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0农业生产活动
- 格式:docx
- 大小:370.02 KB
- 文档页数:12
考点一农业的区位条件分析一、自然因素:土、地、气、水、耕地(土地)面积---五大要素1、土---土壤土壤肥力--制约产量和品质土壤类型---农作物种类土壤厚度、疏松状况---根系发育土壤肥力高的主要原因(1)植被覆盖率高,积累腐殖质多,养分多;(2)气温较低,有机质分解慢,土壤积累养分多;(3)降水较少,或风力弱,土壤侵蚀作用小;(4)河流沿岸长期流水堆积,形成肥沃土壤;(5)火山灰,含大量氮和磷,肥力高;2、气---气候热量、降水、光照、昼夜温差、生长期、生长周期、病虫害、气象灾害等生长期是指适宜作物生长的时间,纬度越高,生长期就越短;纬度越低,生长期就越长。
生长周期是指某一作物从播种到收获所需的时间,热的地方,作物生长快,生长周期就短;冷的地方,作物生长慢,生长周期就长。
3、地---地形地形平坦,利于耕作,且利于发展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地形类型多样,利于发展多种经营(立体农业);坡度适中,便于排水;海拔低(地形封闭、山地阻挡冷空气等),气温较高;海拔高,大气稀薄,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迎风坡,降水较多;阳坡,光照充足。
4、水---水源灌溉水源的量---影响产量水源的水质--影响品质二、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科技、历史和经验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劳动力的丰富程度或素质影响农业发展科技包括机械、良种、冷藏保鲜技术等方面注意1:市场条件市场条件是影响商品农业、现代农业的关键因素。
在近几年高考题中也频频出现。
市场因素可细化为:①市场需求量→供需关系→销售价格。
②市场的时空差异:时间上→上市时间(反季节上市或错峰上市),空间上→市场距离。
③产品市场竞争力→农产品产量、品质、品牌(知名度)、销售价格(受生产劳动力成本、运输成本、冷藏保鲜成本、营销成本等影响)等。
三、方法归纳1、在分析农业的区位条件时,在众多因素中要着重分析自然条件,即土、地、气、水四个方面,特别是自然条件中的气候条件(气候中包括了热量、光照、降水、昼夜温差、生长期、气象灾害等)2、主要区位因素:某一区域某农业发展所必需的所有因素(条件)。
人教版必修二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导学案(原卷+答案)一、农业区位因素1.农业生产活动(1)概念:人们利用土地的________,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等,以获得所需的产品。
(2)特点:________、季节性和周期性。
2.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①气候:________、光照、降水等气候条件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很大。
②水源:临近________,或有地下水源、高山冰雪融水,便于修渠打井进行灌溉的地方,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缺乏水源不能进行________的干旱地方,不宜种植农作物。
③地形:平原地区适宜发展________;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________或畜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分布随________有所不同。
④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________,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
(2)人文因素①市场:消费需求决定了农业生产的________和________。
②交通:农产品运往________,需要有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③政策: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法规,如________、鼓励或限制农业生产规模和类型,以及提高或降低农产品的价格等,都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
④其他因素:资金、________、科技、历史、文化、政治等。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市场:________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为直接。
2.科技:人们通过技术手段对________、水分等不适宜农业生产的状况进行人工干预,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3.交通运输条件(1)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________、________等技术的改进,使市场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2)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些新兴的专业化________。
4.我国经济发展对农业区位选择产生的影响(1)城镇化的发展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在________的广大农、牧地区形成一大批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2)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了________农产品的需求。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0农业生产活动讲学案含解析本专题从考查形式上看,多以区域图、数据统计图表、坐标图等形式呈现信息,侧重考查农业的区位条件评价、农业地域类型形成条件及特征、农作物分布及影响因素、生态农业、粮食问题及对策。
从能力考查上看,侧重基本原理、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分析能力。
复习时要注重突出以下三个方面:(1)结合典型区域的农业生产,理解各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重点掌握市场、交通、保鲜冷藏技术、农业生产技术和政策等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结合世界区域图,掌握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典型分布区、主要特点以及区位优势等,并能合理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变化及其发展方向。
(3)加强对我国不同区域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或条件”“优势因素或条件”与“限制性因素或条件”的理解和掌握。
一、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1.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2.农业生产区位的合理选择(1)农业生产活动区位选择的分析方法。
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区位因素分析时,要结合区域环境特征找出有利于农业发展或限制农业生产的因素,利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进行分析评价,要把握好农业生产的原则和目标,一般都应遵循以下分析思路:(2)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
某地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实际上就是进行农业生产区位的合理选择。
从大的区域来看,进行农业产业布局主要分析诸如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确定宏观的农业发展方向,如我国的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盆地地区应主要发展种植业,西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则应主要发展畜牧业。
而从小范围地区来看,则主要从社会经济因素方面进行分析,确定具体的农业生产类型,如下表所示:条件较好的地区,由于各种区位因素都不错,因此,最有优势的因素就成为主导区位因素,如海南的天然橡胶种植,气候就是主导区位因素;而对于农业生产条件不太好的地区来说,要想发展农业生产,不是取决于该地区的优势因素,而是取决于该地区的劣势因素(即限制性因素),如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就是主导区位因素。
图1中所示甲、乙两地区,最适宜茶树生长的是 。
你是依据图断的?请列举两条并说明。
(6分)思路:考查茶树的生长条件,难度偏易。
题干中有“茶树适宜生长在温度为毫米以上。
空气湿度较大,坡度和缓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区”,降水量在800以上,从等高线图中可看出为低山丘陵去答案:乙地。
乙地位于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湿润地区;根据等高线特征判断,乙地地形为茶叶的生长分布、质量高低与地理环境密不可分。
喜光怕晒、喜温怕寒、喜湿怕涝的典型特点。
图8为我国东南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图中甲处茶园景观图。
)分析图中甲处盛产优质茶叶的气象条件。
(8分))小李建议把图中耕地扩展为优质茶园基地,小王则从自然条件角度提出质疑。
请你为小王的质疑提出论据。
(6分)) 位于亚热带,热量充足(2分);河谷地形,空气湿度大(水汽充足)图8图9材料三避暑胜地:桂东天然空调城。
桂东县位于在湖南省的东南部、湘粤赣三省的接壤地带,多山地丘陵,桂东县城海拔824米(是湖南海拔最高的县城),全县平均海拔米,年均降雨量1670毫米,森林覆盖率达76.8%,无霜期240天以上,年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24.6℃,是难得一块休闲避暑宝地。
材料四茶叶是桂东县一大传统优势产业,桂东玲珑茶是湖南历史八大名茶之一。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桂东茶叶产业持续发展。
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简述桂东县玲珑茶生产的区位优势。
(10分)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材料该类问题多数会结合农业部分考察,对于农业来说,属于产业链的延伸,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对于工业来说,要注意细化考察,如对品质、交通的考察。
【例】(原创·改编)赤水河是长江上游自然环境保持最好的流域,赤水河谷地生产酿酒的好原料糯高粱。
贵州茅台镇利用本地糯高粱酿酒历史悠久,其生产的茅台酒是世界三大名酒之一,更被誉为“中国国酒”。
茅台镇总面积224.8平方千米,总人口10.2万人,终日云雾环绕,一年有大半时间笼罩在闷热、潮湿的雨雾中。
江苏2017高考二轮复习专题练习--中亚命题角度一:深居内陆的自然环境 1.中亚区域图(1)填出图中代码代表的国家或湖泊名称:A ,B _____________ ,C ,D (湖泊)。
(2)图中之国的农业类型以 农业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___________ ,经济作 物是。
(3)据报道,1960年以来,图中湖泊的面积、水量、水面高度均在减少,而湖水盐度 开始接近海水盐度,原始有机体几近死亡。
试说明其原因。
(4)为减缓D 湖生态恶化、水量减少的趋势,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②,【解析】根据图中湖泊的轮摩,利皿。
为咸海,该区域为中亚.中亚深居内陆,大 部分为温带沙漠、温带草原气候,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趣为主,发展灌需农业,小 ।畜产品丰富.由于灌注用水,0k 生活用水,加上藕窝踝而降水少,海入咸 海的阿姆河等雨水量减少,咸海面积缩小.【答案】(1)哈萨克斯坦 乌范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 底海(2)灌底 小麦 棉花口)①阿姆河和福尔河端域植被破坏严重,涵养水源功能下降;②河流沿岸农炳tD 湖水位与盐度的变化麦、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森用水量及工业、生活用水量大工③该区气候干旱,降水较少,蒸发强烈,水位下降.(4)①加强国S合作,合理利用各种用水②植树种草,恢复植被2.灌溉农业区在年降水量不足250毫米、灌溉水源不足的地区,一般不能发展灌溉农业,下图中的甲、乙、丙、丁所示地区都是灌溉农业区。
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所示河流中,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要补给水源的是A. abB. cdC. adD. bcE答案】c【解析]根据经纬度和河流、叫轮廓朝眦日为阿姆河,b为谡河一为幼发擅底河,d为印度河.。
、d硬也区降水稀少,以高山冰雪融水4峰为主.(2)图中所示地区为世界著名产棉区的是人.甲与丙 B.甲与乙。
丙与丁 D.乙与丁E答案】B1解析】翊是世界重要的长绒棉产区,中亚也是重要的梅花产区.(3)图中所示地区共同面临的生态问题是A . 土地荒漠化B . 土地盐碱化 C.气候变暖D.酸雨危害【答案】,【解析】图中四个地区都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n 土地耗化是共同面胞的生态可氯3.区域综合分析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微专题:图表训练下图为某特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各类土地付地租能力与该地区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按照距市中心付地租高低划分,a、c城市功能分区分别是()A.工业区、商业区B.商业区、工业区C.住宅区、工业区D.工业区、住宅区2.图中b1、b2功能区相同,但级别不同,则在b2地区发展该功能区的原因是()A.位于城市工业区附近,工人上下班较方便B.位于农耕区附近地区,乳、肉、蛋食品丰富C.位于盛行风上风向,环境优美D.位于背风坡地区,空气湿度小,日照多3.读甲、乙、丙、丁四个国家某时期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可判定()A.甲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B.乙国人口增长为“高—低—高”模式C.丙国一定属于发展中国家D.丁国人口增长为现代型4.下面左图示意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右图中能够反映我国2014年人口年龄构成的是()A.①B.②C.③D.④5.下图示意安徽省2015年外出半年以上人口年龄比例分布,则可判断()A.安徽省常住人口25~29岁的年龄段比例最高B.安徽省人口老龄化问题相对较轻C.外出务工人员25~29岁中女性多于男性D.外出务工人员以青壮年男性为主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是目前可以利用的对环境最友好和最有效的供暖、供冷空调系统,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地表浅层水和地下土壤等的热量(简称地能),通过输入少量电能启动主机,冬季将地能“抽出”,提高温度后供室内采暖,夏季将室内热量“取出”,输送到地下储存,保证室内凉爽,而地下获得的热量又将在冬季得到循环利用。
该系统在高纬度地区以冬季供暖为主,在低纬度地区以夏季制冷为主,但常年运行可能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下图为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
据此完成6~8题。
6.该系统推广应用的积极意义是()A.优化能源结构,杜绝大气污染B.节约能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C.提高科技水平,促进经济发展D.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7.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常年运行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是()A.降低土壤肥力B.降低土壤湿度C.减少地下水量D.改变土壤温度8.下列城市中,推广应用该系统对土壤环境影响较小的是()A.海口 B.拉萨 C.哈尔滨 D.长沙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不同年份各年龄段人口数量占比图。
专题10 农业生产活动兰萨罗特岛上出产葡萄、蔬菜、谷物等。
这里的葡萄种植有一种特殊的种植技术:单株葡萄种植在单个坑里,坑宽3~4米,坑深1~1.5米,坑边用石块垒半圆形石墙。
读图回答下题。
1.对该岛葡萄生产的自然条件和特殊种植技术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是( )A.终年高温,光热充足,气温年较差大,利于糖分积累B.深坑利于收集雨水和雾水C.石墙夜晚利于露水的形成,并起到防风作用D.火山灰土壤矿物质丰富水果玉米(即超甜玉米)近些年引入中国栽培。
它可生食,也可煮熟吃,剥下籽粒能做菜,是一种新兴休闲保健营养食品。
据此完成2~4题。
2.我国北方水果玉米在品质和甜嫩程度上均优于南方,其原因是( )A.热量较充足B.生长周期长C.水源较丰富 D.土壤较肥沃3.水果玉米栽培时须与其他作物隔离300米以上,其最主要目的是( )A.方便耕地浇灌 B.利于作物通风C.保证玉米品质 D.增加光照强度4.目前以水果玉米为原料的加工制成品主要有:真空保鲜果穗、速冻果穗、甜玉米浆、甜玉米汁等蔬菜、饮料制品。
该类企业布局除了要考虑原料外,其次要考虑的因素是( )A.水源 B.市场C.交通 D.技术下图为某农业生产模式图,回答5~6题。
5.该农业最可能是( )A.人工草地畜牧业 B.粮草结合混合农业C.多元开发立体农业 D.热带地区迁移农业6.该生产模式会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影响,下列说法最可信的是( )A.改变自然带类型 B.保持土壤肥力C.增大气温日较差 D.增加原生物种下图为我国某省区(平均海拔4 000 m以上)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和农业产值构成图。
读图完成7~8题。
7.该省区分布最广泛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乳畜业 B.商品谷物农业C.游牧业 D.水稻种植业8.该省区发展种植业的主要优势是( )A.热量充足 B.耕地比重高C.农作物单产高 D.降水丰富下图中甲、乙、丙、丁示意四个国家玉米生产区的位置。
读图,回答9~10题。
北京市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0 农业生产活动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44分)1. (4分) (2018高二下·新津开学考) 某校地理社团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图中表示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地理现象与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 . ①与⑦植被相似---气候类型相同B . ③与②风向不同---大气环流不同C . ④与⑤气候不同---海陆位置不同D . ⑤与⑥自然带不同---海拔不同(2)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 ②地终年高温多雨B . ⑥地盛产柑橘、葡萄、油橄榄C . ⑤地商品谷物农业发达D . ⑦地位于板块边界,多火山、地震2. (6分) (2016·丽水模拟) 青岛崂山区位于山东半岛南部的黄海之滨,是中国种植茶叶的最北界。
1957年在其山区进行“南茶北引”移植试验,成活率较低。
由于种植技术不普及,1990年崂山茶种植面积仅60公顷左右。
1997年政府制定扶持政策后,种植面积达800公顷。
移植试验初期成活率较低的自然原因是()A . 冻害严重B . 雨涝多发C . 气候干旱D . 土壤盐碱化严重3. (4分) (2017高一下·友谊期中) 读我国某地区农业资源利用评价表(单位:%),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A . 光照B . 热量C . 降水D . 土壤(2)该地区最适合种植的是()A . 农作物B和CB . 农作物CC . 农作物BD . 农作物A4. (4分) (2016·陕西模拟) 下表是中国、英国、印度、俄罗斯四个国家土地利用类型的比重。
甲国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属于()甲乙丙丁耕地2415.355.910.4林地19.545.69.313.9草地40.215.710.733.8其他16.331.424.141.9A . 水稻种植业B . 乳肉畜牧业C . 商品谷物农业D . 大牧场放牧业5. (4分)下图为世界某大陆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题。
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0 农业生产活动一、单选题(共12题;共44分)1. ( 4分)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农业生产类型最可能是()A. 粮草结合混合农业B. 人工草地畜牧业C. 多元开发立体农业D. 温带草原畜牧业(2)该生产模式会对当地社会经济影响,下列说法最可信的是()A. 减轻了天然草场压力B. 保持土壤肥力C. 增加了大量就业机会D. 增加农民的收入2. ( 6分) 水果玉米(即超甜玉米)起源于南美洲印地安玛雅民族地区,欧美国家栽培广,近些年引入中国栽培。
它可生食,也可煮熟吃,剥下籽粒能做菜,是一种新兴休闲保健营养食品。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北方水果玉米在品质和甜嫩程度上均优于南方,其原因是()A. 热量较充足B. 生长周期长C. 水源较丰富D. 土壤较肥沃(2)水果玉米栽培时须与其他作物隔离300米以上,其最主要目的是()A. 方便耕地浇灌B. 利于作物通风C. 保证玉米品质D. 增加光照强度(3)目前以水果玉米为原料的加工制成品主要有:真空保鲜果穗、速冻果穗、甜玉米浆、甜玉米汁等蔬菜、饮料制品。
该类企业布局除了要考虑原料外,其次要考虑的因素是()A. 水源B. 市场C. 交通D. 技术3. ( 4分) 我国西北地区利用一种新型地膜覆盖技术—全膜双垄沟播种技术发展农业生产(如下图),使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覆膜种植能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主要是充分利用了()A. 热量B. 降水C. 光照D. 土壤(2)下列不属于该技术对农作物生长产生的有利影响的是()A. 使田间雨水富集B. 抑制土壤水分蒸发C. 改善土壤湿度D. 覆膜内气温上升4. ( 4分) 如图为我国某省区(平均海拔4000m以上)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和农业产值构成图.读图完成下题.(1)该省区分布最广泛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 乳畜业B. 商品谷物农业C. 游牧业D. 水稻种植业(2)该省区发展种植业的主要优势是()A. 热量充足B. 耕地比重高C. 农作物单产高D. 降水丰富5. ( 4分) 下图为我国某平原生态农业种养结合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传统农业地域类型是()A. 商品谷物农业B. 季风水田农业C. 乳畜业D. 种植园农业(2)从环境效益考虑,该农业生产模式的最大好处是()A. 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经济效益B. 减少水土流失发生的频率C. 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D. 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减少了污染6. ( 2分) 2016年3月,德国的Metro超市在超市里设置了小型温室种植蔬菜,称其为“欧洲第一个商场内的农场”,这种垂直农场设备可以让蔬菜在超市里“边种边卖”。
“商场内的农场”的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是()A. 农业生产完全摆脱了自然条件的束缚B. 能使越来越多的人吃到纯天然无公害的蔬菜C. 能使蔬菜生产的成本大大降低D. 对当地农场蔬菜的生产产生巨大的冲击7. ( 4分) 下图为欧洲某地区农业地域类型中的土地利用示意图,夏季上山放牧、农田两年轮种和种植橄榄是图示地区重要的农业生产特点。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A. 水稻种植业B. 混合农业C. 大牧场放牧业D. 商品谷物农业(2)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 水源不足B. 土壤贫瘠C. 洪涝频繁D. 气温较低8. ( 2分) 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种植中采用“垄覆沟播”技术,该技术在田面起垄,垄面覆膜,沟内播种。
下图示意“垄覆沟播”栽培方式,据此,垄面覆膜的主要作用是()A. 阻断水分下渗,汇集雨水B. 利于增强光照,提高产量C. 利于增大温差,提高品质D. 减弱土壤侵蚀,保持水土9. ( 4分) 下图中甲、乙、丙、丁为四个国家玉米主产区的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四个玉米主产区()A. 甲——家庭经营,科技水平最高B. 乙——夏季播种,全年水分充足C. 丙——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D. 丁——地势低平,人口密度较大(2)玉米生产对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 甲——过度垦殖,黑土流失加剧B. 乙——种植面积扩大,破坏当地森林植被C. 丙——不合理灌溉,造成水资源枯竭D. 丁——培育新品种,增加物种多样性10. ( 2分) 我国某著名葡萄酒企业拥有集葡萄种植、葡萄酒生产、研发、生态旅游、文化展示等为一体的六大酒庄,读下图,回答第题。
宁夏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打造西部“葡萄酒都”的战略目标,与山东相比,在宁夏兴建酒庄的明显优势条件是()A. 水热充足,土壤肥沃B. 地价便宜,劳动力成本较高C. 培植历史悠久,技术水平高D. 光照条件好,葡萄质量较优11. ( 4分) 经过七年的试验,山东省“花生/玉米宽幅间作高效生态种植模式”取得初步成功。
所谓花生/玉米宽幅间作,是指压缩玉米行株距,保障单位面积内间作玉米种植株数与常规纯作玉米株数基本一致,留出带宽间种花生,实现稳粮增油增效,通过玉米带和花生带年际交替轮换种植,实现用地和养地结合。
读花生/玉米宽幅间作高效生态种植模式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花生/玉米宽幅间作高效生态种植模式的农业区位因素是()A. 自然条件B. 社会经济C. 科学技术D. 国家政策(2)采取该生态种植模式的好处有()①保障国家粮油安全②推动农民增加收人③改变粮食过剩局面④改善土壤质地结构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12. ( 4分) 读“欧洲某地农业要素统计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A. 自给农业B. 种植园农业C. 大牧场放牧业D. 混合型农业(2)关于该地区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 高温多雨,雨热同期B. 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C. 最大限制性因素是土壤盐碱化D. 最大障碍是种植业和畜牧业矛盾突出二、综合题(共3题;共60分)13. ( 20分) 下图示意H市及其周边地区,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拥有百万人口的H市为我国西南地区较富庶的重工业城市。
该市及其周边地区是我国热带、亚热带水果和冬季蔬菜生产基地,也是我国立体农业的典型区。
H市某河谷蒸发量与降水量统计数据(1)指出该地区发展立体农业的有利地形条件。
(2)分析该地区河谷可种植优质热带水果的有利气候条件。
(3)从交通运输角度分析该地蔬菜远销北方市场成本高的地理原因。
(4)简析该市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的有利社会经济因素。
14. ( 20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荔枝主产地位于长江、赤水、习水沿岸河谷地带,合江荔枝在全球分布纬度最高、成熟期最晚,品质最优,市场价格最高。
荔枝是典型的亚热带常绿果树,喜高温高湿,喜光向阳,对气候条件尤其是气温非常敏感,生存的温度要求是年平均温度18℃以上,最适宜的温度是22~25℃,尤其是冬季不耐冰雪霜冻;最低温度低于2℃就可能遭受冻害,会使来年荔枝产量大为减少甚至绝收。
从最近50年的气象观测资料来看,合江县年平均气温为18.1℃,极端高温为43.4℃,极端最低气温﹣2.2℃,平均有霜期仅6天,大约每三年有一年是完全无霜的。
下图示意我国荔枝主要分布区。
(1)分析合江县气候对荔枝生产的有利影啊。
(2)当地农民常用绿肥、田间杂草、作物茎秆等覆盖于荔枝树下,分析这种做法的原因。
(3)分析合江荔枝市场价格最高的原因。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针对荔枝直接食用较多的现象,推测其原因。
问题②:针对荔枝果汁等精深加工厂较少的现状,推测其原因。
15. ( 20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玛咖是一种保健及药用价值极高的农产品,因产量极低而价格昂贵。
原产于海拔3500~4500米的秘鲁低纬度安第斯山区,在极为苛刻的条件下才能生长,对环境污染相当敏感,当地亦有“玛咖一季休耕三年”的说法,种植全过程完全使用人工。
材料二:2003年中国云南玉龙雪山海拔3000米以上区域引种成功,成为世界第二大优良玛咖产区,种植规模仍在扩大。
材料三:2014年玛咖收购价格在80~160元之间,但2015年价格一路走低到几十元,让许多种植户蒙受损失。
(1)结合材料一,分析玛咖生长的自然条件。
(2)说明玛咖是一种真正的天然无公害绿色食品的原因。
(3)云贵高原兴建了大量玛咖种植园,你认为会给当地带来怎样的影响?(4)请为我国云南玛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1)B(2)D【考点】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以畜牧业为主,不存在多种农业相结合,不是混合农业,该地没有发展立体农业,该地属于人工草地畜牧业,所以B正确。
(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属于人工草地畜牧业,充分利用了资源,有利于减轻污染,增加农民收入,所以D正确。
故答案为:(1)B.(2)D.【点评】考查农业区位条件和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
从图中明确提出复合牧草信息,得出为人工草地畜牧业。
该模式为生态农业,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难度小。
2.【答案】(1)B(2)C(3)B【考点】农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解析】【分析】(1)我国北方气温较低,作物生长慢,生长周期长,B对。
与南方相比,北方的热量、水源条件较差,A、C错。
北方土壤是黄壤,不如南方的水稻土肥沃,D错。
(2)水果玉米栽培时须与其他作物隔离300米以上,主要是保证玉米的品质,避免其它作物花粉的影响,C对。
浇灌离水源近方便,A错。
通风、增加光照是植株的密度影响,不需要间隔太远,B、D错。
(3)企业生产最终目的是利润,饮料等制品是增重产品,运输成本较高,应靠近消费市场。
所以除了原料外,其次要考虑的是市场,B对。
水源、交通、技术有重要影响作用但不是主要因素,A、C、D错。
故答案为:(1)B.(2)C.(3)B.【点评】考查农业,工业的区位因素。
难度适中,要注意作物生长周期和生长期的差别。
生长期是指植物能够生长的时期,是从气候条件去判断的。
温度越高生长期越长。
生长周期则指某一作物从播种到收获所需的时间,温度低从播种到成熟的时间需要更长,所以温度低生长周期反而长。
3.【答案】(1)B(2)D【考点】农业区位因素【解析】【分析】(1)覆膜种植能主要在我国西北地区,这一地区降水少,横压土腰带可以拦截降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充分利用了降水,选择B。
(2)横压土腰带使田间雨水富集,土层表面覆膜抑制土壤水分蒸发,改善土壤湿度,覆膜内气温上升,在夏季不是有利条件,选择D。