瞰整个园区的美景。
7. 碧波池:碧波池是圆明园内一片湖泊,湖水清澈见底,水面上漂浮着一些荷花和鸟类,给人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感觉。
8. 梅香雪岭:梅香雪岭是圆明园内的一片山岭,山上种满了梅花树,每到冬季,梅花盛开,香气扑鼻,给人一种清寒的感觉。
9. 赏花园:赏花园是圆明园内一片专门用来赏花的地方,这里种植了各种花卉,四季都有不同种类的花朵盛开,给人一种美丽的感觉。
10. 晴雯湖:晴雯湖是圆明园内的一片湖泊,湖水清澈见底,水面上漂浮着一些荷花和鸟类,给人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感觉。
11. 华光亭:华光亭是圆明园内一座仿古建筑,亭子周围种满了花草树木,景色优美,给人一种宜人的感觉。
12. 云岗湖:云岗湖是圆明园内一片湖泊,湖水清澈见底,水面上漂浮着一些荷花和鸟类,给人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感觉。
13. 金榜题名:金榜题名是圆明园内的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一些历代进士的名字,这里是皇帝考试的地方。
圆明园四十景图“圆明园四十景图”于乾隆元年(1736年),由宫廷画师沈源、唐岱遵照乾隆意旨依据圆明园实景绘制而成,沈源画亭台楼榭,唐岱画山水树石。
圆明园四十景是指园内独特格局的四十处园林景观,一个景就是一座“园中园”。
当时园明、长春、绮春三园共计有成百处园林风景群,但昔日仅有这四十图绘制有风景图,更凸显出此四十景的显要与华盖群芳。
四十景图均为绢本彩绘,每幅图绢心为64厘米×65厘米。
每幅图配有乾隆皇帝一首对题诗,由工部尚书大书法家汪由敦代书,字体一律为大臣奏章所用的宫廷馆阁体。
全图分为上下两册,奉旨正式安设于圆明园奉三无私殿呈览,人称殿本彩图。
1860年,圆明园遭劫时,这套彩绘本被侵略者掠走,献给了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
目前被法国国家图书馆收藏。
1983年,法国学术界将四十景图咏彩色底版赠予圆明园。
国内现有彩色摄影图片行世。
另一种分景图是“圆明园四十景”墨线白描图,亦为当时标举胜景,分题作绘,序而咏之,于“乾隆十年奉旨校刊”(清《国朝宫史》下册531页)。
但如今我们见到的只是后来刊行的两种石印摹本:一为光绪年间大同书局刊印的《御制避暑山庄、圆明园图咏》一书“圆明园图咏”所附的四十幅分景图;一为光绪十三年(1887年)七月天津石印书屋刊印的《御制圆明园图咏》所附的四十幅分景图。
这两种石印摹本均以乾隆御制诗为主体,并由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等词臣引经据典详加注释,文字则均为张若霭(时任通政使)手书体,唯二者字有大小之别。
两种石印摹本的建筑、泉石诸图像及绘画技法都完全一样,只是画页有双开与单开之别,画面有横宽与纵长之异。
光绪十三年石印本的最后一幅图末尾款书“鸿胪寺序班臣孙祜、臣沈源恭画”字样,表明这两种石印本的四十景图都是摹自孙祜、沈源墨线白描分景图。
此外,故宫还藏有张若霭绘制的一套《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册页。
分景图亦为墨线白描,画面宽23.7厘米,高19.5厘米,其房屋、山水、花木等图像及画法都与孙祜、沈源原图一样,只是个别景物绘画欠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