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铜行业研究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535.20 KB
- 文档页数:14
计算电解铜进口关税税款的基本公式是:进口关税税额=完税价格×进口关税税率高纯度含量的电解铜关税在 2-4% 左右但向中国铜冶炼商提供铜精矿的交易商认为,因全球供应仍较紧俏,全球矿商将仅同意涨价约5美元,即使铜价达到2008年7月初以来高位而且预计2011年将创下每吨9,000美元以上的纪录高位。
中国铜冶炼商计划在2011年将加工费定为每吨75美元,精炼费定为每盎司7.5美分,今年早些时候加工费和精炼费因全球炼铜产能增高而下跌38%,分别跌至46.5美元和4.65美分。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精炼铜的生产国和消费国,而国内铜的产量不能满足国内消费,进口铜无疑是满足中国需求的重要途径,这也促使废铜进口贸易也一度较为活跃,但是,随着近几年中国对废旧物品进口的审查力度加大,废铜的进口量也逐年减少,尤其在09年表现的尤为明显。
2009年度矿产品市场报告2010-02-24 09:31 商务部外贸司2009年国内外铜市场报告一、价格走势(一)国际价格:在中国进口铜大幅增加、欧美经济持续好转等因素推动下,2009年国际市场铜价不断上涨,最低价和最高价分别出现在年内第一个交易日和最后一个交易日。
年内最高价为7424美元/吨,比年初的最低价3035美元/吨高出了144.6%。
伦敦金属交易所当月期铜和三个月期铜的2009年均价分别为5149美元/吨和5171美元/吨,比上年分别下滑26%和24.9%。
(二)国内价格:受国际市场铜价上升影响,国内市场铜价不断走高, 12月31日上海期货交易所铜价以年内最高价收盘。
年内最高价为59900元/吨,比年初的最低价24530元/吨上涨144.2%。
上海期货交易所当月期铜和三个月期铜2009年均价分别为41893元/吨和41389元/吨,比上年分别下滑23.6%和23.2%。
二、精铜进口创新高2009年我国精铜进口量出现巨幅增长,全年进口量达318.5万吨,同比增长118.7%。
铜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概述现如今,铜杆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在工业生产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铜杆主要用于电气、电子、通讯、建筑等行业,是制造导线、电缆、变压器等产品的重要原材料。
随着电子通讯、电力传输、新能源等行业的迅速发展,对铜杆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目前,在市场上供应铜杆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进口铜杆,二是国内的铜杆厂生产。
进口铜杆虽然质量稳定,但价格较高,运输成本也大大增加。
而国内铜杆厂生产虽然价格相对便宜,但质量不稳定,对于要求高质量的客户来说,还存在较大的风险。
因此,建立一家稳定供应高质量铜杆的生产厂家,是当前市场上的一个重要需求。
二、项目立项背景鉴于当前市场上对高质量铜杆的需求量大、市场前景广阔,我公司决定投资建设一家铜杆生产厂家。
该生产厂家将引进国内外领先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同时,我公司还将注重环保、节能,力求打造一家绿色环保的企业。
三、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铜杆生产项目2. 项目总投资:5000万人民币3. 项目建设地点:河北省XX市4. 项目建设内容: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建设一条年产5000吨铜杆的生产线5. 项目建设周期:2年6. 项目预期投产时间:2023年四、市场分析1. 需求分析铜杆是电力行业、电子通讯行业、建筑行业等的重要原材料,随着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铜杆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而目前市场上供应的铜杆质量良莠不齐,价格也参差不齐,存在一定的市场需求。
因此,建设一家高质量铜杆生产厂家,可以满足市场对高品质、稳定供应的需求。
2. 竞争分析目前市场上铜杆生产厂家较多,竞争也比较激烈。
但大部分厂家的产品质量不稳定,价格也较高,难以满足市场对高品质、低价格产品的需求。
因此,建设一家引进国内外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的铜杆生产厂家,可以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3. 市场前景随着电力行业、电子通讯行业、新能源行业等的发展,对铜杆等铜制品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金属市场的波动一直备受关注。
其中,铜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金属,在全球贸易和工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铜价的波动不仅关乎全球经济的发展,也直接影响到许多行业的生产和运营。
本文将对2010年至2020年的铜价行情进行回顾,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份全面的铜价走势分析。
一、2010年至2015年:价格波动较大2010年至2015年期间,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工业生产逐渐回暖,对铜等金属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2010年初,国际上的铜价一度达到每磅3.5美元的高位,随后受到了欧债危机和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铜价开始出现下跌趋势。
2011年,铜价一度下跌至每磅2.9美元左右,市场对于铜价的走势充满了不确定性。
2012年至2013年间,铜价回升至每磅3.5美元以上,主要受到我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工业需求增加的支撑。
然而,2014年至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铜价再次出现大幅下跌,一度跌至每磅2美元以下的低点。
整个阶段,铜价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投资者和相关产业都备受波动的影响。
二、2016年至2018年:价格逐步稳定2016年至2018年期间,全球经济逐渐走出低迷,金属市场也开始逐步回暖。
铜价在这段时期内呈现出逐步上涨的趋势,2016年初,铜价突破每磅2.2美元的高位,2017年更是一度冲击每磅3美元的关口。
铜价的上涨主要得益于全球经济持续复苏,以及国际贸易的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上半年,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全球市场对于铜价的不确定性增加,铜价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波动。
然而,总体来看,2016年至2018年的铜价表现比较稳定,给相关行业和投资者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预期。
三、2019年至2020年:贸易战冲击下的不确定性2019年至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加上中美贸易战的升级,铜价再次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
2019年初,铜价一度下跌至每磅2.5美元以下,受到全球贸易形势的拖累。
利润表分析(一)江西铜业合并利润表水平分析表单位:元附注五 2010 年度 2009 年度增减额增减(%)一、营业收入 38 76,440,859,303 51,714,647,770 24,726,211,533 209.15 减:营业成本 38 68,161,407,535 46,148,361,160 22,013,046,375 209.64 营业税金及附加 39 301,989,565 284,024,530 17,965,035 6.33 销售费用 40 345,648,364 295,943,484 49,704,880 16.80 管理费用 41 1,216,877,260 1,083,271,968 133,605,292 12.33 财务费用 42 388,248,195 367,214,679 21,033,516 5.73 资产减值损失 43 14,316,702 109,185,580 -94,868,878 -86.89 加: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44 (193,953,486) (62,516,990) 131,436,496 210.24 投资收益/(损失) 45 90,047,967 (255,215,749) -165,167,782 -64.72 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损失(12,515,751) (78,579,419) -66,063,668 -84.07 二、营业利润 5,908,466,163 3,108,913,630 2,799,552,533 90.05 加:营业外收入 46 183,027,300 96,647,519 86,379,781 89.38 减:营业外支出 47 111,625,196 29,412,625 82,212,571 279.51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92,700,761 6,209,173 86,491,588 1392.96 三、利润总额 5,979,868,267 3,176,148,524 2,803,719,743 88.27 减:所得税费用 48 1,015,027,384 829,517,170 185,510,214 22.36四、净利润 4,964,840,883 2,346,631,354 2,618,209,529 111.57五、每股收益(一) 基本每股收益 49 1.56 0.78 0.78 100.00(二) 稀释每股收益 49 1.48 0.72 0.76 105.56六、其他综合损失 50 (113,696,447) (79,333,890) 34,362,557 43.31七、综合收益总额 4,851,144,436 2,267,297,464 2,583,846,972 113.96江西铜业母公司利润表水平分析表单位:元附注六 2010 年度 2009 年度增减额增减(%)一、营业收入 4 58,864,866,400 39,040,706,584 19,824,159,81650.78减:营业成本 4 51,914,008,740 34,419,157,126 17,494,851,614 50.83营业税金及附加 266,551,578 247,064,927 19,486,651 7.89销售费用 196,834,837 167,657,270 29,177,567 17.40管理费用 895,750,562 839,025,293 56,725,269 6.76财务费用 332,739,452 304,785,307 27,954,145 9.17资产减值损失 2,004,853 73,785,024 -71,780,171 -97.28 加: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102,741,155) (192,971,131) -90,229,976 -46.76投资收益/(损失) 227,425,223 (131,297,971) 96,127,252 73.21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损失(12,515,751) (79,579,419) -67,063,668 -84.27二、营业利润 5,381,660,446 2,927,558,477 2,454,101,969 83.83加:营业外收入 142,947,053 35,474,054 107,472,999 302.96减:营业外支出 97,041,677 10,162,178 86,879,499 854.93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88,560,156 5,763,380 82,796,776 1436.60 三、利润总额 5,427,565,822 2,952,870,353 2,474,695,469 83.80减:所得税费用 887,428,646 700,233,324 187,195,322 26.73四、净利润 4,540,137,176 2,252,637,029 2,287,500,147 101.55六、其他综合损失 (78,607,560) (42,518,275) 36,089,285 84.88七、综合收益总额 4,461,529,616 2,210,118,754 2,251,410,862 101.89江西铜业合并利润表分析1、净利润分析该公司2010年度实现净利润4,964,840,883元,比上年度增长了2,618,209,529元,增长率为111.57%,从水平分析来看主要是因为利润总额增加了2,803,719,743元引起的,由于所得税费用增加了185,510,214元,二者相抵,导致净利润增长了111.57%。
2010中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报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王恭敏2010年是中国“十一五”和“十二五”之间承上启下的一年,是全球经济脆弱地走向复苏的一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极为关键的一年。
2010年以来,中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面临着跌宕起伏的市场变化,面临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繁重任务,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主要再生有色金属产量在起伏中增长,技术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节能环保进一步加强,行业发展仍取得较好进展。
1. 2010年1~9月中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概况1.1 再生有色金属产量持续增长,节能减排效益显著2010年1~9月,中国主要再生有色金属产量为555万吨,同比增长17%,其中再生铜175万吨、再生铝282万吨、再生铅9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7%、22%和6%,预计全年再生有色金属产量将达到720万吨左右。
“十一五”期间再生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长率可达12.6%。
近年来中国再生有色金属产量增长情况详见图1。
再生金属已经成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大缓解了中国有色行业原生矿产资源不足的矛盾,促进了有色行业的节能减排。
与开发原生矿产资源相比,2010年1~9月中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相当于实现节能1220万吨标煤、节水9.6亿立方米、减少固废排放8.5亿吨、减少SO2排放26.9万吨。
行业从业人员超过150万人,也是外汇使用的重要领域。
1.2 市场需求旺盛,价格逐步回升随着中国基础设施投资和制造业、汽车、摩托车、交通、通讯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的加快,众多机电产品下乡政策的拉动,对有色金属的需求不断增长,对国际国内市场产生拉动作用。
表1:2010年国内有色金属价格单位:元/吨2009年均价 2010年1~9月均价电解铜42057 57178电解铝13902 15581电解铅13697 15620 普通再生铝合金15575 17012 蓄电池用铅合金16450 17500 1.3 废金属在艰难环境中增长2010年1~9月中国进口废金属537万吨,同比增长11.6%,其中含铜废料322万吨、含铝废料21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7.7%和18.1%,详见图2。
铜丝市场调研报告一、市场概述中国铜丝市场是一个庞大且竞争激烈的市场。
铜丝是一种重要的导电材料,在电子、电气和通信行业中广泛应用。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铜丝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二、需求分析1. 电子行业是铜丝的主要需求方,其在电路板、连接器和导线等产品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更新换代,对铜丝的需求不断增加。
2. 电气行业也是铜丝的重要需求方,其在电机、变压器和发电设备中的应用较为集中。
中国电气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对铜丝市场的需求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3. 通信行业对铜丝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光缆制造中。
随着我国宽带网络的普及和5G技术的推进,对铜丝的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
三、供应分析1. 中国铜丝市场的供应主要靠进口。
虽然中国也有一些铜丝生产企业,但规模较小且技术实力相对较弱。
因此,中国铜丝市场的供应局限于进口产品。
2. 目前,我国主要从日本、韩国和德国等国家进口铜丝。
这些国家在铜丝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方面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然而,随着中国企业不断加大技术投入和进口替代力度,国内铜丝生产能力有望提升。
四、竞争分析1. 铜丝市场竞争激烈,进口产品和国内产品竞争并存。
进口产品在质量和技术方面具有优势,但价格较高。
国内产品则更具价格竞争力。
2. 铜丝市场上的主要竞争企业包括中外合资企业和国内企业。
中外合资企业依靠技术和品牌优势占据一定市场份额,国内企业则通过价格和服务等方面争取市场份额。
五、市场前景1. 随着中国电子、电气和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铜丝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预计未来几年铜丝市场规模将保持稳步增长。
2. 铜丝市场的发展将受到进口替代和国内生产能力提升的影响。
国内企业应加大技术研发和产能建设的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六、结论中国铜丝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但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企业应紧密关注市场变化,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政府也应提供支持和政策引导,推动铜丝产业健康发展。
新湖期货研究所分析师:廉正(宏观、铜)电话:************E-mail:******************.cn 铜周报(0123-0127)报告要点:●宏观:宏观面因欧洲阶段性利空出尽,且希腊债务谈判有良好预期,以及中、美经济强于预期的影响而大为改观。
美联储进一步释放宽松信息也使得美元承压。
但是这一乐观情绪已经得到较大释放。
●铜:伦铜库存的持续走低以及注销仓单的巨幅攀升造成供应短缺的假象。
这使得市场做多情绪浓厚。
笔者认为,宏观及基本面乐观情绪经过三周的释放将有所消退。
并且伦铜已经触及8500-8900美元/吨的前期压力区间,期铜短期内或将呈现高位震荡。
故操作方面,建议获利多单逢高减持。
激进者可在63000元/吨附近逢高试空。
中短期内CU1204上行压力位63500元/吨,支撑位60000元/吨。
一周宏观信息一、美国2011年第四季度GDP环比年率初值增长2.8%,2011年GDP成长1.7%美国商务部公布,美国第四季度GDP环比年率初值为增长2.8%,低于预估的增长3.0%。
美国第四季度最终销售增长0.8%,大幅低于预估的增长2.5%。
美国第四季度GDP增幅为2010年二季度以来最高。
美国2011年GDP成长1.7%,2010年成长3.0%。
美国经济增长经过一波触底反弹,2011年明显回调。
种种迹象显示,美国经济仍在复苏轨道,2012年美国经济增长或强于2011年。
图表1.1:美国GDP年率走势资料来源:WIND,新湖期货研究所二、美国2011年12月成屋销售年率为461万户,新屋销售年率为30.7万户图表1.2:美国房屋销售分月走势资料来源:WIND,新湖期货研究所全美不动产协会(NAR)公布,美国12月成屋销售年率为461万户,增长5%,略低于市场预期。
12月房价中值较上年同期下降2.5%,至164,500美元。
2011年全年来看,房价下降了3.9%,平均价格降至166,100美元,为2002年以来最低。
2023年铜行业市场调查报告铜行业市场调查报告一、市场概况近年来,全球铜市场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铜市场规模逐渐扩大。
铜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力、交通、通信、机械等领域。
全球铜需求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欧洲和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市场需求最为旺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技术的不断创新,铜产品的应用领域逐渐扩大,市场前景广阔。
二、市场主要品种铜市场主要分为铜矿、铜精矿、铜冶炼产品和铜加工产品四个环节。
铜矿和铜精矿是铜资源的重要来源,市场供应相对稳定。
铜冶炼产品主要包括精炼铜、阳极铜、阴极铜等,是铜行业的主要产品。
铜加工产品主要包括铜板、铜管、铜线、铜棒等,应用领域广泛。
三、市场需求分析1. 建筑行业需求: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新建住宅、商业和工业建筑项目不断增加,对铜材的需求量逐年增长。
2. 电力行业需求:电力工业是铜材的重要应用领域,高低压电线、电缆和变压器等电力设备都需要大量的铜材。
3. 交通行业需求:汽车、火车和船舶等交通工具需要大量的铜材用于导线、散热器和轴承等部件。
4. 通信行业需求: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通信行业对铜材的需求也大幅增加,主要用于通信电缆和天线等设备。
5. 机械行业需求:各类机械设备对铜材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特别是高速铁路、航空航天等领域对高性能铜材的需求更为旺盛。
四、市场竞争分析1. 市场份额分布:目前,全球铜冶炼行业呈现出中国市场份额较大的趋势,中国铜业集团、江西铜业集团、云南铜业集团等企业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2. 技术创新能力: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竞争的加剧,铜行业企业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3. 市场价格波动:铜价格的波动受到国际市场供需关系、宏观经济环境以及金融市场变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企业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合理制定价格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
五、市场前景展望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铜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中国获取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的路径研究——以铜为例中期报告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和进口国,但却一直没有真正获得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导致中国企业在铜、石油等大宗商品领域上往往处于被动地位。
因此,本研究以铜为例,探讨中国获得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的路径和实现方式。
一、国际铜市场现状及主要参与者目前,国际铜市场主要参与者包括生产国、消费国、交易商和金融机构等。
其中,智利、秘鲁、中国、澳大利亚等是主要的铜生产国,占全球铜产量的70%以上;中国、美国、欧洲等是主要的铜消费国,占全球铜消费量的60%以上;交易商和金融机构则主要负责铜期货等金融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
目前,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和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等主要大宗商品交易所上,铜期货合约是各大交易商和基金经理选择的重点品种之一,并成为了全球铜价格的主要定价方式。
LME是全球最大的金属期货交易所之一,其上的铜期货合约是全球最主要的铜价格定价方式之一。
因此,掌握LME铜期货合约价格的波动规律和主要影响因素对于理解国际铜市场的运行情况以及国际铜价走势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中国获得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的实现途径和方式1.加强铜产业全链条布局要想在铜市场上获得更多话语权,首先需要加强自身产业链条的建设和国内市场的开发。
通过提高国内铜矿资源开采能力和技术水平,增加中国的铜生产,以增强自身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另外,国内不仅要发展铜精加工技术,还要加强对于铜原材料、铜降解产品、铜加工品的生产与加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
2.加入国际铜行业组织加入国际铜行业组织可以让中国在国际铜行业大舞台上以更多元的方式和角度参与并争取话语权,包括制定国际铜行业规范、制定国际铜价格、推动国际铜市场发展等。
3.采取多元化的定价方式中国可以通过建设自身铜市场,采取多元化的铜价格定价方式,例如引入市场化竞价机制、 (T+1)等灵活的标价模式,减少对LME铜期货价格的依赖,增加自身话语权。
铜行业调研报告摘要本文从整个铜行业下手,经过五力竞争模型简单剖析整个铜业,大概勾画了整个行业当前的国际、国内市场营销环境,再经过实习期内所获取公司资料与数据,利用swot剖析法得出公司的优势与劣势以及所面对的机会与威迫,联合铜行业的特点,大概剖析了该行业当前现状,为后期论文写作确立了必定基础。
重点词:铜行业;五力竞争剖析;swot剖析法序言为了经过亲自体验社会,让自己更进一步认识社会,增添见解,锻炼才华,培育韧性,查验自己所学的有关国际市场营销的知识可否被有关公司所用,在寒假时期自己经过公司网站招聘进入了宁波长振铜业有限公司进行实习,但因为疫情原由,实习未能顺利圆满达成,故在此以行业报告代替实习报告。
长振铜业是一家以“铅黄铜﹑无铅黄铜﹑铜产品研发”为主营的综合性公司,始创于1984年,主要生产和经营各种铅黄铜棒和无铅黄铜棒系列﹑环保铜材系列产品,营销网络遍及国内各省市,产品出口到十几个国家和地域,热销国内外,公司本着“立足商海﹑复兴将来”的公司精神,本着“品牌﹑服务﹑创新”的经营理念,向来致力于打造黄铜行业旗舰品牌。
长振铜业有限公司介绍(一)公司简介宁波长振铜业有限公司创立于1984年,是一家以废杂铜为原料专业生产黄铜合金中高端棒、线、异型材产品的绿色循环经济公司。
公司主导产品“长振”牌环保型铜材宽泛应用于电子、电器、厨卫、通信、汽车配件、制冷、消防器械等行业,市场据有率居全国第三,2014年被认定为全国铜棒线十强公司。
公司拥有相当实力的研发团队和生产能力,为国家高新技术公司,建有“全国重生铜研究中心”,建立了浙江省公司工程(技术)中心,先后邀请邱定蕃院士及各大院校教授、制铜行业威望人士等为顾问。
现拥有国家受权专利41项,此中发明专利10项,同时,草拟并制修制定了15项国家、行业标准。
“年产5万吨高精度环保型铜材深加工项目”还被国家发改委列入2012年资源节俭和环境保护中央估算内投资项目。
(二)营销现状表1 宁波长振铜业有限公司过去三年销售数据年份201720182019销售额(亿元)5.55.76销售增添率(%)3.8%4.5%5.3%数据根源:公司财务表格 2 宁波长振铜业有限公司主要产品种类一般黄铜产品易切削黄铜系列异型黄铜产品其余黄铜产品主要用途眼镜配件、铆钉、电池芯杆、气门芯杆、插片、紧固件、钎焊类及焊丝、线切割线和其余零零件线材棒材汽车配件、空调阀门配件、五金件、电气接插件、联接件、仪器仪表配件,自动制螺钉机的零件等h62扁丝月生产量(件)8000010000050000比率45%45%10%数据根源:生产部二、从行业剖析到公司的swot剖析(一)铜行业整体剖析1.行业性质铜冶炼业属于周期性行业,当经济处于上涨阶段的时候,铜的需求量会很大,行业发展较为优秀;当经济衰败的时候,铜冶炼业也跟着经济的衰败而衰败,铜冶炼业是一种极为典型的周期性行业。
有色金属行业研究报告在有色金属行业这块儿,真是个奇妙的地方啊,简直就像个宝藏!大家都知道,有色金属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明星”,闪闪发光,没啥好说的,铜、铝、锌,还有那些听上去高大上的稀土金属,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咱们常说的“金属之王”可不是白叫的,铝就是其中之一,轻便又耐腐蚀,简直是航空航天界的“隐形战斗机”。
想想看,咱们的手机、汽车,甚至是家里的锅碗瓢盆,哪儿没有它的身影呢?而且说到铜,嘿,那可是古老而又常青的存在。
谁都知道,铜可是连接一切的桥梁,电线里少不了它,真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便利。
光想想,如果没有铜,我们的生活会不会变得像黑白电视一样无趣?别提了,生活里有它就像是喝了一口冰凉的汽水,爽快又解渴。
再说了,咱们的电器能正常工作,背后可是铜的功劳,想想都觉得暖心。
再聊聊锌,这小家伙虽然不那么显眼,但它在镀锌和合金中的重要性可不小。
就像是个默默奉献的小伙伴,虽然不抢风头,但离了它,大家都得瑟瑟发抖。
它的防锈能力可真是个绝活儿,谁不希望自己的车能多开几年不生锈呢?而且你想啊,锌在我们身体里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像个小卫士,帮助我们抵御各种病毒,真的是“保驾护航”啊!说到稀土金属,那可真是个神秘又高大上的领域,仿佛是在讲述一个未来科技的故事。
稀土金属就像是现代科技的“魔法石”,没有它们,咱们的电子产品可得退步好多级。
电动车、风力发电、甚至是咱们的手机,都离不开它们的支持。
这些金属可不是那么好找的,想要挖掘出来,得费一番周折,真是“千辛万苦”。
不过,科技的进步让我们逐渐掌握了开采和利用的诀窍,真是“看似不可能,实则可能”。
有色金属行业的竞争也像打麻将,牌局瞬息万变。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需求在不断增加。
中国、美国、欧洲,各个国家都在争先恐后地抢占市场。
这就像是一场“你追我赶”的比赛,谁都想在这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有些企业像猛狮一样,拼劲十足;有些则像温和的羊,慢慢推进,稳扎稳打。
谁能抓住机会,谁就能在这片广阔的天地里大展拳脚。
铜冶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项目背景铜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化工等领域。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铜的需求不断增加。
因此,建设一座铜冶炼厂将有助于满足市场需求,并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2.项目概述本项目计划建设一座年产铜XX万吨的冶炼厂。
项目主要包括矿石采集、矿石破碎、提炼铜矿石、铜矿石冶炼和产品销售等环节。
3.可行性分析3.1市场需求根据市场调研,铜的市场需求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铜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化工等行业,这些行业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对铜的需求。
根据预测,未来几年铜的需求将保持在较高水平。
3.2技术可行性铜的冶炼是一项成熟的技术,市场上已经存在许多冶炼厂。
本项目可以借鉴现有的技术和经验,确保冶炼过程的稳定和高效。
3.3资源可行性本项目所需的铜矿石可以通过采购和合作等方式获得。
我国拥有丰富的铜矿资源,可以保障项目所需的原材料供应。
3.4经济可行性本项目的建设投资较大,需要考虑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根据初步估算,项目建设期为X年,总投资为X万元。
考虑到市场需求和预计销售收入,项目具备良好的盈利能力和回报潜力。
3.5环境可行性铜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等污染物。
为了确保项目的环境可行性,需要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如安装废气处理设备、废水处理设备等。
项目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标准要求。
4.市场竞争铜冶炼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已经存在多家铜冶炼厂。
为了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本项目应该在技术、产品质量和价格等方面做出差异化,增加项目的竞争力。
5.风险评估本项目存在一定的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和政策风险。
市场需求波动、技术突破和政府政策变动等因素都可能对项目的顺利进行产生不利影响。
项目方应积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6.政策支持国家对于铜冶炼行业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和优惠政策。
项目方可以申请相关补贴和优惠,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7.结论根据对铜冶炼项目的分析和研究,本项目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目录背景 ..................................................... 一:简介 .................................................1.1行业简介..............................................1.2 江西铜业集团简介.....................................1.3 公司产品简介 .........................................二.调查理论及方法 ........................................ 三.调查内容 .............................................3.1 公司产品生产情况调查..................................3.1.2 产品所用的主要原材料及其采购情况3.2公司产品的供需情况...................................3.2.1 市场形势3.2.2 公司各产品外部市场需求情况3.2.3 公司各产品内部供给情况3.3公司收入结构(毛利构成)..............................3.3.1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3.3.2 公司各产品毛利构成分析及预测三.调查结果 ..............................................4.1 结果的规律性认识......................................4.2 调查总结 .............................................参考文献: ...............................................摘要:2009年,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资本市场及商品市场陷入恐慌,铜市几乎是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完成了牛熊的逆转。
铜行业分析报告目录一、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监管体制、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4)1、行业主管部门 (4)(1)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 (4)(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4)(3)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和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 (4)(4)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5)2、行业监管体制 (5)3、行业主要法规政策 (6)二、行业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6)1、铜加工行业现状 (6)2、铜管材行业现状 (11)3、空调制冷用铜管 (13)(1)行业概况 (13)(2)行业利润水平 (16)(3)行业发展趋势 (16)(4)进入本行业的主要壁垒 (18)三、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20)1、有利因素 (20)(1)产业政策积极支持 (20)(2)广阔的市场空间 (20)(3)行业整合速度加快 (21)(4)技术进步 (21)(5)空调能效标准强制实施,精密铜管企业面临新机遇 (22)2、不利因素 (22)(1)产业发展存在结构性矛盾 (22)(2)贸易壁垒 (23)(3)铜价格波动 (23)四、行业特点 (24)1、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24)2、行业特有经营模式 (25)3、行业周期性 (25)五、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系 (25)1、上游铜矿开采、冶炼行业概况 (26)(1)行业基本情况 (26)(2)铜价格走势 (28)2、上游行业对行业的影响 (29)(1)铜资源短缺未限制行业发展 (29)(2)铜价上涨限制了行业发展 (29)3、下游空调制造业概况 (29)(1)市场发展趋势 (31)(2)竞争趋势 (32)(3)技术发展趋势 (33)4、下游行业对行业的影响 (33)(1)行业发展 (33)(2)增强上下游企业依存关系 (34)(3)技术进步 (34)八、行业主要企业简况 (35)一、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监管体制、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1、行业主管部门(1)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工业、通信业的行业规划、计划和产业政策;监测分析工业、通信业运行态势,统计并发布相关信息,进行预测预警;引导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通信业、信息化的发展规划,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起草相关法律法规草案,制定规章,拟订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并组织实施,指导行业质量管理工作等。
铜深加工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铜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在工业和制造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铜深加工市场作为铜产业链的重要环节,承担着对铜材料进行精加工加工的重要任务,为各行业提供铜制品的定制解决方案。
本报告将对铜深加工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市场概况、需求分析、竞争格局等方面,旨在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深入了解铜深加工市场的参考依据。
同时,通过对市场发展趋势的展望和建议,为行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所示:文章结构部分将详细介绍本报告的组织结构和内容安排。
首先,我们将简要介绍铜深加工市场的概况,包括市场规模、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
其次,我们将分析铜深加工市场的需求情况,包括主要需求方和需求趋势。
最后,我们将对铜深加工市场的竞争格局进行深入分析,包括主要竞争对手、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
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将全面了解铜深加工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进一步的研究和投资决策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1.3 目的文章的目的是对铜深加工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市场概况、需求分析以及竞争格局。
通过本报告,我们旨在深入了解铜深加工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对市场的深入研究,为行业发展提出建议和展望,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通过本报告的撰写,我们希望可以为行业相关从业人员和投资者提供一个客观、全面的市场分析,为行业发展和投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1.4 总结:本报告对铜深加工市场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通过对市场概况、需求分析和竞争格局的研究,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首先,铜深加工市场具有巨大发展潜力,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铜深加工产品的需求将会持续增长。
其次,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复杂,竞争对手众多,但是市场整体仍然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
在未来的发展中,竞争将更加激烈,需要企业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铜行业研究报告铜行业研究报告(一)铜是一种重要的有色金属,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力、通讯、交通等领域。
本报告旨在对铜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行业概述铜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热传导性能,因此在电器、电子、通信等领域广泛应用。
此外,铜还具有抗菌性和可回收再利用的特点,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二、市场需求1. 建筑领域: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行业需求稳定增长。
铜在电气设备、管道及材料等方面应用广泛,因此市场需求持续稳定。
2. 电力领域:电力行业是铜的主要需求领域之一,铜导体使用广泛。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电动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对铜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3. 交通领域:铁路、航空、船舶等交通工具都需要大量的铜制部件和设备,特别是高铁建设的推进将对铜的需求产生积极影响。
4. 通讯领域: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对通信设备的需求急剧增加,这将直接推动铜市场需求。
三、供应现状1. 主要生产国家:全球铜供应主要集中在智利、秘鲁、中国和刚果(金)。
智利是全球最大的铜生产国,占全球铜供应的比例超过30%。
2. 原材料供应:铜矿是铜冶炼的主要原料,铜矿资源主要分布在智利、秘鲁、澳大利亚等国。
全球原材料供应相对充足,但地质勘探和开采技术的创新仍然是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3. 冶炼能力: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铜冶炼国家,拥有庞大的冶炼产能。
此外,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家也具备较强的冶炼能力。
四、市场价格1. 市场波动:铜价格受供需关系的影响较大,由于全球经济形势、政治因素和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铜价格存在较大波动性。
2. 国际市场价格:伦敦金属交易所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铜期货交易市场,其价格水平往往被视为全球铜价格的重要参考。
五、风险与挑战1. 地缘政治风险:铜生产国的政治稳定性对全球铜市场具有重要影响。
政治不稳定、战争或争端可能导致供应中断,从而影响市场供需关系。
中国铜产业现状及铜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汇报人:2023-12-08contents•中国铜产业现状概述•中国铜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目录•中国经济增长与铜消费关系研究•中国铜产业的发展趋势与挑战•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01中国铜产业现状概述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铜器的国家之一,早在商周时期就已大量使用青铜器。
古代铜产业近代铜产业现代铜产业清朝末期至民国时期,中国的铜产业逐渐落后,被西方国家超越。
改革开放后,中国铜产业逐渐恢复并发展,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030201铜产业的发展历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铜生产国之一,主要产区集中在江西、安徽、云南、内蒙古等地。
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之一,消费领域包括电力、建筑、汽车、电子等。
铜产业的生产与消费消费生产铜产业的供应链与市场格局中国的铜产业供应链包括铜矿开采、冶炼、铜材加工、终端制品等环节。
市场格局中国的铜市场主要由国有企业主导,大型民营企业也有一定市场份额。
市场集中度逐渐提高,大型企业更具竞争力。
02中国铜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铜消费量呈现稳步增长趋势。
总量增长从以工业消费为主逐渐转向以建筑和电力消费为主。
消费结构变化东部地区消费量占比较大,西部地区增长较快。
区域分布铜消费的总体情况电力行业制造业对铜的需求主要来自机械设备、汽车、电子等领域。
制造业建筑行业交通运输业01020403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运输等领域。
作为能源消耗大户,电力行业对铜消费的贡献较大。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建筑行业对铜的需求逐年增加。
铜消费的主要领域铜消费的影响因素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推动铜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
产业结构调整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铜消费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政策因素政府政策对铜消费的影响不可忽视,如节能减排政策、产业政策等。
技术进步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材料消耗,从而影响了铜消费的增长。
03中国经济增长与铜消费关系研究经济发展带动需求增长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制造业、建筑业、电力等行业对铜的需求不断上升,带动了铜消费的增加。
2009-2010年铜行业市场供求分析第一节 2009-2010年行业产品供给分析1、产品产量2010年4 月国内精炼铜产量继续增长,达到38.78 万吨,同比增长17.36%,环比增长5.90%。
我们认为产量增长的原因包括:铜冶炼原料,包括铜精矿和废铜,供应充足。
消费旺季对铜的消费量大,刺激生产。
基于以上原因,4 月铜冶炼企业开工率都维持在高位。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国内铜冶炼产能增长也较迅速。
2010-2011年预计有130 吨产能释放,而2009 年底产能为520 万吨。
图表 2007-2010年中国精炼铜产量资料来源:中国有色工业协会图表 2008-2010年铜冶炼开工率保持高位资料来源:中国有色工业协会图表 2004-2010年我国精炼铜(电解铜)产量 2004-2010年我国精炼铜(电解铜)产量219.9258.3299.9349.7375425.2145.517.46%7.23%13.39%16.00%16.11%16.61%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1-4月万吨00.050.10.150.2产量增速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表 2010年前四月我国精炼铜(电解铜)产量月份 地区 精炼铜(电解铜)产量增速_累计(%)精炼铜(电解铜)产量_累计(万吨)2010年4月 全国 16 145.52010年3月 全国 12.8 105.42010年2月 全国 16.2 70.2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区域分布铜生产地集中在华东地区,该地区铜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1.8%,其中安徽、江西两省产量约占35%。
储量主要分布在江西、云南、湖北、西藏、甘肃、安徽、山西、黑龙江8 省。
中国铜资源储备世界排名第七,但铜资源特点是中小型矿床多,大型、特大型矿床少,使得我国铜矿山建设规模普遍较小,且我国铜资源中斑岩型铜矿少,夕卡岩型多,使得溶剂萃取技术推广受到限制;而且,夕卡岩型铜矿多数适宜地下开采,开采成本高。
我国新近发现的一批铜矿产地和探矿资源只要分布在西部,并初步形成了东天山、三江(澜沧江-怒江-金沙江)和雅鲁藏布江3 条大型铜矿带,有望形成2-3 处国家级铜矿勘查开发基地。
与世界相比,我国铜资源无论在矿床规模、矿石品味还是利用难度上都处于劣势。
图表中国与世界铜资源比较数据来源:Bloomberg中国目前是全球第一大精铜生产国和消费国,但是中国的原生铜自给水平严重不足,目前中国自产铜资源自占国内精铜产量的24.3%,自产铜资源更是占国内消费量18.6%,中国铜资源严重依赖国际进口。
3、供给影响因素分析面对快速上涨的铜价和日益升高的进口依赖程度,中国铜矿勘探资金投入也表现快速增长势头,但是相对于国际勘探投入的增长速度相比,中国仍然落后,中国铜矿勘查投入占世界勘查投入比重已经由02 年的7-8%下降至目前的3-4%。
图表中国铜矿勘查资金投入数据来源:Bloomberg由于近期中国并没有发现大型或者特大型铜矿,而且铜价格维持在历史高位,这些使得一些低品味的铜矿床具备了开采的经济价值,一旦这些铜矿得以开采,我国的铜资源供应紧张情况相对将有所改善。
但仍然不足以根本上解决中国铜资源受制于人的状况。
图表中国有待利用的低品味铜矿床数据来源:Bloomberg此外,按有色工业协会统计的中国铜矿资源数据,中国保有查明铜资源储量为6410 万吨,其中尚未利用的有1378 万吨,而且尚未利用的铜矿资源主要为低品味和难采矿,尚可利用的资源仅为资源储量的21%,结合中国快速增长的铜需求,已经高达75%的资源进口依赖程度,说明中国未来铜资源供应能力不足的问题将长期存在。
图表 2007-2010年国内精炼铜供应量数据来源:Bloomberg第二节 2009-2010年行业产品需求分析1、产品市场需求量2010年4 月国内铜消费旺盛。
(1)从以销定产的铜材行业看,4 月铜材产量达历史第二,达到87.34万吨,表明下游需求旺盛。
图表 2005-2010年中国铜材产量数据来源:Bloomberg(2)从我们编制的铜消费指数看,4 月铜的消费与3 月基本相当,均处于高位。
从细分下游看,汽车和空调均大幅增长;电力设备生产在电网投资放缓的背景下有所减速;房地产在国家调控下新开工面积已经出现下滑;电子行业保持稳定。
图表中国铜消费指数数据来源:Bloomberg图表 2003-2009年中国精炼铜消费量及增速 2003-2009年中国精炼铜消费量及增速303340375402456480.654012.21%10.29%7.20%13.43% 5.39%12.36%0100200300400500600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万吨00.020.040.060.080.10.120.140.16消费量增速数据来源:Bloomberg2、区域市场分布从地区分布看,我国铜的主要消费地则在华东和华南地区,二者消费量约占全国消费总量70%。
从行业分布看,铜消费最大的行业是电子电气行业,建筑业、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等也消耗大量的铜。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电子、电气行业与机械制造业消费的铜占总消费的比例明显高于发达国家,而建筑业及交通运输业消费铜所占的比例却又大大低于发达国家。
3、下游需求构成分析国际上铜需求主要来自于建筑行业,约占总量的39%,其次是电力行业,而中国铜需求最大的一块来自于电力行业,占总需求的53%左右。
根据“十一五”计划,未来两年内中国对电力行业的投资会有大幅度的增长,因此这个比例还有可能进一步上升。
图表铜行业产业链数据来源:Bloomberg电力设备、空调、冰箱是铜金属最重要的几种下游产品产品,中国电冰箱产量基本保持稳定,空调产量同比下降在30%左右。
电力设备方面,铜在变压器、高压开关和电线电缆的原材料成本中分别占比30%、20%和70%,因此电力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铜消费增速。
而电力行业投资中,电源投资每年相对固定大概在3000 亿左右,而电网投资预计会有爆发式的增长。
国家计划在今后五年我国电网建设总投资将超过 1 万亿元。
这一金额是我国“九五”末到“十五”初进行的三年大规模城乡电网建设改造总投资的2 倍多。
“十一五”后期我国在电力行业的投资重点将是电网改造工程,国家电网公司计划“十一五”期间电网投资11,300 亿元,2010 年我国电网建设和改造投资约在1 万亿元左右,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0%。
来自于电力行业的强劲需求有望拉动铜价出现较大幅度的反弹。
图表2000-2010年国内家电、电缆产量增速表现相对较好数据来源:Bloomberg2010 年4 月国内铜材产量创出历史新高,达到101.8 万吨,同比增长22%。
家电产品产量增速表现相对较佳,空调、冰箱产量同比增速分别为27.5%和29.7%。
电力行业产量表现出现分化,电力电缆产量同比增长27.9%,通讯电缆和变压器产量出现负增长。
目前铜消费旺季已经过半,下游产量同比增速在 5 月可能达到年内高点,下半年将面临消费淡季来临,国内铜价将面临调整压力。
不同国家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其铜的消费结构是不同的。
从2003 年日本的铜消费结构来看,电子电器占据约33%,建筑占据约22%,交通占据约8%,通用工程占据约7%,轻工业占据约18%,其他占据约12%。
而在同时期的美国,建筑占据约50%,电子电器占据约21%,交通占据约10%,通用工程占据约9%,轻工业占据约10%。
同时期的欧洲,交通占据约41%,建筑占据约31%,电子电器占据约10%,通用工程占据约10%,轻工业占据约5%,其他占据约3%。
而从中国2007-2008 的铜消费结构来看,中国铜消费以电力为主,大约占40%,其次是家电,大约占18%,再次是交通,大约占11%。
然后是电子8%,建筑8%,其他15%。
在中国,建筑并不像欧美日那样,为主要拉动铜消费的行业。
图表铜下游需求行业及主要制成品数据来源:Bloomberg50 米4 乘95 平方毫米vv22 的电缆含铜约为:50*100*4*0.95*8.9/1000=169.1 公斤。
根据海尔集团对家用电器的用铜量分析,每台冰箱大约需要铜1.345 公斤,每台冷柜大约需要铜1.215 公斤,每台空调大约需要铜8.3 公斤,每台电热水器大约需要铜0.2 公斤,每台燃气热水器大约需要铜3 公斤,每台太阳能热水器大约需要铜4.774公斤。
第三节行业供需格局影响因素分析1、再建及拟建产能情况未来几年世界铜矿产能增长十分可期,07~09 年,扩建铜矿项目有41 万吨,预生产铜矿项目有111 万吨,合计为152 万吨,其中07 年为47 万吨,08 年为54 万吨,09 年为51 万吨。
如果按1 年的达产时间计算,那么08-10 年新增的矿铜产量分别为47 万吨、54 万吨和51 万吨,加上高速增长的再生铜产量增长,我们预期10 年铜供给年均增长量将超过70 万吨,未来几年铜供给能力的增加将为铜价带来一定压力。
安泰科预期2013年中国铜冶炼厂产能将从今年的355万吨和2009年的321万吨增至473万吨。
三家铜制品公司拟联合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建造一座年产能为800,000吨的铜冶炼厂。
这三家公司包括江苏天地龙集团,该公司每年可生产25万吨铜棒;香港Pan AsianOasis 公司,该公司在中国和海外进行金属资源的交易和投资。
第三家公司预计为东南亚的电线和电缆生产商。
之所以选择在港口城市连云港建造冶炼厂,是因为需要大量进口铜精矿。
截至08年底,全国查明资源储量7710万吨,其中资源量4819万吨;斑岩型矿床占查明资源储量的42.2%。
江西、云南和西藏查明资源储量合计占全国的50.6%,基础储量合计占全国的41.3%。
我国铜矿资源(小于500米垂深的潜力大于1.8亿吨。
勘查和发现。
成矿远景区域主要包括:西南三江地区、西藏一江二河地区、藏东地区、青海东昆仑-可可西里地区、东天山地区、北天山地区。
不久的将来,西藏的铜查明资源储量有望达4000万吨,将成为中国资源储量最多的省(区)。
新疆的资源储量也有望超过江西和云南,跨入资源储量超千万吨的省(区)行列。
政府鼓励企业开展对外合作,目前对外合作成功的铜项目产能合计约122.6万吨/年。
2、价格走势及影响因素分析铜精矿加工费(TC/RC),是铜精矿转化为精铜的粗炼和精炼费用(Treatment and refining charges for Processing concentrates),由矿石商和贸易商向冶炼厂支付。
其中TC 是铜精矿转化为粗铜的粗炼费用,以美元/吨铜精矿报价,RC 是将粗铜转化为精铜的精炼费用,以美分/磅精铜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