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统计年鉴2015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各市工业企业单位数工业总产值
- 格式:xlsx
- 大小:16.18 KB
- 文档页数:1
2015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日期:2016-04-22 文章点击率3887次东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东莞调查队2015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三个走在前列”目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努力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克难奋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绩。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5年东莞生产总值(GDP)6275.06亿元,比上年增长8.0%。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0.50亿元,下降0.4%;第二产业增加值2902.98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3351.59亿元,增长10.0%。
三大产业比例为0.3:46.3:53.4。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5616元,增长8.4%。
在现代产业中,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1299.13亿元,增长8.5%;现代服务业增加值2005.02亿元,增长12.7%。
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3.3%,批发和零售业增长6.4%,住宿和餐饮业增长2.3%,金融业增长8.5%,房地产业增长18.1%,其他服务业增长11.6%。
年末,全市工商登记总数71.33万户,同比增长13.3%。
其中企业工商登记25.64万户,增长22.7%;个体户登记45.61万户,增长8.7%。
私营企业登记户数增长较快,增长25.3%。
从新登记注册情况看,2015年,全市工商新登记12.30万户,增长7.7%;新登记企业54921家,增长20.4%。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4%。
其中食品类上涨3.8%,烟酒类上涨0.4%,衣着类上涨2.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1.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1.5%,交通和通信类下降4.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2%,居住类上涨1.0%。
2015年⼴东各市GDP 和⼈均GDP排名2015年,⼴东省⽣产总值(GDP )达72812.55亿;全省⼈均GDP 为67896.82元,⾼于全国平均⽔平。
从各地级市来看,珠三⾓城市GDP 继续保持领先。
⼴州和深圳GDP 均超过1.7万亿,分别为18100.41亿和17502.99亿;佛⼭市GDP 位列第三,为8003.92亿。
从⼈均GDP 来看,深圳、⼴州和珠海位列前三;共有9个地市⼈均GDP 超过全国平均⽔平,较上⼀年度增加1个。
其中,⼴州市⼈均GDP 为138377.05元,折合22217.11美元;深圳市⼈均GDP 为162381.97元,折合26071.22美元。
⼈均GDP 超过1万美元的地市仍为7个。
梅州市⼈均GDP 最低,为3546.93美元。
(注:常住⼈⼝数据采⽤2014年末数据,2015年美元兑⼈民币平均汇率6.2284)2015年⼴东各市GDP 和⼈均GDP 排名2015年GDP 排名地级市2014年GDP (亿元)2015年GDP (亿元)2014年常住⼈⼝(万)⼈均GDP (元)⼈均GDP (美元)⼈均GDP 排名02深圳16001.9817502.991077.89162381.9726071.2201 01⼴州16706.8718100.411308.05138377.0522217.1102 10珠海1857.32024.98161.42125447.9020141.2703 03佛⼭7603.288003.92735.06108887.9817482.5004 06中⼭2823.33010.03319.2794278.5115136.8705 04东莞5881.186275.06834.3175212.5712075.7506 05惠州3000.73140.03472.6666433.1710666.1707 15阳江1168.551256249.450360.878085.6808 09江门2082.762240.02451.1449652.447971.9409 11肇庆1845.061970.01403.5848813.377837.2210 07茂名2349.032445.6604.940429.826491.2111 16韶关1111.51149.98290.8939533.166347.2412 13汕头17161850.01546.5733847.635434.4013 14清远1187.71285381.9133646.675402.1414 18潮州850.2910.1272.0433454.645371.3115 08湛江2258.72380.02721.2432999.005298.1516 12揭阳1780.441890.01603.5431315.415027.8417 21云浮664710.07244.4629046.474663.5518 19河源765.3810.08306.3226445.554245.9619 20汕尾716.99780300.6625942.934165.2620 17梅州885.83955.09432.3322091.693546.9321 全省67792.2472812.551072467896.8210901.17 世界主要经济体历年GDP排名⼀览 世界各国历年GDP和⼈均GDP⼀览 中国省区市历年地区⽣产总值(GDP)统计数据 中国各城市历年地区⽣产总值(GDP)统计数据 国家级经济区域系列:各种国家级经济区名单 GDP核算⽅法及国民经济各类指标介绍 世界主要经济体本币对美元历年平均汇率 ================================================================历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分类优势排⾏榜 世界主要经济体历年国际储备及黄⾦外汇储备 世界主要国家历年发电量及主要电⼒指标⼀览 世界主要国家历年粗钢产量及主要⼯业品产量 世界主要经济体及各汽车⼚商历年汽车产销量 世界各国历年贸易和投资数据全球主要经济体财政收⽀状况全球主要经济体外债余额⼀览世界各国消费⽔平与物价指数中⽇韩历年造船三⼤指标⽐较 中国历年⼈⼝和城镇化率数据 中国⾼校历年招⽣和毕业⼈数 中国⽹络通讯和交通发展概况中国旅游和电影市场发展概况中国证券业和房地产发展概况 七国集团⾦砖五国欧洲经济亚太经济拉美⾮洲世界经济 两岸四地城市经济货币汇率经济指标 世界贸易税收债务储备投资储蓄消费汽车造船粗钢电⼒ ⼯业企业排⾏榜单科技教育⽹络通信 交通航运能源资源股市楼市旅游电影⼈⼝普查季度GDP。
深圳市龙华新区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5年,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新区各部门和单位在市委、市政府和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领导下,紧紧围绕一区四城发展战略,按照抓落实年工作部署,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5年新区实现生产总值(GDP)1635.59亿元,增长8.0%。
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953.89亿元,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681.38亿元,增长12.6%。
三次产业比重为0.02:58.32:41.66;2015年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 为11.1万元。
人民币存款余额1292.9亿元,增长11.7%,贷款余额762.78亿元,增长26.9%。
二、工业2015年,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24家,规上工业总产值3760.64亿元,增长4.3%;实现工业增加值891.07亿元,增长6.0%。
从企业注册类型来看,内资企业完成产值934.85亿元,增长8.0%;港澳台及外商企业完成产值2824.53亿元,增长0.2%。
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3679.91亿元,增长1.2%;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89%;出口交货值2464.03亿元,下降1.9%。
主要行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21家,实现产值2647.36亿元,增长2.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144家,实现产值190.74亿元,下降2.4%;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1家,实现产值137.86亿元,增长53.4%;橡胶和塑料制品业67家,实现产值88.33亿元,下降7.7%;专用设备制造业37家,实现产值68.42亿元,下降3.4%。
2015年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679.91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利润总额134.43亿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82.7%,同比上升6.8个百分点。
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2015年,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1.34亿元,增长15.2%。
2015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州调查队(2016年3月10日)2015年,广州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各项方针政策,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和民生福祉持续提升。
一、综合2015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8100.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8.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8.09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5786.21亿元,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12086.11亿元,增长9.5%。
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1.26:31.97:66.77。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4%、29.0%、和70.6%。
—1 —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1.7%,其中,消费品价格上升0.5%,服务项目价格上升4.3%。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3.2%,其中,能源类下降9.4%,高技术类下降0.2%;轻工业下降0.2%,重工业下降4.7%;生产资料下降5.4%,生活资料下降0.4%。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6.3%,其中,燃料、动力类下降10.9%,黑色金属材料类下降10.3%,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下降6.8%,化工原料类下降6.1%。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1.8%。
—2 —表12015年广州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7.47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1.56万人。
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5.11万人,比上年增加0.7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0%,同比下降0.06个百分点。
全年帮助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8.04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3 —人员就业率达71.86%。
年末,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批准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944家(包括人才中介机构、职业介绍机构),资助劳动力技能晋升培训5.5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6.22万人。
对比2015年度我省和广东、山东、浙江、上海“四省一市”的主要经济指标,基本情况如下:1、地区生产总值:总量第二,增速第一。
2015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70116亿元、增长8.5%。
全国GDP总量676708亿元、增长6.9%,广东72813亿元、增长8.0%,山东63002亿元、增长8%,浙江42886亿元、增长8.0%,上海24965亿元、增长6.9%。
我省总量在四省一市中位居第二,与广东的差距由去年底的2704亿元缩小至2697亿元;增速高于全国1.6个百分点,在四省一市中位居第一。
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第二,增速第三。
2015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28.6亿元、增长11%。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2万亿元、增长8.4%,广东9364.8亿元、增长12.0%,山东5529.3亿元、增长10%,浙江4809.5亿元、增长7.8%,上海5519.5亿元、增长13.3%。
我省总量在四省一市中位居第二,增速位居第三。
3、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第二,增速第四。
2015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45905.2亿元、增长10.5%。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551590亿元、增长10.0%,广东30031.2亿元、增长15.8%,山东47381.5亿元、增长13.9%,浙江26664.7亿元、增长13.2%,上海6349.4亿元、增长5.6%。
我省投资总量在四省一市位居第二;增速在四省一市中位居第四,但已由年初低于全国2.9个百分点转为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
4、工业增加值:总量第一,增速第一。
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422.5亿元、增长8.3%。
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长6.1%,广东30313.6亿元、增长7.2%,山东增长7.5%,浙江13193亿元、增长4.4%,上海增长0.2%。
我省增速高于全国2.2个百分点,总量和增速均位居第一(注:全国、山东、上海不出总量数据)。
5、工业用电量:总量第一,增速第一。
2015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州调查队(2016年3月10日)2015年,广州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各项方针政策,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和民生福祉持续提升。
一、综合2015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8100.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8.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8.09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5786.21亿元,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12086.11亿元,增长9.5%。
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1.26:31.97:66.77。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4%、29.0%、和70.6%。
—1 —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1.7%,其中,消费品价格上升0.5%,服务项目价格上升4.3%。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3.2%,其中,能源类下降9.4%,高技术类下降0.2%;轻工业下降0.2%,重工业下降4.7%;生产资料下降5.4%,生活资料下降0.4%。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6.3%,其中,燃料、动力类下降10.9%,黑色金属材料类下降10.3%,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下降6.8%,化工原料类下降6.1%。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1.8%。
—2 —表12015年广州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7.47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1.56万人。
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5.11万人,比上年增加0.7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0%,同比下降0.06个百分点。
全年帮助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8.04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3 —人员就业率达71.86%。
年末,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批准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944家(包括人才中介机构、职业介绍机构),资助劳动力技能晋升培训5.5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6.22万人。
《2015年中国工业发展报告》正式发布导语:2015年6月2日上午,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指导、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原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和人民邮电出版社共同主办的“《2015年中国工业发展报告》发布暨‘中国制造2025’研讨会”在京顺利召开。
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李北光副司长、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黄利斌副局长,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北京办事处马健主任,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建材工业联合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等行业协会的领导和专家,人民邮电出版社王晓丹副社长、刘华鲁副总编辑以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张延川副院长和报告编写组全体成员参会。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张延川副院长主持会议。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始终紧紧围绕政府中心工作,秉持“国家高端专业智库、行业创新发展平台”的职责定位以及“厚德实学兴业致远”的文化理念,为政府和行业的决策、创新和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近年来,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团队,立足错位发展,聚焦产业经济、区域经济和技术经济等工业经济领域的重大、热点和难点问题,尤其是就工业发展规律和趋势、区域发展战略、工业百强县(市)以及互联网+制造业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形成了一些初具价值的研究成果和专题报告,为政府决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2015年中国工业发展报告》是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指导,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等十个行业协会并特邀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编写的第四部系列年度报告。
该报告包括综合篇、行业篇、区域篇和专题篇等四大部分。
综合篇指出,“中国制造2025”这一战略规划事关中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更关乎中国制造业高端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我国工业发展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仍是并将继续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担负着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的关键责任。
全国gdp2015排名21世纪经济报道从各地统计局获悉,2015年全国主要城市地区生产总值(GDP)排名发生了重大变化。
以下店铺整理了全国gdp2015排名,供你参考。
全国gdp2015排名详细排名:1.上海25300亿元,同比增长6.8%(人口:2425万)2.北京23000亿元,同比增长6.7%(人口:2168万)3.广州(广东1)18100亿元,同比增长8.3%(人口:1667万)4.深圳(广东2)17500亿元,同比增长8.9%(人口:1077万)5.天津17200亿元,同比增长9.4%(人口:1516万)6.重庆16100亿元,同比增长11%(人口:3001万)7.苏州(江苏1)14400亿元,同比增长7.5%(人口:1060万)8.武汉(湖北1)11000亿元,同比增长8.8%(人口:1033万)9.成都(四川1)1080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万1442)10.杭州(浙江1)10100亿元,同比增长11%(人口:889万)11.南京(江苏2)9600亿元,同比增长9.2%(人口:821万)12.青岛(山东1)9400亿元,同比增长8.2%(人口:871万)13.长沙(湖南1)8600亿元,同比增长9.7%(人口:731万)14.无锡(江苏3)8500亿元,同比增长7.1%(人口:650万)15.佛山(广东3)8200亿元,同比增长8.3%(人口:720万)16.宁波(浙江2)8000亿元,同比增长7.5%(人口:781万)17.大连(辽宁1)7800亿元,同比增长3.8%(人口:669万)18.郑州(河南1)7450亿元,同比增长9.6%(人口:937万)19.沈阳(辽宁2)7280亿元,同比增长3.5%(人口:828万)20.烟台(山东2)630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702万)21.济南(山东3)628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706万)22.东莞(广东4)6200亿元,同比增长7.8%(人口:831万)23.泉州(福建1)6150亿元,同比增长8.5%(人口:829万)25.唐山(河北1)6050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753万)26.西安(陕西1)6000亿元,同比增长7.8%(人口:862万)27.哈尔滨(黑龙江1)5750亿元,同比增长6.9%(人口:1001万)28.福州(福建2)5670亿元,同比增长9.4%(人口:734万)29.长春(吉林1)5650亿元,同比增长8.8%(人口:767万)30.石家庄(河北2)562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1049万)31.合肥(安徽1)5600亿元,同比增长10.5%(人口:769万)32.潍坊(山东4)532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924万)33.徐州(江苏5)5250亿元,同比增长9.5%(人口:862万)34.常州(江苏6)5200亿元,同比增长9.1%(人口:469万)35.温州(浙江3)4610亿元,同比增长8%(919万)36.绍兴(浙江4)4400亿元,同比增长7.1%(501万)37.鄂尔多斯(内蒙古1)4360亿元,同比增长7.6%(人口:201万)38.大庆(黑龙江2)4280亿元,同比增长5%(人口:281万)39.济宁(山东5)4220亿元,同比增长8.4%(人口:808万)40.淄博(山东6)4200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461万)41.盐城(江苏7)4180亿元,同比增长10%(人口:721万)42.扬州(江苏8)4080亿元,同比增长10%(人口:461万)43.昆明(云南1)405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726万)44.南昌(江西1)4000亿元,同比增长9.6%(人口:524万)45.临沂(山东7)3820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1083万)46.东营(山东8)3750亿元,同比增长10%(人口:万)47.包头(内蒙古2)3689亿元,同比增长7.9%(人口:276万)48.台州(浙江5)3680亿元,同比增长6.7%(人口:603万)49.泰州(江苏9)3600亿元,同比增长9.9%(人口:508万)50.嘉兴(浙江6)3592亿元,同比增长%(人口:455万)51.洛阳(河南2)3576亿元,同比增长8.9%(人口:662万)52.厦门(福建3)3565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367万)53.镇江(江苏10)3560亿元,同比增长9.5%(人口:311万)55.南宁(广西1)3425亿元,同比增长8.8%(人口:666万)56.沧州(河北3)3420亿元,同比增长7.6%(人口:680万)57.襄阳(湖北2)3400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550万)58.宜昌(湖北3)3332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405万)59.邯郸(河北4)3300亿元,同比增长6.5%(人口:917万)60.泰安(山东9)3292亿元,同比增长8.5%(人口:556万)61.榆林(陕西2)329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335万)62.惠州(广东5)3140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470万)63.呼和浩特(内蒙古3)3091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300万)64.威海(山东10)3060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280万)65.中山(广东6)301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312万)66.保定(河北5)2988亿元,同比增长6.7%(人口:1017万)67.吉林(吉林2)2950亿元,同比增长6%(人口:441万)68.鞍山(辽宁3)2941亿元,同比增长6%(人口:364万)69.南阳(河南3)2916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1009万)70.德州(山东11)2793亿元,同比增长7.6%(人口:650万)71.岳阳(湖南2)2790亿元,同比增长8.7%(人口:559万)72.太原(山西1)2753亿元,同比增长8.8%(人口:429万)73.聊城(山东12)2739亿元,同比增长8.9%(人口:591万)74.乌鲁木齐(新疆1)2730亿元,同比增长10.1%(人口:353万)75.常德(湖南3)2720亿元,同比增长8.9%(人口:607万)76.漳州(福建4)2700亿元,同比增长10.9%(人口:496万)77.贵阳(贵州1)2692亿元,同比增长12%(人口:468万)78.淮安(江苏11)2650亿元,同比增长10%(人口:560万)79.衡阳(湖南4)2603亿元,同比增长8.7%(人口:810万)80.茂名(广东7)2534亿元,同比增长7.9%(人口:601万)81.滨州(山东13)2510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380万)82.芜湖(安徽2)2440亿元,同比增长10%(人口:361万)83.湛江(广东8)2438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716万)84.菏泽(山东14)2400亿元,同比增长9.1%(人口:843万)85.柳州(广西2)2398亿元,同比增长7.2%(人口:375万).86.株洲(湖南5)2350亿元,同比增长9.5%(人口:395万).87.许昌(河南4)2318亿元,同比增长8.5%(人口:431万).88.江门(广东9)2311亿元,同比增长8.3%(人口:448万)89.咸阳(陕西3)2300亿元,同比增长8.6%(人口:495万)90.廊坊(河北5)2230亿元,同比增长8.5%(人口:450万)91.枣庄(山东15)2215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394万)92.周口(河南5)2199亿元,同比增长8.9%(人口:880万)93.连云港(江苏12)2141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507万)94.湖州(浙江8)2100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262万)95.宿迁(江苏13)2052亿元,同比增长%(人口:572万)96.新乡(河南6)2030亿元,同比增长7.8%(人口:600万)97.通辽(内蒙古4)2028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313万)98.遵义(贵州2)2025亿元,同比增长14.6%(人口:800万)99.郴州(湖南6)2021亿元,同比增长8.2%(人口:469万)100.兰州(甘肃1)2000亿元,同比增长8.2%(人口:401万)重庆GDP总量超越苏州增速居全国第一2010年时,苏州的经济总量是9168.9亿元,同比增长13.2%,高于天津经济总量9108.83亿元(增速为17.4%)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